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三国游戏以洛阳天明城业主交流群城为主分八品封地七品封地!有联盟的主要占地图资源和攻打咱俩掠夺还可以在地图找武将

占据蕲春微封面,亮出自己的品牌!
微信公众号:蕲春论坛官网
每天一期好信息。
小微亦可成就大爱..
微信公众号:hbqccom 专为蕲春人服务的微信早报!
查看: 6184|回复: 1
正史留名的69位蕲春人
所谓“正史”,指的是汉以后历代官修的史书。清乾隆四年(1739),钦定《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为我国正史。正史为10位蕲春人立了传,还记载了59位蕲春人的姓名及主要事迹。
一、正史有传的10位蕲春人
<font color="#人是:宋代的吴淑(947—1002),吴遵路(988—1043),吴瑛();明代的康茂才(),康铎(),朱瞻堈(),李时珍(),陈显元(?—1642),李新(?—1643),岳璧(?—1643)。
<font color="#、北宋吴淑、吴遵路、吴瑛祖孙三人
明确称籍贯为蕲春、最早被正史立传的,是吴瑛,《宋史》卷四五八《隐逸列传中》有“吴瑛传”。《宋史》卷四四一《文苑列传三》、卷四二六《循吏列传》分别为吴瑛的祖父吴淑、父亲吴遵路立了传,不过称吴淑为“润州丹阳人”,写吴遵路则回避了籍贯问题。
《宋史》明确称吴瑛为“蕲州蕲春人”。对于吴淑、吴遵路是否可算是蕲春人,拙作《隐士吴瑛的家世及其与名流的交往》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这里再简述一下:北宋晚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吴大夫墓志铭》中说:“(吴瑛)曾祖讳文,大理司直”,“(司直君)老于蕲,今其子孙遂家蕲春。”[1]吴文在杨吴时曾任大理司直、太子中允,最后在蕲春为官,定居蕲春,老死在蕲春,吴家后来成为蕲春的世家望族。因此,《湖北艺文志附补遗》在附录的《湖北古代著述人物表》中,将吴文之子吴淑、吴淑之子吴遵路列为蕲春人士[2],皮明庥主编的《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也称吴遵路籍贯蕲春[3]。2012年,笔者参与撰写、审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蕲春篇》时,将吴淑列为蕲春历史上著名人物予以介绍。
吴淑(947—1002),字正仪。由于聪明好学,文思敏捷,因而深受南唐重臣韩熙载等人器重,被著名文学家、文字学家、官至吏部尚书的徐铉招为女婿。南唐时,吴淑以校书郎直内史,归宋后,由近臣推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后官至起居舍人、职方员外郎。其童年时代可能是在蕲春度过,后来则长期在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生活。吴淑纯静好古,擅长书法,是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撰有《事类赋》、《江淮异人录》,均被收入《四库全书》,还参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典,预修《太宗实录》。
吴遵路(988—1043),字安道,是吴淑第三子。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做过京官、地方官,曾权知开封府,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知永兴军(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病死在任上,宋仁宗闻讯后,十分悲伤,下诏派官员护送其灵车回京城。吴遵路夷雅慎重,为政简易,立朝敢言,勤政廉洁,去世之后,室无长物,其家属不得不靠老朋友范仲淹分出薪水救济。吴遵路被《宋史》写入“循吏列传”。奉职守法的官吏,称之为“循吏”。
吴瑛(),字德仁。曾任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市)通判、黄州通判,以虞部员外郎知郴州(在今湖南)。四十六岁正值壮年时,就请求退休回家,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为他赋诗饯行。吴瑛回到家乡蕲春后,临溪筑室,种花酿酒,宾至必醉;宾客评品人物,吴瑛从不随声附和,只是不停地劝客人喝酒;为人平易,轻财重义。哲宗即位,召吴瑛为吏部郎中,就近任蕲州知州,吴瑛辞而不就。大文豪苏东坡谪居黄州、曾任宰相的刘挚贬居蕲州时,曾登门拜访吴瑛。
据《吴大夫墓志铭》记载,吴瑛安葬在“蕲春县永福乡新安里芙蓉山”(在今蕲春县城西北约8里处)。明清时期,吴瑛入祀蕲州乡贤祠。
<font color="#、明初康茂才、康铎父子
康茂才、康铎是蕲春历史上官爵最高的风云人物,康茂才死后追封蕲国公,康铎因父亲功勋卓著被封为蕲春侯,死后赠蕲国公。公侯地位在一品官之上,一品官路遇公侯,须引马侧立,让公侯通过,一品官见公侯,须行两拜礼。[4]
《明史》卷一三○有“康茂才传”,并附“康铎传”。《明史》卷一○五《功臣世表一》还记载了康茂才、康铎的爵禄、卒年月日、封赠、谥号等情况。
康茂才(),字寿卿。世为蕲州人,祖居蕲州青山上乡康家冲(今蕲春县狮子镇康冲村)。元末,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康茂才组织武装与农民军对抗,被朱元璋击败后,率部归附,成为朱元璋麾下重要军事将领。曾任都水营田使,负责屯田、筹粮,参加了东征、西讨、北伐,在消灭陈友谅、平定张士诚、经略中原等一系列战役中,屡建奇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从一品)兼太子右率府使。洪武三年八月己未(日)[5]病逝于军中,追封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蕲国公,谥“武义”。
关于康茂才的谥号,《明史》的《康茂才传》和《功臣世表一》均说是“武康”。而嘉靖《蕲州志》卷七《武勋》“康茂才传”则说是“武义”,卷九《诗文》还收有御制《追封功臣蕲州康茂才蕲国公谥武义诰命》,以及宋濂所撰的《追封蕲国公谥武义康公神道碑铭》。《神道碑铭》中说,康茂才“葬于应天府上元县钟山乡之幕府山”。1967年,南京市中央门外小市镇安怀村村民在平整耕地时,发现一座砖砌券顶的明墓,1974年,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墓志和一些其它文物,墓志盖阴刻篆书53字:
故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赠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蕲国公谥武义康公之墓
南京市博物馆邵磊对康茂才等人的墓志进行过考证,在《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上,发表了《明初开国功臣墓志校正》一文,说:“康茂才谥号,史载互异。明人谥号,未尝有牵混逾此者。”邵磊指出,《明太祖实录》一书中,所载康茂才谥号竟有武康、武毅、武仪三种:卷五五说“康茂才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卷一四六又说:“铎,……蕲国武毅公茂才子也。……以疾卒于军……敕葬幕府山武仪公傍。”还有,《明一统志》卷六一《人物》说康茂才“追封蕲国公,谥武襄”。邵磊认为,康茂才谥“武义”之说,不仅多见载于《神道碑》等明初成文的史料,且为明代后期官修史书所取,今更有墓志为证。康茂才谥号当以“武义”为是。
笔者正在进一步搜集资料,拟撰写《明朝开国功臣康茂才》一文,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再结合《明史·康茂才传》,对康茂才事迹作过多的介绍了。
康铎(),字伯声[6],康茂才长子。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蕲春侯,在功臣中排第二十六位,当时年仅十岁,入侍皇太子朱标,在大本堂读书。年长后,随大将军徐达北征,又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云南,屡立战功。洪武十五年七月丙子(日)[7]卒于军中,年仅二十三岁,赠蕲国公,谥“忠愍”。
<font color="#、荆宪王朱瞻堈
明荆王一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祖籍凤阳;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第一代荆王朱瞻堈(),是朱元璋的曾孙,朱棣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正统十年(1445),朱瞻堈将王府从建昌府(府治在今江西南城县)迁至蕲州。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陷蕲州,焚荆王府,结束了荆王府在蕲州近两百年的历史。荆王共传10王(另有1人死后追封荆王),子孙受封郡王的28人,受封王世子或郡王长子、因故未袭王(郡王)位的5人,受封将军、中尉的,难计其数。[8]
明代藩王虽然“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9],但荆王一系仍然对蕲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朱瞻堈“移民”蕲州以来,荆王府屡次骚扰地方,为了建造王府,不仅让军事重地蕲州卫迁址,还强行拆除附近大批民房。荆王府将蕲州税课局和赤东湖河泊所据为己有,长达五十余年,直到荆王见潚获罪,才将局、所归还。荆王移藩蕲州后,由于亲王、郡王地位尊贵,蕲州的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高官和名士前来蕲州,扩大了蕲春对外交流,促进了蕲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荆王朱瞻堈尽管生于紫禁城,又在江西建昌生活了十七年,但最终把根落在了蕲州,时至今日,他的不少后裔仍散居在蕲春。因此,朱瞻堈可算作蕲春人。
“荆王瞻堈传”见《明史》卷一一九《诸王列传四》,其生平还见载于《明史》卷一○三《诸王世表四》。
笔者参考《明实录》、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蕲州志》、蕲春大桴《朱氏宗谱》等记载,撰写了《第一代荆王朱瞻堈》,对朱瞻堈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力争荆王府迁蕲,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读者如有兴趣,可去翻翻拙作“荆王府史话”系列。
朱瞻堈病逝于景泰四年(1453)十一月,享年四十八岁,谥曰“宪”,史称“荆宪王”,在位三十年,其中后九年在蕲州。
荆宪王陵墓,原在永福下乡策山(今蕲春县横车镇境内)。[10]成化年间,迁至安平上乡两路口铺,大泉山的南面、大王庙左边的韩家寝(今蕲春县蕲州镇境内)。后人称此地为“王坟脑”。[11]
<font color="#、李时珍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瓦硝坝(今属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居委会)人。《明史》卷二九九《方伎列传》中有“李时珍传”。原文如下: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明史》卷九八《艺文志三》还著录了李时珍《濒湖脉学》一卷、《奇经八脉考》一卷,并特别称颂“时珍《本草纲目》一书,用力深久”。
《本草纲目》自万历二十四年(1596)问世后,除在国内多次翻印外,很快就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朝、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传遍五大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被视为“东方医学巨典”,被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誉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1951年11月,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尊崇李时珍为世界文化名人。2011年5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李时珍墓位于蕲州雨湖之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李时珍父母合葬墓、李时珍夫妻合葬墓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蕲春人民以李时珍墓为主体,陆续建成了李时珍陵园。1984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前来视察并为“李时珍陵园”题名。1997年6月,李时珍陵园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font color="#、入《明史·忠义列传》的三个蕲春人——陈显元、李新、岳璧
明末农民大起义,义军攻城陷地,镇压了大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也枉杀了一些无辜百姓和忠臣义士。不少官员和乡绅被俘后宁死不屈,陈显元、李新、岳璧等三个蕲春人,死得非常壮烈,被《明史》写入《忠义列传》。
清乾隆四十年(1775)十一月,乾隆皇帝决定大举追谥明代忠臣,特命大学士、九卿、京堂(中央各官署长官)、翰詹(翰林院及詹事府)、科道(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等官,以《明史》、《通鉴辑览》两书为主,参考《大清一统志》和各省《通志》,查核人数,考证事迹,经反复讨论,最后拟定:对那些生平业绩显著、百折不回、取义成仁的,“各予专谥,共三十三人”;对那些平时没有什么大的表现,但危难关头坚贞不屈、慷慨就义的,汇入通谥之列,“其较著者曰忠烈,共一百二十四人;曰忠节,共一百二十二人;其次曰烈愍,共三百七十七人;曰节愍,共八百八十二人”;对其余那些“不能一一议谥者,并祀于所在忠义祠,共二千二百四十九人”。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按款分列缮册进呈”,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一月,钦定以《胜朝殉节诸臣录》为名,付武英殿刊刻颁行。[12]“胜朝”,是新王朝对已经覆灭的前王朝的称呼。
陈显元、李新,赐谥“忠烈”;岳璧,赐谥“烈愍”。
●死于李自成农民军之手的河南新安知县陈显元
《明史》卷二九三《忠义列传五》有“陈显元传”,附“刘禋传”后。原文如下:
陈显元者,由副榜授新安知县。恶衣粝食,徒步咨疾苦。以城堞倾颓,寇至不能守,率士民入保阙门寨。贼檄降,立碎其檄,及来犯,死守月馀,力竭而陷。见贼怒骂。贼大杀寨中人,显元叱曰:“守寨者,我也。百姓何辜,宁杀我!”贼怒,遂支解而死。
按:“副榜”是科举考试中公布附加录取名单的布告,就是在正榜之外,另取若干名之意。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1348)。中副榜的也可入仕做官。明清时,副榜成为安抚落第士人的重要方式之一。[13]
新安在秦代时置县,旧治在今渑池县境内,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县城。新安因东邻洛阳,西通长安,北临黄河,地扼汉代函谷关,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
阙门距新安县城15公里。这里有两座山,东为青龙山,西为凤凰山,两山对峙,呈龙凤拱阙之势,故名“阙门”,也叫“缺门”。缺门之名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在卷十六《谷水》篇中就说:“谷水又东,径缺门山,山阜之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矣。”[14]因“缺”字不吉利,当地人取谐音,改名为“铁门”。铁门地处新安、渑池、宜阳三县结合部,自古为豫陕官道咽喉之所在,素有“洛阳西大门”之称。因有险可据,在新安县城被摧毁后,陈显元就率众退守阙门寨,抵抗李自成农民军的进攻。今日的铁门镇,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东西,是新安县的副中心。[15]
新安人对陈显元甚为崇敬。清代前期,新安吕氏家族几代人撰文赋诗,传颂陈显元事迹。明末以来,以吕维祺、吕履恒为代表的新安吕氏家族,赫然成为豫西世家大族。[16]吕维祺()是明代著名理学家,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崇祯时官南京兵部尚书,后归居洛阳,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洛阳后,被杀。[17]吕维祺的次子吕兆琳(),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监察御史,他撰写了《陈县令长卿先生传》,康熙《蕲州志》从《新安志》中抄录了这篇传记,将其收入了卷十《艺文志》[18],现摘抄如下:
公讳显元,字长卿,湖广蕲州人。赋性孤直,嗜学好修,旷不偕俗(意思是:心胸开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引者注),自行其性。……崇祯十五年莅新安,……粗衣粝食,与齐民等,或徒步于道,询邑疾苦,常推食解衣,以拯饥寒者。尤喜人读书,于贫寒子弟力不能赡者,助资以成其志。……闯寇迫临,邑垣已颓,率百姓入阙门寨,死守旬馀,力匮而陷。先日,贼发牌令降,公击碎其牌。贼询击牌者,公扬言曰:“为国保守封疆,恨不杀贼,击牌,分应耳!”语毕,大骂。贼恨阙门抗守,尽屠之,公更曰:“守寨由我,百姓何辜?宁碎我,勿杀百姓。”贼益怒,公骂不绝口,遂支解之,公同子遇害。阙门不杀者三十六人负土成坟。……
吕兆琳的次子吕履恒(),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吕履恒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著有《梦月岩诗集》,所作长诗《阙门行》歌咏陈显元,诗前小序说:
哀陈公也。公讳显元,楚之蕲州人。崇祯壬午令新安,以滑稽息民为治。时洛郡失守,属城邑皆隳,公率民登铁门砦,日夜守陴,不为动。贼檄公,公碎其檄,大骂。贼怒,并力攻之,砦启,无少长皆屠。公走且呼曰:“纠民守死者,县令也。宜杀某,勿苦我民。”贼不顾,公持其刃,呼益急,遂歼焉。其子某亦与难。遗民三十六人者为负士成坟。予闻诸父老云。
诗中说:“铁门山上垒培在,居民曰是陈公屯”,“春来杜宇犹啼血,瓦棺不朽常山舌。落落青松三尺堆,常照嵩峰万古月。”[19]吕履恒把陈显元与唐安史之乱时骂贼、不屈而死的颜杲卿相比。安禄山叛乱,常山太守颜杲卿城陷被俘,骂不绝口,安禄山割断其舌,问:“复能骂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蕲春先贤、清乾嘉时期湖北著名的文史专家陈诗()编《湖北旧闻录》,将《阙门行》及诗前小序辑入卷三九《文献六》“陈显元”条[20]。
吕履恒的次子吕宣曾(),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曾任湖南靖州知州。吕宣曾是著名学者,晚年主修乾隆《新安县志》,该志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刊行[21]。吕宣曾在卷八《祠典志·名宦》中为陈显元立传,还在卷十四《见闻志·兵燹》中记载了陈显元死难时间及经过。
清初,新安百姓追思陈显元,在东门内立了一通垂芳碑。康熙四十六年(1707),新安知县陆师(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发动“缙绅士民”,在函谷关内路北建了一座陈公祠。陈公祠规模较大,“其祠三楹,左右庑各三楹,门三楹”,四周还筑了围墙。[22]提督河南学政汤右曾[23]撰写《陈公祠记》,高度评价了陈显元视死如归的精神,他将形势危急时一些重臣“迁延畿甸,望风迎降”,与陈显元“成仁取义,大节凛然”进行了对比,说陈显元的事迹、精神,“虽小夫妇人,至今皆知其烈”,陈公祠将“与睢阳双庙同其不朽”!
睢阳(今河南商丘市)双庙祭祀的是唐代忠烈之士张巡、许远。安史之乱爆发后,真源令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至德二载(757),安庆绪部将尹子奇带兵十三万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率部进入睢阳。许远认为自己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张巡、许远领导军民坚守数月,多次击败叛军。因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睢阳最终失陷,张巡、许远被俘。尹子奇问张巡:“听说你每战眼角爆裂,牙齿都咬碎了,何至于此!”张巡怒斥道:“我欲气吞逆贼,只恨力不够!”尹子奇用大刀敲开张巡的嘴,见所存牙齿仅三颗。张巡不屈而死,许远被押往洛阳,后也遭杀害。睢阳人民建庙纪念二人,称之为“双庙”。[24]
陈显元视死如归,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赐谥“忠烈”。《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二《通谥忠烈诸臣》曰:
新安知县陈显元,蕲县(引者按:应为“蕲州”)人;城经摧颓,率民入保阙门寨,碎贼伪檄;崇祯十五年,贼来犯,守月馀,力竭,寨陷,骂贼,支解死。(见《明史》及《辑览》)
关于陈显元死难时间,河南归德(今商丘)人郑濂(),在《豫变纪略》卷三中,记为“崇祯十三年十二月”。[25]但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兴亚研究,“破新安,杀知县陈显元”,应是“崇祯十五年间之事”。[26]
乾隆以来的《蕲州志》,将陈显元写入《人物志》的“忠节传”。乾隆《蕲州志》卷九《人物志·忠节》“陈显元传”,说陈显元“无子,其甥浦某以榇(音chèn,就是棺材。——引者注)归葬”。[27]其实,陈显元并非“无子”,而是父子二人一起殉难了。当时,坚守阙门、幸免遇难的三十六名新安百姓,将陈显元父子就近安葬;康熙年间,外甥浦某买了棺材,跋山涉水,将舅舅和老表的遗骨归葬陈氏祖坟山东山寺旁[28],让陈显元父子二人魂归故里。
●死于张献忠农民军之手的乡绅、原陕西按察司佥事李新
《明史》卷二九四《忠义列传六》有“李新传”,附“许文岐传”后。
许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历任南京兵部职方郎中、黄州知府。崇祯十三年(1640)调任驻劄蕲州的下江防道兵备副使(正四品),多次击退农民军的进攻,还阻止过官军左良玉部溃兵侵扰。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张献忠冒大雪,从西门突入蕲州城内,许文岐组织巷战,不敌被俘。张献忠“闻其名,不杀”,将他关在后营里。许文岐密谋策反张部老营,因计划泄露,被处斩,含笑而死,朝廷追赠太仆寺卿(从三品)。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赐谥“忠烈”。
张献忠攻陷蕲州后,抓获了一大批官吏和乡绅,逼迫他们投降。原陕西按察司佥事李新,蕲州卫指挥岳璧,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原江西右布政使张邦翼,李时珍之孙、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原山西按察司副使李树初,天启二年(1622)进士、原遵化兵备道李梴,天启二年进士、原苏松巡按御史饶京,万历年间贡生、原印江知县董一化,秀才卢如鼎(康熙《蕲州志》主纂卢綋之父)、李化龙、孙仍,还有他们的一些亲属,宁死不屈,最后都被张献忠农民军杀死。[29]
《明史·李新传》原文如下:
贼既陷蕲州,遂屠其民。乡官、陕西佥事李新举家被执,贼欲屈之。新叱曰:“我昔官秦中,尔辈方为厮养,今日肯屈膝厮养耶!”贼怒,新抱父尸就刃。
康熙以来的《蕲州志》的《人物志》,康熙《湖广通志》卷三三《人物二》,光绪《黄州府志》卷二二《人物志·忠义》,都有《李新传》;顾景星《白茅堂集》卷三八也有《李新传》;广济人刘醇骥(),是明末清初名震湖广的文学家、学者,所作《李佥事传》,被咸丰、光绪《蕲州志》收入《艺文志》。
李新,字即岩[30],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初任潜山县知县,升任南京南城兵马司指挥,调任户部主事,负责到临清运河钞关督理税收。钞关又称榷关,是明清时期对过往关卡的船只、商品征税的一个专门机构。临清运河钞关初设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升为户部榷税分司。万历年间,临清运河钞关税额曾占全国榷关课税额的三分之一,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31]李新到任之前,临清钞关征收舟、车两种税,李新向户部建议取消车税,将其附加到舟税上,简化手续,方便商民。后升户部员外郎,崇祯十三年(1640),出任陕西按察司佥事,分巡陇右道,因父母老迈,请求退休侍奉双亲。归乡后,自撰一副对联:“一官无状酬明主,万里全躯见老亲”,悬挂在厅堂上。
李新家住蕲州小西门内凤山坊[32],蕲州失陷,全家被俘。李新之父李于节,字子高,是个秀才,他怕李新顾虑父母,于是“争先骂贼,引颈受刃”。张献忠农民军胁迫李新下跪,李新骂不绝口。骂的那些话,以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殉难》“李新传”[33]的记载最为详细,抄录如下:
贼,尔非秦人乎?我执节入秦时,尔厮养卒耳,岂为尔屈耶!某,我父,某,我母,某,我妻,某,我子,死则同死耳,跪不能也!
张献忠是陕西人,部队中也以陕西人居多。李新当初带着朝廷敕书和关防,出任陕西按察司佥事,自称“执节入秦”。他从骨子里瞧不起这些农民,说他们仅仅是一些“厮养卒”。“厮养”,就是厮役,原指干粗杂活的奴隶,后泛指为人驱使的奴仆。这种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当然必须予以批判。但李新很有骨气,威武不能屈,“可杀而不可辱”,死就死,“跪不能也”!他勇敢地“抱父尸就刃”,张献忠农民军将他“脔割之”,就是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这也未免过于残忍了。李新的母亲杨氏、兄弟李绮、儿子承裘、承弓,同死。
张献忠看到李新如此大义凛然,如此舍生忘死,感慨不已,《白茅堂集》卷三八《李新传》记载:
献忠瞋目视良久,以掌击膝曰:“快哉!老子今日看杀汝等求生不得,独汝真好汉。”……献忠后大书驿壁:“山前山后皆出松,地平平地柳成阴。桃李笑柳柳比松,千秋万古还是松。——关西张秉吾题吊李新。”
李新墓在头铺地藏寺侧。[34]
李新赢得了蕲春百姓的尊敬,康熙《蕲州志》记载,李新名列“乡贤祠”。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赐谥“忠烈”。《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二《通谥忠烈诸臣》曰:
陕西监军道佥事李新,蕲州人,乞养归。崇祯十六年,献贼陷城,尽杀其家人胁之,新抱父尸,骂贼被杀。(见《明史》及《辑览》)
●死于张献忠农民军之手的蕲州卫指挥岳璧
《明史》卷二九四《忠义列传六》有“岳璧传”,附“郭以重传”后。原文如下:
先是,蕲州破,指挥岳璧自屋堕地,不死。贼执至城上,欲降之。厉声曰:“我世臣也,城亡与亡,岂降贼!”贼刃之,仆地。气将绝,嗔目曰:“我死为鬼,当灭汝!”时大雪,血流丈馀,目眦不合。
康熙以来的《蕲州志》的《人物志》,康熙《湖广通志》卷三三《人物二》,光绪《黄州府志》卷二二《人物志·忠义》,都有《岳璧传》。
岳璧,字连城,是参将岳镇华的侄子。先祖岳得,清河(今属河北省)人,永乐年间任蕲州卫指挥使,子孙世袭。[35]《明史》、《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光绪《黄州府志》,称岳璧为“指挥”或“蕲州卫指挥”;而康熙以来的《蕲州志》,则说岳璧官“蕲州卫指挥使”。[36]卫指挥使是正三品高级武官。
据《蕲州志》记载,岳璧被俘后,张献忠农民军知道他是个军官,“问之,璧不应;问衣服,不应;问弓箭马骑,终不应。”农民军强迫岳璧投降,岳璧表示坚决与蕲州城共存亡,做鬼也要与农民军血战到底,后被张献忠农民军刺杀。大雪纷飞,岳璧血流丈余,死不瞑目。
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赐谥“烈愍”。[37]《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五《通谥烈愍诸臣(下)》曰:
蕲州卫指挥岳璧,蕲州人;崇祯十六年,贼至,被执,胁降,骂贼,贼刺之,时大雪,血流丈馀死。(见《明史》及《辑览》)
与岳璧一起守城、同时遇难的,还有饶京、董一化、李化龙、孙仍等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饶京、董一化,赐谥“节愍”[38],李化龙、孙仍,入祀忠义祠[39]。
二、正史存名的59位蕲春人
除上述有传的10人外,正史上记载了姓名、甚至还记载了简要事迹的蕲春人,最少还有59位。
<font color="#、东汉蕲春侯陈浮、陈浮之子专诸、专诸之子陈笃,3人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陈俊传”末尾记载:
(陈俊)二十三年卒。子浮嗣,徙封蕲春侯。浮卒,子专诸嗣。专诸卒,子笃嗣。
陈俊,南阳西鄂(在今河南南召县境内)人,东汉开国功臣,赫赫有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排名第六位,初封新处侯,后定封祝阿侯。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陈俊卒,其子陈浮袭封祝阿侯。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光武帝刘秀为了给他的儿子济南王刘康增加封地,将祝阿县划归济南王国,陈浮被“徙封蕲春侯”。(参见拙作《谈东汉蕲春侯国建置年份》)
陈浮生在他乡,死在蕲春,作为“移民”,可算作蕲春人。这样一算起来,陈浮就成为正史上留名的第一个蕲春人。
陈浮之子、第二代蕲春侯专诸,是否生于蕲春,已不可考。专诸在蕲春成长,在蕲春为侯,在蕲春去世,应算作蕲春人。
专诸之子、第三代蕲春侯陈笃,无疑应算作蕲春人。
<font color="#、吴淑之父、五代十国杨吴时的吴文正(应为吴文),吴淑之子、北宋时人吴安节、吴让夷,3人
上文已提到,张耒在《吴大夫墓志铭》中说:“(吴瑛)曾祖讳文,大理司直”,“(司直君)老于蕲,今其子孙遂家蕲春。”
吴文祖籍润州丹阳,在五代十国的杨吴任大理司直、太子中允,最后到蕲春为官,定居蕲春,老死在蕲春。他与蕲春侯陈浮、荆王朱瞻堈情况相似,作为“移民”,可算作蕲春人。
《宋史》卷四四一《文苑列传三》“吴淑传”中记载:
父文正,仕吴,至太子中允。好学,多自缮写书。
关于吴淑父亲之名究竟是“吴文”还是“吴文正”,笔者曾在《隐士吴瑛的家世及其与名流的交往》一文中作了论述。古代臣子须避君王讳、子孙须避祖先讳,如果吴淑之父为“文正”,吴淑“字正仪”,儿子侵犯父亲的名讳,那是大逆不道的事。因此,应以《吴大夫墓志铭》所记为准,单名“文”,而不是“文正”。
《宋史·吴淑传》还记载:
子安节、让夷、遵路,皆进士及第。
吴遵路另有传。而吴安节、吴让夷两人,其余事迹不详。傅璇琮主编的《宋登科记考》,关于吴安节、吴让夷两人,也只说他们是“吴淑子。北宋前期登进士第”,所据材料也仅为《宋史·吴淑传》。[40]
<font color="#、北宋晚期江西诗派重要作家林敏功,1人
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北宋末南宋初,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很多,逐渐形成一个声同气应的诗人群体。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共列举了25人。蕲春是江西诗派重镇,《宗派图》所列25人中,蕲春有3人——林敏功、林敏修、夏倪。拙作《江西诗派三蕲人——林敏功、林敏修、夏倪》,对这三个蕲春人,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林敏功不仅是江西诗派重要作家,还是著名的隐士,宋徽宗曾赐林敏功“高隐处士”称号。
林敏功勤于著述,有诗文百余卷。《宋史》卷二〇八《艺文志七》记载:
《林敏功集》十卷
令人惋惜的是,林敏功的著作,包括《宋史·艺文志》著录的《林敏功集》,都亡佚不存了。今人编《全宋诗》,辑录林敏功诗八首、《寄夏均父》诗前四句以及几个残句。
<font color="#、南宋初诗人吴亿,1人
吴亿因其诗词集而名列《宋史》。《宋史》卷二〇八《艺文志七》记载:
吴亿《溪园自怡集》十卷
曾枣庄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介绍:
吴亿(生卒年不详) 字大年,蕲春(今属湖北)人,吴择仁子。南宋初通判静江,后居余干。长于诗词,其《烛影摇红》(楼雪初消)词甚为人传诵。著有《溪园集》十卷(《宋史&#8226;艺文志》七作《溪园自怡集》),今已佚。……事迹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宋诗纪事》卷五六。[41]
《直斋书录解题》系南宋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42]所著,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别集类下》记载:
《溪园集》十卷
蕲春吴亿大年撰。其父择仁为尚书。亿仕至静江倅,居余干,有溪园佳胜。世传其“楼雪初销”词,为建康帅晁谦之作。[43]
《宋诗纪事》是清代文学家厉鹗()编辑的一部宋代诗歌资料汇集,卷五六介绍吴亿说:
亿字大年,蕲春人。仕至静江倅。有溪园集。
吴亿之父吴择仁,《宋史》卷三二二有传,附“吴中复传”后。《吴中复传》说:“吴中复,兴国永兴人。……从孙择仁。”吴中复(),字仲庶,兴国军永兴县(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宰相梁適、刘沆,梁、刘因而罢相,仁宗亲书“铁御史”三字赐之。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历任江宁府、成德军(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成都府、永兴军、荆南府(治所在今湖北江陵)等地知府或知军。吴瑛归隐蕲春时,吴中复赋诗相送,司马光唱和。(参见拙作《隐士吴瑛的家世及其与名流的交往》)吴择仁是吴中复的从孙。兄弟的孙子,称之为“从孙”。据《宋史&#8226;吴择仁传》,吴择仁,字智夫,曾任开封雍丘主簿,熙河路转运判官,以直秘阁为副使,从招讨使王厚出征,加龙图,进集贤殿修撰,为京畿都转运使,拜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出为显谟阁直学士、知熙州,徙永兴军,以徽猷阁待制领江、淮发运,还直学士、知渭州,因病提举崇福宫,起知青州,未到任,卒,享年六十六。从《宋史》的记载看,吴择仁并未做过尚书,其仕途顶峰为“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宋史》也没有记载吴择仁的籍贯。兴国永兴与蕲州蕲春一衣带水,隔江相望,吴亿一家何时成为蕲春人,待考。
吴亿官至静江倅。宋高宗赵构曾领静江军节度使,当了皇帝后,于绍兴三年(1133),升桂州为静江府;元代改为静江路;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桂林府,桂林一名沿用至今。倅,音cuì,州郡的副职。宋代州郡副职,官名“通判”,全称“通判州事”。宋代时,皇帝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通判与州府长官(知州或知府)互相牵制、监督。通判的权位有些特殊。论官位,通判是知州的副手,在知州之下;论职权,通判可与知州同理一州之政,凡涉及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的公文,须经知州与通判联署才能生效,通判还有监察官吏之权,可直接通达皇帝,号称“监州”。[44]
吴亿晚年移居余干(今江西余干县)。他筑了一座园林,名“溪园”,闲暇时,赏赏景,赋赋诗,填填词,自得其乐,其诗词集就名为《溪园自怡集》,简称《溪园集》。可惜这部诗词集已亡佚不存。今人编《全宋诗》、《全宋词》,辑录吴亿诗二首(见《全宋诗》第29册第18884页)、词二首(见《全宋词》第二册第页)。现抄录如下。
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
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
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
按:莺脰湖在今江苏吴江市南,因形似莺脰(脖子)而得名。
磨崖中兴颂
借问江头人钓鱼,为言灵武事何如。
磨崖岂是当时意,两字噫嘻金镜书。
按:胡道静、吴玉如标点整理本《宋诗纪事》[45],“磨崖”作“摩崖”。
江上雪初消。
暖日晴烟弄柳条。
认得裙腰芳草路,
曾折梅花过断桥。
潘鬓为谁凋。
长恨金闺闭阿娇。
遥想晚妆呵手罢,
更傍珠唇暖玉箫。
烛影摇红 上晁共道
楼雪初消,
丽谯吹罢单于晚。
君千炬起班春,
吹香风暖。
里珠帘尽卷。
正人在、蓬壶阆苑。
卖薪买酒,
立马传觞,
升平重见。
谁识鳌头,
去年曾侍传柑宴。
至今衣袖带天香,
行处氤氲满。
已是春宵苦短。
且莫遣、欢游意懒。
细听归路,
璧月光中,
玉箫声远。
按:关于第二首词,《直斋书录解题》说:“世传……为建康帅晁谦之作”。晁谦之(),字恭道。吴亿词题中“共道”可能为“恭道”之误。晁谦之出身于宋代著名世家大族——澶州晁氏。宋南渡后,居信州(州治在今江西上饶)。晁氏族人生存窘迫,他尽力收抚帮助。曾任尚书右司员外郎,权户部侍郎,工部侍郎,知抚州,官至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府。绍兴二十四年卒,葬于铅山鹅湖。建康府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绍兴十五年(1145)正月,晁谦之由抚州知州充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府,绍兴十八年(1148)四月,因有人在秦桧面前诬陷他与赵鼎、王庶子勾结,被罢职。[46]从“去年曾侍传柑宴”、“至今衣袖带天香”等句子看,吴亿这首词,作于晁谦之最风光的时候。
<font color="#、南宋理宗时被迫举火自焚的进士冯杰,冯杰之弟冯大声,2人
冯杰,南宋宁宗、理宗时人,蕲州进士。冯家本是读书人家,然而都大坑冶司为了完成朝廷下达的铸钱任务,竟然将他家贬为“炉户”,而且威逼一天比一天紧,冯杰的妻子、女儿,相继忧愁至死,弟弟冯大声上访投诉,死在路上。冯杰感到绝望,毒死了两个儿子和小老婆,放火自杀身亡。绍定五年(1232)五月,这一恶性案件经大臣上奏后,理宗下诏将坑冶司长官魏岘罢职,以示惩戒。《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记载:
(绍定)五年……五月……辛卯,臣僚言:“积阴霖霪,历夏徂秋,疑必有致咎之征。比闻蕲州进士冯杰,本儒家,都大坑冶司抑为炉户,诛求日增,杰妻以忧死,其女继之,弟大声因赴诉死于道路,杰知不免,毒其二子一妾,举火自经而死。民冤至此,岂不上干阴阳之和?”诏都大坑冶魏岘罢职。
“都大坑冶”即“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就是“泉使”。宋代,提举坑冶司又称提举坑冶铸钱司,“掌收山泽之所产及铸泉货,以给邦国之用。”[47]“铸泉”即“铸钱”。司马光《乞罢免役钱状》中说:“钱者,流通之物,故谓之泉布。”
史书对魏岘生平事迹记载寥寥。魏岘著有《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被《四库全书》收录,《四库全书总目》说:“岘,鄞县人,官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48]鄞(y&iacute;n)县,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朝奉郎为正六品上。据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虞万里研究,魏岘担任泉使,前后至少十二年,即从嘉定十四年(1221)到绍定五年(1232),在饶州办公,每年巡视于江东、淮、浙、福建等地之间。绍定五年(1232)五月,冯杰案发,魏岘罢职。淳祐二年(1242),魏岘起为直秘阁,以中大夫(从四品)知吉州军兼管内劝农使。[49]
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蕲州矿冶业兴盛,铸币业随之产生。宋代铁矿业,设有四监、十二冶、二十务、二十五场,蕲州为十二冶之一。[50]南宋严禁铜钱流入江北,在江北区域推行铁钱。乾道六年(1170)六月,“置蕲州蕲春监……铸铁钱。”[51]蕲春监是开矿冶铸铁钱的专门机构,所铸铁钱在两淮地区流通,铸币量高峰年份达二十万贯。蕲春监几次废罢,又几次复置。[52]
为了支付巨额的军政费用和屈辱的岁币赔偿,南宋朝廷只得加大钱币投放量,各冶铁场和钱监难以完成任务,就千方百计扩充炉户(从事冶铸业的匠户)队伍。[53]进士冯杰家居然也被降为炉户,最终竟然被逼得家破人亡,真是斯文扫地!
冯杰或许是蕲春历史上最悲惨最可怜的一位进士。
咸丰以前的《蕲州志》,对冯杰只字未提。咸丰《蕲州志》卷九《选举志》,才在宋代进士栏中,“据《宋史·理宗纪》补”上了冯杰之名,后为光绪《蕲州志》沿袭。
<font color="#、明蕲春侯康铎之子康渊,1人
康渊(1381—?),是康茂才之孙,康铎之子。《明史》卷一三○《康铎传》末尾说:
子渊幼未袭,授散骑舍人。已,坐事革冠服,勒居山西,遂不得嗣。弘治末,录茂才后为世袭千户。
《明史》卷一○五《功臣世表一》记载:
子渊幼,优给,已,获谴卒,爵除。
明嘉靖九年(1530),吏部编了一部《功臣袭封底簿》[54],嘉靖二十六年(1547)又重编。据《底簿》第一卷“蕲春侯康铎”条记载,康铎于洪武十五年(1382)病故,“男康渊年二岁,优给,后充散骑舍人。革去冠带,山西罢闲,病故。……”
所谓“优给”,就是病故官员的子弟,年幼未袭封,也发给全额俸禄。[55]康渊虽然没有袭封蕲春侯,但享受蕲春侯全额俸禄——两千五百石。朝廷当时还赐给康渊诰命和功臣铁券。康渊长大一点后,担任了散骑舍人。散骑舍人就是皇帝的亲兵。[56]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仅十三岁的康渊,糊里糊涂地卷进了一桩不法案件,被革职,“收诰券,停其禄”[57],强制迁居山西闲住。
据《明功臣袭封底簿》,永乐二十二年(1424)、宣德二年(1427),康渊之子康胜两次进京,要求继承侯爵,朝廷不准,发回山西“依亲完住”。弘治七年(1494),康胜之孙康永赴京上访,朝廷答复,康铎爵位已经“停废百年有余”,从此,袭爵一事作罢。
弘治年间,给事中戴铣上奏,建议“请录功臣后,勿绝其祀”,朝廷派员查访,找到了康永。据《明武宗实录》卷四记载,弘治十八年(1505)八月,朝廷“录用开国功臣蕲国公康茂才五世孙永为正千户”,并允许世袭。正千户为正五品武官。
<font color="#、明嘉靖年间刑部尚书冯天驭(),1人
明代的尚书,为正二品高官。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冯天驭官至刑部尚书,成为蕲春历史上品级最高的京官、文官。冯天驭(),字应房,号午山。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初授大理寺评事(正七品),改都察院监察御史(正七品),两次以御史身份出任南直隶提学官,历迁大理寺右寺丞(正五品)、左寺丞、右少卿(正四品)、左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左副都御史协管院事(正三品),升刑部右侍郎(正三品),转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
《明史》卷一一二《七卿年表二》,“嘉靖四十年”“刑部尚书”一栏记载:
冯天驭 四月任。六月闲住。
据《明世宗实录》卷四九五记载:“嘉靖四十年四月,庚寅朔,……甲午,升吏部右侍郎冯天驭为刑部尚书……”所谓“朔”,就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庚寅朔”,是说这个月初一的干支为庚寅。甲午为初五。据《明世宗实录》卷四九八记载:“嘉靖四十年六月,己未朔,……丁亥,……诏刑部尚书冯天驭回籍闲住,以给事中侯廷柱劾其贪鄙故也。”丁亥为二十九日。这一年有闰五月。经推算,冯天驭担任刑部尚书仅114天,不满四个月。
当时,奸臣、内阁首辅严嵩专权,排斥异己,势焰熏天。从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到四十一年(1562)五月严嵩垮台,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刑部尚书走马灯似地换——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十九,郑晓罢;五月十九,闵煦任,不久丁忧离职;八月二十五,潘恩任;嘉靖四十年三月二十七,潘恩改左副都御使;四月初五,冯天驭任;六月二十九,冯天驭闲住;七月初五,蔡云程任;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初二,蔡云程丁忧离职;五月初五,张永明任。[58]
冯天驭之所以去职,《明世宗实录》说是因为刑科给事中侯廷柱“劾其贪鄙”。至于冯天驭是否“贪鄙(贪婪平庸)”,当事人的后裔则另有说法。冯天驭无子(后来立侄儿汝承为嗣子),嘉靖三十年(1551)十一月十九,年近半百时,才与张夫人生下一女。夫妇两人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当儿子一样地养,如果有大小官员来访,冯天驭就让女儿登堂拜见,因此,这个女儿不仅容貌秀丽,而且举止大方。严嵩正想为孙子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媳妇,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后的某一天,严嵩亲自上了冯府的门。以前,冯天驭一直得徐阶关照,又与严嵩虚与委蛇,仕途上还算比较顺遂。但如果与严嵩结为亲家,他内心则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酒席上,严嵩开口了,冯天驭佯装大醉,没有搭理,把严嵩搞了个面红耳赤。事后,严嵩怀恨在心,唆使刑科给事中侯廷柱弹劾冯天驭“贪鄙”。于是,冯天驭被罢去刑部尚书,“回籍闲住”。冯天驭之女后来嫁给顾阙之子顾大训(顾景星的祖父)为妻,于万历三十年(1602)六月十二日去世。[59]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四六《家传》,收有顾大训之子顾天锡所述的《先妣冯孺人传》,《传》曰:
先妣冯孺人,刑部尚书冯公讳天驭女,母张夫人,无子,钟爱。十岁尚乌幍锦袍,揖见缙绅大老于邸第。大学士严嵩欲为姻娅,奉酒上寿,冯公佯醉,严大惭,嗾(音sǒu,教唆的意思。——引者注)给事中侯某劾尚书致仕。
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因而冯天驭在刑部难有什么大的作为。冯天驭为时人、后人所称道的功绩,主要有:一是任南直隶提学官时,“杜私谒(杜绝开后门,拉关系),先行谊(崇尚品行正义),置学田,以赡贫乏(资助贫困学生)”,使南直隶民风、学风发生极大转变。他所赏识选拔的士子,后来大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担任要职的、“以功名著于世者”很多。如江苏太仓的王锡爵(),参加童子试时年仅十二岁,冯天驭一见,认为“孺子可教矣”,王锡爵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会试中会元,殿试为榜眼,万历十二年(1584)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宰辅大臣,万历二十一年(1593),升任首辅,死后赠太保,赐谥“文肃”。二是在大理寺、都察院任职期间,以及官刑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时,处事“端慎平允”,尤其是担任吏部侍郎长达四年,“谙习铨(quán,量才授官)事”,协助尚书选授的官员,得到了舆论的认可。[60]三是他在成名之前的嘉靖四年(1525),校订刊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推进了文化学术事业发展,该刊本刻印精良,现被《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四是他罢职回乡后,捐资在蕲州北门外便民仓的左边建阳明书院,为宣传阳明心学、繁荣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61]康熙《蕲州志》将他写入《人物志》的“政迹传”,乾隆以来的《蕲州志》将其写入《人物志》的“儒林传”。
冯天驭卒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月[62],墓在蕲州头铺一带[63](今蕲州镇塘塆村四角丛塆)。
<font color="#、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李时珍之子李建中、李建元,3人
医圣李时珍出身于世医之家。祖父以医为业,可惜没有留下名字。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博洽经史,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一时名声鹊起,“王侯重之”。[64]《本草纲目》卷十七“藜芦”条,记载了李言闻的一则医案:
我朝荆和王妃刘氏,年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入,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
李言闻成为豪门大族笼络的对象,曾被顾问(号日岩,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福建左参政)、顾阙(号桂岩,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兄弟延为座上宾。顾阙曾孙顾景星著《白茅堂集》,将李言闻写入了《桂岩公诸客传》。
从李言闻开始,李家子孙非儒即医,或儒医两兼。万历五年(1577),顾问为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作序(即《奇经八脉考引》)[65],称赞说:“濒湖(引者按:指李时珍,时珍号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著述。”可以说,家学渊源,以及李言闻积累的人脉资源,为李时珍成长为医圣、药圣,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李言闻本人也在《明史》上留下大名,《明史》卷九八《艺文志三》记载:
李言闻《四诊发明》八卷
其实,李言闻所著的医书很多,据《本草纲目》卷一《引据古今医家书目》记载,有《月池人参传》、《月池艾叶传》、《痘疹证治》;据《本草纲目》卷十二“人参”条所述,有《人参传》上下卷;据《本草纲目》卷十五“艾”条所述,有《蕲艾传》一卷;据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方术》“李言闻传”记载,有《医学发明》、《脉学发明》;据《白茅堂集》卷四五《桂岩公诸客传·李言闻》记载,有《医学八脉注》;李言闻还对宋人崔嘉彦有关脉学方面的《四言举要》进行了删补,成果被保存在李时珍《濒湖脉学》一书之中,署名“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彦希范著 明蕲州月池子李言闻子郁删补”[66]。
令人遗憾的是,李言闻的著作,包括被《明史·艺文志》所著录的《四诊发明》在内,都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但令人欣慰的是,其精华均被李时珍吸收。
宋人剽窃魏晋间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杜撰出《脉诀》一书,尽管“鄙陋纰缪”,却流行不衰。[67]元人戴启宗撰写《脉诀刊误》,驳斥了这一赝本的许多错误,可惜破而未立。李言闻在《四诊发明》中,进一步纠正了《脉诀》的错误。因《四诊发明》写得有些深奥,一般读者难以理解,时珍就以此为基础,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歌诀形式,著成《濒湖脉学》。时珍还将其父删补的《四言举要》附载书中,与《濒湖脉学》互为补充。《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濒湖脉学》的功绩时,记下了时珍父亲的一份:“时珍乃撮举其父言闻《四诊发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自是以来,《脉诀》遂废。”[68]
时珍巨著《本草纲目》,多处称赞、摘引其父医书。如,卷十二“人参”条,四次摘录其父《人参传》中的“要语”;卷十五“艾”条,为了说明端午节时收割的艾叶药效最佳,引用其父《蕲艾传》中短歌:“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康熙《蕲州志》将李言闻写入《人物志》的“方术传”,乾隆以来的《蕲州志》将李言闻写入《人物志》的“孝友传”。章学诚的《湖北通志检存稿》,将“李言闻传”附在《三耿二顾张绪传》的“二顾传”之后。
《明史》卷二九九《李时珍传》还提到了时珍之子建元、建中。上文已抄录了该传全文,为表述方便,且将涉及建元、建中的文字,重录如下:
书(引者按:指《本草纲目》)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李时珍为《本草纲目》的编著和出版耗尽了毕生心血,他没能亲眼见到这部巨著问世,就匆匆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时珍嘱咐次子建元一定要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一月,李建元向皇帝陛下进献了金陵书商刻印的《本草纲目》五十八套,同时还进呈了先父的遗表和自己撰写的《进〈本草纲目〉疏》。据《明神宗实录》卷三○四记载:
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癸巳朔,……甲辰,……湖广靳州生员李建元奏进《本章纲目》五十八套,章下礼部,书留览。
这个月的“甲辰”为十二日。这段“实录”错了两个字,一是将“蕲州”的“蕲”字误写为“靳”,二是将“本草纲目”错为“本章纲目”。
江西本《本草纲目》首载了李建元的《进〈本草纲目〉疏》。李建元在这篇奏疏中,向皇帝介绍了自己父亲的情况,陈述了父亲编写《本草纲目》的意图和这部书的价值,恳切希望皇帝“准行礼部转发史馆采择,或行医院重修”,以便让天下更多的百姓受益,“寿国以寿万民”。江西本在李建元的《疏》下注曰:“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 日进呈,十八日奉圣旨: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
李建元在《疏》中自称“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明代时,凡是没有取得县学、州学、府学学生资格的士子,无论年龄大小,通称为童生。童生参加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岁试、科试),取中以后才能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明初,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享受官府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米六斗。后来增加人数,“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增广者谓之增广生员”。再后来,“又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简称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69]
《本草纲目》首刻本(金陵本)上载有“辑书姓氏”:“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蕲州李时珍编辑。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黄州府儒学生员男李建元校正。应天府儒学生员黄申、高第同阅。太医院医士男李建方、蕲州儒学生员男李建木重订。生员孙李树宗、生员孙李树声、生员孙李树勋次卷。荆府引礼生李树本楷书。金陵后学胡承龙梓行。”《本草纲目》附图卷上载有:“阶文林郎、蓬溪知县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宗校。”附图卷下载有:“阶文林郎、蓬溪知县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声校。”可见,《本草纲目》这部登峰造极的科学巨著,凝聚着李时珍毕生的心血,也浸透了李时珍的子孙、学生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其中李建元绘制药图,校订全书,出力尤多。而且,时珍晚年时,长子建中在异乡为官,三子建方在太医院任职,幼子建木过继给兄长果珍为嗣子,因此,建元还承担了照料父母起居、操持全家事务的重任。
<font color="#86年12月,在蕲州镇土台乡境内县麻纺总厂基建工地附近池塘边(今属街口村),发现了一块青石残碑,据李时珍纪念馆专家宋光锐考证,这块残碑上刻的是李建元墓志铭[70]。墓志铭记载,李建元生于嘉靖甲辰年即嘉靖二十三年(1544)七月,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二月。
在时珍几个儿子中,唯独长子李建中步入仕途做了官。《明史·李时珍传》说他官四川蓬溪知县。金陵本《本草纲目》附图卷,称“阶文林郎、蓬溪知县李建中”,“辑书姓氏”则称“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
康熙以来的《蕲州志》,将李建中写入《人物志》的“政迹传”(或“仕迹传”),康熙《蕲州志》卷十《艺文志》还收录了一篇未注明作者的《李建中传》[71]。
据《蕲州志》、《蓬溪县志》记载,李建中,字龙源,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六次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都名落孙山。初任河南光山县教谕,万历三年(1575)升任四川蓬溪县知县。[72]李建中为官清廉,时常“布衣角巾往来赤城、青石、风门、明月之间”。赤城、青石、风门、明月,都是蓬溪境内比较有名的山。李建中关注民生,有一年,蓬溪大旱,他与百姓一起求雨,正巧天降甘霖,百姓齐呼“李公雨”。
李建中在蓬溪知县的第一个任期满后,考核称职,升授文林郎。“文林郎”是一个荣誉官衔,明代时称“散阶”。初授或升授某品官,赐初授散阶。对府州以下官员,一般三年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再升授、加授散阶。初考称职时,赐升授散阶;再考功绩显著者,赐加授散阶;考核平常者,不赐升授或加授散阶。知县为正七品文官,初授散阶为承事郎,升授散阶为文林郎。封建时代,对官员还有一项激励措施,就是封赠官员的妻室、父母及先人官爵或名号,“曾祖、祖、父皆如其子孙官”,“生曰封,死曰赠”。[73]经李建中申请,朝廷敕封其父李时珍为“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
李建中后来还代理过安岳县令、遂宁县令。当时,蓬溪、安岳、遂宁都隶属四川潼川州。因政绩显著,李建中升云南永昌府(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同知,因父母年七十,就没有去上任,他多次请求辞职,终于获准回乡侍奉双亲。李建中对四川尤其是对蓬溪感情深厚,著有《蜀游草》、《明月山诗》。
《蕲州志》说李建中最后升任云南永昌府同知,而金陵本《本草纲目》“辑书姓氏”则称“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李建元墓志铭》又说“兄建中……仕至永昌府别驾”。明代正式职官中,没有“别驾”之称,所谓“别驾”,其实就是“通判”。据《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同知品级高于通判,同知为正五品,通判为正六品,但分工时则差不多,同知、通判分别掌管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关于李建中最后升任的官职,钱远铭主编的《李时珍史实考》,认为“应以通判为是”。[74]
李建中六十多岁时去世[75],墓在盘龙嘴一带[76]。多年后,因嗣子李树初显贵[77],追赠中宪大夫(正四品文官升授的散阶)。
<font color="#、明广西平乐府知府、《名义考》的作者周祈,周祈之弟、曾以御史提督南直隶学校、《临清州志》的编著者周禧,2人
<font color="#09年,在蕲春县管窑镇西湖里村发现一处被盗古墓,古墓附近有一尊较完整的石马,一些残缺的石人,还从泥塘边捞出一块方形墓碑,碑上刻有25字:“明诰封中宪大夫广西平乐府知府周公恭人徐氏合葬墓志铭”。经蕲春县博物馆专家王宏彬考证,这位“明广西平乐府知府周公”,就是《名义考》的作者周祈。《明史》卷九八《艺文志三》记载:
周祈《名义考》十二卷
《名义考》是一部考证天地万物之名含义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称赞它“订谬析疑,可取之处为多”。[78]周祈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个学者,咸丰、光绪《蕲州志》,都把周祈写入《人物志》的“文苑传”。
今人周勤对本族先贤周祈推崇备至,曾在《蕲春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上,发表了《周祈与〈名义考〉》一文,说周祈生于嘉靖五年(1526),卒于万历二十年(1592)。笔者拜访了周勤先生,周勤先生说,有关周祈的生卒年,是推测出来的,并不十分确切。
经笔者考证:周祈,字子永,号敬夫。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曾任户部郎中,官至广西平乐府知府,升授中宪大夫。万历十二年(1584)五月,平乐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兵变”。明神宗下令将周祈逮捕入京问罪,幸亏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伸手援救,同年十月二十二日,周祈被从宽发落,释放回乡为民。(参见拙作《被万历皇帝问罪的蕲春籍知府——周祈》)
周禧是周祈的弟弟,字子吉,号乾明,与周祈同年中举,但后来功名超过了兄长。康熙以来的《蕲州志》,将周禧《人物志》写入《人物志》的“政迹传”(或“仕迹传”)。周禧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二甲第六十三名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后选为都察院御史,曾巡按浙江,提督南直隶学校,因积劳致疾,于隆庆六年(1572)左右,英年早逝。(参见拙作《蕲州三桂坊与周氏三兄弟》)
周禧同兄长一样,因著作而在正史上留名,《明史》卷九七《艺文志二》记载:
周禧《临清州志》十八卷
临清现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与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穿过。临清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清渊县,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称临清县。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派人疏浚会通河,使南北大运河全线畅通,于是东南地区的粮食和物资,经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临清作为全国性的漕运咽喉、流通枢纽,步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崛起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弘治二年(1489),临清升为州,领丘县、馆陶二县。嘉靖至万历年间,临清进入全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其繁华程度,不仅远远超过与它平级的州城,而且超过府城乃至北方一些省城,享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之美誉。[79]
周禧编著的《临清州志》,大约记载了明嘉靖(或隆庆)以前临清的历史,以及临清全盛初期经济社会繁荣的情况,可惜现在已亡佚不存,只留下一个书名。[80]咸丰、光绪《蕲州志》的《著述志》,尽管著录了这部书,但在后面加注了一个字:“佚”。
周禧墓在蕲州符乾关外席盘石[81](今蕲州镇席盘石村)。
<font color="#、明万历年间任保定巡抚、后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的李盛春,1人
《明史》没有给李盛春立传,但李盛春的大名和事迹,屡见于《明史》的“列传”,如卷二二六《吕坤传》、卷二三二《李三才传》、卷二三五《张养蒙传》。
李盛春是明代中后期崛起的蕲州名门望族“东门李”出的第一个进士。拙作《蕲州望族东门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东门李”从起家到兴盛时的一些情况。
李盛春(?—1601),字淑元,号梦池。隆庆五年(1571)三月,中二甲第十九名进士。同年六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广东参议、江西参议、福建提学副使、浙江参政、太仆寺少卿、通政使司右通政。
万历二十二年(1594)三月,李盛春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巡抚保定,提督紫荆关。这时,明神宗以修建宫殿为名,派出大批太监担任矿监、税使,大肆搜刮钱财,京畿地区,包括保定在内,由王虎总领其事。王虎胡作非为,遭到李盛春的强烈反对。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王虎参奏李盛春“阻挠开采”,神宗下旨严厉斥责李盛春;李盛春上疏参奏王虎“骄横受贿”,神宗则置之不理。
《明史·张养蒙传》记载,万历二十四年,慷慨敢言的左副都御史张养蒙看不过眼,向神宗上书,批评时政有“三轻二重之弊”,李盛春的遭遇,是典型的“抚按之任渐轻”的表现:
如开矿一事,抚按有言,咸蒙切责。于是郑一麟以千户而妄劾李盛春。(中华书局“简体字本二十四史”加校勘记说:《明史稿》传一〇六《张养蒙传》作“郑一麟以千户而妄劾孙鑛,王虎以中官而妄劾李盛春。”按《神宗实录》卷三〇三万历二十四年十月戊寅条左副都御使张养蒙奏云:“郑一麒(麒字应作麟)一千户耳,辄奏督抚孙鑛等迟玩。”“王虎一中贵耳,辄参巡抚李盛春诬捏。”传文有脱误。)夫阍人、武弁得以制巡抚之命,纪纲不倒置乎?一珰得志,诸珰效尤,抚按敛手,何有于监司?从此陛下之赤子将无人拊循矣。
张养蒙这段奏章大意是说,开矿一事,巡抚、巡按一旦有什么异议,就统统遭到斥责。于是,郑一麟只是一个五品的千户,就随意参奏总督孙鑛玩忽职守;王虎只是一个太监,就随意参奏巡抚李盛春诬陷捏造。连太监、低级武官都能够制约总督、巡抚,岂不是把国家的法制和伦理纲常倒过来了吗?某一个太监得了志,其他的太监就都来学样,连巡抚、巡按都束手无策,监管部门不就统统失去了作用?从此之后,您皇帝陛下的子民们,就再没有人去安抚了!
然而,明神宗对这些金玉良言,采取的态度是:“不报!”——不予批复,置之不理。
朝中正直的大臣继续为李盛春打抱不平。据《明史·吕坤传》和《明神宗实录》卷三○九记载,万历二十五年(1597)四月初一[82],刑部左侍郎吕坤上书,陈述关乎天下安危、必须凝聚人心的几件大事,其中说到:
以采矿言之。……自都御史李盛春严旨切责,而抚按畏罪不敢言。今矿沙无利,责民纳银,……朝廷得一金,郡县费千倍。
吕坤的奏疏呈上去后,所得的结果,也是“不报”。半个月后,吕坤称病退休。
李盛春尽管受到斥责,仍然尽职尽责。万历二十六年(1598),保定边境外族民众纷纷归附,吏部建议“应加优异”,神宗下旨,给李盛春加了一个副都御史衔(正三品)。[83]
但李盛春终究是神宗、王虎敛取钱财的“绊脚石”。万历二十六年(1598)七月,神宗以“税银解进迟延”为名,给予李盛春罚俸的处分;十二月,神宗调李盛春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将李盛春从要职改任闲差,明升暗降。李盛春见神宗如此纵虎为恶,就坚决请求退休回家。次年二月,李盛春退休。
万历二十九年(1601)七月,李盛春病逝。礼部上奏,称赞他“一生直节”、“当事不避艰难”、“品格最优”,神宗批准按制度赐祭葬,并特赐谥“恭质”。李盛春葬于“广济望夫山六府林之左” [84]。
李盛春被康熙以来的《蕲州志》写入《人物志》的“政迹传”(或“仕迹传”)。拙作《“东门李”一家两巡抚》,以《逆天巡抚李盛春》为小标题,介绍了这位敢与皇帝亲信太监叫板的诤臣的事迹。
明神宗重用太监、压制李盛春等督抚的做法,除当时就遭到了张养蒙、吕坤等正直大臣的抨击外,在李盛春去世之后的万历三十年(1602)四月[85],还被御史史学迁作为恶例,写入了劝谏神宗不要让李三才去职的奏章。李三才是明朝后期一位深得东林党人推崇的大臣,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等处,到任后,他治淮有大略,得民心,多次犯颜直谏,反对征收矿税,设计除去了税监陈增手下的爪牙程守训。万历三十年初,李三才多次提议修浚河渠、建筑水闸,得不到朝廷支持,于是请求辞官回家,万历皇帝居然批准了,朝中许多大臣上疏要求皇上挽留。《明史》卷二三二《李三才传》记载:
学迁言:“陛下以陈增故,欲去三才,托词解其官。年来中使四出,海内如沸。李盛春之去以王虎,魏允贞之去以孙朝,前漕臣李志之去亦以矿税事。他监司守令去者,不可胜数,今三才复继之。淮上军民以三才罢,欲甘心于增,增避不敢出。三才不当去可知。”
史学迁说,您皇帝陛下为了维护陈增,想拔去李三才这颗眼中钉,就找个借口解除他的职务。近年来,太监到处骚扰,各地怨声载道。李盛春去职是因为王虎,魏允贞去职是因为孙朝,以前的漕运总督李志去职,也都是因为太监征收矿税一事。其他监管部门的长官,因为类似原因去职的,不计其数。现在,李三才也要这样去职了。江淮军民因为李三才罢职,恨死了陈增,准备找陈增出气,陈增吓得不敢出门。可见,李三才不应该去职。
<font color="#、死于李自成农民军之手的荆门州学正张郊芳(效方)
《明史》卷二九四《忠义列传六》“卢学古传”,附载了张郊芳的事迹。原文如下:
卢学古,夏县人。举人。历承天府同知,摄荆门州事。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寇荆门,学古誓死守。学正黄州张郊芳、训导黄冈程之奇亦盟诸生于大成殿,佐城守。贼环攻四日,无援,城陷。学古骂贼不绝口,剖腹而死。郊芳、之奇亦不屈死。
据《明史》卷四四《地理志五》,明代的黄州,为湖广布政使司所领的十五府之一。黄州府,领州一:蕲州;县八:黄冈、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以及蕲州所领的广济、黄梅二县。《明史·卢学古传》对程之奇的籍贯,说得很明确——黄冈县;而对张郊芳的籍贯,则说得有点儿笼统——黄州。
乾隆、咸丰、光绪《蕲州志》,都将张效方写入《人物志》的“忠节传”。乾隆《黄州府志》卷十三《人物志》的“忠烈传”,光绪《黄州府志》卷二二《人物志》的“忠义传”,都将张效方作为明代蕲州人物,立传介绍,在张效方之上的一位,是陈显元,之下的一位,是李新。这五部地方志,都注明资料来源为《明史·卢学古传》,但都将“郊芳”改为“效方”。可见,《明史·卢学古传》中提到的“张郊芳”,毫无疑问是黄州府蕲州人,而且,其大名应为“张效方”。
张效方,字正甫,官荆门州学正。明代,州学设学正一人(正九品),训导三人。[86]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李自成农民军攻打荆门,张效方和程之奇“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将州学的生员们召集到大成殿,立誓协助代理知州卢学古坚守州城。州城失陷后,张效方宁死不屈,被农民军杀死。
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批准张郊芳入祀忠义祠。《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九《入祠职官》曰:
荆门州学正张郊芳,黄州人;训导陈之奇[87],黄冈人。崇祯十五年,与摄荆门州事卢学古同死节。(见《明史》及《辑览》)
<font color="#、明万历年间任广东提学官时编纂《岭南文献》、后官至江西右布政使、张献忠屠蕲时遇难的张邦翼,1人
今天,人们只要谈论广东地方文献整理,首先就要提到张邦翼的《岭南文献》。这部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刻成功,是广东最早的一部文献汇纂。《明史》卷九七《艺文志二》记载:
张邦翼《岭南文献志》十二卷、《补遗》六卷
《四库全书》将《岭南文献》作为存目书,列入《四库总目》卷一九三《集部四十六·总集类存目三》,著录的书名为“《岭南文献》”,卷数为“三十二”。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殉难》“张邦翼传”,称书名为《岭南文献录》。经查考,杨瞿崃继张邦翼任广东提学,编辑了六卷本的《岭南文献补遗》,自序说“张刻详于人,补则详于事理”,该书也被《四库全书》作为存目书,列入《四库总目》卷一九三。可见,《明史·艺文志》所说的《岭南文献志》,应为《岭南文献》,实有三十二卷,其“《补遗》六卷”的编者则是杨瞿崃。
《岭南文献》将广东一些先贤,从唐代的张九龄开始,到明万历年间,共二百六十余人的作品,按先文后诗分类编排。《四库总目》肯定了《岭南文献》广搜博采之功,但又批评《岭南文献》不加甄别地滥收。如今来看,幸亏张邦翼“广”搜、“滥”收,才保存了明代以前广东一地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因此,今人称赞张邦翼为“汇集保存广东地方文献做出了卓越贡献”。(参见拙作《〈四库全书〉中的蕲春人著作》)
张邦翼还编纂了《汉魏丛书钞》四卷。
张邦翼还续刻了《粤东盐政考》。这部书的原编撰者李枟,字长儒,鄞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曾巡抚贵州,组织了艰苦卓绝的贵阳保卫战,官至兵部右侍郎,《明史》卷二四九有传。《粤东盐政考》也被《四库全书》作为存目书,《四库总目》卷八四“《粤东盐政考》提要”介绍说,该书“乃枟官广东按察使佥事统理盐法时所作。……继枟任者张邦翼、杨莹钟、龚承荐,皆有所续刻,……然于原书体例,则无所改易焉。”[88]
康熙《蕲州志》卷七《选举志》,有张邦翼简介,卷八《人物志·殉难》,有“张邦翼传”[89];康熙《湖广通志》卷三三《人物二》有“张邦翼传”;乾隆以来的《蕲州志》,都将张邦翼写入了《人物志》的“忠节传”。参考上述文献以及《明神宗实录》、《明熹宗实录》、《崇祯长编》,可知张邦翼的生平大概:
张邦翼(),字君弼,号轸南。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为“乡魁”(乡试中名列六至十名的,称之为乡魁)。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90]。历任浙江临海知县,南京户部主事(正六品),广东提学佥事(正五品),四川参议[91](从四品),浙江按察司副使(正四品),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从三品),四川按察司副使、建昌兵备道兼提督学政,云南按察司副使,广东按察司副使,官至江西右布政使(从二品)。
《四库总目》“《岭南文献》提要”说,张邦翼“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有误。准确地说,是张邦翼任广东提学官时,编了一部《岭南文献》。张邦翼之前,广东提学官为陈一教。陈一教,南直隶宜兴(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由户部郎中出任广东右参议,提督学校;万历四十一年(1613)正月,升任广东按察司副使。[92]笔者从《明神宗实录》中,没有查出张邦翼出任广东提学官的时间,但推测,张邦翼多半是接陈一教,以广东按察司佥事身份提督学校;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离任,升为四川参议。[93]
至于张邦翼何年官江西右布政使,因《崇祯实录》过于简略,《崇祯长编》又只幸存六十六卷(记至崇祯五年十二月),因而无从查考。
康熙以来的《蕲州志》,称赞张邦翼“以廉能称”——以清正廉洁、才能卓著闻名于世。说他“惟贮正供,规额俱捐”——只拿正正当当的薪水,而把其他那些灰色收入,全部都捐献出去了,分毫不留;说他在浙江为官时,“请免里解累民者三”——请求上级免去了多项不合理的赋役,减轻了百姓们的负担;还说他在四川监军时,“平安世咱诸蛮”——指挥镇压了少数民族起义。
崇祯末,张邦翼因年迈,在家闲居。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张邦翼遇害,年七十三。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赐谥“节愍”。《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八《通谥节愍诸臣(下)》曰:
江西右布政张邦翼,蕲州人;为令有声,家居。崇祯十六年,献贼袭城,不屈,死。(见《湖广通志》)
张邦翼家住蕲州东门内塘湾[94],墓在圆峰山下张铭畈[95]。
张邦翼次子张效葵,天启四年(1624)举人,清初时,官至陕西延安府同知;孙张承位,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曾任浙江桐乡县知县。[96]
<font color="#、明荆宪王朱瞻堈的子孙,39人
朱瞻堈将荆王府迁到蕲州后,他的王子王孙们也就成了蕲春人。《明史》卷一一九《诸王列传四》“荆王瞻堈传”,记载了荆王的传承情况,荆王中的贤王、昏王,以及事迹比较突出的郡王和其他后裔的一些情况。《明史》卷一○三《诸王世表四》,记载了荆王及荆王一系郡王的世次、袭封情况、卒年。
在这两卷中列名的荆王子孙多达39人:荆王祈镐、见潚、祐橺、厚烇、翊钜、常氵+言、常泴、由樊(应为由懋)、慈烟;生前封永定王、死后追封荆王的载墭;曾封为荆世子、后降为庶人的祐柄、常泠;都昌王支系的祈鉴、见潭、祐木+乌、厚熙、载塎、翊铧;都梁王见溥;樊山王支系的见澋、祐构、厚焌、载埁(坅)、翊钅+氐、翊X
、翊、常沧;富顺王支系的厚焜、载垬、翊鍉、常湢、由檽;永新王支系的厚熿、载壕、翊键、常渭、由枟;德安王支系的翊&#18819;、常氵+暠。
朱元璋的王子王孙们,出生了,王府奏请皇上赐名,长大了,王府又奏请皇上赐婚,他们终身享受俸禄,死了有丧葬费。[97]这些王子王孙,既没有经历过祖宗朱元璋那样四处流浪乞讨的生活,更没有面对过朱元璋那样在削平群雄、统一全国、加强集权、稳固统治的过程中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出身优越,又缺乏磨练,因此,这些王子王孙,知道人间甜酸苦辣的,并不很多。《明史》卷一一六《诸王列传一》,说得很客气,仅说他们当中“贤愚杂出”。《明史·荆王瞻堈传》除记载了朱瞻堈的主要事迹外,重点记载了见潚、厚烇、厚焜、载埁、慈烟等人的事迹,其中记述见潚的文字最长。见潚,是个“昏王”;厚烇、厚焜、载埁,称得上“贤王”;慈烟,则是个“蠢王”。崇祯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摧枯拉朽,新生的大清皇朝,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荆王慈烟哪怕是聪明透顶,也阻挡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在蕲州大地享尽荣华富贵近两百年的荆王一系,随同腐朽的大明帝国,走上了覆灭的命运。
《明史》所载荆王瞻堈这一大堆子孙名字,让人看花了眼,如果一一介绍,会使本文显得过于冗长;在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荆王府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仅用万把字篇幅也难以记述清楚。因此,笔者以“荆王府史话”为题,写了一组文章,讲述了荆王府的一些人和事,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览。
附:关于宋末元初的张成
王树蕲先生在《蕲春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上,发表了《名列正史的蕲春人》一文,列出见于正史的蕲春人有吴文正、吴淑、吴遵路、吴瑛、张成、康茂才、康铎、李言闻、李时珍、周祈等10人。王先生从“名列正史”这一角度研究蕲春历史人物,其开拓之功,不可泯灭,笔者正是受王先生这篇文章的启发,再深入挖掘各种历史文献,从而撰写了本文。“名列正史”,就是在正史上留有名字。正史上留有大名的蕲春人,远远不止10人,最少有69人;然而王先生将张成也列为“名列正史的蕲春人”,则值得商榷。
张成其人,《元史》上并无其名。至元十八年(1281),元军东征日本失利,丧师十之七八,范文虎等高级将领弃军逃跑,危难之际,有个张百户被推为主帅,号曰“张总管”。《元史》卷二○八《外夷列传一》记载:
官军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壶岛,移五龙山。八月一日,风破舟。五日,文虎等诸将各自择坚好船乘之,弃士卒十余万于山下。众议推张百户者为主帅,号之曰张总管,听其约束。方伐木作舟欲还,七日,日本人来战,尽死。馀二三万为其虏去。九日,至八角岛,尽杀蒙古、高丽、汉人,谓新附军为唐人,不杀而奴之。
<font color="#25年,日本学者岩间德也在大连金州城北门外的岱宗寺菜地里,发现了“皇元故敦武校尉管军上百户张君墓碑铭”。[98]墓碑主人张成,蕲州人,至元十二年(1275),随南宋蕲州安抚使管景模降元。至元十八年(1281),张成作为新附军百户,随千户岳琇东征日本。他率所部杀伤了许多敌人,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八月,海风大作,船坏了,只好率军回京。张成虽然只是个百户长,但其碑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却十分重大。他归附元军,入侍元都,征讨日本,平定乃颜,镇守奴儿干,屯田辽东,最后客死于金州,其经历极为特殊。
张成墓碑自发现以来,中外学者发表了许多论著。如,吴文衔、张泰湘在《黑龙江文物丛刊》[99] 1982年第3期上,发表了《元管军上百户张成墓碑铭略考》,认为在元军危难关头,“被推为主帅的,正是管军上百户张成。”然而,《元史》所记的这个“张百户”,是否就是蕲州人张成,学术界还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考证。
《元史·外夷列传一》并没有记载张成的大名,即使这个“张百户”就是蕲春人张成,笔者也不主张将“张百户”列为“正史留名的蕲春人”。如果将“某官”、“某氏”、“某妻”之类都计算在内,那蕲春人入正史的,又远远不止69人了。比如,《宋史·理宗本纪一》记载了被迫举火自焚的进士冯杰、冯杰 之弟冯大声,还记载了“杰妻以忧死,其女继之”,“杰知不免,毒其二子一妾”,毫无疑问,冯杰之“妻”、“其女”、“其二子一妾”,都是蕲春人,但这5人与“张百户”一样,并没有在正史上留下名字,似不宜把这5人也统计为“正史留名的蕲春人”或“名列正史的蕲春人”。
[1]张耒:《柯山集》卷四九,《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第563页;《张耒集》卷五九,李逸安等点校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1页。
[2](宣统)湖北通志局编纂,石洪运校注、补遗:《湖北艺文志附补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8页。
[3]皮明庥:《湖北历史人物辞典》“吴遵路”条,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页。
[4]《明史》卷五六《礼志十·品官相见礼》。
[5]孙正容:《朱元璋系年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6页。
[6]《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六,“洪武十五年七月”;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武勋》。
[7]《朱元璋系年要录》第334页。
[8]参见拙作《荆王府封爵概览》。
[9]《明史》卷一一九《诸王列传五》。
[10]嘉靖《蕲州志》卷八《陵墓》。
[11]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大桴《朱氏宗谱》(1990年七修)谱头卷一《荆藩次序考》,《山图·荆宪王墓图》。
[12]本文所引《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据台湾文献丛刊(第291种)本。
[13]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67页;徐连达:《中国官制大辞典》“副榜”条,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2页。
[14]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页。
[15]陈运团:《豫陕古道咽喉地 千唐志斋成瑰宝》,《洛阳晚报》日第21版。
[16]本文关于新安吕氏家族的介绍,参考了王永宽先生《明末至清代新安吕氏家族世系与支派考略》一文(载于《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
[17]《明史》卷二六四《吕维祺传》。
[18]乾隆《新安县志》卷十三《艺文志》也收录了此文,文字与康熙《蕲州志》所录《陈县令长卿先生传》略异,题名则为《邑侯陈忠烈公传》。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方志”提供的《新安县志》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和民国3年曾炳章石印本,均作《邑侯陈忠烈公传》。值得怀疑的是:乾隆四十一年,清廷才追谥明代忠臣,成于此前十年的《县志》,为何就称陈显元“忠烈公”?或许国图所藏清乾隆《新安县志》并非原刻本。
顾景星在《白茅堂集》卷三八《李新传》中附记陈显元事迹,但语焉不详,甚至还有一些错误。如说陈显元“授卫辉某县知县”,据《明史》卷四二《地理志三》,卫辉为河南布政使司所属八府之一,然新安县并不属卫辉府,而是属河南府;说陈显元“无子”,其实陈显元并非“无子”,而是父子二人一起殉难了;又说“志蕲者逸其事,而浦某又不能文,悲夫伤哉,牵连书之,庶不没其姓名云尔”,其实康熙《蕲州志》卷十《艺文志》,就收录了新安人、进士吕兆琳所撰的《陈县令长卿先生传》,或许《李新传》附“陈显元传”作于康熙三年(1664)《蕲州志》成书之前。
[19]《梦月岩诗集》卷五,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261册第52—53页。《梦月岩诗集》被《四库全书总目》作为存目书著录,“提要”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四《集部三十七·别集类存目十一》。
[20]陈诗:《湖北旧闻录》卷三九《文献六·陈显元》,姚勇等点校本,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页。陈诗所录文字,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梦月岩诗集》有些差异。
[21]参见洛阳地情网(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办)日发布的《洛阳市所属县(市)旧志简介》。
[22]乾隆《新安县志》卷八《祀典志·陈公祠》;汤右曾:《陈公祠记》,乾隆《新安县志》卷十三《艺文志》。
[23]汤右曾(),浙江仁和(治所在今杭州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后官至吏部右侍郎。
[24]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旧唐书》卷一八七《张巡传》。
[25]郑濂:《豫变纪略》卷三,王兴亚点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6 页。
[26]王兴亚:《崇祯十三年底李自成在河南究竟攻克了哪些县城?》,《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4期。
[27]光绪《黄州府志》卷二二《人物志·忠义》“陈显元传”,也说陈显元“无子”。咸丰、光绪《蕲州志》则没有采用这一说法。
[28]乾隆《蕲州志》卷二《地理志·茔墓》;乾隆《新安县志》卷一《封域志·陵墓》。
[29]《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二、卷八、卷十一;乾隆以来的《蕲州志》的《人物志·忠节》。
[30]康熙《蕲州志》卷七《选举志·选举表·近代乡贡科目》、《白茅堂集·李新传》,说李新“字庚伯”。
[31]《明史》卷八一《食货志五》;井扬:《明清临清运河钞关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运河名城——临清》,临清政务网日发布。
临清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唯一一处还保存有原貌的钞关旧址,是研究明清经济生活、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税务史的宝贵实证资料。
[32]康熙《蕲州志》卷四《建置志·第宅》。
[33]据康熙《蕲州志》卷一《蕲州志目录》记载,卷八《人物志》有“学行”、“忠义”、“正直”、“政迹”、“殉难”、“文苑”等传。蕲春县方志办2009年重刊康熙《蕲州志》,《新编目录》中缺“殉难”,正文缺“张邦翼传”,将董一化、李梴、饶京、李树初、李新、卢如鼎、岳璧、李化龙、孙仍等人误植入“政迹传”。经查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方志”康熙《蕲州志》本,张邦翼及董一化等人,均入“殉难传”。
[34]咸丰《蕲州志》卷三《地理志下·陵墓》。
[35]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兵戎》。
[36]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殉难》。
[37]咸丰、光绪《蕲州志》的《人物志·忠节》“岳璧传”,只说“乾隆四十一年,予祀忠义祠”,未记载清廷追封其谥号。
[38]《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八《通谥节愍诸臣(下)》。
[39]《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十一《入祠士民(下)》。
[40]傅璇琮主编:《宋登科记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页。
[41]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7页。
[42]何广棪(台湾新亚研究所):《陈振孙生卒年新考》,载于《文献》季刊2001年第1期。
[4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别集类下》,徐小蛮、顾美华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7、538页。咸丰、光绪《蕲州志》的《人物志·文苑》有“吴亿传”,抄录《直斋书录解题》,没有一点新意,而且还把晁谦之误写为“晁谦”,把《直斋书录解题》误写为“《书录题解》”。
[44]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第十一章《宋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6—367页;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职官词典》“通判”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徐连达:《中国官制大辞典》“通判”条,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23页。
[4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4页。
[46]臧励和等编:《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六年版,第803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一三○、一三一、一三六、一五三、一五七、一六七;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47]《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48]《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九《史部二十五·地理类二》。
[49]虞万里:《天理本〈庄子音义〉与碧虚子所录景德本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网”日发布。
[50]《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坑冶》。
[51]《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二》。
[52]《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二》,卷三八《宁宗本纪二》,卷一八〇《食货志下二·钱币》。
[53]史志鹏、张龙飞:《黄州简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54]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名人类(20)”,台北明文书局版。
[55]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一说:“故官子弟,年幼未袭者,亦给全俸,名曰优给。”
[56]据《明史》卷八九《兵志一·侍卫上直军》、卷九十《兵志二·卫所》记载,洪武九年(1376),“选公、侯、都督、各卫指挥嫡长次子为散骑、参侍舍人,隶都督府,充宿卫,……”;洪武十五年(1382),设锦衣卫负责“直驾侍卫”,不久,“又择公、侯、伯、都督、指挥之嫡次子,置勋卫散骑舍人”。
[57]《明武宗实录》卷四,“弘治十八年八月庚申”条。
[58]张德信:《明代职官年表》第一册《部院大臣年表(京师)》,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95—597页。
[59]《白茅堂集》卷四六《忌日丘墓记》。
[60](明)胡直:《刑部尚书冯天驭传》(见焦竑《国朝献徵录》卷四五);(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七八《冯天驭传》。
[61]康熙《蕲州志》卷四《建置志·书院》。
[62]胡直:《刑部尚书冯天驭传》;张德信:《明代职官年表》第一册《部院大臣年表(京师)》,第596页。
[63]乾隆《蕲州志》卷二《地理志·茔墓》。
[64]《白茅堂集》卷四五《桂岩公诸客传》“李言闻传”;康熙《蕲州志》卷十《艺文志》收录的顾景星所撰的《李时珍传》。
[65]“引”是古代一种文体,类似序。
[66]《李时珍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9页。
[67]李时珍:《〈濒湖脉学〉序》,《李时珍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7页。
[68]《四库全书总目》卷一〇四《子部十四·医家类二》“《濒湖脉学》提要”。
[69]《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80—281页;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官职词典》“生员”条、“增广生员”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第364页;徐连达:《中国官制大辞典》“增生”条,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4页。
[70]宋光锐:《李建元墓志残碑考》,《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期;宋光锐:《李时珍和蕲州》,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关于残碑发现地点,宋光锐在《李时珍和蕲州》一书中说是“街口村”;《李时珍史实考》一书说是“李时珍陵园”;郑伯成、张月生《李时珍家传选注》一书,则说是“打鼓台村”。
[71]乾隆以来《蕲州志》的《人物志&#8226;政迹》“李建中传”,系抄录康熙《蕲州志&#8226;艺文志》的《李建中传》,略加改写,《传》末注曰“顾景星撰”。
[72]康熙五十二年本《蓬溪县志》卷上《官守年表&#8226;知县》记载:“李建中,蕲州人,甲子科,万历三年任。王良谟,见名宦,万历十三年任。”道光二十五年本《蓬溪县志》卷六《古迹》记载:“一泓清可坊,县东门外蓬莱书院前,内一面四字曰‘蓬莱洞天’。明万历七年建。[按]坊款四行,一行十二字曰‘知蓬溪县事楚蕲龙源李建中’;次一行八字曰‘主簿咸宁凤竹万象’;又次一行九字曰‘典史黄冈美斋蔡一元’;末一行十一字曰‘大明万历己卯仲夏月吉立’。”
[73]《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
[74]钱远铭主编:《李时珍史实考》,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第43页。
[75]康熙《蕲州志》卷十《艺文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阳58同城找兼职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