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光烧牛肉剑有没有“敔王光烧牛肉自用剑”的铭文

新南陵同乡会_市民心声
[您的位置]
新南陵同乡会
&&&&&点击次数: 44773
新南陵同乡会
ID:488239 
作者: ( 18:42:55) &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部,处长江平原向皖南山区过渡地带,东北为平原,西南为低山丘陵,青弋江、漳河横贯境内,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辖15镇6乡159村,总人口54万人。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4亿元,财政收入1.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318、205两条国道和320、216两条省道交汇于县城,是皖南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热线的必经之地。 南陵历史悠久,置县于公元525年,是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西周至北宋年间长达千年的炼铜历史留下的大工山古矿冶遗址,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举世罕见,与西周至春秋的千峰山土墩墓群,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牯牛山古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地构成古南陵人的工作区、墓葬区、生活区,显现了南陵历史上的繁荣。    &    &    南陵现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县。有集溶洞、石、峰、泉、花、树、禽、兽为一体的省级西山风景区;有古秘、幽遂的省级重点保护寺庙乌霞寺;有烟波浩渺的奎潭湖,有自然风景迷人、人文景观丰富的小格里森林公园;“工山削翠”、“射的占丰”、“峨岭横云”、“漳水拖蓝”、“青弋波光”、“奎湖泛月”、“龙池布雨”、“元观仙题”、“西溪积雪”、“南浦甘泉”构成的南陵十景等旅游景点。名山秀水曾使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曾两度携家寓住南陵,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人杰地灵更曾孕育出驻美国纽约第一任首席领事徐乃光、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学博士梅光迪、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李家发等一代名人。    &    南陵自古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市的重要粮仓。有耕地3.3万公顷,森林3.5万公顷,水面0.9万公顷,盛产优质大米、木材、丹皮、蘑菇、圩猪、莲藕、螃蟹、珍珠等。矿产资源有铜、铁、锑、煤、白云石、石灰石、氟石、黄沙等。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和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工业产品主要有安徽名牌产品神牛牌水田耕整机、晨江牌系列V带、国家级新产品神牛牌稻麦联合收割机、聚脂绳芯特种汽车V带以及碳酸钙、变压器、罐头、针织服装等。总投资2240万美元的英格瓷(芜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县级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市场建设上有三里木业市场、许镇商城、春谷果蔬市场等。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芜湖南陵工业区,位于县城西南部,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按“五通一平”标准建设,是长江开发开放的投资热土,目前已有上海良力、沪千人造板、阪神制衣等数家企业入区经营。在抓好县工业区建设的同时,加快了5个中心镇工业小区的建设步伐,使工业向小区集中。&    南陵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乡乡村村通柏油公路,部分已建成水泥路面。程控电话用户7万余户,移动电话3万余户,已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无缝覆盖。境内建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自然村供电率100%。县城日供水能力3万吨,三分之二的乡镇已通自来水。采取市场运作手段,模仿BOT投资方式投资4000万元建成全省县级一流的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和标准体育场;占地3公顷的南陵广场已建成并全面对外开放。县内金融、保险、餐饮住宿服务俱全。&&    欢迎在外地的南陵籍人士加入,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 &&&&真的不好意思,借一棵星的文章来发贴,我只是不想这个话题关闭,出门在外想家呀!  &&&&望大家多多关注!也祝愿家乡发展越快越好!芜湖市民心声网 http://www.
 此主题共分12页: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88673 
作者: ( 15:45:55) &
&&&&老兄,先批评你一下,鄙人以为,你搞新南陵同乡会之前应该把南陵的最新介绍打上来呀。现在,我们的家乡南陵已在两年多前为适应新形式下的机构改革并镇,并为8个镇了。现有:籍山镇、弋江镇&、许镇镇、三里镇、何湾镇、工山镇、家发镇、烟墩镇&。&&  &&&&作为南陵老乡,我来转一下南陵的介绍吧。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隶属于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芜湖市。县境东北为平原,西南为低山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总人口54.5万。南陵交通便捷,国道205、318线、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热线的咽喉要道。长江下游重要支流青弋江流经县境东部,源自西南山区腹地的漳河,蜿蜒绵亘奔向长江,孕育了千年古城的灿烂文化。&  &&&&南陵历史悠久,人文炳蔚。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古人类栖息生衍,西周至汉代,这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长达千年的炼铜历史所留下的大工山古铜矿冶遗址与周朝时期的千峰山土墩墓群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时期开始设县施政,名为春谷,三国名将周瑜曾任春谷县令,黄盖、小乔墓葬于境内。南朝梁帝(公元525年)时置南陵县,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两度携家寓居南陵,并在此娶妻,留有《南陵别儿童入京》等诗作14首,其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千古留传。杜牧、王维、王昌龄等名家也曾流连于南陵的灵山秀水,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近代,南陵人徐乃光曾出任清朝驻美国纽约第一任首席领事,文学博士梅光迪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陈毅、谭震林将军都曾在南陵指挥作战。&&  &&&&南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旅游资源有集溶洞、石、峰、泉、花、树、禽、兽为一体的省级西山风景区,古秘幽邃的省级重点保护寺庙乌霞寺,烟波浩淼的奎潭湖,自然风景迷人、人文景观丰富的小格里森林公园等。南陵历来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主要产粮区,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称。有耕地3.5万公顷,盛产优质大米、木材、丹皮、蘑菇、莲藕等。矿产资源有铜、铁、锑、煤、金、白云石、石灰石、氟石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南陵人民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科教兴县战略,县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2元。农业上,已基本形成了优质米、蔬菜、畜禽、水产、果林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建成了蘑菇、板栗、蔬菜、土鸡、獭兔、河蟹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源集团和省级龙头企业金鸡集团,“云谷贡”牌标一粳米和“百善”牌贡酥分别获国家级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工业上,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完成产值8.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8亿元。非金属矿加工、服装、农机汽配、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地方主要工业产品“神牛”牌耕整机、“晨江”牌系列V带、“奔牛”牌2411组合式变压器为安徽名牌产品。2004年芜湖南陵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5000万元,新增开发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工业区“五通一平”面积已达3.08平方公里,上海良力、沪千人造板、阪神制衣、顺荣汽配、中新砂船砂泵、圣华生物、鲁班钢构、德云医用器材、材炅楮笔纸等13家企业入区经营。九发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苏嘉电缆、杉杉新明达公司针织服装、森嘉集团特种电缆等新入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近期即可投产运营。  &&&&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县、乡主要干道均已达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建设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乡村供电率100%;程控电话装机已达8万多门,移动通讯机近4万门并实现全县无缝覆盖;邮政服务遍及城乡各地;县城日供水能力3万吨。县城建设特色明显,风格独特,以占地3公顷的南陵广场为核心的新区建设在全省首屈一指。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9.04平方公里。以县城为样板,县内其它五个中心镇的规则建设也是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汇聚了众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3%。  &&&&几年来,南陵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每年都有几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开发新成果问世,每年都新增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大学生数百人。建成了县、乡、村一体的医疗保健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播的目标,拥有全省县级一流的体育馆、游泳中心和水上活动中心,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人民安居乐业,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南陵人民满怀豪情地朝着这一宏伟目标,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奋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步。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88689 
作者: ( 16:05:15) &
&&&&感谢楼言主及妙妙老乡,为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生活的南陵的孩子一个了解家乡、与同乡勾通的机会。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88730 
作者: ( 17:23:13) &
&&&&南陵的朋友不管在哪里都是南陵人,时刻关注南陵发展,关心南陵民生,是南陵人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外地的南陵人,对家乡的感觉格外强烈,&听到南陵的事总会兴趣更浓些,遇到南陵人总是更亲切些.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93654 
作者: ( 21:22:11) &
&&&&妙妙:  &&&这段时间天天加班,今天看了一下,哈,真是抱歉!在这里我向父老乡亲道歉,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我是南陵的孩子,是工山的,原戴汇镇。现在上海闵行工作。  &&&我感到县城越来越漂亮了,还有南陵开发区,希望建设的起点高一点!  &&&最后,希望在全国各地的南陵乡亲,说说你们在哪儿工作,新的一年,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祝你们事事顺心!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93868 
作者: ( 12:35:19) &
&&&&南陵的,在杭州市QQ8391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94327 
作者: ( 13:35:20) &
&&&&说的好。有些人说安徽人不团结。我看一点都不。&&我在南京工作。现在定居在这。我但时时关注家乡的发展。&&南陵的路现在越来越宽了。真高兴&&&我老家是家发茶林的。QQ:&&加我呀。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496143 
作者: ( 21:03:01) &
&&&&许镇的在上海  qq: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03541 
作者: ( 19:50:20) &
&&&&南陵变化真是大!在外工作多年,每次回家乡,都能感受到在变化,很开心!我是在上海工作的老者了,可总还是想念着家乡!总想,有了钱,咱回家乡去!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05848 
作者: ( 16:25:41) &
&&&&致8楼老者,与你有同样的心声,是,有了钱.咱回家乡去!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05924 
作者: ( 17:42:21) &
&&&&南陵的朋友还真多!看到家乡的发展让我感动!  工山的请你过来!  杭州...
  [10&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14562 
作者: ( 18:57:34) &
&&&&很冷清!  祝五一节快乐!
  [11&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14915 
作者: ( 11:46:56) &
&&&&南陵人报到,在外地呆了一段时间,每每遇到南陵人总是感到亲切,会谈到南陵的人.说到南陵的事,看到报纸上南陵的消息会精心阅读细心收藏,我的QQ6768082,想认识更多的南陵人,大家闲来在网上谈天说地,也可宽慰思乡之情.
  [12&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39166 
作者: ( 12:14:49) &
&&&&我是南陵家发马山的,QQ号,现在杭州,加我哦!
  [13&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39807 
作者: ( 13:11:33) &
&&&&有道是只要团结就好!不过人太少了,还需要大力推广呀!我是太丰的!
  [14&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39945 
作者: ( 16:30:33) &
&&&& 《南陵印象》是我漫长军旅生涯中难以忘怀的11年的感受,从日到日,我在安徽南陵马山嘴度过。在那里,我从一个16岁的女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南陵,在我的记忆中永远难忘。  《南陵印象》是我离开安徽南陵后,从书中、资料中以及各种媒体的传播中拼凑在脑海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影像。南陵,像是我梦中的故乡。  《南陵印象》是我一直想写而又未写的题材,因为我头脑中真实的南陵,还定格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前后。对于今天南陵的发展和感受只能留待以后再续了。 南&陵&印&象  原南陵解放军第127医院&陈伟建  (一)  南陵,在我的脑海中是灰暗的。  记忆中的马山嘴,低矮的草屋,昏暗的油灯,褐色的面容,满眼灰黑的破衣烂衫;  记忆中的南陵县,狭长的街市,破旧的木楼,坑洼的土路,满街游  走的鸡鸭猪狗。  土路上,有车驶过,飞扬的尘土,遮天蔽日犹如沙尘暴般的卷来;  街市上,有人走过,一样的衣着,需细细分辨才能确定男女老幼。  那时的马山嘴,老百姓很贫穷,住的是茅屋,屋墙是用黄土夯实成土砖砌成的。只要是农闲时节,家家户户都要重新垒房,因为一场大雨就能让那茅屋坍塌,黄土遍地都是,所以就地取材非常容易,脱了粒的稻草,除了留下喂牛,都用来盖在屋顶上,房梁大多用的是毛竹。南陵属丘陵地区,竹子很多,因此,盖一间茅屋几乎不用花钱。  那时还是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种大片地,没有多种经济,老百姓家养的有限的鸡、鸭、猪,都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杀,鸡蛋、鸭蛋更舍不得吃,因为那是他们仅有的能换钱的物品。记得刚到南陵时,鸡蛋5分、6分钱一个。  第一次到南陵县城,我总是被街上自由自在、悠闲散步的猪狗吓得大叫,街两边破旧的木屋和竹楼,黑黑的,矮矮的、让人不敢靠近,总觉得那屋里会突然窜出一只狗或猪来。街道又长又脏,街市上的男女老幼,穿着清一色的土灰、黑灰色的衣裤,让人感觉晴天也是灰蒙蒙的,太阳在这里好像失去了它的光芒。  现在回想,如果说六七十年代的南陵县马山嘴,与光绪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王培北氏碌摹镀弑使础酚行┫嗨疲赡芄郑揖醯弥辽倌苡小八谋使础绷恕=镀弑使础分械4段作了修改,觉得那时的南陵马山就是这样:  土坯草屋,省了砖木糊上土,草秸屋顶盖,灯油壁上流,黄土垒墙壁,连雨土墙漏,掩藏臭气猪粪与牛溲,所以把雕梁画栋一笔勾。  没有皮裘,棉衣常穿不肯丢,纱绸不敢求,褐衫常穿旧,裤腰肥如斗,破裤亦将就,屁帘(小儿)遮体棉絮似网漏,所以把绫罗绸缎一笔勾。  婆媳女流,辛勤耕作在田头,风吹日晒忙,皆为柴米油,面糙手足黑,发松灰满头,终日劳作哪顾秋波流,所以把粉黛佳人一笔勾。  客到久留,炒米冲糖敬一瓯,地瓜汤盐酱,白菜葱和韭,鸭爪与猪首,岁末才入口,一年四季佳肴很少有,所以把山珍海味一笔勾。  贫穷、落后、闭塞是我对南陵和马山嘴的最初印象,真真正正的茅屋破而朽,地穷人也陋,真有点“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感觉。  所以,在1980年离开南陵后,南陵县城和马山嘴的茅屋、农人在我脑海中的色彩始终是灰暗的。&&  (二)  南陵,在我的脑海中又是色彩斑斓的。  那时的马山嘴,虽然地域贫穷但民风古朴。老天并不因为她的贫穷、落后、闭塞而怠慢她、忽视她,大自然毫不吝啬的、慷慨的赋予她四季斑斓而又美丽的色彩。&  一月,二月,稻田里的肥田草,顶住冬日的寒冷,顽强的生长着。为了向人们展示她美丽的面颊,那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头挨着头,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连成一片片姹紫嫣红的海洋,为冰冷的皖南寒冬大地带来春的气息。  三月,满眼的油菜花搅乱了人们的思绪,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嫩黄,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扑鼻的油菜花香撩拨着群蜂狂飞、蝴蝶浪舞,真的有如诗中所写的那样:“油菜花开十里黄,一村蜂蝶闹斜阳”。就连那农家的土狗,也随着那被春风吹过而波浪起伏的油菜花海,陶醉般的摇摆着追逐撒欢。  四月,满地的紫花地丁、黄花地丁、粉花地榆、牵牛花、荠菜花、狗尾巴草,好像生怕被人忽视和遗忘了它们弱小生命的存在,那紫的、黄的、粉的、红的、蓝的、白的小花在田间地头、河边沟壑、房前屋后拼了命似的争相登场,为大地带来满目生机。在田埂上、山坡上走着,虽没有“青帘白酒招行客”,却是“一路东风野菜花”。  五月,满山的杜鹃花竟相怒放,粉色、红色和紫红色的花朵一丛丛、一簇簇绽开笑脸,那红,艳得让人心跳,美得让人嫉妒。那时,我常常会在杜鹃花开的时候,坐在最美丽的杜鹃花丛旁遐想,好像整个人因为那花也变得格外美丽起来。  六月,是南陵的雨季,淅淅沥沥的小雨总是下个不停,小雨打落了花红、催绿了梧桐,像是给万物披上了白色透明的纱衣。雨帘下,马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花花草草、茅屋草棚都变得朦朦胧胧;站在雨幕里,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与地连接在一起,眼前的马山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图,似乎变得虚幻缥缈起来。  七月,八月,漫坡的绿竹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青翠欲滴,那绿竹似乎吸足了大自然赐予的雨露阳光,彰显着勃勃朝气,在土坡上、在石缝里、在黄土地上疯长。翠绿色的竹叶在夏夜的微风中沙沙作响,密不透风的竹林成了女兵宿舍的天然屏障。那绿色,那竹香,常常伴随我们进入梦乡。  九月,十月,一望无际的稻田由绿变成了金黄,站在马山顶上向远处眺望,好一幅田园风光!星星点点的河塘,像是点缀在金黄色绸缎上的钻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农人在田间地头上忙碌着,黝黑的面容和金黄色的稻谷形成鲜明的对比。那时,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一首歌:稻浪滚滚闪金光,田园一片好风光……。  十一月,十二月,大地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黄褐色的土壤裸露着,执著的等待着寒冬的到来,等待着飞扬的雪花为它披上洁白的冬装。偶尔,一场大雪降临,大雪覆盖下的那山、那水,那田、那地,那草屋、那土路,真的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我们的医院坐落在马山顶上,四面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和村庄,随着季节的变化,大地变换着锦绣般的美丽衣装。  所以,南陵在我的脑海中又是色彩斑斓的。  (三)  南陵,在我的脑海中还是神秘的。  古时的南陵地域广阔,包括现在铜陵的一部分区域,所以古代的南陵铜矿业十分发达。有资料记载,考古学家在20年前,对南陵县境内大工山地区的勘查中,发现了古代铜矿采矿和冶炼遗址33处,并对其中2处古矿井进行了发掘。通过采集的陶器、瓷器和印纹陶等标本分析,它们的时代分别属周代、汉代至唐代。  因为采铜,在采矿点附近冶炼铜矿,在周代的南陵已相当兴盛,到六朝至唐代达到了高峰。李白的“铜井炎炉高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盯扬紫烟。”描写的就是古时南陵铜匠们冶炼铜矿的情景。  因为炼铜铸器,古时的南陵与兵器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文报道,与“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并列的“吴王光剑”,就是在南陵县境内(三里乡吕山村)出土的。&  几年前,我在看到这样一个消息时曾大为惊叹,心想:哇噻!古时的南陵竟然会有剑客?要不“吴王光剑”怎会在南陵出土?  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剑与剑客是紧密相连的,而古代的剑客是最受人尊敬和敬畏的武林中人(那是看了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而留下的印象)。就是在现代,击剑这一体育项目也决非寻常人能把玩。因为击剑象征的是:力量、勇气、智慧和财富。  后来我才知道,在南陵三里乡出土的这柄“吴王光剑”,是几经周折与巧合才得以重现,剑身上还阴刻镶嵌金字铭文“攻王光,自乍用剑,台战戊人”,笔法雄健苍劲。  我又想:也许,古时的南陵属吴国疆域?也许,这柄“吴王光剑”正是古时南陵的铜匠所铸造?也许,在遥远的2500年前,在南陵地域上,吴王阖闾曾率兵用此剑与越王勾践有过激烈的征战?……  南陵这块土地,在我离开后,又让我对她充满了神秘的武侠色彩。  南陵,还是大诗人李白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因为李白的诗,引我常在心里这样想,南陵地区在古时一定是个景色秀美、风调雨顺、丰裕富庶的好地方,有史为证、有诗为证: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春末,42岁的李白由东鲁南下,移居于安徽南陵县。在这里,他虽感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却也游山游水,过着田园般的生活。那时地属南陵境内的五松山、隐静寺是他常去的地方,尤其是五松山,李白在此写下了许多诗篇。在《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中有:“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的美文。  在李白接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后写下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有“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的诗句,依此足以看出当时南陵地区的富足景象。  南陵,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是武士、剑客、文人光顾眷念的地方,他(它)们为今天的我们,留下美丽的诗文和无限的遐想。  古时的南陵,现实的南陵,让我感觉外表与内涵如此不一致的南陵,在我的脑海中充满了神秘。  (四)  南陵,在我的脑海中是新奇而又充满魅力的。  突然有一天,在报纸上、在电视里知道,南陵竟然是珍稀动物、美丽扬子鳄的栖息地,新奇、自豪、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因为我早已把南陵作为我的第二故乡。  每当和别人谈起过去,谈起曾在南陵当兵的经历,大多数人对南陵这个地名都非常陌生,但一提起“扬子鳄”,在中国乃至世界,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因为南陵,我对扬子鳄格外关注。  扬子鳄,是生活于淡水中的鳄,中国古时称“鼍”(音tuo),生活栖息在丘陵地、山坳、河流、湿滩等地,南陵当地的百姓称扬子鳄为“土龙”。古人常以其皮张鼓,谓之“鼍鼓”,古时的长江流域都有它的身影。  到了现代,随着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农人与他们所养的猪、牛、鱼、鸭,不断地与扬子鳄争地、争水、争资源。渐渐地,扬子鳄的栖息地被蚕食、破坏,扬子鳄的分布区域迅速缩小,数量也急剧减少。  还记得有报道说,估计在南陵地区野生扬子鳄只有130至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在新奇、自豪、激动之余,我常常搜肠刮肚的回想:在南陵乡间生活的11年间,是否曾与“扬子鳄”这个远古活化石的精灵有过会面?记忆是模糊的,答案是模棱两可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土龙”这个名字确实曾听老乡说起过。  &&&&因为扬子鳄,我对南陵有了更多地了解。  南陵附近有水阳江、青弋江两条大河,河流周围更有上百条支流,李白在《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中就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海拔300米以下的高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这些都构成了扬子鳄赖以栖息和生存的条件。  南陵地区的沟、塘、渠、坝星罗棋布,村里村外有许多小水塘,水塘周围环绕着稻田,村民大都用水塘的水来灌溉农田,几千年来,“扬子鳄”就生活在这样一种优雅的环境之中。  如今的南陵已被列为“扬子鳄”自然保护地,建立起“扬子鳄”自然保护中心,而“长乐野生扬子鳄保护站”的名字更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南陵,在我的脑海中变得愈加新奇、愈加充满魅力了。  (五)  今天的我在想:127人应该为南陵这块土地喝彩,127人应该为在南陵这块土地上生活过而感到自豪。因为127医院和吴王光剑、诗仙李白、扬子鳄一样,不论时间长短,也算是青史留名!  不信你到南陵县去走一遭,二十年后的今天,南陵县人仍然记得当年的127医院,马山嘴的农人依然怀念当年的127医院!  不信你再到南陵县图书馆去查一查,那县志上除了记载着吴王光剑、诗仙李白、扬子鳄,还一定记载着: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中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27医院在马山嘴驻扎过!  今天的我还想:在南陵这个地方,有名剑流芳,有诗仙布道,有“扬子鳄”这个远古活化石的精灵,还有127医院曾经的辉煌,127人在南陵的艰苦和磨难算得了什么?因为,我们今天的一切,源于127医院的经历,源于南陵水土的滋养。  今天的我又想:借着“吴王光剑”的名气,沐着李白的诗风,籍着“扬子鳄”的美名,凭着南陵人勤劳的双手,在这块皖南水乡---南陵地区生活着的人们,离富贵荣华还会遥远吗?  还是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诗句作为结束语,如今的127人,昂首挺胸、笑立于世,就让我们为安徽南陵拍手叫好吧!  加油吧,南陵!腾飞吧,南陵!  &&&&&&&&&&&&&&&&&&&&&&&&&&&&&&&&&&&&&&&&&&&&&&&&&&&&&&&&&&&&&&&&&&&&&&&&&&&&&&&&&  日写于北京 注:  1、安徽南陵县地处皖南水乡,行政区划属安徽芜湖市。我头脑中的南陵印象,纯属个人看法,写出来,不一定全对,与所有去过、未曾去过南陵县的人分享。&  2、王培笔乔骞庑髂昙浜擦衷捍笱浚镀弑使础肥撬缴挛骺疾旌蟾庑骰实坌吹恼圩印  3、“肥田草”的学名叫“紫云英”。  4、“油菜花开十里黄,一村蜂蝶闹斜阳。”出自(清)查慎行《三月初九日自郯城看桃李至红花埠》一诗。  5、“青帘白酒招行客,一路东风野菜花。”出自(宋)安实《中奢铺》一诗。  6、&“铜井炎炉高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耵扬紫烟。”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一诗。  7、至今出土的“吴王光剑”有三柄:山西原平峙峪出土的吴王光剑,安徽庐江出土的吴王光剑以及安徽南陵出土的吴王光剑。  8、吴王光即吴王阖闾,与吴王夫差是父子。南陵县确实曾是吴国的地域。  9、“两水夹明镜”的涵义我没有考证,感觉应该是水阳江、青弋江和泾县的桃花潭。
  [15&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40327 
作者: ( 11:48:20) &
&&&&有一个年少时的同学,叫张纬.父母亲是127人.不知是否能了解的到.好象有36岁左右
  [16&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40570 
作者: ( 16:46:18) &
&&&&我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刘瑞兰女士,安徽宿州萧县人,她的丈夫曾经是一二七医院的军医。现在一二七医院早就不复存在了,也不知她现在在哪儿?  &&&&&刘老师,你现在好吗?你的学生想念你!祝你永远健康,永远平安!  &&&&&如果有哪一位我的校友看到此帖,请加我,QQ,我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恭候你。
  [17&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40572 
作者: ( 16:47:20) &
&&&&我住在芜湖市,但是却非常喜欢南陵。有机会我就会到那里转一转,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在南陵有个小房子,成个南陵小村人。
  [18&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43000 
作者: ( 14:30:14) &
&&&&我是南陵工山的.有工山的同学吗.请进来聊一聊.QQ.
  [19&楼]
回应:新南陵同乡会
ID:543408 
作者: ( 9:17:11) &
&&&&好佩服你们,对南陵的了解这么多!
  [20&楼]
 此主题共分12页:
  版 权 声 明
  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芜湖政府网观点。
  本贴版权归作者和芜湖政府网、芜湖市民心声网共同拥有,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作者本人或芜湖政府网联系。
  本栏目内容经芜湖政府网、芜湖市民心声网同意后,可能会在其他媒体发表。如果作者对此有异议,可在发言时注明或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联 系 编 辑
法律支持:
主办:芜湖市人民政府 承办: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光山西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