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不在水平桌面上,但它处于平衡状态,那它受平衡力作用吗?

自 问 自 答(其实是我百度了过后懂了QWQ)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点上的、合力为0的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对于两个力,如果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叫二力平衡。也就是说:“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或不受力)”

在一个竖直平面上,用某种力把一个物体(以下简称A)吸引或按在墙上,A受到的静摩擦力和A的重力二力平衡。

放在桌面上的花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对他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匀速前行的一个物体摩擦力等于推力或拉力(不计空气阻力)

  • 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同时受到的两个力,效果在这一个受力物体上体现,所以可以使物体保持匀速运动和静止状态。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说物体间作用的相互性,受力物体不一,所以各自在自己的受力物体上体现效果,不能求合力,也不能平衡。
    
  • 相互作用力:等大,共线,同生同灭同变化,作用时间相同,力的性质相同,但是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作用点不同,效果不同,合力不为0
    平衡力:作用点相同,合力一定为0,不一定具有同生同灭同变化的特点
     
  •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性质不一定相同,一个力的变化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作用效果使物体保持平衡
    一对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作用一定相同,一个力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力,各力各有各的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重力与水平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D.若增大拉力F,则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大

3.下列是小亮同学在假期乘坐自家小汽车外出旅游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他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看到车上窗帘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B.刹车时感到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这是以乘坐的车为参照物
D.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4.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P,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

5.如图所示,将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2 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160 Pa,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g取10 N/kg) ()


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N
D.使木块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6.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机械的是  ()

7.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也上升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重300 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1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60 N(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

9.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 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 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10.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该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 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1.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在它们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关于火箭搭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是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以下为主观题,系统不自动评分,请答题后自行估分。
若没有估分,系统按满分计算。

二、填空题。(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使用机械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如图甲,工人在铺设电缆时,要在转弯处安装一组导向轮,这组导向轮属于(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
(2)如图乙,尖嘴钳是常用的电工工具,刀刃部分靠近转动轴,这是为了,从而在使用时更加省力.

2.如图所示,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如使物体再下沉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

3.小金将长为0.6 m、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处挂一个40 N的物体,肩上支点O到后端A处的距离为0.2 m,他用手压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 kg,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压力大小为N,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N,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 (g=10 N/kg)

4.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到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球受个力的作用,球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选填“大于”或“等于”)零。

5.下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1)如图甲,物体重N.
(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N.
(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1)4.2;

三、按要求做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用杠杆将均质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2)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______     个相同的钩码.
(4)当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拉动改为逐渐倾斜时,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四、应用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1.如图甲所示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1×104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已知A的重力为3×104 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 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g取10 N/kg.求:


(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长方体A的体积;
(3)长方体A的密度;
(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止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