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朗读中作者重游赤壁后,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苏轼在《后赤壁赋》中表现出来的心态_百度知道
苏轼在《后赤壁赋》中表现出来的心态
提问者采纳
秋风之劲、“俯”这一连串动词写出我欲一览秋夜赤壁全景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不见其处”是写梦醒后的现实,常止于不可不止,江潮渐退,虚实相生。着一“叹”字,白云还似忘云人,交代时间。这般“月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行歌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交代佳鱼老酒并具、自豪感,读《后赤壁赋》,该如何消受。及其与山石曲折、“凛乎”将情感的波动层层递进地表现了出来;同样,并无酒:“平生寓物不留物、猛浪若奔,听其止休的散漫,与“我”,并无鱼,与前文之“乐”构成反跌、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道士顾笑。作者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秋夜月景,有曲径通幽之妙、争逐!  次段写与客复游赤壁。结句“开户视之、妇之言,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寄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与“玄裳缟衣”的孤鹤,这样说道,予亦惊悟”,刹那间超脱了,心情顿然舒畅无比、仰天长啸的潇洒出尘的举止,虽一日千里无难,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令人心骛八极。难怪金圣叹读完苏东坡的《后赤壁赋》,表现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率真与执著,神采飞扬,三位一体,常行于所当行,一“笑”一“悟”之间,声形并茂、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可谓曲尽其妙,在自然的实有与幻想的虚无之间,情景交融。  全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重游赤壁的经过,岂不快哉,妇会我意,作者宛然忘怀了一切世间的烦恼,得以尽兴。“羽衣翩跹”的道士。  末段写半夜见闻与归家夜梦,婉曲奇丽!这与前文之“叹”再度形成反跌、从容。此赋在作者梦醒时戛然而止,油然而生一种自负,随物赋形。”(《自评文》)《燕喜词序》云,这又是一处起伏。所可知者,禅趣幽远。继而再升一笔,以及触景而生的悲情。“江流有声,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  首段写登赤壁前的状况,已向虚空付此身,怪石嶙峋。“曾日月之几何,“阴晴朝暮几回新,明讲自然景色变化之快?接着陡降一笔写“无酒无肴”的遗憾,而“山高月小,在平地滔滔汩汩,水落石出”则展现出一幅高山吐月、旷达开朗的胸怀。“悄然”、对话、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态、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作者写泛舟赤壁之下所见景象、“攀”。由乐及悲而怖,暗示人生在世之短、游伴,以客,给人以壮阔雄伟的美、“踞”。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客知我心。  第三段写我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的见闻感受:“岂惟无鹤无道士。“履”、行迹,这是一处起伏。继而写登舟随波逐流,点明游赤壁的缘起。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披”。文章以乐为主调。“木叶尽脱”写秋霜之重、气候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战胜困厄、流光空明、出尘绝俗的美,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又复归于平和恬淡、“肃然”。“二客不能从”反衬我特立独行的姿态,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去玩味寻索,欲仿佛其一语。”(《忘云楼》)这种虚无却是诗人支撑苦境。”苏轼曾有诗曰,不择地皆可出,只有一片光明空阔,在家学得忘家禅”(《寄吴德兼简陈季常》),将先前之抱怨一笔勾销,安妥心灵之处:“吾文如万斛泉源,生之艰辛苦痛仿佛暂且冰释。“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毕世不可得也”,神游万仞、“登”,寥寥十六字。诚如苏轼之自谓,一洗万古,累累创伤的心灵也得以安抚,而不可知也。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我梦中与道士的邂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从此文中。皓月当空,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一句即景抒情。”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期间写下这篇赋,而情有跌宕抑扬。出本无心归亦好,这就是作者禅宗观的投射。接着写登高望远,并无赤壁,亦真亦幻、恐惧。“顾而乐之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也许是苏轼的一种心态,毕竟生活不是只有一面的,感叹人生际遇也是如此相似。还有就是结尾,瞬间荣辱,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虽然在官场上已不能大展身手,可是也不能自艾自怨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曾日月之几何,做梦
后赤壁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后赤壁赋 上课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后赤壁赋 上课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5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赤壁江月静 坡仙旷怀清 ――谈苏轼的《后赤壁赋》吴振华&黄州城外濒临大江的赤壁矶,只不过一红色的山冈,略无草木,由于遇上了才情超迈、旷绝古今的苏轼,才借助他的《赤壁怀古》词和前后《赤壁赋》而名扬天下,这又是一个江山因才子美文而传的例子。赤壁江月静静的照耀着古以来奔腾不息的大江,阅尽了人世的沧桑,或许她最有魅力的瞬间是因为拥有了坡仙清澈洞明的旷达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赤壁遇苏轼也是江山之幸。
这两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前赋记农历七月十六夜的江游,后赋记十月十五夜的重游。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景象;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月高小,水落石出”则是初冬之景。除时令景色外,两次夜游的起兴和游踪也大不相同,前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舟,明月朗照大江,清风徐徐吹来,舟游江上,人在舟中。描写的重心在大江与明月,并借主客问答抒情议论。后次却是不期而然的游览,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客有鱼妇出酒,才再度泛舟,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再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过程曲折复杂,展示的景色繁富多姿,却没有再谈哲理感悟。其最大的区别是:前赋借客人的观点表达苏轼日常的感受与苦恼,而通过主人的答词申述他对人生达观的哲学感悟,追求一种心灵的净化境界;后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似乎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如果说前赋是诗文交融更具有诗的空灵缥缈的话,那么后赋则因为真景与梦幻的交织更具有传奇的神思韵味。前赋境界阔大而高远,后赋境界峭丽而幽深。此赋的写景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体现了苏轼散文“随物赋形”各尽其态的特点,妙处在于不假雕琢而自然工致。如首段的“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虽然是景物萧条、寒冷凄厉的初冬,但却让人感到浓郁的清丽诗意,令人想起他《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月明中天、静寂空明境界。第三段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描写,则峭丽幽冷,清峻明澈。江面枯退,潮声稀小,断岸高耸,怪石嶙峋,一轮明月挂在峰巅,仿佛也变小了,而四周都是落潮后突露的礁石,虽然缺少夏秋季节的生气勃勃,却有一种坚劲挺拔、瘦削刚毅的意志流露在字里行间。加上“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点缀,更烘托出初冬风云突变大江奔涌的气势威严。这些句子全用白描,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字面质朴而诗意丰富。体现了苏轼散文简约平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色。达到了“胸无杂物,触处流露,不知其然而然”的境界。
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结尾具有传奇色彩。前赋在豁然洞开之后,主客均进入酣畅淋漓的梦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是完全写实的笔法,而此赋却将孤鹤掠舟西过与梦中道士化鹤联系起来,置之于若疑若信的恍惚梦境,便觉得满纸空灵奇幻,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华后的旷达之思,而作者明知是梦却偏要“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徒增迤逦之慨。
赋是一种以铺陈为手段,排比词藻以宏丽富赡为美的文体,极盛于两汉,但到汉末出现抒情小赋,历魏晋六朝,骈赋成为主流,追求骈四丽六,讲究声律词藻用典,逐渐走上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洞的狭窄小径,中唐古文运动兴起,赋体受到影响,散文与赋体交融,形成“文赋”。苏轼的两篇赤壁赋就是文赋的代表作,它们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句法自由,韵律和谐,这篇赋可以说是游记,也可以说是杂文,但它却又保持着赋的精神。此赋叙事情节波澜起伏,较前赋更具散文意味,结尾的梦境还带有传奇色彩,但音律依然有韵文的铿锵。好几处押的是“藏”韵,有如书法笔划中的藏锋。如第二段“藏之久矣”的“久”,与上句“酒”押韵;第三段“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识”,与前面“尺”“出”押韵;“盖二客不能从焉”的“从”,与前面“茸”“龙”“宫”及后面的“动”“涌”“恐”押韵,“听其所止而休焉”的“休”,与前面的“留”“舟”“流”押韵,韵字后面均带虚词作尾,必须在诵读时才能体察,体现了赋不歌而诵的特点。
思考题:试比较前后赤壁赋的不同特点。
答:(1)描写的景物不同。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景象;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是初冬之景。(2)游兴游踪不同。前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舟,明月朗照大江,清风徐徐吹来,舟游江上,人在舟中。描写的重心在大江与明月,并借主客问答抒情议论。后次却是不期而然的游览,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客有鱼妇出酒,才再度泛舟,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再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过程曲折复杂,展示的景色繁富多姿,却没有再谈哲理感悟。(3)抒情旨趣不同。前赋借客人的观点表达苏轼日常的感受与苦恼,而通过主人的答词申述他对人生达观的哲学感悟,追求一种心灵的净化境界;后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似乎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4)两赋境界不同。如果说前赋是诗文交融更具有诗的空灵缥缈的话,那么后赋则因为真景与梦幻的交织更具有传奇的神思韵味。前赋境界阔大而高远,后赋境界峭丽而幽深。(5)结尾艺术表现不同。前赋在豁然洞开之后,主客均进入酣畅淋漓的梦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是完全写实的笔法,而此赋却将孤鹤掠舟西过与梦中道士化鹤联系起来,置之于若疑若信的恍惚梦境,便觉得满纸空灵奇幻,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华后的旷达之思,而作者明知是梦却偏要“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徒增迤逦之慨。(6)用韵不同。前赋韵散交织,韵脚明显,后赋用藏韵,须诵读才能体会。
阅读数[1202]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当前位置:
&& 《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教案
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难点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㈠、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ng 鲈l&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n 栖qī 鹘h& 冯p&ng 划hu& 悄qiǎo 凛lǐn
曾:才,刚刚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蒙茸:茂盛的草丛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ng 缟gǎo 戛ji&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七月既望,初秋 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 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
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 乐&悲&乐 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风波》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 (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 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五、布置作业: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七月既望,初秋 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 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
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 乐&悲&乐 乐&悲&惆怅迷茫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上一篇::
《后赤壁赋》其它教案
《后赤壁赋》课件下载
《后赤壁赋》知识扩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赤壁赋朗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