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轴是什么意思不是y轴吗?为什么是x

  中考数学的复习,做模拟试题必不可少。接下来,必胜高考网小编为你分享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A级 基础题

  1.若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经过点P(-2,4),则该图象必经过点(  )

  2.抛物线y=x2+bx+c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x-1)2-4,则b,c的值为(  )

  3.如图3-4-1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图象经过(3,0),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

  4.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3-4-12,那么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大致是(  )

  5.若抛物线y=x2-2x+c与y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抛物线开口向上       B.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6.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点的坐标满足下表:

  则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8.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上,并且与y轴交于点(0,1)的抛物线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B级 中等题

  10.已知二次函数y=x2-3x+m(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的两实数根是(  )

  (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3-4-14,当m=2时,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求C,D两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C+PD最短?若P点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P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C级 拔尖题

  (1)若抛物线过点M(-2,-2),求实数a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解答下列问题;

  ①求出△BCE的面积;

  ②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CH+EH的值最小,直接写出点H的坐标.

  (3)当p>0且二次函数图象与直线y=x+3仅有一个交点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15.如图3-4-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为(3,4)的抛物线交y轴于A点,交x轴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已知A点坐标为(0,-5).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B作线段AB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与⊙C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CP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答案

  2.B 解析:利用反推法解答, 函数y=(x-1)2-4的顶点坐标为(1,-4),其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x2+bx+c,又∵1-2=-1,-4+3=-1,∴平移前的函数顶点坐标为(-1,-1),函数解析式为y=(x+1)2-1,即y=x2+2x,∴b=2,c=0.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

  (3)存在.接连接C,D交x轴于点P,则点P为所求.

  13.解:(1)将M(-2,-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

  ②由抛物线解析式y=14(x-2)(x+4),得对称轴为直线x=-1,

  根据C与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x=-1对称,连接BE,与对称轴交于点H,即为所求.

  设直线BE的解析式为y=kx+b,

  14.(1)证明:∵二次函数y=mx2+nx+p图象的顶点横坐标是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即-n2m=2,

  ∴m,n的值为:m=14,n=-1(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或m=-14,n=1(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图象与直线y=x+3仅有一个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于0,

  当x=2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

  此抛物线过点A(0,-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4,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C相离.

  设切点为E,连接CE,

  ∵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相切,⊙C的半径为r=d=426.

  又点C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为5-3=2,而2>426.

  则此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与⊙C相离.

  (3)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xp,yp),

  ①当∠A=90°时,在Rt△CAP中,

  ②当∠C=90°时,在Rt△ACP中,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7,-12)或(2,3).


2.二次函数y?ax的性质

2★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姓名: 。

21.定义:一般地,如果y?ax?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1)抛物线y?ax(a?0)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轴.(2)函数y?ax的图像与a的符号关系.

①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

3.二次函数 y?ax?bx?c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

26.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a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h.特别地,y轴记作直线x?0.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2a2(2)配方法:运用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a?x?h??k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y?ax?bx?c中,a,b,c的作用

(1)a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ax中的a完全一样.

2(2)b和a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y?ax?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b,故:

2222a①b?0时,对称轴为y轴;②b?0(即a、b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左侧;

a③b?0(即a、b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侧.

22①c?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0,与y轴交于正半轴;③c?0,与y轴交于负半轴.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 b?0.

2a4a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根据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几种基本思路。 〈一〉三点式。

1,已知抛物线y=ax+bx+c 经过A(3,0),B(23,0),C(0,-3)三点,求抛物线的

2,已知抛物线y=a(x-1)+4 , 经过点A(2,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二〉顶点式。

1,已知抛物线y=x-2ax+a+b 顶点为A(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抛物线 y=4(x+a)-2a 的顶点为(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交点式。

1,已知抛物线与 x 轴两个交点分别为(3,0),(5,0),求抛物线y=(x-a)(x-b)的解析式。 2,已知抛物线线与 x 轴两个交点(4,0),(1,0)求抛物线y=〈四〉定点式。

1,在直角坐标系中,不论a 取何值,抛物线y??2

2,抛物线y= x +(2m-1)x-2m与x轴的一定交点经过直线y=mx+m+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抛物线y=ax+ax-2过直线y=mx-2m+2上的定点A,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五〉平移式。

2,把抛物线y= -2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a( x-h) +k,求此抛物线解析式。

2,抛物线y??x?x?3向上平移,使抛物线经过点C(0,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六〉距离式。

  虽然不同的传统学派可以强调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互相对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综合起来的努力,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价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二次函数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本节课在讨论了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像的基础上对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和性质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配方将y=ax2+bx+c(a≠0)向y=a(x-h)2+k(a≠0)转化,体会知识之间在内的联系。在具体探究过程中,从特殊的例子出发,分别研究a>0和a<0的情况,再从特殊到一般得出y=ax2+bx+c(a≠0)的图像和性质。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探究过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像和性质,面对一般式向顶点式的转化,让学上体会化归思想,分析这两个式子的区别。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经历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

  2. 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y=ax2+bx+c(a≠0)化成y=a(x-h)2+k(a≠0)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探究、化归、尝试等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探索新知的方式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经历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渗透配方和化归的思想方法;

  2. 在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配方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五、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渗透类比、化归数学思想。对比一般式和顶点式的区别和联系;体会式子的恒等变形的重要意义。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一)提出问题(约1分钟)

  教师活动:形如y=a(x-h)2+k(a≠0)的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那么对于一般式y=ax2+bx+c(a≠0)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又怎样呢?图像又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目的:由旧有的知识引出新内容,体现复习与求新的关系,暗示了探究新知的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这里教师适当引导能否将次一般式化成顶点式?然后结合顶点式确定其顶点和对称轴。

  学生活动:讨论解决

  2.配方求解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约5分钟)

  教师还应强调这里的配方法比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稍复杂,注意其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关注黑板上的讲解内容,注意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

  目的:即加深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有增强了配方法的应用意识。

  3.画出该二次函数图像(约5分钟)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里要引导学生是否可以通过y=0.5x2的图像的平移来说明该函数图像。关注学生在连线时是否用平滑的曲线,对称性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结合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完成作图。

  目的:强化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即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结合图像的对称性完成图像。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找学生板演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和对称轴内容,教师巡视,学生互相查找问题。这里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配方法的步骤及含义。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目的:研究a<0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会研究二次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将y=ax2+bx+c(a≠0)通过配方化成y=a(x-h)2+k(a≠0)的形式。确定函数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并着重讨论分析a>0和a<0时,y随x的变化情况、抛物线与y的交点以及函数的最值如何。

  学生活动:仔细理解记忆一般式中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理解y随x的变化情况。

  目的: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观察、分析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6.简单应用(约11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已知抛物线y=0.5x2-2x+1.5,求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图像和y轴的交点坐标并确定y随x的变化情况和最值。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在这里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该问题:i)用配方法如例题所示;ii)我们可以先求出对称轴,然后将对称轴代入到原函数解析式求其函数值,此时对称轴数值和所求出的函数值即为顶点的横、纵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约3分钟后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结论。

  课堂小结(2分钟)

  1. 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知识上的问题?

  2. 你对本节课有什么感想或疑惑?

  布置作业(1分钟)

  1. 教科书习题22.1第6,7两题;

  2. 《课时练》本节内容。

  提出问题 画函数图像 学生板演练习

  到顶点式的配方过程 一般式相关知识点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合作、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我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回顾;第二部分是学习探究;第三部分是课堂练习。从当堂的反馈和第二天的作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达到了学习目标中的要求。

  我认为优点主要包括:

  1.教态自然,能注重身体语言的作用,声音洪亮,提问具有启发性。

  2.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

  3.板书字体端正,格式清晰明了,突出重点、难点。

  4.我觉的精彩之处是求一般式的顶点坐标时的第二种方法,给学生减轻了一些负担,不一定非得配方或运用公式求顶点坐标。

  所以我对于本节课基本上是满意的。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知识的生成过程体现的不够具体,有些急于求成。在学生活动中自己引导的较少,时间较短,讨论的不够积极;

  2.一般式图像的性质自己总结的较多,学生发言较少,有些知识完全可以有学生提出并生成,这样的结论学生理解起来会更深刻;

  3.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老是打断学生。提问一个问题,学生说了一半,我就迫不及待地引导他说出下一半,有的时候是我替学生说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就被我打断了。破坏学生的思路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毛病,此顽疾不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够。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重新去解读这节课的话我会注意以上一些问题,再多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去体验,探究而后形成自己的知识。

【中学二次函数教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称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