“体 育 开 户”基金会不会跌没了坑玩家呢,不如不给转钱啥的。?!

[转载]中国教育的出路:价值取向从知识传授转向智慧生成
摘要:教育改革是中国社会普遍关注并积极探讨的问题,而多年的努力多是浮于表面,未能触及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试教育有固化态势。中国教育问题的要害在于“知识至上”,出路在于放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错误教育价值观,认清教育的重要问题,不是教什么题材,而是教给学生更珍贵的东西----如何掌握题材;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是真正以人为本,注重过程,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为抓手,以智慧生成为目标,从而培养的健全的现代公民。本文着重从实践层面反思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剖析知识与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反思教育;学习过程;“四会”;知识与智慧;核心价值
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分歧与对立,阻碍了教育的发展。首要问题是对于教育的价值判断。正由于没有价值的认同,因而教育的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以至于造成“教育无方向性、缺少终极价值引领、不安全感、无力感”[1]。当下中国教育所有突出问题,都由此而产生。
人们对教育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决定人们对教育的功能定位以及教育行为的根本追求或期待,决定着教育的走向。然而目前对这方面的认识普遍存在着重大偏差,尤其是教育界自身在这方面就缺乏认识,因此问题显得更严重。教育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教育的走向,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必须加以特别关注。
若干年前,笔者针对数学教育核心价值的问题,提出有关数学及数学思维的核心概念——“数学过程”,把数学及数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数学建模——推理运算——解决问题。并围绕数学过程,从新的角度对数学教育本质属性进行系统诠释,对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方法和规律进行全面探讨和系统阐释。现拟在数学教育核心价值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教育问题现象反观教育的价值取向,就一般教育的核心价值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失去了“根”的教育
(一)以知识为中心——教育落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泥坑
教育目的始终围绕知识做加法。过去提“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全面发展。后来又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对校园、社会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人们总是归因于“缺乏知识”。因而不断拓展教材内容,始终沿袭“打补丁”的思路,不断增加学校知识教学的内容:德、智、体、音、美、琴棋书画、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京剧、书法、生命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国学教育、反腐败专题教育、“学思维”活动课、感恩教育课、数学史、群文阅读,还有青少年财经素养、编程、食品安全……总是采取打补丁、做加法,被动应付的策略。且不说别的,长此以往,学校何以承载?
严酷的现实恰恰与我们的愿望相反:我们重视、强调德育,可看到的是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缺失,不讲诚信愈加普遍;强调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结果学生跳楼、自杀等极端事件愈加频繁。你说他不重视生命,有心理健康问题,抗挫折能力差。其实哪有这么简单?谁不重视生命?自杀者都有他的不得已。单说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去努力拼搏、去竞争的东西,有多少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信仰、信念、生活的技能从哪里来?分数里面有么?
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就完成,然后反反复复的炒剩饭,一模二模和三模,在追求又多、又快,追求“扎实”的同时,极大地压缩了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省略了对孩子成长更为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中学讲堂一节课历来都是45分钟,不知什么时候,都变成了40分钟。这都是在以知识为中心的背景下,以教师讲完为“高效”标准的功利化结果。
中小学一切以升学为目的,到头来出现了若干“不得已”现象:所有孩子都不得已去择校,不得已去上大学,不得已去工作。考低分的人不得已去读“三本”、专科;考高分的人不得已去读清华、北大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冷门”专业。因为官方招生政策就明确规定了清华、北大是一流学校。一个小地方的学生考了高分不填报,家长和所在中学是决不会允许的。等到大学毕业,为了就业又不得不放弃专业去人事自己未必喜欢的工作。可以说,这时离自己的兴趣、爱好早已远之又远了,何谈热情与创新?
(二)误区重重——教育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
虽然改革之声不断,但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育评价,总体上并无实质性进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走形式,穿新鞋走老路。那些围绕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设计,集体对教材进行重点、难点的分析,以及泛泛听听课、评评课,应付差事都被称之为改革;二是玩弄概念,某些学校把口号更替当成教育改革,那些散点教学、学本课堂、高效课堂、以学定教、先学后导、掌握学习、开放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慕课......都一度掀起热潮;三是盲目跟风,自学辅导教学、尝试教学、异步教学、诱思探究教学、情境教学、和谐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法、自主学习、三转五让、三步六段、四环导学,等等,见样学样,不停跟风。教学改革大多只是在形式上做文章,搭花架子、应景而已。
&&&&有的学校提出“建设书香校园”,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现实是很多学校已经不是读书的地方,已经没有文化氛围。连“教知识”都说不上,只能说是“教考试”的地方。如语文课,不仅没有教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也不是教语文知识,而是实实在在地搞成了教语文考试,“教考试”,学科教学深陷应试泥潭,如此一来当然没有了文化的意味,没有书香味儿。可怕的是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学生不仅不愿意读书,读了书之后厌学,毕业班的学生非常解恨地把书撕毁就是例证。
如今有人主张“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背后的现实是把语文当成纯粹知识来传授;有人推行“群文阅读”,背后的现实是学生读书太少甚至基本不读书,光是在那里听教师讲授、反复做模似题。教育目标偏离了核心价值,我们只抓住了知识与考分,学语文就是字词句、段篇章,没有文化,没有情怀,没有文学修养……。
多年的改革基本没有触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行为更是严重偏离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价值追求。
(三)教育评价一元化——唯分数论
教育评价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教育评价是教育的老大难问题。现实推行的对区县、中小学教育评价,对教师、学生评价,主要还是一元化、唯分数论,还美其名曰“教育公平”。招生的内容和方式看起来一直在变:全国统一命题、分省命题、“3+2”“6+1”,加分政策调整、自主招生等,几十年了,不过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本质上还是围绕分数换汤不换药。
学生读书十多年,面对的主要是教材和大量的教辅资料(习题集、试卷),学习停留在机械的模仿和重复练习上面。至于其它很多时候被用于装点素质教育门面的技能,如器乐、绘画、舞蹈等,孩子们即便达到八级、十级,多半也由于应试加分这样功利性的动机和应试教学方式促成。经过这种磨砺的孩子,他们或许能非常熟练地弹奏考级曲目,但是他们非但没有音乐素养,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甚至不会自行视谱弹奏新曲目,更不会伴奏。或许很多孩子原先有的那么一点兴趣,也被长期枯燥无味的考级训练所磨灭。
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也算是应试教育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由教育部门组织的中小学生艺术大赛,看起来那些节目可谓表演精湛、服饰华丽、音响灯光舞美高档奢华,可谓水平很高、很专业。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节目大多没有校园群众基础。迫于应试,平时无暇开展艺术活动。临参赛前,学校及家长也是以应试的心态,花费大价钱,购置服装道具、聘请艺术团体的专家或专业人员,对挑选出的一小部分学生进行突击排练,从而打造出一两个专门用于参加比赛的节目。这些用金钱换来的节目除了参加比赛,基本不在其它场合演出,甚至就连本校很多同学都无缘观赏。开展这样的活动既不能对学校的广大师生参与文艺活动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也没有提升学校文艺活动组织指导能力。即便是对于参与演出的那些学生来说,也几乎没有什么艺术修养可言,因为他们所做的只是模仿和被强化训练。
今天,教育成了中国社会改革的老大难。无世界一流大学,高考状元与行业领军人物无缘,科技创新能力匮乏,鲜有大师级人才;学生厌学、怕学,教师紧张、焦躁,家长担忧、抱怨,社会对教育不认同、评价低,校园极端的事件层出不穷。人们对教育充满忧虑。
二、知识至上——中国教育问题的要害所在
“知识至上”在中国社会中深具蛊惑魅力。这些年来无论教育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不断地增加教学内容,不断“打补丁”为特征。教育行为始终沿袭一个思路:所有问题都是因缺乏知识造成的,通过补充、增加课程、增加知识总可以得到解决。结果是补丁摞补丁,漏洞却越来越多。
中小学校一直在分数、排名、课时上变本加厉,向教师和学生转嫁压力。加班加点,补课、强化训练,一门心思抓分数,争排名已经成为教学常态。为了“牢固”掌握知识而获取高分,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就教完,然后花整整一年时间反反复复“炒剩饭”,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模拟试题反复进行“一模”“二模”“三模”,进行所谓“。
家庭方面,孩子从两三岁起就进入各种知识、技能培训和选校、择校竞争。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上学,其它人都得围着孩子转。为了考试分数,孩子的健康、习惯、品格、兴趣等都被严重忽视。家长明知负担过重有损孩子健康,而面对补课和特长辅导班仍趋之若鹜。尽管家庭生活被扭曲,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还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口口声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意在占有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多多掌握知识。
所有这些,都源自于对知识的盲目崇拜,深以为学生就是要多掌握知识,越多越好。殊不知在追求又多、又快,追求“扎实”的同时,极大地压缩了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省略了对孩子成长更为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
反观当今教育,随着科技进步,知识至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正在经受严峻挑战。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的需要:
(一)基础教育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用
笔者作过一个调查,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专科或本科学历,但是,当问及初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形状?”时,竟有82%的人答不出“抛物线”,而且这些老师几乎百分之百的人回答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用到过二次函数、方程这类知识。事实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许多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如果毕业后进入社会没什么机会去用的话,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2]。
(二)就业招聘专业对口率越来越低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2015年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后仅有27.3%的人最后从事的是和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我国每年公务员招考岗位与应考者的专业不对口率超过80%,几乎都不对口。据智联招聘2014年发布的《应届生就业能力》报告显示,毕业生签约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近五成学生选择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工作。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非所学专业,专业实践能力往往通过岗位培训来完成。
(三)通识教育持续拓展
高校教育中拓展通识性教育已经成为大趋势,国际上,大量出现本科四年通识教育就是两年、三年,乃至于本科四年不学专业。采取这种做法的学校也由一批国际一流大学扩展到普通高校。
(四)知识的存储不再依赖人脑
大数据网络化时代,相对于人脑而言,知识外储化的趋势使得以前那种知识的获取完全与个人大脑记忆密不可分的原则已成为过去。记忆性任务大量转移给计算机来完成。尤其是云计算的出现,知识外储化现象,使人脑得以从繁琐的记忆负担下解放出来,更多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在知识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计算机与人脑相比,在贮备知识的数量和精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四库全书》,过去要几个屋子来存放,而如今,一张光盘就可以完整贮存,不仅包括文字、图形,还包括动画、图像和声音,且调用与传输十分便捷。在信息的传输以及智能化方面,计算机和网络更是令人生畏。人们已经看阿尔法狗和世界顶尖围棋手对弈以4:1优势取胜。今天的网络技术使得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地球的任何角落,“千里眼”“顺风耳”已不再是传说。
在这种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完全没有这样的能耐——使人掌握一门一劳永逸的专业知识,抑或教会学生应付未来所有需求的全部知识。死死盯住“知识”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三、学习过程——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以国家最近几任领导班子为例,江、胡、习等,谁在从事大学所学专业?习近平该不是用清华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治理国家吧?大学专业知识显然没有多大用处。我们知道,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这些领导人治国理政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工业、农业、策划、管理、沟通、协调......显然,这些都不是学校教给的,也是学校所不可能教给的。由此,似乎我们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清华四年的学习对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没有用。但事实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的教育观仅仅停留对知识的追求上,确实无法摆脱这样的尴尬。既然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时候用不上,那么,实际工作中的学识、能力与学校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教育究竟有什么意义,它的价值何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显然,这种关系决不是什么“专业知识”。实际上,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掌握知识”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往往被人们忽略,这就是“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
以数学教育为例,中学数学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用。但从当今国际国内来看,数学课程平均占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18-20%,可见其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可。
为什么数学教育如此重要?表面上看,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本质上,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及概括总结过程,等等。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数学过程就是:建模——推证与计算——解决问题或抽象——符号变换——解决问题。
可以看出,数学教育的价值不同于数学的价值,数学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数学过程”的价值,其核心是科学思维。这是数学特有而又通行于世的思维认知过程,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数学过程”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核心所在。在数学教育中,学习的过程比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要。为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教学必须突破“数学教学方法是一种阐明讲授内容的方法”的传统观念,不仅仅停留在“讲清楚”“讲明白”,而是在充分揭示数学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做数学”。
相应地,每一门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都有其特殊的“学科过程”,学科教育的价值就蕴含在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的21世纪教育发展的四大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下简称“四会”)。[3]这四大目标都表现为“学习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体价值,就蕴含这四会之中。有效的学习过程,所谓素质教育,都应当表现为这“四会”全方位实现。笔者初步将四会的具体含意作如下阐释:
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步入学习型社会的通行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观察、阅读、倾听、书写、交流、多样化表达、分析、综合、推理、选择、判断;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思维严谨、慎密等。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劳动者的角色:专注、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尝试,善于使用工具;做事目标明确,身体力行、勇于面对现实、直面困难、不惧失败;具有组织、策划、实验、操作主动性,以及应变能力、意志力、效率意识等。
学会共处(learning to be
together)——可持续发展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人权、自由、民主、平等、多元文化意识;具有人际感受能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像力、风度和表达力、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能力;懂得尊重、善于理解、换位思考、勇于担当、积极配合等。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发展、提高、完善做人的品质:具有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具有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勇于担当与责任承诺、努力丰富人格特质、促进自我实现;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等。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学校掌握所有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而通过一门知识的学习达到“四会”是完全可能的。人不可能、也不必在学校掌握所有的知识,重要的是知道在哪儿去寻找有用的知识,知道怎样提出问题,知道向谁请教,该和谁一起探讨,怎样探讨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唤醒洞察判断力,而非知识的堆积。只有唤醒这种能力,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都是“学习过程”。
四、智慧生成——学习过程的价值实现
&&&&既然学校教育不可能教给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全部知识,也不可能交给一个人足以应对任何发展变化的所谓专业知识。教育能做什么呢?教育应该使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四会”构成了一个比知识更上位的概念:智慧。教育的根本追求就在于学生的“智慧生成”。
我国的教育在非常关注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在知识体系之外,还存在智力体系、非智力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以及审美与评价体系。如下所示:
非智力体系
方法与技能体系
观念与思想体系
审美与评价体系
这些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体系,包含了先天遗传因子与后天获得因子、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能力和潜在能力等等众多要素。这些东西远非知识所能涵盖。而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人的智慧。
&&&&一个心智健全的现代公民,不仅仅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更应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教育的核心价值,不应该只是盯着知识,而在于培养有智慧的现代公民。
智慧、知识以及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智慧、知识以及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这里用一个简单事例加以说明:
9.2——数据
9.2是99的算术平方根,有√99=9.2——信息
上述等式的意思是两个9.2相乘等于99,99的算术平方根可以通过竖式除法求得。——知识
根据方根概念找到求取99的平方根所需的多种办法。如计算机编程、网络搜索,灵活应用相关概念和方法解决其它问题,以及由此建立n次方根概念,推导出求任意一个数的n次方根的多种方法,等等。——智慧
唯有培养人的智慧,达成“四会”,才足以应对迅猛发展的知识变化和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唯有培养智慧,教育才有意义。
德国两百年前的教育宣言就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4]。
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Gardner)认为“目前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为过去培养学生,而不是为未来的世界培养学生”。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校长说:“教育人们服务于社会并不意味着教育必须集中于掌握实用性的技能。耶鲁追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自由的教育面,而非狭窄的、职业性的教育,以便使他们具备领导才能和服务意识。耶鲁大学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尊重的社区,并且珍视自由的表达和对世间万物的探寻。在这个社区中人们的互动模式同样服务于社会”[5]。——永远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被认为是“耶鲁精神”的精髓,它是耶鲁人奉献给世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教学,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警告说:“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种双重的力量。”[3]大量事实表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已经严重地窒息着我国年青一代的创造精神,阻碍社会文明进步。
培养人的智慧,使人达到“四会”,成为心智健全的现代公民,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追求。
五、智慧生成教育中的几个要素
&&(一)知识是实现智慧提升的重要载体
知识,是教育的最基本载体。
仍以数学教育为例。从数学本身来看,它是人脑创造的一个系统、严密、庞大的科学体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刻画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数学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一种科学语言、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科学思想方法,一种理性化的思维范式和认识模式,一种具有新的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终究会遗忘。“然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生受益”[2]。
由此可见,离开“数学过程”谈数学教育的意义,任何有关数学教育重要性及其地位的解释都是牵强附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理解钱学森为什么会提出将数学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并列的主张。
一般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漫长过程,学科知识是教育的载体。教育与学科知识的关系尤如强身健体与器材、场地的关系: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成功的体育表现为人的肌肉发达、肺合量增加、心跳有力、运动速度快、动作敏捷、协调,配合默契,身心愉悦,等等,而这一过程中用到的蓝球、足球、游泳池、田径场等就是用于实现强身健体目的的载体;相应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现代人,成功的教育表现为学生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学科知识就是实现四会的载体。
义务教育要求全体公民学习函数、方程——尽管绝大多数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用不上函数、方程。但函数、方程等却是养成我们学会科学思维、形成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有效载体。
正如我们体育锻炼不是为了拥有足球、篮球和场地,而是增强体质。数学教育不是为了拥有函数、方程,而是为了训练和提升人的科学思维能力,增长智慧。
通常,人们不会把运动员在球场上努力争抢蓝球误以为打球是为了拥有“球”,但却往往把利用学科知识进行教育误认为教育仅仅就是为了拥有那些知识。在人类知识总量十分有限的过去,这种认识或许是正确的,而到了大数据信息网络时代,这样的教育观必须改变。
虽然学校解决不了社会对人的知识需求问题,但是学校可以用有限的知识使人“四会”。这样的教育就是改变人的头脑,使其变得更强大、更富有智慧。
爱因斯坦在谈到对教育的认识时指出:“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6]。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青年人过重的负担,大大制约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
爱因斯坦还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轻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7]。
教育是一个系统,抓住了根的教育就是培养智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下,有限的知识可以解决人的发展各方面的问题;没有根的教育,无论灌输多少知识,都应对不了社会需求。
一台计算机,有足够强大的系统,它的功能就强大,就可以开发很多的应用软件,解决大量实际问题,譬如windows就比dos强大。相反,系统不强大,功能就弱小,漏洞就越多。同时我们还注意到,然而一台计算机储存的东西越多,运行就越迟缓。依靠“打补丁”最终面临的结果很可能是系统的崩溃。人掌握知识也具有类似的道理。随着智慧的增长,人们更多地掌握原理以后,细节的记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适度的、系统的知识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载体。相反,那种以为知识越多越好的教育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一个个的“补丁”就像是强加在学生身上的刑具,极大地压迫和制约着年轻一代的成长。
教育的价值的实现在于过程,知识只是载体,在学校里学会什么“专业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地学习达到“四会”。可以断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知识量的急剧膨胀,像上面提到的用非所学必将成为常态。
(二)人与人的互动是实现智慧提升的基本方式
学校教育是解决人的智慧问题、发展问题的,“四会”每一个要素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离不开阅读、观察、体验、思考、交流等一系列“过程”。
学校教育是激励、是唤醒,“四会”不是外部传授和赋予的,而是一定条件下学生内在生成的。智慧的生成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与知识之间、人与物境之间交互“过程”中自我建构起来的。
教师,是学生“四会”的导师、良友、伙伴(教练),但绝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或供应商;是个体学习、成长不可缺少的智慧资源,是人生智慧的伴侣。真正学校教育必须注重过程,注重参与、注重体悟。学生要达到“四会”,就要自主参与、就要体悟,就要展现生命真实与自然。
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智慧在于引导学生共同揭示知识所承载的科学思想、人文精神、美学价值,引导学生朝着“四会”奋进。只有在这个意义下,教师才称得上专业人士,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明确的方向。那种只会解题,只擅长追求分数的教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专业人士,社会也从来没有认可。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客观存在。今天,教育的核心价值更是与信息化、数字化密切相关的一个特定概念。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卓有成效地提升了人类知识存储的和提取的容量与效率,成功克服了信息传递障碍,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的选择,因而更加有利于教育价值的实现。但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容易引诱人们走回过去那种“多”(追求知识数量)、“快”(追求知识传递速率)、“省”(省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的老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机器满堂灌比人工满堂灌更可怕、更有害、更糟糕。可以断言,无论将来技术怎样发展,作为培养健全现代公民的教育,永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机器永远不可能取代人。
培养人智慧的教育,需要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教育就是生长,儿童期本身就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任务是保护这种价值。教育应该做的是:尽可能给予孩子内心生长最需要的阳光,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挡住阳光!
(三)教育的着力点在于挖掘学习过程的价值
学校教育不可能教给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生活所需的全部知识。能做的就是培养人的智慧,以“不变”应“万变”。而培养人的智慧,是一个漫长的自主参与过程。
知识是教育的载体,人的智慧只有在系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养成。有效的学习必须进入特定情景,深入知识系统,反复经历阅读、思考、对比、联想、选择、尝试、判断、抽象、归纳、分析、综合、写作等过程,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进而学会学习,学会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所指的知识系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学科”“专业”,如数学、英语、化学、水利、电子,等等。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学会学习必须进入到真实、具体的“学科过程”中去。[8]而不是站在学科之外就学习论学习,思维论思维,就方法论方法。读旅游杂志代替不了外出旅行,读书评代替不了读原著,心灵鸡汤代替不了生活阅历和个人感悟。逻辑学、系统论、思维学、成功学、学习学、科学方法论等原理,都蕴含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
一般来说,人们进入高等教育不同的专业,其实就是选择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载体来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和能力的提升,最终强化“四会”,提升智慧,殊途同归。因此,
(四)教育的日常评价不需要精细化,公平问题是个伪命题
&&&&&1.一元化的评价方式导致教育被知识绑架
对于国内教育的评价,专家普遍承认我国教育落后,特别是创新能力差。但不少人常常话锋一转“但是,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所举的例证无外乎“我们初二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大超过国外学生高二所学”之类。这恰恰是基于追求知识传授数量和精确度的价值观得出的结论。大家试想一下,是国外的孩子智力不如我们,掌握不了?还是别人不作这样的选择?
基于智慧提升价值取向的评价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过程是难于用分数进行精确评价的,一味强调教育评价的量化,必然导致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削弱教学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长期以来,我国以分数为特征的简单化、一元化的教育评价严重误导了教育价值取向,妨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价值一元化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力的显性部分——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学力的隐性部分——思考力、思考方式,行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十分重视掌握现成的知识(面向过去)而不是面向未来去培养创造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本领。
&&&&2.所谓“一把尺子”,扭曲了教育,是最荒诞的公平。
人,生来是有个性的。无论智力、耐力、气质、兴趣等各有千秋。社会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教育应该满足这种需求,在培养人“四会”的过程中提高人的兴趣,发掘人的特长,让多元化的个性得到张扬。
如今的教育,评价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一张试卷,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的知识多少及精确度。至于学生的思维特质、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艺术气质......一概不论。人的发展问题更不予理会。唯一考量的就是分数,号称公平。这里好有一比:森林里召开动物运动会,本来动物各有特点,有的能跑,有的会跳,有的善飞,有的擅长潜水,然而,比赛就只比谁跑得快——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这样看起来严格统一标准,一视同仁。但这样的公平显然是一种伪公平,它忽视了个性和差异,用表面的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如果奥运会也这样来统一标准,实施所谓公平,还会有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吗?若教育亦如此,又哪来的人才、哪来的创新?
诚然,以知识为中心,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便于政府考评学校,便于学校考评教师,便于教师考评学生,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如何,是不是热爱读书,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做事能力、处事能力等等,全然不在这个貌似公平的评价体系之中。色彩斑斓、具有丰富内涵的教育也就被粗暴地简单化,结果是前面提到的漏洞百出,补丁不断,最终毁了教育。
错误的教育价值引领、错误的知识观加上所谓“公平”的遮羞布,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或许有人会说,废除了现有的评价,你能拿出什么公平有效的评价办法来吗?关于这一点,用不着谁来创造,无论中国的过去还是世界的今天,包括国外高校在国内招生所实施的评价,都有着实践运用着一整套十分成熟有效做法。只要我们真正以人为本,不固守偏见和既得利益,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譬如,给予高校和考生一定的自主权,应试教育的局面就就会得到极大缓解:一方面,引入招生学校自主考察学生环节(如通过电邮沟通,电话、视频交谈,查询网络作品、网络纪录,以及面试等),在一定的分数线内学校自主录取学生。另一方面,允许多所学校同时录取同一考生,最后由考生确定就读学校。如此必将一举多得,其直接效果: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招生和考生自主择校;二是改变唯分数取人,谈化高校等级概念;三是缓解考生间单方面相互间倾轧、填志愿就是拿考生命运和分数下赌注的现状。其间接作用:一是中小学生有了个性发展的希望,不必一味加重负担追求高分和所谓名校;二是高校间的竞争压力必然导致各自寻求多元化、富有特色的办学方向,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现象就可以得到改变。
人的发展多样性是谁也没法精确设计的,教育评价不需要一味讲究精确和量化。现实中,围绕知识掌握情况过于频繁和精细的评价和竞赛活动毫无意义,它除了造成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外,就是把教育引向实用主义和功利化的歧路,严重破坏育人环境。看似模糊的评价在很多情况下更有益于教育自身的发展。
综上,知识至上,把传授和掌握知识作为教育的最高追求,千方百计在记忆的数量和精度上下功夫,因而才有了难以撼动的应试教育体系。“知识至上”是庞大的应试教育体系最重要的根基。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所有改革口号都只能是应试教育的遮羞布。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最大误区,归根结底是教育价值取向的严重偏差。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注重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有限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观察、思考、交流,从而提升个人智慧,达到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成为健全的现代公民。
中国教育改革要走的重要一步,就是从“知识至上”的泥潭中拔出来。
A Way Out for Chinese Education:
Shifting from the Passing on of Knowledge to the Cultivation of
Abstract :&Education
reform has been an issue that is widely discussed and investigated
in China. However, debates on this subject have little reached a
level where the cor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reflected upon or
challenged. One commonly seen emphasis&among
educators in China is still on how much knowledge students have
accumulated, rather than on how much their ability to learn has
developed. An adjustment of this perspective is necessary if
education is to provide more value for students as well as for the
society in the long term. In other words, the focus of teaching
should reach beyond the subject matter that is being taught.
Rather, it should be more about the proces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subjects, and develop the&ability to
efficiently acquire&knowledge on their own.
Through this shift of value, education can truly help students
become well-rounded, people-oriented, thoughtful high-caliber
individuals that can readily adjust and grow in the long
Key Words:Reflections
on Chinese EThe Process of LThe Four Pillars of
E Knowledge versus W Core Values in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何良仆,四川省西昌市人,全国课程改革联盟理事、四川省数学会理事、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特级教师”;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
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学校科研组织发展策略研究”和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研究”以及四川省教育厅立项课题六项。提出“数学教学过程与结构性原则”和“教研训一体化,以研代训”教师专业发展思路;长期担任教育部和四川省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主讲人;出版专著有《揭示数学过程与数学教育的重构》《现代数学教育导论》《学校科研指南》《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背景下研究》《教研训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数学教育研究新探》等十七部,参编《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读本》《四川省教学成果集(第一至五集)》《四川省教育发展改革成果集》《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改经验成果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优秀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集》《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研修组织与管理经验成果集》《凉山教育志》等;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教育科学论坛》《基础教育课程》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曾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四项)、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各两项、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六项);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入选“感动凉山十大人物”“凉山建州60周年60人”。
补充说明:
本文系四川省昭觉县教育局杨琼老师根据何良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培训者培训(国培计划)以及在四川省昭觉县生本教育联合教研会上所作专题讲座录像整理,并刊载于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的《让每朵花儿都灿烂》一书中的文章。日前微信公众号“生本教育”发布了本文,今作局部修改再次发布。在此一并向杨琼老师表示感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狗狗做会不会怀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