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苯和溴苯加酸性对甲基苯甲醛与高锰酸钾反应什么现象

2.1 烷烃的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2.2 烷烃的异构现象随堂测验

2.3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随堂测验

2、丁烷四种典型构象内能大小顺序为 (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随堂测验

1.2 共价键理论随堂测验

1.3 共价键的性质及断裂方式随堂测验

1.4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随堂测验

第三章 烯烃 第四章 炔烃及共轭二烯烃

3.1 烯炔烃的命名随堂测验

3.2 烯炔烃的构型异构随堂测验

3.3 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上)随堂测验

3.4 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下)随堂测验

3.5 烯炔烃的性质随堂测验

3.6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性质随堂测验

3.7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讨论课随堂测验

第三周 不饱和脂肪烃单元测试

    A、两个氯分别上到2位和3位(系统命名法编号),2位和3位之间的碳碳键断开
    B、两个氯分别上到1位和3位(系统命名法编号),1位和3位之间的碳碳键断开
    C、两个氯分别上到1位和2位(系统命名法编号),1位和2位之间的碳碳键断开
    D、两个氯分别上到1位和2位(系统命名法编号),1位和3位之间的碳碳键断开

6.1 卤代烃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6.2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随堂测验

6.3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随堂测验

6.4 消除反应随堂测验

6.5 和金属反应随堂测验

6.6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随堂测验

第七周 卤代烃单元测验

4.1 单环芳烃的命名随堂测验

4.2 苯环的结构及性质随堂测验

4.3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随堂测验

4.4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随堂测验

4.5 苯环的加成及氧化反应随堂测验

4.6 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随堂测验

4.7 稠环芳烃随堂测验

4.8 非苯系芳烃随堂测验

第五周 芳香烃单元测试

    A、发生硝化反应,两种产物,分别是硝基上到左边苯环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对位产物多)
    C、发生磺化反应,两种产物,分别是磺酸基上到右边苯环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对位产物多)

5.1 同分异构现象与分子手性随堂测验

5.2 旋光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随堂测验

5.3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随堂测验

5.4 旋光异构体构型的表示方法和标记方法随堂测验

2、下列Fischer投影式的构型相同。

5.5 其他类型的旋光异构随堂测验

5.6 有机立体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随堂测验

1、手性化合物的获取方法主要有( )、( )、( )、( )。

第六周 旋光异构单元测试

7.1 醇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7.2 醇的酸碱性、酯化和卤素取代随堂测验

7.3 醇的脱水和氧化随堂测验

2、关于醇的脱水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低温有利于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高温有利于醇分子间脱水反应。

7.4酚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7.5 酚的酸性、显色、成醚和酯化随堂测验

7.6 酚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及酚氧化随堂测验

7.7 醚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8.1醛酮简介和命名随堂测验

8.2 亲核加成反应随堂测验

8.3 和水、醇、格氏试剂的加成随堂测验

8.4 加成-消除反应随堂测验

8.5 α-H的反应随堂测验

8.6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测验

第9-10周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9.1 羧酸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9.2 羧酸的酸性及衍生物生成随堂测验

9.3 羧酸热分解、a-H卤化和还原反应随堂测验

9.4 羧酸衍生物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9.5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随堂测验

9.6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随堂测验

9.7 取代羧酸随堂测验

第八周 羧酸、羧酸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单元测验

第十一周 胺及其衍生物

10.1 硝基化合物随堂测验

10.2 胺简介及命名随堂测验

10.3 胺的碱性及烃基化随堂测验

10.4 胺的酰基化和磺酰化随堂测验

10.5 和亚硝酸反应及苯环上的亲电取代随堂测验

10.6 重氮、偶氮化合物随堂测验

10.7 酰胺随堂测验

12.1 杂环的定义、结构随堂测验

2、噻吩、吡咯、呋喃、吡啶都具有芳香性。

3、单取代的噻吩中的α位,如果用数字编号,应该是 号。

12.2 杂环的电子特性随堂测验

2、吡咯结构中有 个π电子。

12.3 杂环的化学性质随堂测验

3、喹啉结构中,由于吡啶环芳香性比苯环差,所以在氧化的时候优先被氧化开环。

12.4 生物碱入门随堂测验

2、生物碱通常源于植物,但也有少数源于动物。

第十二周 糖类(碳水化合物)

13.1糖类概览随堂测验

2、所有的糖类都有手性碳原子。

13.2葡萄糖的结构随堂测验

1、关于葡萄糖的结构,下列 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既可能形成五元环状结构,也可能形成六元环状结构
    B、从葡萄糖的开链结构只能形成一种呋喃式结构和一种吡喃式结构

2、葡萄糖形成的呋喃式环状结构中,是 号碳原子上的羟基进攻1号碳原子上的醛基形成的。

13.3葡萄糖的哈沃斯式画法随堂测验

1、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以五元环为主,是因为五元环能量更低。

2、葡萄糖的六元环状结构也被叫做 式。

13.4糖类的还原性随堂测验

2、果糖可以还原土伦试剂,得到银镜。

13.5糖类的化学性质随堂测验

2、醛糖和过量苯肼作用得到的结构叫做 。

2、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1、一般的多糖可以分为还原性多糖和非还原性多糖两种。

2、直链淀粉遇 显深蓝色。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鉴别

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中,某些性质是分析、鉴别有机物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由于现代仪器用于分离和分析,使有机化学的分析方法起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化学分析仍然是每个化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很少的样品作出鉴定,以保证实验很快顺利进行。化学分析鉴定就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来得到一定的信息。

有机物主要以官能团分类,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定性实验,其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非常有利。官能团的定性鉴定是利用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即能与某些试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或沉淀等现象,反应具有专一性,结果明显。选取化学分析还是仪器分析取决于实验中哪一方法更为迅速、更为简便。

实验七十烷、烯、炔的性质

环己烷、环己烯、乙炔、四氯化碳、氯化亚铜、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高锰酸钾溶液、10%NaOH溶液、氨水、2%硝酸银溶液、硝酸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试验

取两只干燥试管,分别在两个试管中放入1mL四氯化碳。在其中一试管中加入2~3滴环己烷样品,在另一试管中加入2~3滴环己烯样品,分别滴加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并不时振荡,观察褪色情况,并作记录。

再取一试管,加入1mL四氯化碳并滴入3~5滴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通入乙炔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并作记录。

取2~3滴环己烷与环己烯分别放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mL水,再分别逐滴加2%高锰酸钾溶液,并不断振荡。当加入1mL以上高锰酸钾溶液时,观察褪色情况,并作记录。

另取一试管,加入1mL2%高锰酸钾溶液,通入乙炔气体,注意观察现象。

3、鉴定炔类化合物实验

(1)与硝酸银氨溶液的反应

取一只干燥试管,加入2mL 2%硝酸银溶液,加1滴10%NaOH溶液,再逐滴加入1mol/L 氨水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将乙炔通入此溶液,观察反应现象,所得产物应用1:1硝酸处理。

(2)与铜氨溶液的反应

取绿豆粒大小固体氯化亚铜,溶于1mL水中,再逐滴加入浓氨水至沉淀完全溶解,通入乙炔,观察反应现象。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

  1、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无水CuSO4,变蓝

  2、能使溴水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

  3、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

  4、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如烯)

  5、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

  6、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7、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8、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9、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3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4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2)溶度积Ksp的特点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

  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Qc>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

  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6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7

  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

  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规律:

  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如:Na2CO3>NaHCO3)

  4、盐类水解的特点:

  (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

  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

  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

  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

  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

  (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8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9

  1、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问题⑴高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⑵高分子应具有什么样的主链?应该带有哪种功能基?⑶是带功能基的单体合成?还是先合成高分子链,后引入功能基?如高吸水性材料的合成研究启示:人们从棉花、纸张等纤维素产品具有吸水性中得到启示:它是一类分子链上带有许多亲水原子团――羟基的高聚物。合成方法:⑴天然吸水材料淀粉、纤维素进行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含强吸水性原子团的支链,提高它们的吸水能力。如将淀粉与丙烯酸钠一定条件下共聚并与交联剂反应,生成具有网状结构的淀粉――聚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⑵带有强吸水性原子团的化合物为单体进行合成。如丙烯酸钠加少量交联剂聚合,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3问题:学与问中的问题汇报:橡胶工业硫化交联是为增加橡胶的强度;高吸水性树脂交联是为了使它既吸水又不溶于水。小结:高吸水性树脂可以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抗

  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又如,婴儿用的“尿不湿”可吸入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尿液而不滴不漏,可使婴儿经常保持干爽。可与学生共同做科学探究实验。

  3、应用广泛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⑴高分子分离膜:①组成: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②特点:能够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③应用:物质分离⑵医用高分子材料:①性能:优异的生物相溶性、亲和性;很高的机械性能。②应用:

  人造心脏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人造血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人造气管聚乙烯、有机硅橡胶人造肾醋酸纤维、聚酯纤维人造鼻聚乙烯有机硅橡胶人造骨、关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造肌肉硅橡胶和绦纶织物人造皮肤硅橡胶、聚多肽人造角膜、肝脏,人工红血球、人工血浆、食道、尿道、腹膜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0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2)、乙酸乙酯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酚与氯化铁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