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设备清单的什么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栏热门标准
本栏推荐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X射线诊断操作的通用防护安全要求极其相关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
&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总则:1.在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中,应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以及工资的放射防护安全与健康,并应符合GB18871、GB16348和GBZ179的规定。2.应用X射线检查应经过正当性判断。执业医师应掌握好适应证,优先选用非X射线的检查方法。加强对育龄妇女、孕妇和婴幼儿X射线检查正当性判断;严格控制适用剂量较大、放射较高的放射技术、除非具有明显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使用CT进行健康体检。对不符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X射线检查。3.遵从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保证获得足够的诊断信息情况下,使患者和受检者所受剂量尽可能低。4.对工作人员所受的职业照射应加以限制,符合GB1887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规定;对患者和受检者开展的诊疗检查,应以医疗照射指导水平为放射防护指导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对确实具有正当理由需要进行的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应在获取所需诊断信息的同时,把患者和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控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5.各种X射线检查应使用相应的专用设备,且各类设备的应用除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X射线设备其他有关放射防护标准的要求。各种X射线设备及场所应经具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技术要求1.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通用要求1)各种X射线设备X射线束的第一半层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2)除乳腺摄影用X射线设备外,X射线源组件中遮挡X射线束部件的等效滤过应符合如下规定:在正常使用中不可拆卸的滤过部件,应不小于0.5mmAI。应用工具才能拆卸的滤片和固有滤过(不可拆卸的)的总滤过,应不小于0.03mmMo.3)除牙科摄影和乳腺摄影用X射线设备外,投向患者X射线束中的物质所形成的等效总滤过,应不小于2.5mmAl.标称X射线管电压不超过70kV的牙科X射线设备,其总滤过不应小于1.5mmAl.标称X射线管电压不超过50kV的乳腺摄影专用X射线设备,其总滤过应不小于0.03mmMo.2.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1)透视用X射线设备的焦皮距应不小于30cm.2)透视曝光开关应为常断式开关,并配有透视限时装置。3)同室操作的普通荧光屏透视机按附录B中的要求,在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分别不超过50μGy/h和150μGy/h。4)透视用X射线设备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荧光屏的灵敏度、透视的照射野尺寸及中心对准应符合WS76的规定。5)用于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透视设备不受限制。3.摄影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1)200mA及以上的摄影用X射线设备应有可安装附加过滤板的装置,并配备不同规格的附加滤过板。2)X射线设备应有能调节有用线束照射野的限束装置,并应提供可标示照射野的灯光野指示装置。3)X射线设备有用线束的半值层、灯光照射野中心与X射线照射野中心的偏离应符合WS76的规定。4.牙科摄影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1)牙科X射线设备的X射线管电压应满足如下要求:对于管电压固定的牙科机,管电压应不低于60kV;对于管电压可调的牙科机,调节范围应满足55kV至最高管电压,如采用分档调节,相邻档管电压增量应不超过5kV;对于全景机管电压调节范围应满足60kV至最高管电压,如采用分档调节,相邻档管电压增量应不超过5kV;X射线管电压值的偏差应在+-10%范围内。2)牙科X射线设备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应在-(10%读数+1ms)--(10%读数+1ms)范围内。3)牙科全景体层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有限束装置,防止X射线束超出X射线影像接收器平面或的宽度。4)口内片牙科摄影的X射线源组件应配备集光筒,并使X射线束限制在集光筒出口平面的最大几何尺寸(直径/对角线)不超过60mm范围内。5)牙科摄影装置应配置限制焦皮距的部件,并符合表1规定。6)连接曝光开关额电缆线长度应不小于2m,或配置遥控曝光开关。5.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1)标称X射线管电压不超过50kV的乳腺摄影专用X射线设备,其半值层、光野/照射野的一致性指标应符合GBZ186的规定。2)用于几何放大乳腺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装置。6.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1)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装置。2)手术期间透视用、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固定且影像接收面不超过300cm2的X射线设备,应有线束限制装置,并将影像接收器平面上的X射线野到125cm2以下。3)连接曝光开关的电缆长度应不小于3m,或配置遥控曝光开关。4)移动式牙科摄影设备应满足4的要求。7.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1)透视曝光开关应为常断式开关,并配有透视限时装置。2)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能成功切换透视和摄影功能的控制键。3)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4)X射线设备的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WS76的规定。5)X射线设备在确保铅屏风和床侧铅挂帘等防护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按附录B要求,在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400μGy/h.8.防护标志和随机文件要求1)X射线管组件上应有清晰的焦点位置标示。2)X射线管组件上应标明固有滤过,所有附加滤过片均应标明其材料和厚度。3)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的所有可更换使用的部件,均应给出清晰易辨的标记,并在随机文件上有相应说明。4)随机文件说明下列与防护有关的性能:X射线管组件的固有滤过;X射线源组件的滤过;滤过片的特性;距焦点1m远处球面上泄露辐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限制有用线束的方法;在各种焦点到影像接收器的各种距离下有用线束照射野尺寸;焦点到影像接收面的最大和最小距离;管电压和管电流的加载条件;各种使用条件下焦皮距的说明;位于有用线束中床板和滤线栅对X射线束的衰减当量;移动式和携带式射线设备不宜做常规检查用;各种专用和特殊场合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具体指出各应用条件下注意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1.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2.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2要求。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3要求。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D。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X射线设备表面1m处辐射剂量水平不大于2.5μGy/h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4.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h;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5.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6.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7.机房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连动。8.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9.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10.模拟定位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应满足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要求。医用X射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医用X射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一般要求1)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满足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要求。2)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3)按GB16348和GBZ179中有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要求,合理选择多种操作参数,在满足医疗诊断的条件下,应确保在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时,患者和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低。4)尽量不使用普通荧光屏透视,使用中应避免卧位透视;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5)X射线机曝光时,应关闭与机房相通的门。6)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应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符合GBZ128的规定。7)对示教病例不应随意增加曝光时间和曝光次数。8)不应用加大摄影曝光条件的方法,提高胶片已过期或疲乏套药的显影效果。2.透视检查用X射线设备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应尽量避免使用普通荧光屏透视检查,采用普通荧光屏透视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应做好充分的暗适应。2)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时,要严格控制照射条件和避免重复照射,对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3.摄影检查用X射线设备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应根据使用的不同X射线管电压更换附加过滤板。2)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用有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3)应合理选择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并重视暗室操作技术的质量保证。4)工作人员应在有屏蔽等防护设施的室(区)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应通过观察窗等密切观察受检者状态。4.牙科摄影用X射线设备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口腔底片应固定于适当位置,否则应由受检者自行扶持。2)确需进行X射线检查且固定设备无法实施时才能使用移动设备;曝光时,工作人员躯干部位应避开主射线方向并距焦点1.5m以上。5.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应做好患者和受检者甲状腺部位的防护。2)根据乳房类型和压迫厚度选择合适靶/滤过材料组合,宜使用摄影机的自动曝光控制功能,获得稳定采集效果,达到防护最优化要求。6.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设备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在无法使用固定设备且确需进行X射线检查时才允许使用移动设备。2)使用移动设备在病房内作X射线检查时,应对毗邻床位(2m范围内)患者采取防护措施,不应将有用线束朝向其他患者。3)曝光时,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合理选择站立位置,并保证曝光时能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的姿态。4)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设备不应作为常规检查用设备。7.介入放射学和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介入放射学用X射线设备应具有可准确记录受检者受照剂量的装置,并尽可能将每次诊疗后患者受照剂量记录在病历中。2)借助X射线透视进行骨科整复、取异物等诊疗活动时,不应连续曝光,并应尽可能缩短累计曝光时间。3)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应尽量不在机房内停留。X射线设备及场所的防护检测要求1.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检测要求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应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进行验检测和定期状态检测,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检测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2.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设施和机房周围辐射剂量检测要求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和机房周围辐射剂量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指标应符合规定 2)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应在巡检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关注点应包括:四面墙体、地板、顶棚、机房的门、观察窗、传片箱、采光窗/窗体、管线洞口等,点位选取应具有代表性。3)X射线设备机房放射防护安全设施在项目竣工时应进行验收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应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进行定期检测。4)在正常使用中,医疗机构应每日对门外工作状态指示灯、机房门的闭门装置进行检查,对其余防护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5)X射线设备及其机房防护检测合格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您当前的位置是: & 市州信息
确保放射诊疗质量,坚持开展放射诊疗设备检测是关键
作者:雅安市-刘淼瀚&&& 发布时间: 15:06:31
&&&&&&&为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及受检者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雨城区医疗机构每年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与评价。
2015年度截至目前,辖区内25家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了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与放射防护检测。检测用专业仪器对放射诊疗设备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性能检测,共开展检测CT设备2台,其他X线诊疗设备38台,出具各种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报告58份。
现场检查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我区大部分放射诊疗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符合相关标准、放射防护符合规定要求,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医疗机构检测工作未按规定开展和防护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对检测不合格设备限期维修调试,经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各单位进行的设备检测,是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放射诊疗设备状态的及时检测,确保了放射诊疗设备状态的稳定性与放射防护安全,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权益。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 蜀ICP备号&&& & 
地址:成都市大学路10号 电话:028-
传真:028-  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