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回答说两米厚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区别可容纳一定程度的水,但不允许水自由通过隔层,是参考的哪个文献或者标准?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目录:一、地下水的来源和赋存形式1. 地下水的来源2. 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3. 岩石中水存在的形式4. 与水分的储存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二、地下水及其分类1. 基本概念2. 地下水分类三、包气带、饱水带、含水层与隔水层1. 基本概念2. 含水层类型划分3. 上层滞水和潜水4. 层间水(承压水)5. 潜水和承压水(层间水)比较一地下水的来源和赋存形式
一、地下水的来源
1.
渗入水
2.
沉积水
3.
再生水
4.
初生水
5.
有机成因水
二、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1.
岩石中的孔隙:孔隙、裂隙和溶孔2.
有关孔隙度的几个基本概念孔隙:组成松散岩石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间隙; 裂隙:应力作用下坚硬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可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和 风化裂隙;溶孔(洞):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孔隙度Φ:某一体积V岩石中孔隙体积Vn所占比例
Φ=Vn/V裂隙率Kr:裂隙体积Vr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的比值Kr=Vr/V熔岩率K:溶洞的体积Vk与岩石总体积V的比值K=Vk/V3.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颗粒的排列方式:立方体排列紧密,孔隙度大;四面体排列,松散,孔隙度大;颗粒分选程度:分选好,孔隙度大;分选差,颗粒大小悬殊,细小颗粒充填于粗大颗粒之间,孔隙度降低;颗粒形状:颗粒形状不规则--排列松散--孔隙度大 粘性土的结构和次生孔隙:带电粘粒--聚合--结构孔隙--孔隙度增大--次生孔隙(虫洞、根孔、干裂缝)发育--孔隙度增大。孔隙的特点4.
岩石中的各种裂隙1-分选良好,排列酥松的砂;2-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3-分选不良的,排列紧密的砂;4-经过部分胶结的砂岩;5-具有结构性孔隙的黏土;6-经过压缩的黏土;7-具有裂隙的岩石;8-具有溶的可溶岩
三、岩石中水存在的形式1.
气态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储存在地下的水;2.
固态水:指岩石中温度在0℃以下的重力水。即以冰的形态出现的重力水,常分布在季节性和永久性结冰的地区;3.
结合水:指受固体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束缚于固态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想运动的那部分水。强结合水:以单独的水分子状包围在岩石颗粒表面的水。特点:A.
水分子排列紧密,不能流动;B.
密度大,2.0,在零下78℃时尚不能结冰;C.
没有溶解能力,不能溶解盐类;D.
不受重力作用,不传递导静水压力,不导电;E.
很难用机械的方法把它与颗粒分开,只有当空气中饱和差很大或105℃才能将他们分开;F.
具有极大的粘滞性和弹性。弱结合水(薄膜水):结合水的外层,由于分子力而粘附在岩土颗粒上的 水。在饱水带中,能传递静水压力,静水压力大于结合水的抗剪强度时能够运移。特点:A.水分子排列不如结合水规则和紧密,水分子离岩石颗粒表面越远,结
合力越小;B.外层被植物吸收利用;C.不受重力支配,不能导电、不能传递静水压力;D.密度和普通水差不多,具有极大的粘滞性;E.有较低的溶解岩能力。4.
重力水(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称为重力水。特点:内层重力--层流运动--外层重力水--易转为紊流运动5.
毛细水:在岩石毛细孔隙中或孔道狭窄部分的水。毛细水类型:支持毛细水:地下水面支持下存在的(附着水面上的),随地下水升降而升降;悬挂毛细水:是细粒层次与粗粒层次交互成层时,在一定条件下,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中保留下的与地下水面不相连接的毛细水; 支持毛细水和悬挂毛细水孔角毛细水:是悬留于包气带中颗粒接触点上毛细水。
6.
岩石骨架中的水:保存于矿物结晶格架中,已成为矿物组成部分的水。岩石骨架中的水分类:结晶水:当矿物中的水组成比例固定不对称结晶水。如石膏()、芒硝(); 费石水:当所含水比例可变且易脱出时称费石水。如蛋白质()
、方沸石();结构水:以OH或H的形成参与矿物组合,彼此结合紧密。只有当矿物结构 破坏后,并加热到400℃至500℃时才能分离出来的,这种水成为结构水。 如水铝石()
、白云母()。
四、与水分的储存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1.
基本概念容水度:指岩石完全饱水时,所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比值。一般说来容水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孔隙体积的多少可用孔隙来表示;重量含水量(Wg):指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Gw)与干燥岩石重量(Gs)的比值。Wg=Gw/Gs*100%;体积含水量(Wv):指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比值。Wv=Vw/V*100%;持水度(Wn):指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后,岩石中保持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Wn=岩石保持水的体积(Vr)/岩石的总体积(V)*100%;给水度:指地下水位下降一个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的水的体积。2.
影响岩石给水度的因素:水位下降速率大--给水度小(释水滞后效应)3.
影响岩石透水度的因素: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空隙大小,空隙直径愈小,透水性愈差。当孔隙直径小于两倍结合水厚度时,在寻常条件下就不透水。只有在孔隙大小相等的前提下,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孔隙度愈大,透水性愈好。二 地下水及其分类
一、基本概念1.
广义地下水: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孔隙中的水;2.
狭义地下水:赋存于饱水带岩石孔隙中的水;3.
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限制的情况下。
二、地下水分类1.
按埋藏条件可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层间水)三 包气带、饱水带、含水层与隔水层
一.基本概念1.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2.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3.
含水层:起着阻隔水透过作用的细小的岩层,称为隔水层;孔隙细小的岩层(如致密黏土、页岩)含的几乎是结合水,结合水在寻常条件下是不能移动吃的,这类岩层。4.
隔水层:一起着阻隔水透过作用的细小的岩层,称为隔水层。空隙细小的岩层(如致密黏土、页岩)含的几乎是结合水,结合水在寻常条件下是不能移动的,这类岩层实际上起着阻隔水透过的作用,所以是隔水层。
二.含水层类型划分
三.上层滞水和潜水1.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中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在局部隔水层上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自由水。上层滞水、潜水和层间层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面;5.层间水测试面;6.泉(上升泉);7.井水.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潜水;b.潜水;c.层间水2.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潜水。潜水没有隔水顶板,或只有局部的隔水顶板。3.
潜水面:潜水的水面为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从潜水面到隔水底版的距离为潜水含水层厚度(H);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为潜水含水层厚度(T)。潜水流动方向:潜水通常在重力作用下由水头高的地方向水头低的地方径流;1.砂;2.含水砂;3.黏土;4.泉;h.潜水厚度;aa.潜水面;bb.隔水底板4.
潜水的排泄方式径流排泄:径流到适当地形处,以泉、渗流等形式泄出地表或汇入地表水。蒸发排泄:通过包气带入大气。5.
潜水面的变化潜水直接通过包气带与大气圈及地表水圈发生联系。所以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动对它的影响比较明显。丰水季节(年份):补给量>排泄量,则潜水面上升,含水厚度上升,埋藏深度变浅;干旱季节:排泄量>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薄,埋藏深度加大。因此,潜水的动态有明显的的季节性的变化。6.
潜水面的形状可以是水平、倾斜、抛物线或各种形状组合。最常见的潜水面形状为倾斜的曲面。受重力影响,潜水由潜水面高出向低处渗流形成“潜水流”(或称潜流),向地处的低凹地区(如河谷、冲沟)等排泄。7.
潜水面的表示方法剖面图:按一定比例,在有代表性的剖面线上绘制的水文地质剖面图,其中,应表示出潜水位、含水层、隔水层厚度、岩性及其变化等。根据等水头线图求潜水流向及水力梯度1.砂;2.含水砂;3.黏土;4.泉;h.潜水厚度;aa.潜水面;bb.隔水底板平面图:即潜水势(头)和潜水等水势(头)线图潜水等水势(头)线图的用途:
A.
确定潜水流向
B.
确定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是指指单位渗透途径(水平距离)上的水头损失。或者说,水力坡度是沿渗透途径的水头降与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I=H/II--水力坡度,无因次量H--渗透途径上两点的水位差(或落差)I--渗透途径上两点的水平距离8.
潜水流量和流速的测定自然界中潜水运动缓慢,一般作层流运动,其运动规律服从达西定律,即潜水的运动速度与水力坡度成正比。V=IKV--渗流速度,cm/s或m/dI--水力坡度,无因次量K--渗透系数,cm/s或m/d渗透系数取决于岩性、流体性质(密度、粘度)、外界条件(温度、压力)
四、层间水(承压水)1.隔水层;2.含水层;3.地下水测试面;4.地下水流向;5.泉(上升泉);6.钻孔(虚线部分为进水部分)7.自喷孔;8.大气降水补给;H.与含水层顶面压力相当的高度;M.含水层1.
层间水(承压水)特点: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和底板,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净水压力;与外界联系较差,水位、水量、水质等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小,富水性好的承压含水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具有补给区、承压企业区和排泄区;地下水体充满整个含水层,否则是潜水。2.
最适宜形成承压水的两种地质构造向斜盆地单斜地层
A.
透水层和隔水层相间分布的承压斜地
B.
含水层发生变相或尖灭形成的承压斜地
C.
含水层被断层所阻形成承压斜地
D.
侵入体阻截承压斜地3.
水头正水头:测压水位高于该点的地形高层;负水头:测压水位低于该点的地形高层。A.补给区
B.承压区
C.排泄区
a.潜水区
b.自流水区
五、潜水和承压水(层间水)比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限学习和交流,向作者致敬!)了解了地下水基础知识,是不是有一种想要更深入学习的冲动,安排。。。。最新全套 GMS 地下水数值模拟实践技术应用进阶(4 天学习+一周练习)2021年6月26日-27日
7日3日-4日
腾讯会议目标:1.掌握GMS的建模流程,包括三维地质结构建模、直接建模及概念模型建模,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2.掌握GMS基本模块TIN、Solids、Modflow2000/2005、MT3DMS、MODPATH、PEST、SEAWAT在模拟地下水流动、地下水溶质运移、质点运移和海水入侵模块的应用过程3.掌握GMS模型输出数据的处理,相关图件的编制和模拟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展示4.能够利用数值模型进行均衡计算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5.领会最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 610-2016),掌握地下水环评报告的撰写提纲和撰写要点6.通过手把手的5个实例操作指导和面对面讨论交流,使学员能够全流程掌握数值模拟方法,并能够对模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处理(请提前配置学习所需软件环境,所需自备)优势:1、支持线上复看录屏,学员可随时反复观看复习。2、课用课件及数据资料全部打包送。3、建立专属微信答疑群,提供长期答疑交流。学时与证书颁发:可以获得《地下水建模及环评技术应用》专业技术培训证书及学时证明,上网可查。此证书作为个人学习和知识更新、专业技能提升、单位人才聘用的参考依据可上网查询:http://www.aishangyanxiu.com内容详情以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10.1操作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强调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水文地质模型概化、边界条件设定、参数反演和模型校核等关键环节。通过对案例模型的实操强化培训,不仅使学员掌握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10.1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技术的基本技能,而且可以深刻理解模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为满足环评从业人员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数值模拟以解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