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资料的感受中可以X生活吗

[摘要]《太空飞行课》一书是从公众的上万个关于太空生活的问题中精选了342个人们最关心的由汤姆·琼斯来进行既专业又幽默的解答,告诉大家真实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汤姆·琼斯是NASA的资深宇航员,服役11年,执行过4次太空任务、3次太空行走,曾在太空生活33天。《太空飞行课》一书是从公众的上万个关于太空生活的问题中精选了342个人们最关心的由汤姆·琼斯来进行既专业又幽默的解答,告诉大家真实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本文摘编自该书第六章《太空生活》,由澎湃新闻经“未读”授权发布。

宇航员吃饭的时候用盘子吗?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吃饭和喝水都直接用一次性的塑料或铝箔容器——所以他们不用洗碗!在太空中吃饭的时候,我偶尔会用带魔术贴的金属托盘来放食品袋。不过食品袋上的魔术贴也可以直接粘在舱壁或衣服上面。厨房的桌子上还有磁性的剪刀和勺子。

一般来说,我吃饭的时候每次最多打开两个食品袋,而且还得多加小心,以免食物飞得到处都是。一次打开两个以上的袋子完全就是自找麻烦——厨房一定会变得一团糟。你可以吃完两袋以后,再打开另外两袋。在地球上,你可以把所有喜欢的食物都放在一个盘子里慢慢享受,这真是简单又难得的快乐。

飞船上有冰箱或者冷库吗?

只有一个用来冻饮料的小冰箱,不过宇航员有时候会收到货运飞船送来的冰激凌,装在医用研究冻库里。冰激凌很快就会被消灭掉,然后船员把血液、尿液和其他生理样品装入冻库,送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

空间站上的感恩节大餐,从左到右分别是:蔓越莓果酱、夹馅玉米面包、烟熏火鸡、茶和冻干草莓。 只需要一把剪刀和一把勺子,你就可以尽情享受这顿大餐了。(NASA)

在ISS美国“团结号”模块的厨房里,大家把一餐的食物摆在桌子上。(NASA)

在这几十年里,航天食品有哪些改进?

与阿波罗时代的果珍和小块培根相比,现在的航天食品实在是好多了。进入航天飞机时代以来,食物保鲜技术的进步让航天食品的质地和风味都变得更加多样。今天的宇航员可以从更丰富的菜单里选择每天的食物。

大约在发射前5个月,宇航员会挨个品尝菜单上的所有食物,拟定自己每天的菜单,菜品的种类大概每十天才会重复一次。上天以后,你还可以随时吃点零食,或者从厨房的食品间里找别的食物来换换口味。

装在滴管里的盐水和油封胡椒粒是空间站上的调味圣品,你还可以往菜里加小袋的番茄酱、芥末、墨西哥辣酱、玉米卷、皮肯特酱或者牛排酱。

货运飞船每隔两三个月就会运来一批新的食物,丰富宇航员的菜单。不过令人悲伤的是,你无法在太空中以“熟悉的方式”享受比萨或汉堡。

在太空中你最喜欢哪种食物?

我喜欢的食物包括早餐玉米煎饼、科纳咖啡、巧克力布朗尼、烟熏扁桃仁、红糖燕麦、墨西哥薄饼夹烤鸡肉、冻干草莓、巧克力布丁、千层面、肉酱意大 利面、冻干芦笋、鸡肉辣酱、奶酪通心粉、煎牛排和烧烤牛肉片。

我经常把航天食品比作野餐。航天食品常常是脱水保存的,或者装在铝箔容器里,这样更容易加热、食用,但吃起来却没有在家里那么满足。我想念新鲜蔬果和沙拉的口感和风味,还有多种食物在盘子里散发出的混合香味。

本书作者正在吃“飞翔的鸡肉三明治”,经过辐射灭菌的鸡肉涂上皮肯特酱,夹在两片暖烘烘的墨西哥薄饼中间。(NASA)

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食物带到天上吗?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可以申请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地面人员会准备好你要的东西,下次货运飞船或者太空的士(例如“联盟号”、载人“龙”飞船和“CST-100星轮号”)来送货的时候,你要的东西就会和新鲜的食物一起送上来。

我们小队里的每位宇航员都可以申请一样自己喜欢的食物,NASA 的营养师会把它添加到航天飞机的新鲜食品储存柜里。有位宇航员挑了巧克力饼干,确实很好吃,但碎屑会到处乱飞;还有位同事带了满满一塑料袋的瑞士巧克力块。我挑的零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纸杯蛋糕和另一种可以当点心吃的小蛋糕。这些食物在室温下能储存很长时间,而且比较湿润,所以产生的碎屑比较少。我每天都会吃一个小蛋糕,还会用多余的蛋糕跟别人交换。

在我乘坐航天飞机飞往ISS那次,我们小队点了马里兰蟹汤,营养师将它冻干后分装在一个个独立的包装袋里。蟹汤辛辣的风味大受欢迎,所以我们返回地球的时候还特地给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留了一部分。

宇航员在太空中会长胖吗?

我自己肯定是没胖。ISS的冻干/热稳定食品和便于食用的坚果、干水果共同为宇航员提供了平衡的膳食,每位宇航员每天会摄入 大卡的热量,具体取决于各自的性别和体形。

这么多热量,看来大家真是吃得不少,但ISS上的宇航员每天都会做高强度运动,工作也十分繁忙,再加上航天食品的风味和口感始终比不上地球上的新鲜食物,所以很多人都会变瘦一点儿。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6个月以后,男性宇航员平均减重2~4千克,女性平均减重/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类征服太空的梦想,可以说伴随了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在古代,中国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也有“万户飞天”的壮举。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脱离大地的束缚、进入太空中遨游的梦想终于可以成为现实,1961年,加加林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离开地球的宇航员。

捷列什科娃则于1963年紧随其后,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不过,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原因,捷列什科娃在太空中面临的困难更多,其中,女航天员如何克服生理期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在太空中生活,航天女英雄们作出的牺牲都太大了。

在日常生活里,很多女性在生理期来临时,都会感到极度不适,有的还会因剧烈腹痛而变得虚弱不堪。而在太空中,来生理期的女性还将面临更严峻的风险:由于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液体不会像在地球上一样,理所当然地流下。若是发生了血液倒流的问题,很可能会危及女性宇航员的生命。

而且即使有办法消除这种风险,生理期的女性本身就会进入较为虚弱的状态,身体各项机能都将大打折扣,这在环境复杂的太空中显然又增添了一道风险。因此在捷列什科娃之前,各国都将首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都设立为男性。

为了解决可能发生的血液倒流问题,女航天员会选择携带卫生棉条与成人纸尿裤应急。其中卫生棉条在后来多位女性航天员的实践中证明,它在太空中是可以有效解决例假问题的。实际上,在运动领域,当一些女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出现生理期时,也会使用卫生棉条,这可以让她们继续完成比赛。

也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可以推迟甚至中止生理期的到来,例如服用短期避孕药、体内植入曼月乐环等措施。不过,这些做法并不适用于需要在空间站长期驻守的女性航天员,因为它们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很大,严重时甚至会让女性永久失去生育能力。

在航天领域,女性航天员为了能够跟上男性的脚步,付出的艰辛与牺牲往往要更多。女性天生在身体素质上与男性存在差距,但是要登入太空,基础的身体指标是无法“照顾”女性的,因此她们在日常训练中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与汗水。

而且在太空中,每个宇航员都远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心理上已经成为了孤苦无依的“流浪者”,女性的心理更加敏感,对于这种“流浪感”体会更深,因此她们必须要变得格外坚强。人们在纪念航天员们为太空探索做出的贡献时,也必须重视这些航天女英雄的付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资料的感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