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的物品中哪些是与魔兽世界使用物品宏有关的

美国搞啥,我们也搞啥。没有我们搞不成的东西?中国是世界东方之国,是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利程,所以我们_百度知道阅读国风的《生命的品格》一文,完成题。(10分)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把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那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如何提高这有限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泥水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工人到油漆包装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③要有悲悯情怀。人生在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侯,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养育,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长大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也是别人教我们读书写字。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境界也会得到升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④要有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一生下来的啼哭就预示着人生就要经历种种磨难。关键是要有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当一个人从不计较受到了磨难,忍受磨难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不断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可以无谓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⑤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小题1:请你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第⑤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④段补写一个论据。(4分)示例:《老人与海》——桑地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国风的《生命的品格》一文,完成题。(10分)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把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那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如何提高这有限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泥水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工人到油漆包装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③要有悲悯情怀。人生在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侯,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养育,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长大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也是别人教我们读书写字。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境界也会得到升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④要有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一生下来的啼哭就预示着人生就要经历种种磨难。关键是要有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当一个人从不计较受到了磨难,忍受磨难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不断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可以无谓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⑤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小题1:请你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第⑤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④段补写一个论据。(4分)示例:《老人与海》——桑地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国风的《生命的品格》一文,完成题。(10分)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把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那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如何提高这有限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泥水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工人到油漆包装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③要有悲悯情怀。人生在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侯,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养育,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长大了,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也是别人教我们读书写字。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境界也会得到升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④要有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一生下来的啼哭就预示着人生就要经历种种磨难。关键是要有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当一个人从不计较受到了磨难,忍受磨难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不断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可以无谓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⑤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小题1:请你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第⑤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④段补写一个论据。(4分)示例:《老人与海》——桑地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主要从“要懂得珍惜、要有悲悯情怀、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这三个角度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些,你的人生就会更有意义。点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部分来概括,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如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的。小题2:试题分析:为了论证“人生不能贪图享乐”这一观点,作者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人生优越的物质条件比喻成“沿途的风景”,“ 路上的客店”,让这一观点变得通俗易懂。点评:为了使议论文的论点更能被读者所接受,一般在文章中都要采用大量的论证方法。比如本文作者为了证明“人生短暂,不应贪图物质享受”这一观点,作者运用比喻论证来论说道理。小题3:试题分析:第4段的论点为“人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为这一论点补写一个论据,这一论据有范围的,如选《西游记》,《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就启示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不经历磨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点评:根据观点补写相应的论据,虽然是一道开放题,但一定要读懂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才可。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美:关于品位的争论-百家号
摘要:美所罗门著张卜天译选自《大问题》一个人如果从未有过机会比较不同类型的美,那他就完全没有资格评价呈现在他面前的任何物品。&——大卫·休谟,“论品味的标准”,1757长按二维码购买开篇问题&nb
美所罗门 著 张卜天译选自《大问题》一个人如果从未有过机会比较不同类型的美,那他就完全没有资格评价呈现在他面前的任何物品。&——大卫·休谟,“论品味的标准”,1757长按二维码购买开篇问题&1. 是什么使得某些人造的东西成为艺术(比如—幅绘画或一阙音乐),而另外一些(例如你现在坐的批量生产的课桌椅)则不是?&2.& 一幅绘画杰作的复制品本身是艺术品吗?&3.& 艺术在什么意义上是对现实的模仿?&4.& 欣赏美会使人变得更好(更高尚)吗?&美学哲学的理念经常被归结为“真、善、美”。关于最终的实在,人们提出了各种问题:它是什么样的?如何去认识它?人应当如何生活?应当做什么?什么是从根本上对人有益的?人类生活中最美好、最有益的层面之一就是艺术和审美,即对艺术和美的欣赏。因此,柏拉图和孔子(以及许多其他思想家)都把人类生活达到至善的特征定为美。我们经常用美学术语谈起大自然的奇观,比如复杂的有机分子之美、晶体之美、宇宙中的星辰之美等等,同时还把科学理论形容为“优美的”。我们用“崇高”或“美好”来赞赏一桩特别慷慨或英勇的举动,同时也把干得漂亮的事情称为“富于艺术性”。的确,许多人(包括哲学家尼采在内)都说过,美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们经常把自己的生活比作一篇小说、一部正在上演的戏剧,或是把自己的处境当作电影中的一幕(当然,总是有音乐这一伟大的艺术门类相伴随的)。然而美并不总是与真和善相一致。我们的小说和故事并不都是真实的。我们说一个故事是“杜撰”的,就是说它决不是真的。当我们观赏绘画以及表现虚构场景或幻想中的人物的摄影作品时,我们主要关注的并不是它们的“真实性”。还有音乐,它似乎完全不是要“再现”什么。艺术与真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些哲学家和诗人(例如约翰·济慈)坚持认为,美本身就是一种真理,甚至是终极真理。然而如果坚持艺术有它“自身的真理”,这似乎只会加强人们对艺术的怀疑,即艺术并不总是与我们关于何为真、何为假的日常观念相一致。而且我们都知道,艺术有时是会迷惑人心、扰乱心神甚至致人死地的(就像荷马史诗《奥德塞》中的喀耳刻[1]一样),从而构成了我们求善的障碍。因此,艺术必须根据它自身的术语加以理解,美学和艺术哲学值得单辟一章来讲。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出美术、音乐和故事?我们为什么会欣赏它们,甚至会经常为之感动?是什么使得一件作品成为艺术品?我们如何在好的艺术和差的艺术之间做出区分?何为伟大的艺术?如果我喜欢一件作品,这是否就意味着它是好的?这些都是美学中的问题,它们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顺便说一句,“美学”一词的含义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初(根据它的希腊文词根)它与一般的感情相关,而后变成了对感性知觉的研究,再后来变成了对美的欣赏。到了今天,它实际上是指对所有艺术以及许多非艺术的研究和欣赏。它不仅研究美好的事物,而且还研究崇高的、引人注目的、甚至是愚蠢的和丑恶的事物(例如在喜剧中)。&美与真&“美即真,真即美”,这就是你在世上所知道和所需知道的一切。——约翰·济慈,英国诗人,&在西方文化和亚洲文化中,关于艺术的一个持久的信念是:艺术揭示了世界的某种深层实在,甚至是科学和哲学无法阐明的实在。但不同的文化对于实在的本性肯定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所以它们的艺术也可能千差万别。纵观西方艺术的历史,你可能会为美的地位的显著改变感到惊异。在许多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艺术传统中,艺术的目标显然是描绘美。所描绘的美既可能是艺术品的题材,比如那些体魄健美的青年男子(例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以及体态姣好的少妇(例如波提切利的“海贝上的维纳斯”),也可能是描绘本身(例如中世纪的那些描绘可怖的耶稣受难场景的作品,它们就题材而言不再是“美丽的图画”,但由于其蕴含的宗教寓意以及描绘技法的高超,这些作品依旧是美的)。在艺术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给予一件艺术品的最高评价一定是:“它很美”。但这已是昨日黄花。随着19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兴起以及艺术品味的变迁,伟大的艺术甚至可以是丑陋的,这不仅可以表现在题材上,而且可以表现在描绘手法上。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古典”音乐(至少是20世纪以前的)与时下许多旨在让人震惊和痛苦的流行音乐之间的区别。不难看出,与之相伴随的是哲学面貌的改变:从中世纪的信仰和18世纪的乐观主义,哲学逐渐变化到19和20世纪愈演愈烈的愤世嫉俗和绝望。在西方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上帝创造的现实本身被认为是美的。今天,我们关于宇宙秩序和意义的哲学疑虑也表现在艺术中——艺术可以不再是美的。的确,许多当代美学家会认为艺术中的美在大部分时候是感伤的或魅惑人心的,而“美学”也不再被认为是对美的欣赏。许多个世纪以来,把美等同于最终实在的最大权威是柏拉图。正如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看到的,柏拉图对实在的理解基于不变的“形式”,即产生世间万物的完美的原型。其中有一种“形式”就是美,这种纯粹的美仅在所有美的事物中显现自身。因此,美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事物的真实情况。美是一种超验的“形式”,它潜藏于每一种美的事物之中并使之显得美丽。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坠入爱河就意味着他发现自己被“美”所吸引,被呈现在一个美人身上的美的“形式”所吸引。但另一个人身上的美并不就是这个人的一种属性,在他身上显现以及被觉察到的其实是“美”本身。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一匹漂亮的马、一尊体态健美的雕像或一阙优美的音乐都指向同一个“形式”。美也因此成为客观的,成为一个对象在客观上真实的东西。“美即真,真即美”这样的观念对于柏拉图来说是完全正确的。&美的教育&&&&&&&&& &&&&&&&&&&&&&&&&&&&&&&&&&&&&&&&&&&&&&&&&&&凡是想依循正路达到这深密境界的人应从幼年起,就倾心向往美的形体。如果他依向导引入正路,他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凭这一个美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他就应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美与一切其他形体的美的贯通。这就是要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假定是这样,那就只有大愚不解的人才会不明白一切形体的美都只是同一个美了。想通了这个道理,他就应该把他的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个美的形体,就要把它看得渺乎其小。再进一步,他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的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从此再进一步,他应学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因此就把形体的美看得比较微末。从此再进一步,他应该受向导的指引,进到各种学问知识,看出它们的美。于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的广大的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于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上,某一个孩子,某一个成年人,或是某一种行为上。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 &&&&&——柏拉图,《会饮篇》,公元前4世纪&而另一方面,真和美毕竟有所不同。一尊雕像之所以让人觉得美,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大理石洁白无瑕、光彩照人。换言之,原因在于雕像不是一个真人的精确复制。在东西方的艺术中,许多最为动人的绘画描写的都是神话场景,它们在现实中并无对应物。我们的确可以说,一个东西要想成为艺术品,它必须首先是一个人造物,也就是说是虚构的、建构的或想象出来的完全不真实的东西。因此,艺术展现给我们的是理想而非现实。在中世纪艺术中,耶稣受难的场面并非旨在精确地再现十字架上的基督。他的脸部和身体都经过了变形,显得平面化,缺乏立体的深度。艺术家自古以来就已经知道如何准确地描画人的脸部和身体。(比如,这在古罗马甚至古代克里特[公元前1500年]的壁画中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非自然和非写实的方式描绘基督及其生活和死亡的各个场面,这显然是中世纪艺术家的本意,而不是他们能力不够。于是许多理论家都主张,艺术与精确的再现没有关系,艺术关注的是表现。这种艺术的“真”不是精确再现的真,而是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力量的“真”,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才是具有感召力的信仰。中世纪艺术的首要目的是表达和激发信仰,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份记录。况且,一个完全写实的耶稣受难场景可能是丑陋的,它可能激起恐惧和厌恶,而不是信仰。尽管柏拉图是美的坚决捍卫者(尤其是在他的哲学中),但他却向艺术和艺术家发难,因为他们偏离了为最终的实在提供真实图像的目标。于是在《理想国》的末尾,柏拉图对雅典的诗人颁布了著名的禁令,因为他们不像哲学家那样说真话。&诗的危险&&&&&&&&&&&&&&&&&&&&&&&&&&&&&&&&&&&&&&&&&&&&&&&&&&&我们最好赞同他们,说荷马是首屈一指的悲剧诗人;可是千万记着,我们心里要有把握,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如果我们让步,准许甜言蜜语的抒情诗和史诗进来,我们国家的统治者就是快感和痛感,而不再是法律和古今公认的最好的道理了。&&&&&&&&&&&&&&&&&&&&&&&&&&&&&&&&&&&&&——柏拉图,《理想国》,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还认为,艺术和艺术家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要对美德有所贡献而不是招致罪恶。于是他也禁止在理想国中吹笛,因为这会使人心性放荡。柏拉图也因此成为延续至今的艺术审查制度的来源之一。一件艺术品仅仅讨大众的喜欢是不够的,因为它可能只是激起人的欲望或毫无价值的幻想(当然,这与柏拉图对理想国的空想是不同的)。因此,当今对影视进行审察的要求(无论是由政府进行,还是由生产商自己进行)是对柏拉图的主张的直接继承,即艺术不应就其自身来评价,而只能根据它所唤起的至关重要的真和善来评价。真与美,或者更一般地说,真与艺术之间的区分没有比虚构的文学作品更能说明情况了。正因不是真实的,一部文学作品才被称为虚构的。亚瑟·柯南·道尔精心刻画了他虚构出来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每一个侦探故事迷对此都耳熟能详。但这里每一个细节都不是真实的,由此便引发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例如,福尔摩斯最好的朋友是华生医生,福尔摩斯叼着一支烟斗,他住在贝克大街的一间公寓里,这些描写在道尔创造的世界里都是真实的。但其实并不存在福尔摩斯和华生这样的人物,贝克大街上的公寓也从未有过。&我们为什么会在看电影时流泪?&&&&&&&&&&&&&&&&&&&&&&&&&&&&&&&&&我们经常会被虚构作品中的角色和事件感动得不能自已,这个事实的确有些令人迷惑。因为那些角色是从未存在过的人,那些事件也从未实际发生过,而且我们在阅读或观看这类作品时也都很清楚这一点。毕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观看《奥塞罗》的演出时不会想到冲上台去,奋力将苔丝特蒙娜从奥塞罗的“铁钳”下救出。而如果有人试图从密苏里州的档案馆找出汤姆·索耶的出生证明原件,那他显然是误解了马克·吐温的小说中所描写的一切。如果我们想要欣赏虚构的作品并做出适当的反应,那么在我们欣赏和做出反应时就必须把它们当成是虚构的。但为什么知道一件作品是虚构的,就会使我们对它的情感反应莫名其妙起来?……柯林·雷福德[2]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日常环境中,信念和判断力在我们的情感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对一个人来说,使他感到害怕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危险的或存在着威胁的。类似地,只有当我相信其他人正处于不幸时,我才会对他起怜悯之心。这类信念似乎只有在相信对象存在时才会产生。例如,如果我知道厨房里没有贼,那么我声称自己害怕厨房的贼就没有什么意义。假如我已经知道贼不存在,我又怎能相信贼(什么样的贼?)会威胁我呢?&——亚历克斯·尼尔,当代英国哲学家&欣赏悲剧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将美视为一种超验的“形式”,就如同反对柏拉图一般意义的“形式”论一样。没错,使一件艺术品美的东西是它的形式,但这个形式是作品直观意义上的形式,没有必要假定超验的“形式”。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试图通过分析形式和结构来发现为什么有些艺术品动人,有些不动人。亚里士多德特别关注戏剧艺术和悲剧。(他也对喜剧有过论述,但这些著作已经佚失了。)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雅典,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些最伟大的戏剧已经产生并且定期上演,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就是其中的两部。亚里士多德想要弄清楚这些戏剧何以如此成功,于是就发展了一套对于剧本的本质要素、时间安排和剧中角色的细致的分析方法。《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一个国王弑父娶母的著名故事。在索福克勒斯的这部戏剧中,俄狄浦斯想要找到毁灭他的城市的瘟疫的起因。当真相大白之后,他的妻子/母亲用发簪自尽,而俄狄浦斯也用它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在《美狄亚》中,一个母亲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尽管题材令人生畏,但这些戏剧被公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且获得了公众的欢迎。是什么使得它们成为艺术作品?是角色的展开、节奏的疾徐有度和剧本的结构。但最重要的是,这类戏剧使一些基本的情感比如畏惧和哀怜得以表达,而且角色和剧本能够有力地唤起这种情感。为此,一件艺术作品必须注重它的结尾、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明确的限制,这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那以后,美学家们就一直沿着亚里士多德的思路追问:人们为什么会从那些对人类可能发生的最丑恶的事物的怪异描绘中获得乐趣?亚里士多德想要理解人们为什么愿意忍受一个人刺瞎双眼和杀死孩子这样的场景。今天,他可以对流行的恐怖电影和“惊险读物”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会花钱让自己在两个小时里吓得灵魂出窍?亚里士多德对此的回答引发了无尽的讨论和争论。他认为这类戏剧的功能是使我们(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通过净化或“释放”我们的一些最乱人心神的情感来表达自己。通过在剧院(或电影院)感受惧怕和恶心,我们便“去除”或“纯洁”了这类感情。通过设身处地地面对虚构的情境并与剧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我们削弱了那些感情对我们的控制,也减轻了我们的脆弱感。与此相反,柏拉图却认为诗歌(以及戏剧)会引发那些激情而不是释放它们,他之所以提议禁止某些类型的诗歌,原因也正在于此。两千多年以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重新捡起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概念,并对它加以现代的改造,使之成为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起始、中段和结尾&&&&&&&& &&&&&&&&&&&&&&&&&&&&&&&&&&&&&&&&&&&&&&&&&&&&&&根据定义,悲剧是对一个完整划一,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因为有的事物虽然可能完整,却没有足够的长度。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起始指不必承继它者,但要接受其它存在或后来者的出于自然之承继的部分。与之相反,结尾指本身自然地承继它者,但不再接受承继的部分,它的承继或是因为出于必须,或是因为符合多数的情况。中段指自然地承上启下的部分。因此,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它的构成应该符合上述要求。&——亚里士多德,《诗学》,公元前4世纪关于品味的争论&对于那些喜欢这类事物的人来说,这类事物就是他们所喜欢的。——马克斯·比尔博姆[3],英国散文家和讽刺作家,&然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同意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或者存在于艺术品中,或者(对于柏拉图而言)存在于它们“背后”的一个客观领域中。这样,关于艺术的争论也就有了一个解决。艺术品要么展现美,要么不展现美;要么呈现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于每一部伟大悲剧中的理想结构,要么不呈现。但在现时代,无论品味的标准有多么严格,人们对于美的客观性或艺术品的质量却没有这种自信。“美存在于观者的眼中,品味问题无法争论,”现代美学理论的一个著名的部分如是说。这种观念认为,美和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包含有人的情感反应,但却未必含有艺术品的某种客观特征。人们对一件艺术品质量的评价有可能产生分歧。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不喜欢。但没有办法证明一件作品是否应当被人喜欢。&艺术中跨文化的差异&&&&&&&&&&&&&&&&&&&&&&&&&&&&&&&&&&&& &&&&&&&既然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可以想见,不同的文化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即使当题材相同时也是如此。甚至在艺术最经久不衰的一个领域——对色情的描绘上,文化差异也可以显示出来。以下是马拉·米勒[4]关于日本春宫画的论述。 && & & & & & & & & &在具有鲜明的色情意味的版画中,女性并非仅是男性欲望的被动对象。她们相当明显地呈现为主动的欲望主体。女性有时显出屈从的姿态,但更为常见的是站直或坐直着,或是和男性并躺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上位,他们可能相互交缠着,哪一方都不具有明显的主导性。在日本,西方色情画中特征性的姿势——例如女性仰面躺着,手枕在脑后,在观者眼前一览无余;或是在难以自制的狂乱中头向后抬起,仿佛脖颈折断了一般——直到日本与西方接触之后才出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些女人不仅主动,而且避免表现出极端的主导性或屈从感,但却让人心生渴望。她们主动地拥抱着男人,抚弄着他的生殖器。在狂喜中,她们的脚趾都扭曲了,不可能错认她们的快活。西方的色情物件中裸体所具有的全盘托出的意味在日本的例子中消失了。裸体在西方背景下是重要的,因为它是愿意展示给男性观者的信号:女性的裸体去除了社会阶层的标示,不仅表明她愿意接受男性的注视/幻想/行动,而且经常表明她的淫荡——除了女人是脆弱的以外,正是淫荡使她愿意这样做。而另一方面,裸体在日本却未必被视为脆弱的,也不一定是欲望的表现。(在日本,裸体本身并不性感,公共澡池中裸体是司空见惯的。)对于日本男人来说,一个招惹欲望的女人是与之积极互动的主体,而不是投射幻想的对象。对于表现一个人的主体性来说,着装(样式的选择和搭配)、色彩以及与之相关的联想是至关重要的。&大卫·休谟()认为每个人必须自行判断一件艺术品是否值得欣赏。换言之,艺术欣赏完全是一件主观的事情。你也许会上一门课去学习有过哪些艺术品,观赏那些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蕴含的象征意义、制作技法以及它们作为艺术品的历史(谁是订件人,谁是收藏者,它们在各场战争中遭遇如何,诸如此类)。或者是上一门音乐史的课程,聆听你以前没有听过的音乐。但你是否喜欢它们却不是能够教授的,尽管你肯定会迫于压力去硬着头皮喜欢那些一般被认为“伟大的”或特别美的作品。然而倘若艺术的品味无法争论,那么品味的差异怎么又会常常导致严厉的责难,甚至更严重的攻击呢?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对音乐来说,你不可避免要去听别人的品味,而对视觉艺术来说,你也不得不去观看某个人悬挂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然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它和品味本身的观念有关。品味也许是主观的,但许多人(包括那些艺术感极好、审美体验极佳的人)都会对艺术品取得某种一致,认为某些作品是杰作,而某些则是平庸之作或粗糙滥制。当我们谈及某人“有品味”或“没有品味”时,问题不在于他是否(在美术、音乐、诗歌等方面)有某种偏好,而在于他是否有好的品味,而这并不是某种可以由个人决定的东西。于是休谟得出结论说,尽管品味是主观的,但仍旧存在着判定艺术品价值的方法。一个人可以而且应该求教于那些最有经验的、在判断上相对不偏不倚的人。美术、音乐和文学上的杰作就是由这些人共同认定的。&对美的判断&&&&&&&&&&&&&&&&&&&&&&&&&&&&&&&&&&&&&&&&&&&&&&&&&&&&然而尽管艺术的一切普适法则都只是基于经验和对人性中共同情感的考察,但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设想,人们会对这些法则感到满意。思维中那些更细腻的情感的天性是极为微妙和精致的,它们需要在诸多条件共同达到适宜的状态下,才能根据它们普适的明确法则精确地发挥作用。对于这些小发条的一丁点外部阻碍,或是极其细微的内部干扰,都会扰乱它们的运动,进而使整部机器的运行发生错乱……心灵的清明如镜,思维的记忆清晰,对于对象的适当关注,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我们的体验都将是靠不住的,而且也不能判断……普适的美。&&&&&&&&&&&&&&&&&&&&&&&&&&&&&&&& &&&&&&&&&&&&&&&&&&——大卫·休谟,“论品味的标准”,1757&事实上,我们甚至还可以作比这更强的论证。伊曼努尔·康德()反对休谟将品味归结为内在于个人的。正如康德坚持认为心灵有着内在的结构,从而规定了知识(见第五章)和伦理(见第八章)的基本原理一样,他也坚信人的心灵具有内在的结构,正是这种结构确立了审美的可能性。不仅如此,使我们能够审美的并不是情感的反应,而是一种理智上的反应。(正因如此,具有恰当审美品味的是人而不是动物。一条狗可以判断出它的食物是可口还是难吃,但它却不能判断食物摆放得是否优雅)。情感反应与理智反应的区别在于,只有后者才是“无功利的”。倘若你因欣赏塞尚画的一盘水果而感到饿,想要吃一个水果,这并不是审美反应。审美反应是脱离这种“功利”的。由这种无功利的审美角度看来,真正与他人分享美的体验的可能性,是这种体验的一个本质部分。&艺术、伦理与宗教在本章的开头,我们说关于艺术的一个持久的信念就是: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关于世界的深层次的真理。但无论这些真理是不是关于实在的真理,它们都可能是关于我们自身的重要真理。艺术的本质往往被认为是对基本情感的表达和激发,所以艺术在伦理和宗教中经常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认为欣赏音乐有益于德行。追求人生的和谐可类比于欣赏音乐中的和谐。柏拉图也使用了大体相同的音乐隐喻,这些说法是从他最有影响的老师之一毕达哥拉斯那里借过来的。希腊诗人萨福坚信“美的即是善的,善的不久就会成为美的”。音乐能够强烈地影响人格,这种观念在世界的许多文化中都能找到,其中当然也包括印度、非洲和许多部落宗教。据说音乐甚至能使猛兽俯首,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音乐至少对于大多数人具有抚慰和唤起情感的作用。(人类学家指出,尽管世界上的艺术和风俗千差万别,但几乎没有一种文化是音乐不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其它艺术门类也是如此,舞蹈和视觉艺术差不多也是世界性的。事实上,在包括我们的文化在内的每一种文化中,艺术都不仅仅被认为是娱乐性的,它还有教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能够启发人的心智。弗里德里希·席勒()只是众多西方哲学家中认为欣赏艺术能够使人变得更好的人物之一。像中国古代的孔子一样,席勒在近代的德国宣称,美不是从严肃的生活事务中抽身而出,而是激励人做好公民。席勒认为,美是德行的象征,是与我们的个人利益相对的那个世界的象征。然而通过美的体验,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同这个世界是和谐一致的。因此,和柏拉图和孔子一样,席勒也认为艺术与美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和谐共处。当然,这个理论的实践结果就是艺术和美学应当成为每个儿童的教育的重要部分。&&&&&&&&&&&&&&&&&&&&&&&&&&&&&&&&&&&&& &悲观论者阿图尔·叔本华()遵循康德的观点,将艺术视为本质上“无功利的”。但他同时也认为,较之其他的人类活动,艺术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洞察自己,从而与这个最终没有理性的、永不满足的世界取得和解。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讨论了叔本华那种激动人心而又略显怪异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中,世界“本身”是非理性的意志,它是我们的欲望和野心的根源,从而也是我们的不幸的根源。然而音乐却能使我们“忘我”。叔本华告诉我们,音乐并非其他,而就是那个意志的直接展现。当我们“融入”一阙音乐时,我们是在与关于我们自身的最基本的真理接触。当我们欣赏任何一件艺术品时,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我们不再是某个特定的个体,而是成了“纯粹的无意志的知识主体”,我们忘却了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至少是暂时如此。他说,对美的欣赏“使我们得以从意志的严酷奴役之下解脱出来”。我们一旦忘却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就会变得更能同情他人,毕竟,他们与我们是同舟共济。关于美学与伦理之间关系的一种最激进的看法来自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并不认为美学价值有助于伦理(事实上,他完全拒斥大部分我们称之为“道德”的东西),而是提出美学价值应当取代道德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不应再按照上帝和理性指示的规则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应把像美(和丑)这样的价值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比如他说,“人应当把人生看作一件艺术品。”我们应该做的是“美好”的事物,而不是义务驱使的事。&尼采:论审美&&&&&&&&&&&&&&&&&&&&&&&&&& &&&&&&&&&&&&&&&&&&&&&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世界才能被永恒地辩护。——《悲剧的诞生》,1872&尽管如此,尼采还是对艺术和美学的两种不同渊源作了著名的区分,他把两者分别称为(根据希腊人的说法)“阿波罗式的”和“狄奥尼索斯式的”。前一个渊源的名字来自于希腊的太阳神和古典美之神——阿波罗;而狄奥尼索斯则是酒神,这种美的观念更类似于迷狂。因此,阿波罗式艺术的典型范例是古希腊优雅的大理石雕像;而狄奥尼索斯式艺术的典型范例则是音乐,尤其是使我们忘乎所以地舞蹈不止的狂野的音乐。阿波罗式艺术关注的是个体,它将世界描绘成有秩序的、和谐的。阿波罗式的伦理学也因此是明晰的、理性的,对于尼采而言,其典型是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而狄奥尼索斯式的艺术则超越于个体之上,将他消融于生活的狂热洪流中。相应地,狄奥尼索斯式的伦理学是非理性的,它几乎与个体和传统所说的“伦理学”毫不相干。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非道德的,它所关注的是狂乱的宇宙而不是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流行的现代艺术:一种批评相比以往,也许是由于大众传播和技术的高效率,艺术正变得更加非人化。许多读者、观众和听众发现这种新的艺术令人心乱。何塞·奥特加·加塞特[5]是一位西班牙哲学家,他的著述时间是在20世纪早期。他对“大众文化的暴动”和“艺术的非人化”感到忧虑,后者正是下文的主题。艺术家非但没有好歹笨拙地向现实靠拢,人们看到的是他们在背道而行。他们恬不知耻地着手将现实加以歪曲,粉碎了它人性的方面,使之非人化。我们能够与传统绘画表现的事物进行想象中的交流——许多英国的年轻人爱上了乔康达[即蒙娜·丽莎],而要与现代绘画中的对象进行交流则是不可能的。艺术家已经剥去了它们“活生生的”现实层面。他们炸毁了桥梁,烧毁了航船,断绝了我们回到日常生活的归路。他们将我们锁在一个古怪难解的世界里,周围尽是人类无法与之交流的对象,于是迫使我们编造出其它的交流方式,这些方式完全不同于我们日常的交流方式。我们必须生造出一些闻所未闻的姿态以适应那些奇特的形象。这种预设了自然而然的生活已被废除的新的生活方式,正是我们所谓的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这种生活并不乏感伤和激情,但那类感伤和激情显然属于一个奇特的植物区系,它们所覆盖的丘陵和山谷不是基本的人类生活。那些超对象在我们内向的艺术家心中唤起的不是原初的激情,而是审美的感伤。——《艺术的非人化》,1925&然而,伟大的艺术既不是单纯阿波罗式的,也不是单纯狄奥尼索斯式的,而是二者的结合。因此尼采赞美古希腊的艺术,尤其是希腊悲剧,称赞它在两种极为不同的艺术和伦理观念之间达到了理想的和谐。根据这种理论,尼采向艺术只有一个目标或目的的传统假设发难。他还为那种惊世骇俗的观点辩护,即世界上既有狂乱和混沌的艺术,又有让人凝神静观的艺术。但尼采又指出,这只是世界存在的方式而已,艺术的“真理”既不是我们情感的表达,也不是我们对世界的精确再现,而是比二者之和更多。艺术的“真理”是我们与世界的亲密联系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生活的热爱。它为什么是艺术西方艺术在大部分时期都旨在以某种媒介来模仿实在的现象。据柏拉图所说,这正是艺术的一个问题——它强化了人类陷人与实在(对柏拉图而言是理式)相对的现象的倾向。随着新技术使机械复制事物的写实表象成为可能,这一模仿现象的理想开始转变。一些艺术家开始怀疑传统绘画在摄影时代的意义。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Danto)指出,电影对艺术家的冲击更甚于摄影,因为电影能复制运动物体的现象,而静态图像无法做到这一点。早在19世纪初黑格尔就指出,他那个时代的艺术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正在变得比直接的模仿更具有反思性。例如,绘画开始关注并不直接展现的东西,如肖像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艺术不再仅仅与某个美的客体有关,而是越来越涉及对主观体验的沉思。20世纪初的许多法国绘画无疑正是如此。例如,印象派画家试图表现眼睛当下接收一块块色斑的动作。但许多哲学家认为,美学理论上的分水岭出现在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展出他所谓的"现成品"时,它们都是日常环境中的物品,通常只略加修改。杜尚的现成品中包括小梳子、雪铲,最臭名昭著的是几个小便池(其中一些附上了艺术家的签名和日期)。杜尚的现成品不仅震惊了艺术界和公众,也促使哲学家从一种新的思路提出问题。如果这些东西是艺术,那么是什么使之成为艺术?是因为它们做得特别好吗?(杜尚的确声称,他的小便池使人注意到了瓷器的原始美,但很多人认为这些话言不由衷。)是因为杜尚是艺术家,他说这些东西是艺术,它们就是艺术吗?是因为美术馆愿意展出它们吗?还是整件事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哲学家们开始考虑这一问题:某种东西是艺术,这是什么意思。一些人主张功能的定义,声称某种东西因其表现出某种功能而是艺术。艺术(至少是视觉艺术)的传统功能一直是模仿实在的特征。然而,当梳子和铲子今天还是工具,明天就成为艺术品时,基于功能的艺术定义就很难成立了。另一个传统回答是艺术应当是美的,但这也引出了问题:是否存在一些重要而极具价值、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美的艺术品?在众多当代艺术馆中逛一逛就会得到一种印象:许多当代艺术家根本无意制造美的作品。要想让功能的艺术定义涵盖这些作品,就必须另寻出路。另一种途径是诉诸一种程序上的艺术定义:如果对某物执行了某种程序,则可将其算作艺术。这些程序可能包括某位艺术家创作了这件作品,或某件作品被准许进人美术馆或博物馆展览,或某件作品进人了博物馆目录,成为艺术批评的对象。许多所谓的艺术品实际上并非艺术家所造(杜尚的现成品就是这样,许多当代作品也是如此,如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作品,他为其作品构思想法,但雇人来制造这些艺术品),因此一些持程序观点的哲学家主张,艺术家只需宣称某物是艺术品便已足够。许多赞同这类定义的人将艺术家的活动仅仅视为一个因素,也许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某物是否是艺术这一问题的仲裁者应是像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正式机构和艺术期刊,或一些影响着社会如何看待或评价艺术的不那么明确的机构和人(阿瑟·丹托把后者称为"艺术界”)。哲学家、艺术家提摩太·宾克利(Timothy Binkley)认为,任何人只要声称某物是艺术就足以使之有资格成为一件艺术品——他说,更有趣的问题在于它是否是一件好艺术品。但也许我们需要知道艺术应当来做什么,或者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应当采用什么其他标准。对于是什么使某物成为艺术,阿瑟·丹托还有另一种论述。据他所说,这是"一种理论氛围"。他指的是,关于艺术领域中有什么的某种看法被"艺术界"的成员充分分享,该物就处于这一范围中。这一回答也许不能让公众感到满意,公众往往对当代艺术的展品迷惑不解,不清楚流行于艺术界的种种理论。有些人因这些展览反复表明他们是"门外汉"而感到不快。许多人从当代艺术展中得到的精英主义印象也许会使许多潜在观众感到厌烦,从而进一步确保了专家意见在当代艺术中的支配性。大众文化美学当有人谈起"艺术"时,你是否想到了音乐厅、剧院和博物馆?或者你最爱听的广播台?你喜欢的演出和家庭装饰是否符合你所想象的艺术?你周围的"艺术"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吗?你是否一提起"艺术"就想起了自命不凡?——凯瑟琳·希金斯,《美学概观》人们往往认为,美学是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fine arts)的关切:古典音乐、歌剧、传统戏剧、博物馆收藏的油画和雕塑、芭蕾和古典舞等。但艺术其实无处不在,所以美学也无处不在。我们周围的大多数艺术很糟糕,甚至令人不快,但这种情况恰恰应当促进美学分析,而不是使之灰心。是什么使得糟糕的艺术成为糟糕的?更重要的是,是什么使得好的艺术如此有价值,对我们如此有意义?是什么使得一部电影伟大或优秀?为什么有些电影开始时说得神乎其神(大牌明星、获奖无数的导演、令人激动的情节),最后却令我们失望?歌曲中打动我们的是什么?节奏、歌词、曲调还是风格?你的寝室或寓所是什么颜色?它是否使你感到愉快或沮丧?你怎样改善这种状况?所有这些都是正当的美学问题。大众文化美学最近越来越热,不仅在通俗杂志和在线聊天室中,而且也在哲学中,对《黑客帝国》等电影和《辛普森一家》等电视剧做哲学分析的书层出不穷。不论是《时尚》还是《国家》,音乐评论和音乐欣赏是许多杂志不可或缺的内容。许多专著把音乐哲学追溯到古代,论述音乐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能够打动我们,以及音乐是如何起作用的等。家庭美学领域在哲学中不大突出,也许是因为许多哲学家都是单身,但从讲房屋和花园装饰的花花绿绿的杂志可以看出,许多人对它都有极大的兴趣。问题仍然是,我们住在哪里如何影响我们?我们如何来设计居所和工作间以使自己感到更加舒适和幸福,更有创造力,而不会导致情绪消沉、郁郁寡欢?我们的环境不仅是我们在哪里生活和如何选择生活,我们生活的美学也不只是我们如何选择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环境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加于我们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时时处处都在包围我们、攻击我们,它可谓无孔不入,以至于我们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在电影《少数人的报告乡(2002年)中,一个包含着主人公所有个人喜好信息的广告牌扫描着主人公的视网膜,单独和他说话。这种场景未必不能成为现实。今天,目标明确的广告、没完没了地交换个人市场数据和联系地址,意味着我们整天都淹没在商业讯息的海洋中。只要想想我们每天在各种器械、用具、服装、广告牌、包装袋上所看到的生产者商标,想想广播(包括号称"无广告的”NPR在线英语广播电台)和电视就可以了。你每天要看到多少垃圾传单和目录?有多少杂志几乎完全是精心包装的广告(少数广告伪装成文章)?你认为这对你的日常经验和你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方式有怎样的影响?这同样也是美学。许多电影都有一个哲学主题或哲学含义。挑选一部这样的电影,解释其哲学含义和美学效力。《黑客帝国》经常被认为是一部专门探讨什么是实在、什么是显现的影片。但和艺术一样,这里的美学问题是,电影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是什么使电影具有感染力。例如,特效的意义在哪里?英雄和恶棍的全套装备在何种程度上能够给人暗示?你是否注意到,影片多次借用了古代史诗和古典悲剧的素材?《星球大战》三部曲中就有丰富的古代形象,特别是古典印度史诗(《摩呵婆罗多》)。那么,这些特效对你欣赏电影有何影响呢?你如何用(摩尼教的)善恶结构来评价这些电影?当善与恶的界限不再清晰时(比如在最后一部《星球大战》中),你是否有些不知所措?为什么?如今,我们可以听许多音乐。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这还无异于天方夜谭,因为听音乐只局限于某些特殊场合,比如在音乐厅、去酒店赴宴等。今天,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数以千计录好的曲子中进行选择,无论是在慢跑还是在做功课,无论是在汽车里还是在学校。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很少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喜欢它。这的确非常困难。在描述电影时,我们可以对人物、情节.、事件发生的背景等作详细说明;但在描述一段音乐时,我们似乎很难抓住任何实际的东西。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任何音乐理论或记法,所以倾向于用类别或比喻进行描述。这已经相当好了。用自然现象(瀑布、雷鸣、闪电、奔腾的溪流等)或身体机能(心脏狂跳、慢舞等)来描述音乐有时是我们能做到的极致。对于理解我们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喜欢(或不喜欢),把我们的反应用语言表达出来,往往是一大飞跃。就一段特别能打动你(或使你厌烦)的音乐写一篇乐评,它的哪些方面打动了你(或使你厌烦)?这种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歌词(如果是一首歌曲的话)?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配器、旋律、和声、节奏或人声?最后,日常美学中一个更为困难的主题是幽默这一概念。说有些东西"可'笑"是什么意思?亚里士多德曾说,笑话某人是受到了他的劣等(以及自己相应的优越)的促动。弗洛伊德暗示,笑表达了宽慰,受压抑的想法或欲望通过稍微改变形式而得到了释放(因此,在通俗喜剧中会充斥着大量荤段子和浮夸的语言)。而康德和叔本华等哲学家则认为,幽默是一种对不协调的感觉,是某种(令人愉快的)惊奇。当然,笑有时与幽默无关(比如当你被挠痒或感到尴尬时),就像哭可能与悲伤无关一样(比如当你削洋葱时)。有时,笑本质上是一种同感(fellow feeling)——人们乐于彼此交往,而不必然有任何特别可笑的东西。但"什么使得某种东西可笑"的确是一个有趣而深刻的美学问题。讲一个你感觉特别可笑的笑话。是什么使得它那么可乐?当然,对笑话的解释本身通常并不可乐,对笑话进行解释甚至可能会葬送它。但作为一个临时的练习,这样做可能会有不少启发性。&篇末问题&1. 时下流行的音乐与所谓的古典音乐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吗?是否存在某种令人信服的论证,说明我们应当更喜欢其中一种而不是另一种?&&&&&&2. 我们在何种意义上相信虚构的对象?说一件艺术品(比如一部小说)是“完全虚构的”,也就是说,里面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这样说得通吗?&3. 你是否相信艺术和审美活动能够使一个人变得更好?你是怎么想的?&4. 为什么音乐会使我们感动?试以一段音乐为例。5. 请对你的寝室或寓所做出美学评价。他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能表现生活吗?注释 [1] 喀耳刻(Circe),希腊神话中的美丽的魔女,善巫术。她住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盅惑旅人,将他们变成牲畜。她曾把奥德修斯的同伴变成猪。[2] Colin Radford (),坎特伯雷肯特大学哲学名誉教授。[3] Max Beerbohm(),英国评论家和漫画家。[4] Mara Miller,哲学家和抽象画家,曾经在日本学习过书法和绘画。[5] José Ortega y Gasset (),西班牙哲学家和人道主义者。他极大地影响了西班牙在20世纪的文化和文学复兴。长按二维码购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世界无法使用物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