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究竟是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还是网络游戏

六种沉迷网络游戏孩子的家庭都存在心理行为缺陷
文:智优父母1对1(zhiufumu)
沉迷网络游戏容易导至染上网瘾的孩子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缺陷,我称其为网瘾心理行为特征。
六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沉迷网络原因及危害:
1.那些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脾气倔强、叛逆任性的孩子
2.那些从小在父母简单粗暴、主观武断的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
3.那些从小父母放任不管的孩子、父母自身爱玩、行为习惯差家庭的孩子
4.那些父母整天吵闹不休、夫妻感情不和、关系紧张下生活的孩子
5.那些父母离异从小缺少父爱或母爱陪伴关心的孩子
6.那些父母外出工作、长年累月由爷奶隔代抚养的孩子
心理缺陷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中迷失自我:
所有在这些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都会有比较多的心理缺陷和问题行为。这些心理缺陷和行为问题,都可能成为沉迷网络游戏而染上网瘾的根源。他们要么我行我素、骄横任性,要么贪玩好耍、不愿学习,要么游手好闲、寻求刺激,要么崇尚暴力、唯我独尊,要么自卑退缩、性格脆弱,要么情感缺失、内心孤独·…这些偏态心理都可能成为沉迷网络游戏染上网瘾的根源。
这些问题孩子在思想意识、行为品质上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人生目标和奋斗动力,自控能力差,贪玩好耍,没有责任感,块乏同情心,极端自我,自私自利,凡事只会替自己着想,除了让自己开心舒服外,心中不会有他人,更不懂得感恩父母。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孩子的自我价值往往得不到肯定,反而到处被否定,又找不到补偿心理缺失的途径,所以他们一旦接触网络,就会很快沉迷网络中.再也不愿意离开网络了。
缺少人际交往的孩子爱选择沉迷网络游戏中去发泄自我:
此外,性格孤独、抑郁自闭、内向胆小、人际交往困难的孩子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这类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更不善于与人沟通.当心里有了压力、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往往就会选择沉迷网络游戏中去发泄。网络是一个很容易驾驭的对象:键盘就操纵在孩子手上,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与陌生网友想聊什么就聊什么.很快,这些孩子就会沉迷网络游戏中。
如果您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叛逆、早恋、厌学等青春期问题......关注微信公号:zhiufumu(长按复制) ,或访问 t.zhizeu.com 找心理导师杨达免费1对1求助教育方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当你发现孩子问题你解决不了的时候,与其死杠,不如找个人来为你出谋划策。
怎么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网络成瘾到底要怎么戒除?求孟老师支招~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拯救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孩子?
1、父母的积极关注,及时有效的沟通。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谈,青少年时期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关注的。一旦在现实层面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寻找其他方法,由于相关信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n所以,要想把孩子从虚拟层面中“拯救”回来,就要加强他对现实生活的吸引力。这里,父母就要起到这个引导作用,耐心的、及时和孩子沟通,慢慢的他会感受到&n家庭的温暖和爱,也就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了。&n
2、学校应该给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正当的评价和改正的机会。
沉迷网络游戏固然会给学习等各方面造成影响,但不应该就把这些视为“坏孩子”的典范,当成反面教材。我认为老师更应该关注这些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如果家里不能接纳他们,老师也要将他们拒之门外,那么他们该上哪里找到关爱呢?
3、可以寻求专业的机构帮助那些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
有些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上面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的奏效,那么就可以寻求专业的机构来帮助,比如心理辅导、青少年教育中心等等。陕西冠美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会根据不同的家庭、不同青少年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决方法。
...
1、父母的积极关注,及时有效的沟通。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在谈,青少年时期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关注的。一旦在现实层面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寻找其他方法,由于相关信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n所以,要想把孩子从虚拟层面中“拯救”回来,就要加强他对现实生活的吸引力。这里,父母就要起到这个引导作用,耐心的、及时和孩子沟通,慢慢的他会感受到&n家庭的温暖和爱,也就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了。&n
2、学校应该给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正当的评价和改正的机会。
沉迷网络游戏固然会给学习等各方面造成影响,但不应该就把这些视为“坏孩子”的典范,当成反面教材。我认为老师更应该关注这些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如果家里不能接纳他们,老师也要将他们拒之门外,那么他们该上哪里找到关爱呢?
3、可以寻求专业的机构帮助那些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
有些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上面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的奏效,那么就可以寻求专业的机构来帮助,比如心理辅导、青少年教育中心等等。陕西冠美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会根据不同的家庭、不同青少年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决方法。
据我所知,国外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其自身的,因为自小所受的教育都是以尊重自我为前提的,老师所传授的都是文理知识而已,而家长则是都以现实的生活为例来教育子女的....
要防止孩子沉迷网瘾问题, 首要的就是改善家庭环境,“父母应当努力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改善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尊重和鼓励,...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主要有:
1.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大的压力 ,渴望得到调节;
2、青少年的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容易把自己卷进游戏中;
3、媒体与...
有些孩子是因为家庭缺乏温暖.所以您首先要转移他的爱好.只要他喜欢上别的(最好是体育运动)慢慢就忘掉网络.如果您孩子的成绩不好的.要想办法让他建立自信.千万别强制...
这是社会进步的衍生品。5、60年代,连饭都吃不上,一门心思想着谁家的地里还能翻出点地瓜土豆,哪棵树上还有叶子能吃,哪个SB有心思去想儿子结婚要办多少酒席,新人进...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自从互联网尤其是网络游戏问世以来,因其主要参与群体是正在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而对教育教学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反思
  自从互联网尤其是网络游戏问世以来,因其主要参与群体是正在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而对教育教学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冲击,其程度之深、力量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久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因此,与网络游戏的较量和抗衡就成了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棘手课题。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747837.htm  当前的大环境是:我国已成为全球网络游戏产业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市场。据网络信息,网络游戏受到国家信息产业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多个部委的大力支持,国家体育总局已将电子竞技列为其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民族网络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这都表明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正在迎来最好的历史时期。   中国网络用户群中,青少年将近七八成,这些人自然也是网络游戏的最主要参与者。当前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引进游戏的比重过大,一些引进的产品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元素,对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无疑是十分有害的。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与网络游戏的惊险刺激、引人入胜、想象丰富、花样繁多、规则明确、竞争公平等特点相比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显得异常枯燥乏味和空洞虚假。各地近乎雷同的教学模式也许对一部分学生是适合的,但丝毫没有考虑到那些不适应这种模式的学生的需求,而网络游戏恰好发现了现行教育的这一漏洞,他们开发出来的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不断创新,无论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无论活泼好动的还是安静沉稳的,也不管勇武好斗的还是文静儒雅的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游戏。相反,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大部分不适应现行教学模式的学生都被排斥在外围,却在网络游戏中大肆“招兵买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贬低网络游戏,乃至将它看成敌对的一方,偏执地视为洪水猛兽,这将是闭目塞听、夜郎自大的做法。   对待网络游戏,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承认它在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人格社会化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要看到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心理和社会原因。在客观深入地分析、研究网络游戏产生强大诱惑力原因的同时,还要认真反省我们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干预、审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网络游戏予以必要的纠正和引导。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科学对待网络游戏。   一、及早发现预防,提高教育防护功能   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一个学生突然之间精神不振,在课堂及各种活动中注意力不能集中,教师就应该有所警惕,应当仔细调查该生的学习、休息情况,了解该学生是否沉迷于网络游戏,再根据情况对该生进行引导式教育。如果学生在平时作业、测试中,学习状态和水平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也要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在受到游戏的诱惑。只要多留心,观察仔细,深入了解学生,是可以及早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   二、抢占思想高地,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网络游戏在学生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往往能够由个体发展到群体。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当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活动、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集体免疫力。鉴于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正确地使用网络才能发挥网络的作用,错误地使用网络会使人玩物丧志、荒费青春。游戏不是过错。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游戏方式、相应的诱惑,如早期的棋牌、桌球、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到以后的游戏机、电玩等都能使学生着迷。只不过现在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从感知觉上更加直接、更加刺激。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从简单的线性思维向高级的辩证思维转化,个性品质逐渐趋于稳定,这个时期学生对不良事物的抵抗力并没有发展到相当程度,因此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即使是学生对游戏产业感兴趣,青少年阶段应该做的依然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作为专业的游戏开发者做好准备。   同时,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沉迷于游戏是对信息社会的误解,是对电脑功能的误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脑与网络。电脑与网络是学习、生产的工具,它们的主要作用不是网络游戏。作为有思想、有主见、有自立能力的青少年,如果要排遣心中的郁闷,追求成功的快乐,有更多其他的方式,大可不必沉迷游戏、饮鸩止渴。要正确认识网络,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沉迷网络游戏,做网络的奴隶。   三、注重家庭教育,强化多元教育支持   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青少年虽然处于心理叛逆期,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上,大多数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都有家庭的原因。   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是明确对网络游戏的态度。任何时候社会上都存在着对学生有诱惑的事物。网络时代的最大诱惑就是各种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不是青少年的专属品,也不应成为现代社会教育失败的托词。第二是对孩子的教育要以引导为方式,以平等为基础,以交流为手段,以循序渐进为策略,绝不能以堵代教、一禁了事。过激措施只会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使结果事与愿违。我们应该分析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中?学生沉迷于游戏,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诱因。第三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细心教育的心理准备。如果孩子沉迷过深,适度的管理与约束则是非常必要的。据观察,学生玩游戏容易复发的时间是停止之后的一两周时间,在一两月左右、半年左右的这些关键时间段,家长和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特别的提醒与约束。对于沉迷程度较深的学生,家长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陪护,陪他们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户外活动,用现实的、美好的东西感染学生,让他们走出游戏的阴影。   四、丰富课外活动,确保身心全面健康   沉迷于游戏的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现实没有明确的方向感。教师可以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结合班级及课程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养成自立、自律的学习习惯。例如组织各类球赛,让学生在挥汗如雨中增强面对现实的信心;组织各种艺术课堂,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组织专门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切实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社会对网络的管理日趋规范与成熟,网络环境也在逐步净化。毕竟校园还是一个相对封闭、比较纯洁的环境,只要教育工作者能积极整合多方有利条件,细观察,早发现,多引导,教育有方,完全可以让学生避免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从更深一层次来讲,纠正和矫治青少年不合理网络游戏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思想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都要从全社会做起,重视成人群体的表率和楷模,增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信和互动,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良性转化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在此基础上再对青少年进行独立意识培养,健全意志品质,加强道德修养和陶冶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训练,使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合理安排时间,理性使用网络。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第二中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会沉迷网络|沉迷游戏|家长|成绩_新浪新闻
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会沉迷网络
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会沉迷网络
原标题: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会沉迷网络
  教育部最近发了一份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同时还发出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信中还有“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通知里用了“紧急”二字,可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严重性。  去年年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障碍”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列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修改草案中的“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从今年1月份开始收治游戏障碍者,目前在这里接受治疗的近10位游戏障碍者,大多是中学生。  记者了解到,因沉迷网络前往杭州七院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的青少年,其中80%以上的家庭环境都有问题。  “还有一个让我们意外的是,这些孩子的成绩其实都还不错。”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任盘圣明说。  妈妈不停问:你有什么办法吗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有多焦虑?去年,记者曾采写过这样这一篇报道:温岭一位父亲曾经有10年的时间和网游“抢夺”儿子。  这位父亲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无济于事,他说,“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孩子迷上网络游戏,做家长的真的是无能为力。”  他的儿子最终走出来,是自己年纪大了,但错过的青春和学业将无法弥补。  报道见报后,一位姓程的妈妈就打进钱报的热线,说她的儿子和温岭这个孩子有相同的经历,她想和这位家长联系,了解一下具体教育孩子的方法。  程妈妈的儿子今年高三,在杭州一家很好的中学就读,成绩优秀。但临近高二时,儿子开始迷上一款网游。  “学校不能带手机,但只要回到家里,就拿着手机或PAD,一玩就是两三个小时。”  自从沉迷游戏后,儿子几乎没有其他爱好,以前喜欢的篮球也很少打,对游戏之外的事情提不起兴趣。  程妈妈试过谈心、让老师介入、带孩子旅游散心,但问起效果,她只是叹了口气。  最让程妈妈担心的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按他现在的成绩,应该也能考上一本,但本来可以考得更好。”  谈话中,程妈妈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吗?那个家长最后到底怎么解决的?”  只要孩子成绩好,家长什么都给  几乎每一位找到盘圣明的家长,都和程妈妈一样焦虑和无力。  “有些家长直接说:我们管不了,医生,交给你们了。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管控已完全失效。”盘圣明感慨,“把孩子从游戏中抢回来,还是离不开家庭啊。”  盘圣明发现有游戏障碍的孩子,很多都存在家长溺爱的情况,“这种溺爱,表现之一是,只要成绩好,什么要求都满足。”  4月初,科室里收治了一位还在读初中的男孩,玩手机玩到不愿上学,父母阻止其玩,他不但会发脾气,甚至打骂父母,砸东西。  “其实这个孩子成绩还不错,三年前就开始玩手机游戏,但并没有达到沉迷的程度,家长也没在意。去年他向父母提要求,想买一部苹果手机,家长说,你只要把成绩从年级50名提高到30名,就满足。这个孩子那半年学习特别刻苦,期末的时候,成绩从年级50名上升到20名,比家长的预期还高。”盘圣明说,家长就买了手机作为奖励,“结果,孩子不但在家玩,还带到学校玩,被老师批评后,索性不上学,家长要没收手机,他理直气壮地反驳:这手机是我的奖品,现在收走,你们就是说话不算话。”  在医生和这个孩子的谈话中,他承认自己每天除了睡觉基本都在玩手机,父母不让玩就会起冲突,最严重的时候会打起来。  “孩子会拽妈妈的头发,还伤到过妈妈的胳膊。”盘圣明叹息,“这就是典型的,家长只看孩子的成绩,只要成绩好,就满足一切要求,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健康成长。”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要反思什么  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部宋海东博士,曾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调查完成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在他的调查中,中学组的网络成瘾率最高,高中其次,小学组最低,而在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时,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网络沉迷的小孩绝不仅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不是简单的自控力差,其中70%到80%的原因其实都是和家庭环境有关。”宋海东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情况:亲子关系不和,要么溺爱,要么严厉,动辄打骂孩子;夫妻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太忙,顾不上管教,全靠隔代管理,“除此之外,性格过于内向的孩子,如果处在青春期,会因为自己生理上的一些问题自卑,比如肥胖,从而沉迷游戏。”  宋海东在和前来咨询的孩子聊天时,常常会问:你有事情是和爸爸说,还是和妈妈说。  “多数孩子都回答:我才不跟他们说,说了他们也不懂。”  这让宋海东感到无奈,“其实,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反思:你是否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你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吗?你是在用心陪他吗?你说他玩游戏,你知道他玩的什么游戏吗?你和他一起玩过吗?”  “陪伴”这个词,也是盘圣明反复提起的。  “很多家长会诉苦,我陪他了,他不要我啊。那家长有没有想过,你是如何陪伴的。就两人大眼瞪小眼坐在那里吗?那他肯定不要你。陪孩子是需要花心思的。”  盘圣明强调,家长要做的是有效陪伴,“一般来说,会玩的家长,才能陪好孩子。”  你成绩那么好,怎么会有压力  作为医生,盘圣明比较担忧的是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发育。  “人的大脑,最终发育完善基本要到20岁左右,其中前额叶发育最迟,而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大脑前额叶的糖代谢、氧代谢下降,最终造成大脑发育不良。前额叶部分又是负责决策和自控的,所以有网瘾的孩子都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发脾气等行为。”  盘圣明的物质依赖科收治的游戏障碍患者都是情况比较严重的,比如玩游戏的时间更长,出现失控,同时一旦离开就烦躁不安,无精打采,不和同学朋友交流,游戏占据大部分时间。与之伴随的是,这样的患者通常有严重的睡眠问题,有的还伴随饮食问题。  “和以前大家想象的不同的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会沉迷网络游戏,像我们科室收治的几个,成绩都不错。”  宋海东也表示,前来进行咨询治疗的,不乏一些重点中学尖子班的学生。  “我记得有个孩子每次考试都是班级里的第一名。父母、老师根本不能理解,你成绩那么好?怎么会有压力。其实这些孩子有很重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比如第一名如何保持?这些孩子会觉得,只有在游戏中,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得到释放。”  盘圣明手里的几个小病号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已陆续出院,“我们治疗以行为干预为主,尽量不用药物,尽可能的少住院,也不是简单粗暴的立刻让他戒掉手机,而是循序渐进,温情管控。”  但是,盘圣明也担心,孩子们回家后,情况是否还会反复。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我是希曼)
(我心飞翔)
(Michelle)
(说来就来)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