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巴拉太空计划入轨有没有有自动入轨mod

查看: 4324|回复: 10
KSP中如何实现直接入轨……
在KSP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发射都是滑行入轨……记得我唯一一次实现“直接入轨”是两级火箭,上面级用NTR,TWR较低,导致抛到70km高的顶点时引擎还在工作……
两级,一级大,二级小,二级飞行时尽量压高度,还得随时留意PE点……总之很难,我是觉得纯手动几乎不可能。通过调节MJ的起飞参数可以接近这一效果(就是尽量缩短滑行时间),不过要完全做到依然很难
直接入轨有什么优势?
表示刚开始玩大约是1.6的时候都是直接入轨,后来说是滑行入轨省燃料,就在也没直接入轨过……
EdwGx 发表于
直接入轨有什么优势?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纯属脑补党的自我满足
现实中的火箭如果需要具备二次点火能力必须专门设计,还要携带用于二次点火的气瓶等设备,增加系统复杂度和故障率,所以在设计轨道的时候需要尽量减少点火次数,能不用二次点火就尽量不用。
不过游戏里的液体发动机全都可以无限次点火,也没有故障率的概念,所以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什么叫直接入轨。。。是说不关引擎一直到入轨完成吗?
本帖最后由 HoneyFox 于
19:46 编辑
某一次 完美重力转弯 攻角全程不超过5度 发动机持续&80%输出 且 直接进入略高于70km的圆轨的路过。。。不过仅此一次。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是要么滑行了一段时间,要么轨道偏心率不够低。。。
现实中嘛。。。毕竟有个七千多m/s的速度要加速呢。。。
一般出了稠密大气层速度顶多也就一两千的样子。剩下的四五千往往又是因为高比冲发动机推力普遍比较低,所以推重比都不大,于是经常出现上面级需要靠抬起十几度乃至几十度的角度来保持垂直速度不落到负值范围里,否则来不及入轨就开始往地面坠毁了。
HoneyFox 发表于
某一次 完美重力转弯 攻角全程不超过5度 发动机持续&80%输出 且 直接进入略高于70km的圆轨的路过。。。不过 ...
不是太认同呢,请看这个:
这是上个月长二丁发射“高分一号”卫星时的直播画面,二级火箭明显是以负攻角在飞的。“高分一号”是SSO星,这是一次典型的直接入轨。
航空航天港上也有人问了这个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你觉得这两个问题有矛盾么。。。&
sakiel.li 发表于
不是太认同呢,请看这个:
负攻角是因为,当前火箭的高度基本接近需要的轨道高度,但垂直速度却还比较大,所以需要低头抵消掉这部分速度。可以靠滑行来让重力把这部分垂直速度消去,但那就不是直接入轨了。而这种低头压垂直速度的方式实际上有一部分Delta V可以算是有些浪费掉的。
至于为什么不用更早开始、更低伸及更激进的重力转向,我估计有其他约束因素在,以下是我随便瞎猜的:比如说稠密大气层内转向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啊、上面级发动机可调节推力的范围啊(比如说节流能力有限)等等。。。
直接入轨我用过。我不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只是因为发射过程比滑行入轨快一点&_&
直接入轨时一般用的是Aerospike。因为海平面比冲高。燃料浪费不明显。轨道就同楼上几位说的容易过高。但是做过几次后就没那么难了觉得。
首先是起飞,起飞后进行一次自由重力转向到1-5度(依靠火箭自身重力进行转向,速度慢,DV消耗较少一点)。然后爬升到50km以上时开始进行一次急转(30km时开始也可以)。然后一直加速到预定远地点。(一般我的火箭都在大约60km高度时达到100km远地点。我比较喜欢各级推重比在1.5-3之间的设计)
*** Add ***
是DV浪费稍少……而不是DV消耗较少&_&
站长推荐 /2
《深度时空》网站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我们网站缺少资金来源,目前网站使用独立服务器托管于北京。所有网站开支由我一人承担,为了缓解个人资金压力,现面向本社区广大热爱《深度时空》网站的玩家募集网站经费。
X宇宙(X3/X Rebirth重生)全系列春季促销! (比Steam便宜)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坎巴拉太空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