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击战战特级大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 : 第四章 旌旗高扬欲称霸(德军的闪击战)
07.盟军大溃败_袁腾飞_在线阅读_九九藏书网
& 第四章 旌旗高扬欲称霸(德军的闪击战) 07.盟军大溃败
第一章 熙熙攘攘争名利(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希特勒发迹、纳粹掌权)第三章 臭味相投俱独裁(意、日、西班牙法西斯化)第四章 旌旗高扬欲称霸(德军的闪击战)07.盟军大溃败第五章 双峰对峙万骨枯(苏联大清洗,苏德战争)第六章 剑舞黄沙洒热血(决战北非战场)第七章 硝烟正浓鏖战急(亚洲、太平洋战场)
第四章 旌旗高扬欲称霸(德军的闪击战)07.盟军大溃败虽然德国伞兵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毕竟为他们的主力——装甲部队的会师提供了时间。5月10日战争爆发,5月12日下午,德国第9装甲师侦察营在莫尔迪克大桥跟德国空降兵取得了联系,当晚,第9装甲师和第7伞兵师的主力就会合了。荷兰女王和政府只好匆忙转移,当时法国援军未到,荷兰军队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对形势又做出了非常糟糕的判断,他觉得荷兰已被盟友抛弃。所以,在荷兰女王和内阁大臣坐上驱逐舰逃往英国之后,温克尔曼就丧失了抵抗意志,下令荷兰军队跟德国人谈判。当时,率领法国第4装甲师的戴高乐曾试图进攻古德里安过长的战线,但他看到了军事生涯中从来没见过的景象。法国军队向南溃败,丢盔弃甲,被德国装甲部队追击,德国人还从坦克里探出头来冲法国人大喊:“放下武器,滚一边去,我们没工夫俘虏你们。”当然,后来美国人对意大利人也是这样。所以,戴高乐两次试图对古德里安进行攻击,但都没成功。对此,古德里安回忆说:“有两辆法国坦克,成功地攻击到了距我司令部只有一英里远的地方。”古德里安的司令部只有20毫米的反坦克炮,他只能用这种炮来反击,为此他度过了很紧张的几个小时。到5月16日,法军防线被撕开了一个60英里宽的口子,通过这个口子,德军的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蜂拥而入。双方正在谈判时,鹿特丹遭到了一场大轰炸,也有人说这是误炸。不管怎样,2.5万多栋房屋被毁,上千人死亡。大轰炸吓坏了这个西欧小国。自16世纪荷兰从西班牙手里独立出来之后,还没经历过这么惨烈的战争。整个荷兰的抵抗意志崩溃,立刻投降。这场战役,德国累计参战兵力141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45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外还有600架运输机,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7378门。英、法、荷、比盟军147个师,兵力比德国多;3100辆坦克,也比德国多;3800架飞机,这还不包括英伦三岛1000多架可提供支持的战斗机;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14500门,几乎是德国的两倍。实际上,在西线战役中,英、法、荷、比盟军的力量是强过德国的,除了飞机占的优势不大,坦克、火炮都占有明显优势。但德军的备战非常充分,完成了各项作战准备,而且在荷兰和比利时实施了空降作战和其他奇袭手段。五个集团军从北海到莫泽尔河一线发起了进攻,没有正式宣战,德军就侵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卢森堡全国只有12名骑兵、400名步兵,德国一进攻,它就投降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这样。卢森堡是唯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保持零死亡的国度,很有意思。德军从天而降,仅有80人的小分队向巨大的要塞发起了进攻,进攻要塞的战术,德国人已经一遍又一遍地演练过,这次打要塞一切都跟演习时一模一样。他们把炸药塞进防守要塞的射击口和其他能够发现的所有要塞出口,射击口被封锁,里面的机枪手被炸死,大炮也全完蛋。一小时之后,这座巨大的要塞就变成了一个瞎眼巨人,根本无法阻挡敌人的进攻。德国伞兵损失大这样一来,成千上万的法国难民被法国政府和军队抛弃在身后的道路上。这时候,他们已没能力再保护人民。到了5月20日,也就是双方开战的第10天,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就到达了亚眠和阿布维尔,10天的行军路程比一战时一支部队4年走的路程都要长。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得意,他的冒险计划创造了决定性的事件,改变了战争和帝国的发展趋势。这样,德国就摧毁了盟国意欲扭转战争形势的所有企图,并围困和歼灭了近一半盟国部队。荷兰被迫投降德国伞兵部队除了夺取桥梁之外,还企图拿下海牙和周围的机场,但这个行动遭到了失败,因为机场抵抗得非常强烈,连德国第22空降师师部的飞机都被击落。荷兰人调来了飞机、坦克、大炮围攻这些只有轻武器的德国伞兵,1500多名德国伞兵被逼无奈,只好投降。投降的德国兵被送到了英国,他们在英国一直待到战争结束。这帮人命不错,从1940年就被俘,在战俘营里待了五年,总算活了下来。德国装甲部队急速冲向海边,冲到海边之后,比利时军队、英国远征军及法国最好的陆军100万人,被围困在了法国北部,跟法国本土割裂开来。本来,英、法、比应该是联合作战,德国人冲进来,拦腰一刀,把盟军的阵线给分割开来。要塞内的守军不敢出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究竟有多少德国人,德国人用炸药把各个碉堡出口都封死,守军就要在里面活活被困死。德军以比利时的碉堡为防御工事,挡住了比利时的援军,直到德国装甲兵跟伞兵会师。最后德军以6人阵亡、18人负伤的代价,摧毁了被认为坚不可摧的艾本埃马尔要塞,1200名比利时守军在几十名德国伞兵面前放下了武器。德国伞兵还占领了阿尔波特运河上的几座桥梁,比利时抵抗了18天之后宣布投降。西线战役打响仅仅十多天,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盟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约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德国仍然是借助空军,使用斯图卡轰炸机轮番对法国这些堡垒进行轰炸。堡垒能打击对岸的敌人,但对空的火力很有限。防守马斯河的法国军队不久便停止了抵抗,德国军队通过战艇和架起的浮桥渡过了马斯河。当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渡过马斯河之后,他发现士兵们完全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中。他遇到手下的一个军官,那个军官跟他打招呼,还说禁止士兵们在马斯河上如此愉快地渡船。荷兰仅仅抵抗了五天便投降,在这场战争中,荷兰士兵阵亡2100名,受伤2700人。在紧接着比利时、法国盟军与德军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由于害怕遭受鹿特丹般的命运而跑到路上,准备逃亡,逃亡又不知道去哪儿,没有目的,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窜,结果严重阻碍了盟军的前进。丘吉尔首相在5月15日早上7时半接到了法国总理雷诺的电报,雷诺说:“昨晚我们作战失败。通往巴黎的路已被打开。”听到这一消息,丘吉尔感到很震惊,这才刚开战5天啊。他赶紧飞到巴黎,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的糟糕得多。在政府办公室外,所有的文件都被烧掉,燃烧着的办公文件到处飞扬。这些文件的复印件被送上了开往法国南部的火车,结果德国人将这列火车截获了。丘吉尔赶紧和雷诺、达拉第(此时担任法国外长)、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将军商谈。丘吉尔问甘末林:“你们的预备队呢?”参战部队已被分割包围,总有预备队吧?甘末林将军耸了耸肩说:“没有。”其实即便有,零零散散的也根本形不成反击力量。所以,法国和英国虽然采取联合行动,进攻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英国远征军投入74辆坦克,法军投入60辆坦克,但由于英法联军之间联络不通畅,这次行动并没有取得多大战果。隆美尔用火炮和反坦克炮,击毁了40辆盟国坦克,而德国损失了不到12辆坦克。这次反击的失败,使得盟国所有解围的努力都被粉碎。德国的装甲部队跟空军密切协同,本来应该是大炮完成的工作,都由轰炸机来完成。德国空军在战役最初几天就建立了空中优势,夺取了制空权;地面部队,特别是A集团军群作战地段内的部队,机动性更强。德国最先发动进攻的是第18集团军,目标是尽快占领荷兰。伞兵空降破要塞英法联军认为,荷兰的一线部队起码能顶上三四天,因为这个国家河道纵横,机械化部队推进不是很方便,但联军没想过——河道上的桥梁一半已被德军占领,天堑变通途是非常容易的。德国不但出动地面装甲师,空中也派出空降师,以占领荷兰的大桥,比如第7伞兵师便是第一批踏上荷兰土地的德国兵。在几座大桥的桥头,猝不及防的荷兰人都没来得及炸桥,甚至有些碉堡内的守军都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德国伞兵就以教科书式的近乎完美的战术动作,夺取了至关重要的桥梁和碉堡。虽然魏刚已73岁,但仍然头脑清晰,步伐矫健。他一到任就放弃了甘末林的计划,提出了自己的计划,但他的计划跟甘末林的没什么区别。他要求被阻隔在北部的盟国部队突破德军防线,南北夹击——在德军中间插一杠子,便于盟军南北夹击,希望各方积极配合。这个计划完全是一纸空文,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盟军士兵这时已被德国人打得晕头转向,一名法军中的英国联络官,描述了跟法国比约特将军的一次会议,这位将军统率法国北部的所有法、英、比军队。当时德军向海边迅速推进,对北部盟军造成很大威胁。英国联络官描述,比约特摊开地图,用红圈圈出德国装甲师的位置,一直数了八个,他说我现在是又累又乏,根本无力抵抗他们。后来,比约特将军在车祸中丧生,新的指挥官布朗夏尔上任,临阵换将,使本来就已混乱的局势更加混乱。西线的平静终于被打破,日拂晓,德国空军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个中立国发动进攻,法国的机场、交通枢纽、军事设施、行政中心和工业目标也遭到了猛烈轰炸。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队跨过边境,双方等了252天,西线战役终于爆发。100万人被围困法国崩溃时,万分恐惧的军人和平民都在拼命逃。由此可见,这个战役在德国人看来非常轻松。一开始,古德里安还有点紧张,觉得这些年轻的指挥官太过于乐观,但此后事态的发展,使古德里安意识到,年轻军官们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德国坦克隆隆地驶过桥面,很快就切断了此处法国守军的退路。法军的反击虽然十分猛烈,但为时已晚,而且他们配合得也非常差。虽然河边的高地几次易手,但一开始德国军队就掌控了整个战局。法国动用了大批装甲部队以阻止德军扩大桥头堡,但法国坦克速度慢,燃料供应线太短,而且法军坦克缺少无线电通信设备,所以短短几个小时,德国坦克就击毁了50多辆法国坦克。这时候,盟国空军赶来轰炸德军,但德军的防空炮火非常厉害,盟军的大量战斗机被击落。德军一渡过马斯河,装甲部队就在法国后方呈扇形展开,向西推进。此时,隶属于古德里安的第7装甲师师长隆美尔将军,还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他还只是个师长。他描绘了当时法军的崩溃,说在战壕里,在篱笆里,在公路旁的涵洞里,万分恐惧的法国人和法国军队乱作一团,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军人和平民都在逃命,到处都是丢弃的枪支、坦克、军用卡车,以及因无法挣脱缰绳而纠缠在一起的战马。胜利来得这么快,德国人自己都不敢相信。德军后方司令部地图上呈现的是一条长而脆弱的深入法国内部的战线,后方陆军总部的参谋们就如同前线指挥官一样,理解不了法国军队为什么溃败得这么快。德国后方司令部的将军们,甚至担心他们的坦克进展太快,会被法国人包围。所以,在突破法军防线的最初几天,古德里安发现,自己部队的前进势头被谨慎小心的上司阻止住了,上司想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步兵赶上坦克。对此,古德里安说,这不是一战,用不着这样,他命令坦克部队全速前进,能到哪儿就尽量赶到哪儿。在这种情况下,坦克部队奋勇前进,所有德国军人都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有坦克都向法军发动了进攻!荷兰人跟挪威人一样,被打蒙了。他们没想到敌人会从天而降,鹿特丹地区的荷兰守军甚至把驱逐舰开过来抵抗德国伞兵,结果被德国飞机炸掉了。就这样,德军占领了马斯河的莫尔迪克大桥、伐尔河的多德雷贺根大桥,以及鹿特丹市的威廉大桥。在入侵比利时的同时,德国军队也向法国发动了猛烈进攻。按照曼施坦因计划,德军穿过阿登山区发动进攻。5月12日,7个装甲师到达了马斯河附近的色当。马斯河的这一段,水流湍急,河道狭窄,特别是在法、比边界法国一侧,河岸陡峭,是一条理想的军事防线。法国军队在河岸上修了大量防空堡,有上百座炮台。为了这次行动,德国人进行了几个月的严格训练,他们非常清楚法国炮台的位置和每座炮台的大炮口径。因此,法国这些防御工事看似难以攻克,实则不然。向法国发起进攻甘末林将军已68岁高龄,一战时是一个参谋,制订过力挽狂澜的战斗计划。但毕竟20多年过去了,他已昏庸懒散,自德军发动进攻起整整9天,他反应缓慢。其下属乔治将军配合指挥作战,但乔治将军身体虚弱,同时甘末林也不赏识这位部下。所以,法国战场的指挥陷入了混乱。雷诺厌倦了这位谦恭但一无是处的总司令,换下了甘末林,由一战英雄魏刚接替他的位置。73岁的魏刚换下了68岁的甘末林。追击盟国部队实际上,比利时军队在要塞顶部布置了一些防空机枪,但德国滑翔机下落时悄然无声,等守军看清对手的时候已变得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抵抗。即便德国的伞兵指挥官掉队了,从滑翔机里冲出来的德国空降兵也在第一时间解决了比利时守军薄弱的防空火力。德军用25公斤、50公斤的空心装药炸弹,挨个儿摧毁要塞顶部的堡垒和炮塔,遇到观察口和机枪射口,就扔进去1公斤重的炸药包,要塞顶部的碉堡和一些次要目标相继被破坏。德国伞兵以比利时的要塞碉堡作为临时指挥部,抵抗比利时人的进攻。德国的轰炸机提供了火力支援,并且飞机空投弹药箱。这样,几十名德国伞兵便压制住了要塞内的一千多名比利时守军。好在比利时境内道路平坦,否则更不堪设想。跟法国人一样,比利时人也修筑了一系列坚固的要塞来防守,最坚固的就是位于阿尔伯特运河和马斯河交界的艾本埃马尔要塞。这里有非常坚固的堡垒,配有两门120毫米口径火炮和多门75毫米口径火炮,这些火炮都藏在堡垒深处,可以随时伸出来向外射击。这个堡垒的坚固程度,即使被500公斤的航弹直接命中,里面的人也没感觉。而那时航弹一般都是50公斤的,不像今天的飞机能带那么大的航弹。所以,他们可以在地面挡住任何进攻。没想到,5月10日凌晨4时半,42架德国运输机搭载空降兵,向艾本埃马尔要塞发动了进攻,9架滑翔机组成的小分队直扑要塞顶部。顶部是防御最薄弱的地方,所有枪炮都对着平原。努力加载中...大纵深作战与闪击战理论
& &&在一战中,坦克是一种发展胜利的坦克出现在战争舞台上。由此围绕坦克作战运用产生了许多看法。一战后,保守的法国陆军实权派认为战壕战才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所以将坦克当成步兵的附属品,作为火力支援和钢铁堡垒,将其完全从属于步兵迁就步兵。而二战中,德军绕过马其顿防线,通过闪击战摧毁了大半个法国,证明了坦克作战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坦克必须集中使用才会产生最大的胜利
2,坦克最大的作用不是用来突破前沿防御,而是用来突入到敌人纵深发展胜利的。虽然坦克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克服战壕铁丝网机关枪防御体系的
3,坦克必须应用于适合它的地形
4,坦克必须在其他兵种配合下完成作战任务
其中,坦克运用发展最成熟的有两种理论——大纵深作战和闪击战。
&所谓大纵深突击作战,是前苏联二战后直到苏联解体所一贯坚持的军事战略。并形成了以地面坦克突击为核心的完善的军事理论。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是二战以前前苏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所提倡的突破口理论。所谓突破口理论就是:将进攻部分分为几个梯队,其中第一个梯队主要有步兵组成,在炮兵、航空兵火力准备之后,在诸兵种协同突破敌人防线,扩大并巩固突破口,
第二个梯队主要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穿过突破口,并向纵深发展胜利。这是一个没有考虑到对手反应的静态模型。在实战中,当第一梯队突破突破口时,往往遭到敌人反冲击,封闭突破口,所以第二梯队还需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继续突破。所以,这时候就分为两种看法,一种是等突破口还没有完全突破,但是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时,就投入第二梯队,协助第一梯队完成突破,并发展胜利。第二种看法是就是要第一梯队完成突破之后,拓展并巩固突破口之后,再投入完整的装甲部队发展胜利(所以又称为纯突破口理论)。而在战争实践中,往往采用第一种更有有利。而何时投入发展胜利的第二梯队是获得胜利与否,战果大小的关键,也是指挥官对战场战机把握能力的考验。当然,不是所有的指挥官都是天才,投入第二梯队的时机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在二战中苏联的进攻梯队往往不是两个,而是三个甚至四个。
按照突破口理论,第一梯队是缺少装甲部队的,但是在第二世界大战中,由于苏联步兵缺乏足够的火力(由于素质等诸多原因,往往按照计划炮火准备做的还行,但是在投入步兵进行攻击的时候,缺乏协同)和防护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在实战中,往往用于打开突破口的第一梯队也装备有坦克自行火炮等大量装甲战斗车辆,所以一句话,坦克装甲车辆是大量需要的。
但是战争初期,中期,苏联的大纵深进攻并没有发挥(主要是被德国闪电战打得喘不过气来,处于战略被动)。但是大纵深防御确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莫斯科保卫战(纵深达数百英里,既然没有足够的反坦克火力和装甲力量,那么就用距离来防御巴,因为,坦克一次纵深进攻,会耗费大量的燃油,摩托小时弹药,也就是说,坦克不是核动力,每一次经过周密的作战准备之后,进攻距离是有限度的,将防御纵深扩大,那么敌人一次进攻难以突破防御,那么,战役就会陷入持久化之中,优势将随着时间向防御者转化。当然,也只有朱可夫对装甲战友深刻理解的人才会做出这么一个方案)。
在二战中突破口战术逐渐得到了完善,增加了诸如突然性等要求。比如利用黎明,技术(比如朱可夫的探照灯战术)营造突然性,利用佯动,佯攻等牵制迷惑敌人,突破口往往选择在适于装甲突击的地段,往往集中大部分兵力并在狭窄正面展开,航空兵炮火准备在战役发动时往往按照计划对突破地段进行火力准备,营造一种兵力火力压倒性的优势等等。前面说过,在苏德战场初期,苏军由于处于战略被动,不能有效的使用突破口战术,但是在战争末期,苏军的突破口战术才稍见成效。比如,白俄罗斯等连续发动的十次战役(我国的刘伯承元帅曾在南京军事学院讲解分析过)苏军对盘踞我国东北日本精锐关东军的突击。而在战后,苏联为了谋求对北约的战略优势,将突破口战术发展成大纵深战略,即强调在宽大的正面上,实施多点(多个窄正面)突破造成敌人防线的崩溃,同时,快速向敌人纵深插入,切断敌人补给,占领交通枢纽政治中心,夺取机场,摧毁指挥通讯中心等。在核时代,集结在一起的兵力往往是个巨大的目标,很容易遭到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所以,集结在一起的部队往往分的很散,比如,按照苏联战斗条例来说,一个坦克师集结地域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公里(记得不太清,好像是这个数),一枚小当量核弹,不能同时消灭两个坦克营。开进过程中展开,快速接敌,集中攻击突破得手之后马上散开,从宏观上来看,就是分散-集中-分散,集中攻击的过程尽可能短,尽快的与敌人胶合在一起。以防止敌人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打击。这就是著名的开进中变换进攻队形。但是,这需要很高的指挥技巧,较高的部队素质和控制部队的能力。
但是总体来说,核武器的应用是增加了大纵深坦克作战的优势,因为,突破敌人的防线不在需要周密的计划,付出相当大的牺牲,一颗核弹就可解决问题。而且,坦克可以在核爆后几分钟就可向爆心发动冲击,这是其他武器所不具备的(这也是T-72装备铅衬层的原因,可吸收中子流),这对于进攻方极为有利。
&苏联在鼎盛时期拥有5万辆坦克,这引起了北约巨大的恐慌,为了平衡苏联的装甲优势,抑制大纵深突击,北约曾经想过许多办法。比如,德国和日本同样是战败国,可是为什么西德发展出强大的陆军没有多少阻力,而日本却阻力重重呢,除了德国真正认识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中造成的危害以外,苏联的威胁也是迫不得已。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的陆军非常强大,也发展出了非常优秀的装甲车辆,但是空军却很薄弱,这就是因为西德处于苏联华约威胁的第一线,他的任务是阻挡苏联滚滚装甲洪流,其防空任务则有其他北约国家承担(就是现在的德国空军也不是很强,这是后遗症)。非但其陆军强大,还发展了一系列阻止装甲部队快速推进的装备战术。比如,西德发展的快速布雷车作为装甲师的标准装备(这在别的国家很少见)。西德还设计出,将装有液体炸药的软管埋入地下,可以控制起爆,快速形成反坦克壕的战术。北约曾经设想过使用战术核武器(比如核地雷,280核炮弹、中子弹等)阻挡苏联大纵深突击。甚至有西德将军提出,要将国防军分成小分队分散配置在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0个以上的隐蔽军火库,利用单兵反坦克导弹火箭筒在苏联突破北约战线,占领德国后,在敌后进行游击作战。可间北约对大纵深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为了挡住在核条件下苏联的坦克优势,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以坦克对坦克是最佳的选择,所以,美国德国开发了M-1豹-2坦克,其根本目的在于以质量的优势换取数量的优势,以高成本,新技术的大量采用,重量的大幅度增加而设计的一种防御性坦克,要达到以一挡三的地步。我们可大略看出美德坦克几乎走的是一条路子。而英,法坦克则大相径庭,这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面对苏联坦克的直接威胁有关。
苏联的坦克优势一直到80年代以后,美国提出新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战得到了平衡,空地一体战说白了,就是发挥空中部队的优势,对敌人进行全纵深的火力打击。在战术上,通过利用地面部队阻滞(请注意不是歼灭,而是阻滞,降低苏联装甲洪流的前进速度)敌人第一梯队前进,通过战术空军遮断华约后续梯队与后勤保障(所以美国战术空军特别重视遮断战术的运用)。可以说空地一体战就是为了应对大纵深而来,如果说大纵深是一种强调进攻的战略战术的话,那么空地一体战就是一种强调防御的战略战术(但是,这种情况再倒萨战争中可能有所改变,地面部队孤军深入,实际上是依赖空中打击力量,一旦地面部队遭到打击,完全可以转为防御,由空中力量收拾敌人,由此可见空地一体战也可用于进攻)。苏联为了针对于空地一体战友提出了快速集群的概念,就是在第一梯队在突破口取得进展时,投入快速集群,向敌人机场,远程打击兵器推进。而美国则第二次修订了空地一体战,强调机动防御。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空地一体战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地面部队是否能够挡住敌人的装甲优势。所以北约军队(当然也不是完全这样,比如法国就很另类,当然不算主流)的地面部队由于更加重视防御。所以,他们的装备更重一些,地形的适应能力差一些,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地形战术机动性是非常好的,这些你可从豹2、M1A1等坦克型号的最大行驶速度,单位压力等数据中看到。而苏联是处于进攻状态,并向敌人纵深推进。所以,他的装备必须适应更多的地形,前进更远的距离。所以,其装备的战略机动性要更好一些。
要说德国的闪电战,就不能不提一提德国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大家可以看出任何国家的任何作战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妄想靠着照搬他国
军事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上而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鲁登道夫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认为,战争不仅仅是军队的问题,也是人民的责任,总体战需要民族整体的力量,而在这种论调下,闪电战可以说是总体战具体实行的产物。如果说总体战提出了一种纲领,一个理念的话,那么闪电战就是一个具体实行的计划,具体实行的方案。而为了避免重蹈一战中,陷入两线作战(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为止是德国一支头疼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良好的出海口)长期消耗之中,必须,采取速决战,迅速解决一个方向的敌人,然后集中力量解决另一个(施利芬计划就是如此,而一战的陷入僵局也在于此,之所以不说一战德国战败,因为我认为德国的失败不在军事上)。那么速决战,闪电战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所谓广义的闪电战,不仅仅局限在军事一面,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他强调,为了集中一切力量**敌人,必须在战前就需要将全国的力量(包括经济,军事,物质精神准备等诸多准备)转入战时轨道。利用小规模战争,演习等集结部队,采用不宣而战的方式,突然打击敌人。比如,之所以德国轻而易举击溃了法国,这就是因为德国利用入侵波兰完成了和平时期到战争时期的转变(而法英马奇诺防线之后的静坐战争,我认为,这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仅仅是一种半战争状态。这就好像运动员比赛一样,在比赛之前要做好准备运动,甚至打一两场比赛,来进行热身,好让运动员快速的进入到最好的比赛转状态中,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只能说英法苏没在状态,而美国也是慢慢进入状态)。苏德战场之所以德国在初期占有绝对优势则是因为德国在入侵法国等一系列战争中,完成了战争准备,虽然当时苏联也在准备战争,但是和平到战争的精神准备不足,物质上也没有完全的准备。
因为,利用外交手段政治姿态来迷惑敌人,集中全国力量,隐蔽的集中军队,采用不宣而战的方式,所以,在突击初期完全可以轻易的撕破的敌人防线。
在战术上,闪电战与大纵深作战有许多区别,闪电战往往不留预备队,全军装甲力量都配置在第一梯队中,营造战争的突然性,选择敌人意料不到突破口,获得较大的突破成功率,法国之战,巴巴罗萨计划都是如此。在第一线集中尽可能多的力量,给予敌人最猛烈的打击,意图造成敌人混乱,以达到迅速摧毁敌人防御体系的目的。而大纵深作战,则是通过建立多个梯队,一次投入战斗。第一梯队用来撕破敌人防线,而后续梯队则是用来发展胜利,但是实战中,敌人往往通过预备队反冲击,建立多条防线,增大防御纵深的方式来进行防御。所以为了达成目的,大纵深作战往往建立多个梯队,甚至建立三个、四个梯队。
在纵深发展胜利的过程中中,德国人更加重视在纵深围歼敌人有生力量,苏联人更加重视突破的深度。比如德国人,往往采用钳形攻势,通过在敌人纵深打围歼战,像基辅战役等几个大规模围歼战就是如此。而苏联人更重视突入的深度。这两种方式可以说各有优劣。利用钳形攻势在纵深围歼敌人有生力量,虽然可以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技术兵器,但是却耽误宝贵的时间,使得敌人可以在更深远的纵深组织防御。而围歼敌人有生力量往往又依托坚固工事城市等困兽犹斗。而深度攻击,则突入深度尽可能的远,而敌人诸兵团由于没有了后勤,指挥等支援,后路又被切断,所以不得不迅速撤退,与敌人进行赛跑,不过二战后期德国军队装备较重,油料消耗大,往往跑不过苏联的突击部队,但是深度攻击造成了敌人往往从各个缝隙中溜掉。所以曼斯坦因也曾经在某些战役中尝试过深度攻击。
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91年海湾战争,有人说美国人陆军的战术是照搬苏联大纵深,个人认为并不确切,从以上两点区别可以看出,美国人的陆军突击更像是德国人闪击战。
无论是德国人的闪击战还是大纵深作战,他都受到国家的战略纵深的限制,如果苏联的领土只有法国那么大的话,恐怕只需要三个月斯大林就得钻地洞打游击去了。相对于大纵深作战而言,德国的闪击战后劲不足,如果敌人的领土过大的话,难以进行持续有效的突击,因为,依靠不宣而战突然性获得突破的加成,在战争进行到中后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敌方国家已经完全转入了战时体系的情况下。所以个人认为闪击战这对于中小国家是致命的,因为中小国家
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遭受致命打击,后果不堪设想。二战的法国就是如此。
所有的坦克纵深突击战术,都会受到坦克机动距离的限制,坦克这种庞然大物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援才能持续进攻。保持快速的进攻速度,由于后勤的补给难以跟上,所以每一次接受补充支援后,加以攻击的距离是有限的(当然,如果采用战斗箱一类的队形,也许可以随队提供一定的支援,但是这种支援是有限的,比如二战北非战场的隆美尔、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都采取过类似队形)。所以,无论闪电战还是大纵深在初期高速前进一定距离后,将产生一个停顿的过程,这将是防御方反击的最佳时机(如果,有足够的后勤情报可轻而易举推算出这个距离),我将这个称为致命的停顿(有人也把这叫做致命七日的,因为按照计算,苏联人一次补给仅够连续作战一个星期的,而在头七天中,苏联人的进攻将是致命的,而七天过后,对苏联缺乏弹药油料经过大量消耗的部队将是危险的。而美国则是相应提出七日战争,就是前六天,地面部队尽可能的迟滞敌人进攻,而战略空军不断打击敌人纵深,战术空军进行遮断敌人后续梯队,等到第七天才是大反攻)。如果,在致命的停顿中,我方的反击可抑制敌人的进攻,那么战局将会陷入一个僵持的阶段,如果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优势将向着防御一方发展。而如果,不能抑制敌人进攻,等到敌人再次发起攻击,这将是防御方的噩梦。所以说,无论是大纵深还是闪电战都有一个致命的停顿这个战争主动权易手的转折点。比如,朱可夫就相当了解这一点,在莫斯科战役中,在缺乏足够的装甲部队和反坦克部队的力量,则布置了数百英里的防御纵深,从而抑制了德军仿佛不可能的抵挡的进攻。
因为,德国人虽然遇到的抵抗并不激烈,但是几百英里将德国人的油料,坦克摩托小时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才有莫斯科防御的胜利。实际上,我们也可将美国的倒萨认为是一场闪击战,一个坦克纵深突击作战。我曾认为美国会在进入巴格达防御外围停止前进,根据就在此,等到美国人得到了充足的补给后,发起进攻将是不可抵挡的。美国人将这个叫做进攻顶点(估计美国人是从克劳塞韦茨的战争论抄来的),就是说,如果过了这个距离继续前进的话,那么优势将向着防御的敌人转化。
对于我军来说,实际上对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战的经验十分缺乏,实际上,我国目前也缺乏成型的地面机械化作战理论的指导。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大纵深作战对我军来说,也许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是不行的,这是我国我军面临的可能战争威胁,我国和周边的地理状况,以及我国所采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有极大的关系。
  大纵深作战需要适应坦克机动的地形,而随着坦克重量的不断增加,世界上这样的地形越来越少,而我国地形复杂,除了北方,西北的沙漠地带以外,适应坦克大规模机动的地形仅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有限地区。而在60年代以前,我国和苏联是蜜月时期,我国主要面对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国家的封锁和周边不稳定的因素,而当时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对印反击战来说,我国的装甲部队还处于建设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在朝鲜战争中主要充当自行火炮参加火力准备等有限行动。
  而60,70年代,中苏交恶,我国失去了从苏联获取先进坦克的渠道,装甲兵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而面对苏联边境陈兵百万,华北,东北,西北面临苏联的坦克优势,局势相当危急,所以这时候,我们主要强调人民战争,军事上采用诱敌深入,防御反击的战略。而8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苏关系的趋于缓和,所以有一段时期强调积极防御,而90年代后则强调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这里79年对越反击战,实际上是热带,亚热带山地作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坦克部队搭载步兵进行浅纵深穿插,虽然搭载步兵是不得已的选择,而且由于缺乏经验,损失巨大,但是也可看出我国装甲兵对坦克战术的新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对于我军来说也算不上什么新发展,因为这是我轻步兵在历次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战术,穿插,渗透敌人防线之后,切断分割敌军,从敌人的侧后发动攻击,只不过以前的轻步兵换成了坦克而已)。
  而自从苏联解体,俄国的没落,我国的军事重心从北方防御敌军坦克装甲部队的大纵深突贯,转到中南沿海一带,重视发展海空军。而这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好转,我国的坦克发展反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从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那就是没有战略战术理论支撑的设计思想出现了模糊不定的问题。实际上,对于各国的坦克来说我们都可从中发现其坦克的特色,并体现了各国坦克作战的思想。我们看看苏联的T系列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进攻性的坦克,完全是为了实现大纵深作战而开发出来的,比如车体较轻,战略机动性好(重量轻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而在大纵深的高速大纵深突击中,后勤补给几乎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所以尽可能的减少燃料消耗是必需的),重视前装甲以适应野战,重视火炮威力(比如口径要比北约的大5-10,但是威力实际上增大有限,但是主要是因为弹药的缘故)。而同时期的美德坦克则是为了在地面上挡住苏联人的进攻而走了一条以质带量的路子。美德坦克是一种防御性的坦克,就是全面重视火力-防护-机动,牺牲重量和战略机动性,以反坦克为主要任务(个人认为已经走入了坦克发展误区)
  就是英,法,以色列我们也会发现其坦克的特点。而反观我国坦克则缺乏其特色,而在前苏和西方坦克设计思想之间摇摆不定(诸如,圆盘式自动装弹机的争论,炮塔隔舱化的设计,炮射导弹等等),就是因为我国缺乏成型的坦克作战思想。
  再比如,我们会发现经常性的举行一些长途奔袭的演习,演练。比如,前一阵子南京军区举行的7昼夜奔袭1000公里。实际上,这些演习的假定正是体现了对坦克作战认识的不够。就是大纵深作战,坦克突袭敌军纵深,是有一定深度的,不是想突多少就是多少,而这个深度正是受到敌人的抵抗程度,后勤的制约。一般来说,对于一次成功的大纵深的突击,数百公里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进攻的顶点(美国人在伊拉克情况比较特殊)。而上千公里实际上在战时激烈对抗的环境下很难达到,关键是后勤难以保障。而对于战略机动来说,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应该尽可能的运用火车,渡轮,坦克运输车(好像我国还没有),来运输,以保证坦克进入战场时良好的状态,保持足够的摩托小时已进行战斗(实际上坦克这东西很娇贵的,利用坦克自身动力机动1000公里,不知道到达预定地点,能够50%保持良好无损的状态就不错了)。当然,对于轻型坦克还情有可原,但是对于重型坦克,主战坦克保持足够的摩托小时是必要的。
而我认为,实际上大纵深作战在今天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大纵深作战实际上也很好对付。美国人用的是空地一体战。就是尽可能的在地面拖住对手,减少其进攻速度(为什么德国师装备地雷撒布车,这是非常特别的,就是为了快速抛撒地雷,减慢苏联人的坦克高速进攻),利用空中力量的优势对敌人全纵深进行空中打击。即使没有这种能力,也很好对付,对付大纵深进攻最好就是大纵深防御,扩大防御纵深,发动游击战争,将主力配置与纵深。等到敌人大纵深进攻突破防御前沿,向纵深发展,利用地形不断的消耗其进攻能量,等到了进攻顶点之后。利用落后在敌人突击部队后方的部队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而同时布置在纵深的部队主力部队发动反击(但是需要几百公里的纵深)。
另外要重视城市战,大纵深作战要求快速纵队进行纵深突击的时候,对于坚固设防和城市这种易于隐藏兵力与地形复杂的地区,能绕开得绕开,能冲过的冲过,不能绕开的,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一切都留给后续部队。比如以色列在黎巴嫩,美国倒萨战争。快速纵队强调的是速度,是突击纵深,只有更快更远才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是,今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不断的扩展,现在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往往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比邻而望,而且,城市往往是经济政治中枢,是交通枢纽,往往控制着几条乃至十几条重要铁路公路。而且城市是部队最好的补给基地,也是部队隐蔽集结,优良的进攻阵地。对于火力占有优势的敌人,城市复杂的地形,大量的平民往往将火力优势削弱同一层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城市战,不但重视城市的防御战斗,还要重视城市的进攻战斗。我认为,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作战部队,研制专业的城市作战兵器,建立包括城市进攻,城市反游击,救助,安抚,甄别难民等一整套城市作战理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击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