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黄饼是什么是实弹射击么 一般不是空包弹么

军事电影|《红海行动》真o深度影评:有观点,够专业,不跟风!
我是在大年初四看的《红海行动》。《红海》是超贤导演的又一部北上新作,也是第二部与政府合作的影视作品。因为这部影片的确是给了我无数惊喜,所以也决定写一篇影评,还是老规矩——涉及剧透,虽然我能确保读者在看完影评后不影响希望观看的冲动,但也得提前提个醒儿:
我可以给《红海行动》下这么三个定义——1、国产片里对枪械、炮弹威力最写实的电影;2、国产片中人体战损描绘最血腥的电影;3、国产片中对外军反派塑造最成功的电影。
也因为国产枪械道具难以运送至摩洛哥,片中多用
外军枪械。
Wargame大师林超贤导演这次将自己对枪械的苛求发挥到了一个极致。《红海行动》使用了多款射击空包弹的道具枪以保证枪焰的真实度,而的枪械伤害力能够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狙击手中副射手的5.56mm SG551步枪弹无法打穿墙面,而要让主射手用7.62mm口径的R93步枪才能打穿。
更不用说迫击炮的伤害力了,再没有过去国产片中常见的“一发炮弹在身后爆炸,主角们翻个跟头继续作战”,而是一发迫击炮后,不但能首发命中,还能把主角们保护的车队打成血河地狱。我相信看过的观众对剧情一半左右时,那场巴士爆炸肯定记忆犹新。
迫击炮所命中的巴士车,已经只有烧焦的肢体与血模糊的尸块,被炸得四分五裂的人体还在拖着内脏抽搐,而滚落的头颅与细腻的喉管、动脉特写;穿膛而过的钢钎与其上蠕动哀嚎的半截躯干;手脚被炸裂看着自己血流如注的平民......从开场蛟龙队进入战区开始,类似的血腥镜头就没有间断过,而且断肢残臂、血肉横飞也不仅限于过场角色。一个医生朋友和我说,电影无论是肢体道具的建模,还是躯体炸裂后的抽搐反应,较其他国产战争片来说都写实得多。
一些观众在评论中反应这种表现似乎太过残酷,而我想用罗伯特·李将军的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不然会有人爱上它。而《红海行动》,也将这种概念诠释出了国产片中的新高度。说来也巧,上次能给我同样感受的片子,一样也有张涵予先生的参演,那部电影名叫《集结号》,是另一部敢如此胆大展露内脏与断肢的电影。
那么接下来话不多说,我从反派形象塑造、蛟龙队主角团体、支线剧情铺设三个方面谈谈《红海行动》作为一部超然优秀的国产电影,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细细品味。
反派设定——敌人不再是幼稚无脑的“全都该死”
《红海行动》比起其他国产片来说,这次塑造出了极其成功的反派形象:一个面带刀疤的伊维亚国少年狙击手。
这个反派孩子,因为在中场山谷激战后被顾顺打掉了一只耳朵,所以我下文简称其为“一只耳”。可以说这个少年狙击手从初入镜头的那一幕开始,就已经给了人极其厚重的感觉——稚嫩的脸庞上,左颊横着两抹触目惊心的深疤,而纯净、向往着希望的眼神带着刚毅与决绝。脏兮兮的瘦小身影,在黄沙中奔跑起来让人慨叹心酸,但老旧的SVD步枪却又杀伐果断,弹不留情。
可以这么说,小男孩出场的时候,他的装扮、面容、伤疤、表情、眼神,就已经再告诉我:一只耳年少的过往,已然充满了离别、悲伤、死亡、守护。他在面对顾顺、李懂的无间配合时,几乎弹无虚发地击碎了顾顺的头盔,而在受伤后又极其熟练老道地用镜子反光逃走,后期更是打得顾顺李懂两名经过地狱训练的顶尖狙击手数次抬不起头......他是经历了多少生死狙击?他的指尖下又有过多少亡魂?
中东“一只耳”的前世今生。
得不说,各战区的少年兵,真的是一个无解国际问题。林超贤导演在《湄公河行动》中就对这个国际难题有了不少探讨,相信一些观众估计对缅甸丛林中吸着粉玩着俄罗斯轮盘的小男孩们还记忆犹新。较于上一部作品,《红海》中的少年兵没了那种邪气,而是从头到脚散发着一种纯粹。
纯粹的守护,纯粹的杀戮,纯粹的战斗。他,是一个战士,但也是个孩子,是本剧最为矛盾的存在。
在山谷激战那段,少年兵的SVD旁,是一个盘子的特写。盘子装着中东很常见的食物——椰枣、核桃、榛子、杏仁,而这些干果富含营养,是他在盯梢时补充能量的食物。其中还有一些用来集中注意力的大麻果,他在瞄准开枪的时候,齿间都习惯咬着一颗大麻果来减少晃动,而位置被发现后,他也回望回望了一眼干果盘——他很聪明,明白利用干果盘的反光来干扰顾顺,但还是被呼啸的子弹削掉了一个耳朵。这个细节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也感觉如同神笔,但具体的原因,就要观众老爷们自行理解了。
没有上部电影中那些孩子的好运,蛟龙一队从头到尾都没有知道孩子的年龄与长相,最后的楼宇决战中,顾顺扳机扣动、一只耳脑汁飞溅 。镜头远近变换,在双狙人的目镜中始终都只有一杆蒙着帆布草皮的SVD,一只耳的孩童面容,他俩未有一瞥。我想,如果有机会打扫战场,看到一只耳的残躯,他们一定会感慨万千的吧。
这也是《红海》对恐怖主义的独特探讨——冲锋在一线的战斗人员只是棋子,不过是利用了他们想要守护村庄、守护人民、守护家人的纯洁信念。但无论是为了孩子而带着爆炸项圈冲向政府军的父亲,还是为了村子而拿起枪的少年一只耳,还是一切有着无奈过往的普通兵卒,他们在交战与清算之时,却只能最为简单地划为“恐怖分子”的一员,被正义的一方以正义的子弹击毙。
何其讽刺啊。在最后,伊维亚国的叛军高层聚首,一方衣着光鲜地在直升机下大咧咧地说出“我以后会过得更好,人民?关我什么事”,一方抱着要让他人都不敢再欺负本国人民的空虚幻想,对着伙伴扣动了扳机。其实,或许他们真正要的是什么,连他们自己都迷惑于其中了。
《红海行动》中展现的,是双方的观念冲突,绝非是幼稚而无脑的因为你必须死,所以你来做反派。
真正该消灭的,是什么?是骇人的恐怖主义理念,还是每个无论是不是被迫拿枪的人?我想,这就是《红海行动》给所有观看它的人抛出的一个思考题。
主角无光环——反个人英雄主义的“蛟龙”群像
从一句“这个国家已经没救了,我们只是来救中国人质的”,开始了蛟龙队的成长之路。蛟龙突击队从救一个到救全部的升华,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的憋一口气“老子就是不管中外全都救”,而是经历了观众都有目共睹的成长。救所有人???他们激烈反对过,他们无奈怀疑过,他们绝望牺牲过。痛苦挣扎之后,蛟龙队才做出了“选择”。
这是我最为推崇《红海行动》的一个原因——主角们不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龙傲天团,而是被剧情推着走,无奈而绝望地抵抗着剧情走势,被逼着做出一个个“选择”。这种演绎,近年国产战争片中,仅有《红海》独一。
死伤过半的蛟龙一队。
我一直在说“选择”两字,是因为这种无力的大环境下,选择才是推动剧情的因素,而非是哪个人逆天的战斗力。蛟龙队面临选择的情况是从头到尾的。刚开始,要不要带西方记者夏楠?接着,要救中国人质还是救所有人?再后来,用机枪手佟莉还是记者夏楠当替换人质?最后,是结束任务在政府军基地等待救援回国,还是以四人的微小力量回归到地狱般的战场,抢夺黄饼以阻止未来脏弹爆炸杀更多的人?
蛟龙队的“选择”,绝对不是从头温柔正义到结尾。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选择,依旧在山谷激战那段,巴士里几十名乘客被打成肉泥,还有几人拖着残肢等待救援时,外面是被触发引信的炮弹头。副队长徐宏开场救了一个汽车爆弹司机,到这里依旧选择拆弹救人,而剧情没给他这种机会。队长看到炮弹即将殉爆,他没有圣母到“再救一个”,而是果断地放弃车厢内十来名重伤乘客,让队伍迅速卧倒隐蔽,保存有生战斗力。
选择,有时候真的是理性而残酷的,面对无辜生灵这是无奈,为了继续任务却是必然。其实,那些被炸成碎块而依旧哀嚎的残破躯体,在交战区域,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其实在之前,个人英雄式的战争片还是国产片的主流。但从《湄公河行动》开始,林超贤导演有了“群像”塑造的势头。主角不再是单一某个重点对象,而是平均地铺撒到几个人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每个人的故事都足够让观众提起兴趣。看《湄公河》《红海》中着墨的主角们,无论是前女友被毒贩引诱吸毒而自杀的方新武,还是把打小喜欢吃糖习惯持续到现在的石头,或是为丈夫孩子报仇而投身中东的跑得比谁都慢的女记者夏楠,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和其他类电影不一样,海军蛟龙队与金三角特行组中的战士们,再也不是军警中打不死的铁胆英雄,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家庭的普通人,选择了军警的职业而已。
在这里我就真的特别说一下石头也就是机枪手张天德同志的设定,他是海特的机枪手,但同时也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小时候很皮很淘,所以常被父母暴打,而又是满大街常见的“给一耳光赏颗糖”教育,所以长大后也喜欢吃糖。这种塑造,才让他的形象更贴近于是一个“人”而非一个不伤不死的铁血战士,给了观众更多通感。
剧中最壮最粗的战士,演员真名居然叫王雨甜,少女感也真的是超可爱了!
再者,必须再赞扬一下Wargame狂魔林超贤导演对于枪械动作的要求了。这次红海行动中,无论是据枪瞄准、射击、换弹;是战术推进、压制、配合,都达到了该类型国产片的新高度。我尤其记得一个细节,那就是,无论是我军还是外军,所有的镜类物——双方狙击镜、测距仪甚至望远镜,都用沙色遮光网包的严严实实。
龙队的主角光环并不强烈。两人战死,两人重伤,四人轻伤飙血,这种主角团队的阵亡阵容虽不能算国产片中的顶峰(毕竟之前还有谷子地舰长主演的《集结号》),但也绝对算是佼佼者了。蛟龙队在伊维亚国政府军与叛军鏖战的历史大潮流中随波逐流,做出抉择,8名队员也在抉择;蛟龙队在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的实战中获得成长,其中几名队员也得到了成长。
虽然是从头砰砰啪啪到尾,但剧中依旧铺设了几条支线,以及通讯员庄羽、副射手/观察员李懂两条成长线。
支线铺设——右手持枪,左手拥你
看到这个副标题,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有忍不住想“Yoooooo♂”出来的感觉,但我感觉没有比这个副标题更合适的形容了。无论是至强的战友情谊,是至纯的上下级关怀,是至萌的男女间悸动,都可以如此形容。
首先说说顾顺、李懂这对儿双狙人CP。不得不承认顾顺李懂应该是电影中CP感最强的二人组合,甚至强过了石头与佟莉这堆男女搭配。我甚至可以这么肯定——后半部分的那场通讯静默剧情,过程就是给顾顺和李懂准备的,而后结尾再赋庄羽以成长。
顾顺的设定是个老兵油子,称自己作哥,而也丝毫不吝啬对后辈的关爱与信任。对于李懂,他采用的是且调侃且培养的态度,不断地告诉他,要相信自己,要战胜压力,还要把压力当做自己的定心丸。而李懂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在顾顺受伤以后接过了枪,完美地完成了狙杀任务。对于主射手来说,副射手不仅仅是观察员而已,更是自己最为信赖的对象,是有实力随时取代自己队伍中职能的伙伴。
“去找制高点!!!”队长杨锐对他们喊了不下5次。
在剧中,给了这哥俩很多戏份。最为神来之笔的莫过于与一只耳的决战。因为被一只耳锁定了位置陷入被狙击压制的僵局,哥俩在没法通过送话器联络的前提下,通过子弹击打墙体的声音与扬尘来对话。这一幕,从头到尾俩人没有一句台词,但想表达的敌人位置,想告诉对方的讯息,都通过气流扰动的呼啸声怒吼而出了。无言而相知,你动即我动,这就是二人搭配的最高境界了吧。
虽然很多情况下,他俩的身体位置更类似于上图这样的你前我后,你上我下,你是我的护垫,你是我的沙包,让你别动就别动,但他们也不乏一些背靠背的镜头。就比如在成功狙杀一只耳之后,他俩前往佟莉、石头、陆琛处救援被困在二楼的三人,采用的就是背靠背,相互掩护的推进方式。然而这也用动作表明了主射手与观察员的关系,那就是——我的后背,应该且只能交给你。
然后我们再说说很多人都不怎么记住,却十分紧要的一个角色——副队长徐宏。我的小伙伴们都对他印象不大深刻,毕竟只是开头拆了个汽车炸弹,退场也是中规中矩的身中三枪而下火线。然而他却是蛟龙队真正的“核心人物”,一个连接所有队员羁绊的万能胶。
温柔而强大,理性且豪情——蛟龙一队副队长徐宏。
对于徐宏这条支线,独角戏也就那么一场,是在开场不久后,挽救一名被颈部汽车炸弹困扰的可怜平民。他成功救下了这位平民,而在之后的山谷激战中,依旧是将爆破手的素质发挥到底——虽然周围都是重伤员,虽然他们都被炸成块就要死了,但巴士上的炸弹,依旧要拆!
徐宏这条支线,是三个人一同的,也就是徐宏X队长杨锐;徐宏X通讯员庄羽。
我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这个细节:为了拆除汽车炸弹,徐宏被迫击炮气浪掀翻了两次,而到了最后殉爆之后,他是最后一个被挖出来的蛟龙队员。所以兼任爆破专家与副队长的他,与杨锐的冷峻果敢、顾顺的油滑可靠不同。杨锐让徐宏帮忙参谋以8人之力攻打150人,他仅仅惊讶两秒就根据现场情况提出自己的战法;杨锐让他接手营救夏楠他一秒的迟疑都没有,而且随机应变抢下一台T72坦克,与杨锐配合得紧密无间;庄羽因为PTSD而感觉恐惧,他没有责难,反而温柔地安慰、引导。若是说蛟龙队中最温柔的战士,莫过于徐宏无疑。
大家都十分喜闻乐见的石头X佟莉这条支线,我想就不需要着墨太多去深挖了。一手持枪,一手发糖。你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的暗恋对象,我说你别想多,其实我是想让你想多。这条支线用糖贯彻始终,但明媚的糖纸下包的却是一颗苦糖——甜蜜,却又在结局揪心。
我重点说说佟莉小姐姐。
如果要给佟莉一句评论的话,我的会是——连笑场都那么用心、自然。是的,要说演员演技,张译老辣的稳定输出自然不需要多加评论;黄景瑜的可爱与可靠结合在一起也着实是一个不小的亮点;海清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吃苦耐劳也真心让人惊喜,但真说震撼,非是蒋璐霞小姐姐莫属。
在机枪手张天德说自己小时候养成这种吃糖习惯的时候,佟莉笑场了,连问他怎么吃糖的台词都秃噜了,但这一幕,我找不到任何的尬点,反而感觉,啊?这士官妹子的反应太自然了,连结巴都那么自然,一个一线战士的反应如此并不是什么穿帮。而之后战斗中,无论是怒吼到唾沫横飞;是逼入绝境打完三支枪后拔出匕首的凶态;是带着手套满掌血污剥不开糖的那句无声的脏话;还是机舱里那场拳拳到肉的生死对决,我想,佟莉这一角色的形象塑造,是最不需要多加阐述的。
战场上,没有什么铁血玫瑰花,只有战士。佟莉就是战士,一个狠辣无比,训练有素的,不需要附加性别的战士。
剧中两条成长线,一条是通讯员庄羽,一条是副射手李懂。可以这么说,全剧真正的战斗,是在庄羽牺牲后才开始的。
左,通讯员庄羽;右,副射手李懂。
两个人其实都还是稚气未脱的大男孩,只不过庄羽敏感而纤细,李懂中二且倔强。让庄羽得到成长的,是同样温柔纤细的副队长徐宏,让李懂成长的,是他的老哥、搭档、主射手顾顺。
成长必须付出代价,对于李懂来说,是克服心理对自己的不自信,不再是辅助射击、确定敌人,而要捡起老哥的R93,成为蛟龙队依托生死的眼睛。从一开始李懂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喜欢和老哥搭档顶嘴的次要角色。面对搭档又埋怨又抚慰地那句酥入骨髓的“别动”,他努力战斗证明自己,就为了顾顺可以夸自己一句干得不错,然后再骄傲而傲娇地顶回去说我知道。最后,他终于在顾顺的信赖与依靠下明白了,自己其实也是蛟龙队的一员,不存在主次,自己同样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能够担负起挽救队友的责任。
而对庄羽,成长的代价要严重的多。一开始在山谷激战后,庄羽遭受PTSD症状的困扰,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过往,怀疑一切。他在见到那么多内脏喷溅、血肉横飞、哀嚎遍野以后终于明白,战争和演习不一样。但温柔的副队长徐宏通过谈心,让他明白了身为战士的使命,身为蛟龙队的骄傲。不存在何不合格的问题,你进的来特战队,就说明你合格。所以到了最后生死搏击关头,纤细敏感到能为了那些被炸烂的无辜平民难受好久,不断怀疑自己是否强大到保护他人的庄羽,在自己半只手掌被炸碎、一根手指还带着经络吊着的惨状下,忘却疼痛而贯彻一名战士最后的使命——用自己最不想变成的丑态,奋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哪怕牙齿,也是武器。
这是林超贤导演对于PTSD的再次植入了,上次植入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的作品,还是2014年的电影《魔警》。
对于一些伏笔的处理,林导在这次《红海行动》中也做得淋漓尽致,没有一处多余,也没有一处浪费。比如——石头说吃糖不疼,到后面脸颊被削掉一半脖子被打穿,佟莉哭着剥糖给他吃;徐宏在山谷激斗后捡起一根手指,拼回了残缺尸体的手部埋藏好,后来他安慰的庄羽手指被炸断;徐宏在开头就拆下了汽车爆弹,结果在巴士上又继续着拆弹事业;医疗兵陆琛一开始就在救护受伤的队友,最后为了掩护佟莉与石头把手榴弹丢到窗外却被炸断一条胳膊,简单止血后继续单手射击;开头便退场的狙击手罗星,被顾顺倒下后借用“罗星说你行”来鼓励李懂。
或许很多人看完以后都记不得名字的陆琛。
《红海行动》作为“行动”三部曲的第二发,较于之前《湄公河行动》来说,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惊喜。就我个人感受而言,《湄公河》的叙事节奏把握较好,而《红海》则在其他各方面有了更优秀的表现。《湄公河》斩获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那么我想,红海在后续的拍片以及获奖表现中一定也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在《湄公河》里,张涵予先生扮演的角色名叫高刚,而这次的《红海》里,他扮演的角色叫高云,所以我还是小期待下,如果他能出演行动系列第三部,会叫高什么呢?以及,在和一些朋友的讨论中,就舰长而言,很难不跟之前另一部热映大片拿来对比。而“谷子地”舰长相比于“武二郎”舰长来说,敢打敢当得太多了。
《红海行动》留给观众的讨论,还有很多。它固然优秀,但也并非是美玉无瑕,例如几条支线的节奏还是有点乱,巴士炮弹殉爆部分还是把伤害力压得太小、美洲豹直升机的机枪威力太小等,但我相信,即便还有改进之处,不论观影者有怎样的军事知识了解程度,哪怕是一些老饕军迷,在看完电影后,应该都会对这部国产片满意而欣慰地点点头。
因为这一次,这部电影,超过了一部商业片之优秀准线,太多太多了。(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红海行动看完了,确实高水平,但还是要来说说几个瑕疵。。。
引用16楼 @ 发表的:“不装消的时候的射击音效到是很不错,不愧是全真枪拍摄”楼主显然没有射击过,我打过两次步枪靶,步枪的声音是很闷的,像鞭炮在铁桶里爆炸。电影里的音效明显偏柔和,比较失真。就算是全真枪,也不一定会射击空包弹,有危险,就算是真射击,也不可能在现场收音。我说过电影和真枪实弹射击声音一模一样了?只不过比装消时候真多了,还有不同枪不同环境射击声音都不一样,不是每种枪的射击声音都很闷的,说来听听你打过啥枪,室内还是室外?还有别这么来秀优越感,搞得实弹射个击很难一样,我在国内和美国靶场射过手枪、微冲、突击步枪,但都是室内,太伤耳朵受不了不得不带耳塞,听不完全真正的声音,不同枪的射击视频你可以去油管上搜去,很多,而且都是室外的,你可以听听是不是都还是很闷,室内的话回音失真太严重
引用17楼 @ 发表的:“按真实的来,1台T72B应该能同时压制3台左右的M60”以为这玩游戏呢,M60近距离开火当然能穿透T72装甲,而且履带上给你一炮马上瘫痪你要能打到呢,T27B就傻槑的定在那里给你打?正因为机动性秒杀M60,所以才比M60强
引用19楼 @ 发表的:张译的应该是mk16 cqc吧17,另一个队员用的才是16
引用21楼 @ 发表的:我说过电影和真枪实弹射击声音一模一样了?只不过比装消时候真多了,还有不同枪不同环境射击声音都不一样,不是每种枪的射击声音都很闷的,说来听听你打过啥枪,室内还是室外?还有别这么来秀优越感,搞得实弹射个击很难一样,我在国内和美国靶场射过手枪、微冲、突击步枪,但都是室内,太伤耳朵受不了不得不带耳塞,听不完全真正的声音,不同枪的射击视频你可以去油管上搜去,很多,而且都是室外的,你可以听听是不是都还是很闷,室内的话回音失真太严重有室内的步枪靶场?另外,对你的射击描述真的不太信
引用24楼 @ 发表的:有室内的步枪靶场?另外,对你的射击描述真的不太信去过美国没啊大兄弟,咱还能不要这么孤陋寡闻啊,无语。。。
引用22楼 @ 发表的:你要能打到呢,T27B就傻槑的定在那里给你打?正因为机动性秒杀M60,所以才比M60强三辆坦克可以迂回包抄,以为是靶子一样不动呢?而且人家的装填速度是你三倍,真的以为玩游戏呢
引用25楼 @ 发表的:去过美国没啊大兄弟,咱还能不要这么孤陋寡闻啊,无语。。。没去美国打过靶,射程三百米的步枪你在室内射击,好吧。我在国内打靶都是室外,有人报数的,子弹的声音你带耳塞没听过那就别和我争了。
引用27楼 @ 发表的:没去美国打过靶,射程三百米的步枪你在室内射击,好吧。我在国内打靶都是室外,有人报数的,子弹的声音你带耳塞没听过那就别和我争了。美国室内靶场基本啥种类枪都有,另外你在国内都打过啥枪,反正我上次在拉斯维加斯打的AR系,也不是全程戴耳机的,M4开始几枪没带,声音没那么闷,还有点清脆,接下来耳朵实在受不了,不得不带耳机了
引用27楼 @ 发表的:没去美国打过靶,射程三百米的步枪你在室内射击,好吧。我在国内打靶都是室外,有人报数的,子弹的声音你带耳塞没听过那就别和我争了。另外我在国内只打过那种很大众的室内靶场,都能开在市中心商业购物娱乐中心里的那种,有身份证就能打,枪品种也极少,很没意思,我想有机会再去美国一定要去室外不带耳塞打一打
引用28楼 @ 发表的:美国室内靶场基本啥种类枪都有,另外你在国内都打过啥枪,反正我上次在拉斯维加斯打的AR系,也不是全程戴耳机的,M4开始几枪没带,声音没那么闷,还有点清脆,接下来耳朵实在受不了,不得不带耳机了那不就对了,这个声音才是真实的枪声,以至于我在看血战钢锯岭会感到不快,这部电影要么音效是特意处理,要么就是不专业。
关于第一点,弹夹细节其实做的不错,队长用的是双弹夹捆绑,很专业的细节,有没有换弹镜头的确记不得了。队长为什么不卸消音?我觉得主要还是没时间吧,毕竟周围全是敌人,万一你正卸哪敌人冲进来就尴尬了,那么近的距离停止效应和威力都是扯淡,打中就能死。所有爆炸物的威力电影里都削弱了,昨天看知乎有人科普,迫击炮不说,手雷一蹲就能躲开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里面通常有上千颗钢珠,十来米内的一切生物都能给打成筛子…不过大多数电影都这样处理,按真实手雷威力来基本扔过来主角就非死即伤。还有就是应对手雷一般不会扔回去而是卧倒隐蔽,毕竟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攥了几秒再扔出来的,断臂的那个队员就是吃了亏被炸没了胳膊。坦克那个非常正常啊,m60是有全套车组的,t72只有一个队长和开车的队员,要兼顾观察开车开炮,挺难的,这点细节做的也好,t72有自动装弹机俩人就能开着跑,m60手动装弹,敌人只能一个人抗105装弹,这kb分子的臂力太夸张了…
引用30楼 @ 发表的:那不就对了,这个声音才是真实的枪声,以至于我在看血战钢锯岭会感到不快,这部电影要么音效是特意处理,要么就是不专业。你要明白一点,不同枪声音区别很大,我上次先打的M4,声音脆,再打的SCAR 17S,声音就闷了许多,再打的AK系的,声音就更闷一点了
红海的射击音效和欧美顶级军事片比肯定还是有差距,但是还算合格(不装消时)
引用31楼 @ 发表的:关于第一点,弹夹细节其实做的不错,队长用的是双弹夹捆绑,很专业的细节,有没有换弹镜头的确记不得了。队长为什么不卸消音?我觉得主要还是没时间吧,毕竟周围全是敌人,万一你正卸哪敌人冲进来就尴尬了,那么近的距离停止效应和威力都是扯淡,打中就能死。所有爆炸物的威力电影里都削弱了,昨天看知乎有人科普,迫击炮不说,手雷一蹲就能躲开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里面通常有上千颗钢珠,十来米内的一切生物都能给打成筛子…不过大多数电影都这样处理,按真实手雷威力来基本扔过来主角就非死即伤。还有就是应对手雷一般不会扔回去而是卧倒隐蔽,毕竟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攥了几秒再扔出来的,断臂的那个队员就是吃了亏被炸没了胳膊。坦克那个非常正常啊,m60是有全套车组的,t72只有一个队长和开车的队员,要兼顾观察开车开炮,挺难的,这点细节做的也好,t72有自动装弹机俩人就能开着跑,m60手动装弹,敌人只能一个人抗105装弹,这kb分子的臂力太夸张了…确定全程没有步枪的换弹匣镜头。。。是啊,有把都是双弹匣捆绑,都不来换次弹匣秀秀,不知剧组怎么想的
[&此帖被foxlive117在 10:30修改&]
引用31楼 @ 发表的:关于第一点,弹夹细节其实做的不错,队长用的是双弹夹捆绑,很专业的细节,有没有换弹镜头的确记不得了。队长为什么不卸消音?我觉得主要还是没时间吧,毕竟周围全是敌人,万一你正卸哪敌人冲进来就尴尬了,那么近的距离停止效应和威力都是扯淡,打中就能死。所有爆炸物的威力电影里都削弱了,昨天看知乎有人科普,迫击炮不说,手雷一蹲就能躲开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里面通常有上千颗钢珠,十来米内的一切生物都能给打成筛子…不过大多数电影都这样处理,按真实手雷威力来基本扔过来主角就非死即伤。还有就是应对手雷一般不会扔回去而是卧倒隐蔽,毕竟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攥了几秒再扔出来的,断臂的那个队员就是吃了亏被炸没了胳膊。坦克那个非常正常啊,m60是有全套车组的,t72只有一个队长和开车的队员,要兼顾观察开车开炮,挺难的,这点细节做的也好,t72有自动装弹机俩人就能开着跑,m60手动装弹,敌人只能一个人抗105装弹,这kb分子的臂力太夸张了…我想让他卸消音主要是因为装消时候音效太假,听着不舒服,手动斜眼,并且想听听MK17射击音效做的怎么样,毕竟我亲自射过民用版17S,不过从另外一个队员MK16的音效来看,SCAR系的音效做的还蛮真的
还有蛟龙的头盔,虽然没啥问题但是比较好奇为什么耳朵那一块是空着的,看起来只包着头顶和后脑勺了,一般耳朵脸颊那一块应该也是有的吧?为什么要用不一样而且保护效果没那么好的头盔呢?
消音不会影响这种近距离交战射程吧,装消音也是让耳朵舒服点。
引用7楼 @ 发表的:谁跟你说交火就得卸“消音器”啊?真实环境下那玩意也不是“消音”的,英文叫suppressor,不过基本电影里都是为了效果直接默认为给枪消音了。枪口补偿器吧
现在好的抑制器不会影响子弹的威力,甚至还可以增加子弹稳定性
帖子里提到的HK33和G3,这一类步枪看电影时我一直以为是FAL..
引用8楼 @ 发表的:Too young,是你自己没领会电影的内涵罢了,给你个提示,你觉得大力神运输机和毒刺防空导弹是哪来的?美帝发的补给包啊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171人参加团购369.00元&599.00元
21人参加团购69.00元&199.00元
885人参加团购538.00元&1099.00元
68人参加团购79.00元&199.00元
177人参加团购749.00元&1390.00元
359人参加团购539.00元&1199.00元
96人参加团购538.00元&1199.00元
226人参加团购368.00元&699.00元
1634人参加团购198.00元&899.00元
200人参加团购999.00元&1599.00元
541人参加团购879.00元&1399.00元
657人参加团购647.00元&8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海行动是真实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