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亚太再平衡衡后中国成就霸业

最新播报:
亚太再平衡
美国总统奥巴马押宝印度,亚太再平衡战略耍尽手段。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亚太再平衡战略走向穷途末路?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亚太再平衡战略走向穷途末路?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战略还能维持多久?遭遇他“最后时刻”的系统性尴尬。国内,民主党的希拉里连遭“滑铁卢”——从“献金门”到“邮件门”再到“9.11”身体不适。他虽然不喜欢这位党内老对手,但是如果特朗普上台,他任内经略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可能流产。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可能被叫停。若无这两项遗产,奥巴马时代苦心经营的、维持亚太领导地位的战略也就彻底失败了。国际上,欧洲的乌克兰危机让美国陷入不是“冷战”胜似“冷战”的困局,叙利亚危机更加深了美俄的结构性矛盾。中东反恐,美国领导力减弱。美伊(朗)关系修好,却开罪了沙特、以色列等传统中东盟友。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后,美土关系也开始生变交恶...美国传统的战略利益区域,奥巴马搞得一团糟。重返亚洲,一直到刚闭幕的老挝东亚系列峰会前,美国借力亚洲诸国制衡中国的战略似乎都很成功。东北亚,美日韩政治军事同盟加强,中日钓鱼岛之争和中日韩历史之争,凸显美国在东北亚的裁判角色。东南亚10国,尤其菲越两国,和中国的南海岛屿争端也前所未有的激烈。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中国邻国对中国战略力量提升的不安,另一方面基于对美国的战略信任。但是,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如果中国邻国对中国不再忌惮或猜忌减少,美国失去公信力,亚太局势也就发生了变化甚至逆转。现实是,后奥巴马时代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面临变数,TPP也遭遇两党候选人的集体反对。虽然奥巴马在老挝东亚系列峰会上强调美国会继续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与会各国已经对其失去信心。尤其是TPP的不确定性,让亚太国家大失所望。奥巴马时代的美国亚太叙事,高潮渐去而现人走茶凉,正可谓谁也挡不住时代大势。奥巴马的理想主义面临着现实主义的悲凉,他的历史写满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宿命悲哀。东亚系列峰会,东盟不提南海仲裁,反而和中国达成一系列共识。应该说,经过中美和相关国家的博弈,亚洲邻国也许并未消弭中国式焦虑,但面对美国政治更迭和经济战略的不确定性,他们开始理性面对中国,开始重构对华建设性关系。更重要的是,菲律宾亲美政权倒台,杜特尔特政府对美不感冒,他虽然充满个性,但并不愚蠢,尤其不愿意和中国继续对抗下去。杜特尔特的最新立场是,他宣布不再参加激怒中国的南海联合海上巡逻,并强调要将美国赶出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此外,泰国也准备耗资10亿美元从中国购买3艘舰艇。被美国寄予厚望的缅甸民主政府的实际领导人昂山素季则对中国进行了东盟之外的首访,力求恢复吴登盛时代冷淡的中缅关系。东南亚国家正在中美两强之间进行新的战略调整和平衡。如果说奥巴马时代形成了一个联合对付中国的朋友圈,现在东南亚国家正在尝试和美国保持距离,并缓解对华紧张关系。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亚太再平衡,亚太国家在中美之间不是选边站,而是和中美两强都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客观言,这符合亚太国家的利益,也有助于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当然,亚太地区,美国战略影响力依然独一无二。无论是奥巴马时代还是特朗普或希拉里当政,中国都无法取代美国在亚太区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尤其是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还会继续鼓励甚至撺掇美国,在西太平地区制衡中国。朝鲜核危机的存在,更强化了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对美国的依赖。肯定的是,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未达到预期目的,TPP象征的美国制定区域经贸规则的努力也遭遇挑战。亚太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cn/opinion_12_152612.html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对策》新书发布-中新网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对策》新书发布
  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权力盛宴的黄昏――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对策》新书发布会20日在京举行。
  本书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多位专家编写,分析了2012年美国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动因,呈现了亚太国家对战略的不同反应以及战略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的对策。(记者王慧慧、李志晖)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来源:学习时报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责任编辑:蒋正翔
  三是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受到挑战。近年来,中国通过参加亚太地区的各种机制建设,如东盟10+ 3、中日韩首脑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峰会等合作机制,提升了中国在地区制度建设中的影响力。但是,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之一便是恢复其在亚太地区的制度塑造力,从而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构成挑战。2009年7月,美国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1月举行了首届美国—东盟峰会。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召开,美国作为正式成员国首次参加这次会议。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表示,奥巴马总统“将成为出席东亚峰会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的第二任期同样关注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介入,并重申对该地区机制的支持。2014年8月,美澳两国外长与防长在举行“2+2”会议期间共同撰文表示:“我们与东盟(ASEAN)密切努力,倡导新型合作、坦诚对话以及针对一系列挑战的务实协作,如海上安全和坚定国际准则的不扩散努力,以及确保所有各方的公平竞争。东亚峰会作为这一地区的首要领导论坛,对确定这一地区的战略远景具有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受到了重大影响。实际上,中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仅以中美缅关系为例。自2010年底缅甸政治转型之后,尤其是在吴登盛政府执政以后,中国在缅投资遭遇一系列挫折。中缅关系迎来了新的挑战,自此进入一个微妙的调整期。这与缅甸政府外交政策“向西看”有很大关联,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对缅外交施压与利诱有关。近几年内,美缅关系迅速解冻、升温,并日益成为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成就与支撑力量。日,希拉里访问缅甸,这是50多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2012年5月,美国决定向缅甸派驻大使,恢复与缅甸的大使级外交关系。日,奥巴马总统与希拉里国务卿一道访问缅甸。2013年5月中旬,缅甸总统吴登盛访问美国,成为自1966年以来首位访美的缅甸领导人。日,美国国务卿克里率团对缅甸展开正式访问,其间出席第21届东盟地区论坛外,还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等举行了会面。克里表示,缅甸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奥巴马政府将继续与缅甸政府“携手鼓励政治和司法改革”。
  四是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意识形态挑战。奥巴马政府在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价值观利益”是美国的一项持久利益,而其重点区域之一便是亚太地区。日,美国国务卿克里与财长雅各布·卢在参加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中美两国之间在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分歧,“美国将继续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念,倡导普世人权以及所有人都应享有的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对稳定与繁荣极其重要”。可见,美国对华进行价值观渗透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综上,我们在考察与评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效用之时需要冷静与全面。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牢固的国内政治基础,同时也有着现实的经济利益诉求与战略利益考虑。从效果上来看,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确实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明显的中国指向性,并在中国周边安全、政治影响力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存在着内在缺陷与外在制约,其可持续性仍然值得进一步观察。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在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战略定力与战略耐心。[责任编辑:蒋正翔]
  仅靠一腔热血和情怀,并不足以促使作家拿起笔杆子去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文学追求市场效益也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有原则和操守。  8月11日,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中国网络文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上。党的十八大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捕捉到时代声音,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新发展,在新时代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光明网版权所有陈积敏: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挑战更残酷
&&&&来源:&&&&
&&&&&&字号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思潮室助理研究员陈积敏
人民网12月6日电(常红 杨牧 李警锐)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50人论坛”今天在京举办。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思潮室助理研究员陈积敏就“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挑战”发言。他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产生更加残酷的挑战。
“美国无论从经济、从军事、从全球影响的角度来说,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原来这样一种位次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出现失衡的局面,为什么要再平衡呢?”陈积敏认为再平衡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从美国角度来看,是美国从原先全球战略布局的角度进行战略调整。二战以后,全球战略中心是在欧洲以及中东地区,但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之后,它的战略中心发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就是向亚太地区转移,也就是所谓的重心东移。
第二,是亚洲地区内部的战略力量的再平衡。八年的反恐战争,因为阿富汗、伊拉克等这样的地区局势,美国把战略的重点投入到这些地区。奥巴马上台之后,一个很重要战略转向,就是在亚洲内部从中亚地区、南亚地区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第三,表现最突出、最核心的再平衡就是美国要实现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战略的再平衡。2011年奥巴马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当中一个核心内容是经济优先。美国的经济衰退,推动国际战略的最根本的基础开始出现了动摇。所以,它要实现国内政策与国际战略的再平衡。
第四,手段从重视军事向重视外交和经济转移。一开始非常重视军事,尤其是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强调,到2020年要把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的60%要转移到亚太地区。但是到后期,奥巴马政府的一种手段开始向外交和经济方面转移。
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于中国的挑战,陈积敏认为,一是影响了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二是影响中美之间军事安全关系,两国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会不会擦枪走火值得关注。第三影响是对中国的区域影响力。无论是政治上的影响力还是经济上的影响力都是一个挑战。四是影响了中国的反恐形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可以看到美国想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传播到全球这样一种本能,这也依然在推动着美国全球战略的制定。”陈积敏说,虽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没有硝烟,但是却更加的残酷。
(责编:覃博雅、杨成)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霸业成就勋章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