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梁录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叫陈芊个

阅藏知津(卷十三 ~ 卷十六)
阅藏知津(卷十三 ~ 卷十六)阅藏知津卷第十三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二】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三纸欠 南临北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阿耨达龙王宫。师子游戏菩萨问佛功德。及供养佛功德。佛为分别。并说劝持。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二纸余 南莫北能)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二纸 南莫北能)~p 688-689附东晋录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二纸余 南莫北能)附东晋录三经并与前同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纸半 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行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 南改北知)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蒭为众破薪。被黑蛇螫。苦痛之极。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孔雀咒。并诸神诸天诸佛菩萨名。及神咒。救之。与今流通本同。佛说孔雀王咒经(二卷 南必北过)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与前经同。而稍略。○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三卷 南改北知)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亦与前同。而华梵音声稍别。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四纸欠 南必北过)~p 690-691东晋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十二纸半 南必北过)东晋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重译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 南必北过)姚秦北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已上三经。皆即前经中之少分。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四纸余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应与前经并流通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一卷) 不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种值一切善根。能满一切意愿。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五纸 南竭北力)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佛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三纸 南竭北忠)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p 692-693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上下合卷 南临北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迦毗罗城。罗睺童子卧时。被恶罗刹所娆。佛为说咒护之。又说结界陀罗尼。慈氏。梵王。亦各说咒。佛更勅一切天龙鬼神。各说自明。○佛说宝带陀罗尼经(八纸欠 南斯北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与上经同大吉义神咒经(二卷)行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所办之法。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一卷 南羊北维)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佛。及大身孽噜荼。并诸天王。各说调伏恶龙止风雨法。~p 694-695佛说圣多罗菩萨经(五纸欠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乾闼婆王。说圣多罗菩萨咒。及颂赞持者得生极乐国。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四纸余 南尽北则)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佛在补怛洛迦山说。持者亦生极乐世界。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三纸余 南尽北则)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说菩萨一百八名咒。持者得生极乐世界。佛说大吉祥陀罗尼经(一纸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苏珂嚩帝佛刹。观自在菩萨请说神咒。令众生获大富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六纸余 南流北兴)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向无畏观自在菩萨。说三十八吉祥如来名号。及十二契一百八名垢赞叹真言。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一纸余 南流北兴)~p 696-697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极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说此咒。能除贫穷一切不祥。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纸半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补陀落迦山。宝藏月光菩萨请说。先于中心安佛。次安八大菩萨。所谓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曼殊室哩。除盖障。地藏。共有九咒。○佛说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二纸半 南渊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上经同。而后有八大菩萨赞。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 南莫北彼)唐睹货逻国沙门弥陀山等译佛在迦毗罗城精舍。劫比罗战荼婆罗门七日后当命终。有善相师答之。因恐惧来见佛。佛勅令修理古塔。念诵神咒。增长命根。生极乐国。乃至成佛。遂广说塔及咒法。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密多经(三纸欠 南竭北忠)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佛在鹫峰山。圣观自在菩萨请佛说此小字般若真言。复说胜妙般若波罗密多陀罗尼。~p 698-699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尽北则)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兜率天。说二咒。闻者不生魔界。速证菩提。○诸佛心陀罗尼经(二纸余)行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佛于如来境为菩萨说。汇门云。与上经同。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三纸半)忠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舍卫国。向阿难说四方电名。并说神咒。观自在。金刚手。梵王。帝释。四王亦各说咒。佛又勅龙王等而说一咒。○佛说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三纸 南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与上经同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一卷 南莫北罔)附梁录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虚空藏菩萨请佛哀救。佛现神力。七佛皆于空中。各说一咒。~p 700-701如来方便善巧咒经(八纸半 南莫北罔)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上经同⊙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六纸余 南力北忠)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二比丘裸形叫唤。虚空藏问佛。佛召七佛各说一咒。虚空藏亦说一咒。亦与上经同。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三纸余 南渊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尼拘律园。阿难独居。念所受法。于夜三更。见焰口饿鬼。怖而问佛。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即今变食真言。并说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四如来名。若施鬼等。持七徧。施仙等。持二七徧。供三宝持二十一徧。焰口法始于此。○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三纸半 南行北念)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与上经同。而无四佛名号。佛说甘露经陀罗尼(七行 南行北念)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即今施甘露真言~p 702-703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一卷 南止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有启请法。破地狱印咒各一。召饿鬼印咒各一。召罪印咒各一。摧罪印咒各一。净业印咒各一。忏悔印咒各一。甘露印咒各一。开咽绚印咒各一。七如来名号。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印咒各一。受三昧耶戒印咒各一。施食印一。咒二。普供养印咒各一。奉送印咒各一。今时施食。决宜依此行持。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六纸余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成正觉地。金刚手菩萨请说妙咒。佛放眉光。集十方佛赞助。及明二十功德。○护命法门神咒经(九纸半 南莫北罔)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与上经同。而明二十功德之后。金刚手菩萨。梵王。帝释。四王。鬼子母。药叉。金刚手。大自在天子。童子军将。月光天子。圣观自在。慈氏菩萨。雪山大药叉。金刚商羯罗天女。金刚军。金刚使者。各说神咒。佛普伸右手而赞印之。善法方便陀罗尼经(五纸余 南莫北罔)~p 704-705附东晋录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四纸半 南莫北罔)附东晋录二经并与上同。而助咒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并念诵观行等法共十四纸 南改北莫)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佛在祇园。愍念未来众生。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三纸 南改北莫)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一卷 南渊北莫)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二经并与上同。而地婆译。缺观行法。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为慈氏说咒。慈氏立誓拔苦。受记。百千印陀罗尼经(一纸余)行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共有三咒。应书供塔中。~p 706-707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一纸欠)行附梁录亦是为救阿难故说六字咒王经(四纸余 南莫北能)附东晋录因旃陀罗女厌惑阿难。说此破之。六字神咒王经(六纸 南莫北能)附梁录与上经同。而咒稍多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临北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给孤独园。为阿难说二咒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五纸 南力北忠)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没哩际疏聚落。往吠舍离城说咒。为除灾难。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履北临)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祇园。阿难有病。佛诣彼说咒救之。佛说疗痔病经(一纸)当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p 708-709共有二咒佛说善乐长者经(二纸半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迦毗罗城。为长者说清净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一纸余 南渊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上经同佛说莲华眼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能除六根病。得六根清净佛说宝生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命北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持诵者。灭一切罪。得天眼清净。佛说尊胜大明王经(三纸欠 南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咒。亦是过去七俱胝佛所说。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二纸 南斯北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说咒。亦说功用。~p 710-711佛说持世陀罗尼经(三纸余)行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为说陀罗尼。⊙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四纸欠 南流北兴)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七纸 南竭北力)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二经并与上同圣持世陀罗尼经(六纸半 南忠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先说持法。次说诸咒。诸印。佛说圣大总持王经(三纸半 南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祗园。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事。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半纸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持者能知宿命。佛说鉢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二纸 南夙北临)~p 712-713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疾疫。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一纸余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祇园。为阿难说。佛说妙色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可诵之。出生饮食。施鬼神。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半纸)行附梁录以七佛功德。令众生除怖畏。佛说栴檀香身陀罗尼经(一纸余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诵者。得见观自在菩萨。亦治恶癞疮癣。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二纸欠 南思北之)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为比丘众说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二纸欠 南思北斯)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佛为帝释天主说~p 714-715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思北之)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即流通消灾经本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思北之)唐代失译人名与上经同。而有九曜真言。佛说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五纸余 南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共说十咒佛说六门陀罗尼经(一纸)行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佛在净居天上说咒。持者速证菩提。佛说善夜经(三纸)行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栴檀天子觉悟比丘。令其问佛。佛为说经。并三咒。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得北莫)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因大梵王。及观世音请问。故说此咒。持者更不受恶趣生。~p 716-717妙臂印幢陀罗尼经(一纸余 南得北莫)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与上经同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命北尽)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普贤菩萨入三昧。一切佛摩顶赞之。乃放光说咒。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一纸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为阿难说。持者。消灭根本罪业。积集无量功德。佛说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二纸 南临北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喜乐山顶天宫。不远仙人住处。因大梵王启请。说咒拔罪。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为阿难说佛说洛叉陀罗尼经(一纸余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持此咒。如持洛叉佛无异。~p 718-719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持一洛叉。得见慈氏。持二洛叉。得见观自在。持三洛叉。得见无量寿佛。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二纸欠)行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于净居天上。说诸咒法。曼殊菩萨曲为不信之人求救济法。佛为说此一大咒王。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十三纸余)行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在竹林。入能断惑离垢三昧。大地震动。大众云集。执金刚请说此经。三止之后。乃说二种四法。观世音菩萨赞此法门。法师。及供养者。当生极乐。次说妙陀罗尼。及说坛仪。庄严王陀罗尼经(三纸)行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在布怛落迦山。为观世音妙吉祥二大菩萨。说往昔所持妙咒。持者。当生极乐国。及得无量功德。即时大地震动。佛乃说咒。并说持法。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一纸半)行~p 720-721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佛为金刚手菩萨。说易成无损之咒。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上经同佛说如意宝总持王经(二纸余 南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宫。妙住菩萨请问。有善男子一心受持此如意宝总持章句。何因不见不闻去来现在世尊。佛言。以住福业故。又疑未断故。此虽受持。而非受持。住有为心。无善巧智。无方便故。若能心无疑惑。决定专注。是则名为真实持者。此经虽不说神咒。乃持神咒者之总诀也。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 南改北莫)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佛将入涅槃。勅目连集一切声闻缘觉。又勅菩萨集十方菩萨。舍利弗请说法。为说陀罗尼。及修行种种四法。亦说过去然灯佛。阿弥陀佛。闻法得菩提事。。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半卷 南罔北莫)~p 722-723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咒译作华言△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半卷 南罔北莫)东晋迦维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译咒亦译作华言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九纸余 南得北莫)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华梵双具。止有四十八句。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经(九纸 南得北莫)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止有华言四十八句佛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十纸欠 南得北莫)刘宋天竺沙门功德直共玄畅译舍利弗陀罗尼经(七纸半 南得北莫)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十三纸余 南得北莫)唐于阗国沙门释智严译咒有八十九句○佛说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十纸 南流北兴)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已上八经。并与前同本阅藏知津卷第十三~p 725阅藏知津卷第十四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南作十二卷北作十卷 南则尽北若)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序品第一。佛住净光天上。放眉间光。照于开华世界。开华主佛所妙吉祥童子。令来会中。彼佛先为说三真言。次来至释迦佛会。入于三昧。普召一切佛菩萨等同来集会。妙吉祥略说真言行义法句。从一法乃至八法。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曼~p 726-727拏罗仪则品第三。上品[巾*穴/登](同帧)像仪则品第四。中品[巾*穴/登]像仪则品第五。下品[巾*穴/登](同帧)像仪则品第六。第四[巾*穴/登]像仪则品第七。第一成就最上法品第八。第二成就最上法品第九。第三成就最上法品第十。第四净行观想护摩成就法品第十一。数珠仪则品第十二。一金刚子。二印捺啰子。三菩提子。四槵子。西枝北枝东枝者。皆好。唯南枝者。决不可用。护摩品第十三。曼拏罗成就法大轮一字明王画像仪则品第十四。一切法行义品第十五。法义品第十六。随业因果品第十七。阴阳善恶征应品第十八。略说大轮一字品第十九。略说一字大轮王画像成就品第二十。一字根本心真言仪则品第二十一。妙吉祥心么字唵字成就法仪则品第二十二。妙吉祥六字心真言品第二十三。地位时节仪则品第二十四。执魅者仪则品第二十五。如来藏大法宝法界相无数功德祥瑞品第二十六。生无量功德果报品第二十七。说印仪则品第二十八。~p 728-729经文未尽○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三纸欠 南必北能)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即流通护身真言也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四纸半 南必北能)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上经同◎佛说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十七纸 南羔北念 出文殊根本仪轨经)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具画像法。护摩法等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十纸欠& 出大部 南行北念)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咒曰。阿啰跛者娜。具有坛法。持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一卷 亦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 南景北羊)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佛在净居天。光照文殊顶。文殊复以光照金刚密迹主顶。金刚请问法灭之后。~p 730-731云何文殊广利众生。佛言。当于东北方大振那国五顶山。游行居住。有秘密心咒。并画像。坛印。等法。先说十八大陀罗尼。次说八字秘密心陀罗尼曰。唵。阿啰吽却哳啰。次说画像法。坛法。印法。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六纸余&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于净居天宫。命文殊师利菩萨。说威怒王胜根本真言。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第三十一六足本尊品第二 南一卷北与前二合卷 南学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忿怒王真言。成就有情。治罚难调伏者法。阎曼德迦忿怒王品第三十二。答静慧菩萨问。复说诸调伏法。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十纸 南取北止)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p 732-733佛在净居天宫。金翅鸟王对文殊说真言密行。文殊问经字母品(二纸 南不北凊)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告文殊。诸法入于字母。及陀罗尼字义。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五纸欠 南命北则)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救鸽城。为阿难陀。及一切大众。说往昔传教比丘。遇神人说咒。神人即妙吉祥菩萨。○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履北临)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苾蒭往支那。路中见大人。知是文殊。为说神咒。疑与上经同本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 南良知过北必改得)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等译母陀罗尼真言序品第一。佛在补陀洛山。大众云集。观世音菩萨启白佛已。说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罗尼真言。秘密心真言品第二。秘密成就真言品第三。秘密印三昧耶品第四。法界密印庄严品第五。羂索成就品第六。护摩增益品第七。秘密灌顶品第八。三三昧耶像品第九。护摩安隐品第十。清净无垢莲华王品第十一。广大解脱~p 734-735曼拏罗品第十二。最胜明王真言品第十三。奋怒王品第十四。悉地王真言品第十五。广博摩尼香王品第十六。金刚摩尼药品第十七。如意摩尼瓶品第十八。如来加持品第十九。溥徧心印真言出世间品第二十。溥徧心印真言世间品第二十一。不思议观陀罗尼真言品第二十二。陀罗尼真言辩解脱品第二十三。最上神变解脱坛品第二十四。光焰真言品第二十五。出世解脱坛仪品第二十六。一切菩萨敬礼解脱三昧耶真言品第二十七。出世解脱坛印品第二十八。出世相应解脱品第二十九。根本莲华顶陀罗尼真言品第三十。十地真言品第三十一。世间成就品第三十二。莲华顶阿伽陀药品第三十三。护摩成就品第三十四。根本莲华坛品第三十五。根本莲华顶像品第三十六。神变密印品第三十七。神变真言品第三十八。多罗菩萨护持品第三十九。大众护持品第四十。普徧解脱陀罗尼真言品第四十一。溥徧解脱心曼拏罗品第四~p 736-737十二。溥徧轮转轮王阿伽陀药品第四十三。溥徧轮转轮王神通香品第四十四。如意阿伽陀药品第四十五。无垢光神通解脱三昧耶像品第四十六。大奋怒王品第四十七。一切种族坛印品第四十八。大奋怒王字轮坛真言三昧耶品第四十九。大奋怒王真言护持品第五十。执金刚秘密主问疑品第五十一。广大明王央俱舍真言品第五十二。广大明王摩尼曼拏罗品第五十三。广大明王三三昧耶品第五十四。广大明王阿伽陀药品第五十五。广大明王央俱舍羂索曼拏罗品第五十六。广大明王图像品第五十七。大可畏明王品第五十八。然顶香王成就品第五十九。点药成就品第六十。护摩秘密成就品第六十一。斫蒭眼药成就品第六十二。神变阿伽陀药品第六十三。召请诸天密护品第六十四。大可畏明王像品第六十五。大可畏明王坛品第六十六。清净莲华明王品第六十七。灌顶真言成就品第六十八。灌顶曼拏罗品第六十九。不空摩~p 738-739尼供养真言品第七十。祈雨法品第七十一。清净莲华明王成就法品第七十二。功德成就品第七十三。供养承事品第七十四。明王曼拏罗像品第七十五。亩捺罗印品第七十六。密仪真言品七十七。嘱累品第七十八。○佛说不空羂索咒经(一卷 南才北过)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不空羂索神咒心经(一卷 南才北过)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咒内间诸华言○不空羂索咒心经(一卷 南才北过)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九纸半 南渊北斯)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四经皆即前经之第一品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竭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佛在舍卫国。有无量菩萨。及八部男女集会。从大地狱。出大光明。徧照园中。现大庄严。除盖障菩萨。请问因缘。佛为说圣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及说所~p 740-741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身诸毛孔稀有功德。普贤菩萨行十二年不得边际。次求六字大明陀罗尼。并见波罗奈城法师。最后佛告阿难。具说伽蓝中所造恶业。所招恶报。此亦生净土之捷径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仪轨经(一卷 南取北止)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受记品第一。世尊复徧观察净居天宫。赞叹观自在菩萨。授成佛记。观自在菩萨顶礼佛足。赞如来已。还就本座入普光明多罗三昧。从右目瞳放光。流出妙女。普告众生。誓度苦海。徧游世界。还至佛所。礼观自在。持青莲华。瞻仰而住。观自在菩萨乃说偈。说咒。 曼荼罗品第二。画像品。第三画像品。发遣圣者罗尼。一髻罗刹陀罗尼(能令用功少。成就疾。亦是多罗菩萨使者。)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十一纸 南川北止)即前经重出~p 742-743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七纸余 南不北凊)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极乐世界。金刚手菩萨。启请观世音菩萨说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一卷 南川北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给孤独园。观自在菩萨说真言曰。唵。阿噜力迦(半音呼之)娑嚩(二合引)诃(引)此是一切莲华部心。次说种种曼荼罗法。画像法。护摩法。持者生乐国。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一卷 南川北止)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序品第一。佛在宝峰大山宫殿。观自在菩萨说心真言。及头顶眼等。共十五真言。成就事品第二。成就如意宝品第三。疗一切病品第四。一切有情敬念品第五义利成就品第六。成就轨仪品第七。普通成就品第八。成就心真言品第九。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上中下合卷 南馨北止)~p 744-745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补陀洛山。观自在菩萨。与无量持明仙围绕。礼佛而坐。说自根本密言。说澡浴焚香献华饮食等一切密言。又说修行仪轨。通莲华部一切念诵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 南必北能)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佛在补陀洛迦山。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总持王菩萨请问于佛。佛云。是观世音菩萨。为欲安乐众生。故密放光。观世音菩萨即启白于佛。然后说咒。次为大梵天王。说咒形貌相状。及修行法。佛又为阿难说种种求愿治病方法。及略说四十手功德。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亦各说一咒。护持行人。此即流通本大悲咒也。四明尊者依经设立行法。自宋至今。如说修者。效验非。所贵深信笃行。自修自证。傥涉世谛流布。则名盛而实衰矣。可不慎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 南必北能)~p 746-747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咒共十四。印共二十五。与大悲咒不同。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上下合卷 有波仑序 南必北能)唐大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与上经同观自在菩萨怛嚩多唎随心陀罗尼经(一卷 南必北能)唐大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佛住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说此陀罗尼。及说四十八印法。疗一切病坛法。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 此经出大莲华金刚三昧耶加持秘密无障碍经 南必北能)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序品第一。破业障品第二。诵念法品第三。印法品第四。共三十印。坛法品第。佩药品第六。含药品第七。眼药品第八。护摩品第九。嘱累品第十。○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八纸欠 南必北能)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六纸欠 南必北能)~p 748-749唐迦湿密罗国沙门宝思惟译二经并与上同。而稍略。⊙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三纸 南必北能)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亦即前经第一品也。此咒即流通十小咒中第一首。佛说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二纸&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初成道。观自在菩萨说咒。并说受持者当得成佛。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渊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灵鹫山。观世音菩萨说一根本咒。一结界咒。一奉请咒。○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五纸余)行唐大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与上经同。而有画像入坛受持法。~p 750-751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一卷 南莫北能)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佛在庵罗树园。月盖长者请佛救疗毗舍离国恶病。佛为说西方一佛二菩萨名。即得见佛菩萨。菩萨大悲。为说神咒。智者大师有请观音经疏。并立行法。慈云忏主依此行法得除恶病。兼获音声辩才。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八纸半 南命北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鹿野苑中。梵寿国王偶至一寺。寺僧用佛顶华鬘迎之。王受戴头上。忽然头痛。医不能疗。其妹劝令见佛。佛说其故。且先说妹等夙缘。次有大意菩萨请问用常住物果报。佛言。决堕阿毗地狱。又问救济之方。佛乃三请观自在菩萨说咒。并请说画像。念诵。及曼拏罗仪轨。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十二纸欠& 南思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鹫峰。观自在菩萨从顶化出罗刹王。说咒降伏诸恶鬼神。并说坛法。~p 752-753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四卷 南息北渊)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金刚仪轨会。世尊在三十三天。与一百六十万俱胝那庾多大菩萨众。及金刚明妃。金刚执侍天王天女等俱。金刚手菩萨说秘密心明。及曼拏罗颂等。金刚破恶大仪轨会。亦金刚手菩萨说。转字轮曼拏罗会。妙吉祥菩萨。诸欲自在菩萨。欢喜王菩萨。虚空藏菩萨。大光菩萨。宝幢菩萨。极喜根菩萨。圣观自在菩萨。金刚轮菩萨。金刚法菩萨。金刚无言菩萨。金刚巧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降诸魔菩萨。一切如来金刚拳菩萨。各说大明。及曼拏罗仪轨。金刚手菩萨又说大明。及曼拏罗仪轨。于是一切如来以偈问金刚手。金刚手次第答十三问。又告梵释诸天。令其各说心明仪轨。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上下合卷 南履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广严城。口放光明。印捺罗部帝天子请法。佛先为说往缘。次勅金刚手菩萨授以秘法。兼说弟子八事。及二谛等。~p 754-755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今作二卷 南尽北则)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得胜师助伴速获悉地分第一。妙臂菩萨以持诵真言者得成就不成就义。问金刚手菩萨。金刚手答言。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当须离诸烦恼。起于深信。发菩提心。重佛法僧。信重于我。归命大金刚族。远离十不善业。常离愚迷邪见。当须入彼三昧耶大曼拏罗。承彼圣力加护。仍须发勇猛心。发菩提心。唯信于佛。不信外道天魔等。先须求依戒德清净褔德最胜阿阇梨。譬如种田。须依好地。若有宿业。须取胜地。作塔安像。供养。赞叹。忏悔。持诵又须具助伴。如车二轮。选求胜处分第二。分别数珠持心离障分第三。菩提子。金刚子。莲华子。木槵子。及砗磲诸宝等为珠。凡持诵时。真言印契。收摄其心。贪嗔痴等若盛。应作不净。慈悲。缘起。等观。一切善法。皆悉回向无上菩提。如众流皆归于海。又不应为小妨大。又应远离八法。又不得吃供养残食。及鬼神残食。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先分别跋折罗法。次明作障频那夜迦。有其四部。唯大明真言能退之。又持诵供养护摩等时。若不依法。及阙仪则。或复行人心有疑惑。或复谈说世俗间事。彼作障者。即得其便。~p 756-757次说护身之法。令不得便。分别悉地相分第五。不应于真言曼拏罗加减传授。亦不得以此法彼法而相回换。当具二法。悉地乃成。一者行人具足戒德。正勤精进。不贪嫉。不吝惜。二者真言文句满足。声相分明。复次持诵不得大急。亦勿迟缓。使声和畅。勿高勿默。又不得心缘异境。及与人杂语。令诵间断。知近悉地分第六。欲起首悉地。先须具持八戒。四日。或三日。或二昼夜。仍须断食。方求悉地。说成就分第七。召请鉢天说事分第八。说诸遮难分第九。说胜道分第十。即八正道。分别诸部分第十一。说八法分第十二。就共有八法。上三。中三。下二。不应求下品也。此密宗要典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南羊北贤)唐中印度沙门输迦波罗初译与上经同。而较详。但文稍不及。亦宜参看。苏悉地羯罗经(三卷北作四卷 南羊北克)唐中印度沙门输迦波罗译~p 758-759请问品第一。忿怒军荼利菩萨。请问执金刚。 真言相分第二。执金刚明此经五种庄严。一大精进。二明王。三能除障。四能成就诸勇猛事。五能成就一切真言。若有持诵余真言法不成就者。当令兼持此经根本真言。 分别阿阇梨相品第三。分别持诵真言相品第四。分别同伴相品第五。拣择处所品第六。分别戒法品第七。具明种种不应为事。亦有净水。净土。洗浴。漱口等。一切真言。 供养华品第八。涂香药品第九。分别烧香品第十。然灯法品第十一。献食品第十二(各藏内元落郤三品)。分别成就品第十六。奉请品第十七。供养品第十八。光显品第十九。本尊灌顶品第二十。祈请品第二十一。受真言品第二十二。满足真言品第二十三。增力品第二十四。护摩品第二十五。备物品第二十六。成诸相品第二十七。取物品第二十八。净物品第二十九。物量品第三十。灌顶坛品第三十一。光物品第三十二。分别悉地时分品第三十三。圆备成就品第三十四。奉请成就品第三十五。补阙少法品第三十六。被偷成就物却征法品第三十七。成就具支法品第三八(此亦密宗要典)。~p 760-761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一纸余 于十方广颂中略出 南川北澄)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勅金刚手菩萨。说念珠功德胜利。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 南履北渊)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纯说降伏成就法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 南川北止)唐北天竺沙门阿质达霰译摩醯首罗大部多主请问。金刚手菩萨为说乌枢瑟摩秘密曼荼罗法。能成一切种种事业。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十二纸 南优北钟)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共徧智译金刚手菩萨。说圣者无动心。及立印。结界。护摩等法。圣迦抳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北作二卷 出苏悉地经大明王教中第六品 南取北言)~p 762-763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已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又为未来国王。正法治国。生清净信。尊敬三宝者。又为外道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者。说息灾增益爱敬降伏等法。令知佛法有大威德。神通自在。知诸菩萨。具一切智。是故说此无比大威德迦抳忿怒之法。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三十 三纸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赞说忿怒王真言。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一卷 南夙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曼拏罗分第一。一切成就法分第二。观想分第三。画像仪轨分第四。护摩法分五。观想成就分第六。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四卷 南薄北思)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p 764-765纯说种种成就法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经(三纸余 南馨北凊)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槃。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四纸 南馨北凊)唐北天竺沙门阿质达霰译即续前经。明诸符印。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三卷 南薄北思)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金刚手菩萨请说。佛说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四纸 出金刚顶经成就一切义品)行唐中印土沙门输迦波罗译佛从诸波罗密平等三摩地起说咒。并坛法。印法。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六纸余 南忠北则)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多罗菩萨。说一咒。自在天王。说一咒。香王菩萨陀罗尼经(二纸)行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p 766-767一咒。二行法。诵者大获果报。增慧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履北临)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大慧菩萨住须弥山顶。童子相菩萨请说此咒。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南作五卷北作四卷 南临北尽)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蒭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二纸欠 南改北尽)附梁录佛说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一卷 南言北尽)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祇园。因舍利子问。故说。佛说摩利支天经(三纸余 南思北尽)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三经并从前经出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上中下同卷 南温北澄)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最上成就仪轨分第一。佛在毗沙门宫。放光加被那拏天。令说心明。成就仪轨分第二。最上成就仪轨分第三。最上曼拏罗仪轨成就法分第四。最上成就画像仪轨分~p 768-769第五。最上成就供养大明分第六。最上成就印相大明分第七。最上成就敬爱摩法分第八。大明曼拏罗成就仪轨分第九。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上下合卷 南命北比)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楞伽国中说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四纸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那罗延天。请摩醯首罗天。说迦楼罗使者成办世间事法。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九纸半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竹林。大药叉女名欢喜者。说自心陀罗尼。及爱子陀罗尼成就法。饶益有情。诃利帝母真言法(三纸欠& 南无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药叉女向佛说真言。保胎求男女等法。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三纸半)行~p 770-771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名。及说咒。以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八纸余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说十二曜母鬼执魅小儿之相。及说祭祀咒法。千转大明陀罗尼经(三纸 南临北命)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帝释在佛前说咒佛说毗沙门天王经(七纸 南临北尽)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四纸余)行附梁录与幻师咒缘起同。而说咒人。及咒。皆不同。宝贤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安乐贫苦众生。幻师颰陀神咒经(一纸余 亦云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行~p 772-773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因救毒蛇咬。鬼神娆。贼所劫。比丘。故说。佛说大爱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祇园。大爱海神对佛说咒。解脱大海危难。佛说陀罗尼集经(十二卷今作十三卷 有玄楷序 南得能北忘罔)唐中天竺沙门阿地瞿多译大神力陀罗尼经。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一卷。一切佛部一卷内有阿弥陀佛大思惟经(十纸欠应流通)大轮金刚陀罗尼。诵三七徧。即当入一切坛。不成盗法。金刚杵功能法相品。般若波罗密多部一卷。观世音部三卷半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千转观世音菩萨心印咒。观世音毗俱知菩萨三昧法印咒品。马头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诸大菩萨法会印咒品半卷。金刚部三卷。诸天部二卷摩利支天经。功德天法。诸天等献佛助成三昧法印咒品。诸佛大陀尼都会道场印咒品一卷。○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九纸欠 南改北能)宇文周优波国沙门耶舍崛多等译~p 774-775此经名金刚大道场神咒。有十万偈成部。略出十一面观世音一品。出集经第四。十一面神咒心经(八纸 南改北能)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与上经同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二纸 南改北能)唐大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出集经第五卷六字神咒经(二纸半 出集经第六卷内与文殊根本经中咒同 南改北能)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大圣大欢喜双身毗那耶迦法(二纸半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出陀罗尼集第十一诸天下卷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一纸半)行开元附梁录根本咒一。治病咒六。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告阿难。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说咒与之。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四纸余 南力北忠)~p 776-777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罗睺罗于寒林中。多被扰恼。佛为说咒。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一纸余)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罗云夜被鬼神娆。佛为说咒护之。似与上经同。佛说摩尼罗亶经(二纸半)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灌顶神咒经第八卷别出佛说穰麌梨童女经(三纸余 南流北兴)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祇园。为苾蒭说香醉山童女。所宣陀罗尼。能治世间一切诸毒。佛说安宅神咒经(三纸半)行出后汉录佛在祇园。为离车长者子说。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摩伽陀国。阿难怖贼。佛为说结界咒。佛说辟除贼害咒经(半纸余)行附东晋录~p 778-779佛说咒时气病经(半纸)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佛说咒齿经(七行)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佛说咒目经(四行)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佛说咒小儿经(五行)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五经并如题可知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纸欠 南渊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给孤独园。向阿难说。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一纸余 南夙北临)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能除毒虫等难咒三首经(一纸欠 南改北能)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大轮金刚陀罗尼一。日光菩萨咒二。摩利支天咒三。梵本大悲神咒(二纸余)~p 780-781不出译人名前后无文咒五首经(一纸余 南改北能)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咒一。六字咒二。七俱胝佛咒三。一切如来随心咒四。观在菩萨随心咒五。种种杂咒经(七纸 南改北莫)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妙法莲华经内咒六首。旋塔灭罪陀罗尼。礼拜灭罪。命终诸佛来迎咒。供养三宝咒。观世音忏悔咒。金刚咒蛇咒。坐禅安隐咒。咒肿咒。金刚咒。治恶鬼病。千转陀罗尼。第一灭罪清净咒。第二咒。第三咒。第四咒。七俱胝佛神咒。随一如来意神咒。六字陀罗尼咒。归依三宝咒。最胜佛顶陀罗尼(二纸余 南竭北忠)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但有咒八十八句。前后无文。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七纸半& 南命北尽)~p 782-783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纯咒无文金刚摧碎陀罗尼(二纸 南思北斯)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八行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说宿命智陀罗尼(四行半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二纸余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五行&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七行 南兴北深)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六经皆纯咒无文。唯妙吉祥陀罗尼。前有偈赞。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九行 出小无量寿经)贞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重译与流通本句读稍别陀罗尼门诸部要目(四纸欠 南竟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明瑜伽本经。有五部。及四曼拏罗。四印。四眼。一百二十护摩等事要目。阅藏知津卷第十四~p 785阅藏知津卷第十五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已下仪轨)】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 南优北亦)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仪第一。金刚界大曼拏罗毗卢遮那一切如来秘密心地印真言羯摩部第二。三昧耶部第三。供养部第四。~p 786-0787即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第一分修习仪轨也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 南景北念)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从卧起时印咒。乃至观五佛出生一切金刚菩萨。及入坛灌顶等法。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一卷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演顿证如来内功德秘要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仪轨(十纸余 南学北杜)即上译重出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八纸余 南无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十八会修行教法大意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三纸半 南竟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礼佛菩萨名号。及忏悔发愿文。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上下同卷 此于瑜伽大部中略出 南竟北杜)~p 788-789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解释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 南优北钟)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依经具明课诵法事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七纸 南优北隶)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一讪底(此言息灾)。当作圆炉。二补瑟置(此言增益。或言富贵。)。炉如半月。或作八角。三嚩舍(此言敬爱)。炉作四角。四阿尾左啰(此言降伏)。作三角。炉中烧一切物而作供养。各有咒印。名为护摩。或翻火祭。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十一纸欠 南无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毗卢遮那如来三密修行大印等法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 南无北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说礼佛。五悔。修供。观心。等法。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纸半 南思北斯)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灌顶光真言求成就法。能灭重罪。能生极乐。即流通小祝延咒。~p 790-791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三纸欠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于彼经第七卷中略出。有七咒印。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三纸余 亦名五支略摄念诵要行法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有五咒印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优北钟)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一字奇特佛顶经后所附仪轨同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罗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五纸半 南竟北既)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槩不出咒印。皆指本部。及余部。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一卷 南无北隶)唐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总说五类护摩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p 792-793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三纸半 通诸佛顶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内一字轮王根本咒。与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中根本咒同。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八纸 南无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明结坛等法。及四成就法。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十一纸余 南无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二纸余 南学北杜)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共不空译报身佛从第四禅下须弥顶。一切如来请转法轮。入忿怒三摩地。流出降三世金刚菩萨。苦治大自在天已。次入慈愍大悲三昧耶。说金刚寿命陀罗尼。令摩醯首复还得苏。证得八地。并说持诵之法。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四卷今作二卷& 南夙北思)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p 794-795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大明成就分第一。观智成就分第二。造[巾*穴/登]像分第三。作曼拏罗法分第四。护摩分第五。持诵法分第六。即持准提咒法也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密多菩萨经(二纸欠 南尽北则)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有咒。有观门。圣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思北斯)宋中印土沙门施护等译说般若一百八名。及陀罗尼。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一卷 有慧灵序 南优北钟)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第一明五菩萨现威德(分为五方)。第二建立曼荼罗轨仪。第三入道场轨仪(为十科)。第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第五明陀罗尼观想布字轮。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有归命二十八品颂。次明欲成就此法者。须具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p 796-797法经王。三如理作瑜伽观。四随法行修于奢摩他毗鉢舍那。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 南无北钟)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十二纸 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 南竟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为令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就。故说。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法门(三纸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同徧智译摧三世有毒。令即证菩提。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薄北止)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理观事仪。皆悉明备。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今作二卷 南学北钟)唐中印度沙门善无畏译说护身。洒身。涂地。除萎华。三摩耶灌顶。结发。献水。乃至五净等。各有真言。手印。三部或通或别之不同。~p 798-799不空羂索心咒王经(三卷北作二卷 南才北过)唐迦湿密罗国沙门宝思惟译成就尊者说不空神咒功德分第一。成就受持供养神咒法分第二。成就亲见圣观自在菩萨法分第三。成就画像帧法分第四。成就使者能办事法分第五。成就驱策僮仆使者分第六。成就吉祥瓶法分第七。成就策使罗刹童子分第八。成就使死尸取伏藏分第九。成就入婇女室分第十。成就眼药分第十一。成就除鬼著病法分第十二。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有地坛。国坛。民坛三种不同。成就调伏诸龙得自分第十四。 成就见不空羂索王法分第十五。成就见如来法分第十六。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二卷 有波仑序 南才北过)唐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一十六品。与上经同。末后心印品第十七。沙门慧日翻。续附。总有二十二印法。瑜伽莲华部念诵法(六纸欠 南优北钟)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p 800-801亦观自在门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经(八纸余 南夙北止)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导生极乐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二卷& 南无北英)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中唯白衣。大白。多罗。及根本四咒前五六句。与流通大悲咒略同。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七纸欠 南优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九纸半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有偈。及种种印咒。次诵如意轮根本。心。随心。三咒。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十纸 出大部 南行北念)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与上瑜伽念诵法同~p 802-803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竟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九纸欠& 南学北钟)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亦只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同上。后更有数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一卷 南优北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五纸 南优北钟)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上同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五纸 出大毗卢遮那成道经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观成本尊圣观自在菩萨身。修诸咒印。次观行布字法。令己身与本尊身。如镜像。不一不异。次思惟四字义等。此中所明事理。其文义最精显可玩。~p 804-805观自在多罗瑜伽念诵法(九纸余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此依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所立行法。明印等法。皆七言偈。普贤金刚萨埵瑜伽念诵仪(一卷 南无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明修普贤三昧。成普贤身。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十一纸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礼四佛。修慈悲喜舍等。显普贤身智。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七纸余 南无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二纸 亦名五字咒法 南无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五字咒功德及坛法。画像法。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二纸 南优北隶)~p 806-807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阿啰跛左曩。有梵字。有释义。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三纸余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一字真言有二。三字真言有一。五字真言有五。六字真言有六。加持灌顶瓶真。菩提庄严成就真言。大圣曼殊室利菩萨赞叹。并有梵字。前后无文。五字陀罗尼颂(七纸余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略出修行五字真言秘密法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九纸 南优北钟)不出译人名先明种种法。最后持五字陀罗尼。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南薄北取)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说持诵焰鬘德迦明王真言仪轨。共有十分。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 南学北英)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p 808-809此明能破邪法。能坏魔军。救护饶益有情。息灾消毒。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 南学北英)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四纸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获得。利益一切有情。大威怒乌蒭涩摩仪轨(十一纸 南学北杜)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经部大威力乌枢瑟摩名同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 南竟北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 南无北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菩提译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上下同卷 南命北止)~p 810-811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二纸欠 南才北知)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展转校量。推极于菩提子。并说外道置死子于树下。得重生事。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纸半 出天息灾新译文殊根本仪轨经中& 南才北知)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与上经同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上下合卷 南优北群)宋西夏沙门金总持等译此与经部内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相同。而最初归命文殊。及金刚手。似即观彼经以成行法。故仍从汇目。入仪轨中。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南思北澄)元土藩沙门释智慧译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六波罗密偈。回向文咒。~p 812-813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三纸 南履北言)元翰林学士安藏译有二十二像。每像有七言颂四句。后有结偈真言。佛说一切如来顶轮王一百八名赞经(一纸 南履北言)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纯偈赞。无咒语。而是密宗。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四纸欠 南尽北则)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前后皆有偈。持者亦得生极乐。七佛赞呗伽陀(二纸余 南竭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七佛及弥勒并回向结赞。皆是梵语。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一纸半 南兴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纯梵语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一纸余 南竟北杜)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即上重出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深北言)~p 814-815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先有偈。次梵赞十九节。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夙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共二十会。纯是梵语。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欠 南临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共八赞。皆梵语。圣多罗菩萨梵赞(六纸欠 南履北言)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犍椎梵赞(七纸半 南深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八大灵塔梵赞(一纸半 西天戒日王制 南夙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三身梵赞(一纸余 南夙北言)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此赞皆纯梵语。无华言。受菩提心戒仪(三纸 普贤瑜伽金刚阿阇梨集 南竟北隶)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p 816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四纸欠 南渊北漆)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轨(二十四纸 南渊北漆)二种同卷。总不出撰集。及译人名。恐是此土人所集。非西土本也。阅藏知津卷第十五~p 817阅藏知津卷第十六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一】述曰。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得生。故曰。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当知一切佛法。无非般若所流出。无非般若所统摄也。然初成顿演。则称华严。渐诱钝根。则名阿含。对半明满。则属方等。开权显实。则让法华。扶律谈常。则推涅槃。故唯显示二空。破情立法。或共不共。以般题名者。乃别成第四部云。~p 818-819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 沙门玄则大般若经初会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天字至柰字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初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山顶。与千二百苾蒭。五百苾蒭尼。无量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无量无数菩萨众俱。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跏趺坐。入等持王妙三摩地。从定而起。观察十方。从两足。乃至眉间毫相。一切毛孔。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遇斯光者。必得无上菩提。又演常光。出广长舌。流杂色光。现宝莲华。华有化佛。皆演般若。闻者必得无上菩提。复入师子游戏等持。令大千界。乃至十方佛刹。六种震动。恶道离苦。生人天中。同来佛会。佛以神力。现本色身。令此大千有情。皆悉睹见。诸天散华。变成华台。量等大千。此土庄严。犹如极乐。又从面门放光。照十方土。令此彼有情。互得相见。东方宝性佛所。普光菩萨。南方无忧德佛所。离忧见菩萨。西方宝焰佛所。行慧菩萨。北方胜帝佛所。胜授菩萨。东北方定象胜德佛所。离尘勇猛菩萨。东南方莲华胜德佛所。莲华手菩萨。西南方日轮徧照胜德佛所。日光明~p 820-821菩萨。西北方一宝盖胜佛所。宝胜菩萨。下方莲华德佛所。莲华胜菩萨。上方喜德佛所。喜授菩萨。及一切世界上首菩萨。各奉佛命。以千茎金色莲华寄上。佛受此华。还散各方。徧诸佛土。诸华台中。各有化佛。说大般若。闻者必得无上菩提。尔时此界。如众莲华世界普华如来净土。学观品第二。佛告舍利子言。菩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密多。谓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著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密。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犯无犯相不可得。动不动相不可得。身心勤怠不可得。有味无味不可得。诸法性相不可得故。复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三十七品。三解脱门。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九想。十随念。十想。十一智。三三摩地。三无漏根。不净处观。徧满处观。一切智智。奢摩他。毗鉢舍那。四摄事。四胜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罗密多。七圣财。八大士觉。九有情居智。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p 822-823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余无量无边佛法。如是一切。不可得故。舍利子问。云何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能如实知如是六度。由方便善巧故。各互能满六度。佛言。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能满六度。又菩萨欲得一切不可思议功德。皆应学般若波罗密多。知一切法。皆但有名。不生执著。若五蕴。若十二处。若十八界。若触。若受。若六界。若四缘。及所生法。若十二支。若六度。若二十空。若三十七品。若三解脱门。若四圣谛。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若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若极喜等十地。若正观等十地。若五眼。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悲喜舍。十八不共法。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智。若永拔习气。若四果独觉。若一切菩萨行。若诸佛无上菩提。以要言之。世出世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十六知见。皆但有名。实不可得。菩萨于名。所名。俱无所得。以不观见。无执著故。如是智慧。胜于声闻智慧。不可比喻。以能成胜事故。声闻智慧如萤。菩萨~p 824-825智慧如日。从初发心。乃至菩提。常与二乘作真福田。已报诸施主恩。相应品第三。谓与一切蕴处界。乃至无上菩提空相应故。与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亦不见若相应若不相应等。又于一切诸法。不著有。不著非有。不著常无常。不著乐苦。不著我无我。不著寂静不寂静。不著空不空。无相有相。无愿有愿。又不为一切法故。修行般若。不见有所修般若。如是善能安立有情于涅槃界。魔不得便。烦恼伏灭。诸佛菩萨。皆共护念。设有罪业。转现轻受。如是菩萨。不见空与诸法相应。不见诸法与空相应。是为第一与空相应。毕竟不起悭贪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障碍之心。六度任运现前。无间无断。 转生品第四。舍利子问。安住般若菩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处没。当生何处。佛为广分别答。无量大苾蒭众。以新净衣献佛。发无上心。佛为授菩提记。又有无量有情。愿生十方净土。佛亦授记。 赞胜德品第五。舍利子。大目连。大饮光。善现等。同赞菩萨般若。佛印成之。 现舌相品第六。佛复现广长舌。放光照十方土。十方菩萨云集供养。诸天亦来供养。佛令~p 826-827诸供养具。合成台盖。徧覆佛土。百千俱胝那庾多众。悟无生忍。授记作佛。 教诫教授品第七。佛命善现。为菩萨说般若相应法。善现告舍利子。诸佛弟子所说教法。皆承佛威神力。非以自慧辩才力也。因即问佛。何法名为菩萨。何法名为般若。佛言。菩萨但有名。般若亦但有名。如是二名。亦但有名。如是假名。不生不灭。不在内外中间。不可得故。譬如我人等十六知见。乃至色等。但是假名。不可得故。菩萨于一切法。名假。法假。及教授假。应正修学。复次不应观色等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空。若不空。若有相。若无相。若有愿。若无愿。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若有为。若无为。若有漏。若无漏。若生。若灭。若善。若非善。若有罪。若无罪。若有烦恼。若无烦恼。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杂染。若清净。若属生死。若属涅槃。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若可得。若不可得。菩萨于一切法。住无分别。能修六度。能住二十空。及真如等。能修三十七品。能住四圣谛。能修十二门禅。乃至三脱。十地。及三智等。不见菩萨及菩萨名。不见般若及般若名。唯正勤求一切智智。何以故。于~p 828-829一切法。善达实相。了知其中无染净故。复次于名假施设。法假施设。如实觉已。不著色等。乃至不著方便善巧。以一切法。皆无所有。能著。所著。著处。著时。不可得故。次问善现。即色等是菩萨不。异色等是菩萨不。色等中有菩萨不。菩萨中有色等不。离色等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云。不也。又问。汝观何义。言即色等非菩萨。乃至非离色等有菩萨耶。善现一一答言。若菩提。若萨埵。若色等。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菩萨。此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色等是菩萨。云云。佛赞印之。又问。即色等真如是菩萨不。乃至离色等真如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又问。汝观何义。言即色等真如非菩萨。乃至非离色等真如有菩萨耶。善现一一答言。若色等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色等真如。此真如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色等真如是菩萨。云云。佛赞印之。又问。即色等增语。色等常无常等增语。是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又问。汝观何义。言即色等增语非菩萨。乃至即色等若可得若不可得增语非菩萨耶。善现一一答言。若色等。若色等常无常。乃至可得不可得等。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色等乃至可得不可得等增语。此增~p 830-831语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色等增语。乃至即色等若可得若不可得增语。是菩萨。佛赞印之。次明诸法不见诸法。诸法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诸法。法界不见法界。乃至非离有为施设无为。非离无为施设有为。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其心不惊。不恐不怖。于一切法。心不沉没。亦不忧悔。 劝学品第八。善现白佛言。菩萨欲满六度。欲徧知一切法。欲永断一切恶法。欲修习一切善法。欲得一切佛法。欲满一切有情心愿。欲满殊胜善根。当学般若。舍利子问菩萨顶堕。答言。无方便善巧。住三解脱而起想著。是为顺道法爱。如宿食生。能为过患。若于二十空门。不见不得。若作是观。名入菩萨正性离生。又于一切法。及一切名。皆应知不应著是心非心。本性净故。与一切法非相应。非不相应。无变异。无分别。舍利子问。如心无变异。无分别。色等一切法亦无变异无分别耶。善现一一答言。如是。舍利子赞言。欲学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者。皆当于般若听习读诵受持。如理思惟。令其究竟。何以故。般若广说开示三乘法故。菩萨若学般若。则为徧学三乘。亦于三乘法~p 832-833皆得善巧。 无住品第九。善现白佛。我于诸法。不得不见若集若散。诸法名义。既无所有。故色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云何令我以般若相应法。教诫教授诸菩萨。必当有悔。诸法因缘和合。施设假名。于蕴处界。乃至佛菩萨声闻僧等。皆不可说。又一切若有名。若无名。皆无处可说。若菩萨闻时。心不沉没忧悔。不惊。不恐。不怖。当知已住不退地。以无所住方便而住。又修行般若菩萨。不应住色。不应住受想行识等。何以故。色。色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性空。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亦如是。故不应住。若菩萨无方便善巧。我我所执所缠扰故。心住色等。于色等作加行故。不能摄受修行圆满般若波罗密多。不能成办一切智相。是故色等一切法。皆不应摄受。既不应摄受。便非色等一切法。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其所摄受修行圆满般若波罗密多。亦不应摄受。既不应摄受。便非般若波罗密多。本性空故。菩萨应以本性空。观一切法。作此观时。于一切法。心无行~p 834-835处。是名无所摄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胜。广大无量。能集无边无碍作用。其所成办一切相智。亦不应摄受。既不应摄受。便非一切相智。以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诸取相者。皆是烦恼。胜军梵志。由胜解力。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实相法中。无取舍故。菩萨于一切法无所取著。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于诸法少有取著。则于彼岸非为能到。虽无所取。而以本愿。不于中间而般涅槃。虽圆满一切佛法。亦不见一切佛法。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于一切法虽无所取。而能成办一切事业。 般若行相品第十。善现白佛。菩萨修行般若审谛观察。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为般若。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征责。舍利子问。何法为无所有不可得耶。善现言。谓般若等六度无所有不可得。由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又蕴处界触受等。乃至菩萨法。如来法。若常。若无常。乃至若内。若外。若两间。一一皆尔。菩萨审谛观察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时。心不沉没忧悔。不惊恐怖。当知能于般若。常不舍离。以如实知一切法。离一切法自性故。舍利子问。何者是般若自性。乃至一切法自性。善现答言。无性是般若自性。乃至~p 836-837无性是一切法自性。又般若离般若相。乃至一切法离一切法相。自性亦离自性。相亦离相。自性亦离相。相亦离自性。自性相亦离相自性。相自性亦离自性相。舍利子言。菩萨于此中学。则能成办一切相智。善现言。如是如是。知一切法无生无成办故。舍利子言。何因缘故。一切法无生无成办。善现言。色等空故。色等生成办不可得。菩萨作如是学。便近一切相智。得身语意清净。得相清净。不堕胎生。不生恶趣。乃至菩提。常不离佛。善现白佛。若菩萨无方便善巧。若行色。若行色相。非行般若。若行色常无常等。若行色常无常相等。非行般若。广说一切法亦如是。乃至若作是念。我行般若。我是菩萨。彼行般若。彼是菩萨。皆是有所得行相。非行般若。又语舍利子。若于色住想胜解。便于色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及当来苦。乃至于独觉菩萨如来。及于彼法。亦如是。是名无方便善巧。若有方便善巧。不行色。不行色相。不行色常无常等。不行色常无常相等。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于一切法。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亦有亦非有。不取非有非非有~p 838-839。于不取亦不取。由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以无性为自性故。于般若波罗密多。不取行。不取不行。不取亦行亦不行。不取非行非不行。于不取亦不取。由般若自性不可得。以无性为自性故。是名于一切法无所取著三摩地。恒住不舍。速证无上菩提。更有徤行三摩地等。略举一百五十七名。复有无量无数三摩地门。陀罗尼门。若善修学。亦令速证菩提。菩萨虽住诸三摩地。而不见不著。亦不念我已入。今入。当入。唯我能入。非余所能。如是寻思分别。皆不现行。以无所有中。分别想解无由起故。佛赞印之。兼劝菩萨应如是学。舍利子问。此为正学般若。乃至正学一切相智耶。佛言。如是。又问。以无所得为方便。为何等法不可得耶。佛言。我不可得。毕竟净故。有情命者等。乃至如来不可得。毕竟净故。诸法不出不生。不没不尽。无染无净。无得无为。是名毕竟净义。如是学时。于一切法。都无所学。若于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由无明。及爱势力。分别执著断常二边。不知不见诸法无所有性。堕于愚夫异生数中。不能出离三界。不能成办三乘。不能信受一切法空。不能住于三十七品六度等法。是故欲学般若。欲成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p 840-841相智。当以无所得为方便。如应而学。 譬喻品第十一。善现与如来问答。明一切法不异幻。幻不异一切法。一切法即幻。幻即一切法。若无方便善巧。不为善友之所摄受。闻说甚深般若。其心有惊恐怖。若以应一切智智心。观一切法常无常相等不可得。是有方便善巧。其心不惊恐怖。次明善友之相。虽说一切法不可得。而劝依此法勤修善根。不令回向二乘。唯令证得一切智智。若离应一切智智心。于修一切法有所得。有所恃。以有所得为方便故。闻说甚深般若。有惊恐怖。次明恶友之相。若教厌离般若等相应法。若不为说魔事魔过。是名恶友。应速远离。 菩萨品第十二。善现白佛。菩萨是何句义。佛言。菩提不生。萨埵非有。故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如空中鸟迹句义。幻事等句义。真如等句义。又如幻士色相等句义。如来色相等句义。当知一切句义。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句义亦如是。菩萨于一切法皆无所有。无碍。无著。应学。应知。次为善现分别解释善法。非善法。有记法。无记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共法。不共法。菩萨于~p 842-843如是自相空法。不应执著。应以无二而为方便。觉一切法。以一切法无动相故。 摩诃萨品第十三。佛答善现。发金刚喻心。发殊胜广大心。发不可倾动心。发利益安乐心。爱法。乐法。欣法。喜法。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定为上首。又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二十空四静虑等。故于大有情众。定为上首。舍利子。善现。满慈子。亦各广说摩诃萨义。 大乘铠品第十四。佛答善现。菩萨擐大乘铠。谓六度。十二禅。三十七品。二十空。五眼。六通。十力。无畏。无碍。大慈悲喜舍。十八不共法。三智。身相诸功德等。擐如是铠。放光徧照。令诸世界六三变动。息三途苦。为赞三宝。令生天人。觐佛禀法。犹如幻师。虽有所为。而无一实。诸法性空。皆如幻故。善现白佛。不擐功德铠。是为擐大乘铠。以一切法自相空故。佛言。如是。当知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菩萨为是事故。擐大乘铠。由诸作者不可得故。我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我毕竟不可得故。广说乃至一切法皆尔。善现白佛。如我解佛所说义。一切诸法。性无所有。性远离。性寂静。性空。性无相。性无愿。性无生。性无灭。性无染~p 844-845。性无净故。皆无缚无解。满慈子问。何等色。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善现答言。如幻。如梦。如像。如响。如光影。如空华。如阳焰。如寻香城。如变化事色等。无缚无解。以性无所有。乃至性无净故。又过去未来现在色等。善。不善。无记。有染。无染。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杂染。清净。世出世间色等。皆无缚无解。以性无所有。乃至性无净故。广说一切法亦如是。菩萨于是无缚无解法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实知。应勤修学。应住无缚无解一切相智。应成熟无缚无解有情。应严净无缚无解佛土。应亲近供养无缚无解诸佛。应听受无缚无解法门。 辩大乘品第十五。善现白佛。云何知菩萨大乘相。云何知发趣大乘。如是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如是大乘。为何所住。谁乘大乘而出。佛言。六度是大乘相。发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施等。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回向无上菩提。又大乘相者。谓二十空。一百五十七三摩地。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三三摩地。十一智。三无漏根。有寻等三三摩地。十随念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p 846-847解。大慈悲喜舍。五眼。六通。三智。十八不共法。四十二字陀罗尼门(多有细释)。从一地趣一地。是为发趣大乘。初地修治十种胜业。二地思惟修习八法。三地应住五法。四地应住十法。五地远离十法。六地圆满六法。应远六法。七地离二十法。满二十法。八地应满四法。九地应满四法。十地满十二法(各有征释)。如是大乘。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无二故。无出无至。非已出已至。非当出当至。非今出今至。无相之法。无动转故。如是大乘。都无所住。诸法住处不可得故。然此大乘。住无所住。如一切法非住非不住。大乘亦尔。若所乘乘。若能乘者。由此为此。所出所至。及出至时。如是一切。皆无所有。都不可得。以一切法毕竟净故。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如是菩萨修行般若。虽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至者。然以无所得为方便。乘于大乘。出三界生死。至一切智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穷未来际。常无断尽。 赞大乘品第十六。善现略赞。如来广赞。菩萨住此三世平等相中。精勤修学一切智智。无取著故。速得圆满。菩萨安住如是大乘相中。超胜一切世间。 随顺品第十七。满慈子问。如来令~p 848-849善现宣般若。而今何故乃说大乘。佛言。一切善法。无不摄入般若。若大乘。若般若。其性无二。无二分故。无所得品第十八。善现白佛。三际菩萨不可得。色等无边故。菩萨亦无边。即色等菩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色等菩萨无所有不可得。我于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时求菩萨。都无所见。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教诫教授诸菩萨。世尊。菩萨但有假名。如说我等。毕竟不生。诸法亦尔。都无自性。世尊。色等诸法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等。我岂能以毕竟不生般若。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诸菩萨。世尊。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能行无上菩提。若菩萨闻作是说。其心不惊恐怖。不沉没忧悔。当知能行般若。舍利子问善现。何缘故作是说。善现广答释之。 观行品第十九。善现白佛。菩萨修行般若。观诸法时。于色等不受不取不执不著。亦不施设为色等。又修行般若时。不见色等。以色等性空。无生灭故。又色等不生。则非色等。色等与不生。无二无二分。以不生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异故。色等不灭亦尔。又色等不二。则非色等。又色等皆入不二无妄法数。舍利子问。何谓菩~p 850-851萨。何谓般若。何谓观诸法。善现答言。为有情类求大菩提。亦有菩提。故名菩萨。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所谓如实知色相等而不执著。有胜妙慧。于一切烦恼见趣。一切六趣四生。一切蕴处界等。而得远离。有胜妙慧。于色等实性而得远到。故名般若波罗密多。观色等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是谓观诸法。舍利子问。何缘故说色等不生。则非色等。善现答言。色等。色等性空。此性空中。无生无色等。故说色等不生则非色等。问答色等不灭亦尔。又问。何缘故说色等不二。则非色等。答。若色等若不二。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咸同一相。所谓无相。故说色等不二。则非色等。又问。何缘故说色等入不二无妄法数。答。色等不异无生灭。无生灭不异色等。色等即是无生灭。无生灭即是色等。故说色等入不二无妄法数。 无生品第二十。善现白佛。菩萨修行般若。观诸法时。见我等无生~p 852-853。毕竟净故。见色等无生。乃至见如来法无生。毕竟净故。舍利子问。若如是者。六趣受生。应无差别。又若一切法定无生者。何缘为预流果。修断三结道。乃至何缘诸佛为有情故。转妙法轮。善现答言。非于无生法中。见有六趣受生差别。乃至非于无生法中。见有诸佛证无上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又但随世间言说施设。有得有现观。非胜义中。有得有现观。乃至六趣差别。亦随世间言说施设故有。非胜义也。色等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以自性空故。又色等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以自性空故。生与不生。俱非相应非不相应。乃至非有对非无对。咸同一相。所谓无相。故我不欲令生生。亦不欲令不生生。乃至于不生法起不生言。此不生言亦不生。以色等皆本性空故。诸佛弟子能随问答。以一切法无所依故。色等本性空。依内。依外。依两中间。不可得故。 净道品第二十一。善现谓舍利子。菩萨修行六度。应净色等。乃至应净一切相智。应净菩提道。具明六度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等。名为世间。三轮清净。以大悲为上首。所修施等。普施有情。于诸有情。都无所得。虽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p 854-855提。而于其中不见少相。由都无所执而行施等。名出世间波罗密多。又二十空。真如等。四谛六度。四静虑等。八解脱等。四念住等。乃至一切相智。名菩提道。如是功德。皆由般若势力所致。如是般若。能与一切善法为母。一切三乘善法从此生故。如是般若。普能摄受一切善法。一切三乘善法依此住故。若菩萨闻说般若。心无疑惑。亦不迷闷。当知住如是住。不离大悲作意。以有情等非有故。作意亦非有。有情等无实故。无自性故。空故。远离故。寂静故。无觉知故。作意亦无实。乃至无觉知。佛赞印之。大千六种转变。如来微笑明益。 天帝品第二十二。诸天来会。帝释问言。何者是菩萨般若。云何应住。云何应学。善现答言。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思惟蕴。处。界。触。受。六大。十二因缘。皆无常。苦。无我。不净。空。无相。无愿。寂静。远离。如病。如痈。如箭。如疮。热恼逼切。败坏衰朽。变动速灭。可畏可厌。有灾有横。有疫有疠。性不安隐。不可保信。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作无为。是为般若。复次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p 856-857观察二十空真如等。无我我所。无相。无愿。寂静远离。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作无为。是为般若。复次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六度十二禅。乃至修一切相智。是为般若。复次作如是观。唯有诸法。互相缘藉。滋润增长。徧满充溢。无我我所。虽观诸法。而于诸法都无所见。佛赞印之。善现又答。色等。色等性空。菩萨。菩萨性空。若色等性空。若菩萨性空。如是一切。皆无二无二分。菩萨于般若。应如是住。不应住色等。不应住此是色等。不应住色等若常若无常。乃至若有愿若无愿。以有所得为方便故。又不应住预流等是无为相。是福田。不应住初地等殊胜事。不应住我当圆满六度十二禅。乃至我当成办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等。又不应住愿我当得净佛土中。无一切法名声。以有所得为方便故。一切如来得菩提时。觉一切法都无所有。名字音声。皆不可得。舍利子作是念。若菩萨于一切法不应住者。云何应住般若。善现谓曰。诸如来心为何所住。舍利子言。诸佛之心。都无所住。以色等不可得故。如来之心。于一切~p 858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善现谓言。菩萨虽住般若。而同如来。于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以色等无二相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是学。阅藏知津卷第十六&![endif]&
Made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