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公司修理工先进集体获奖感言感言

  珍宝巴士百名维修工人技能大比武  老师傅感慨:修车行,题答不上来  本报记者梁乐  扒轮胎,下地坑,不时还互相搭把手。昨日,珍宝巴士组织三个片区的近百名维修工人进行了一场技能大比武。参赛队员的动手能力一个顶一个,但一些人却在答题上犯了难。  昨日11时,在市珍宝巴士王家梁片区停车场,两项比赛同时展开。在车间内进行的是车辆二级保养技能比赛。不到半个小时,车辆被拆得“七零八落”,维修工人用蘸着汽油的毛巾给零件洗澡,然后利索地恢复原位。  市珍宝巴士修理厂厂长李林海介绍,二级保养是对公交车最全面最细致的维护。  而在车间外,技术故障排除比赛也在紧张进行着。队员们除了实际操作,还增加了理论考核。  来自新华南路片区修理车间的沈富江,干维修工已超过30年了,但面对一道“变速箱发出异响,可能是什么地方出了故障”的题目,他顿时“大脑短路”。在裁判员们的疏导下,他才放松下来,勉强答上了3道题。“还有4个没能说上来,干活可以,答题实在不行。”  在后面的故障排除操作中,沈富江拿到满分,综合下来排到了第二。第一被王家梁片区的“王牌修理工”严春晖拿到,他的理论成绩接近满分。  李林海说,珍宝巴士290名维修工人中,基本上都具备中级职称。通过大比武提高技能,最终目的还是确保公交车的运营安全。
13-06-19·
13-06-19·
13-06-19·
13-06-19·
13-06-19·
13-06-19·公交修理工:我们的辛苦 你看到了吗?_凤凰资讯
公交修理工:我们的辛苦 你看到了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公交修理工:我们的辛苦 你看到了吗?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 首席记者 郑三波 重庆商报讯 倘若
原标题:公交修理工:我们的辛苦 你看到了吗?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
首席记者 郑三波
重庆商报讯 倘若把公交车比作古代的马匹,公交保修厂就是接纳马匹休息、补充能量的驿站。驿站如何才能让“马匹”安全奔跑、整洁出行?这就要靠一群默默奉献的公交车修理工。1月27日上午,为提高公交维修人员的服务意识,西部公交副总经理陈廷华为维修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去年给2000辆公交车“洗澡”
梨树湾保修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公交车因为车型特殊、车型复杂,在需要保养或者是存在问题的时候都需要专门进行维修,公交维修群体就是一群为公交车服务的后勤队伍,一颗螺丝松没松?刹车有没有调好……关系着公交车的安全和市民乘客的安全。而座椅靠背是否完好?车辆顶端是否漏雨?车辆外观是否整洁?关系着市民乘客坐车时候的舒适度。
“2017年,我们给2000多辆公交车‘洗澡’。”他说,对车辆后平台落灰、座椅靠背损毁、车顶漏雨、票箱破损进行全面解决。做这些工作,市民乘客都看不到,但是却又有最切身的感受:乘坐的公交车不再会漏雨,座椅靠背靠上去不再会不舒服,坐在最后一排的乘客不再会觉得有灰钻进来了……乘客的细微感受,源自于修理工们的辛勤劳作。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公交维修工是这座城市里的无名“英雄”,他们手上摸着涂满汽车机油的螺丝,一圈一圈拧紧的是公交车的安全;他们的背脊在滚烫的公路上毫不犹豫的一躺,仔仔细细检查的是市民的平安出行;他们握着油漆喷枪在公交车上渲染五彩缤纷,全神贯注描绘的是专属于公交的“中国梦”……公交修理工的工作“脏、累、苦”,为修一辆车,干干净净的进去,满身油污的出来,但是他们始终都是无怨无悔。
公交车身是修理工的“脸”
车间主任侯兴平告诉记者,“这次培训对提升员工的素质帮助很大,让大伙知道该如何为驾乘人员服好务、修好车,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一线修理工谭强表示:“尽管每年雨季、夏季时,总会遇到很多车辆漏水、空调制冷效果差,直接影响乘客坐车的舒适度;还有公交车身广告脱落,车身油漆颜色不一致等,但把车修好了,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公交车身是修理工的‘脸’,关系着公交整体的形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9471
播放数:139476
播放数:142444
播放数:5808920南昌公交女修理工:见证公交发展&作为“公交人”很自豪
来源:&&&&日19:45
瞿捍红是南昌公交修理一厂惟一的一名女修理工,但在工作时,丝毫不逊色男性修理工。
人民网南昌3月6日电 (时雨)“我们班长的技术,那是没得挑,绝对是要竖起大拇指点赞的!”在南昌公交总公司修理一厂,谈起瞿捍红,所有的工友都啧啧称赞。修理一厂的一线修理员工近90名,而瞿捍红是其中惟一的女性,千万别小瞧这个“惟一”,她可是修理一厂电工班的班长,并且还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
见到瞿捍红时,她正钻在公交车底盘下修理受损的线路,一身蓝色的工装、齐眉短发,时而用手电筒照着黑暗角落里的线路,时而用电力测试表检测着电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处受损的地方。她的工具箱里摆放着各种起子、扳子、螺丝等,这些原本属于男人摆弄的物件,瞿捍红操作起来也是非常娴熟。
“瞿班长可是我们修理一厂里‘万绿丛中一点红’哦!”一位工友开玩笑说,虽然瞿捍红是一线维修工里的惟一一名女性,但是大家都非常敬重她。
瞿捍红1981年从南昌一中毕业后就进入南昌公交修理一厂,至今已工作34年。“刚进厂时先跟着师傅学,也会到公交车的厂家去培训学习。”瞿捍红说,从当初对公交电工一窍不通慢慢地能够独当一面,如今她已成为修理一厂电工班的“领头羊”。
30多年的维修工作也让她见证了公交车的发展历程,“以前修理公交车只需要简单的电工基础知识就行了,现在的公交车大多是新能源车辆,不仅线路复杂、还需要借助电脑进行诊断修理,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维修人员不断去充电学习。”瞿捍红说,新能源公交车的环境也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舒适性,尤其是最近三五年,南昌更新的新能源公交车越来越多,南昌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公交人”这是很令她自豪的一面。
据了解,公交修理一厂的作息时间是早八点到晚六点,单休。“尽管是这么规定,但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即使夜里十一二点来电话要修车,我们也得赶过来,不能耽误第二天的发车,尤其是春运期间,更不能有丝毫懈怠。”瞿捍红说,公交修理一厂还有对外维修车辆的业务,因此接到故障车主的电话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小道、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和她的“小伙伴”都得及时赶到现场排障。
娴熟的技术、优异的表现,这位一线女维修工在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2010年至今,连续4年被公交总公司评为“劳模”,还被公交公司的上级单位――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这些荣誉,精干的瞿捍红顿显腼腆,“这是大家和组织看得起我给了我这些荣誉!”瞿捍红说,这些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做好分内的工作,带好电工班,让市民乘坐安全有保障的公交车才是自己的“终极目的”。
(责编:帅筠、邱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公交空调修理工先进个人事迹(精简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公交空调修理工先进个人事迹(精简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
公交车维修工的苦与乐(组图)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最好老师。
为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向深入,自今日起,本报推出体验式系列报道——“我”就成了你。本报多路记者深入相关行业和领域第一线,在聆听中关注基层冷暖,在体验中倾听基层声音,在实践中品尝基层苦乐。
11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烟台交运集团海阳分公司,跟着修理工一起下车槽,检修车辆、组装发动机,亲身体验了公交车修理工作的“脏、累、苦”。通过采访,记者深深地体会到公交车每天都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这些保障公交车安全运营的修理工师傅们更值得我们尊重。
脏:钻地沟满身油污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交运集团海阳分公司的修理厂,见到车间里的师傅穿着的工作服上都布满油污。他们有的在清洗零件,有的正往新发动机上拧螺丝,干得热火朝天。恰好有一辆公交车停在地沟上要做一级维护,修理厂厂长李伟听记者说明来意后,就给了记者一套工作服和一双线手套,记者跟着手拿黄油枪的修理工韩善强,猫腰下了地沟。
地沟里,到处都是黑乎乎的油腻,脚下也黏黏的。韩师傅提醒记者,这些黏黏的都是机油,要小心别蹭到身上。地沟里很暗,韩师傅招呼地面上的人递过来一个工作灯,记者要拿灯给他照明,韩师傅说,你不知道我要往哪里打黄油,帮不上我。这时司机包师傅下来了,他手拿工作灯照向车后轮的刹车轮毂,韩师傅就把黄油枪对准加油口往里打黄油。
由于空间很小,韩师傅分开腿,昂着头干活,记者在旁边蹲着仰头看,一会儿脖子就有点酸。韩师傅说,车子凡是活动的部件,比如传动轴、转向轴头、拉杆等地方,都需要黄油润滑,一辆车总共有五十多个加油口,每次保养都要仔细检查,对缺油的部位注油。加完油,韩师傅又检查车上的螺帽,对松动的地方紧固。
记者从地沟里爬出来,感觉头发上不对劲,用手一摸,满是油污,原来车上往下滴水,不知什么时候流到了头发里,粘乎乎的。低头一看,裤子上也蹭上了油污。师傅们说,这得先用洗衣粉,再用洗发水才能洗干净。一位师傅扬了扬黑乎乎的手套,笑着说:“今天下雨,车上正往下流水,正好叫你赶上了。这还不算什么,要是赶上抢修,一天下来,即便是早上刚换的衣服,也会脏得不成样子。”
两名学徒工有说有笑,正在清洗发动机的零部件,并把清洗干净的齿轮、轴瓦等零件整齐地摆到桌子上。记者看到他们的手套都浸满了汽油和机油的混合物,就问他们,是不是感觉脏。他们说:“习惯了,这活总要有人干。”
紧固刮水器螺帽
累:修车要有技术也要有力气
两位师傅在清洗新发动机的缸体,这台发动机装起来之后要安装到停在外边的一辆公交车上。修理工鲁明东往一个铁盘子里倒了一些汽油,蘸着汽油,清洗上面的防锈液。记者学着他的样子刷了起来,忙活了半天,也没有把一些死角弄干净,还是师傅们帮着刷干净了。
清洗得差不多了,一位师傅把空压机的气管子拉了出来,用压缩空气把杂质吹干净,然后开始往缸体上拧喷油螺丝,记者弄了半天,总算拧上一个,但不知道怎样拧紧,一位师傅拿来了套筒,三下五除二就拧紧了,动作很利索。
这时,又有一辆车要开到地沟上,几位正在鼓捣发动机的师傅看到挡了路,四个人把缸体抬到了小车上,记者也搭了把手,感觉沉沉的,大家合力把缸体推出了车间。修理工高树申手指车间里的一台小型起重机说,这缸体少说也有300斤重,需要三四个人抬,等发动机安装起来就更重了,必须借助这台起重设备才能抬到汽车上。
刚开到地沟上的公交车要更换轮胎,一位师傅用电动工具把螺帽一一拧下来,抡起一把大铁锤,把轮子边转边敲,卸了下来。然后拿着撬棍,转着圈撬轮胎的内沿,把轮胎扒下来,好更换新轮胎。
记者要帮他的忙,哪知道根本撬不动,试了几次都不行。这位师傅对记者说:“这轮胎可不比摩托车轮胎,要有力气,但也要使巧劲才行。”
清洗发动机缸体
苦:修车经常要干到凌晨
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里,记者看到先后有四辆车停到地沟上做一级保养,还有两辆车在外面检修,其中两辆公交车一南一北对头开到了地沟上,一辆车检修完了前半部,又倒回车检修后半部。
记者看当天的维修记录,发现已经检修了二十多辆车,“现在修理厂承担着公司80多辆公交车的维修任务,加上核电公司还有十几台车,检修任务十分繁重,公交车下班后,我们就更忙了,等新车站新建的维修厂投入使用后,情况会好得多。”李伟说。
据介绍,根据里程数和车况,保养分为一、二级保养。由于公交车每天都在路上跑,加上不停地起步、刹车、关开车门,车辆的发动机、离合器、车门、刹车皮等部件,特别容易损坏,一般的公交车,每辆车每周就得进行一次一级保养。
记者了解到,修理厂总共有23名工人,其中7人还是学徒工,任务非常重。修理工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清晨5:20,就要来公司检查车况,保证出车,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维修保养。当天修理工正在组装的这台发动机,由于机体是从厂家进的,耽误了时间,为了不耽误出车,必须加班才能干完。李伟说:“看今天的情况,大家要干到凌晨两点才能把新发动机安装好,加班加点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为了保证准时出车,有时候要干通宵,为了赶时间,我们的修理工经常轮换着吃饭。”
李伟的手上蹭掉了一块皮,这是他干活时不小心碰的,李伟解释,自己不在一线干活,但有时候忙起来,自己就尽量跟大家一起干。李伟说:“公司管理很正规,购买了洗衣机给工人清洗工作服,劳保用具也很齐全。但遇到修发动机这样的活计,为防止带入杂物,就不能带手套,况且跟铁器打交道不小心磕了碰了,也难免。”
“公交车为乘客服务,我们为公交车服务。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让乘客准点坐上车,坐上放心车。虽然累点,脏点,但我们的付出很有价值。” 李伟表示。
记者离开时,车间里灯火通明,修理工依然在干活。(记者 孙永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进员工获奖感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