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古城遗址出现的石林形成过程阵是什么时候?


2023-07-05 08:20
来源:
微成都发布于:四川省
近年来,四川多项考古发掘震惊世界。
当数千年前的精美文物出现在面前,让我们感叹古蜀文明的同时,也不断留下疑问:这些曾经辉煌的遗址,为何历史记载却鲜有提及?神秘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在古蜀文明之路上如何交集与传承?高山古城遗址、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船棺遗址……这些星落棋布在成都平原的史前古迹,构成了怎样一幅璀璨的古蜀文明画面?
今天,我们 一起重走高山古城遗址,解读灿烂古蜀文明在成都平原的发展,了解它在中华文明中居于何种地位。
高山古城遗址发掘现场
高山古城遗址
精准定位: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赵庵子古城村
遗址简介: 成都平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发掘的八座史前时期古城中,发现最晚但年代最早的一座,处于宝墩文化的较早时期。在此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完整、集中的墓地。
特邀专家: 周志清、陈剑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山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
大邑县三岔镇赵庵子古城村(资料图片)
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完整、集中的墓地
从成都出发,沿成温邛快速路一路向西,经过安仁古镇附近,再往西南方向走一截,就来到了三岔镇下的古城村。
乡道两侧是水稻田,间杂着几块荷塘。随着水泥路越来越窄,仅容一车通行,导航也适时提醒:即将到达目的地。
这个目的地就是高山古城遗址。
遗址所在地原属高山乡,合乡并镇后归属三岔镇,故后来定名为高山古城。高山古城也是成都平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陆续发现的八座先秦时期古城中,年代最早的一座。
周志清
高山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周志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座古城的遗址最早在2002年被发现,后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系统考古钻探与试掘工作也作为该项目的一个子课题展开。“从2012年到2015年,前后进行了4年的钻探勘察工作,初步了解到这座古城基本的文化面貌。”
在这4年里,有一个重要的突破点:2014年发现了墓葬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5年开始对高山古城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现了迄今为止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完整、集中的墓地,也是成都平原目前新石器时代人骨保存状况最好的墓地。”周志清说。
沿着小路走向那两条村民口中的“埂子”,很快便看到了几块“文物保护单位界桩”插在路边泥土中。一边走,一边听见四下里狗和鹅的叫声此起彼伏,给这座安静的小村平添了热闹的气氛。
村里的文物保护单位界桩(资料图片)
几千年前的古城墙根其实已经在脚下了。一位女性村民闻声走出来,得知我们在找那两条“埂子”——也就是古城的东城墙和南城墙遗迹时,手指着房后的另一片稻田。“当时挖的那个墓也在那边,好多人骨头。”她说自己当时也参与了挖掘,一天挣70元工钱,还记得“那些专家好厉害,用手一摸就晓得骨头是男还是女。”
这片史前墓地中清理出的100多具人骨,也是迄今在成都平原考古发掘的所有墓葬中,整体保存状态最好的。通过对这批人骨遗存中碳氮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古蜀先民的迁徙与生活状态。
“目前已经发表的相关资料里,关于这批人骨研究的最多。”周志清透露,“近几年内还会有更多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同期出土的大批残碎陶片,经过近4年的精心拼接,也成功复原出许多陶器标本,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加直观地审视宝墩文化的面貌与内涵。
出土碎陶片复原的陶器标本
在大规模发掘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格外吸引人——墓葬区出土的100多具人骨里,以未成年人居多,几乎都没什么随葬品,唯独在其中一个年龄约5岁的小孩手上,戴了两只象牙镯。出土其骨骸的M11墓葬,也因此成为高山古城遗址中唯一出土了随葬饰品的墓葬。
这个特别的情况,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这个孩子所在的家族,是不是当地比较富裕的家族?这个孩子活着的时候,是不是格外聪明乖巧,深受父母长辈的宠爱?
周志清说,这个孩子的家庭是否富裕,目前资料尚不能提供更多信息,但作为墓地中唯一出土随葬品的墓葬,且随葬特殊质料的象牙镯子,可见其生前应当是受到百般宠爱的。“甚至有可能,这个孩子在家族或部落中,曾拥有一个相对特殊的地位,或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
两道土埂子与第八座史前古城
遗址附近有座古庙,叫唐王寺,据寺庙门口的碑文讲述:这座寺庙最早建于唐代,历史上曾数次毁于战火,又一次次由乡里的富豪们捐资重建,最后在清乾隆年间重建成现在的规模。
关于高山古城遗址的两块石碑(资料图片)
唐王寺门口是个丁字路口,路口左右两边,分别立着两块关于高山古城的石牌,一块公告此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块则简要介绍了高山古城遗址的发掘面积与文化意义。
敲开寺庙隔壁的村民家大门,上到屋顶露台,便可一览这处古城的核心区域了。当然,前些年发掘结束后,现场便已回填,如今目之所及,只见树木、林盘、低矮的房屋和大片稻田,一群鸽子在稻田上空低低地盘旋飞舞。
陈剑
高山古城遗址的另一位主要负责人陈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年发现这座古城,还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2002年的时候,为了配合成温邛高速公路施工,我们发掘了盐店古城,因为公路刚好要从古城中穿过。”盐店古城也在大邑,距离高山古城不远。在盐店古城的发掘现场,一位受雇协助发掘的村民,在和陈剑聊天时不经意说起:他亲戚家附近也有两条像盐店古城这样的“土埂子”。
陈剑打开地图仔细一查,果然地图上显示有一个古城村,村附近有一处地名叫古城埂。根据在成都平原多年的考古经验,陈剑判断:但凡地名含有古城、台子、土墩等字样的,很可能就有先秦时期乃至史前的古城旧址。“我一看地名又有古城,又有埂,多半有戏。”
据陈剑回忆,第一次去高山古城遗址现场时,正是水稻长势较好的时候,“看到城墙内外都是水稻田,埂子上都种的是旱作农物,红薯、玉米、土豆这些。”这些作物的区别让他进一步相信:这两道埂子就是古城墙遗迹。“因为垒城墙的土经过反复夯打,土质较为致密,水不易渗透,就只适合种植旱作农物。”
陈剑很快便找到了一条水沟冲出来的城墙断面,并从中刮出来几块陶片。经过考古队进一步勘测后,他们正式对外宣布:发现了第八座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
古蜀文明探源又一个重要坐标
“1995年以来,成都平原地区陆续发现了八座古城,都属于龙山时期,大约在距今4500年~3700年之间,后期已经进入了中原的夏纪年。而高山古城是这八座古城中,发现最晚但年代最早的一座。”陈剑说。
他认为,高山古城遗址的发现,为古蜀文明的探源工作,建立了又一个重要的坐标与参照。“为重建四川地区的史前历史,包括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勾画出一幅既宏观又具体生动的画面。”
周志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西北的马家窑文化到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之间,目前仍有约几百年的考古资料“缺环”。在什邡桂园桥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弥合了宝墩文化与马家窑文化之间时间链条的部分裂隙。其余的部分,或仍在考古学者们未来的探寻之路上,耐心等待。
高山古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如果把时间轴推到5000年前,当时的成都平原,是已经有了“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还是一片大象漫步的旷野,等待着从西北和东南方向迁徙而来的人群?这些问题也等待着考古学者们更多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来解答。
“目前关于高山古城遗址考古成果的整理和绘图等工作已经完成。”周志清说,“下一步,我们还会对高山古城当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做一个工作,力争最大程度地还原有关这一遗址的全貌。”
来源
红星新闻
编辑
张雪婵
国内首次!AI医生来了→
川渝贵,高铁“公交化”!
在成都,我可以一天吃十二顿!
来这儿看赛车!
成都发布最新通告!这段时间不能飞
全球首富成都巡店,意味着什么?
周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7-12-29 17:00
来源:
云游expo
九乡张口洞古人类遗址位于宜良县内九乡叠虹桥景区洞群麦田河东侧,南北向贯穿山体,张口洞的洞口扁平,横宽有12米,高3.9至5米,面向南偏西27度,距谷底135米,海拔为1803米。洞穴沿巨大岩层层面呈坎状倾斜发育,洞腔经岩溶产生的钟乳石、石笋等分隔成七个地下厅。
张口洞遗址发现于1989年7月19日。经国家文物局认可的云南省宜良县九乡张口洞古人类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于1990年9月18日结束,历时50余天。
通过九乡张口洞古人类遗址抢救性发掘,表明远古人类在张口洞活动的时间跨度比原估计的大得多,初步推断,30万年以来,张口洞一直就有人类活动。
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宜良县文物部门以及宜良九乡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共同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邀请云南省、昆明市有关专家参加。于2003年7月18日开工,9月9日结束,历时54天。发掘面积为35平方米,最深厚度达1.2米。
这次发掘初步分清了地层框架和文化遗物的属性,年代学专家、法国国家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沈冠军初步地层测龄,第四纪沉积物地层可分为7大层:
第一大层:几千年至5——7万年:(上部:出土大量砾石工业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代文化遗物,有刃部磨光石斧、陡刃砍砸器、敲凿器等典型器物;下部:3——5万年的长石片技术)。
第二大层:5——7万年至11万年。(大量砸击锤击法产生的石制品、花岗岩人工石块于红土层)。
第三大层:11万年至25万年:(烧结土中含大量石制品)。
第四大层:25万年至30万年:(烧结土中含大量石制品)。
第五至第八大层:大于30万年:(烧结土中含大量石制品)。
另外,同年8月13日,联合考古队在T11方东南角距今11万年钙板层之下20公分处的红砂土层中发掘到一枚完整的古人类左上外侧门齿化石;又于18日下午2点在该钙板层50公分处有钙化物胶结在一起的原生土层中发掘到另一枚古人类左上门齿化石。沈冠军在去年4月取样测出出土这两枚古人类人牙的钙板层年代为11万年前。
九乡张口洞古人类遗址抢救性发掘还出土了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有骨骼、残段、不规则骨片、烧骨,部分骨头碎片有动物啃咬过的痕迹。种类为猕猴属、无颈鬃豪猪、竹鼠类、鼠科、兔属、虎、豹、西藏黑熊、猫属、犬科、狐属、似爪哇豺、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野猪、鹿属、麂属、羊、水牛。
此外还有爬行类、鸟类动物化石、鱼类脊椎骨、蚌等。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联合考古队领队高峰介绍说,九乡张口洞古人类穴居遗址1989年发现,1990年9月18日结束考古发掘工作。共出土晚期智人牙化石41枚,石制品约1800件、哺乳动物化石近2000件和大量碳屑。人类遗物较为密集的T1和T2方相连,位于洞口,堆积厚约160厘米,自上而下共有9个钙板层,其中第1、2钙板层是全新世的;第4、5钙板层分别为约5万年和10万年;第5、6钙板层间一小石笋为约26万年;第6钙板层为约30万年。
上述结果表明,远古人类在张口洞活动的时间跨度比原估计的大得多。第3至第8层烧结土中含标志人类活动的石制品的出土,应是中国在这一时段有人类居住的有力证据。对研究昆明地区古人类的活动,探索早期智人的演化及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特别对于探索现代人类的起源有着重大的科学价值。过去在人类的进化史研究中,距今10万年至4万年间是一段历史的缺环,未发现过古人类化石,这次在张口洞找到的两颗古人类牙齿以及大量石制品,表明至少我国南方在4万年至10万年间是有人类活动的,而不是一片冰原或千里赤地的无人区。它将改写欧亚大陆没有古人类活动的论断,也使中国数十年来“没有”3万年以前的早期智人化石这一理论成为历史,使九乡张口洞古人类穴居遗址成为中国第一个南方标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质疑,对人类学研究是一项重大贡献。张口洞也有可能给现代人类起源的争议提供重要的以至是一锤定音的证据。
2009年11月22日,九乡张口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在九乡叠虹桥景区雄狮大厅揭牌,博物馆展出了大部分考古发掘文物,到景区的游客可以免费参观。
参考文献:
1995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类学学报》第14卷 第1期
宜良九乡张口洞发现的旧时器—胡绍锦
2004年12月出版的《科学通报》第49卷 第23期
宜良九乡张口洞的年代:中国40~100Ka 间人类活动的证据
—沈冠军、李建坤、吉学平
Tips:
九乡旅游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际洞穴协会会员,距昆明90公里,距石林风景区34公里。
营业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90元
索道价格:30元
咨询电话:0871-67511966
0871-67511998
旅游直通车:
昆明饭店—九乡旅游区
报名电话:15969577852
需提前一天报名,每天早上8:30发车。
高铁路线:
沪昆高铁—昆明南站—昆石高速—宜良—九乡旅游区
云桂高铁—石林站—九乡旅游区,石林站有直达车到九乡旅游区。
自驾车路线:
1、昆石高速—宜良收费站—宜九公路—九乡旅游区,全程90公里,大概需要90分钟。
2、昆石高速—石林收费站—九石阿旅游专线—九乡旅游区,全程112公里,大约需要100分钟。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九乡风景区」,搜索「JiuxiangTouristArea」即可关注。
征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林形成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