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真正的太极魅力,练习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怎样松透全身

太极拳松沉劲的修炼——耿向林 ——中国武术在线 太极拳的论坛
太极拳的论坛
太极拳松沉劲的修炼——耿向林
文/耿向林 2013年
松沉劲是太极拳的基础劲,它就像高楼的地基一样重要,练太极拳者必须下苦功练好。关于修炼松沉劲,我的体会如下。
一、练好松功是修炼松沉劲的基础
松功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凡练太极拳者都讲放松,但有的人只是嘴上说松、样子像松,实际却没有松。这些人没有真正的松,所以也不会有真正的沉。只有松了,才能通;只有通了,才能顺畅地沉。太极拳的松从形体来说,是皮肉松、肌腱松、关节松、五脏六腑松。形体的松是心松、意松的前提。只有心松意松,才能神经松、经络松、血管松,引导形体松。太极拳的松是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无处不包的彻底的松,只有松净、松透,全身经络、形体才能彻底打通。尤其关节的放松至关重要,大关节先练松,小关节也要松,节节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上下通透、节节贯穿,像疏通的管道。只有这样内气才能顺畅运行,从上到下一通到底,通到脚下涌泉,松沉劲自然形成。如果有一处不松,就会形成关卡,必然阻断松沉劲的下沉。
修炼松功的方法,一是以意导松,意到气到,气到形松,意念关节、肌腱、周身放长、放大。久而久之,周身像刚烤好的面包膨松饱满。二是刻苦修炼基本功,这样可以加速放松进程,尤其是关节旳放松。至于具体功法,各门派都有很好的方法,网络上也有很多介绍,例如肩胯放松的方法等等,在此不赘述。但是,放松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有脱胎换骨、不怕吃苦的精神。松、通是有层次的,层层递进,只有通过修炼才能逐步达到上乘功夫。老师说,练到老松到老,松到一无所有是真功。
二、循序渐进是练好松沉劲的方法
在修炼松功的基础上,必须按一定步骤、循序渐进地修炼沉劲,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修炼出上乘的松沉劲。
1.&悬臂功&起步,找到两臂松沉的感觉
(1)两脚开立同肩宽,立身中正,周身放松,思想入静,找到无极桩松静的感觉后,自然向前弯腰90度,两臂自然在体前下垂,意念两臂从肩关节脱开,然后腰胯左右摆动或转动,带动两臂像钟摆一样自由摆动或游荡。两臂只靠重量下垂,丝毫不用力,要用意细细体认两掌发胀、两臂像灌了铅一样向下沉坠的感觉。
(2)当有了明显的沉重感觉后,两臂松垂,保持沉重感,慢慢起身。起身后仍要静心体认两臂松沉的感觉。如果起身后感觉不明显了,就再弯腰找感觉,找到感觉后再起身。
(3)感觉明显后,可进一步用太极拳起势中两臂起落的动作体会两臂松沉的感觉。每一动可单独练,也可连起来练,练习时间长短根据情况自己掌握。初练时感觉不明显,时间可适当长一些;感觉明显了,练数分钟后即可收功。收功时意念收功,两掌相叠,按于肚脐并正反揉按各3圈。
2.&站桩功&扩展,体会全身松沉的感觉
(1)身形:两脚开立稍宽于肩,松静站立,百会虚虚上领,下颏微内收,颈项松直,松肩虚腋,宽胸圆背,命门后突,敛臀圆裆,屈膝微蹲,两膝微内扣,两脚平行,五趾舒展,脚掌平铺地面,两臂体前举起似抱球状,两手与肩同高,两肘下垂低于手肩,肘弯大于90度。为了便于入静,二目可以轻轻闭合,全身从头到脚依次放松。
(2)意念:用意找出&挂臂功&两臂松沉的感觉,逐步把这种感觉扩大到全身,细心体会松沉的感觉。方法是从头面开始,逐节下沉。意念头面肌肉与骨脱开,像挂在架子上的肉一样下坠,颈部肌肉下坠,两肩、两臂肌肉下坠,胸背肌肉下坠,腰腹肌肉下坠,两胯、两腿肌肉下坠,两踝、两脚放大、放松,肌肉下坠并接气下行。如此反复用意念导引,速度要慢,要静心找感觉。开始修炼时感觉不明显,修炼日久慢慢会感觉肌肉像离骨而因重量自然下坠,从而感觉到自身体重,内气像水流、气流一样从头经全身慢慢流下,直到脚底涌泉穴。
(3)收功:每次站桩10~30分钟后,意念收功,两掌体前捧气灌顶,中指相接体前下按,内气随掌下行至丹田,两掌相叠,揉按肚脐,正反各3圈,两目挣开。
桩功修炼的下沉是意气的下沉,是肌肉的下沉,是内外相合、周身通透的下沉,是包括骨骼重量在内的自然下沉。但百会穴虚领顶劲不能丢,这一点向上的意识力其实就是&人体浮力&中保留下来的确保骨骼支架不散的最小的向上之劲,实质是神意的虚领顶劲作用,不可用力上顶,多余的统统下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实上虚,下盘稳固,类似不倒翁。
3.行拳中修炼,达到势势松沉
用桩功在静的状态下找到了松沉的感觉后,要把这种感觉再带到行拳的动功中去,久之达到在各种姿势中都有松沉的感觉,渐渐练成内外合一、习惯成自然的松沉劲,使松沉劲贯穿行拳始终。
桩功练松沉劲是沉在两脚,行拳中练松沉劲则是沉在单脚。行拳中两脚分阴阳,一只脚下沉变实,但实非站死,另一脚则自然上升为虚,要虚而不丢,久之,人体重心会顺随自然平稳地在两脚间移换,使人体左右分阴阳。
为了循序渐进容易找到感觉,练套路之前,先从坐步、弓步的单式变换中体认沉在单脚、重心在两脚间移换的感觉。弓步沉在前脚,坐步再移回后脚。感觉明显后,再在整套行拳中体认松沉的感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松沉劲的修炼也是经过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成功的,只要刻苦练习,用心思悟,松沉劲的功夫必然会修炼上身。
三、修炼松沉劲的注意事项
1.修炼松沉劲不可急于求成
&人体浮力&(&人体浮力&的概念笔者在《少林与太极》2012年第11期《太极拳的松沉劲》一文中做过分析)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力,是不容易去掉的惰性力,如果推手时松沉劲没有练好,就会不自觉地出现上浮,影响下沉和稳定。要减掉&人体浮力&、练出松沉劲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2.修炼松沉劲要突出意念的作用,重视意的修炼
要自觉地用向下的意识纠正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不自觉的向上意识,要始终贯彻心意导引为统帅,以意导气向下,以意引导形体放松,让重心自然下沉,达到意气形松沉下落直至脚底。松沉劲成为习惯后,也会成为一种不自觉的劲力,即&练到无意是真意&,达到&无为而为&,行拳推手顺其自然,升降开合,阴阳合一,处处松沉。
3.修炼松沉劲不是形体的下蹲,而是意气的下沉
松沉是无形的下沉,要沉到脚底,落地生根。但生根不是死根,而是可以轻灵变化的。
4.修炼松沉劲时脚耻不可抓地
松沉劲修炼需要全身松净、松透,如果有一处不松就会不通,就必然影响内气通达。五趾抓地不仅会使脚趾紧,整个脚、脚踝乃至膝以下整个小腿都会是紧的、僵硬的,这样必然阻断了内气的下沉和重心的自然下落。修炼中松沉感觉过胯以后,腿部松透又是一大难关,尤其是踝部,全身重量都加在这个细小肉少的部位,踝部容易紧,不容易松,如果脚趾抓地更会使踝部紧上加紧,必然影响松沉劲的下沉,而且还会产生向上的反弹力。所以脚趾不仅不能抓地,而且要舒展放长,只有意念脚掌像大蒲扇一样放大,平铺在地面上,全身气和重量才能自然地沉到脚下,平稳地加在地面上,与大地吻合一体。
5.修炼松沉劲要防止用脚蹬地
蹬地是修炼松沉劲的大敌。沉劲是自由落体的下落形成的,脚蹬就会产生向上的反弹力,也就是不自觉的&人体浮力&。修炼中为了找到通地的感觉,有时会不自觉地脚下用力而蹬地,感觉好像沉到了脚下,这其实是错觉,仍然是脚和脚踝承担着体重,体重没有只靠重量自然地落在地面上,相反由于蹬地向下加力,与松沉劲相反的向上之力随之产生。
6.要正确理解&骨挺肉坠&
有的拳论中要求&骨挺肉坠&。所谓&骨挺&是在修炼松沉劲时意念骨肉分离、脱开,因为肉的下坠相对显得骨骼挺拔。不可把&骨挺&理解成骨用力向上挺拔,正确的做法是用最小的力,只要能保持骨骼直立或某种状态即可,这其实是虚领顶劲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修炼松沉劲的体会,在此抛砖引玉,供同道参考。说到打太极拳,很多人都看着简单但自己学习的时候就怎么也学不会。其实太极拳没有那么难,掌握这几个原则就可以了。
一、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物理量。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而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这两个物理量在太极拳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把握和运用的好坏,也决定盘拳的质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都是由这两个量表现出来的。
盘一趟拳架的时间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由慢转快的程度就是加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在太极拳中都有一定要求,如转关处要慢,过了转关处就逐渐加快,而运到落点时最快,以后复转慢,如此周而复始,在技击中“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创造出有力于自己的条件,都是要求把握好这两个量。在太极拳中有个术语叫“闪挪”,闪就是变速,再把变化时间考虑进去就是加速度,根据需要通过一个快速小圈折迭,瞬时变速,变向,即增大加速度,使太极拳表现出空、灵、冷、脆的特点,在技击中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就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哪一要素发生变化,都会使力的作用结果发生改变。下面就这三要素加以说明。
物理学中力的作用点不同,那么力的作用效果也会不同。太极拳中把这个点叫“着力点”,也叫“劲力点”或“劲点”。这一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在技击中通过着力点的变化,按到对方的来力方向并且每个开合的落点都表现出“四正”“四隅”的劲别,这个劲力点要极坚刚,但作用时间却很短,如蜻蜓点水,一沾即起,而后又极其柔软,这就是所说的“柔行气,刚落点”。而且这一劲力点是通过缠丝劲发出去的,有了螺旋缠丝力就有了方向,在达到劲点的一刹间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同时这样打出的劲点才有太极拳的味道。
重心在物理学中是重力的作用点,即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在盘拳中重心的位置决定人体的稳定和平衡程度,在太极拳中讲究虚实及其转换,“实”对于下肢即重心靠近的位置,“虚”则离重心较远的位置,但无论怎样转换,也不能离开人体下肢所确定的支撑面,否则将易倾倒。
在太极拳中要求“中土不离位”,即自己的重心线一定要在自己的支撑面上。重心位置合适,虚实合理,避免双重,可做到不滞、不重,使步伐移动灵活,如做弓步时,两脚要有一定的横向距离,保证合适的支撑面,重心位置应在两腿间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就可使两脚均有着落,称为半轻半重。
当然,在变换虚实时,只有在中正立身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灵活转换的要求。在技击中稳固重心线是防守与进攻的基本条件,利用重心转换,身法的协调,胸腰的折迭、运化,乃至步法的调整,最终达到重心线始终保持垂直方向的位置,并使对方远离我的重心线。“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从而保持不败的态势。
太极拳在很多方面与物理学有关,除上述论述之外还有“惯性、杠杆、弹力、摩擦力、向心力、离心力”等,无处不体现物理学在太极拳中的应用。所以我们要练好太极拳,除勤学苦练外,也必须遵循物理力学原理及其各项规律,方可事半功倍,一举成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更多公众号:tjhy503太极和院以传承中华五千年传统养生文化为主,秉承道家阴阳理论,通过自身调理,追求人体心身平衡,以达到延年益寿、健康养生的目的。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张幼泉:我对太极拳的认识和感受,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练太极拳怎样松透全身
练太极拳怎样松透全身
学练太极拳,就要学会放松,不会放松,就得不到太极功夫。老辈拳家说,一层松一层功夫,一层松一层体验。若是不把全身松透,就不能登堂入室,也就体验不到真正太极拳的魅力。因此,练好太极拳,必先求放松。练拳是在心静下来以后求放松。“松、松、松,太极功。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太极拳到底难在哪,难就难在放松。怎样放松?放松哪里?有没有放松的顺序?有没有放松的诀窍?答案是肯定的。放松是有方法的。佛家修行尚有八万六千法门,太极拳修炼当然也有方法。“入门引路须口授”,要放松是需要名师指点的。如何松?老师的传授和我的体会是从上往下松,松透了,松到脚底后再从下往上松。松,先从上往下松,要一节一节松,一块一块松。首先要保持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在此基础上,松颈,不强项,脖子后面不僵硬,要松开。再往下松开肩,松开锁骨,就是肩井穴这个地方。肩松才能通背。再往下节节松开胸、背、胛骨、腰、腹、命门、尾闾、会阴,再松胯、膝、踝、脚、脚趾,最后松开脚底涌泉。全身各关节都要一一松开。骨头是支撑的,要松肉,使骨肉分离。松是过程,就象玉树挂宝衣。松不是目的,松是为了空,空了才能通,通则顺,气畅无阻,才能气沉脚底,才能“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才不打半截拳。松不是懈,不是身体整体往下压,更不是整体往下蹲。人身就象弹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不能压死。骨节与骨节要虚虚对着,是有张力的。懈了就丢了,就会被压死,就成了“肉架子”。推手时,不做别人的肉架子,就是不给对手支撑点。这句话我是练拳十几年后才理解的。就是别人在推你时如推蚊帐,如推柳条。就是让对方捞不到稻草。也就是拳论讲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处处让对方落空,处处使对手被动挨打,“我顺人背”、“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到“神明”阶段,形同鬼魅,抓不到,摸不着,“引进落空合即出”。到此地步,一天一进境。待全身松透后,再从下往上松。我的老师翟玉海先生讲,头三年腰脚,后三年脚腰。能松开,就能沉气。气能沉下去,还能返上来。劲起于脚,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一气贯穿。这样练的才是真太极,生成的才是“太极劲”。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解析太极松腰法
不知疲倦的图老师今天给广大网友提供解析太极松腰法的教程资讯,喜欢的朋友点赞加分享加收藏,不喜欢的朋友,请留言评论,我们会不断的改进。
学练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  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所以,实际学练的过程中,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士穷毕生精力仍不解其中奥秘。也因之与太极拳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臂,从而徒留悲伤和叹息在心头。&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序字,就是程序。程序指的是先后排列顺序,不能马虎,不能错乱,不能颠倒,不能想当然的根据原来的参照系去追求。&  笔者学练的内功太极拳,有三个学练步骤:第一步骤,学练过程中反复体察神意气和形的关系,由开始的不能相融进入到阴阳互孕;第二步骤,通过着熟,懂劲,阶及神明来感悟;第三步骤,感受含三为一,使套路招式、内功心法、太极思维融合一起。一开始不好融合,但到最后,必须融合到一起。&  从水性太极拳的角度来看,亦有三个学练阶段:第一阶段,初级,小乘着熟阶段,即太极拳的有为法,世间法(智),强调为拳日益,一法生万法,明了太极拳的名和相——学架子、入架子。第二阶段,太极拳中乘懂劲阶段二、中级,太极拳中乘懂劲阶段,即太极拳无为法,属于出世间法(智)。强调为道日损,万法归一法——悟架子,出架子。第三阶段,太极拳大乘神明阶段,明了流体、无力、无为、无根、无量、无形、无相、无住等太极思维——进入了改架子、创架子、无架子阶段。&  综合起来,可勉强划分出为以下七个进步阶梯。&  第一个进步阶梯:&  打基础&  开始学练内功太极拳的时候,全日制学练时,最初的10多天最为困惑,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特别笨。其实,并不是大家笨,而是因为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对于人们已建立的知识参照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体验——也可能这方面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连个参照物都没有。但是,这是培养、激发内功的重要途径,这个途径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来,否则光顾得尽快学会动作,然后去追求动作的规范与否,就会与秘传内功太极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来越远。这样学练太极拳几年、十几年,只能练太极拳套路——只相当于天天练体操,可取得活动筋骨的效用,而太极拳丰富的内涵之滋味就无从品尝。所以,学太极拳的第一阶段,关键的关键就是解决如何学拳,如何练拳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学会动作要领,粗通神意气的内涵,并能一点点融进行拳走架的过程中。&  第二个进步阶梯:&  内外相合&  著名学者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一书中指出:中国道家讲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须打通任督二脉。所谓任督二脉打通,就要‘黄中通理’,这个‘黄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体的是人的内部肠胃一切都好,黄就是中央的颜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国医学上的‘腠理’,就是皮肤毛孔。工夫做到了,修养够了的人,内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个毛孔都通了,这个时候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来了,面上都有光彩。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都全身畅通了,那么,‘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这段话所说的内涵,可以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实现。如何实现,关键就是要做到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是指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贯通。内外并非指身体之内部与肌肤之表层在人体构造层面的划分,而是练拳者由神意气形所构成的功夫,在与外界大自然之气的交流、融合、混化、贯通的过程中不断地吐故纳新、充盈壮大。原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汪永泉先生所传的太极拳中,修炼内外相合最畅达的途径就是三道气圈。三道气圈由身中发出,弥散在肩、腰、胯的外围,其中以腰气圈为主,上支配肩气圈,下支配胯气圈,由此形成一个内气与外气合和充盈的整体,从而形成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这个境界养生益寿的效果突出,补充体内精力的效益明显。&  第三个进步阶梯:&  上下相随&  一般来说,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后,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就要多体会上下相随了。关于上下相随,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曾说过: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这是有关上下相随重要性的论述,这是拳理。但是,上下相随,不仅仅是上面的手如何动,下肢的足也如何动。在内功太极拳秘传的方法中,还有特殊的练法,那就是三道气圈平行散出之后,肩气圈主引领两臂的运行;胯气圈主引领两腿的起落与移动;腰气圈是肩、胯气圈的主导与媒介。此外,为了避免在行拳走架过程心意和躯体散乱,从而使平行的三道气圈能协调一致地运行,一定要在三道气圈的中心垂直降下一条身中垂直线(想象的思维线),这时,身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全凭这条身中垂直线的引领与操纵,由此就可求达在内外相合的基础上做到上下相随。&  修炼丹道之功或藏密之法有修中脉之说,其实,在太极拳修炼的过程中也有与此说法相类似的身中垂直线修炼的内容。在上下相随的进展阶梯阶段,此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衡量身中垂直线的修养水平标准有三:第一,垂直线软而活,自然而灵动;第二,把身中垂直线与钟锤融为一体,可上提下落自由旋转;第三,让身中垂直线粗而且膨胀力强,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不能使之混乱。以上三个标志不是传授出来招式方法,而是内功修为的自然体现。&  第四个进步阶梯:&  融进内功&  许多人仅仅满足于演练拳架子套路,以为一门心思的天天演练就可以功夫上身;岂不知太极拳还必须经历修拳阶段的身心锤炼,这个阶段重要的内容就是拆开揉碎了,让每个动作姿势的运行与转换,都融入内功之术。&  流行的太极拳主要是把每个式子的应用法作为此阶段的内容,比如,白鹤亮翅、高探马、扇通背等等是对付什么招式的;而内功太极拳此阶段的重点,必须放在每个分解动作都依赖相应的内功心法的催发下自动运行。虽然学内功太极拳之始就必须内功心法和拳架套路一起学练,但一般人并不容易出来内功,所以,此阶段一定要纠正并逐渐杜绝只运动形体的空架子现象。只有意识到太极拳必须使术与招相融合才能达到知行合一,逐渐达到招中有术,术由招出,到此境界,便可体会与感悟太极拳架阴阳相合的奥妙,为下一步进入揉手的应用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  如何做到融进内功呢?关键是把每个拳架都拆开来默识揣摩,从而能从心所欲地把这个式子去僵硬而柔韧,去招法而内功劲法,去刻意烦琐而简洁明了。&  第五个进步阶梯:&  内在充实&  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单鞭、云手、下势、抱虎归山、肘底锤、十字手等等特定姿势的漂亮与否,练习者往往将之看得很重,也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思维关注姿势的弊病始终改不了,浑身僵硬也就很不容易去掉,进而形成自身神意气对形体动作过分依赖;有的人甚至会因之出现血压升高等病理现象。所以,必须从松散通空进入到松空圆满。&  盘练太极拳架时,梢节的松开、松散、通空尤为重要。松开就是松开身体的各大关节,使之形成流体、弹簧状态。松与散能使手部内气在自身气势的外缘与大自然的外气自然交融;也便于实现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的境界。如何实现与外界之气的交融使之与身体形成一团混元气呢?关键的关键就是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心中、眼中、感觉中逐渐淡化手的存在,直至最终忘却双手,达到周身一家、手非手的境界。一般来说,此阶段训练要重点体会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单鞭等动作。特别是单鞭中一身背五弓,关于空四梢的内在的训练等要反复进行。&  松散之后必须要伴通空,通空之后必然要进入松空圆满——松沉、松净、松柔、松化,内在里像是充满内气的气球,充实饱满;好象旋转门、跷跷板,动作之间的转化、自然轻松,不露痕迹;继而周身内外成为混元整体,从而神意灵敏、元气充沛、延年益寿之实效自然展现。&  第六个进步阶梯:&  过河扔船&  社会上练学太极拳,很多人往往越学越多。学会24式,学42式、48式、88式等等。结果,每天早晨练拳为了不忘记套路,则要把这些套路都打一遍。但是,这样学练的结果,往往精力付出得很大,效果却不理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拳架研习熟练后,往往抱着拳法套路不放,一辈子在拳套上下工夫,其实,拳架只是帮助理解太极拳真谛的一个渡河之舟,目的是抵达太极功夫的彼岸。过了河,船是要扔掉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去拜访一个太极拳老前辈。这个太极拳爱好者问:您是练哪一家太极拳的?这让太极拳老前辈很为难,因为太极拳的各家各派,只不过是门,进了门,则要忘记门,专心领悟、欣赏门里的风景才对,所以,这个老前辈只好以沉默回答之。因为这个老前辈,已经很多年不练完整的拳架子了,许多招式招法的名称都已忘记了。&  为学日益,初学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学学,多练练,到了一定阶段,则必须损之又损,动作招法越来越自然随意,内功心法简洁明了,不复杂烦琐——脱离太极拳门派的特性和原有拳架子的束缚,进入改架子→创架子→无架子的阶段了。这个阶段,如人饮水,冷暖图老师自知——到了这个境界就能自然实现了。&  第七个进步阶梯:&  自然无为&  传说杨式太极拳内功传承体系中,有一描述杨家祖孙功夫进阶的图画——全图共十三层台阶,最高处绘着一座南天门,第八层台阶标志着师祖杨禄禅的名字,健侯公排在第六层台阶上,班侯公排在第五层,少侯公排在第四层……这图画中第一层的意思为懂劲,第二层是能用劲…解析太极松腰法  什么是太极松腰,太极松腰是很重要的。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  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太极运动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  笔者了解的太极松腰法至少有7种。本文主要介绍3种。&  第一种松腰法:上下蹲起&  上下蹲起法(亦称面壁蹲墙法)是太极拳松透形体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全身性的均匀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便捷之法。&  基本动作:面壁而立,两脚并拢,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时,可先想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逐节抻起、拉直。(图1)&  特别说明: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位,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身体的姿势和两脚的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便者,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扶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两脚并拢,脚尖抵墙,完成上下蹲起动作,每次下蹲以30个为一组,每天至少要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  第二种松腰法:直腿坐&  直腿坐松腰法主要目的是打开命门之窍,进而帮助我们尽快松腰。&  基本姿势:坐在硬板床上(铺一层褥子或盖一层薄被),两眼微闭,两腿伸直,两脚并拢,脚尖内翘(两脚竖起来),身体要直着,躯干和大腿之间的角度应小于90°。腰要向后放松,但骨盆和腰又不能斜着向后去,下颔回收,玉枕微上提,这样头就比较正了。这些就是对外在形态上的要求。&  特别说明:直腿坐的过程中,始终都要注意一个穴位——腰俞(在骶骨裂孔处)即骶椎和尾椎交界处,那里是腰的气血流注的地方。在身体弯曲的时候,一吸气,腰要向后放松后凸,一呼气放松之后,再注意骨盆中的股骨头、髂骨向外张,骶骨往后凸。还要注意胯关节,即腿部肌肉作内旋或外旋用力,然后放松,体会哪块肌肉在动。另外要注意大腿股四头肌使劲往回一缩再一放松,再配合着会阴一缩一放,脚尖还可以配合着一跷一点。经常这样做,一方面了加强会阴收缩向腰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松。&  第三种松腰法:行走松腰&  行走人人都会,但是,通过行走松腰,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行走松腰法,可有效的促进我们的生命活力,实现身心健康。&  基本姿势:保持上身与地面垂直的姿势,不要前俯后仰,将体重慢慢放松地移到后腿,在体重移动的同时,前腿随着渐渐地放松并被动地提起脚跟,使脚尖点地,直到将体重完全移至后腿,前脚完全放松,腰部骶椎呈后凸的弯状。随之,体重移向前腿。依然保持上身与地面呈垂直状的姿势,在将体重慢慢前移到前腿。在体重前移的同时,后腿逐渐地随之放松并拖得脚跟提起,使得脚尖点地。直至将体重完全移至前腿,后脚完全放松,腰部呈竖直状。在行走的过程中,最好能不间断向前走。&  图老师健康网温馨提示:走的时候,要像古人说的:行如盲无杖,自然依本份,举步低且稳,踏实方可进。初习者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走30分钟~1小时左右,逐渐增加,如为了治病,则最好能达到一次连续走转1小时30分钟以上。如身体不适,可适当休息一下再走。
来源:/n/0927.html
热门搜索:
可乐的妙用
锅子烧焦了怎么清洗
怎样判断鱼是否新鲜 如何鉴别鱼是否新鲜
生活小常识
柠檬水的自制和饮用图片教程
揭秘钢管舞是如何燃烧脂肪雕塑身材
嘴巴在给我们保护的同事也受到了来自外界带来的伤害,嘴唇为女人的性感和美丽加分不少,尤其是在涂了口红后,使得嘴唇很容易干燥,脱皮,甚至出现唇纹,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唇部护理,保护好我们的嘴巴,让我们的嘴巴不开裂,不蜕皮。
皮肤被日光暴晒后,一开始时晒伤较轻,仅仅是皮肤发红,如果不处理等皮肤温度下降后,就会变黑。而继续暴晒的话,则会红肿灼痛,甚至起水泡。下面介绍暴晒后皮肤发红要怎么处理的方法!
美白是爱美人士的必修课,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美白都在继续,如何正确的美白,有哪些美白的小技巧可以事半功倍,这篇文章向你分享几个美白的小技巧以及想要美白应该吃些什么,让你在美白的路上事半功倍。
许多人家里装修时在硬装完成后就要考虑软装了,购买家具则是软装的重头戏,尺寸不合的家具不仅用起来别扭,有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家具尺寸如何选择,合理的家具尺寸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基本上大多数的人都是选择通过中介来买卖房子,这样确实也省时省力,但是我们在选择中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提前做好一点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委托中介卖房需要注意什么以及找中介卖房的具体流程有哪些。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特别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其中圣诞节就是年轻最推崇的西方节日之一。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圣诞节习俗有哪些,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我们才能看到明亮的世界。所以有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那怎样才能保护好它呢?下面我就教大家一些有效的方法。
炎夏烈日炎炎,就在你与阳光亲密接触时,也让紫外线有了可乘之机,有的时候,虽然你认真做了防晒的工作,却依旧没能躲过炙热的阳光,晒伤之后,要立马着手修复晒伤的肌肤,那么晒伤后怎么处理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肚子上的赘肉看上去让人烦恼,尤其是对于想穿裙子的女生来说更是一件郁闷的事情。现在减肥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专门瘦肚子的方法。那么,如何瘦肚子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减肚子的方法吧。
脸上肉嘟嘟的女生和男生们是不是选择发型的时候很伤大脑。没关系,我们这里肯定有一款适合你的发型,本文也是大圆脸一枚,下面分享下我收集多年的圆脸女生男生发型以及学会的圆脸发型修饰技巧。
孕妇能吃西瓜吗?面对炎炎夏暑的到来,西瓜作为夏季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已经成了人们必吃的解暑水果,作为特殊人群的孕妈妈们也馋的直流口水了,那么问题来了,孕妇到底可以吃西瓜吗?下文为你详解。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疑问,可以联系我们! QQ群: QQ号: 进群、加好友,备注:图老师 小周老师一一为您解答!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版权所有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号
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