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 世 纪《娱 乐场》现在做的怎么样的呢?说一下,我看看?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原文及译文(上)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原文及译文
1.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①。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②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③?”文礼答曰:“明府④初临,尧德未彰⑤,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①失次序:指举止失措。
②怍:惭怍,惭愧。
③颠倒衣裳:语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倒衣裳,自公召之。”文中的意思是颠倒失序。
④明府: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或明府。
⑤彰:显现出来。
边文礼谒见袁奉高的时候,举止失措。袁奉高说:“古时候尧请许由出来做官,许由脸上没有愧色。先生为什么弄得颠倒了衣裳呢?”文礼回答说:“明府刚到任,大德还没有明白显现出来,所以我才颠倒失序的!”
2.徐孺子①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①徐孺子:即徐稺(),字孺子,豫章(今南昌市高新区北沥徐村)人。是我国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
②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要是没有它,一定不明亮。”
3.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④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⑤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⑥为通好⑦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⑦。&&&
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代孙,后为曹操以“谤汕朝廷”的罪名所杀。
②李元礼:李膺,字元礼。
③清称:指有名望的人。
④中表:指与姑母姨舅子女关系的人。
⑤师资:老师。
⑥奕世:累世。
⑦通好:通家之好,汉魏以师友为通好。
⑦踧踖(c&j&):局促不安的样子。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杰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到了他门口,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孔文举进去坐在前面。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啊?”孔文举回答说:“从前我的先人孔仲尼和您的先人李伯阳有师友之亲,这样说来,我与您不是世代通家之好吗?”李元礼和众宾客都很惊讶。这时,太中大夫陈韪刚进来,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聪明伶俐,长后大未必会有什么出息。”孔文举说:“想必您小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非常尴尬。
4.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①”答曰:“偷,那得行礼!”
①“何以”句:酒是礼仪中必备的东西,所以大儿说饮酒前要拜(行礼)。下文小儿以为偷东西就不合乎礼,而拜是一种表敬意的礼节,所以不能拜。
【译文】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①遽②容。融谓使者曰:“冀③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①了无:完全没有。
②遽:恐惧惊慌。
③冀:希望。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不久,两个儿子也被抓了起来。
6.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客有问元方②:“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③。’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②元方:陈寔的儿子,陈纪。
③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两个人同心同德,锋利得可以切断金属;出于同心的言论,其气味如同兰花一样芬芳。
颖川太守对陈仲弓(陈寔)施了髡刑,有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回答:“是高明的太守。”又问:“您父亲怎么样?”
元方回答 :“我父亲是忠臣孝子。”客人问道:“《易》中说:‘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怎么会有高明的太守对忠臣孝子施刑呢?” 元方说:“你的话太荒谬了!因此我不回答你。” 客人说:“
您这不过是借驼背装谦恭,说明您不能回答。”
元方说:“从前殷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人都是高明的人;三个被放逐的人,也都是忠臣孝子。”客人惭愧地走了。
&&& 7.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颍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难,依据者何经?”阆曰:“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①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雠,以为至公。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②之义也。《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乎?”
①尤:责怪。
②亲亲:亲爱亲族。儒家认为,亲亲为仁爱之本
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阆见面时,袁阆向荀慈明打听颖川的才德之士,慈明首先提到自己的几个兄长。袁阆讥笑他说:“才德之士只能依靠亲朋故旧(而扬名)了吗?”慈明说:“您责难我,是根据什么原则?”袁阆说:“我刚才打听国士,你却介绍自己的兄长们,因此我才责难你。”慈明说:“从前祁奚举荐人才的时候,对内,不错过自己的儿子;对外,不错过自己的仇人,人们认为他是天下最公正的。周公旦作《文王》诗,不去谈论尧舜的功德却歌颂周文王、周武王,这正是喜爱自己的亲人这个大义的。《春秋》记事的原则,也是把本国看作亲近的,把其他诸侯国看作疏远的。况且,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的人,不是有违道德准则吗?”
&&& 8.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枹为《渔阳掺挝》①,渊渊②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③,不能发明王之梦。”魏武惭而赦之。
①渔阳掺挝(c&nzhuā):鼓谱名。
②渊渊:鼓声。
③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刑徒。此指殷相傅説(yu&)。
祢衡被魏武帝(曹操)贬为鼓吏,正月十五试鼓,祢衡扬起鼓槌演奏《渔阳掺挝》,鼓声深沉,有金石之声,满座为之动容。孔融说:“祢衡之罪,和殷时服刑的犯人傅说相同,可是没能激发明君的思贤之梦。”魏武帝很惭愧,就赦免了祢衡。
9.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曲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①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②,不慕诸侯之荣;原宪③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④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①适:只,仅仅。
②耦耕:二人并耕。
③原宪:孔子的弟子,他宁愿过贫寒的生活,不愿为官。
④伐:敲击。
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在颖川,特地从两千里之外赶来看望他。到了那里,正遇上司马德操采桑叶,庞士元在车里对他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哪有委屈洪流般的器量,做这些妇人做的事呢!”德操说:“你先下车吧。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却不考虑迷路的危险。从前伯成宁愿种地,也不羡慕诸侯的荣华;原宪桑枢瓮牖,也不愿做官住毫宅。哪有住在华丽屋子里,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几十个侍女环绕的人,能做出一番伟业呢?这就是为什么许右、巢父慷慨辞让,伯夷、叔齐感叹国家灭亡,饿死首阳山的原因呀。即使吕不韦窃取了相国那样的高官,齐景公有四千匹马的财富,也不显得珍贵啊。”庞士元说:“我出生在边缘之地,没听到什么高深道理,如果不是亲自敲洪钟、击雷鼓,就不会知道它们的轰鸣声了。”
&&& 10. 刘公干①以失敬②罹③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④?”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疏⑤。”
&&& 【注释】
&①刘公干:刘桢,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
&②失敬:一次宴会上,曹丕让夫人甄氏出来和大家见面,宾客都躬身下拜,唯刘桢平视,故而说他失敬。
&& ③罹:遭遇,获得。
④文宪:法律,法令。
&⑤纲目不疏:指法网太密。纲目:法纪。一本作“网目”。
&&& 【译文】
刘公干因为失敬而获罪。文帝问他:“你怎么会在刑律方面不谨慎呢?”刘公干回答说:“我实在是平庸、浅陋,不过也是因为陛下法纪太严。”
锺毓、锺会①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锺繇
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①锺毓、锺会:魏太傅钟繇的二个儿子。钟毓,字稚叔,官至廷尉、青州刺。钟会,字士季,官至隶校尉。
&②钟繇:字元常,仕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三代,官至太傅。
&③敕见:下命令召见。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兄弟俩奉命进见。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我颤颤惶惶,汗出如水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我颤颤栗栗,汗水不敢出。”
锺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讬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钟毓兄弟小的时候,一次赶上父亲白天睡觉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就醒了,就暂且假装睡着来观察他们。钟毓行礼揖掰后才饮酒,钟会只是喝酒却不拜。后来,父亲问钟毓为什么拜。钟毓说:“饮酒是要遵守礼仪的,不敢不拜。”他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本来是非礼的行为,这就是我不拜的原因。”(内容与4基本一样)
13. 魏明帝
①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为名?”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思齐于哲王②;罔极③过于曾、闵④。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注释】
&①魏明帝:曹叡,字元仲,三国时魏国的第二代君王,在位十余年,死后谥为明皇帝。
②哲王:贤明的君王。
③罔极:出自《诗经小雅蓼莪吗》:“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后来称父母之恩或子女大孝。
④曾、闵:曾参和闵子骞,他们是孔子的两个弟子均以孝著称。
魏明帝曹叡为外祖母在甄府建造馆舍,建成后,明帝亲自前往观看,他对左右的人说:“这个馆应当用什么给它起个名字呢?”侍中缪袭回答说:“陛下圣明的思想和上古的贤君一样,报恩的孝心超过了曾参、闵子骞。兴建这个馆舍,说明陛下您对舅舅家的深厚情谊,当以‘渭阳'为名。”
何平叔①云:“服五石散②,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①何平叔:即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
②五石散:又称寒食散。服散,是魏晋风气。
何平叔说:“服用五石散,不仅仅能治病,还会感到精神舒畅爽朗。”
嵇中散①语赵景真②:“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③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④能审玑衡之度,寸管⑤能测往复之气⑥。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①嵇中散,即嵇康。
②赵景真,名至,代郡(古代代国,汉末治郡高柳,今山西高县西北)人。赵景真的相关故事,嵇康的儿子嵇绍在《赵至叙》里有比较详尽的介绍,我们可以参看。《赵至叙》云:“至字景真,代郡人。其祖流宕,客缑氏。令新之官,至年十二,与母共道旁看。母曰:‘汝先世非微贱家也,汝后能如此不?至曰:‘可尔耳。’归,便求师诵书。蚤闻父耕叱牛声,释书而泣。师问之,答曰:‘自伤不能致荣华,而使老父不免勤苦。’年十四,入太学观,时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事讫去,遂随车问先君姓名。先君曰:‘年少何以问我?’至曰:‘观君风器非常,故问耳。’先君具告之。至年十五,阳病,数数狂走五里三里,为家追得。又炙身体十数处。年十六,遂亡命,径至洛阳,求索先君,不得。至邺,沛国史仲和,是魏领军史涣孙也,至便依之,遂名翼,字阳和。先君到邺,至具道太学中事,便逐先君归山阳,经年。至长七尺三寸,洁白黑发,赤唇明目,鬓须不多,闲详安谛,体若不胜衣。先君尝谓之曰:‘卿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停谛,有白起风。’至议论清辩,有纵横才。然亦不以自长也。孟元基辟为辽东从事,在郡断九狱,见称清当。自痛弃亲远游,母亡不见,吐血发病,服未竟而亡。”
③白起,也叫公孙起,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秦昭王)大将,人称“人屠”,是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廉颇、王翦、白起)之一。白起对秦国最大的战功是长平之战,以“屠降”著称,杀敌四十五万。长平之战后,白起打算一举歼灭赵国,赵国派苏代用重金收买秦相范雎,范雎以修养为由请求秦昭王允许赵国求和,最后赵国割让六城,求和休战。于是,白起与范雎结下怨仇,在后来的战争中,白起称病不出,使得秦国出兵多次不利。秦昭王恼羞成怒,赐死了白起。
④尺表,古代测量日影的表尺。玑衡,浑天仪,古代观测天体的仪器。
⑤寸管,竹笛,传说黄帝使伶伦取竹制十二笛,以听凤凰之鸣,雄鸣六,雌名六,以为律吕。《续汉书·律历志》云:“十二律之变,至于六十,以律候气。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幔,以木为案,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为气所动着,其灰散也。”
⑥往复之气,指循环往复的天地之气。
【译文】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白起的风度,遗憾的是细小了些。”赵景真说:“尺长的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寸长的竹管就能测量天地间四季循环往复的气节。何必在乎大不大呢,只问见识怎么样就行了。”
司马景①王东征,取上党②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③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①司马景王:指司马师,死后被谥为景王。
②上党:郡名。
③先公:称死去的父亲;死去的父亲也称先考、先君子;此处指宣王司马懿。
司马师东征的时候,选取上党郡的李喜来担任从事中郎。当李喜到任时,司马师问李喜说:“从前先父召您任事,(但您不肯到任);现在我召您来,为什么肯来了呢?”李喜回答说:“当年令尊以礼节对待我,所以我能按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您用法令来限制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①戏之曰:“卿云艾艾,定②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③是一凤。”
①晋文王:司马昭。
②定:到底,究竟。
③故:本来。
邓艾口吃,说话时常自称“艾艾”。晋文王戏弄他说:“卿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是一个凤。”
&&& 18. 嵇中散①既被诛,向子期②举郡计③入洛,文王④引进⑤,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⑥,何以在此?”对曰:“巢、许⑦狷介⑧之士,不足多慕⑨。”王大咨嗟。&&&
①嵇中散:即中散大夫嵇康。
②向子期:名秀,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贤之一。向秀与嵇康、吕安关系很密切,曾经与嵇康在洛邑打铁自娱,与吕安在山阳灌园自遣。向秀生平没有完整的文集,但他未注完的《庄子注》曾得到嵇康的高度赞赏,他的《思旧赋》也被时人赞为冠绝一时。
③郡计:郡里的计簿、账簿。汉制:每到年末,郡太守派遣掾、吏各一人为上计簿使,呈送计簿到京师汇报。
④文王:指晋文帝司马昭。阅读时,我们要注意,因为《世说》是后人记载前人的事,因此,像“景王、文王”这类的称呼都是用了他们死后的谥号或追赠,并非指事件发生时他们的称谓。
⑤引进:向上推荐。
⑥箕山之志:归隐的意愿、志向。箕山,山名,在河南登封东南,尧帝时,巢父、许由隐居于此。后来把归隐之志就说成是箕山之志。
⑦巢、许:指巢父和许由。
⑧狷介:孤高自好。
⑨多慕:称羡、羡慕。
中散大夫嵇康被诛杀后,向子期带着郡簿呈送到洛阳去,文王司马昭推荐了他。在谈话时,司马昭问:“听说您隐居不仕,怎么到京城来了?”向子期回答说:“巢父、许由是孤高傲世之人,不值得羡慕。”司马昭听了,大为赞叹。
晋武帝①始登阼②,探策③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④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⑤,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①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西晋的开国皇帝。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管曹魏的军政大权。第二年1月,司马炎迫使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②登阼:登上帝位。阼,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帝王通常登上阼阶举行祭祀,所以一般也用阼来代指地位。
③探策:策,古代用来占卜的蓍草。&&
探策:指占卜事。
④裴楷: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也是称著当时的名士(前见裴令公)。
⑤清:清明;宁,安宁;贞,一说通“正”,《易经》云:“贞,极也。”引申为中心、首领或至尊。
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得到“一”。要推断帝王能传多少代,在于占卜时所得到数目的多少。因为只得到“一”,晋武帝很不高兴,群臣都吓得脸色发白,没有人敢出声。这时,侍中裴楷进言说:“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成为天下的至尊。”晋武帝一听,很高兴,群臣也都赞叹佩服。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①,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②,见月而喘。”&&&
①琉璃屏:琉璃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矿石材料,汉代从西域传进,近似玻璃。
②吴牛:指水牛,因为生活在江淮间,故称吴牛。水牛怕热,看见太阳误以为是太阳,就喘起气来。后来用吴牛喘月来比喻见到曾经备受其苦的事物而产生怀疑。
满奋怕风,在晋武帝那里坐着,北窗是琉璃屏风,实际上是很严密的,可看上去好像空疏无遮挡,满奋脸上显出为难的神色。武帝笑话他,满奋回答说:“我就好像是吴牛,看见月亮也要气喘。”
诸葛靓①在吴,于朝堂②大会。孙皓③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①诸葛靓:三国时期人。
②朝堂:君主与大臣聚会议事的地方。
③孙皓:字元宗,三国时吴国孙权的孙子。
诸葛靓在吴国时,一次在朝堂大会上,孙皓问:“你的字叫仲思,你所思考的都是些什么呢?”诸葛靓回答说“在家思考孝道,侍奉君王思考忠诚,对于朋友思考让他们信赖我,如此而已。”
&&& 22. 蔡洪①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馀③,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④,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⑤,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⑥。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⑦?”&&&
①蔡洪:字叔开,三国时吴人,吴亡入晋,有才名,著《孤奋论》。1
异:奇异、特殊特别。异才:特别的才能。
②仄陋:同“ 侧陋”
,指出身卑微。岩穴:山洞。古代隐士多住在山里,所以以岩穴指代隐士。
③亡国之馀:亡国的遗民。蔡洪为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
④夜光之珠:也叫隋侯珠。传说隋侯出行,路上见到一条受伤的蛇,隋侯救了它,后来蛇衔明珠来报答他。
⑤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
⑥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
⑦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莫非各位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得无……乎”,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格式,翻译为“莫非……吧?”或“恐怕……吧?”苗裔:后裔、后代。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求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征俊杰。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的遗民,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征召呢?”
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孟津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恐怕各位就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吧!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①问王夷甫②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③善谈名理④,混混⑤有雅致;张茂先⑥论《史》、《汉》⑦,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⑧说延陵⑨、子房(10),亦超超玄著(11)。”&&&
①乐令,即尚书令乐广。
②王夷甫,名衍,琅琊临沂人,司徒王戎的从弟。王衍少年时就长得风度翩翩、神清气朗。与人交谈,亦显得特别聪慧。有一次,他去拜访当时的名士山涛,山涛刚见到他,很是欣赏,说:“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当送他出门时,山涛又叹道:“然误天下苍生者,必此子也。”晋武帝司马炎听到王衍的名气,就向司徒王戎打探,王戎顺势推举了王衍,迁尚书郎、黄门侍郎。到晋怀帝司马炽时,王衍官至司徒、太尉。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把自己族中兄弟都推上了重要岗位。比如,通过太傅司马越的关系,让亲弟弟王澄做了荆州刺史,让从弟王敦做了青州刺史(为东晋的王敦之乱埋下了祸根)。公元311年,石勒发兵攻晋,活捉了王衍,王衍被石勒命士卒推倒囚房墙壁而压死。王衍善谈《老》《庄》之学。在他做黄门侍郎时,家中总是贵客盈门,王衍手执玉柄的拂尘,坐在首席侃侃而谈。有时候信口而出,说得不妥当,就随意更改自己的观点,别人便送他个绰号,叫“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黄赤色矿物质,古时候,人们用黄纸写字,当写错时,便用雌黄涂抹。成语“信口雌黄”就是从这里来的。王衍清谈,有一样好处,就是不爱钱,也不屑说“钱”字。他妻子郭氏和贾充的妻子郭槐是一家人,非常贪吝。郭氏不相信王衍会不失口说“钱”字。有一次,郭氏等王衍睡觉后,让人把他的床四周堆满铜钱。王衍醒来,见床边满是铜钱,无处落脚,就叫佣人“举却阿堵物”。意思是说,把这些物什儿拿走。正是因为有王衍这样一些清谈误国的臣子,造成了“八王之乱”后的永嘉之乱,西晋政权迅速崩溃瓦解。
③裴仆射:裴頠,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司空裴秀的幼子,晋惠帝时为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因诛杨骏有功,封武昌侯奏修国学,官至侍中,左仆射,累迁尚书。“八王之乱”后,为赵王伦所害,年三十四岁。
④名理:即考核名实、分辨事理,乃魏晋时清谈的主要内容。
⑤混混(gǔngǔn):水奔流的样子,用以形容说话滔滔不绝的样子。
⑥张茂先:名华,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名士。张华早年丧父,生活贫困,曾替人放羊,以为生计。但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学问渊博。以一篇《鹪鹩赋》得当时名士阮籍的青睐,被称为“王佐之才”,从此名闻天下。晋武帝时,因灭吴有功,任中书令,封广武侯。晋惠帝即位后,张华周旋于贾皇后与八王之间,虽然最终无法消弭“八王之乱”(张华在“八王之乱”初期就遭杀害),但在贾南风专政时期,四海之内得以暂时太平,张华功不可没。后因京师武库失火,失信于贾皇后。八王之乱发生后,贾皇后被司马伦杀害。张华与裴頠一同被视为眼中钉遭逮捕,张华被杀于前殿马道之南,三族被诛。
⑦《史》《汉》:即指《史记》和《汉书》;靡靡,娓娓动听的样子。
⑧王安丰:即王戎。
⑨延陵:指延陵季子。
(10)子房:张良的字,西汉开国大臣,原是战国时韩国贵族,秦灭韩后,张良举全部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以铁椎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后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争权,被封为留侯。
(11)超超玄箸:超尘拔俗,玄妙明切。箸,通“著”,明显的意思。
众名士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后,尚书令乐广问王夷甫:“今天玩得开心么?”王夷甫回答说:“裴仆射善于谈论名理,滔滔不绝,意趣高雅;张茂先论说《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谈论延陵、子房等人,也超尘拔俗,玄妙明切。”
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①。”孙云:“其山(上山下罪)嵬②以嵯峨,其水(左氵右甲)渫③而扬波,其人磊砢④而英多。”&&&
①贞:正。
②(上山下罪&读“zu&”)嵬:同“崔嵬”,山高峻的样子。
③(左氵右甲)渫(yāxi&):水波重叠的样子。
磊④砢:树木多节。比喻人有异能。
王武子与孙子荆各自描述自己家乡的土地和人物之美。王武子说:“我家乡的土地宽广而平坦,那的水清澈而甘美,那的人物廉洁而正直。”孙子荆说:“我家乡山高大而险峻,那的水波澜叠荡,那里的人物有奇才异能而且英杰众多。”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颍,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加有婚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 【译文】
乐令(乐广)的女儿嫁给了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的哥哥长沙王(司马乂)在洛阳执掌大权,成都王要发兵攻打他。长沙王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当时所有朝内的大臣都心怀恐惧。乐令本来就身负众望,加之和成都王的姻亲关系,就有很多小人在长沙王面前说他坏话。长沙王曾向乐令问及此事,乐令慢慢地说:“我难道会以五个儿子的性命换取一个女儿的性命吗?”
于是长沙王疑虑消除,不再猜忌了。
26. 陆机诣王武子①,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 【注释】
①王武子:王济,字武子,好弓马,善于清谈,西晋名士。
陆机去看望王武子,武子在席前放了好几斛羊奶酪,指着给路基看:“你们江东有什么可以与此匹敌?”陆机说:“有千里莼菜羹,只是还没有放食盐豆豉罢了!”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曰:“患疟②也。”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①中朝:晋南渡以后称渡江前为中朝。中朝经历了四位帝王,即晋武帝、晋惠帝、晋怀帝和晋愍帝,建都洛阳,因此又称洛阳为中朝,也称西晋为中朝。
②虐,疟疾,俗称打摆子病,古人认为是由虐鬼所致。
③尊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④明德,光明磊落的德行。
《礼记》记载:“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虐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库,善惊人小儿(《搜神记》中说为小儿鬼)。”
古时候俗传疟疾是由虐鬼造成的,而且认为虐鬼很小,高大健壮的人很难被它祸害,这当然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东汉光武帝时,大将军景丹就患过疟疾,光武帝曾对景丹说过:“尝闻壮士不病虐,大将军反病虐耶?”景丹病死,估计就是因为这疟疾。
这一则中,我们实在无法揣测药主那样问的真实意图。因为小孩儿的父亲是明德君子,按民间的说法,德高之人不会被邪气所侵。抑或是药主真怀疑小孩儿的父亲患的不是疟疾;抑或是药主想逗弄一下小孩儿——你父亲患了疟疾,看来名不副实,不是真的君子。
小孩儿的回答,可谓妙绝。如果虐子专侵害小人,那就不会称作虐鬼了,当叫它“虐神”!之所以称虐鬼,因为它连君子一起祸害。
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便外出求医讨药。主人问他父亲的病情,他说:“是患虐子。”主人说:“令尊是德行高尚的君子,怎么会患虐子呢?”小儿回答说:“正因为它来祸害君子,所以才是虐鬼。”
崔正熊诣都郡①,都郡将②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③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④之去陈恒。”&&&
①都郡:指州治所的地方。
②都郡将:指太守。
③崔杼:春秋时齐国大夫,弑其君齐庄公。郡守此话的意思是说,崔正雄是弑君逆臣的后代,是在用姓氏与他开玩笑。
④明府:明府君,魏晋时称太守、刺史为明府。&&&
陈恒:春秋时齐国大夫,鲁哀公十四年弑其君齐简公。崔正雄以陈恒的典故针锋相对地回敬了郡守。
崔正熊到州治所去,郡守姓陈,问正熊:“你距离崔杼有多少代?”正熊回答说:“我距离崔杼的时间和明府距离陈恒的时间一样。”
元帝①始过江,谓顾骠骑②曰:“寄人国土③,心常怀惭④。”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⑤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
①元帝:指晋元帝司马睿。
②顾骠骑:指顾荣。荣死后赠骠骑将军。
&③寄人国土:西晋建都洛阳,在中原腹地,过江后建都于建业,建业是吴郡属地,故有客居之感。
④怀惭:怀有惭愧知情。指对不起祖宗。
⑤耿、亳(b&商王祖乙继承其父河亶甲为帝,后来,商朝衰落,任巫贤为相迁都于耿,商朝于是复兴。盘庚因为王室丧乱,曾五迁而建都于亳,改国号为殷,,商朝复兴。
晋元帝刚过江来,对顾荣说:“寄居在别人的土地上,心里常常有惭愧之感。”顾荣跪在地上回答说:“我听说君王以天下为家,因此殷朝的祖乙迁徙到耿地,盘庚五迁居住在亳,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处所。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把国家的重器九鼎迁到洛阳。希望陛下不要把迁都放在心上。”
30. 庾公①造周伯仁,伯仁曰:“君何所欣说而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②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
①庚公:庚亮,字元规,晋成帝之舅,成帝朝辅政,任给事中,徙中书令。造:到..去;造访。周伯仁:周顗(yǐ),字伯仁,袭父爵武城侯,世称周侯,曾任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②直是:只是。清虚:清静淡泊。滓秽:污秽;丑恶。
庚亮去拜访周伯仁,伯仁说:“您喜悦些什么,怎么忽然胖起来了?”庾亮说:“您又优伤些什么,怎么忽然瘦下去了?”伯仁说:“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静淡泊之志一天天增加,污浊的思虑一天天去掉罢了!”
&&& 31. 过江诸人①,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②,藉卉
③饮宴。周侯④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①过江诸人:西晋败亡,元帝于建业建立东晋王朝。士大夫纷纷南渡长江避难。诸人:指东晋朝廷南渡的士族集团人物。
②新亭:古亭名。
③藉卉:坐在草地上。
周侯:周顗。
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页。’”后来用以处境窘迫的人。
从北方渡过长江到建康的一些人,每逢天气晴和的日子常常互相约请到新亭地方,坐在草地开筵饮。武城侯周顗在饮宴中间,喟然叹息说:“江南风景跟中原没有两样,只是眼前的山河与中原不一样!”在座的人都为之哭泣,泪眼相对。只有丞相王导神色严肃地说:“大家正应当同心戮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怎么至于像被俘在晋国的楚囚那样,一味相对悲泣不图振作呢?”
卫洗马①初欲渡江,形神惨悴②,语左右云:“见此芒芒③,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①卫冼(xiǎn)马:指卫玠。
②惨顇(cu&):忧伤憔悴的样子。
③芒芒:通“茫茫”。广大无边的样子。
太子洗马卫玠刚要渡江,面容憔悴,神情凄惨,对身边的人说:“见到这茫茫的江水,禁不住百感交集。如果还没有完全泯灭自己情感的人,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种忧伤呢?”
顾司空①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②,对之疲睡。顾思所以③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④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⑤,机警有锋。”
①顾司空:指顾和;他的祖父是顾荣,死后被赠为司空。
②小极:身体疲乏不适。
③所以:表方法。
④元公:指顾荣死后追赠骠骑将军,谥号为“元公”。
⑤珪璋特达:珪、璋皆为朝会官员所持之器。此处比喻人才出众。
司空顾和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去拜访丞相王导。王导有点疲乏,对着他打瞌睡。顾和考虑着怎样才能和王导见面并请教他的方法,便对同座的人说:“过去常常听元公谈论王公辅佐中宗,保全了江南。现在王公贵体不太舒适,真叫人焦急不安。”王导听见他说,便醒来了。对在座的人评论顾和说:“这个人才德可贵,很机警,词锋犀利。”
会稽①贺生②,体识③清远,言行以礼。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
①会稽:郡名。东晋改为会稽国,治所在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贺生:指贺循,历任吴国内史,死后赠司空。
③体识:认识见解。
会稽郡的贺生,见解高明远大,按照礼节说话做事。不只是东南地区的贤人,实在也是海内的优秀人才。
刘琨①虽隔阂②寇戎,志存本朝③,谓温峤④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⑤,马援知汉光之可辅⑥。今晋祚⑦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⑧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
&&& 【注释】
①刘琨:西晋末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两京失陷自己率领军队抗击石勒、刘曜,志在恢复中原。因为孤军无援,兵败被杀。
②隔阂:阻隔。
③志存本朝:志在拯救晋室。本朝,指晋朝。
④温峤:当时为刘琨谋主。
⑤“班彪识刘氏”句:王莽兵败,天下大乱。刘秀即位于冀州,公孙述称帝于蜀汉。大将军隗嚣,拥兵据陇。班彪当时客于天水,劝隗嚣拥刘兴汉,认为“今民皆讴吟思汉,向仰刘氏”,汉家必复兴。
⑥“马援知汉光之可辅”:马援奉使洛阳,见到汉光武帝刘秀,认为刘秀“恢廓大度”、“才明勇略”,是前世无比的真帝王。后来辅佐刘秀平定天下,破隗嚣,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
⑦晋祚:晋王朝的帝位。
⑧延誉:播扬声誉。
刘琨虽然被隔离在敌人的军队中,但内心里仍志在拯救晋朝。他对温峤说:“班彪能预知刘氏的复兴,马援知道汉光可以辅佐。现在晋朝虽然衰落了,但天命还没有改变,我想在黄河以北的地区立功,让你在长江以南享受声誉,你愿意做吗?”温峤答道:“我温峤虽然不够聪明,才学比不上古人,但是知道您要用桓帝,文帝的品德,建立巨大的功劳,怎么敢推辞我的使命呢!”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①,纲纪②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③主上④幽越⑤,社稷⑥焚灭,山陵⑦夷毁之酷,有黍离⑧之痛。温忠慨深烈⑨,言与泗(10)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11),丞相亦厚相酬纳(12)。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13),此复何忧?”
①始尔,开始。尔,词缀,没有实际义。
②纲纪,指国家的各项制度、法纪。
③陈,陈说,叙述。
④主上,皇帝,这里指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6年11月,刘曜围攻长安,晋愍帝投降,并被赶到平阳,一年后,被杀。
⑤幽越,幽囚颠越,即流亡监禁。
⑥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来也引申泛指国家。
⑦山陵,皇帝的陵墓。
⑧《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周王室东迁洛阳后,有人到镐京一带,看到原来的宗庙宫室被夷为平地,种上了黍稷等作物,顿起忧伤,哀痛周王室的衰微,便作了这首诗。后来用以表示亡国。
⑨忠慨深烈:指忠诚愤慨的感情深厚强烈。
(10)泗,鼻涕。《广韵》解释为涕泗,其实,古时候涕、泗是不同义的。所谓“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后来眼泪鼻涕不分了,都用来形容哭泣的模样。
(11)深自陈结,真诚地陈说结交的意愿。
(12)厚相酬纳,真诚地表示予以接纳。
(13)管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齐桓公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史记》云:“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温峤出任刘琨的使者初到江南来。这时候,江南的政权刚开始建立,纲目法纪还没有制定。温峤初到,对这种种情况很是忧虑。随即拜见丞相王导,诉说晋(愍)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庙被焚烧、先帝陵寝被毁坏的惨酷情况,表现出亡国的哀痛。温峤言语间忠诚愤慨、感情激烈,边说边涕泗横流,丞相王导也随着他一起哭泣。温峤叙述实际情况完毕后,便真诚地提出结交的意愿,王丞相也真诚地予以接纳。温峤出来后,高兴地说:“江南自有像管夷吾那样的人,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王敦①兄含,为光禄勋。敦既逆谋,屯据南州,含委职②奔姑孰。王丞相诣阙谢③。司徒、丞相、扬州官僚问讯④,仓卒不知何辞。顾司空时为扬州别驾⑤,援翰曰:“王光禄远避流言,明公蒙尘⑥路次,群下⑦不宁,不审尊体起居何如?”【注释】
①王敦:晋室东迁,与堂兄弟王导一起辅佐(东)晋元帝司马睿,任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武昌。公元322年以武昌起兵谋反,入建康。当时晋元帝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抵抗王敦。后元帝任王敦为丞相,他伪辞不受,始返武昌。光禄勋:官名,掌管皇帝宿卫侍从。
②委职:弃职;离开职位。姑孰:古城名,东晋时始筑,又名南洲(州),故址在今安徽省当涂县。
③“王丞”句:王敦谋反,王导天天领着家里子弟到朝廷待罪。
④“司徒”句:王敦叛变时,王导为司空、扬州刺史。晋明帝时调为司徒,晋成帝时任丞相,所以这里说有司徒、丞相府的官僚,疑误。官僚:官属;官府所统属的官吏。仓卒(c&):匆忙。
⑤别驾:官名,刺史的属官,职务是随刺史外出视察的。翰:笔。
⑥蒙尘:蒙受风尘。指王导天天诣阙谢罪。路次:路中。群下:僚属;部下。起居:日常生活。
⑦群下:指僚佐下属。
王敦的哥哥王含任光禄勋。王敦一件谋反以后,领兵驻扎在南州。王含就弃职投奔姑孰。丞相王导为这事上朝谢罪。这时候,司徒、丞相、扬州府中的官员都来打听消息,匆忙间不知应该怎样措辞。司空顾和当时任扬州别驾,拿起笔来写道:“王光禄远远地躲开了流言,明公每天在路上风尘仆仆,下属们心里都很不安,不知贵体饮食起居怎么样?”
郗太尉①拜司空,语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纭,遂至台鼎②。朱博翰音③,实愧于怀。”
&&& 【注释】
①郗太尉:郗鉴,字道徽,官至太尉。
②台鼎:古代称三公为台鼎。
③朱博翰音:比喻空名得进,徒有虚名。&&
朱博:汉人,曾经出任宰相。& 翰音,高扬的声音,比喻空名。
郗太尉被任命为司空,对同坐的人说:“我此生的愿望并不多,正赶上世事纷乱,于是官升至三公。这就像朱博空名得到晋升一样,实在在心里感到惭愧。”
高坐道人①不作汉语②。或③问此意,简文③曰:“以简④应对之烦⑤。”
①高坐道人:西域和尚,胡名尸黎密。据说本是王子身份,后让国与弟,遁身空门。晋怀帝永嘉年间来到中土,受到当时许多名流,诸如王导、周顗等的敬重。其品行高洁简约,不学晋语。与人说话,都要通过翻译。尸黎密于晋成帝咸和年间去世,享年80岁。他经常在石子冈一带行头陀行(即修习头陀苦行),死于梅冈,随即葬在了那里。晋成帝司马衍为了纪念他,便于冢边建立寺庙,叫高坐寺。高坐,上座,表示对尸黎密的敬仰。道人,这里指和尚。古时偶尔也称得道的高僧为道人。
②不作汉语:不学讲汉语(晋语)。这里,是“汉语”这个词汇在文学作品中的首次出现。
②或: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有人。
③简文:即简文帝司马昱,字道万,司马炎的幼子,52岁时被桓温扶上帝位,在位一年。按:简文帝即位时,尸黎密已去世了三十多年。所以,这一则中讲的事当发生在简文帝年轻的时候。
④以简,用以简省。
⑤应对之烦,应酬之类的烦扰
高坐道人(和尚)不说汉语,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简文帝说:“这样可以省去一些应酬的烦扰。”
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①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③。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②嵇、阮!”
①隐:凭依。
②啸咏:亦称歌啸、吟啸、长啸、讽啸等。&&
啸咏:在晋代极为盛行,以至被视为文人名士风度。阮籍、王徽之、孙登等人均善于啸咏。啸咏多半在深山幽谷、茂林修竹之间。在大庭广众之间,则是一种旁若无人的傲慢行为。
③希:仰慕,引申为仿效。
周仆射(周顗)举止文雅,仪表堂堂,去拜访王公(王导),下车的时候,有好几个人搀扶着,王公含笑看着他。落座后,就傲然啸咏起来。王公问道:“你是想效仿嵇康、阮籍吗?”
周顗回答:“ 我怎么敢舍弃眼前的明公,而去效仿遥远的嵇康、阮籍呢?”
庾公尝入佛图①,见卧佛②,曰:“此子疲于津梁③。”于时以为名言。&&&
①浮图:指佛寺,又作浮屠。
②卧佛:睡卧的如来佛像。
③津梁:桥梁,引申为起桥梁作用的事物。此处指普度众生,以脱离苦海。
庾公曾经进入一座佛寺,看见一尊佛像,说道:“这个人因为普度众生太疲乏了。”在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名言。
42. 挚瞻①
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年始二十九。尝别王敦,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②,亦太早。”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早;比之甘罗③,已为太老。”
①& 挚瞻:字景游,东晋人。
②万石(d &n
):汉代以俸禄多少来表示官职等级。太守为二千石,挚瞻曾作四郡太守,现又作内史,所以说万石,此处有嘲笑的意思。
③甘罗:战国时秦人,秦相甘茂的孙子。十二岁为秦上卿。
&挚瞻曾历任四郡太守和大将军王敦的户曹参军,后来又出任内史。当时刚二十九岁。去王敦那里告别,王敦对挚瞻说:“你还不到三十岁,就作了高官,这有些早了。”
挚瞻回答:“ 和将军相比,是稍微早了点;和甘罗比,已经算是很老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父亲,父亲不在,他就叫他的儿子摆设了了果品招待他,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您的家果。”小儿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的家禽。”
孔廷尉① 以裘②与③从弟④沈⑤,沈辞不受。廷尉曰:“晏平仲⑥之俭,祠⑦其先人,豚肩⑧不掩豆⑨,犹狐裘数十年,卿复何辞此?”于是受而服之⑨。
&&& ①
孔廷尉:即上文中说的孔君平孔坦。
②裘:皮袄。
③与:给与,送给。
④从弟:堂弟,叔伯家的弟弟。
⑤沈:即孔沈,字德度,会稽山阴人。有美名,《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下》中称“沈为孔家金”,官至琅琊王文学。
⑥晏平仲: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谥平,字仲,主张节俭,据说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
⑦祠:名词动用,祭祀。
⑧豚肩:猪腿,猪肘子。
⑨豆:盛食物用的器具,形似高脚盘。
(10)服之:即把狐裘穿在了身上。
孔廷尉想送一件皮袄给从弟孔沈,孔沈推辞,不肯接受。孔廷尉说:“晏平仲是如此节俭,他祭祀祖先的时候,供品用的猪腿并起来还不能装不满一豆,尚且还穿了几十年的狐皮大衣,你又何必要拒绝呢?”于是,孔沈接受了皮袄,穿在了身上。
45. 佛图澄①与诸石②游,林公③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④。”& 【注释】
&&&&&①佛图澄:和尚名,晋代永嘉年间到洛阳。
②诸石:指石勒、石虎等人,羯族人。东晋时石勒侵入中原,大肆杀戮,建立后赵政权。石勒死,堂弟石虎袭位。&&&
③林公:支遁,字道林。这里尊称为林公。
&&&&&④海鸥鸟:据《列子,黄帝篇》说:海边有个人喜欢海鸥,天天到海上去跟海鸥玩,一天他父亲要他捉一只海鸥回来玩,结果他到海上,海鸥再也不飞下来了。这里引用这个故事。是说佛图澄清净无巧诈之心,不分物我。
佛图澄与石氏诸人有交往,支道林说:“他把石虎当做海鸥鸟。”
46. 谢仁祖①年八岁,谢豫章②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③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④,焉别颜回?”
&& 【注释】
①谢仁祖:谢尚,字仁祖,官至镇西将军、豫州刺史。
②谢豫章:谢鲲,字幼舆,曾任豫章太守。
③一坐:所有在座的人。坐,同“ 座”。&
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好学乐道,以德行著称,不幸早亡。
④尼父:指孔子,孔子被尊称为"“尼父”。.父:古代男子的美称。
谢仁祖(谢尚)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谢鲲)带着他送客。此时谢仁祖已经是聪明颖悟,应答敏捷的上流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坐中的颜回呀。”
谢仁祖答道:“坐上没有孔子,怎么能区别出颜回呢?”
陶公①疾笃②,都无献替③之言,朝士
④以为⑤恨。仁祖闻之,曰:“时无竖刁⑥,故不贻陶公话言⑦。”时贤以为德音⑧。
&&& 【注释】
①陶公:陶侃,字士衡,其祖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迁徙至寻阳(今江西九江,唐改浔阳)。陶侃由司空张华举荐入郎中,但在门阀制度的压抑下,只补任武冈(今湖南邵阳武冈)县令。西晋末年,受八王之乱的影响,江南局势动荡。陶侃投身戎旅,方得施展才华,成为东晋一代名将。历任湘、广、荆州刺史。晋成帝时,陶侃因破苏峻之乱有功,迁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赠大司马。
②疾笃:病势沉重。
③献替:对君主劝善规过、兴利除弊。
&&&&④朝士:朝中的官员。
⑤以为:以之为。恨,遗憾。
⑥竖刁:春秋时齐桓公手下三大佞臣(竖刁、开方、易牙)之一,齐国临淄人。竖刁为了成为齐桓公的近臣,自宫为阉人。其人擅于献谄,管仲死后,齐桓公重用竖刁、开方和易牙,致使齐国乱政。
贻,遗留。
⑦话言:话语,这里之遗言、遗训。
⑧德音,有德之言。
& 【译文】
&&&&&陶侃病重,但关于对君主的规劝以及朝廷的利弊等方面,都没有什么要说的话,朝中官员觉得很遗憾。谢仁祖听到这件事后,说:“现在没有像竖刁那样的小人,所以陶公不用留下什么遗训。”当时士人认为这是有德者说的话。
& 48. 竺法深①在简文②坐,刘尹③问:“道人④何以游⑤朱门⑥?”答曰:“君自见朱门,贫道如游蓬户 ⑦。”或云卞令⑧。&&&
①竺法深:两晋高僧,也就是《德行第一》中散骑常侍桓彝称“不宜说之”的深公。
②简文:即简文帝司马昱。
③刘尹:指丹阳尹刘惔(d&n)。
④道人:晋代有称和尚为道人的习惯。如前,高坐道人,亦是和尚。和尚有时也自称贫道。
⑤游:交游,游走。
⑥朱门:朱漆大门,指富贵之第。
⑦蓬户:简陋门户,指贫苦之家。
或:有人。
⑧卞令:卞壶,字望之,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东晋大臣,晋明帝时任尚书令。成帝时,卞壶以尚书令领军将军,都督太行东诸军事,拒苏峻之叛,败而战死。
竺法深成了简文帝的座上客,丹阳尹刘惔问道:“和尚怎么游走于富贵之第?”竺法深答道:“您自是只看到富贵之第,对我来说,与游走于贫苦之家并无二致。”有人说,不是刘惔发问,而是卞壶。
孙盛①为庾公记室参军②,从猎,将其二儿俱行。庾公 ③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 ④,时年七八岁,庾谓曰:“君亦复来邪?”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①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东晋著名的史学家,博学多闻,著述颇丰,见于记载的有《魏氏春秋》与《晋阳秋》,可惜都已失佚。官历著作郎,浏阳令。庾亮为荆州刺史时,以孙盛为征西主簿,后累迁长沙太守,秘书监。
②记室参军:将军幕府中主管文书的官名。
③庾公:即庾亮,字元规,颖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晋成帝司马衍的舅舅(成帝母后庾文君的哥哥)。庾太后临朝称制时,由庾亮掌管实权。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迁镇武昌”。庾亮楼为古代江州名胜之一,多次出现在历代诗文中。
④齐庄:即孙放,字齐庄,孙盛次子。
⑤无小无大,从公于迈:语出《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p&n岸边)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p&ip&i,旗帜飘动的样子),鸾声哕哕(hu&hu&有节奏的铃声)。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意思是说,在泮水滨游乐、采芹时,看到鲁侯大驾光临,车上旌旗飘飘,铃音哕哕。大小官员,前呼后拥地都跟随鲁僖公一起出游。
孙盛担任庾亮的记室参军,一次跟随庾亮去围猎,把两个儿子也一并带去了。庾亮事先不知,在猎场忽然看见孙盛的次子齐庄,齐庄当时七八岁的样子。庾亮就问他:“你也来了?”齐庄应声回答:“正如古诗所说的‘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孙齐由①、齐庄②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③”,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④。”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 ⑤。”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对。&&&
①孙齐由:名潜,孙盛的长子,官至豫章太守。殷仲堪讨伐王国宝时,逼令孙潜为咨议参军,孙潜坚持推辞,不肯就任,不久忧卒。
②齐庄:即孙放,字齐庄,孙盛的次子,卒长沙王相。
③字:表字。古人除了名之外,还有字,互为表里,故称表字。
④许由:上古尧帝时的隐士。
⑤庄周: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人称其为“南华真人”,著有《庄子》(据考证,为庄子与其弟子及后代学者合著),故又称《南华经》。
仲尼: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译文】
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候去拜见庾亮,庾亮问齐由表字是什么,齐由答道:“字齐由。”庾公又问;“想向谁看齐呢?”齐由答道:“向许由看齐。”接着问齐庄表字是什么,齐庄答道:“字齐庄。”庾公又问:“想向谁看齐?”齐庄答道:“向庄周看齐。”庾公问:“怎么不仰慕孔子而仰慕庄周呢?”齐庄答道:“圣人生来就知道一切,所以很难仰慕。”庾公非常喜欢齐庒的对答。
张玄之①、顾敷②是顾和中外孙③,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 ④,张颇不恹⑤。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⑥,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⑦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①张玄之:字祖希,吴郡太守张澄的孙子,历任吏部尚书,出为冠军将军、吴兴太守,世称张吴兴。与同时的会稽内史谢玄并称二玄,时人论为南北之望。
②顾敷:字祖根,吴郡人,司空顾和的孙子,仕至著作郎,卒于二十三岁。
③中外孙:孙子和外孙。
④偏至:偏向,格外,特别。
&⑤不恹(yān):不满意。
&⑥般泥洹(yu&n):即涅槃,佛教语,指修行的最高境界,说白了,就是指僧尼的死亡。
⑦&忘情:不动情,即哀乐不动于心,得失不形于色。
张玄之与顾敷是顾和的外孙和孙子,两人小时候都很聪明。顾和很赏识他俩,但又经常说顾敷稍胜一筹,所以特别亲重,张玄之对此不满。在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的时候,顾和带他俩一起到寺庙中。看到佛涅槃时的卧像,佛旁边的弟子有哭泣的,有不哭泣的,顾和便问两个孙子为什么会这样。张玄之解释说:“受佛宠爱的就哭,不受佛宠爱的就不哭。“顾敷反驳说:”不是这样,应该是因为忘情才不哭,不能忘情才哭。”
& 52. 庾法畅 ①造庾太尉②,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①庾法畅:晋代僧人。
②庾太尉:指庾亮,死后追赠太尉。
③麈(zhǔ)尾:六朝之时,清谈名士多执此物。麈,是一种大鹿,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动。“麈尾”有领袖群伦之意。
庾法畅去拜访庾太尉,手持的麈尾极好。庾公说“这麈尾这么好,怎么能保留得住?”庾法畅说:“廉洁的人不会求要,贪婪的人索要我不给,因此能够在我手里。”
庾穉恭①为荆州,以毛扇②上武帝③,武帝疑是故物。侍中刘劭④曰:“柏梁⑤云构
⑥,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锺、夔 ⑦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①庾穉恭:名翼,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公元340年,其兄太尉庾亮死后,东晋朝廷以庾穉恭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进征南将军。庾穉恭也是东晋书法家,早年与王羲之齐名,后王羲之书法精进,名闻天下,学其书者甚众。庾穉恭知道后,心里不服,决定回京城与王羲之一比高下。后来,在庾亮处得观王羲之的书作,才心服口服。穉,“稚”的异体字。
②毛扇:一种用羽毛做的扇子。西晋文学家傅咸在《羽扇赋序》中介绍,羽扇本出自吴地,不被世人看重。灭吴之后传入中原,翕然而贵,无人不用。关于进献羽毛扇的故事,《晋书》中记载的主人公均不相同,说的是庾怿(庾穉恭的哥哥)以白羽扇献给晋成帝,帝嫌其非新,不高兴,退还给了他。原文如下:“怿尝以白羽扇献成帝,帝嫌其非新,反之。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大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夔牙先聆其音。怿之上扇,以好不以新。’后怿闻之,曰:
‘此人宜在帝之左右。’”
③武帝:即晋武帝司马炎。
④刘劭:字彦祖,彭城丛亭里(今江苏徐州)人。刘劭博学多闻,善书法。历任侍中、豫章太守。
⑤柏梁:即柏梁台,汉武帝造,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
⑥云构:高耸入云的大建筑。
⑦钟、夔:钟指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善辩音乐,俞伯牙弹琴时,高山流水之音,钟子期都能领会,被伯牙视为知音。夔指上古舜帝时的乐正。这里,钟、夔代指精通和懂得鉴赏音乐的人。
庾穉恭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晋武帝怀疑不是新的。侍中刘劭说:“柏梁那样高耸入云的楼台,是工匠们先呆在里面;管弦齐奏,也是知音者和乐工们先审订它的音。庾穉恭进献羽毛扇,是因为扇好,不是因为扇新。”庾穉恭后来听到这件事,说:“这个人适合在皇帝身边。”
何骠骑①亡后,征褚公②入。既至石头③,王长史④、刘尹⑤同诣褚。褚曰:“真长何以处我?”真长顾王曰:“此子能言。”褚因视王,王曰:“国自有周公
⑥。”
①何骠骑:何充,东晋康帝时任骠骑将军。康帝死后,穆帝即位,何充任宰相,辅佐朝政。
②褚公:褚裒(p&u),任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当时朝议以为他是褚太后的父亲,宜掌朝政,就征他入朝。
③石头:石头城,在建康附近。
④王长史:王濛,字仲祖,任司徒左长史。
⑤刘尹:刘真长,他和王濛同是会稽王司马昱的座上客。
⑥周公:西周时人,周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周公辅佐朝政,平定叛乱,创制礼法。这里用周公比喻会稽王司马里。当时司马里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诸太后诏他专总万机。所以有人劝褚裒把国政交付给他,仍回京口。
骠骑将军何充逝世后,朝廷征召褚裒入朝。褚裒到石头城后,左长史王濛和丹阳尹刘真长一起去拜访他。褚裒问道:“真长,朝廷怎么安置我呢?”真长看着王濛说:“这位能告诉您。”褚裒于是望着王濛,王濛说:“朝中本来有周公。”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①& 桓公北征:桓公,名桓温,东晋人。北征,指北上伐燕。
&②& 琅邪:官名,指琅邪内史。
③& 十围:围,有两种解法,一指两臂合抱,一指两手合围,此指后者。
④泫然:泪水下落的样子。
桓公北伐,经过金城时,看见以前他做琅邪内史时所种下的树,现在都有十围那么粗了。他感慨地说:“树尚且长得这么快,人又怎能忍受(得了岁月的消磨)呢?”把着树枝,攀着枝条,感慨地落下了眼泪。
56. 简文作抚军
① 时,尝与桓宣武 ②俱入朝,更相③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① 抚军:即抚军将军。
②桓宣武:指桓温,时为大司马。
③更相:互相。
&④伯也执殳(shū),为王前驱:引自《诗经·卫风·伯兮》。兄弟中长者为伯。殳(shu),兵器。前驱:走在前面的战士或卫士。
简文帝做抚军的时候,曾经和桓温一起入朝,互相推让,请对方在前边走。桓温不得已就走在了前面,于是说:“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帝说:“这正是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顾悦①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 【注释】
&①顾悦:字君叔,官至尚书左丞。
【译文】顾悦和简文帝(司马昱)同岁,可顾悦的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你的头发为什么先白了?”顾悦回答:“
蒲柳柔弱,到秋天叶子就落了;松柏坚实,越历经风霜越茂盛。
&58. 桓公入峡①,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②,如何?”
&&& 【注释】
①桓公入峡,指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桓温率兵经三峡伐蜀。
②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尽孝道则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既然要做忠臣,为帝王赴汤蹈火,就不能做孝子而顾及生命,因此不能忠孝两全,于是桓温惆怅、叹息,暗借“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的典故。
大将军桓温伐蜀时率兵进入三峡,看到陡峭的山崖如从天而悬,翻滚的波涛奔流迅疾,于是叹道:“既已决定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怎么办啊?”
初,荧惑①入太微②,寻废海西 ③,简文登阼④,复入太微,帝恶之⑤。时郗超⑥为中书在直⑦。引超入曰:“天命修短⑧,故非所计,政当⑨无复近日事(10)不?”超曰:“大司马方将外固封疆,内镇社稷,必无若此之虑。臣为陛下以百口保之。”帝因诵庾仲初(11)诗曰:“志士痛朝危(12),忠臣哀主辱。”声甚凄厉。郗受假还东,帝曰:“致意尊公(13),家国之事,遂至于此!由是身不能以道(14)匡卫,思患预防(15)。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因泣下流襟。
①荧惑:星名,即现在所讲的火星。由于火星荧荧如火,时明时暗,行踪不定,令人迷惑,因此古人称之为荧惑。
②太微:古人观测天象时,常常把星空分为几个区域。比如,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太微即太微垣。
③寻废海西:指公元371年桓温废晋废帝司马奕为海西县公。寻,不久。海西,指海西公司马奕。
④登阼:登基,即位。
⑤帝恶之:公元371年闰十月,荧惑进入太微垣,十一月,晋废帝司马奕被桓温废为东海王,接着,十二月又被废为海西公,并拥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因此,当荧惑再次进入太微垣,简文帝鉴于司马奕被废,害怕又发生废立之事。
⑥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名臣郗鉴的孙子,司空郗愔的儿子。初为大司马桓温的参军,桓温立简文帝,郗超入朝为中书侍郎,后为司徒左长史。
⑦在直:就是今天所说的值日。“直”通“值”。
⑧天命修短:国运的长短。天命,上天赋予的国运。修,长。
⑨政当:只是。政,只是。当,将,表推测。
(10)近日事:即指桓温废司马奕之事。
(11)庾仲初:名阐,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东晋文学家,作《扬都赋》,为世所重。
(12)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意思是,志士因朝廷危急而痛心,忠臣因君主受辱而哀伤。
(13)尊公:这里是简文帝对郗超父亲的敬称。郗超的父亲郗愔曾备受司马昱的赏识,司马昱即位后,以郗愔都浙江东五郡军事,镇守会稽。
(14)以道匡卫:以正确的主张和方式来纠正和保卫。
(15)思患预防:预见到隐患而加以防范。
当初,火星进入太微垣,不久,废弃了海西公。简文帝即位后,火星又进入太微垣,简文帝对此深感厌恶。当时,郗超任中书侍郎,正值当班。简文帝便命人把他引进里面,说:“国运的长短,原本就不是我所能筹计的,只是不会再发生最近那件事吧?”郗超回答说:“大司马桓温正在准备对外巩固边疆,对内安定国家,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心思。臣下可以用上百口家人的性命为陛下担保。”简文帝于是吟诵起庾仲初的《从征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声音非常凄厉。后来郗超请假东回会稽看望父亲,简文帝对他说:“请代我向令尊问好,晋室和国家的事情,竟到了这种衰颓的地步!因此我不能用正确的主张来加以匡卫,也不能思虑到灾祸之将至,以防患于未然。我羞愧、感慨之深重,又怎能用言语来表达啊!”说完便泪下如雨,沾湿了衣襟。
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①。宣武至,问:“上何在?”简文曰:“某在斯②。”时人以为能。&&&&
& ①宣武:即桓温。
②某在斯:语出《论语·卫灵公》,其云:“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意思是说,一个叫冕的乐师(古代的乐师大多是瞎子,冕就是一名瞎子)来拜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就告诉他:“台阶。”走到坐席边,孔子又告诉他:“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子一一介绍给冕说:“某某在这里,某某在那里。”简文帝在暗室中召见桓温,以孔子对盲人的语言回答他,寓意很深,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善于言语。
简文帝坐在暗室中,召桓温进宫。桓温到了,问:“皇上在哪里?”简文帝回答说:“我在这。”当时人们认为简文帝回答得很巧妙。
简文入华林园①,顾谓左右曰:“会心②处不必在远。翳然③林水,便自有濠、濮④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①华林园:宫苑名,在东晋都城建康,本来是吴国的旧时宫苑,晋朝渡江后,仿照洛阳名园修葺而成。
&②会心:领悟,领会。
&③翳然:遮蔽的样子。
&④濠、濮:两条水的名。《庄子秋水》中记载了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以及庄子垂钓于濮水的故事;抒发了庄子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
简文帝走入华林园,回过头来对侍从们说:“让人神意相得的地方不必在远处。在幽深的林木与溪水间,就会产生庄子戏语濠水之上,垂钓于濮水之间的内心里的向往。感觉就像鸟兽禽鱼,自己来跟人亲近一样。”
62. 谢太傅
①语王右军 ②曰:“中年丧于哀乐 ③,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④。”王曰:“年在桑榆⑤,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⑥。恒恐儿辈觉损 ⑦欣乐之趣。”&&&
①谢太傅:指谢安;谢安字安石,官至尚书仆谢,死后赠太傅,谥号文靖。
②王右军,王羲之,字逸少,小字阿菟,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或王会稽。书初学卫夫人,后从张芝、钟繇,博采众长、诸体皆备,被后人誉为“书圣”。
& ③哀乐:悲哀与快乐,此处偏指悲哀。
&④恶:心境不好。
&⑤桑榆:桑榆,《初学记》云:“日垂西,影在树端,谓之桑榆。”意思是说,太阳下山时,阳光只照到桑树、榆树的树梢。故桑榆借指黄昏或人的晚年。
⑥赖丝竹陶写:“陶”指陶冶性情;写通“泻”,指排遣忧闷。借助音乐来陶冶和抒发。丝竹,音乐的代称,丝指弹弦乐器,竹指吹奏乐器。
&⑦觉损:减损。
&太傅谢安对右军王羲之说:“中年以来,容易受哀伤情绪的折磨,和亲朋好友话别,总要忧郁好几天。”王羲之说:“到了晚年,自然会这样,只能借助音乐来寄兴消愁。还要经常担心儿辈们发觉并效仿,而减少他们欢乐的情趣。”
支道林①常②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③。”支曰:“贫道④重其神骏。”
&①支道林:支遁,字道林,东晋名僧。
&②常:通“尝”,曾经。
&③韵:高雅。
&④贫道:僧人自称。
支道林曾经蓄养了几匹马。有人说:“僧人养马不高雅。”支道林说:“贫道看重的是马的神态俊逸。”
刘尹①与桓宣武②共听讲③《礼记》④。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⑤玄门⑥。”刘曰:“此未关至极⑦,自是金华殿⑧之语。”
①刘尹:即丹阳尹刘惔(t&n)。
②桓宣武:即桓温。
③听讲:听人讲授。
④《礼记》: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订而成。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称《大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礼记》,就是《小戴礼记》,它的流传得益于东汉著名学者郑玄的出色注解。
⑤咫尺:指很小的距离。咫,古代的长度单位,周制一咫为八寸。
⑥玄门:本是佛门的另一种称呼,这里指玄奥之境。
⑦未关:没有涉及,没有关系到。&&&&&&&&&&&&&&&&&&&&
至极:指某种状态的最高境界。
⑧金华殿:宫殿名,汉成帝经常在此听郑宽中、张禹讲《尚书》《论语》。由于郑、张讲的内容没有新意,后人就用“金华殿语”比喻那些没有到达高妙境界的言论。
丹阳尹刘惔和大将军桓温一起听讲《礼记》。桓温说:“当听到有所领悟的时候,就觉得离高深的境界不远了。”刘惔说:“这还没涉及到最精妙的地方,只不过是像金华殿里的老生常谈。”
羊秉①为抚军参军,少亡,有令誉。夏侯孝若②为之叙③,极相赞悼。羊权④为黄门侍郎⑤,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⑥。是卿何物?有后不?”权潸然对曰:“亡伯令问夙彰⑦,而无有继嗣。虽名播天听⑧,然胤绝圣世⑨。”帝嗟慨久之。
①羊秉:字长达,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新泰是羊祜各取新甫山、泰山之首字,改平阳为新泰&)人,曾祖羊续,羊祜是他的堂叔。羊秉的伯父羊祉与郑氏无子,于是祧养羊秉,羊秉十岁时,郑氏去世,羊秉思容尽哀。不久,羊祉也去世了,羊秉的叔父们都对他很好。后出仕为当时的抚军将军(后来的简文帝司马昱)的参军。年三十二岁去世。
②夏侯孝若:名湛,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大臣,文学家,与当时的潘安交好,因两人貌美,时人誉为“连璧”。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世称“夏侯常侍”。
③叙:作叙文,也就是传记之类。
④羊权:字道舆,徐州刺史羊悦之子,迁黄门侍郎、尚书中丞。据《真诰·运象篇第一》记载,羊权是一个颇有艳福的人。有个叫萼绿华的美丽仙女,每月去羊权家六次,赠送些诗和手巾以及金玉条脱(指环之类)给他。李商隐诗句“羊权须得金条脱”,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⑤黄门侍郎:官名,侍从皇帝,负责传达诏命。
⑥绝可想:实在让人怀念。绝,极。
⑦夙彰:一向显著。夙,向来,一向。彰,彰显,显著。
⑧天听:指皇帝的听闻。
⑨胤绝圣世:意思是没有后代领受皇帝的隆恩(这里指名播天听)。胤,后代。圣世,当代圣上,这里是对皇帝的谀辞。
羊秉任抚军将军(简文帝司马昱)的参军,很年轻就去世了,他生前很有名望。夏侯湛为他写过叙文,极力赞颂并哀悼他。羊权任黄门侍郎时,一次,陪侍简文帝。简文帝问他:“夏侯湛写的《羊秉叙》,让人很怀念羊秉。他是你什么人呢?有后代没有?”羊权流着眼泪回答说:“亡伯的美誉一向显著,可是没有后代。虽然他的声名还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可是他没有后嗣来领受这份圣恩。”简文帝听后,感叹良久。
王长史①与刘真长②别后相见,王谓刘曰:“卿更长进。”答曰:“此若天之自高耳。
①王长史:即司徒左长史王濛,
②刘真长:即丹阳尹刘惔,善于清谈与王濛是好朋友,二人齐名,并称“王刘”。
③“此若”句:语出《庄子·田子方》“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至高,地之至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刘惔以此标榜自己为至人,即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司徒左长史王濛与刘真长两人别后重逢,王濛对刘真长说:“你更有长进了。”刘真长回答说:“这个就像天本来就那么高而已。”
刘尹①云:“人想王荆产②佳,此想长松下当有清风耳。”
①刘尹:即刘惔,字真长。
②王荆产:即王微,字荆产。
刘惔说:“人们想着王荆产优秀,这时想想高大的松树下当然会有清风罢了。”
王仲祖①闻蛮语不解,茫然曰:“若使介葛卢②来朝,故当不昧此语。”&&&&
&①王仲祖:即王濛,字仲祖。
&②介葛卢:春秋时介国国君,相传通兽语。
王仲祖听不懂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失望地说:“假使介葛卢来访问,肯定不会被这种语言弄得糊里糊涂的。”
刘真长为丹阳尹①,许玄度②出都③就刘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④。”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⑤,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⑥在坐曰:“令巢、许⑦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①丹阳尹:东晋的京畿长官。东晋定都建康,建康隶属于丹阳郡。
②许玄度:名询,高阳(今河北保定)人。自小聪明,有神童之称,长而风情简素,有文藻,与孙绰并称一时文宗。善清谈,好游涉。曾被辟为司徒掾,不肯就任。早卒。
③出都:到京都。
④东山:在绍兴上虞,谢安曾于此隐居。这里借指为隐居之处。
⑤卿若知吉凶由人:刘真长说这话,是吉凶祸福不由人意的意思。《左传》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意思是说祸福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由人自己的行为招致。看来春秋时期的人很乐观,有充分的自信力。到东晋时,由于人们看到了更多的祸福变数、生死无常,这种自信力慢慢缺失了,也就对儒家的言论进行了修正。
⑥王逸少:即王羲之。
⑦巢、许:传说中尧帝时代的著名隐士巢父和许由。
⑧稷、契:都是上古帝喾的儿子。稷,即后稷,为帝喾元妃姜嫄所生,又名弃,尧舜时任农官,管理农事,为周的始祖;契,为帝喾次妃简狄所生,协助大禹治水,封商地,为商的始祖。详情请参看渔火拙作《史丛札记》
刘真长任丹阳尹时,许玄度到京都去,便在刘真长那里就宿。刘真长为他准备了簇新华丽的床帐,丰盛可口的饮食。许玄度说:“如果能保全住这个地方,远远胜过隐居于东山。”刘真长说:“你如果能确认吉凶祸福都由人定,我怎么会不保全这里呢!”当时王逸少也在座,就说:“如果巢父、许由遇见稷和契,一定不会说这样的话。”刘、许二人听了,都面带愧色。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①。谢悠然远想,有高世②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③;文王旰食,日不暇给④。今四郊多垒⑤,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⑥致患邪?”
①冶城: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所,故址在今南京市。晋孝武帝在城中建寺,晋安帝时改为花园,修筑了亭台楼阁。
②高世:高出尘世,指超尘脱俗。
③手足胼胝(pi&nzhī):手掌和脚板生满茧子,形容极其劳苦。
③文王旰(g&n)食:周文王姬昌政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旰,天晚。
④日不暇给:事务繁重,时间不够用。
⑤四野多垒:形容敌情严重,形势危急。
⑥清言:清谈。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太傅谢安一起登上冶城,谢安悠然遐想,有超尘脱俗的志趣。王羲之便对谢安说:“夏禹为国事操劳,手脚都长了茧子;周文王忙到晚上才吃饭,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现在国家四周战乱频繁,人人应该自觉地为国家效劳。而空谈荒废政务,浮辞妨害要事,恐怕不是当今所应该做的事。”谢安回答说:“秦国任用商鞅,可是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是清谈所招致的祸患吗?”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俄③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④曰:“撒盐⑤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⑦。”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⑧,左将军王凝之⑨妻也。【注释】
①内集:家里人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
②文义:文章的内容。
③俄而:一会儿,不久。
④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字长度。少有才名,《续晋阳秋》说他“文义艳发,名亚于玄”,官至东阳太守。
⑤撒盐:是当时的一种风俗。遭遇不吉利的事或参与有危险的事之前则向空中及自己身上撒盐,以辟邪气。
⑥差可拟:勉强可以比拟。
⑦因风起:随风起荡。
⑧无奕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无奕,就是谢安的大哥谢无奕,也就是前面德行篇说的那个罚犯法老翁喝酒的谢奕。
⑨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徽之、王献之的哥哥,谢道韫的丈夫。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凝之信仰五斗米道,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亦为五斗米道道徒)攻会稽,王凝之谓民吏曰:“不须备防,吾已请大道,许遣鬼兵相助,贼自破也。”既不设防,于是为孙恩所杀。可见王凝之的糊涂,难怪谢道韫对他不满,曾经对太傅谢安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太傅谢安在一个寒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们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又急又大,谢安兴致盎然地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心里非常高兴。这个侄女就是谢安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王中郎①令伏玄度②、习凿齿③论青、楚人物④,临成,以示韩康伯⑤。康伯都无言,王曰:“何故不言?”韩曰:“无可无不可⑥。”
①王中郎:即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简文帝为抚军时,辟为掾属,后出为桓温长史,累迁侍中、中书令,领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王坦之一生中对东晋最大的贡献,就是在简文帝临终前,与谢安力谏简文帝不要以桓温仿周公事居摄,才使得东晋政权没有落入桓温之手。
②伏玄度:名滔,青州平昌安丘人。少有才学,举秀才。后为大司马桓温参军,领大著作,掌国史,领游击将军。
③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少以文称,善尺牍。桓温为荆州刺史时,辟为从事。历治中、别驾,迁荥阳太守。
④论青、楚人物:即评论青州、荆楚两地的历代名人。青,青州,古代中国九州之一,大致包括东部和东北部。楚,荆州。楚国旧号荆,称荆楚。这个评论被记载于《伏滔集·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伏玄度与习凿齿曾辩论青楚历代人物的优劣得失,实际上是赞扬各自家乡之佼佼者。
⑤韩康伯:韩伯,字康伯,善玄理,任豫州太守、丹阳史、吏部尚书。死后谥号为太常。
⑥无可无不可:即无所谓可以,也无所谓不可以。语出《论语·微子第八章》:“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本指孔子对待为官或退隐,并无成见,只是相机而行。后来指人对事不明确表态,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
北中郎将王坦之让伏玄度、习凿齿评论青州、荆楚两地的历代人物。等到评论写成,王坦之拿给韩康伯看,韩康伯一句话都没有说。王坦之问:“怎么不说话?”韩康伯说:“他们的评论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
刘尹①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②。”
& ①刘尹:指刘惔。
& ②玄度:许询,字玄度。有才藻,善著文,尤其擅长五言诗。
刘惔说:“清凉的风习习吹来,明朗的月光洒下时,就想起玄度来。”
荀中郎①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
&①荀中郎:指荀羡,他曾任北中郎将。康帝建元初,骠骑何充出镇京口,聘用荀羡为参军。
&②秦、汉之君: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③褰(qiān)裳濡足:掀起下衣,涉水渡海,指忍不住要去神山仙境。
荀中郎在京口时,登上北固山眺望东海,说:“虽然没有看见三仙山,就不由得使人产生升入云霄的感觉。如果是秦、汉的皇帝,一定提起衣襟涉水渡海的。”
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④闻此语,必不至河汉⑤。”&&&
①贤圣:贤人和圣人。&&&&
去:距离。
②迩:近。
③未之许: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不赞成他的话。
④郗超:字景兴,善于谈玄,精于义理,又信佛。
⑤河汉:指银河。典出《庄子逍遥游》。后用以指言语不切实际。
谢安说:“贤人和圣人距离一般人,那之间是很近的。”子侄们都不赞成他的话。谢安叹息道:“如果郗超听到了这句话,一定不至于认为这话不切实际了。”
支公①好鹤,住剡东②岇山③。有人遗④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⑤其翮⑥。鹤轩翥⑦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⑧,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⑨?”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①支公:即东晋名僧支道林。
②剡东:剡县之东。剡县,旧属会稽郡,今浙江嵊县。
③岇山:山名,在今绍兴东二百里。
④遗:赠送。
⑤铩:摧残,伤残。
⑥翮(h&):禽鸟类羽毛中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羽毛。
⑦轩翥(zh&):高飞的样子。
⑧姿:通“资”,资质的意思。
⑨耳目近玩:就近供耳目娱乐的玩物。
支道林喜欢养鹤,住在剡县以东的岇山上。有人送了他两只鹤,不久,小鹤的翅膀长成,快要能飞了。支道林心里舍不得它们,于是剪短它们的翅膀。鹤举起双翅欲高飞而不能,便回看自己的翅膀,低垂着头。看上去,好像很懊丧。支道林说:“既然有凌冲霄汉的资质,又怎么肯给人作身边观赏的玩物呢?”于是把它们喂养到翅膀再次长成,放了它们,让它们飞走。
谢中郎①经曲阿后湖②,问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谢曰:“故当③渊注渟著④,纳而不流。”
①谢中郎:即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谢万才气高俊,幼即知名,曾任西中郎将,故称谢中郎。
②曲阿后湖:即曲阿湖,在江苏丹阳,今名丹阳练湖。《舆地志》记载:“晋陈敏据有江东,遏马林溪,以溉云阳(即丹阳),号曲阿后湖。”《太康地记》曰:“曲阿本名云阳,秦始皇以有王气,凿北(kēng“坑”的异体字)山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其阿曲,故曰曲阿也。”
③故当:本来应当。故,通“固”,原本、本来的意思。
④渊注渟(t&ng)著:指水注入深渊,停止不流。渟,水聚积而不流的样子。此感慨的寓意是:学识上只有兼收并蓄才能渊博深厚。
西中郎将谢万路经曲阿后湖时,问身边的随从:“这是什么湖?”身边的随从说:“曲阿湖。”谢万说:“原本就该积聚储存,只注入而不流失。”
晋武帝①每饷②山涛③恒少④。谢太傅⑤以问子弟,车骑⑥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①晋武帝:即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为相国、晋王。12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西晋。
②饷:赏赐。
③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竹林七贤之一。山涛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大的,一生投靠司马氏,为人谨慎,生活俭朴。仕途上平步青云,累迁尚书仆射、吏部尚书、司徒。山涛为司马氏搜罗了不少人才。一次,他想推荐好朋友嵇康去洛阳做官,遭到嵇康的拒绝。嵇康不但没有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不过,山涛并没有记恨在心,嵇康去世二十年后,山涛还是举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了秘书丞。
④恒:总是、经常。
⑤谢太傅:即太傅谢安。
⑥车骑:即谢玄,字幼度,谢安的哥哥谢奕的儿子。东晋名将,淝水之战的前锋都督。45岁去世,被追封为车骑将军,世称谢车骑。
⑥与:给与。
晋武帝每次赏赐东西给山涛,总是很少。太傅谢安便以此事问子侄们是什么原因,谢玄答道:“这应该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得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忘了给与得很少。”
谢胡儿①语庾道季②:“诸人莫当就卿谈③,可坚城垒④。”庾曰:“若文度⑤来,我以偏师⑥待之;康伯⑦来,济河焚舟⑧。”
①谢胡儿:谢安的侄儿,就是咏“撒盐空中差可拟”的那个谢朗。
②庾道季:太尉庾亮的儿子,名和。其人以文谈致称于时,仕至丹阳尹,兼中领军。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牌娱乐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