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图片无法显示显示的游戏数为何少于实际游戏?

查看: 15463|回复: 56
公民, 积分 2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1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无意中到steam浏览了下。刚好圣诞打折,steam简直太丧心病狂了 如果不是我电脑配置不行,我都想各种剁手了。再看xbox one,就这几个游戏打折,折扣这么少,这差别太大了,心里不平衡啊
随便截了几个图,还有不少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17:21 上传
平民,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便宜的邻人发指!!!!
公民,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0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有意义吗,电脑不停升级,不停的装各种补丁,冲突。麻烦,不如主机
佣兵, 积分 3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4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weigetu9900 发表于
有意义吗,电脑不停升级,不停的装各种补丁,冲突。麻烦,不如主机
实际上用正版系统,直接从steam上购买游戏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冲突之类的问题。我主机都有,但今年还专门买了个steam machine,放客厅,插手柄,用大屏幕模式,与主机的体验差不多。不过我有强迫症,只有PC独占的游戏才用steam machine玩,其他游戏只要有主机版我还是买主机版
圣骑士, 积分 38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88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因为现在STEAM国区是低价区,本来就便宜,然后外加现在圣诞打折.LIVE的国服就是个笑话.还好STEAM打的是擦边球...
审判者, 积分 162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27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见怪不怪了,黑五剁了上百个游戏。现在全平台单机必须PC,画质祯数全方位碾压。像COD什么的买个主机版人多没挂。不说了我剁手去了。
平民, 积分 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个力度也太大了。。。
审判者, 积分 162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27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滚回来说一句,LIVE那些打折,也就是聊胜与无。圣诞档,打折竟然没有战争机器,我喷。
弄块970,全平台碾压家用机。主机留着玩玩独占,和一些联机就是了。
佣兵, 积分 6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7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PC有3DM正版,你说会有多少人去花钱买?卖的跟X1一样的价钱几乎没人买的。所以便宜也是理所应当的
求败者, 积分 222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8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221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xbox上大部分游戏steam都有
主机会慢慢边缘化?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努力加载中,稍等...
暂无新消息
努力加载中,稍等...
已无更多消息...
这些人最近关注了你
努力加载中,稍等...
已无更多消息
努力加载中,稍等...
已无更多消息
Steam绿光消失之前 独立游戏制作者应该怎么办?
版权所有,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禁止个人使用。
该文章来自用户转载
日,Steam官方博客发布“”一文,宣布“青睐之光(Greenlight)”即将被移除,取代这一系统的机制被称为“直接发行(Steam Direct)”。“青睐之光”起源于2012年9月,初衷是“征集社区帮助,挑选新游戏在Steam上发布”,在青睐之光中,开发者为他们的游戏发布信息、截图和视频,然后试图获取足够的社区用户支持。Steam官方将从青睐之光中挑选一段时间内“最受欢迎的游戏”,并帮助开发者将游戏正式上架。“青睐之光”曾帮助过许多独立游戏开发者,也曾为Steam贡献过上百款销售额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独立游戏——在这一点上,经常被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是《星露谷物语》。玩家制作的2017年4月Steam平台国产游戏销量排行,三列数字分别为月销量,年销量,历史总销量“青睐之光”的初衷是方便中小开发商在产品开发的中前期获得来自真实玩家的反馈,以帮助开发者及时做出适应市场的调整。与此同时,青睐之光也为Steam官方提供了一个渠道,Steam可以由此确认玩家对什么样的产品更感兴趣——这一点是V社官方的主要诉求。而这原本也是青睐之光“应该成为的样子”。但对于大多数将作品放上这一系统的开发者而言,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取与用户直接交流,而是将其视为产品登上Steam的唯一途径。但在玩家眼中,青睐之光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把它作为行使投票权决定游戏生死的地方,有人当它不存在,但也有人,把它作为了“喜+1”的有效途径。在中国,玩家与开发者们将“青睐之光”简称为“绿光”,在这些独立开发者眼中,这个能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带向“广阔的国际市场“的系统就像代表幸福的青鸟。现在,青鸟就要永远地飞走了,大家曾经觉得有抓住它的可能,但现在,能获得幸福的人陡然有了限额。■ 挣扎叶久焦躁地盯着Steam后台显示的赞成票数目,这是他们的游戏登上绿光的第二天,赞成票寥寥无几。将这个游戏送过绿光,这是叶久的团队存留下去的最后两道防线之一,另一条路则是众筹。叶久对触乐说:“为了做这个游戏,我们已经做了一年半的无业游民了。目前看来,绿光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了,如果众筹再失败,我们未来就很难办了。”叶久的游戏从素质上来说并不差,一个题材新颖的轻量级模拟游戏,比较贴合中国玩家的喜好。无论从玩法上讲还是从创意上讲,至少在已通过绿光的游戏中也能算不错,此前他的游戏在手机平台做过测试,反响不错,不过因为版号新政的影响,叶久决定将Steam定为发行平台。5月2日,叶久把游戏上传绿光,他本来以为,凭借游戏质量、以及中国玩家对国产独立游戏的支持,通过绿光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他发现,游戏在获得了近700票后票数就趋近停滞。2月11日,Steam宣布绿光关闭的消息后,全世界赶在绿光关闭前上传自己作品的开发者数量陡增。在去年同期,绿光上每天登陆的游戏不过一两款,现在每天上架绿光的游戏多了十倍。在用户数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十倍供给,这导致每个游戏得到的关注下降到原有的十分之一。绿光每页展示30个项目,在此前,游戏上传一周后可能仍然会保留在第一页,而现在要找一周前的游戏可能需要翻到四五页之后了。而除此之外,整个Steam商店对绿光并没有其他曝光位置,如果玩家不点开绿光页面,那么几乎只能靠第三方(如媒体等)获得接触绿光的机会。 如果你现在打开绿光,第五页的游戏差不多刚好是5月11号上传的在行将关闭的最后阶段,绿光游戏的曝光变得越发艰难。另一位开发者在接受触乐采访时说:“以前在绿光上传游戏少说能有3天的自然流量,现在要过绿光,游戏上传一天以后就基本全靠拉票了。”更可怕的事情是,是绿光希望真正面向的群体——手握赞成票能够做出判决的活跃用户们——数量越来越少。大量的用户们因为充斥绿光的粗制滥造游戏丧失了兴趣,他们更愿意关心那些有信心和能力通过V社审核进行直接发行的游戏。在此之前,一款游戏要通过绿光可能需要在一定周期内得到3000以上的票数,而现在的绿光只需要在周期内获得1000票左右就能通过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个游戏能否通过绿光最终寄托在V社审核人员是否认为“这款游戏获得了足够的支持”,而没有什么硬性标准。Steam官方为谁有资格通过绿光给出的官方解释是:“ 我们最希望的是找到人们喜欢的游戏,而不是要求它们获得某个特定数量的投票。”一个比较通行的认知是,游戏在赞同数排行的名次越前,通过的概率越大。而对于叶久而言,如果指望绿光赞数的自然增长,他的游戏确实是没希望通过绿光了。他想了想,然后点开了一条好友申请信息。■ 产业“在你的游戏登上绿光后,不要加任何不确定是玩家的好友。”这是流传在国内独立开发者圈内的一条建议。每个开发者在将自己的作品放上绿光后,每天可能都会收到四五个好友申请——现在是广告业的淡季,早些时候,在绿光即将关闭的消息没有公布时,开发者们每天能能接到十几个好友申请。申请者大部分是寄生在绿光里的“生意人”。绿光快要关闭了,很多生意人转向了其他行业,比如前景更为光明的手机应用刷票行业。另一些人试图在绿光将要关闭,开发商蜂拥进入时捞到最后一笔。叶久曾经是“不加任何好友”的信奉者,但是这一次他不得不试着和这些人打一番交道。叶久打开了好友邀请列表——这个列表他每天都清理,不过今天又多了四五个,其中还有几个叶久连名字也背熟了,他们就像最专业的推销员一样锲而不舍。加完好友后,叶久很快收到一条广告——很贴心地使用了繁体中文,但是广告中的链接指向了纯英文的国外网站。广告中为开发者描述了一个美好图景,“我们拥有Greenlight最佳游戏专页,每天有超过18000名用户在不同的游戏投票”“在我们的推广下已经有90多款作品通过了绿光”“你可以购买150票或者1000票两种服务,如果没有达到效果,我们还将全额退款。”“结算方式包括英镑美金欧元人民币,我们甚至帮你算好了汇率!”“他们开的价格是刷多元。”叶久认为这个开价是一种勒索,所以他并没有理会。来自国外的职业刷票网站,除了绿光以外,他们还做AppStore、Kickstarter、itch.io等平台的刷票工作当叶久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与这些外国工作室做笔交易的时间里,本来已经几乎停止变化的票数再次产生了波动,这次增长的是清一色的“否定票”,一票“赞同票”都没有。叶久首先怀疑自己的游戏有问题,但接下来,他想到有不少通过了绿光的游戏比他们的游戏品质差远了,就觉得可能还是有别的原因。对于已经过了最佳展示期归于沉寂的游戏来说,不管是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大幅增加都不正常。叶久面对这种意料外的状况顿感手足无措,情急之下,他删掉了自己已经发布的游戏。叶久表示:“这么多差评,肯定过不了了,不如删了重上。”不过这些差评究竟是怎么来的?不解决这个问题,也难保下一次登上绿光时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叶久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问问自己圈内的朋友,他点开了一个开发者群,开始询问。“是不是因为游戏没有英化,所以老外才点的反对啊?”一个开发者说。“我的游戏也没有英化,可以过的。”另一个人反驳。“不英化你能过?你送了多少Key?”第三个人反驳第二个人。大多数人给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叶久无暇顾及这些,又换了个地方请教……独立圈子不大,绿光里也少有新事,终究还是有知道怎么回事的人,叶久找到了几个月前刚通过绿光的另一位开发者,他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有人在投反对票的同时在评论区告诉了他原因。“是你加的好友的问题。”他说,“你好友里有刷票号,所以他们反对。”“可我已经删掉了。”叶久听说过这个原因,但他在接到了广告信息并拿到刷票网站地址以后已经迅速删掉了广告账号。“不是那个”朋友从叶久的好友名单里指出了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账号。“因为你是“Indie Promo”的好友,所以另一个组织的人就会给你的游戏投反对票。”可能很少有人将这些看起来像是收录精品独立游戏的群组与刷票联系起来,可是事实上很多类似的组织与有偿刷票的关系是一体两面。付费刷票是里,这些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独立游戏推广小组”是表。在国外也有人专门提醒开发者小心这些组织这种组织通常用非常正式的名字与头像将自己伪装成正经的游戏群组,再以机器人充实自己的群组人数,将自己的群组伪装成拥有数万成员的独立游戏爱好者聚集地,并依托一些赠Key网站让一些“真正的用户”加入群组,所谓Key,指的就是Steam游戏的激活码,一般来说,这些网站会让用户加入特定群组以免费获得一份能够激活游戏的Key,这些游戏通常是从绿光中走出的小游戏或者一些老游戏。一个Key等于是让自己的游戏库“喜+1”,附带可能还有一些玩游戏时会掉落的集换式卡牌,卡牌可以卖给市场,这就是Steam玩家常说的挂卡回本。在依靠免费“喜+1”吸引并获取了足够多的真实社区用户加入后,这类组织便可以依靠十几万的总人数与上万的在线“真实用户”骗取开发者的信任了。如果你有心翻一翻这些群组的成员列表,会发现大量名字格式整齐划一的0级小号这些组织会使用与群组看不出任何关系的广告账户直接向开发者开价,在群组中,则定期以群组活动或者通知的方式组织希望获取Key的用户为绿光游戏投票。在网站领取免费Key的一般流程,“第一步:加入某群组”这套组织模式从表面上看不过是独立游戏开发者与爱好者们的互帮互助,连投票用户都大多是既有社区活跃度也有社区等级的真实用户,使用的方式则是Steam既不推荐也不禁止的赠Key,整体运作方式具有相当高的隐蔽性。大多数普通玩家基本不会了解这些组织背后的秘密。来自刷票网站的声明:“这不是在买票,而是在各种高曝光的媒体平台买了广告位,这是阀门完全允许的,因为投票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这些刷票组织只是提供了平台和引导,而投票的主体仍然是真实用户。当某款绿光游戏开发者的“好友里有刷票组织”被公开的时候,玩家可能因为这一点就群起去投反对票,这样的反对会在评论中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多。因为玩家对绿光的印象已经不可挽回,当有“坏游戏”出现的时候,会果断去拒绝。然而“因为开发者加了刷票组织的好友,所谓去投反对票”这一说法听起来很正义,发言者也通常都会以“主持正义”的形象出现,但当你点开这些人的资料时,也可能会发现他们在另一个功能类似的组中担任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部分参与投票的用户一边义愤填膺地在绿光中声讨着刷票的开发者,一边又不自知的为刷票组织做了帮凶。因为这一原因而遭受成批差评不是个例,很多开发者在将游戏上传至绿光后都曾遭遇过。得知了原因后,叶久懊恼地清空了发布账号的好友名单,“绿光中的反对票不影响最终结果”这条规则他也听说过,不过当反对票落在自己头上时,他不打算亲自去检验这一条规则的真伪。两天之后,他重振精神再次将自己的游戏传上了绿光。■ 旁观这一次叶久决定自己送Key。自己的游戏没有英语版本,国外玩家未必玩得明白,依靠国外玩家社区来做推广的效果也未必好。所以“只有在国内玩家社区玩命送Key了。”但国内的玩家们没有想象中温和,叶久在国内玩家社区中发的赠Key求票贴收到的第一条回复是:“手游滚回手机好吗。”“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国产独立游戏只要发Key就能过绿光,很容易。”一位国内发行商告诉我们“不过现在不行了,拉票的人多了,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大多数经常关注绿光的人都觉得靠赠Key通过的游戏是垃圾。”现在,叶久面对的不是曾经只要听到“国产”“独立”“民族”这些词久挥无条件支持的玩家们。关注绿光,知道用Key换取游戏的玩家们都是Steam的老用户,他们早已被绿光中各色素材侵权,粗制滥造甚至根本不能算游戏的“国产独立游戏”折磨的警惕无比。他的赠Key贴并没有遭到一面倒的差评,还是有人选择相信一个看起来诚恳且走投无路的开发者,他们表示会看看,“回家就投”。不过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的数量,都没法和冷漠的大多数相比,在仅获得两页回复后,帖子沉了。又过了几天,叶久的游戏沉在了绿光的十页之后,可能已经不会有人再有耐心一页一页的翻到叶久的游戏,上次宣传后这个游戏也只增加了十几票。叶久对游戏登陆Steam已经不抱希望了。他又想到了众筹,对于这款游戏而言,众筹可能是最后的出路。要是还不行,“游戏开发可能要无限期搁置。”其实叶久的游戏拥有一个有1600多名支持者的游戏群,这是他的游戏在手机平台测试时积攒的,在游戏刚刚登陆绿光时,叶久在那个群发布过一次宣传消息。他告诉我“很多人连Steam都没有,不指望靠现有玩家过绿光。”那个群因为叶久认为“消息太杂,起不到分享信息功能”而开了半年左右的全群禁言,然后那个群就真的成为了官方消息发布器。叶久不知道的是,在他的游戏上线之前,一款一样没有多少Steam用户基础,同样拥有大量手机用户的国产独立游戏刚刚通过绿光,在他放弃之后,另一款独立游戏靠着精确的定点宣传用几天时间争取了1000多票,通过了绿光。■ 困局叶久不是没有考虑过直接发行,他主要有两点担忧。第一是他的游戏没有英文版本,短期内也没办法提供英文版本,不知道V社那边的人能否看懂;第二是“他们目前资金实在有限,可能直接发行的那笔钱,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挺有压力的了,如果是几千美金的话……”关于“直接发行”通道的费用问题,据触乐调查,并不会太悲观。曾经有Valve雇员表示“将会为收入微薄的开发者返还一部分发行费用。”Valve雇员Alden Kroll在评论区的回复除此之外也有国外独立游戏表示会为开发者支付Steam直接发行通道的发行费用。国外发行商Rawfury的公告至于对纯中文游戏的审核,据触乐从发行商处了解,并不会因为游戏只有中文而影响审核。这家发行商的选择自然不会是孤例,只要有一家独立游戏发行商开了这个头,跟进的发行商自不会少。唯一的问题是让独立游戏发行商看重自己的游戏可能比获得绿光青睐还要难一些。我把这些信息告诉了叶久,告诉他不需要过于担心这方面问题,但似乎并没能完全打消他的顾虑。“只要V社还没公布,我们心里就没底。只能说希望他便宜点……”■ 尾声没有了绿光的Steam会怎么样?一位开发者向我们谈了谈他的感受:“能过绿光的不一定是好游戏,不能过绿光的一定不是好游戏。靠刷票通过绿光的,肯定卖不好。”他认为“关闭绿光,也可能是好事。”绿光的本意也是为了让开发者能在开发过程中就获得来自玩家的有益反馈,但是在多年运营后,这里剩下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粗制滥造,它们通过赠Key或者依托组织拉票等方式获取通过绿光的机会,骗取不知情的玩家“喜+1”,这导致绿光的环境日趋恶化,产生了V社口中大量的“假游戏”。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绿光被取消的原因之一,当曾经的初衷已彻底被劣化为扭曲的病灶时,斩断它也是Steam理智的选择。这件事最后回到了一个理应是开发游戏的起点:“对自己做出的产品有信心。”可是在可以使用各种盘外招获得通过的绿光体系的培养下,不少人开发游戏的起点变为了“我也不知道我做的这个游戏会不会有人喜欢,但是只要上线就可能回本”的投机心理。没有绿光后,开发者必须更专注于保证自己的游戏质量,也不再需要为绿光推广劳心费神,无论对于Steam中游戏平均质量来说还是对Steam用户体验来说都算是好事。最终来看,开发者们追求的“青鸟”,其实一直在开发者的身边。
分类:(转载)运营
登录后参与讨论。点击
请勿发表无意义的内容请勿发表重复内容请勿发表交易类内容禁止发表广告宣传贴请使用文明用语其它
淫秽色情政治倾向人身攻击抄袭剽窃广告刷屏恶意挖坟冒充他人其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eam上好玩的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