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域附着路面附着力是什么意思思

LTE核心网常见故障和投诉案例分析
我的图书馆
LTE核心网常见故障和投诉案例分析
案例一:临时方案用户预换卡不能使用2、3G业务【故障现象】临时方案的用户,在更换USIM卡但未开通4G业务的情况下,在4G网络的覆盖下,用4G手机终端可能无法正常使用2,3G业务。只能在4G手机上设置“2,3G only”,才能恢复正常使用。【故障分析】临时方案的用户,在更换USIM卡但未开通4G业务的情况下,当前BOSS系统只是将用户的IMSI鉴权信息通过BOSS指令存储到HSS,并未建立IMSI和MSISDN的关联,即未放号为签约用户的任何2、3G的分组域、电路域和4G业务的签约信息。这种场景下HSS给MME返回DIAMETER_ERROR_USER_UNKNOWN的错误码,MME收到HSS的DIAMETER_ERROR_USER_UNKNOWN码后,给终端返回#8 “EPS services and non-EPS services not allowed”的NAS原因值。终端收到“EPS services and non-EPS services not allowed”的NAS值后,不再尝试重新选网。【故障解决】针对这种临时方案的用户,如果只更换USIM卡不签约4G业务,根据测试,MME给终端返回#7 “EPS services not allowed”的NAS值能够使终端较快地重选到2、3G网络。根据协议中定义的映射规则,HSS需要给MME返回DIAMETER_ERROR_UNKNOWN_EPS_SUBSCRIPTION (5420) with Error Diagnostic of NO_GPRS_DATA_SUBSCRIBED的错误原因值,对应到HSS上,需要BOSS在用户进行更换USIM卡时,不管用户签不签约4G业务时,都要向HSS发送放号的BOSS指令,如果用户不签约4G业务,则通过设置4G-APN模板为0来关闭用户的4G功能。启示:网络侧把问题归类后,通过NAS值反馈给终端,终端针对不同的NAS值会有不同的响应行为,在定位此类问题的时候,需要抓取信令,观察S1-MME接口上附着失败或者TAU失败的原因值。案例二:国际漫游用户漫入到国内MME下无法使用【故障现象】韩国、香港等国际漫游用户在国内某市中兴MME下无法附着使用4G业务,而国内用户在同一地点正常使用4G业务。【故障分析】进行信令跟踪,发现国际漫游用户附着时,MME回了PDN connectivity reject,原因值为网络失败:MME失败观察报TAC的DNS解析失败:MME上检查对TAC的域名解析缓存,发现只有x-s5-gtp服务,而国际漫游用户需要使用x-s8-gtp服务:【故障解决】在DNS上修改TAC域名解析数据,增加对X-S8-GTP的解析结果。增加完毕后,再次检查MME上收到的DNS返回结果,发现支持X-X8-GTP,再次测试,国际漫游用户使用4G业务正常。案例三:过渡方案4G用户终端有4G信号但附着失败,驻留2,3G【故障现象】过渡方案4G用户终端有4G信号,但是附着失败,只能驻留在2、3G网络,更换位置后重新有4G标志,尝试附着仍然失败。【故障分析】进行信令跟踪,发现用户在2、3G下无附着4G的请求上来,要求4G用户更换位置,能触发附着请求,查看信令发现拒绝原因值是#15 No Suitable Cells In tracking area,同时在中兴MME上抓包发现HSS返回的鉴权有错误,错误码是DIAMETER_AUTHORIZATION_REJECTED,检查HLR该用户签约数据,发现有2,3G签约,但4G被关闭(OBEPC-1),因此爱立信HSS返回DIAMETER_AUTHORIZATION_REJECTED,根据规范,MME会回复#15:No Suitable Cells In tracking area,导致终端不断重复4G附着,最后因失败该TA被终端记录下来作为不被允许的TA,不再尝试附着,但是更换了位置后,不同的TA下可以重新附着4G网络,但是因为HLR中停止了4G功能,附着4G网络仍然失败。【故障解决】查看NAS值规范,针对4G被停机的情况,建议爱立信HSS返回UNKNOWN_EPS_SUBSCRIPTION,这样MME回复#7 EPS not allowed,只影响4G业务,不影响2,3G。案例四:爱立信MME到中兴MME切换出现4G业务断流【故障现象】在测试4G用户从中兴MME覆盖下切换到爱立信MME覆盖范围,发现4G用户切换失败,出现4G业务中断的情况。【故障分析】经过在MME侧抓包分析,从爱立信MME覆盖范围移动到中兴MME覆盖范围内,会由原MME发起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并NAS层加密算法选定EEA2。.... 0010 = Used NAS Cipher: 128-EEA2 (0x02)但是在其后对中兴MME发起的TAU中,中兴MME发起了到HSS的鉴权请求,并选定000 .... = Type of ciphering algorithm: EPS encryption algorithm 128-EEA0 (ciphering not used) (0x00)EEA0作为加密算法,并向基站发起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EUST,要求基站修改NAS层加密算法,但是被基站拒绝。究其原因,是因为爱立信基站不支持TAU过程中的UE上下文修改。【故障解决】通过爱立信MME的加密算法优先级,选定EEA0作为最高优先级,使得切换过程无需修改UE上下文,规避此问题,但是最终需要爱立信基站增强该部分功能。 案例五:某市CSFB呼叫失败原因【故障现象】某市5s用户可以上4G进行数据业务,但是进行CSFB呼叫失败。【故障分析】经过MME以及MSC的联合调测发现,该用户在联合附着中,PS域附着成功,但CS域附着失败,初步怀疑是TA-LA映射表的MSC指向错误,核查该MSC pool中开了SGS口的MSC正确。最后在SGS口抓取信令,发现原因是MME通过SGS口发向MSC的Location update的过程中,MSC拒绝了,因为MME上配置的mme id和MSC上配置的mme id不一样 ,因此MSC拒绝了CS域的附着请求。【故障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爱立信设备的一个限制,在MME上未能按照mmegi的规划,因此造成这个差别。在MSC上将mme id改为与MME上配置一致后,用户拨测CSFB呼叫正常,短信发送接收正常,问题解决。案例六:某市公司5s用户开启无法附着到4G【故障现象】某市用IPHONE 5S在关闭4G功能的情况下附着在3G网络,正常发起业务,但是打开4G开关,出现20多秒无服务,最后附着在3G,只能通过重启终端附着上4G。【故障分析】5s关闭4G网络,PDP激活到GGSN(5s关闭4G网络后,终端不上报4G能力,SGSN的UE能力识别为非4G终端,引导选用到GGSN。当5s开启4G网络,会发起combined TAU到MME,此时返回TAU reject,原因值为CC=17 (network failure);原因是MME上有PGW 选择的校验,发现SGSN回复的SGS 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携带了GGSN的地址,包含在Private Extension部分。终端收到#17的网络故障原因值后,会重复以上TAU过程5次,都被拒绝,所以就出现了 十几秒后重选回3G网络的现象。只有重启手机,才能正常返回4G。究其原因,苹果5s的关闭4G功能,不上报终端4G能力,导致网络侧没有正常引导业务到PGW上,导致互操作失败。【故障解决】通过关闭SGSN的Private Extension消息体的回复,规避MME的PGW校验,使得TAU流程能在MME继续进行,最后因为创建承载失败而TAU拒绝,此时返回的NAS原因值不再是#17,因此苹果5s可以重新发起一次附着,从而返回4G网络。案例七:排除用户原因的附着成功率低【故障现象】某天某省的排除用户原因的附着成功率从90%以上,下降到60%左右。【故障分析】从该指标的算法看,排除用户原因的附着成功率= EPS附着成功次数 / (EPS附着请求次数 -非法用户的EPS附着失败次数 -非法ME的EPS附着失败次数 -EPS服务不允许的EPS附着失败次数 -EPS和非EPS服务不允许的EPS附着失败次数),也就是附着请求次数 - #3 - #6 - #7 - #8的错误请求(减去属于用户原因部分),但是通过厂家网管查看15分钟颗粒度性能指标发现,在某个时刻开始,#15的错误请求次数增加明显,询问发现市场部推行用户开户模板默认关闭4G功能,导致全省大量用户出现4G停机现象, 2、3G正常的情况下,HSS返回DIAMETER_AUTHORIZATION_REJECTED (5003),MME将其映射的NAS原因值为#15:No Suitable Cells In tracking area;从而影响了排除用户原因的附着成功率。【故障解决】可知,上述原因是用户停机原因导致,因此对于NAS值#15的返回值,实际上包含部分用户原因的问题在里面,目前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能通过厂家MME上的NAS值映射功能,把这种HSS错误映射到其他原因值,从而在不影响用户感知的情况下,保证指标的客观准确性。案例八:无4G信号投诉的解决目前最常见的投诉是用户反馈4G无信号或不能使用4G业务。首先确认故障的范围,是个别用户问题、还是号段用户都有问题、还是一大片区域都存着此故障。个别用户问题的尝试解决办法:1)可以先在HSS上查询该用户的签约数据是否正常。2)通过MME/SGW/PGW/HSS信令跟踪来确定具体原因。如果MME上跟踪不到任何S1口信令,一般是由于终端或USIM卡原因造出。如果MME上跟踪到了用户信令,需要查看各接口的信令来确定具体原因,比如有可能是用户鉴权流程中失败、用户使用了非法的APN等。TIPS:信令跟踪时建议通过IMSI来跟踪用户以便跟踪较全的信令。3)如果不方便进行用户信令跟踪,可在HSS/MME上查看用户信息来进行简单判断。如果能查到MME信息,说明至少用户曾经在4G网络成功附着过,现在不能使用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如果没有MME位置信息,说明用户可能从未在4G网络附着过。本文源自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 联系微信号lte678删除!网优雇佣军 微信订阅号:hr_opt通信路上,一起走!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图文】移动网CS域基础知识培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移动网CS域基础知识培训
大小:2.4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LTE系统CSFB语音回落技术-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LTE系统CSFB语音回落技术
导读:LTE系统CSFB语音解决方案研究,3、在获得语音业务的同时也要尽量的保证数据业务的正确处理,4、当语音呼叫结束后,支持CS域的语音和短消息业务,简化的结构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整体通信效率,为EPS系统新引入的全分组交换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好的配合,允许选择目标回落RAT和频率,采用EDGE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图2-1中进行CSFB语音回落过程的一个重要接口就是SGs接口,UE1.附着请求MMEMSCLTE系统CSFB语音解决方案研究
3、在获得语音业务的同时也要尽量的保证数据业务的正确处理,例如,PS域数据业务的切换或者挂起。 4、当语音呼叫结束后,UE在适当的时候返回E-UTRAN。
2.2 功能实体 图2-1中主要的功能实体包括: 1、UE:用户设备。CS fallback要求UE能够同时接入E-UTRAN和GERAN/UTRAN的CS电路域,支持EPS/IMSI的联合附着,更新,去附着;支持CS域的语音和短消息业务。 2、MME:移动性管理实体,支持CS域的多PLMN选择;无线接入选择;从当前小区的TAI得到一个VLR号码和LAI;为eNodeB提供已登记了的PLMN ID;对于CS fallback可产生一个TAI表;维持MSC/VLR与EPS/IMSI的SGs连接;连接释放;当UE要进行CS域业务时,通过eNodeB发起寻呼程序;支持SMS过程;可以拒绝CS fallback呼叫请求。 3、MSC:移动交换中心,通过MME支持维持EPS/IMSI之间的SGs连接;支持SMS过程。 4、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是TD-LTE采用的接入网架构,它对传统3G的网络架构进行了优化,采用简化的、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接入网仅包含基站(eNodeB),不再有RNC。eNodeB具有独立的资源管理功能,各个eNodeB之间通过直接的互联实现相互的协调与合作。简化的结构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整体通信效率,为EPS系统新引入的全分组交换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好的配合。支持CS域的寻呼请求;定向UE到目标CS域的小区并考虑从MME得到的已登记的PLMN ID和可能的LAC;支持在位置区边界的合适的小区重选以降低跟踪区更新量;允许选择目标回落RAT和频率。 5、GERAN:GSM/EDGE无线接入网,采用EDGE的无线传输技术,网络组成与GPRS相同,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比特率和频谱效率。它既能真正实现快至384kbit/s的速率,又能完全兼容现有的网络设备,充分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6、UTRAN: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 是一种全新的接入网,是UMTS 最重要的一种接入方式。UTRAN由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构成,NODE B相当于GSM中的BTS,RNC相当于GSM中的BSC。可提供话音、数据、图像5 LTE系统CSFB语音解决方案研究
等多媒体业务,数据速率高达144 kbit/s至2 mbit/s,终端多种多样,实现全球无缝连接。 7、SGSN: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作为GPRS/TD-SCDMA/WCDMA核心网分组域设备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分组数据包的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逻辑链路管理、鉴权和加密、话单产生和输出等功能。
除了上述功能实体外,在CSFB中涉及的主要功能实体还包括: 1、S-GW:服务网关。用户IP数据包通过S-GW转发,提供E-UTRAN与EPC之间的路由;当用户在eNodeB之间移动,充当本地移动性管理实体;收集流量信息、合法监听等;对下行用户数据进行缓存,等待MME发起寻呼,建立无线承载。 2、HSS (HLR):归属用户服务器。存储用户的开户信息;QoS配置和漫游接入限制;存储用户可连接的PDN的信息;集成鉴权功能。
2.3 SGs接口 在图2-1中进行CSFB语音回落过程的一个重要接口就是SGs接口,CSFB和SMS都是通过MME与MSC Server之间的接口SGs来完成互连的。SGs参考节点是用于移动性管理和EPS与CS电路域之间的连接过程,它基于Gs接口,同时它还提供移动源和移动终端的短信。图2-2是SGs接口的协议栈模型:
图2-2 SGs接口分层模型
SGsAP SCTP IP L2 L1 MME SGs SGsAP SCTP IP L2 L1 MSC Server 6 LTE系统CSFB语音解决方案研究
图2-2表示SGs接口的分层模型,可以简单的将其分为五个层次,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 SGsAP是SGs接口的应用层协议。它基于BSSAP+,用来处理EPS和CS域之间的移动性管理和寻呼流程,这些流程是在现有的Gs接口的流程基础上进行扩充来实现的。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是流控制传送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上可靠传送信令消息,也可用于传送其他重要的数据。SCTP是和应用无关的公共传送层协议,其地位相当于标准IP协议栈中的TCP。
7 LTE系统CSFB语音解决方案研究
3 CSFB移动性管理过程 为了支持CSFB,UE需要在LTE与2G/3G网络中进行联合附着、去附着以及位置更新。
3.1 附着过程
图3-1 附着过程
图3-1详细的说明了UE是如何联合附着到LTE与2G/3G网络的,其中主要涉及到的节点有UE、MME、MSC/VLR和HSS。图中由UE向MME发送附着请求后,进行LTE网络的正常附着,请求消息中指示支持CSFB过程,在进行LTE网络附着的同时,MME基于分配的LAI产生一个VLR号推导出其相关CS域的MSC/VLR信息并向其发送位置更新请求,MSC/V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认为UE已经附着到LTE网络,随后保存MME的FQDN字符串,MSC/VLR在进行CS域位置更新时,8
UE 1. 附着请求 MME MSC/VLR HSS 2. UE通过MME进行EPS附着 3. 推导VLR号 4. 位置更新请求 5. 建立SGs接口连接
6. CS域的位置更新 7. 位置更新接受 8. MME通知UE联合附着被接受 LTE系统CSFB语音解决方案研究
将用户的LAI、TMSI发送给MME,由此完成UE在LTE网络和2G/3G网络上的联合附着。 具体的附着流程如下: 1、UE通过向MME发送一个附着请求消息发起附着过程,其中附着类型表明UE请求一个EPS/IMSI联合附着并向网络告知UE支持CS fallback。 2、LTE的正常附着过程,即MME收到来自UE的附着请求后,将UE的相关数据发送保存到HSS中。 3、如果附着请求消息包含附着类型表明了UE请求一个EPS/IMSI联合附着,MME为UE分配一个LAI。如果CS域支持多PLMN,MME为CS域进行PLMN选择,其中选择的PLMN的信息来自eNodeB,当前的TAI,原来的LAI和运营商的CS域首选RAT选择策略。PLMN的选择应与PS切换或其他与CSFB相关的移动过程相同。如果网络是GERAN和UTRAN分离的位置区,MME还要考虑HSS的接入限制。LAI包含选择的PLMN的ID,在步骤4和附着接受中被发送到MSC/VLR。MME基于分配的LAI产生一个VLR号,MME通过接收到步骤2中HSS的用户数据开始进行位置更新到新的MSC/VLR。此过程在VLR中标记移动台是EPS附着的。 4、MME向VLR发送一个位置更新请求。其中MME名字叫做FQDN字符串。 5、VLR通过存储MME名字创建与MME之间的连接。 6、VLR对CS域进行正常检查,若所有检查均成功,就进行CS域的位置更新。 7、VLR向MME回应位置更新接受(VLR TMSI)。 8、完成EPS附着过程,附着接受消息包括参数:VLR TMSI和分配的LAI,他们表明成功附着到CS域。
3.2 去附着过程 当CSFB语音回落过程结束后,必然要进行去附着过程,使UE回退到E-UTRAN或者直接驻留在UTRAN/GERAN网络。去附着过程可以是UE自己发起的,也可以是MME发起的,或者是HSS发起的,以下分别研究这三种情况下的去附着过程。
9 包含总结汇报、经管营销、自然科学、工程科技、外语学习、教学研究、表格模板、初中教育、人文社科以及LTE系统CSFB语音回落技术等内容。本文共10页
相关内容搜索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LTE核心网常见故障和投诉案例分析.pdf
文档介绍:
LTE核心网常见故障和投诉案例分析网优雇佣军微信号:hr_opt通信路上,我们一起走!案例一:临时方案用户预换卡不能使用2、3G业务【故障现象】临时方案的用户,在更换USIM卡但未开通4G业务的情况下,在4G网络的覆盖下,用4G手机终端可能无法正常使用2,3G业务。只能在4G手机上设置“2,3G only”,才能恢复正常使用。【故障分析】临时方案的用户,在更换USIM卡但未开通4G业务的情况下,当前BOSS系统只是将用户的IMSI鉴权信息通过BOSS指令存储到HSS,并未建立IMSI和MSISDN的关联,即未放号为签约用户的任何2、3G的分组域、电路域和4G业务的签约信息。这种场景下HSS给MME返回DIAMETER_ERROR_USER_UNKNOWN的错误码,MME收到HSS的DIAMETER_ERROR_USER_UNKNOWN码后,给终端返回#8 “EPS services and non-EPS services not allowed”的NAS原因值。终端收到“EPS services and non-EPS services not allowed”的NAS值后,不再尝试重新选网。【故障解决】针对这种临时方案的用户,如果只更换USIM卡不签约4G业务,根据测试,MME给终端返回#7 “EPS services not allowed”的NAS值能够使终端较快地重选到2、3G网络。根据协议中定义的映射规则,HSS需要给MME返回DIAMETER_ERROR_UNKNOWN_EPS_SUBSCRIPTION (5420) with Error Diagnostic of NO_GPRS_DATA_SUBSCRIBED的错误原因值,对应到HSS上,需要BOSS在用户进行更换USIM卡时,不管用户签不签约4G业务时,都要向HSS发送放号的BOSS指令,如果用户不签约4G业务,则通过设置4G-APN模板为0来关闭用户的4G功能。启示:网络侧把问题归类后,通过NAS值反馈给终端,终端针对不同的NAS值会有不同的响应行为,在定位此类问题的时候,需要抓取信令,观察S1-MME接口上附着失败或者TAU失败的原因值。案例二:国际漫游用户漫入到国内MME下无法使用【故障现象】韩国、香港等国际漫游用户在国内某市中兴MME下无法附着使用4G业务,而国内用户在同一地点正常使用4G业务。【故障分析】进行信令跟踪,发现国际漫游用户附着时,MME回了PDN
connectivity
reject,原因值为网络失败:【故障分析】MME失败观察报TAC的DNS解析失败:MME上检查对TAC的域名解析缓存,发现只有x-s5-gtp服务,而国际漫游用户需要使用x-s8-gtp服务:【故障解决】在DNS上修改TAC域名解析数据,增加对X-S8-GTP的解析结果。增加完毕后,再次检查MME上收到的DNS返回结果,发现支持X-X8-GTP,再次测试,国际漫游用户使用4G业务正常。案例三:过渡方案4G用户终端有4G信号但附着失败,驻留2,3G【故障现象】过渡方案4G用户终端有4G信号,但是附着失败,只能驻留在2、3G网络,更换位置后重新有4G标志,尝试附着仍然失败。【故障分析】进行信令跟踪,发现用户在2、3G下无附着4G的请求上来,要求4G用户更换位置,能触发附着请求,查看信令发现拒绝原因值是#15 No Suitable Cells
In tracking
area,同时在中兴MME上抓包发现HSS返回的鉴权有错误,错误码是DIAMETER_AUTHORIZATION_REJECTED,检查HLR该用户签约数据,发现有2,3G签约,但4G被关闭(OBEPC-1),因此爱立信HSS返回DIAMETER_AUTHORIZATION_REJECTED,根据规范,MME会回复#15:No Suitable Cells In tracking
area,导致终端不断重复4G附着,最后因失败该TA被终端记录下来作为不被允许的TA,不再尝试附着,但是更换了位置后,不同的TA下可以重新附着4G网络,但是因为HLR中停止了4G功能,附着4G网络仍然失败。【故障解决】查看NAS值规范,针对4G被停机的情况,建议爱立信HSS返回UNKNOWN_EPS_SUBSCRIPTION,这样MME回复#7 EPS not allowed,只影响4G业务,不影响2,3G。案例四:爱立信MME到中兴MME切换出现4G业务断流【故障现象】在测试4G用户从中兴MME覆盖下切换到爱立信MME覆盖范围,发现4G用户切换失败,出现4G业务中断的情况。【故障分析】经过在MME侧抓包分析,从爱立信MME覆盖范围移动到中兴MME覆盖范围内,会由原MME发起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并NAS层加密算法选定EEA2。.... 0010 = Used NAS Cipher: 128-EEA2 (0x02) 但是在其后对中兴MME发起的TAU中,中兴MME发起了到HSS的鉴权请求,并选定000 ....
algorithm: EPS
encryption algorithm 128-EEA0 (ciphering
not used) (0x00) EEA0作为加密算法,并向基站发起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EUST,要求基站修改NAS层加密算法,但是被基站拒绝。究其原因,是因为爱立信基站不支持TAU过程中的UE上下文修改。【故障解决】通过爱立信MME的加密算法优先级,选定EEA0作为最高优先级,使得切换过程无需修改UE上下文,规避此问题,但是最终需要爱立信基站增强该部分功能。案例五:某市CSFB呼叫失败原因【故障现象】某市5s用户可以上4G进行数据业务,但是进行CSFB呼叫失败。【故障分析】经过MME以及MSC的联合调测发现,该用户在联合附着中,PS域附着成功,但CS域附着失败,初步怀疑是TA-LA映射表的MSC指向错误,核查该MSC pool中开了SGS口的MSC正确。最后在SGS口抓取信令,发现原因是MME通过SGS口发向MSC的Location
update的过程中,MSC拒绝了,因为MME上配置的mme id和MSC上配置的mme id不一样,因此MSC拒绝了CS域的附着请求。【故障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爱立信设备的一个限制,在MME上未能按照mmegi的规划,因此造成这个差别。在MSC上将mme
id改为与MME上配置一致后,用户拨测CSFB呼叫正常,短信发送接收正常,问题解决。案例六:某市公司5s用户开启无法附着到4G【故障现象】某市用IPHONE 5S在关闭4G功能的情况下附着在3G网络,正常发起业务,但是打开4G开关,出现20多秒无服务,最后附着在3G,只能通过重启终端附着上4G。【故障分析】5s关闭4G网络,PDP激活到GGSN(5s关闭4G网络后,终端不上报4G能力,SGSN的UE能力识别为非4G终端,引导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LTE系统附着过程研究
> LTE系统附着过程研究
LTE系统附着过程研究
  摘要:附着过程是系统中终端()与网络之间建立连接的必要过程,其目的是在网络端建立的上下文,同时在和网络之间建立一个默认承载。UE只有成功附着到网络,才能与网络进行正常的业务交互。本文详细分析了附着过程中的具体流程。本文引用地址: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成功附着到网络是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础。因此,只有UE在附着成功后,才可以接收来自网络的服务。本文将对系统附着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系统附着过程概述
  附着过程用于将EPS的分组业务附着到EPC,由UE初始化,用于建立一个EMM上下文和提供紧急承载业务的PDN默认承载。其目的有两个:仅支持PS操作模式的UE获得PS域的业务;支持CS/PS操作模式1或CS/PS操作模式2的UE获得CS域和PS域的业务。
  如果附着过程成功,则在网络端建立UE的上下文,同时在UE和PDN网关间建立一个默认的承载,这样就使UE永远保持IP在线。在附着过程中,UE也可以获得网络分配的IP地址,网络也可以激活专用承载。
  附着过程总是由UE发起,在UE开机时触发,或当UE完全离开网络覆盖一段时间,则需重新附着。
  附着过程详细分析
  系统消息广播
  系统信息分为主信息块MIB和系统信息块SIB。MIB包含了非常有限但是最重要并且需要最频繁发送的系统参数,如:系统帧号、小区带宽、PHICH信道信息等小区最基本的信息。这些参数对获得小区的其它系统参数至关重要,因此它安排在专门的物理广播信道上传输。而系统信息块SIB,根据其内容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使用SIB1~SIB12来携带。除了SIB1之外,都由系统信息消息SI承载,可以通过SIB1的调度信息灵活配置,每个SIB只能映射到一个SI,但是一个SI可以携带多个SIB。所有的SIB都是通过下行共享信道DL-SCH传输的。系统消息广播流程,如图1所示。  
  随机接入过程
  随机接入过程在LTE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重新建立连接、从空闲状态转到连接状态时重新恢复上行同步以及UL-SCH资源请求的唯一策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使UE获得上行时间同步;二是在网络侧和UE之间建立唯一的终端标识符。
  根据UE发送Preamble码时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随机接入过程可分为竞争随机接入和非竞争随机接入两种。竞争随机接入是指eNodeB没有为UE分配专用Preamble码,而是由UE随机选择Preamble码并发起的随机接入。竞争随机接入流程,如图2所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着力促进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