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高层地震了第一时间该怎么做

从四川512地震的视频中来看,当时人们的逃生方法有如下几种: 
 
碰上大地震,那些躲在桌下、床下和柜子里的人往往是最先被压到的。因为碰上大地震,屋顶和房梁垮下来的时候,屋里那些结实的东西可能撑住,留下下面一小块活命的空间。至于躲在桌下床下的,则可能被桌子和床架压到。 
应该说能跑到空地上去就已经是脱险了,可如果不能在短时间跑那么远,只能跑到楼旁边,那就极有可能会被上面落下的东西或玻璃伤到。
  三、蹲在牢固的大家伙旁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跑到户口而被困家中,那么蹲在牢固的大家伙旁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那有没有什么能在短时间内作出有效的逃生措施呢?
  •  地震时站在空旷的平地上是最安全的! 
    当地震袭来时,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你完全被地震所控制之间,你可以有几秒钟的时间,在这几秒内,要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的地方。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短,只有十几秒钟,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不同的阶段:地面微动,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出现;地大动;房屋倒塌。
    在这短暂的十几到二十几秒的时间内,如果你正处在室内,那么,室内避震更具有理实性。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安全地点,可称为避震空间。 发生地震时如果你感到颤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次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劲,说明这次地震不大。
    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需躲在坚实的桌子或床底下暂避即可。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玻璃等杂物砸伤。 事实证明,住在高层楼房中的居民,遇到地震时跳楼绝对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门宙被震变形开不动时,耗费的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硕坏了。
    另外楼房这么高,跳楼可能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还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与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中,总结出了不少防震经验,其中关于在室内避震应该“伏而待定”的思想被实践证明是相当成熟的。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防护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贴炕沿趴下,脸朝下,头近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部位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
    ”这样地震时虽房倒屋塌,但由于有残墙和家具支撑,可免被砸死又不致窒息,就能安然无恙。 “伏而待定”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农村,同样也适用于城市。唐山地震的许多幸存者就是在室内借助箱、柜、被垛等物的挡隔,减少了梁柱、顶板坠下的伤害力量,因而得以脱险。
    但要注意不宜钻在不坚固的床、桌子底下,以免一旦砸毁,人受挤压更重,活动更困难。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想从高层逃出越来越困难,所以发生地震时暂避在房屋内墙角等处,是较为安全的。 当然,万一大楼整体倒塌,就近躲避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这个伤亡的数字必定远远低于盲目外逃,在门口挤成一团所造成的死伤人数。
    其原因在于大楼倒塌时总会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而这些“生存空间”在坚实家具和小跨度房间等处形成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具体来说: 1在家中。如果你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么就呆在那里。地震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但感觉起来它可能长得多。
    呆在那儿直到地面停止摇动,并不再有东西落下来。立即寻找一个至少可以容下你的地方,蹲下或者卧倒。以使自己尽量变得像一个小球,或许不可能变得很小,但应尽量小,以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写字台下面。将一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抓紧桌腿或写字台的一边。
    家具可能会滑动,抓牢上方会使你的上方一直受到保护,如果必须,要随着它一起爬动。在家具下的另外一个安全姿势是坐在家具下面,使双手都能自如地抓住写字台或桌子的腿。在家中另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就是门框下面。门框架周围的附加结构,使得这里成为一幢建筑中最坚固的部分之一。
    此外,门口上面通常没有那么多会落到人头上的东西,而地震造成的伤害绝大多数是由于被上面落下来的东西砸伤或砸死所致。在门口处使你自己站稳的方法是:背靠门轴站着,为保持平衡双脚要分开大一点,并用手抵住对面的墙,尽量用肩或臀部抵住门,坚持住。如果家中没有可用于藏身的家具,可躲到承重墙的墙角或跨度比较小、垂直管道比较多的厨房、卫生间等比较牢固的房间。
    尽量远离窗户。等震动平静后,再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2在宾馆。发生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在临窗酒吧间倾谈时发生地震,谨防被大吊灯摇摆撞破玻璃窗时散落的玻璃碎片造成的伤害。
    在电梯中发生地震时,首先会感到电梯箱与周围墙壁的碰撞,此时,应立即在临近的楼层停下,马上离开电梯。 3在商场。发生地震时,顾客可能乱作一团,商品等物纷纷落下,阻塞避难通道。此时明智的做法是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件商品旁边,或者朝没有任何东西的通道奔去,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慌慌张张朝外跑反而危险。
    在楼上的,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然而,在发生混乱、恐慌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朝楼梯拥去,因此,要注意不要卷入到人流中去,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4,在学校。一般来说,挨门的学生可以尽快跑到门外,靠墙的学生可紧靠墙跟,中间的学生应钻到桌子底下。
    5在影剧院。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乱跑,一般的影剧院都采用大跨度的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下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太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一般的排椅都是九合板与铸铁架用螺丝拧紧连接在一起的,每一片九合板的抗压能力并不强,但是一排排的椅背联合起来,强度是很大的。
    此外,舞台脚下、乐池也是避难的好地方。千万不能乱跑、乱挤,千百人的剧场,正常散场速度也需要十几分钟。震时混乱,挤、踩、砸、撞,定然要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6在工作岗位。发生地震时,一定要采取紧急措施,使仪器、机床断电、停转,再迅速躲避在各种机械设备或中间支撑柱之下。
    7在地铁中。近年来,在地下铁道的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了防震的措施和对策,一般来说,地下铁道比地面更为安全,但也不能麻痹大意。乘客应注意地下铁道中架设的高压线,这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在乘务人员和有关人员没有指示之前,绝对不要跑到车外。要听从乘务人员的正确指挥。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大混乱是最危险的,要注意不能被卷入到人流当中去,在地铁里朝着通道坐着或站着时,在还没有引起混乱的情况下,两脚要朝着行车方向,双手护住后脑部,在车内躺下来。或者,屈身用膝盖贴住腹部,将脚尖蹬住椅子或墙壁。若车内一片混乱,就应该立即紧缩身体,在人群中用双手抱住后脑部做好防御姿势。
      1在室内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牢桌子腿。没有桌子等藏身处,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做饭,要立即关火,关掉正在打开的电视等。   2不要慌张地向楼下冲或跳楼 楼梯拥挤危险,碎玻璃、砖瓦、广告牌、水泥预制板墙等砸下来,也很危险。
    可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3在户外 要保护好头部,避开玻璃窗、门柱、墙壁、售货亭等危险之处,要蹲在空旷处。在高楼群区,应根据情况进入低矮建筑物中躲避。   4在学校、商场、剧场时 应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不发生混乱。   5正在搭乘电梯时 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 停车避开十字路口。为了不妨碍疏散人群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注意收听汽车里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离开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 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离开。
      8避难时要徒步 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婴幼儿要抱着背着。   9不听信流言飞语 不轻举妄动,从广播、电视和携带的电脑等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地震前兆——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宏观异常:人们可以听到、感觉到的,如小震前震、气象异常、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等。
      小震前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大气异常: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气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降温或酷热蒸腾等。   动物反常:比较确切的骚动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昆虫如蜜蜂、蜻蜓等。
      地下水异常:震区地下水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地光:我国近年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有红、黄、蓝、白、紫等,出现时往往一闪而过,不易观测。
      地声: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微观异常:指通过仪器测定获得的异常,如地壳形变异常、地磁异常、地电异常、电磁波异常、水化学异常等。   地壳形变:我国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震前都有地壳形变活动。
      电磁场异常:1970年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 那么遇到地震时,你可以躲在桌子底下,或者是床铺下面,所以建议您平常这些家具底下不要塞满东西。
    另外还可以选择躲在冰箱等坚硬的家电旁边,一来这些家电不容易被砸倒,二来冰箱内还会有些食物饮料,可以应急。一定要躲开书架、大衣柜这些容易倾倒的家具。 还可以躲进卫生间、厨房这些小开间的屋子里,然后蹲伏在墙角。主要是因为这里大多是承重墙,而且还有一些管道可以做支撑,房顶不易塌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方都有水源,假如说被困在里面了,还有水可以维持生命。 如果,你在上班或者是在上课…… 如果地震来临的时候,你在写字楼里或者是教室里,那么千万别盲目乱跑,因为这些场所人多,出口窄,乱跑的结果是,非但不能逃生还容易被踩踏。
    此外,在混乱之中,你根本就无法判断哪里最安全,那倒不如就近躲到桌子底下更安全。 商场、超市的立柱和墙角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因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即使建筑物横梁塌落,在这些地方也容易形成安全三角区,所以你如果俯卧在墙角,自然最不容易被砸倒。
    但千万记住,远离货架、橱窗,因为它们最容易倒塌,尤其是玻璃砸下来后,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如果这时候,你刚好走出商场,在马路上,那么最好就近选择一块比较开阔的地方,蹲伏在那里,注意避开广告牌、电线杆等高大建筑。 如果,你正好在车上…… 在公交车上感觉到地震的时候,要双手握紧把手,等车停稳后再有序转移;如果你是自驾车,那么应当尽量躲开高架桥、灯箱广告,把车开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躲在车里,注意不要停在有陡坡的地方。
    要特别提醒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发生地震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书本和包都可以顶在头上,实在没有,还可以双手抱头。另外,感到地震时,应尽可能的关闭电源、水源,以避免由地震引起的其它灾害。 我们还建议你平时在家里准备一个应急包,里面装上手电筒、收音机、外伤药、绳索、贵重物品、矿泉水、饼干以及电话号码本,注意包内的物品要定期更换,另外还要放一些现金。
  • 发生地震时,首先要就近躲在比较结实的桌子,床等物体的下面或旁边,也可以蹲在空间及墙体面积较小的地方,比如:卫生间,墙角处,并用靠垫,枕头等柔软的物品护住头部和颈部,并注意掩住口鼻,以防吸入过量尘土而窒息。等第一次地震过后,要迅速离开室内(走楼梯下去,千万不要乘坐电梯,更不能跳楼),到开阔地区等待救援,以避免被高空坠落物品砸伤。 
    
  •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7月上旬的哈尔滨,30摄氏度,空气中透着燥热。走进有着“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先驱”之称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绿树环绕,芳草茵茵,两座古典风格的中式建筑坐落其中,成为城市中的一片清静之地。建所65年来,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地震工程学人,如今又有一位科研新星引人注目。

35岁成为研究员,是近年来中国地震局评选的最年轻的研究员;他39岁带领团队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研项目被国外同行认为解决了国际地震工程界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代表国际最高水平;他从踏入工程力学研究大门的那天起,就决心搞出些名堂来。10多年来,这样的念头,一直激励着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不断超越。

他,就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主任王涛。

地震激发了他要为减轻地震灾害做点事的志向

“是汶川大地震把我和地震工程研究最终结合在一起的。”王涛在回忆自己如何回国,最终走上地震工程这条科研道路时,把思绪带回到2008年。

2008年,王涛在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后、担任JSPS特殊研究员,师从世界地震工程协会(IAEE)候任主席中岛正爱。当年5月,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打破了他平静的海外生活。地震发生后,王涛第一时间回到国内,来到地震现场。当看到大地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时,王涛更加坚定了长期以来埋在心底的念头:“我要回国,为中国的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做点事。”当时,他的妻子在日本知名企业有着稳定的工作。面对王涛“我的事业在中国,我要回去”的选择,妻子毫不犹豫地决定和他一起回国。

回国后,王涛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下称工力所)就职。那一年,他31岁。工力所所长孙柏涛回忆起王涛入职的情形时还记忆犹新:“一看他的履历,基础特别牢固,在清华大学读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在京都大学读的地震工程学博士,关键在于他自己特别想在地震工程领域干些事情。”工力所在第一时间聘任了王涛。王涛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工力所。

11年来,这位学业出身“名门”的年轻人,总是以一种向上的姿态,不断提升科研攻关的高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诱惑,都改变不了他对地震工程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王涛说:“每当看到从地震废墟中抬出的死伤者,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就多了一份要求。”

随着在业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有很多高校甚至国家机关以优厚条件邀请他,都被他谢绝了。王涛告诉记者,他始终记着回国时的初心,放不下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追求。装在他心底的,始终是专心研究建造防震性能更好的房子,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一些。

“三个男人和一条狗”见证了实验室的华丽转身

在工力所的大门影壁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了解王涛的人都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位在科研道路上有股子劲、不断攀登的人。

人类无法阻止地震来临,但可以通过改进建筑的设计,提高其抗震性能。2008年底,工力所安排王涛到该所位于河北燕郊的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工作,开展建筑抗震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那时的实验室,刚起步,缺设备、缺人员、缺项目。实验室的“常驻人口”只有他、一位助手、一位为实验室看门的大爷和一条狗。此外,还有几台实验仪器,大型实验无从下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涛想方设法,运用在国外学习积累的成果和技术方法,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了一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子结构混合实验控制系统。实验室需要搭建高层模型,缺建筑工人,他撸起袖子,挑最重的担,拿起砖瓦刀,当起泥瓦匠;缺实验人员,他就日夜守在实验仪器前,盯着记录下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时候,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不管干什么,到了就能上手干活。那时的实验室条件简陋,冬天风大,常常吹得满脸土;夏天炎热,干起来就是一身汗。一天忙活完,整个人灰头土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实验室雇来的建筑工人,干得那么投入。

11年来,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实验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陆续建设起国内最高的伪动力实验反力墙、土工离心机振动台、低频震动计量装置等国内领先的装备设施,一批诸如北京“中国樽”异性分叉柱实验、亚洲最大山区悬索桥云南龙江特大桥梁混合实验等顶尖的抗震科学实验在这里进行。由他领衔提出的新型砌体结构加固方法,在这里转化为技术成果,被运用到北京城区的20多栋老旧建筑物,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将原来不具备抗震性能的房屋提高到抗震设防烈度8度。

此外,他联合国外同行,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之间进行钢结构倒塌全过程实验,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数值算法,为解决静态边界预测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今,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抗震减灾工程实验室,吸引了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竞相前来考察、合作开展实验。

心有所求,苦不觉得苦,累不觉得累

近年来,王涛主持和参与了1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过8项国家专利,在开拓城市功能可恢复性、地震灾害模拟与预测等领域,走出了一条大道。

为了掌握地震灾害的规律和特点,近年来,每逢有大的地震,王涛总是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玉树地震发生后,他随地震救援小分队赶赴玉树。在震区,他冒着余震测数据、查结构,在废墟中钻来爬去。到达玉树的当晚,下起了暴雪,无处扎帐篷,他和同伴摸黑找到一处无人的民房休憩,天当被,地当铺,寒风中一熬就是一整夜。第二天天亮时,他们才发现留宿的那座房屋的墙体震出了几处裂缝,随时可能坍塌。在震区的10天里,他带着团队行程近2000公里,走遍40余个乡镇开展震害调查,评定了1000多栋房屋的安全状况。

与震区调查同样辛苦的是实验。

记者采访王涛的当天,是他连续待在实验室的第6天。与他合作多年的实验室主管滕睿告诉记者:“社会上流传的上班‘996’对他根本不算事,‘7×24’对他而言是经常的事。”为了“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试验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取得成功,他和他的团队以工匠精神坚持了11年,如今仍在坚持做下去。

防震工程实验需要不断加载,往往耗时长,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为了精确掌握实验中的每一个数据,王涛坚持和实验“同频共振”,吃住在实验室。

在王涛的工作室内,长年放着一张折叠床。滕睿说:“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王老师就是在这儿度过的。”

为了完成和美国同行同步进行的跨国实验,王涛常常通宵值守,随时接通电话进行交流,有时实在熬不住了,坐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有一次,王涛在出差多日后,疲惫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大女儿就跑过来,不到1岁的小女儿也着急让他抱抱,他把两个孩子都抱起来。或许是太疲惫了,一不小心,小女儿从怀中滑落,“咣当”一声摔在地板上……虽然事后经过诊疗没有大碍,但王涛好久都非常愧疚。

这些年,王涛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他永远在忙碌着,指导学生、写文章、搞研究、做实验、开会、出差、学术交流……家里的事情几乎无法指望他。

对自己作出的种种努力怎么看?王涛这样回答:“这些努力对我而言没觉得有多么辛苦,在科研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兴奋、痴迷,带给我快乐,一直激励着我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无限的科研中去。”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8年5月12日周一下午北京时间14时28分04秒,极震区高达10万平方公里之大,其震感直接波及中华大地1/2省(直辖市、自治区),使全球为之震惊的汶川强烈特大地震发生了。直线距离震中1530公里之遥的中国首都北京,当天就有人家很主动地迅速做出了积极反应,用悲悯、用爱心、用良知、用行动,表达了对灾区受难同胞的深厚感情,自觉捐款实际支援国家,支援全民族抗震救灾。这其中,就包括中国著名民主人士马弘毅先生一家。

  一、马弘毅夫妇的独生女儿平常和父母一样都在紧张忙碌着

  马弘毅先生的唯一孩子————女儿马宇歌在北京的清华大学,目前正上大学本科三年级。她的在校任务很重。地震发生期间,马宇歌的现实学习和工作任务基本如下:

  第一、首先在校工作方面,马宇歌是清华大学电视台新闻播映的主持人。她从2005年考入该校,至今不仅需要每周亲自出镜,负责策划、写稿和在镜头前的节目主持和播映制做工作,还从去年大三开学之日起,担任了该台主要由在校生组成的播音组的组长,每个星期都有一些更重要的任务要求她来亲自思考、布置完成。须知清华电视台天天要有新的内容不断被推出的;

  第二、马宇歌是即将于三个月后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其即将于奥运会一结束马上就要跟着举行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这两会赛事的清华大学志愿者。她和同学们共同担负着2008年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北京水立方游泳馆,外来各媒体的接待服务任务。从2008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七寒假期间的集训开始,直到现在,马宇歌需要经常参加北京奥组委课余培训事项和赛事现场服务工作;

  第三、马宇歌是清华大学少有的同期攻读文、理科双学士学位在校生之一,这两项都要求她在2009年即明年暑假前按时拿到学位证书毕业;

  第四、马宇歌在校第一门外语英文,在2008年3月5日通过她首次参加的全球IELTS(雅思)统考,已经达到了7. 0分的好成绩;(雅思全球统考满分为9分)第二门外语法语,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2008年3月30日在清华大学外语系也已经报名,准备参加本校考点将于当年6月21日举行的法语四级全国统考;

  第五、每年仅举行两次的GRE考试,马宇歌已在今年4月28日报名。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加紧备战几个月后, 2008年下半年的10月份将在北京进行的当年最后一次全球统考。她要争取都拿到好成绩,以便为大学双学士学位到手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预先做好所有充分准备。马宇歌立志承继更多人类文明成果,早早学到国内外顶尖科学文化知识,尽可能地实际掌握到有关科技工作本领,为将来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努力!

  我们仅从以上工作和学习日程现状来看,马弘毅先生的女儿马宇歌的每天在校任务,的确是排得满满的。更何况她平日还要定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断应邀去帮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内外,甚至包括要应邀到校内外去主持一些不能推却的大型公益活动、帮助做各种重要的新闻采访报道了。不仅如此,她多年如一日,还给自己规定了雷打不动必须定时看些课外书,目前正在读的主要是中国已故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写的4本一套的《中国通史简编》。关于祖国历史方面,她以前只看过全套的字书《中国历史故事》和有关正史类的个别断代史。马宇歌始终保持着每天锻炼身体的这个从小以来形成的良好习惯,跑步、游泳或打球,当然这些都是忙里偷闲来做的。正因为如此,她的体质才至今越来越棒,一年到头几乎连感冒都不发生。视力仍然处于自然裸视状态,无需佩戴眼睛。身材很好,腰板挺直。精力旺盛。这为她胜利完成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为她享有奋发有为的人生,奠定下了异常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地震了先看家长的表现

  马宇歌的爸爸马弘毅先生在全家人中,是第一个感到2008年5月12日这次地震发生的人。当时他正在北京,突然觉得有些耳胀、胸闷、天晕、目眩。马弘毅先生立即上网查知,证明震中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中国国家地震局声称的里氏7.8级强烈大地震;(到记者发稿的2008年5月19日,中国国家地震局已在昨天将这次震级修改为里氏8级地震)当时它波及直线距离1530公里开外的北京,也发生了地震。马弘毅先生在北京感到的震级,被中国国家地震局当天证实至少达里氏3.9级。回想中国京津塘地区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4秒发生的那次破坏性极大的地震,马弘毅先生是身在北京亲身经历过的。那次地震的极震区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它毁灭了一个中等城市唐山,造成全市至少98%的建筑物瞬间倒塌,数十万人牺牲,100多万人受伤,15886户家庭解体,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因地震而遗留下的孤寡老人就有3675位、孤儿达4204人,数十万居民转眼间变成了无亲可投、无友可靠,失去家园的无家可归难民亟需救济。然而尽管如此,却没听说远在四川的居民当时有什么震感。这回汶川地震发生,为什么震中在四川,直线距离比天津还远的北京城,震感都要这么强烈呢?可见眼下的汶川大地震,破坏力要更甚于中国20世纪下半叶最大的地震唐山发生的那一次!马弘毅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回极震区受灾人民少不了,损失一定很惨重!于是马弘毅先生马上和正在上班的妻子及在校的女儿马宇歌分别进行了电话、手机联系,互通情况,商量怎样全家动员马上自觉援救援助灾区人民。

  马弘毅先生在第一时间,当天第一个向自己的工作部门和自己所属的民主党派组织,分别郑重递交了捐款书和第一笔赈灾捐款。他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提请工作单位的组织系统、党派和所属行业同仁们,立即动员起来,援助灾区,支援国家抗震救灾!他的这一行动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有关方面的积极关注和支持。马弘毅先生的妻子则即刻留守单位,随时待命进行应急处理,倾全力协助所在部门一把手共同率领各处,投入到了抗震救灾工作中去。马弘毅先生妻子的工作单位虽然就在北京市中心,但从地震发生次日起,按上级组织要求,她一直须臾未离单位,除了踊跃参加捐款救灾以外,整日整夜值班,紧张地和同事们一起工作,至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那天才得回家。等于地震发生5天以后,马弘毅先生的妻子才和家人重聚过周末。夫妇俩人利用礼拜天休息日的机会立刻到清华大学,去看望了马宇歌及家在外地的她的校内同学好友们。

  三、地震了再看孩子的表现

  马弘毅先生的女儿马宇歌,地震那天,一整日没有片刻闲暇,直到2008年5月12日周一下午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过后近8个小时了,她才忙完各种事情,半夜里从教室下课回到校内东北方向的紫荆公寓自己宿舍。马宇歌就在地震这天的夜里,连夜赶写了四封信:

  第一封信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己所属的基层支部组织;

  第二封信致自己一直兼职服务的清华大学电视台领导;

  第三封信致自己的清华大学校红十字会青少年会员负责人;

  第四封信致在校团委楼内的的清华大学学生联合会(即校学生会)。

  每一封信各都附上了100元钱作为赈灾捐款。那是她的在校生活费,加起来总计人民币400元。在每一封信里,她都呼吁大家要马上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抗震救灾!天亮以后,她将其分别亲手递交给了各有关方面,接着跑回教室按时上课。

  下面的摘要是马宇歌递交的其中一封信的内容。它是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下午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当天夜里,马宇歌写给清华大学校红十字会的那封信。该信集中地折射并代表了马弘毅先生一家人的当时反应,从中可见这个北京人家到记者发稿时的2008年5月19日止,是如何身在中国首都,心系边远地震灾区的:

  汶川大地震发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参加抗震救灾

  清华大三女生马宇歌致校红十字会志愿书

  敬爱的红十字会组织:

  惊悉我国今天14时28分发生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的7.8级大地震,强度连距震中1530公里之遥的北京,当时都感觉到了(我们这里的震级在14时35分达到3.9级)。我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已在第一时间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马上组织抗震救灾。中国红十字会也在第一时间迅即行动了起来。

  我的亲人曾经给我讲述过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异常惨烈情况。那次地震造成了我国河北省唐山几十万人的一个中等城市,生命和人民物质财产瞬间毁灭!但即使这么强烈的大地震,当时也没有现在这次汶川大地震震感来得更强烈,危害波及这么远。所以我想,汶川大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比唐山大地震还严重。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我是一名“老”红十字会成员,7岁加入红十字会,10岁当我小学5年级时,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市教委授予了我首批“北京市百名优秀红十字青少年会员”的荣誉。作为目前正在首都的清华大学读书的20岁的一名组织成员,我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此连夜向红十字会申请,要求积极参加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重灾当前,责任与需要,要求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为了以实际行动积极跟进,援助灾区,我先从自己的在校生活费中拿出100元钱,请校红十字会帮我及时捐给灾区。

  我号召我们每一个红十字会成员,于清华率先站出来,在上级的正确有力领导下,一方面模范地加倍完成好各自的本职要务,同时按照红十字会的统一要求,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帮助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使其损失程度减至最低最小。

  附100元钱捐款在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大三女生 马宇歌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夜于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学生宿舍

  四、爱的熏陶永恒的追求

  记者在走访校方时了解到,马宇歌是第一个在清华大学以实际行动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抗震救灾指示的在校大学生。她之所以能以这么高的觉悟主动自觉站出来这么做,是有历史渊源的。往前倒推五个年头,那时的马宇歌,还是一名北京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02·08)“一条龙试验班”的15岁在校生,当时她和大家面对SARS(“肺典”)大面积在中国内地恶性爆发,到处人心惶惶之际,就曾第一个站了出来,于2003年“五·四”青年节那天,主动投书给校团委和同龄人大量订阅的《中学生科学报》、《少年科普报》、《德育报》等海内公开发行的大众舆论平台,挺身而出发表了刊登在各报头版头条的马宇歌《告全国中学在校共青团员倡议书》,(原文附后)勇敢地号召全国青少年要很好地应对危险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侵害,砥砺大家在中央的有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信心百倍地去夺取抗疫的胜利!文章入情入理,影响很大。马宇歌的公益行为,受到了老一辈人和年轻学子们的首肯,团中央学校部张部长当时还专门找到马宇歌,鼓励她。

  那一年首都北京规定,SARS(“肺典”)肆虐期间,为防疫情蔓延加剧,全市在校生一律放假回家,不定期停课。清华附中的老师至今清晰记得马宇歌的表现。她为配合组织,稳住军心、稳定大局,顺利落实有利在校生的各项安排,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自己家长的赞许支持下,主动留下来热情帮助因各种原因暂时未能离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她是最后一个离校回家的附中学生。几天以后忙完一切背上自己的书包,拿着行李回家那天,清华附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洒满阳光的大街小巷空空荡荡。马宇歌在家等待北京市教委复课命令下达的长时间内,每天坚持与家人一起跑步、打球,锻炼身体;和学校党委、团委、年级长、班主任及各科老师经常电话沟通,一方面配合学校继续做工作、一方面认真自学,不落下任何一门功课。与此同时,她在家里还不断接听大家的来电并抽空往外主动打电话,保持和每一个同学的密切联系,共同探讨防疫抗役措施,共同回忆美好的住校生活,共同探讨正在自学的功课、正在阅读的课外书中内容、学校班级上的工作以及对明天的憧憬和具体安排打算……等等。那些日子马宇歌一直身体力行,率先做到了个人在《告全国中学在校共青团员倡议书》说的,以实际行动配合各方,夺取抗击“肺典”的胜利!

  现年20岁的马宇歌,在自身家庭崇高的人道主义良好家教熏陶下,从小轮流胸戴爸爸送给她的出生礼物“博爱”和“天下为公”这两枚寓意深刻的徽章。她10岁时,便认准了非凡的坚定信念,要 “博爱伴我走天下”!这么多年以来,她就像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1999年2月12日,共同在当时庆祝藏历土兔年新年的首都联欢会上,专事题词赞誉马宇歌的那样,一方面刻苦治学,一方面继续为民众做事,已经渐渐地学会了怎样更好地把博爱为怀无私地献给我们的社会、献给我们的民族、献给我们的国家。

  有关马弘毅先生身体力行影响家人,特别是怎样教育女儿马宇歌这样做的背后很多动人故事,多年来已经广为民间所流传,并且还被有心者随时记载和刊登到了不同时期出版的书、报、刊中。上网按照人名来查找,尤其是以“马宇歌”这个目前网上唯独只有她一人正在使用的人名去进行搜索,你可以随时看到不下10万篇感人的这方面纪实报道。那一篇篇文字,从不同角度,映射出了我们时代,来自中国首都的一个普通家庭,对社会、对他人、对人间的大敬大爱。它是北京人主流社会意识的一个缩影,代表了首都居民的主体形象。

  此外同样感人、更值得一提的是,马宇歌在父母的赞同支持下,小小年纪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她后来真的背起行囊,实践了“博爱伴我走天下”的誓言。马宇歌从9岁以来,只身走遍了祖国大地,至13岁时利用每一个假期,已经亲历中国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31个,学访天下,在200多市、县、乡、村一一停留过,到处献爱心。用马宇歌的话说,她从中得到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

  五、万众一心国家有望民族幸甚

  马弘毅先生全家就是这次汶川大地震,远在震中千里之外、无数参加抗震救灾家庭的一个缩影,也是历久不衰的中华民族良心的一个缩影。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举家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护民爱国精神,的确是值得今人大力提倡和发扬光大的!

  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8年5月18日发布的公告,国旗已于今天2008年5月19日一早开始,全国各地包括我驻外使领馆一律下半旗三天,并要求在汶川大地震爆发的那一刻即今天下午北京时间14时28分起,全体民众都要鸣笛默哀三分钟。这是中华人民建国建国59年以来,我国第一次为受难的普通民众,举国降半旗、鸣笛、静默致哀!国务院的公告还命令,从2008年5 月19日至21日为举国哀悼日,占世界人口1/5的全中国13亿人,将血浓于水含泪共向大地震中我死难同胞深深致哀。

  中华魂魄,由此气贯环宇。此时此刻,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在庄严默念:中国不败,胜利永远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因为咱们的年轻一代正在继承人类的文明精髓,以深邃的远大目光和壮阔的胸怀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他们绝对是有希望的。对此,我们一百个放心!

  附马弘毅先生夫妇的孩子马宇歌2003年因SARS,全民族暂时处在危难时刻发表在报章上的《告全国中学在校共青团员倡议书》于后,供阅:

  我们都曾戴过红领巾,你一定记得那时的我们一句呼号吧:“时刻准备着!”这一天已经来临,SARS在全球、在全国的蔓延,已经夺去我们人类不少兄弟姐妹的宝贵生命。这是一场全球共同面临的灾难。他对我们每个人,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甚至知识水准、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其现实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共青团员是全体中国青年的中坚力量,在这支队伍中,汇聚了无数精英才俊。我们肩负着中国未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目标的重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景象,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展现。在当今全球面临SARS灾难的危急时刻,我们每个团员应该更加头脑清醒,意志坚定,充满科学向上精神。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服从上级组织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在校内模范地带头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充满爱心地关爱我们周围的所有人。我们细致周到地搞好个人卫生就是为老师、同学献出的最大爱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以学为本,绝不能稍事放弃刻苦治学的目标追求。同时,当然还要严守社会公德,决不能够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危及他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在校我们是学生,校外仍是学生。大家要比一比谁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最强。完成课内任务后,希望大家在目前的特殊时期能够争取做到:

  一、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阅览报纸、杂志,特别是要借此随时关注SARS的各种情况;

  二、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尽早制定出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广泛涉猎,充分利用现有时间,完成过去无暇完成的课外阅读目标;

  三、每天坚持身体锻炼和做眼保健操;

  四、在家帮助父母操持家务,希望大家都能走进厨房;

  五、每天安排一定时间适当进行太阳裕,利用紫外线灭菌杀毒。

  同学们结合所处的环境,还应该自行制定一些更加符合个人特殊情况的具体安排。有条件的同学,彼此之间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尽量多沟通信息,密切联系,增进友谊,互相鼓励。任何人发现新的情况或个人出现意外,要及时向自己的班主任和校方汇报情况。在大家的努力下,有各校领导的正确带领,我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定会团结一致度过难关,战胜这场病毒灾害侵袭的。作为刚刚跨入21世纪的一代青年,这次的人生经历,对于我们今后的茁壮成长和争取实现未来人生的成功目标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和预演。我们要在困境中看到前面的光明,面对负面情况来临之时,更应该设法化不利为有利,使自身在思想素质上每人都能达到新的认识飞跃。

  “五·四”青年节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愿每位共青团员和同学,都能不忘那句永远难忘的呼号“时刻准备着!”最终把握人生,赢得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清华附中校团委委员、高一(02·08)“一条龙试验班”女生 马宇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之后房子白买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