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手抄报内容报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板报网! 今天是:
黑板报手抄报素材第一站!
当前位置: →
  中国武术具有独特的风采。武术的主要内容由拳术和器械的套路组成。根据拳种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风格不同,表现各异。但共同的要求是动作连贯、往返多变、起伏转折、快速敏捷、节奏鲜明。在武术的动作和练法中,都具有攻防的作用,如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是组成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因素,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演练特点和攻防规律。中国武术具有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神韵,由于武术动作是从格斗攻防技术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疾眼快;手脚相随,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气催力;意识、呼吸、动作必须和谐一致。在中国武术的长期发展中,逐渐演化出十八般武艺或十八般兵器。通常认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中国古代的兵器远不止这18种,平常所说的十八般兵器或武艺只不过是一种泛称。
  第二节&&&&&&& 武术的分类中国武术文化底蕴丰富,门类众多。按流行地区分类,划分为南拳、太极拳;按山脉、庙宇分类,可划分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按形象分类,可划分为蛇拳、猴拳、螳螂拳等;按技术内容分类,划分为拳术类、器械类、气功类、摔跤类等。拳术类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器械类包括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四大主要形式。气功类包括禅家、道家、儒家、医家和拳家五大派别。摔跤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力和相扑,现称为中国式摔跤。
  第三节&&&&&&& 武术的运动内容一、套路运动套路运动是武术运动以攻守进退、运动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一)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
  (二)器械;刀术、剑术、枪术、棍术。
  (三)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四)集体表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二、搏斗运动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打、推手、短兵三项。
  (一)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权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二)推手:是两人遵守一定的规则,使用棚、履、挤、按、采 列、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双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三)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别的同学还喜欢: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精彩评论:(0条)
其他人还看发送本文到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的图片加关注
《关于武术的手抄报》
在微信中回复A138177发送本文到手机武术的手抄报内容
武术的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内容相关内容
武术推荐访问
搜索更多内容
武术相关推荐国粹中国功夫快乐武术运动小报手抄报模板图片下载doc素材-其他-我图网
32902&结果
113002&结果
4309000&结果
国粹中国功夫快乐武术运动小报手抄报模板
我图网提供精品流行国粹中国功夫快乐武术运动小报手抄报模板素材下载,设计作品简介: 国粹中国功夫快乐武术运动小报手抄报模板 位图, CMYK格式高清大图,使用软件为 Word 2010(.doc)
武术手抄报
【本作品下载内容为:"国粹中国功夫快乐武术运动小报手抄报模板",其他内容仅为参考,如需印刷成实物请先认真校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声明】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本网站的原创作品(含预览图),否则将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被要求承担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
猜你喜欢:
国粹中国功夫快乐武术运动小报手抄报模板
审核通过后,系统会直接将我图币发放到您的账户。
目前奖励范围只包含以下三个原因:
盗版/重复的作品:
指该作品与站内已有作品相同或相似度较高。举报
该作品需提供相似作品的链接。
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
指该作品含有国家或政府颁发的证件或含有色情、淫秽、赌博、贩毒、暴力、凶杀、反动、泄漏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不良信息的作品。
侵犯版权的作品:
指该作品含有他人已注册版权内容的作品,如含有迪斯尼,喜洋洋等已注册版权内容的作品。
欢迎您参与举报,与我们一起维护网站作品的纯净!
重复/盗版的作品
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
侵犯版权的作品
请提供原作品链接(必填)
专注正版设计作品交易平台
我图网为3200万位老板,设计师,白领,老师,
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提高工作效率
在线客服:咨询热线:400-600-8526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板报网! 今天是:
黑板报手抄报素材第一站!
当前位置: →
  第一节 基本功的练习(低段)一、手 型(一)拳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要&&& 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二)掌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 点:掌心开展、竖指。
  (三)勾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 点:屈腕。
  二、手 法(-)冲拳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 达拳面,目视前方。
  要&&& 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二)架拳动作说明:右拳向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 左方。
  要&&& 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
  (三)推掌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
  要&&& 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四)亮掌预备姿势:同冲拳。
  要&&& 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三、步 型(-)弓步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三~四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眼看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
  要&&& 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二)马步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
  要&&& 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三)虚步动作说明: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要&&& 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结合手法做正确动作。
  (四)仆步动作说明: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要&&& 点: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五)歇步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
  要&&& 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六)丁步动作说明: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掌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支撑内侧相靠,脚尖点地。
  脚掌。
  第二节 组合动作及长拳的套路练习(中段)一、长拳的技术要求长拳的传统技法有&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四击&指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术核心,一切手法、身法、眼法都要贯穿&四击&内容。
  &八法&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八个方面。其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
  &十二型&是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十二种动静之势,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这些比喻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长拳运动中的节奏感。
  二、长拳的主要内容(一)手 法1.拳法(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拳面;侧冲、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2)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3)撩拳: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反撩力达拳轮或拳背、拳心。
  (4)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
  (5)崩拳:臂由屈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经下向前崩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拳面。
  (6)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快,臂伸直,力达拳(7)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达拳背。
  (8)横拳:直臂自侧面向前、向后平扫横击,力达前臂及拳背或拳轮、拳眼。
  (9)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击打,高不过头,拳背向前,力达拳面。
  2.掌法(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
  (2)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
  (3)穿掌: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力达指尖。
  (4)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力达指尖。
  (5)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掌心。
  (6)劈掌: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
  (7)砍掌: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
  (8)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
  (9)拍掌:俯掌直腕下拍,快速有力,力达掌心。
  (10)亮掌:臂微屈,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
  (11)搂手:手心向下,向斜外侧划弧,力达掌外沿。
  (12)刁手:手腕由伸到屈,向内或向外刁捋,力达手指。
  (13)缠手:以腕关节为轴,手掌由内向上、向外缠绕,同时臂外旋,使手心转向上抓握。
  (14)舞花手:两臂交叉,以腕、肘、肩为轴绕环,幅度可大可小,配合协调。
  3.肘法(1)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肘尖。
  (2)盘肘:手臂平举,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内盘肘。
  (3)架肘:屈臂内旋上举,手心向外为架肘。
  (4)里格:前臂上屈,手心向里,力在前臂,向体内横拨为里格。
  (5)外格:前臂上屈,向外横拨为外格。
  (二)步 法1.上步:后脚向前迈步。
  2.退步:前脚向后退步。
  3.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两腿交叉。
  4.插步:一脚经另一脚后横迈一步,两腿交叉。
  5.行步:两腿微屈,行步平稳,步幅均匀,重心不得起伏,不允许腾空。
  6.纵步:一脚提起,另一脚蹬地前跳落地。
  7.跨跳步:后脚蹬地跳起,前脚前摆落地。
  8.跃步:后脚提起前摆,前脚蹬地起跳,接着后脚向前落地。
  9.踏步:一脚提起向地面踏跺,另一脚向前上步。
  10.击步:后脚去碰前脚腾空落地。
  第三节器械练习(高段)一、剑术(一)剑术的特点剑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兵器。在十八般兵器中,剑法变化是最多的,它有撩、挑、提、托、挂、带、刺、点、崩、击、格、拦、云等五十余种。正因剑法如此之多,才使剑术在演练中龙飞凤舞,千姿百态,吞吐自如,变化万千。其运动特点是腕力干脆灵活,身法轻快多变,姿势飘洒优美。
  (二)剑的部位名称、规格1.剑的部位、名称2.剑的规格标准剑的长度一般以直臂下垂反手持剑时,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为准。也可根据规则要求,使用适宜尺寸、重量和型号的剑。
  ( 三)剑的基本握法和剑指1.左手持剑法:臂内旋,护手握于掌心,食指伸直按于剑柄,拇指虎口卡于护手上方,其余手指为另一侧直腕扣握护手,剑脊贴近小臂后侧。
  2.右手持剑法:右手全掌握剑柄,虎口靠近护手,剑刃必须与虎口相对3.剑指:中指与食指伸直并拢,其余三指屈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的第一指节上。
  (四)剑法的主要内容1.刺剑: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臂与剑成一直线。剑刃朝上下为立剑,剑刃朝左右为平剑。
  2.劈剑:立剑,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臂与剑成一直线。抡劈剑沿身体右或左侧绕一立圆;后抡劈剑要与身体后转协调一致。
  3.挂剑: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为挂,力达剑身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抡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4.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剑前臂内旋,余同正撩。
  5.云剑: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上云剑在头顶由前向左后绕环,要仰头;左(右)云剑在头前上方向左后(右后)绕环,头向左肩侧倒。
  6.架剑:立剑,横向上为架,剑高过头,力达剑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7.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臂伸直。
  8.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猛向前上为崩,力达剑尖,臂伸直,剑尖高不过头。
  9.截剑:剑身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剑身前部。上截剑斜向上;下截剑斜向下;后截剑斜向右后下方,臂与剑成一直线。
  10.抱剑:右手抱剑于胸前,剑尖朝右为横抱剑;剑尖朝上为立抱剑;剑尖朝前为平抱剑。
  11.穿剑:平剑,剑尖经胸腹间弧形向前为平穿剑,力达剑尖,剑身不得触及身体;前臂内旋,立剑剑尖由前向后转动而出为后穿剑,力达剑尖,高不过膝,低不触地;抡穿剑剑尖向后、向左随转体贴身立圆绕环一周。
  12.斩剑:平剑向左(右)横出,高度在头与肩之间为斩,力达剑身,臂伸直。
  13.剪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
  14.撩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力达剑尖。
  二、刀 术刀法的主要内容1.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2.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3.劈刀:刀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4.砍刀: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
  5.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
  6.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7.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
  8.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别的同学还喜欢: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精彩评论:(1条)
其他人还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