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是太极拳的切尔诺贝利禁区第二季吗

“紧”是太极拳的禁区吗?
练太极拳.谈“松”为天经地义.人皆称对颂好:谈“紧”则多认为是离经叛道.如同触雷。太极拳分阴阳,虚实开合;含动静,收放蓄发;能刚柔,急应缓随……为什么只能松、不能紧?难道“紧”真的是太极拳的禁区吗?这个问题.就像“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专利(其他人不必问津)”一样,误导困扰着太极拳,已到了非弄清是非曲直不可的时候。近期已有“敢吃螃蟹”的人.撰文涉及到太极拳锻炼松与紧的辩证关系,令人茅塞顿开、耳目大新,笔者凑数续貂.希望能还“紧”意一个清白。
松、紧皆为劲(道)。不是(自然)力
许禹生先生《太极拳势图解》说“太极拳之妙全在用劲”。愚意以为,太极拳锻炼要求的“松”.就应该是一种劲道(内劲),而不是一种(自然)力。“紧”意亦然。
何为“力”?何为“劲”?初学拳或拳技未精,力处于原始的、粗犷的、未经整合的状态,尚不能随心所欲,带有习惯性和盲目性.王宗岳称之谓“先天自然之能”.太极拳练家通常在其前面加一个拙(浊)字,称其为“拙(浊)力”。当拳技练至..定程度,有了意识、内气的正确参与,拙力被逐渐化解(掉),力便开始向劲的方面转化.这一过程王宗岳称之为“学力而有为”。因此,劲是经过特殊训练过的、精雕细琢的力,是“先天自然之能”和“学力而有为”相结合的产物,是力的技术重组.是经过整合的、系统化了的力、意、气的统一体。《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述“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佐证了松是一种劲别。未必不含紧意在其内。“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等亦然。
作为“先天自然之能”的力.由于缺乏灵性与活力.松易散、松易软、松易浮、松易懈、松易疲、松易垮,用这种散软浮懈、松垮疲塌的力练太极拳,无异于软骨病人出洋相;紧易硬、紧易直、紧易挺、紧易绷、紧易僵、紧易死。用这种硬直挺绷、呆板僵死的力练太极拳.等同于舞台上蹩脚的木偶戏。因此,无论松、紧,只要是拙(浊)力,松、紧皆会不合法度、不得要领,都无法做到拳论所要求的“精神能提得起”、“意气须换得灵”、“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射箭” ......
而作为“学力而有为”的劲.是经过特殊训练、技术重组,有意识、内气的正确参与。其特点是灵敏活泼。因而,劲松而不散且有张力,劲松而不软且有弹性.劲松而不懈且神采奕奕。劲松而不浮且起落有序.劲松而不疲且身心舒畅,劲松不垮且沉稳练达;劲紧而不硬且柔和,劲紧而不直且有韧性,劲紧而不挺且舒展绵密,劲紧而不绷且圆满有余.劲紧而不僵且屈伸有度.劲紧而不死且敏捷灵巧。
可见,太极拳锻炼所要求的松,显然不是指“先天自然之能”的力松,而是指“学力而有为”的劲松。由此引伸。如果太极拳锻炼的“紧”。当然也不是指“力紧”.而是指“劲紧”而言。
太极拳的劲别门类繁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且两两配对,对立统一,如柔与刚、虚与实、合与开、蓄与发、收与放、弛与张等等,由此类推,当然也应该、也必然包括松与紧在其内。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对立相互制约,松紧统一不弃不离。且结合有度恰到好处,名日“松劲”。只有这种松紧劲。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张弓放箭”、“蓄而后发”……这和柔中有刚.冈9中有柔,刚柔相济的道理是一样的。笔者以为:在练功过程中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当松则松,当紧则紧;忽刚忽柔,忽松忽紧,且把握好伸曲松紧度.方能“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得机得势”。反言之,有松(紧)无紧(松),或松紧结合比例失调.则违背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这和有柔(刚)无刚(柔),或刚柔结合比例失调的道理是一样的。
初学拳或拳技未精,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是意念和形体上的放松,这种松.实际是对“先天自然之能”——拙(浊)力的改造、解放训练,太极拳术语名日“摧僵化拙(浊)”。当拳技练至一定程度,“学力而有为”.僵拙(浊)之力被化尽转化为劲后,太极拳所要求的松.则转变为意念和劲的放松,这种松,“似松非松,将展未展”,松得透而不会软散,且有松沉、松撑、松展之意,笔者以为已含有紧意在其内.且紧得活泼灵敏、不僵不折(笔者按:这种松紧劲和刚柔、蓄发、张弛等各种劲别揉合在一起.方能达到劲整、劲圆、劲实),只不过由于太极拳是以松静为主的运动.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松静柔缓舒”上.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紧意常常容易被忽视、误解而已。
如今练太极拳的人,多为中老年和病弱群体,很多人没有看过、研究过太极拳的经典论著,缺乏太极拳理论的修养与指导。甚至不知道王宗岳是何许人、太极拳所称谓的力与劲为何意,因而.他1门多从力的角度理解松与紧。虽然他们确实从力的放松锻炼中受了益,实现了祛病、健身、益寿的愿望,但很多人不知道或不理解这种力的放松。只是太极拳锻炼初级阶段的“摧僵化拙(浊)”,而实际上太极拳尚有高层次的养生、气功、技击修为,为各个年龄段、各种知识构成、各种健康状况的人群所需求。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让更多的太极拳习练者认识到有松无紧不符合太极阴阳之道:应该准确地理解太极拳的松与紧。
有松无紧不符合太极阴阳之遒
太极拳运动是“太极阴阳图”的模拟再现。圆形的太极图,中分阴阳鱼.鱼中有眼.它表明太极可分的无限性,亦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外(大)圆在动,内(小)圆也在动。因此,太极拳是圆的运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静中触动犹静”。处处分阴阳、开合、虚实……。《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拳阴阳总论》日:“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惟有五阴与五阳,阴阳无偏是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故拳以太极命名,必须遵循太极阴阳之道,否则,就不能称作是太极拳。
阴阳是我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古人称之的道,相当于今人常说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太极阴阳之道,说白了就是阴阳(矛盾)对立统一学说(规律).在太极拳技艺上的具体运用,它的基本观点就是阴阳(矛盾)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太极一分为二为阴阳,阴阳合而为一为太极。对于太极拳来说,所谓阴阳。就是动静、开合、虚实、刚柔、进退、起落、收放、蓄发等等,当然也包括、必然包括慢与快、松与紧在内。它们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不即不离、互为存在条件,共处于太极(拳)统一体中,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法存在。试想,没有虚(实),何以言实(虚);没有刚(柔),何以言柔(刚)…当然,没有慢(快),就无所谓快(慢);没有松(紧),就无所谓紧(松)了。太极阴阳之道要求:太极拳运动求松必须含紧.松受紧的制约为松中有紧、“似松非松”,这样才能松得透、松而不散富有弹力;紧受松的制约为紧中有松、似紧非紧,这样才能紧得整、紧而不僵而柔韧有度,从而达到松紧相济、松紧并存。然而这种松(紧)中有紧(松),松紧相济、并存又不是机械、对等、并列的,而是结合有度“无过不及”的:在通常情况下以松为主.松多紧少、松长紧短。在特殊情况下松紧可互移其位,又可能是紧多松少,紧长松短,这就是阴阳消长平衡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在太极拳锻炼中的具体表现。
“太极拳术以懂劲为拳中要诀”(许禹生语)。何为懂劲?《太极拳论》云:“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因此,太极拳功夫必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从而开合有序、虚实分明、刚柔并施、快慢相间、松紧并存……以达“人身处处是太极”、“妙手一着一太极”。
太极拳以双重为拳中大害。《太极拳论》指出:“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双重为病,双浮亦为病”。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中举例说:“一人日,我不用力五六年,为何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同志请其演十三式。见其练法毫不着力,浮如鹅毛,同志笑日,尊驾为双浮误矣。”
何为双重?多解释为盘架时双足(手)着力(劲)平均、虚实不分;推手时二力顶抗、对拉,不能舍己从人,导之“壮欺弱,慢让快耳”。何为双浮?多解释为有柔无刚,松散无力,不能“极柔软,然后极坚硬”、刚柔相济(笔者按:亦有双浮为挺胸耸肩,气沉降不下,双足飘渺的说法)。愚意以为,双重、双浮实为开合、虚实、刚柔不分,当然也包含松紧不分,皆违背太极阴阳之道。
许禹生先生言。“懂劲后。愈练愈精。反衬不懂劲,则愈练愈不精也”(见许著《太极拳势图解》)。练太极拳,遵循太极阴阳之道,自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不遵循太极阴阳之道,丢扁顶抗“双重(或双浮)则滞”,虽“数年纯功”,亦“不能运化,率自为人制”。因此.学练太极拳,必须在太极阴阳之道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方能登堂入室,学有所成:反之,认为太极拳只能一味地松松松,不能有一丁点紧的说辞.与太极阴阳之道相背。愚意以为:这正是前面杨澄甫举例所说的“双浮”.与双重一样,同为太极拳的病害。
准确地理解太极拳的松与紧多数人对太极拳锻炼松的认识。是意念和形体上的放松。即精神和肌肉、筋腱、关节的放松,也就是口头常说的不用力、不使劲:一触及紧.就认为是意念和形体上的紧,既精神上的紧张和肌肉、筋腱的僵直呆板,关节不灵活等等。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太极拳发劲放人技术,形似于放箭时弓的形变、猫虎捕食时腰部的形变.因此拳论中有“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神如捕鼠之猫”的比喻。不同的是,放箭时弓的形变在于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猫虎捕食时腰的形变出于动物猎物的本能,而太极拳的蓄放劲(弹力、伸缩力、爆发力),完全来自太极拳理论指导下后天的刻苦锻练。蓄放蓄放,有蓄才能放.无蓄则不能放。蓄即是缩是紧。放即是伸是松,只有松紧结合才是产生弹力(伸缩力、爆发力)的基础和条件。松紧结合质量,决定太极拳推手时的发放质量——冷弹脆快的标准度。
有别于常人认识的是:太极拳锻炼要求的放松.是自然的放松、绵柔的放松、轻灵活泼的放松、“用意不用力”的放松;太极拳锻炼要求的缩紧.亦为自然的缩紧、绵柔的缩紧、轻灵活泼的缩紧、“用意不用力”的缩紧。这与《现代汉语辞典》上注释的松、紧完全是两回事。这种松、紧形式上的一致性,客观上给人以亦松亦紧、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难以明确划分的表象。这就难怪老拳师施技于年轻新手时。出现的“奇异”画面:老拳师的手只是在年轻人的胳膊上轻轻地沾搭.腰身随意地一转一扭、一曲一伸.神态极其轻松自如,诚如前辈大家推手时所言“我是松着劲打的云云”.“就因为是松着劲,软软的.打出劲去就才大的很咧”;年轻人则手忙脚乱、东斜西歪,汗颜心惊、气吁喘喘地奔腾在老拳师的下不能自持:一旁“观战”的外行人.由于无法理解高手“推手如戏孩童”的原因,只将形式(表象)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多奇怪老头儿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
就个人的实践经验而言,初学太极拳,需在松字上下大功夫,且要松的得当、松得合乎要领。万莫思想什么紧的含意。待通过松静柔缓的“摧僵化拙(浊)”锻炼,拙(浊)力化尽转化为劲后.想在太极拳功夫上有所作为时,方可在三贤(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论著指导下,“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从柔入(求)刚、从松求(得)紧。诚如陈微明先生所言,“功夫纯熟之时,步法、手法均可收小…其小者由大而来.其高者由低而来,其紧者由松而来”(引自陈著《太极答问?太极拳之姿式》)。鉴于太极拳刚、柔、松、紧意境的特殊性,需仔细体味拳论中“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缩而有余——呼吸自然.劲的曲缩亦出于自然(不能有丝毫勉强)的用心良苦。
太极拳锻炼要求的松紧结合.有时以松为主,松中有紧;有时以紧为主,紧中有松;有时亦松亦紧,松松紧紧。就个人的理解而言,曲缩为紧,伸放为松;蓄劲时紧多、紧中喻松发劲时松多、松中喻紧;“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是紧到一定限度紧向松的突变,由紧到松的爆发,曲蓄度越大(有余),爆发力愈强;“引进落空”化(劲)时紧中含松,拿(劲)时松紧并施.“合即出”时松中含紧;“先求开展”时(圈大)松多,需松中求紧,“后求紧凑”时(圈小)紧多,需紧中求松……挤按向前时要松沉、松透、松中有紧,采捋引进时要紧得自然顺遂,且紧中需有松意:拥为八法之首,拥时要刚柔兼顾、松紧并存:定式的瞬间要松沉、松撑、松展、松顶,松中有紧有刚,如“搂膝拗步”定势瞬间,推山掌要坐腕、突出掌缘向前松沉、松项,臂膀要向外松撑、松展,搂膝手掌心向下松沉.臂膀亦向外松撑、松展…尤应注意的是(特别是推手):凡姿势起落、曲伸、蓄发、收放等,均应与呼吸密切配合求松紧,即吸时收臀、拔背、虚灵顶劲(上)提有紧意,由脚而腿而腰.调动蓄集全身之劲;呼时含胸、虚腋、沉肩坠肘(下)沉要松透,“力从脊发”将储集之劲,“布于两膊.施于掌指”…仔细体味先贤李亦畲在《五字诀》中所言“吸为蓄,呼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孥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的含意。
太极拳健体、养生,反对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暴力运动形式.主张“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专气致柔”.以达“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技击.摒弃“壮欺弱,慢让快”——专靠力量和速度取胜的传统模式。代之以全新的技术革命,以“沾粘连随不丢项”的技巧、“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知觉灵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地合己从人,顺势借力、以柔克刚,以达“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英雄所向无敌”……凡此等等,都决定了阴柔松缓,在太极拳锻炼中的主体地位,而阳刚紧快。则相对地处于次要、辅从地位。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太极拳是以松静柔软缓舒为特点的拳技运动。
拳论曰“无过不及”.凡事都要有个度。强调“松”的主体地位,不等于抛弃紧、不要紧。在太极拳的锻炼中,不存在绝对、孤立、静止、片面的松。过分地追求松、光松而舍弃紧(以偏代全),不是太极拳意义上真正的松。
杨少侯先生曾言:“太极拳发劲制人,其妙在刚柔相济,阴阳互用…苟徒持纯柔借力制人,或持刚劲以力服人,皆非深知拳法者。天地间无纯刚柔可以操必胜者,有之,非刚柔相济不可。”愚意以为,“刚柔相济.阴阳互用”,亦包含快慢相间。松紧并存在内。试想:有慢无快。何以急应缓随,“因敌变化示神奇”?试想:有松无紧,风筝上不了天、拉弓射不出箭…抬不起腿,迈不动步.打不成拳…又那一项体育运动不是松紧相结合的运动?因此,凡认为太极拳只能松不能紧(包括只能柔不能刚、只能慢不能快等)的说辞,皆违背太极阴阳之道,皆违背三贤(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著述,皆违背有关物理力学原理。这就是拙作为“紧意”鸣冤,希望还“紧意”一个清白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练太极,请还“紧”一个清白(一)
我的图书馆
练太极,请还“紧”一个清白(一)
快看!“紧”是太极拳的禁区吗?练太极拳,谈“松”为天经地义,人皆称对颂好;谈“紧”则多认为是离经叛道,如同触雷。太极拳分阴阳、虚实开合,含动静、收放蓄发,能刚柔、急应缓随……为什么只能松、不能紧。难道“紧”真的是太极拳的禁区吗?这个问题,就像“太极拳是老弱病残专利(其他人不必问津)”一样,误导困扰着太极拳,已到了非弄清是非曲直不可的时候。近期已有“敢吃螃蟹”的人,撰文涉及到太极拳锻炼松与紧的辩证关系,令人茅塞顿开、耳目大新,笔者凑数续貂,希望能还“紧”意一个清白。松、紧皆为劲(道),不是(自然)力许禹生先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中写道,“太极拳之妙全在用劲。”愚意以为,太极拳锻炼要求的“松”,就应该是一种劲道(内劲),而不是一种(自然)力。“紧”意亦然。 何为“力”?何为“劲”?初学拳或拳技未精,力处于原始的、粗犷的、未经整合的状态,尚不能随心所欲,带有自然性、习惯性和盲目性,王宗岳称之谓“先天自然之能”,太极拳练家通常在其前面加一个拙(浊)字,称其为拙(浊)力,当拳技练至一定程度,有了意识、内气的正确参与,拙力被逐渐化解(掉),力便开始向劲的方面转化,这一过程王宗岳称之为“学力而有为”。因此,劲是经过特殊训练过的、精雕细琢的力,是“先天自然之能”和“学力而有为”相结合的产物,是力的技术重组,是经过整合的、系统化了的力与意、气的统一体。《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述“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佐证了松是一种劲别,未必不含紧意在其内,“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等亦然。&作为“先天自然之能”的力,由于缺乏灵性与活力,松易散、松易软、松易浮、松易懈、松易疲、松易垮,用这种散软浮懈、松垮疲塌的力练太极拳,无异于软骨病人出洋相;紧易硬、紧易直、紧易挺、紧易绷、紧易僵、紧易死,用这种硬直挺绷、呆板僵死的力练太极拳,等同于舞台上蹩脚的木偶戏。因此,无论松、紧,只要是拙(浊)力,松、紧皆会不遵法度、不得要领,都无法作到拳论所要求的“精神能提得起”、“意气须换得灵”、“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射箭”……而作为“学力而有为”的劲,是经过特殊训练、技术重组,有意识、内气的正确参与,其特点是灵敏活泼。因而,劲松而不散且有张力,劲松而不软且有弹性,劲松而不懈且神采奕奕,劲松而不浮且起落有序,劲松而不疲且身心舒畅,劲松不垮且沉稳练达;劲紧而不硬且柔和,劲紧而不直且有韧性,劲紧而不挺且舒展绵密,劲紧而不绷且园满有余,劲紧而不僵且屈伸有度,劲紧而不死且敏捷灵巧。&可见,太极拳锻炼所要求的松,显然不是指“先天自然之能”的力松,而是指“学力而有为”的劲松。由此引伸,如果太极拳锻炼的“紧”,当然也不是指“力紧”,而是指“劲紧”而言。太极拳的劲别门类繁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且两两配对,对立统一,如柔与刚、虚与实、合与开、蓄与发、收与放、弛与张等等,由此类推,当然也应该、也必然包括松与紧在其内。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对立相互制约,松紧统一不弃不离,且结合有度恰到好处,名曰松紧劲。只有这种松紧劲,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张弓放箭”、“蓄而后发”……这和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的道理是一样的。愚意以为:在练功过程中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当松则松,当紧则紧;忽刚忽柔,忽松忽紧,且把握好伸曲松紧度,方能“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得机得势”。反言之,有松(紧)无紧(松),或松紧结合比例失调,则违背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这和有柔(刚)无刚(柔),或刚柔结合比例失调的道理是一样的。初学拳或拳技未精,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是意念和形体上的放松,这种松,实际是对“先天自然之能”——拙(浊)力的改造、解放训练,太极拳术语名曰“摧僵化拙(浊)”。当拳技练至一定程度,“学力而有为”,僵拙(浊)之力被化尽转化为劲后,太极拳所要求的松,则转变为意念和劲的放松,这种松,“似松非松,将展未展“,松得透而不会软散,且有松沉、松撑、松展、之意,愚意以为已含有紧意在其内,且紧得活泼灵敏、不僵不折(笔者按:这种松紧劲和刚柔、蓄发、张弛等各种劲别揉合在一起,方能达到劲整、劲园、劲实)。只不过由于太极拳是以松静为主的运动,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松静柔缓舒”上,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紧意常常容易被忽视、误解而已。如今练太极拳的人,多为中老年和病弱群体,大多没有看过、研究过太极拳的经典论著,缺乏太极拳理论的修养与指导,甚至不知道王宗岳是何须人、太极拳所称谓的力与劲为何意,因而,他们多从力的角度理解松与紧。虽然他们确实从力的放松锻炼中受益,实现了祛病、健身、益寿的愿望,但很多人不知道或不可能理解这种力的放松,只是太极拳锻炼初级阶段的“摧僵化拙(浊)”。而实际上太极拳尚有高层次的养生、气功、技击修为,为各个年龄段、各种知识构成、各种健康状况的人群所需求。笔者以为,当和之急是让更多的太极拳习练者认识到有松无紧不符合太极阴阳之道;应该准确地理解太极拳的松与紧。未完待续MORE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说说太极拳的灵魂 ——“松”
我的图书馆
说说太极拳的灵魂 ——“松”
说说太极拳的灵魂
&&&&&&&&&&&&& ——“松”
&杨式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杨式太极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第一就是太极拳讲‘松’。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为什么松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时只晓得讲松、松、松,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能松得很干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前年悟通这个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师澄甫先生所讲的。他不大会讲话。一天到晚坐在哪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杨式太极技击名家杨少候先生说:“不是把对方打出去的,而是把对方松出去的”,杨式太极名家李雅轩先生说:“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有兴趣者不妨一试,比较长劲和短劲的发放,便可感受到松的质量了。练过三、五年太极拳的爱好者,以腰腿的力量,用长劲不难把一个门外彪形大汉发出二、三米之远。但即便是十年以上拳龄的爱好者,有相当部分人发起短劲来,却发不出短劲的效果,找不到短劲的感觉。比如给对方使一个似乎不用多大力气的推按短劲,对方感觉是受击部位表层有些疼痛,而不是透内入里,震击内脏的难受之痛。若松松的落击对方手之小臂,则对方应痛彻臂骨,如同铁棒敲击的感觉。发不好短劲的原因何在?多是发短劲时胸、肩、肘、腕、手指等部位不够松软,有些僵硬,有些本能无意的紧张,但他眼下做不好,正所谓修炼未到火候,真拿不出具有威慑力的短劲。上述验证,笔者和自己的学生们曾有感受。松净是太极拳的灵魂,是有着重要拳理和核心拳法。两臂松、胸松、腹松、腰松、胯松,全身无处不松净。太极拳的功夫、从某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松的功夫。中定劲、松弹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等等都须从“松”中求得。从字眼上看,“松”的大道理似乎不难理解,当你在打坐或站桩时进入松静状态也许不难。但你想在行功走架和对练竞技的运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放松状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至到的。在练拳架,揉推手、拆散手时做到松乃至做好松,即使对于有些打了几十年太极拳的老练家来,说还真的不容易呢!笔者曾拜访了一些名师大家,亦与一些推手大赛奖牌得主切磋交流,感到事实确是如此。
&& 台湾太极名家叶金山先生说:“因为‘松’是一种极高的无形境界,没有练到‘真松’的人,根本不可能明白‘松’是什么。这句话说出来,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但却是事实。每天嘴里说松,每天练松,每天教人放松,但是却完全不知道松是什么的人,遍地都是。为什么?因为‘松’根本不是肌肉不用力这么简单而已。一定要松到别人接触你时,完全感觉不到你有一丝一毫的的重量才行;要松到感觉自己好象完全没有重量,几乎不存在才行。如果你的小手臂,从被人由下抬高而超过头顶,只要别人感觉到你的手臂有丝毫的重量,或自己觉得肘、肩关节,有丝毫卡住的感觉,就表示连基本的松都没有达到,离全身松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习太极拳之难,首先难在改变本能的观念。太极之初,就是要你放弃日常本能的观念,平时生活、工作习惯用人之本力的,这时到了太极拳就被视为一个病。太极拳不但不让你练蛮拙的外力,还要你把以前练的外力都卸掉,因为卸外力就是弃僵力,僵力弃了,松柔、松活、松弹的劲道才能出来。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事实确实如此。可是部分人在这时就被拒之门外了,因为很多这些人松得不到位。究其原因是:不会松,不敢松,甚至是不相信松。不会松的原因是没有明师指教,不敢松的人是嘴上说松,心里面却一直在怀疑松的功夫。松得不到位的结果,就是使太极拳功夫一直上不了较高的层次。
&&& 何谓松? 松是指修为的方法, 是谓身心于规矩之中的自然放松。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要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练拳的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皮肤的毛孔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精神是安逸的。有些人练松不成变为懈,懈的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皮肤腠理(腠理一词源于传统中医之辞,它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紧张,精神萎靡不振。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其表现是上下摊成一堆。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立不定等。如何做到松而不懈,这是练功的关键。练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试想一点力气都不用了,还能走架和推手吗?所以说身体的放松,实质上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尽量少用拙力。在一个动作过程中,如果只用一分的力量就够的话,就决不用一分半的力量,这就是太极拳巧劲省力的学问。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那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那就在这个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和不断增长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而锻炼出一种刚柔相济的、轻沉兼备的、松活弹抖的螺旋式的整体劲。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放松用意的重要性,要体悟“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这句话。
据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简单的说,肢体放松除了提高生物力的传递系统效率之外,还有增长所产生的生物力,产生生物力的大小决定了肌肉、肌腱、骨骼松驰与收缩之差的大小。何谓太极拳放松的主要环节?要解决放松的问题,首先要在松肩、松胯和锻炼胸腰运化上下功夫,而胸部开合灵活的关键又在于松肩,腰部折叠运化的关键又在于松胯。放松的一个标准,叫做松透。何谓松透,我认为它的内涵至少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松静.
即锻炼一种放松的心态,这也是放松的入手点。所以武式太极一代宗师禹襄公曰:“先在心,后在身。”心静无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练拳首要心静。感觉神经中枢(大脑)松静,思想集中,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才可以开始动作。因为太极拳是一种顺应人体的自然状态,顺其自然规律而引发其自然之力的一项运动。李雅轩先生说:“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 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全身肌肉、韧带、骨骼以及各个脏器的放松程度,是受大脑神经不同程度的兴奋控制的。练功时,只有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就越低,骨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但要知道,练大脑入静的功夫,绝非几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得法掌握要领的锻炼过程。心静非指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全松,不少习拳者虽深知盘拳揉手须周身放松肢体去练拳,无一处用拙力、无一处僵滞的要求,却因摸不到要领而很难真正做到。他们往往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这样从形体动作上看起来好象柔软优美,但周身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其实,实现松的障碍就是行拳者自身却急切求松的意图,他们往往急切地想放松,心情反而就越紧张,有如一颗心老悬着放不下来,刻意追求和意念过重的结果,恰恰导致了与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驰。有些人把太极拳练成过于软绵锦的,稍微用一点拙力,又僵硬了,精神也提不起来,这样既没有柔,也没有刚,这种练法不能算成“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是一种体操式的太极拳,圈内人俗称太极操。松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阴阳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灵魂,传统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纯以神行,仅看到神的忽隐忽现,刚柔的痕迹看不出来。
要松得好,就要加强心性方面的修炼,在推手对练中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性修养,心里松不下,形体又如何能松得好呢?内外松不好,又怎能使自己听劲灵敏、化劲干净、发劲干脆呢?松是太极拳劲道的根本,松不下去便无法求得整体劲。推手时,往往是越怕输的人,精神越紧张,也最容易犯僵硬、丢顶、拱架之病。所以在练习推手时,要从练“吃亏”入手.要敢于让对方进来,练习能吞、能容的本领,练放长、练大幅度的引进,不怕吃亏,不怕输,而是有意识地借对方的来力锻炼自己的松活、引化本领。推手对练或交流技艺中不要争斗好胜,拳友同道,有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只要大家有诚意,便可聚在一起盘盘手,摸摸劲,寻找只有太极拳才具有的特殊感觉,以此来彻悟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深奥的“天人合一”、“内外相合”的哲理。若得意处,双方叫一声好,得到了一种体验,于是欣慰无比,精神倍感爽朗,无所谓胜,也无所谓败,大家共同所有的,只是人与人的亲切,是对太极拳论某句话认识上升华的陶醉。摸摸劲,看看拳架的劲道是否正确,找到了感觉,打起拳来兴趣盎然。多点追求松的质量,才有可能学到较好的太极拳功夫。以上所述是对资深的发烧友而言,若是学拳不久的爱好者,还是先松心,后松身,不宜过早找劲,亦不宜追求练松功的“气感”。对于学拳不久的爱好者来说,练松顺序是:首先求得神经中枢的松,有练拳数年松得不尽意者,部分人与神经中枢不能松静有关。接着是求皮肤腠理和肌肉韧带的放松。再接下去是关节的放松和用意识导引内脏的放松,如胸松腹实、气沉丹田等。还要知道一点,关节的活动度与关节的松不是一回事,太极拳所要求的关节松开,是指两对应之骨的接触面能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离得开一点。还要清楚的看到,松自然能柔,而柔却不一定能松,所以要先求松,松而柔生,进而松柔兼备,进而松而能沉。
第二是松展.
在大脑入静、意念导引下,要有序地使全身各个脏器、肌肉、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拉长。拳论中讲的“皮毛要攻,骨节要松”“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要领,都是这种对称张开、节节贯穿的要求。腰胯以上松开往上领拔,腰胯以下松开往下沉坠,上领采天之气,下沉接地之力,这就是松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若练低架拳求松展长功,宜注重这个要领,否则容易造成下肢僵紧不活,影响全身放松)。特别是初练太极拳者,更要力求开展,力求舒展,进而要求“开展之中有团聚之意”,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
记得我学拳伊始,有一次在四川省太极拳推手研究会的练功房见恩师林墨根先生给师兄师姐传授分解拳势动作的技击要领时,林老师说:“……单鞭掌不是重在左掌打人,而是右勾手用劲……倒撵猴不是重在左(右)掌击人,而是右(左)肘使劲……玉女穿梭亦不是重在左(右)掌按击彼方,而是在右(左)掤滚手使劲……”当时自己想了又想都搞不清楚,明明看见示范单鞭掌时用左掌向对方胸部按击,为什么说是右勾手用劲呢?后来得到了林老师多次悉心的言传身教,时光过了三、五年,才逐渐有所理解并感受出来。太极拳每势动作从头至尾都包涵着有如弓状的对拉劲道,在完成一个动作时,总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我认为有大约四部分的对拉弓劲是较为明显的。
1、头部百会穴与会阴穴之间的对拉弓劲,“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为上下对拉,保持匀称。上以提顶相吸相系(提顶要领是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身),上体前从锁骨后大椎与裆的中心或尾椎骨上下相对连成一条中线,下以吊裆(两股用力臀部前送,裆部有向前上翻之势,就是吊裆)相随,形成上下一致的对拉弓劲,体现出分合统一的整体性。这个对拉弓劲以腰为弓,以大椎和骶骨为弓梢,腰背命门穴是“身弓”中重点的关键。人的脊柱骨占人体总长度的45%,天然形成S形的生理曲线,做好顶头悬,松胸内含和尾闾收能使人体脊柱骨拉开,能降低人体重心,使下盘稳固。
2、肩肘、腕之间的对拉弓劲,肘称为弓把,手腕和臂部称为弓劲对拉,产生松肩、垂肘、松腕三者之间的弓劲对拉,也产生含胸拔背与松肩松腕之间的对拉弓劲。
3、胯膝、足之间的对拉弓劲,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两胯之间对拉撑圆,产生了弓劲,同样,两膝关节相反方向微屈,微向里扣内含圆,加上两足前弓后撑,产生外形屈,内中求直,形成对拉弓劲的圆裆。
4、两手与两足之间的拉弓劲,两手与两足向前后左右或上下分开,方向相反相成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做到上下左右内外贯通一气。林墨根老师曾说过:“……在练拳架或推手时,要下松涌泉,上松劳宫……”,这也是一个手与足之间的对拉劲道。往下松开涌泉穴,意识引导涌泉穴位贴地,这样能使下盘稳固,还能较好地产生反座力。若下盘不大稳固,上身又怎能松得放心呢?往上松至劳宫穴,能使五条手指自然舒伸,因此劲道能从手指畅通透出,亦能提起拳意精神。再有说劳宫穴的内气之感较强,对听劲极为有利,感触对方来劲灵敏。单鞭掌的动作是大家熟悉的,若练得法时至少产生四个对拉劲道:一是两手之间的对拉弓劲;二是两足之间的前弓后撑,裆下有桥的圆裆的对拉弓劲;三是右钩手与左足之间的对拉弓劲;四是左掌与右足的对拉弓劲。又如玉女穿梭,若练得法时亦至少产生四个对拉弓劲:一是两手之间的对拉弓劲,二是左(右)掌与右(左)足之间的对拉弓劲,三是右(左)掤滚手与左(右)足的对拉弓劲,四是两足之间的对拉弓劲。
练拳求松除了体舒心静的修行,还要多点在拳架动作和推手中感受上下对拉、左右对拉、前后对拉的弓劲,通过肢体有上同时有下、有下同时有上、有前同时有后、有后同时有前、有左同时有右、有右同时有左的三对对拉拔长式的放松展开,使拳势动作既有圆的匀整和灵活,又有似弓与弦的对张崩弹之力,更有八面支撑的稳固气势。在意、气、劲中产生了对称、平衡、折叠、匀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济。自我检查拳势动作是否有了对拉弓劲,是有一对?还是有二对、三对,拳龄不长的爱好者较难同时有二对三对的对拉弓劲。
放松是有意识的使全身肌肉、皮肤、内脏、关节、骨骼松开、放展,使有关部位韧带拉长,通过松开放展的手段,使全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连结成一个全新的整体。太极拳明师戴英先生在1989年11月抵湘授课时深入浅出的说:“松是对每个太极拳的人的要求,没有谁讲太极拳不要松,怎样理解松?松就是说每一个关节,每一块的肌肉都要统一起来。关节统一了就均匀了,均匀了就能比较松了,节节能接得上,不是这地方用力,那个地方不用力……松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容易丢;还有一个是没有松他讲松了,身体不听指挥,人一碰到问题就是僵紧的。这是本能,如果想碰到问题总能松,就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去锻炼。松容易丢,我松了,再松也没有了,实际上这种松已经丢了。松是把身体松开来,而不是松得缩了。松开松开,松了以后毕竟是大,而不是小。缩小不是松,而是紧,它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所以松是一个张大的概念。如果没有松而去推手的话,自已身上的肌肉就是负担,负担大了变化就慢了。”意气在纵向松落的同时伴随着横向开展,是实现全松的重点。有些人认为肩松是要向下松到腰胯,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能上下松至此处便是完全松沉到位了。殊不知,这样就再无处可松下去,只好承受负荷,从而导致腿足僵滞不灵。在拳势动作求得身体上下对拉、左右对拉、前后对拉,放松恰到好处,才是完整的周身松。松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行身,当血气周流全身时,便可体验到通体舒服和泰然自若,松的甜头自然就感受到了。
第三是松沉.
包括内气下沉、重心下移和一些重要关节的松沉。松沉不是动作的下砸,也不是动作的下蹲,亦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而指的是丹田内气的下沉。李雅轩先生说:“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然会沉下去,日久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打拳时,除了“虚领顶劲”以外,其他部位都处于松沉的状态。如上肢的松肩、坠肘,下肢的松胯扩膝、涌泉穴贴地、脚趾抓地,中盘的松胸实腹,都是为了这种周身松沉的要求。这种肢体上的松沉,有利于真气下沉,重心下移,从而稳固下盘。下盘沉稳,又有利于中盘和上盘的轻灵,从而达到轻沉兼备,一旦松柔与轻沉都具备,在往后的行拳中就处处体现八面支撑的势态。放松要松得干净,要丝毫杂念也没有,瞬间要放松到脚下。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两足增力,桩功稳固。此乃杨氏太极拳家传口诀“不倒翁”者是也。
真的放松到意、气、力都沉人脚底,且入地很深时,会觉得有一种东西从脚底向上升腾起来,渐渐充盈全身,将人向上拔起。有了向上领起的感觉,便会加深全身向下松沉的体验。这时才能真正领会“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拳意,而顶头悬也会于自然中形成。就太极拳的特点来说,这里说的“松沉”是相对“松而轻浮”的现象来说的。一般人认为沉与重是一样的,实在是误解。在武术词典里重为有形,其力呆滞,而沉则不同,沉劲活,似松非松,似紧非紧之形,与重不同。所以在松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双重之病;在轻灵的同时,亦一定要注意克服双浮之病。
第四是松活。
松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关节轴的旷量松活,二是以丹田为核心带动肢节顺逆缠绕之柔韧性的活。关键在于通过打拳,特别是通过松腰和胯裆劲的锻炼,不断增强关节的松活、韧带的柔韧和肌肉的弹性。从而做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使周身各个环节都能随心所欲地达到圆活、灵敏、滑润,变化轻快,使各个有轴的关节,旷量不断加大,可以向四面八方自由地转动,以保证发劲时节节畅通,极快地把周身之力调整集中到施力点上去。从动作的形态上来讲,要求松圆,动作非圆即弧,在腰胯的带动下,身体各部做螺旋的缠绕运动,合而螺旋,开而螺旋,沉也螺旋,起也螺旋,处处体现了公转自转的运动规律。修炼太极拳。无不以底桩沉稳,腰身活泼,上肢轻灵为要旨。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太极拳的动作始终是螺旋式、抽丝式的内外协调运动,使全身各部位圆活无滞、富于弹性和韧性,所以“松活”能随时灵活地集中于某一点,从而能发展力量和速度,如拳论中所说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灵活变化,周身一家,发劲完整。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所以拳论中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要继承和发扬太极功夫,就要从基本的要领去做,要从“松”字入手,松则沉,沉则轻,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发。
第五是松击。
诸如短劲、透劲、惊弹劲、崩炸劲等就是太极功夫的松击手段,以松透全身的整劲求得快准、冷狠、入里透内、惊心动魄的击打效果,拳论所谓极柔软而后极坚刚的内劲就是松击的体现。太极宗师杨澄甫在世时,有人问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打出去那么远,打得那么脆呢?”杨宗师答曰:“我是松着劲打的。”
若要体悟松击,最好是先解决如何理解和认识“松”与“紧”的实际问题,这样处理有利于进行“由松入柔积刚”的技击训练。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练拳时往往强调一个“松”字,因为“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但也不能不谈一个“紧”字,疏忽了“紧”,就可能不符合太极拳阴阳之道。太极拳明师刘习文先生在《“紧”是太极拳的禁区吗?》一文中说:“太极拳锻炼要求的放松,是自然的放松、绵柔的放松、轻灵活泼的放松、‘用意不用力’的放松;太极拳锻炼要求的缩紧,亦为自然的缩紧、绵柔的缩紧、轻灵活泼的缩紧、‘用意不用力’的缩紧。这与现代汉语注释的‘松’、‘紧’(笔者注:通常的‘紧’表述为意念和形体上的紧,是精神上的紧张和肌肉、筋腱的僵直呆板、关节不灵活等等)完全是两回事……只有松紧结合才是产生弹力(伸缩力、爆发力)的基础和条件。松紧结合质量,决定太极拳推手时的发放质量——冷弹脆快的标准度。”但是话又说回来,拳龄较短的爱好者不宜过早体悟刚劲之“紧”,要多点体悟大松大软的拳理拳法,以免影响初级阶段“摧僵化拙”的练松。太极拳明师张子英先生在《论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的“松”与“紧”》一文中说:“&如果未了解松柔之前或不明白紧的用途,就会误将硬的动作当成“紧”的练习,使整个身躯与四肢贯着沉重的笨劲。”&有道是:有意练松,无意求刚。把刚讲得客观一点,发劲末端聚点上瞬间的紧就是刚。太极拳明师李秒丰先生在《回忆师爷讲太极弓子、闷劲、松紧》一文中说:“松紧训练,主要是掌握松紧的空间和时间的频律及频率变化,即松紧的频度和幅度。松紧的时间越短,松紧的频率越快;松紧的空间越大,松紧产生的能量越大;松紧变化越瞬,能量释放的效果越佳……松则全身皆要松透,紧则要全部紧到极点,而不能半松半紧,要松在自己身上,紧在对方身上,使力量透达无滞。平时训练,不仅要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更要瞬松瞬紧,任意松紧,随意松紧,还要渐瞬突变。”
太极拳练得越松,内劲就越整;劲越整,打击点越小;点越小,穿透力就越大。这就是把松紧练至恰到好处的结果,亦是松击的功夫。
第六是松空。
全体空灵,应物自然。松的程度越高,功夫也就越深。反过来,功夫越深,对松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应物自然是人的功夫练至虚无至极时,身上在受袭时突然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反应。传说受袭者安然无恙,袭击者却被震跌出去了。林墨根老师深入浅出的说:“松干净了就是松空,不要看得太玄了。”练太极拳至少有四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练久后则熟能生巧,自可以练来不加思索,心空自然,体内生理机能,就自然发动。第二要手空——两手心空松,太极拳出手姿势,无论阴手阳手,必要像挟有一个皮球在手中一样,手指亦需在动,手必须要空。第三要脚空——两脚心要空松,足心空出,则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自易流出。第四要胸空。武式太极名家郝少如先生说:“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松空是练太极拳到了无形无象的高级阶段,此阶段没有几十年的潜心追求和明师高人指点,无法达到。由于本人尚未练成如此功夫,故无具体感悟可言。
有些追求深入研练的习拳发烧友看了不少拳书和请教了一些名师,仍未能使其练拳时松到好处,我想这其中原因之一是没有明师正传。杨式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释义》一书中说:“不得真传,身体略壮,学拳十年,终是糊涂。”要想在拳架和推手中把松练到好处,若没有一位有师承、明拳理、熟拳法、身怀太极功夫的明师(不是小有名气的名师,既名又明的老师当然更好)的言传身教,那是难以悟得透彻和感受良好。因为对太极拳而言,其动作的细微之处及道理的深奥玄妙处,多有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困难,只有经过明师点拨和自己的刻苦研练,才可悟其真义。如内功心法就不是说几句话或看多几眼所能搞得说清楚的。吴式太极名家马多瑞先生说:“‘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某个角度讲,能松一分,功夫就上一分。要真正达到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恐怕非经过高人的指点才能行,由于各人的悟性不同,松到了一定的坎上,就过不去了,需要老师的引导。” 拳友们大多知道初学慢练的重要性,只有慢练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可开始由慢到快,快而后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极致,如此反复锻炼才能极虚极灵,又能极重极轻,快慢轻重,随心所欲。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缓则内劲增长,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练有了功夫后,就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要出功夫,必须把架子放慢,一招一式,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不要放过。以慢练松才好采气、养气,摧僵化拙。不但能体悟拳架的细微变化和求得架子工整,也容易练出周身一家的内功来。怎么个以慢练松呢?不是谁都能练到位了,松得透了,那首先要看各家老师的教法如何,然后加上学生的悟性和苦功有多少。譬如说拳架的“起式”,林墨根老师的教法就与众不同,他在《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一文中说:“……起式由以下四个连贯动作完成:l、两臂徐徐向前提起,似有细绳将其拉起,两后胛缓缓打开,两手掌自然伸直,成舒松自然掌型,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两掌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随起随吸气,同时两脚脚趾微微抓地,提肛,收腹(两臂提起与吸气、两脚抓地、提肛、收腹为同时动作。) 2、当两臂升至与肩同高时,松肩,两臂略向内收,即环状收回,至两指尖的距离与头部同宽(松肩,两肘自然左右稍开,就使两臂环状收回;环状收回的同时,再次两脚脚趾抓地,提肛,收腹)。3、随后,将手肩忘掉,两臂缓缓垂直下落(两掌掌心向下,似降落伞兜风样缓缓下落。)与此同时,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4、当两手落至与腰部同高时(这时意念松至双膝),坠肘,两小臂及前胛自然打开,两掌指尖向前,掌心依然向下。直至两臂垂落至身体两侧,松手腕,指尖朝下,中指自然贴至裤缝。这时感觉两臂犹如钟摆,自然悬垂,手指有麻胀感。在这一过程中,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
譬如说发人时,从拳理中知道腕要灵活,手须松软,才能起到中指根通出的内劲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后援是肘劲,在与对方接手直至将对方发出这一切过程中,肩、肘、腕、手必须松软圆活,这样才能使内劲畅通无阻地射向对方。但习练了较长时间仍不见预期效果,幸得林墨根老师的悉心点拨后才明白要领。无论是“力发于足”或“力由脊发”,到达手指,作用于人,都要经过一个力的传递系统,人的脚作用于地产生反座力,由于复杂的肌腱、骨骼、关节等生物力的传递系统,力可能不同程度的被传递系统所消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自己身上多找点大松大柔的东西,比如松九节(脚腕、膝、胯、腰、脊、颈椎、肩、肘、手腕),松八段(脚、小腿、大腿、脊背、脖颈、上臂、小臂手掌)。又譬如说体验“胸部能松空,才能做到胸中运化”这句话,我起初习练多日仍见自己是不自然的松胸内含,更谈不上在技击中能领略到其中奥妙。后来经林墨根老师精心指教才明白要领。得到要领后不久体验到胸中运化显示出的“活”字,同时,身体上的重心比以前更为稳固,不易受牵制。松胸内含的要求是胸肌从两锁骨处向下松沉,两肩骨外侧微微有向前合与包抄之势,胸骨不能内凹,而是向下松开。含胸对胸部不是向体内收小,而是在松开的情况下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样做法能使膻中穴松开而空,心胸开阔而气顺神爽。同时两胸分前后虚实时亦运化如意,松胸的练功要求不在外形的变化,而是内在肌体的松空活动。
再比如讲“松肩”和“松腰”,表面道理是大体明白了,但做起来没能松至好处,后来经过林墨根老师的言传身教才逐渐感受出来。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心要静,气要敛,肩要灵活,就是平常所说的松肩。两肩关节有脱开之感,肩部斜方肌和横韧带拉长,气向下沉与跨连接,前与两胸相连,后与两肩背相接。肩关节松开,意贯于两膊。练拳时松肩是甚为重要的,肩膀不松,上胸处气不能下沉,进而影响含胸与拔背,所以肩松后上肢就没有用力的感觉,长期练拳而注意松肩,就会出现练拳时没有肩头的感觉,故有“忘肩”之说。林墨根老师解惑开悟的说:“上肢的放松,肩关节的放松起着主导作用。事实上,肩松才能肘松、腕松,才能有整体上肢关节、肌肉的放松。在太极拳的走架中,一般说来两肩的放松不完全是均衡的,往往是应略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或者略微着意去松由实变虚的脚所对应的肩。” 有一点松肩助手的练法也许不为习拳初学者注意,就是手向前推出时,肩胛骨的位置要放松;手回收时,肩井穴(锁骨)对下的位置要放松,这样练法的效果比较好。松腰则是指腰部放松同时带有下沉之意,但并非把腰部硬往下压,硬压则不易转动,要抓住腰(下)脊(上)对拉放松的感觉,放松则能转动如意。腰是全身上下之枢纽,腰不放松则根力很难上达,影响劲道的完整,也是部分人发劲不好的原因之一。需要在此强调的是:“腰只能松。不能乱动”,这好比车轴是个稳定的圆心,车轮围绕圆心转动的快慢不影响车身的平稳,如果车轴内随同车轮同时都动,不仅不灵便,连车身也不稳定。所以说,如果腰随意转动,练拳则出现摇摆不定,与对方交手则易为人制。“腰只能松,不能乱动”这句话是说腰宜按拳架和推手、散手的要求去放松,乱动指腰部左扭右摆,前晃后摇;深层的乱动指腰杆变懈变丢,该松不松为紧为僵,不该松却松了为丢为散。
有些拳友询问:练拳时如何感受到松呢?据本人多年练拳的点滴体会是这样的:如当你盘拳架时,你也许会听到或感到肢体的骨节发出“喀喀”声响,这可能是表明你肢体正在变得松动、灵活的信号。处于拳势动态和静态的身体放松到位后,于实的一部分身从头到脚趾都感到非常沉重,似乎这半个身子都要陷入地下;于实的手指、手掌、手臂亦有着沉甸甸的感觉。于虚的另一部分身从头到脚趾则有着轻盈的感觉,于虚的手指、手掌、手臂亦有着像羽毛一样轻飘飘的感觉。又如当你盘拳架练至单鞭掌转腰往左带时,感到一条或两条前手臂往左运动时皮肤微纳凉。再如练至搂膝拗步掌的手掌松出去时,感到劳宫穴皮肤或手指微微纳凉,进而由凉变热。这说明你有放松的感觉了,为什么你的手臂或手掌感觉凉呢?因为松得好时皮肤灵敏到能感触空气对手的阻力,所以能感受到运动时迎“风”(指空气的阻力)吹凉,有如人在水中游泳感觉流水的阻力一样,只不过是人对空气阻力较难感觉,但此时手臂内或手掌内却有暖热的气感,这是由松伴来的内气在拳势动作走得顺畅到位。拳友们不妨留意一下这个松的感受(要自然,不要意念太重),没有五年以上的拳龄还真的难得到呢。如果练太极拳能够练到涌泉穴有“热、麻、涨”的感受,那就表示气血畅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自然是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在盘拳架中练到揽雀尾和如封似闭的后坐按势、海底针等动作时,会感到胯以下臀部肌肉松开往下沉的同时使胯以上腰背肌肉松开向上移动。这是气下沉同时意上升或劲上走的松展体现。如果手掌、手指能放松,手腕不僵不懈;则整个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胀满感觉,手指亦会自然张开,不可用拙力将手指并拢或撑开。在演拳的过程中,时有劲贯四梢的之感,手掌发热,发涨,丹田偶有热感和发沉,这是通过强化意念来稳定周身松沉的气势和感觉。总而言之,练拳既要大松大柔,又要恰到好处,道法自然,不要有拔苗助长的生硬做法。
心静用意,身正体松”的原则下,认真正确地一个姿势一个姿势的练习符合武术含义的动作。笔者赞同这一看法,练习太极拳要求思想放松和肌体放松,思想集中,使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消除大脑疲劳,活跃情绪,恢复神经系统的平衡,增进新陈代谢的机能,从而直接影响内分泌的平衡和免疫力的增强,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减缓衰老进程。郑曼青先生说:“体如能松,则百病不得上身,因体能松,则气血流畅,筋脉和同,五脏始得平衡,上中下三焦,了无阻碍,则病何能侵其体也……茍能得其健康,便是袪病,能袪病,即能延年”。所以说,无论是对功夫派的爱好者还是健身派的爱好者来说,下功夫揣摩放松,细心体悟练松,确是能使自己的拳艺产生质的飞跃。当然练拳放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花许多时间和汗水,只要潜心刻苦修炼,总会取得成效的。&&&
如何才能做到松柔
练拳要讲大松大柔,有人甚至将松柔强调为太极拳的灵魂,这是有道理的。“要松,要松,要松,初学太极拳要从缓慢松柔入手。”当代太极名家郑曼青教导弟子时亦如是强调。郑曼青的师兄,另一位当代太极名家李雅轩亦强调,练太极拳要“大松大软”,“以全心全意地去想松”。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虽然很多人主张练太极拳要大松大柔,但为什么练不出功夫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松柔有很多诀窍,其中有方法问题,也有层次上理解的问题。讲松柔若不得法,同样很容易走入误区。有许多人讲松柔,但练来练去仍然只是在肌肉的动作上做文章,有些人虽然常常觉得自己松开了,实际上是懈了,而自己并不知道。&
太极拳讲大松大柔,首先要明白松柔的种种层次和不同境界。从我们这个体系的训练方法上去讲,太极拳的松柔首先是要讲松开,然后是松散(读第四声),再往下是松 沉、松静、松化,就是大而化之,神而明之。这些都是太极拳松柔的层次,但这些境界都是口传身授的功夫,要用文字讲述清楚,并不容易。&太极拳松柔五境界
普通练太极拳者讲的松柔,是没有目的性的,我们讲松柔,是有目的性和可具体操作性。也就是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松柔体会,功力进一步,松柔的要求也要高一步,如此逐渐提高我们对松柔层次的掌握,与功力的提高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一开始学太极拳时,我们要求身体松软,节节松开,头上肩上要这样那样走,将人发出去:松沉是内劲下去后再起来,也可以沉都不要,将劲提到上面去,外形完全没变,但内劲的方向变了。
松静,这个静非常不简单,有了这 个静,才有反向的动,所以叫做复命归根。只有做到静,然后才能到空、到化的阶段。就是对方摸到哪儿都是空空的,一点东西都不让对方知道,但此时恰恰是“空 而不空,不空而空”,所以才有“有心有意皆是假,拳到无心始见奇”的说法。我们现在练拳是“有心”,可是“有心”的过程是通向“无心”的台阶。再深一层 次,是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要做到一松就走化了,对方根本听不到东西,到那时才能体会知机的问题,太极拳讲得机得势,身上没有松柔的功夫,就不能知机,又怎么会得势?
在练拳的时候,就是要注意这些东西。当然,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追求方向,还要有具体的方法去找,去体悟松柔。比如说“大而化之”, 为什么要你们在练拳时将气势放大,就是因为刚开始为了找准内劲,气势可以小一点,但等到一定阶段,你们的气势大了,内劲早就随着意到外面了。比如,气势足够大了的时候用气圈打人,实际上就是一个观照问题。现在你们的身体状态未到,功夫到了,要真正达到一丝不挂的阶段,什么节节贯穿,什么根节起、中节随、梢节到,什么“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那些都太慢了。应该是在哪里接触就在哪里起,干吗要跑那么远。比如对方抓住我的前臂,就从这里直接化发对方。
松开、松散、松沉、松静、松化,这些是松柔的不同层次。大而化之,神而明之,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一悟即得,而是一层功夫一层体会的事,要慢慢来。
节节松开是基础
当代太极大宗师杨澄甫先生很重视练拳时的松,在其著作《杨氏太极拳练习谈》中曾经提出,“习练运行时,周身关节,均须松开自然”,又提到“两臂骨节均须 松开”。在著名的《太极拳术十要》中也明确提出“松腰”的概念。其弟子李雅轩关于松柔的许多提法同样是值得重视的。他常对弟子们提起,杨澄甫练拳时“又稳 又静,又松又沉,又软又弹,又灵活”,在发劲时则是“松沉软弹,透内之力惊心动魄,有令人万分恐慌之感”。所以,李雅轩认为太极拳“非松软纯净内劲不 出”。这些体会都是很宝贵的经验。我们讲松,主张首先要抓大的结构,就是要做到立身中正安舒。
古典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提出:“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要做到中正安舒,首先须从纵向上来解决问题,这些就是“松开”的主要内容。
练太极拳时,人基本的站立姿势,从头顶,到脚下,到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如果关节不松开,到后面讲节节贯穿,是没法做到的。因为所谓节节贯穿,是要使内劲能够在全身上下所有的关节处都能运行无碍。没有节节松开,哪能有节节贯穿呢?松开的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保持两个方向。一个是上面提顶的问题,一个是下面的尾闾下垂,松到脚底涌泉的问题。这些理论在很多太极拳书中都曾提到。古典拳论也有“提顶吊裆心中悬”的说法。“心中悬”的意思讲的还是上面有提的,下面有坠的。大家不妨观察一下,物体要悬起来,必须有这样的两个方向。到中层功夫阶段,则可体会百会至会阴的中心线、尾间垂直线的练法。这也是古典拳论所强调的“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
关于两个方向的用意,我们平时用功时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一注意上面的提顶,颈项、头部就僵硬了,一注意松下面,强调尾闾下垂时,上面又丢了,变成懈掉了。这样练来练去还是将关节挤压成一堆。
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很多太极拳书都讲到提肛的要求,但是在我们这个体系中,在最初的阶段,不讲一定要提肛,这个阶段主要还是讲吊裆。提肛的意思主要是会阴部位有些微上提之意,这要待整个身体的松柔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才能练,不然很容易造成胯裆部的紧张,从而引起全身紧张。
松开以后,从头 上讲起,基本的要求就是“虚领顶劲、竖项吊裆,含胸拔背、松肩坠肘、尾间下垂、松腰胯似坐非坐、双膝稍微内含似爬树、松脚踝、再松到脚下涌泉、脚趾放松”。要注意,这里所讲的要求都是意向上的问题,而 不能出现任何肌肉方面的僵直。太极拳讲全身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关键也是“凡此皆是意”,即以神气率 领。任何外形的姿态都同样要注意“无过不及”,毫无拘滞之力。(图2正面,图2侧面)&
对拉拔长皆是意
如果松开就往下坠,这就是散了,或者出现所谓劲直往下坠的现象,形成重心下沉,则容易僵硬。要先解决人体往下坠的问题,就要注意立身中正,在保持提顶竖项之意时,要多感觉尾闾下垂。这也是杨澄甫先生提出的(脊梁与尾间,宜垂直不偏)的要求。很多人说要微收尾闯或命门外凸,对这样的提法,要注意练功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人的身形体质问题。有的人命门外凸容易练成驼背,有的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就不能讲命门外凸,命门反而应当往里面走。虽然是同样的一个要领,不同的人用起来也不同。
松开,就是各个关节都松开,是整体的松,是在心气神意放松的同时,全身肌肉放松,从头颈、脊背、肩胸、腰胯手肘、膝脚各部关节松透恢复自然,而且始终如。
要注意,太极拳讲松柔,实际上任何关节都有一个对拉拔长的问题。悬顶时一方面要头容正直,头顶百会穴有微微上顶之意,但同时整个身体放松保持自然下垂状态,如果要集中精神在脊柱上,脊柱关节放松,要注意悬顶的同时微收下颏,竖项,将颈部关节竖起来,颈椎关节的小韧带松开,如此悬顶才不会僵滞。
到肩膀时要注意松肩井穴到肘部时要注意松曲池穴,到手部时要注意松劳宫穴。
肩部是比较难放松的地方,肩关节松不开,其他地方也很难松开。所以有“肩寒全身僵,肩紧全身滞”的说法。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提法是“沉肩坠肘”,但他实际上还是强调要松肩,他的解释是:“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能得力也。”肘关节的松开,也有一个对拉拔长的问题。也就是肘往下松坠的同时上面也要有上拔之意感觉两肩有一种内在的松沉劲。其关键是“肘不离肋”和“肘不贴肋”。这里的“肘不离肋”之意,是指练拳时两肘有护肋之意,切忌飞肘。这里的“肘不贴肋”之意,是指两肘要保持松活圆融之意,两腋下犹如各夹一个鸡蛋,也有两腋下好像各夹着一个热馒头的说法,同时要意贯肘尖,如此则可体会“松开我劲勿使屈的韧性”。
关于腕的松法,外面同样有很多提法,如鼓腕、直腕、坐腕等。但真正放松效果好的话是直腕,只是将手掌放平伸直就行了,同时注意掌心含虚,五指略舒,保持灵机活泼。坐腕立掌的练法并非不可以,但要有一定的方法。手指关节的松开如何对拉拔长?关键是一个手指的关节松开,另个手指的关节要有回拉之意。一个关节要往前伸就要体会邻近的关节有往回收的意。杨澄甫先生在《杨氏太极拳练习谈》中关于掌、指松开的体会是“掌宜微伸,手指微曲”,大家可细察。此外,还须注意“手要空”的提法,主要是指手心空劳宫穴有含球感但这些是在练拳稍高阶段练习的内容。
含胸拔背的提法近些年有争议,有人提出展胸开胸敞胸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含胸拔背的提法无论在养生或技击角度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涵意。含胸拔背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含胸动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背部的放松而脊背部为重要的内劲转换之所在,胸背部不能松开,自然会影响“力由脊发”。
所谓含胸,主要是指胸部有向内虚涵之意,放松自然,如此则可防止胸部外挺,呼吸不畅,但含胸不是向内缩胸,内缩则易成驼背,同样防碍呼吸的顺畅,影响练拳时的姿势和健康。
关于胸部的松,还有种空胸的提法,即膻中穴要有松空感,这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练法,不过,在初级阶段毋须求太多。无论是含胸,还是空胸,关键都是个“意”字,而不是肌肉的动作。实际上,上有百会上提之意,下有吊裆和尾闾垂直意,配合松肩坠肘,含胸的感觉很容易产生。
能含胸,自然能拔背。所谓拔,就是向上拔起之意。在初级阶段而言是指背部自然正直而生挺拔感,背部肌肉有舒展而微微隆起之意。一产生拔背感,脊柱自然节节松开沉落,拳势则易有气魄。古典拳论中有“牵动往来气贴背”的说法,在初级阶段即可感受,与人对峙时,能含胸拔背,亦可使对方感受到中心受威胁。到中级阶段,则须在背部更多地体会太极拳“气敛入脊”的内劲奥妙。那时背部圆融浑厚,甚至产生融化感,就像一个巨大的劲源枢纽,内劲如流水般在背部往来,往往是意念一动,就将内劲送往不同方向。推手技击中,则能做到“力由脊发”。
到腰胯部,在初级阶段,练太极拳讲立腰松胯,但同时要注意腰的直与沉,这也是腰部的对拉之意。腰部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地位非常重要,古典拳论中有“腰为纛”“以腰为轴”“命意源头在腰隙”等提法,但太极拳的练习是一层功夫一层体悟的事,初级阶段体会“以腰为轴”的意义与中高级阶段全然不同,中高级阶段重点体会的是“中空之势”。
胯部的放松在太极拳练习中同样很重要,因为胯是腰腿的转关之处,髋关节松不开,腰腿的动作就不能灵活协调,初学者体会胯松的问题,只要是上面有提顶之意,下面有尾间垂直下坠,臀部内收,好像要坐板凳而未坐之时的感觉就可以了,一般人觉得胯难松,是因为受平常感觉的错误影响。
脚下松,脚趾松开后,脚掌有微微上提之意,有的人叫“虚地”,有的人称“脚心吻地”,都有说法,但最好的感觉就是自然放松,最初还是讲平稳均匀的分布。也就是身体感觉在地面上均匀的分布,涌泉穴有亲吻大地之感。到了一定阶段可以有微微上吸之意,即涌泉穴微微上提。这也就是所谓的“脚心空”。
松开,在抓大的结构方面,重点是肩、肘、腕、胯、膝,脚的节节松开,但不是节节贯穿,节节贯穿的程度已到内劲练习的阶段,到那时要能够一气贯通。但节节松开是基础,松不开,内气就无法通过。比如说迈步时,很多初学者脚勾起来,就是因为踝关节没松开,大关节松开的要领找不准。
我们讲大关节松开要注意处处对拉拔长,实际上也是阴阳问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拳从外形上的初级阶段就体现了阴阳相济。手心手背,可以理解为阴面阳面,上身下身,虚腿实腿,都是阴阳的问题。到稍后的阶段讲“意”,意上也要分阴阳。我们看到很多教太极的老师,拳论背得很熟,但老师自己做不出来。松开,再往深层次,则有骨头,骨节、筋膜、韧带的放松。
横向松散练气圈
松散(第四声),主要讲横向上的放松问题。前面讲的松开,主要是纵向上的松,但练太极拳,还要练习横轴的散,即向水平面方向松开(图3)。为什么肩、腰、胯三个部位难松?因为普通人的经验是对横面的散很难理解。一讲松,普通人比较容易理解,但也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人的意往下松,劲就往下来,散不开。而横向的散,因受身体条件的经验限制,很多部位散不开,致使肩膀难松开,内气无法从胯部以下散出去,也不能通达小腿,形成练半截拳。
讲松散,气圈的练习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杨氏太极的肩圈、腰圈、胯圈这三道气圈的练习,在初步阶段实际上主要是讲肩、腰、胯的横向松散。也就是将人体几个大关节能够做到横向松开。不过,小的关节部位同样有纵向、横向松开、松散的要求。比如,掌上有没有横向的散7也一样有。太极拳讲的是一横一竖打天下,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纵向的松与横向的散。“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这里说的就是所谓产生“掌上十字”的问题(图4)。再举一个较为易理解的例子,弓步推掌时,掌上既有前后的拉,也有左右的开,这样掌上的经络才能松开。采用不同的掌形也有不同的松散法。比如说内含掌、抓气球、抓排球,都是一个意向。能松开,能松散,练拳就会舒服很多。因为内气与外形动作相互通融,形成内气促使外形动作引领的一种动力,便可以产生周身上下通行无阻的感觉。到高深阶段,凡是向外都叫散,向内都叫聚,那又是不同的练法。
馆藏&3790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想禁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