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与轮回 下载轮回三五时是什么数字

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八章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 第三节,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八章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 第三节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 0:38:52&&&
href="/wumin/.html" target="_blank">
& & & & 第三节 道家的自然主义生死观
  道家之学,据称源出周代史官,其职份在深研历史,为现实政治提供教训和理论指针。道家创始人老子,顺应时代思潮,将由来依卜筮而得的&天道&移植于理性玄思,将贯穿于自然界万事万物中的法则意义上的&道&,奉为高于天帝神鬼的至上原理。&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神鬼神帝&,强调道比上帝鬼神还要神。对鬼神问题,老子也是存而不论,其着眼点也在于现实的人事。老子看到了人&出生入死&的悖论,以&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者寿&来抗拒死亡。何谓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老子没有像儒家那样身殁而道存的明确回答,只是从对道的思辩,强调一切成功,包括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皆在于效法自然之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若想像天地那样长生,就要取法天地所以能长生的诀窍&&&不自生&,不主观地生灭妄动,始终以自然为本。&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那不死或死而不亡的东西,是虚而空灵的精神,那是像母性一样,能出生化育物类的万物本根。欲令自己的&谷神&不死,当保持自心的空虚灵明,恬淡寡欲,去奢去泰,&致虚极,守静笃&,进行类似禅定的调心调息的锻炼,以与道相契合。要把自身小我看淡乃至忘舍,&外其身而身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如若以身为外物,保养谷神,自然便实现了精神不死。这些原则,奠定了道家以道为本以超越死亡的自然主义生死观的基础,这种以自然(本有)的精神不死为特质的自然主义,与儒家顺天安命的自然主义生死观颇为不同。
  道家之学到了庄子,着眼点从政治哲学转移到个人精神修养,有追求个人精神解脱自由的明确目标。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他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窥人生,提出了生死的本质与人生之归宿问题:&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天下》生死匆匆,前路茫茫,心灵的归趋,究竟往何处?庄子看到了生死乃理数、天命之自然,&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达生》);&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德充符》);&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大宗师》有生必死,是人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庄子深刻反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看到了芸芸众生们生命之可悲: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音nie2)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
  人们一生下来,便踏上了向死亡行进的路途,陷入与自然、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中,急匆匆地追名逐利,弄得精疲力尽而不见有何成功,不知自己的归宿何在,就算活着不死,究竟有什么意义?最可悲的是没有精神,心跟着形体变化不居。人们都是这么糊里糊涂地活着,还是也有不糊涂的?对于儒家所推祟的以身殉名、殉利、殉天下,以求立德立功而创造不朽的抗拒死亡方式,庄子也认为属糊涂之举,说伯夷、盗跖一为仁义而死,一为财死,虽然&事业不同,名声异号&,而其逐物不返、丧失自己真性、&诛生伤性&的本质,是一样的。庄子当然要找到一种令精神超越生死的有效之道,他以理性审视生死的实质,以&齐一生死&、&以生死为一条&的超然态度解除死亡焦虑。在庄子看来,生死本来一体,是一个本原的展现、生化过程。生,只是假借,是尘垢,是一气之流变,一气&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若再深究父母未生之前: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至乐》)
  推溯到诞生以前,是&无生&、无气,从混沌恍惚中产生气,气变化而有形体和出生,生后有死,这就像一年四季的代谢,本出自然。理智的人生态度,应顺其自然,&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秋水》)。这个肉体的生存,本来便没有什么值得贪恋的,甚至应看作&附赘悬疣&,多余的累赘,死,便如&决(疒+丸)溃痈&,说不定要比活着更为快活,就像丽姬嫁于晋国,起初还涕泣沾襟,及至与晋国国君同享富贵,才后悔当初白白哭啼。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于生死达观超然的榜样,这与儒家的哀死大为不同。《至乐》篇甚至歌颂死亡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说死比当帝王还要快活。
  然而,这只是庄子外在的达观表现,其内在的深意,未必是不分青红皂白地齐一生死,盲目庆慰死,而是以对&道&的体证超越死亡的理想者、胜利者的达观,庄子向往那种精神&与道为一&,获得绝对自由,精神超出生死而不屑考虑肉体死亡的&至人&、&真人&、&神人&。庄子不仅有成为至人、真人、神人的向往,而且有&与道为一&的具体操作技术&坐忘&、&守道&、&心斋&等。&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忘掉身体的存在,屏弃感觉,便与无所不通的道合一,由此便能超越肉体的凡庸人生,将此身的生死置之于度外(&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入于不死不生。&(《大宗师》)忘掉肉体生命的存亡,便能大彻大悟,犹如清晨从长夜迷梦中醒觉(朝彻),见到绝对的道(见独),从此使超越时间,不死不生,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超越了肉体的生死。这与佛家由见真实而入涅不生不死,颇有相通。庄子认识到人的生命&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以&无已&、&无待&为获绝对自由之要,与佛家的核心思想无常、无我也大略相近。后来不少中国知识分子,便是从庄学出发,归于禅宗之顿悟。庄子描述的至人、神人的风采,成为后世道教神仙信仰的渊源之一,庄子书也被后世道教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书中,还有一些似乎解释为生死轮回说的语句。如说&死生有待&,&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知北游》):&死生为昼夜&(《至乐》)。既然生死互相依待,那么生则必有死,有死则必应还有再生,死亡意味着另一新生命的开始,就像白昼完了是黑夜,黑夜过去还必有白昼。《养生主》篇还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以薪火相传、薪尽而火不灭,继续点燃别的柴薪,比喻生命现象,与佛典中常用以说明生死轮回、死非断灭的比喻相同,一些从佛学观点解庄者,自然可解释为生死轮回、相续不断。当然,庄子的论述过于简略,没能作出具体的说明。
  道教教团诞生以后,道家基本上再未以一个独立的学派出现于世,但历代还是有一些深受道家尤庄学熏陶的知识分子,持类似庄子的自然主义生死观。如玄学(包括庄学)流行的魏晋时代的士人中,阮籍、刘伶等人,便能&恬于生而静于死&,视死如归,以达观名世。但他们在精神内涵、哲学思想上要比庄子低好多,没有那种与道为一、逍遥自在的宏大气度。
-----------------------------------------------------------------------------------------------------------------
更多陈兵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后五篇文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佛陀五时说法_自在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66970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0883
(161)(64)(4)(8)(70)(5)(7)(3)(11)
(2)(5)(2)(3)(3)(7)(10)(9)(12)(16)(20)(10)(4)(8)(2)(6)(2)(4)(9)(5)(3)(5)(7)(2)(2)(1)(2)(2)(3)(4)(1)(2)
    ……        凡夫一旦明白了诸法空相,当下即可成佛,何况中乘圣人呢!中乘圣人若能明白十二因缘不可得,他也就成佛了。缘觉,顾名思义,就是由因缘而觉悟的。    佛说十二因缘法,揭示了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生而死、死而生,无始无终地生灭流转、轮回不息的根本原因和因果规律,一切生命之过去、现在、未来,无不遵循这个因果规律。        十二因缘从因果上来看,由过去的“无明、行”之二因,则有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之五果;由现在的“爱、取、有”三因,故有未来的“生、老死”二果。由过去造作的因,形成现在所受的果;而现在造作的因,又将形成未来所受的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无穷无尽……        若由惑、业、苦三道来看,众生由起惑而造业,有业则感苦果,在受苦期间又起惑,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未来更有未来,周而复始,生生死死,在六道轮回中转来转去永无穷尽。如果不发心修行,则永远都在这错综复杂的惑、业、苦中,因因果果、无始无终的生命漩涡中流转不息,不得解脱。    那么,缘觉乘人是如何解脱的呢?        “问得好!玄奘。”菩萨的声音再次出现,“佛告诉众生,生死轮转的主要由来就是无明。缘觉乘人逆观十二因缘,明白了生死的根源。于是,发起修道离苦之心,修十二因缘法,破除无明。玄奘须知,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无明灭了,则行等十一支俱灭。无惑则无业,无业则无苦。从而证得辟支佛果,解脱了六道轮回中的生死流转。”        “现在,我来问你,你可知佛既说了从无明至老死的十二因缘,又为何要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呢?”    “因为《心经》是大乘法门,”他在心里回答道,“因为佛就是要破缘觉乘的法执,指出他们所修持的十二因缘法都是空的。实际上无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无明当体是空,不是真有。既然没有,又怎么破呢?所以‘无无明’;既然没有无明,则没有破,又有什么‘破尽’可言呢?所以‘亦无无明尽’。从无明到老死有十二支因缘,其余十支亦复如是。直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善哉玄奘,”菩萨说,“缘觉乘圣人明了了诸法皆空,佛法不可得,心性不可著,便可回小向大。正如《金刚经》中所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任何法都只是一只渡河的船,我们渡过生死苦海要上岸了,就不要舍不得离开渡船。连修道成佛的法都要舍,更何况世间的一切空相、虚幻之法呢?”        “所以佛又说,无苦、集、灭、道,”玄奘想,“既然中乘的‘缘觉’都不究竟,那么依四谛修行的小乘‘声闻’就更不究竟了。”        “玄奘,”菩萨突然问道,“你可知何为四谛?”    玄奘一愣,心里想道:“四谛不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么?四谛包含两重因果:一是世间因果,即苦、集二谛。苦谛是世间果,集谛是世间因;二是出世间因果,即灭、道二谛。灭谛为出世间果,道谛为出世间因。明白了四圣谛的教理,就可知苦而断集、慕灭而修道,以致了脱分段生死,超出三界,而得灭谛涅槃之乐果。”        “善哉玄奘,”菩萨赞许地说道,“其实,佛说的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都是同样的道理——告知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生死烦恼诸苦的来源,即惑、业、苦的世间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说明了解脱诸苦的办法就是修道。    “声闻听佛宣说四谛法而悟道,证得涅槃。但是,正如你所知道的,声闻也不究竟。倘若以后还是执著在苦、集、灭、道四谛法上,则只能了分段生死,不能了变易生死。因还有法执,所以只能得到有余涅槃,终不是究竟涅槃。因此之故,佛为了破除声闻有苦可舍、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证的法执,于此大乘般若心经中明确开示‘无苦集灭道’,欲令其知道,生死涅槃也是空花幻有,实相本无。一切自性当体本空,不生不灭,何有涅槃可得?    “玄奘你须知道,五蕴法为诸法之母,五蕴是空,母空子也无啊!所以四谛法也是空,故而无苦可离、无集可断、无灭可证、无道可修,即‘无苦、集、灭、道’。真空显妙有,生死即涅槃、痛苦即解脱、烦恼即菩提。佛以此‘无苦、集、灭、道’使声闻乘回小向大,明白大乘真空妙有之理,对一切都不执不住不著,从而真正得大自在,究竟涅槃。”        “可是,弟子还是不明白,”玄奘的心突然一动,他想,我读过《法华经》,知道三乘最终须归到一佛乘之中。并且菩萨前面也曾说过,成佛并不一定非要经过中乘的辟支佛、或小乘的罗汉。既然如此,佛又为何要以“四谛”、“十二因缘”等不究竟法来教导众生呢?        菩萨叹道:“玄奘啊,你是通晓医术的,可知用药需依病理的道理么?”        玄奘恍然:“佛说法也是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的?”    “正是如此,”菩萨道,“众生需要佛法,佛法也离不开众生。就像药是为治病而设的,离开了病,药则无任何价值了。佛说法四十九年,说圆说偏,说顿说渐,完全是为了治疗众生的疾病,而应缘说教的。众生的病各不相同,要医好病,用的药自然也不该相同。所以每个时期,佛说的法都不同。佛说法四十九年,共分五时而说。”    “五时?”        “善哉玄奘,你仔细听,”菩萨温和地说道,“第一时说法是华严时。犹如太阳初出时,只照高山。这是佛初成道之三七日,为大乘菩萨讲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然而,小根器之人听不懂,也接受不了。所以,教下的菩萨便将这第一时说法喻为生牛奶——大人能吃,小孩不能吃。吃了要生病。”        玄奘在心中默然称是。于是菩萨接着说道:    “第二时说法是阿含时。这个时候,太阳可以照到比较低的山了。佛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为小根性人说《阿含经》,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教理,度声闻、缘觉乘人。‘阿含’是‘无可比拟’之意,就是说佛法是无上之宝,众生听闻、受持后,依它修行,便可超出生死轮回。教下菩萨将此时的说法比做‘酪’——生牛奶酿制成乳酪,小孩就可以吃了。    “第三时说法是方等时。这是佛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引小入大,为大乘初门菩萨讲维摩诘等经。这时犹如太阳照到高原了,此时说法,便由酪成酥。但这个酥为‘生酥’,味道还不是太好。    “第四时说法便是般若时。玄奘你知道的,佛说法四十九年,讲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共有八大部,总集为《大般若经》,篇幅有二十万颂之多。你幼时读的《金刚经》,现在读的《心经》,都出自那里。只可惜佛法传入中原数百年,至今还没有哪位大德将整部《大般若经》翻成中原文字,流布东土。玄奘,我今为你解说《般若心经》,也是希望你若有机缘,完成此功德。”        玄奘苦笑,我真的还会有这机缘吗?他费力地抬了抬头,想要抖掉头上的沙子。沙暴还没有停,不断刮来的狂沙雨点般击打在他的身上,几乎要将他整个掩埋了。    现在的我,只怕连这大漠都走不出去吧?    菩萨当然是知道我的困境的,但他什么都不说。以前,我一起这个念头他便消失,这次还好,总算没有离开……        “般若时佛陀教法,用的是二权一实,即两种权巧、一种实法。”菩萨并不理会玄奘此时的心思,他还在接着讲五时说法——    “两种权巧:一种是随著众生的根基而说义理;另一种则是为把佛的智慧善巧地、畅所欲言地宣抒出来,用众生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比喻不易理解的东西,而善巧方便地说教。一种实法,便是真实说法,说真实佛法,说一乘法,直指我们的佛性、真如实相、诸法空理。华严时的说法属实法;阿含时与方等时皆属权法;法华涅槃时又属实法;只有般若时是权实并用。又因般若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是以佛在五时说法中,都没有离开般若,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后。这个时候便如太阳高升,广照平原大地。教下比喻为‘熟酥’,就是这个‘酥’由生转熟了,味道更好了,这是对大菩萨说的。    “第五时说法便是法华涅槃时了。这时法运即将圆满,就像日落西山,佛也要圆寂涅槃了。教下比作是‘醍醐’。为何比作醍醐上味呢?因为佛在最后八年中,说《妙法莲华经》等法,纯实无权,唯有一乘。佛在法华会上,为大众说诸法实相之理,会三乘归一佛乘。不管与会人的根性如何,也不问他们接受与否,畅宣本怀,说真实法!因为佛知道自己快要入灭了,没有时间了,只有真实说法,佛法才能圆满。佛当时指出:‘一切众生皆是佛。’小根性人不相信,不能接受,当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法华胜会之后,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于一昼夜说《大般涅槃经》后,就涅槃圆寂了。”    听到这里,玄奘突然觉得有些伤感,一时竟忘了自己的处境。        菩萨温和慈悲的声音还在耳边:“玄奘你看,佛来此娑婆世界,为了度不同根基的有缘众生,而以不同的法表达同一义理,此实乃佛之慈悲。应不同的根基,授与不同的法,以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众生。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佛不都做到了吗?”        玄奘闭目呆了很久,他的脑中显现出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起身时的情形……        --------------------------------------------------------------------------------        悟道的佛陀缓步走出山林,至此,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光明的降临。        佛陀最开始想要去度化的是阿罗罗迦兰和迦兰两位仙人,但是两位仙人已经去世。于是佛陀决定前往鹿野苑为侍奉过自己的五位大臣说法。    他在那里遇到了正在刻苦修行的五位大臣,这五人对悉达多的误会并没有消除,是以远远看到太子缓步走来,便打算对他来个不理不睬。        但当佛陀走近时,五人立刻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曾经的悉达多了,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自然的,令人信服的气质,曾经的三十二相现在更加殊胜,尤其是眉间白毫相,令人看一眼就会获得无边的福报。        未等他们开口,佛陀却微笑着先说话了:    “你们不用说话,我知道你们心中的想法,我现在已经证得无上正果,希望你们相信我说的话。”    五位大臣此刻心中有种说出的宁静和安详,他们不由自主的坐下,静静的聆听佛陀的教化。        佛陀告诉他们:“你们这样一味苦行是不会得到解脱的。因为你们的修行方法是错误的。人们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极度享乐,要么极度苦行,这都是错误的。想要获得解脱,一定要依‘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业、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修行。”    “为什么要修行者八正道呢?”侨陈如问。    “因为我们要获得永恒的自由和安宁,”佛陀平静地回答,“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自由和慌乱,任何人都无法避免。除了生老病死,还有怨憎恨、求不得、爱别离和五阴炽盛等种种痛苦,这些痛苦一旦降临人们将无力顶抗,你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这样你们才有可能专心修行,最终获得解脱。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此次佛陀为五位大臣所说的法被称作“初转□”,五位大臣折服于佛陀的智慧,愿意皈依佛陀,称作“比丘”,从此,佛教“三宝”完备,佛教从此确立!        虽然“十二因缘”和“四谛”都是不了义,但却都是佛陀慈悲接引众生的渡船。玄奘想,我是否也能够像佛陀这样,凭着各种不同的善巧方便来普渡众生呢?        --------------------------------------------------------------------------------        沙暴停止了。所有的声音都悄然消逝,世界重又陷入一片寂静……    风倏乎而至又倏乎而止,天空一霎时变得像海一样湛蓝,没有了一丝云彩。金色的沙丘蜿蜒的曲线仿佛一道道肆意舞动的金色绸缎被什么力量突然凝固在空中,原本狂暴肆虐的沙漠此时宁静的宛如一波秋水。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感觉到一阵难以忍受的刺痛。他想睁开眼睛,却没有办到——眼皮之下,全是沙子。他从沙堆里费力地抽出手,慢慢地,小心地揉着眼,就着涌出来的粘绸的泪水,才总算把眼中的沙子,慢慢地挤了出来。    当他终于睁开眼睛,看到鲜红的大漠时,才觉得浑身上下巨痛难当。    他的身体几乎全被埋在了沙中,根本无力出离。裹在身上的毡毯已破碎不堪,衣服也仅剩下了一些布条,□处的肌肤被急速吹过的沙粒划得伤痕累累,红肿不堪。      世界变得安静极了……      ---《行者玄奘》第二卷 边关卷
作者昌如  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陇原佛学网站/佛学文摘/2007年/第6期(总第97期)/莲池海会---五时说教的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2007年/第6期(总第97期)
五时说教的方式
  释迦牟尼佛彻悟整个人生宇宙,洞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融合,交相摄入,一花一香,都成为不可思议的妙谛。五十年说法,本来想要说这不思议的缘起法门,不过以众生的根机有浅薄、深厚的不同,每个人所希求也不相同。由于如此,于是形成五时的方便教法,在没有差异中见到有差异,根本原因、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众生契入这不可思议的缘起法门,所以说我佛是为了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现列出五时说教的方式如下:
  一、华严时――法界缘起――无上根本法轮。
  二、阿含时――惑业缘起――依本起末法轮。
  三、方广时――赖耶缘起――依本起末法轮。
  四、般若时――无性缘起――依本起末法轮。
  五、法华时――真如缘起――摄末归本法轮。
  释迦牟尼佛刚刚成就正觉的时候,在菩提树下,为法身大士:广说世界无边,众生无尽,法界缘起,相即相入,重重无尽的不可思议妙谛,希望一切菩萨,都能发深广的菩提心,不拘泥时节,不限定方所,行持普贤万行的因地华因,来庄严一乘的果上功德,所以经的名字叫华严,义理彰显法界,为无上根本的法轮,因为一切法门都是从这经中流出的缘故。
  正值释迦牟尼佛说这华严根本法轮的时候,人天二乘人的根机,如同聋子、瞎子,不能明了这深刻微妙的道理;佛陀哀愍他们,为他们改说阿含法门,使他们明白惑业缘起的道理,若是智慧浅薄、低劣,没有出世求解脱要求的人,就为他们说五戒十善,使他们明白善恶业因,招感苦乐果报的相貌,让他们能够改恶向善,实现人世的和乐国,所以称作人天教法。若有深感生死轮回的苦痛,观察三界无有安乐,如同火宅一般,急求出离的人,就为他们说世间、出世间的两重因果,使得他们能以出世的道谛,对治世间有漏的业因,而得以灭除生死的苦果,证得涅
盘不生不灭的清净解脱境界,这是所谓的四谛十二因缘教法,缺少利他的功德,只是化城并非宝所啊!佛陀说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原本是不得已的方便,他的密意仍是在华严一乘的根本大教,那里知道二乘人,执著自己所证悟的境界为究竟,停滞在自己的果位上,不肯再向前迈进,不愿意再修持六度万行,以趋向佛果的体证。由于如此,所以世尊便为他们说方广大乘,赞扬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呵斥二乘人为焦芽败类,不是真正的佛子。二乘人悲哀哭泣,哭声震动天地。这类事实以维摩诘经有最显明的记载。所以方广会中明一切菩萨法门,开显唯识所变的因果道理,从惑业缘起,进展为赖耶缘起之,这是为引导小乘向大乘所设的法门。
  经过方广会中的长期陶铸,二乘人虽然已经能发菩提心,广学一切菩萨法门,不过才刚去除沉入空寂的毛病,又再度生起执有的毛病,虚妄的认为一切事物有它实在的自性,不能明了缘起毕竟性空的道理。由于如此,所以佛陀为他们说般若真空的教法,明示世间五蕴、十二处、出世间四谛、十二因缘,乃至佛果菩提等,一切都是空,空到没有可以空的地方,连这个空也不可得,必须达到如此,才能够见到缘起的妙有,才可以与法界缘起相应,这就是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的道理。所以般若会中,佛陀深明无性缘起的道理,以空慧的水,洗涤二乘一切的情执,便能与性空的思想相应,以进入法华的大门,而可以授记作佛。以上三会,总名为依本起末法轮,因为这只是依据法界缘起中,开示一分的缘故。佛陀从阿含会上,一路行来,以种种方便,诱导牵引,经过四十几年的陶铸,二乘人根机已经成熟,所以在灵山法华会上,为二乘人开示权教,显示实教,直接揭示自己出生世间的本怀,而说:“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没有二乘法,也没有三乘法,除非佛陀的方便说法。”所以四十多年当中所说的权教二乘、三乘法门,都是为了接引众生的方便,实际上就是只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而已。在当时普为在会弟子,授记作佛,乃至遥记未来,凡是读过法华经一偈一句的人,都有成佛的份,所以这个会名为真如缘起,因为真如佛性,人人本具的缘故。佛陀出世的本怀既然已经畅明,于是就于双林树下示现涅
盘,显示真常不变的真理,所以名为摄末归本法轮,因为是开显三乘的权教,一同归入一乘实教的缘故。
  统观佛陀五十年的设立教法,虽然有浅薄、深广的不同,然而他的密意,都是为了显示所悟证的法界缘起道理,使令一切众生,都能同样契入这个道理。即使是说到舌头坚硬,嘴唇焦烂,也在所不惜,所以佛陀实在不愧为大慈悲的人。法华经中有穷子喻品,明白显示佛陀一生教化的过程,最为亲切,现节引如下:
  有一位长者,富贵可与王侯相比,长者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就背弃父亲,逃离家庭,沦落街头,成为乞丐,受著种种的苦楚。长者因为思念儿子的情感十分深切,于是便放下一切,到处寻访他儿子的踪迹。有一天,忽然在一个大城中,和他的儿子相遇,长者十分的欢喜,急忙命令他的仆役,将他的儿子扶持回来,穷苦的儿子,见到长者十分的威严、尊贵,仆役、随从又非常的多,不知为了何事要带他回去,便急忙的逃奔,因为太过惊恐、害怕,于是使气极闷绝,倒卧在地。长者知道儿子的心性下劣,不能马上教导他,于是就再派遣一般粗俗的人,雇用他作打扫粪坑的下等上作,每天给他微薄的工资。穷苦的孩子便十分的高兴,认为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福份。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年,由于时常命令他在厅堂出入,之后又指派他担任出纳的工作,知道仓库所藏的一切珍宝财货。长者知道自己的儿子心量渐渐广大,又因感念自己不久将离开世间,于是使聚会亲族,然后告诉他们说:这位实在是我的孩子,只因为自小逃离家庭,所以才给予种种的方便摄受他,使他能够继承我的事业,并且将我仓库所藏的一切珍宝财货,全部都交付给他,穷苦的儿子一下子得到宝藏,非常的欢喜、欣悦。这个故事就是比喻佛陀一生行化的过程啊!
  依照上述五时说教的方式,就可以完全见到佛陀教化众生的苦心,是多么的周到、体贴啊!但是这也是为多数最钝根的众生,需要经过五时的陶铸,才作出这样的说法。其中也有只是经过一会、二会,就趣入法界真理的,这都没有一定的轨则。虽然佛陀成道后一切时间,说大小乘法,有种子、调熟、得脱三个修行阶段,时时都没有废除,不过不可以因为多数为钝根众生,就平等看待一切众生都是如此啊!
                                   
摘自《佛学概论》
欢迎索取 欢迎助印 欢迎荐稿 欢迎链接
   收藏本站|
邮编:730000 地址: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电话:6  QQ: 设计制作:陇原佛学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纪录片生死与轮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