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无语啼清泪,大地祝福有情人的诗句披素妆。是什么诗句

作品中运用到的《汉语大词典》词汇已以连接方式标示出来。由于是电脑自动分析,词组划分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昔游篇(明·何)烂夜流,瑟作幽。李君勿,薛君且停讴。孟,听我当筵歌昔游。昔游观,骄嘶只。,照燕州。夹槐临,沟。向,半醉过。那,入洛俦。自言与我共,宁知落。折花别,渡。古魂雨,苍梧遥梦结。越江坳,东城移海郊。不记几,五见梢。散他县,栖。君从悲,我在嗟。久,空。以兹守,旧客罕。日与李薛辈,纵。,夜月。笔翻翠,手掣生。罗,一笑扬。去,岂意欢。忽,再睹汉。昔,曲凤间。流如水,峙如山。星枢常不转,自。贵,今看宰。旧,逝者谁。力,湾。若,凋。君汉季广,万里闻。贯,生。逢,军。君秦范雎,摺齿随王稽。夺,趋。赵魏子,徒使虞卿从魏齐。如,岂异鸟与虫。独蹈去,张良仍从。孟,与君戏,共许伦,腾。子今在,腼向身。笑子亦,非。向,少室高。,春。约尔去,为招李薛两。
宋 加南岳帝后之名号。:“﹝ 太平兴国 八年﹞又加上五岳帝后号。东曰 淑明 ,南曰 景明 ,西曰 肃明 ,北曰 靖明 ,中曰 正明 。”分类:(1).:“三星在天。” 毛 传:“三星,参也。” 郑玄 笺:“三星,谓心星也。”均专指一宿而言。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星,有参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据近人研究,首章“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明
《玉合记·义姤》:“吉日良宵,试看三星带月。”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三星高了, 刘大娘 躺在炕上,翻来掉去,老也睡不着。”(2).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三星,谓岁星行经三个星次,犹言三年。 五代
诗:“为郡三星无一事, 龚
黄 意外扳 乔
松 。” 宋
:“时巡万里,群心久阻于望霓;岁阅三星,凶问奄传于驰驲。”(3).指福、禄、寿三福神。 明
李东阳 有《三星图歌寿致马太守》,歌曰:“福星雍容丰且都,翩然骑鹤乘紫虚。禄星高冠盛华裾,浮云为驭鸾为车。寿星古貌长骨颅,渥丹为颜雪鬓须。” 清
《茶香室三钞·三星图》:“三星之说, 明 已有之。且见于名人之集也。”分类:(1). 黄河 与 汉水 的并称。:“ 王倪 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
汉 冱而不能寒。’” 南朝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 河
汉 之流,曝以秋阳之景。”(2).指银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南朝
梁 沉约 之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只见星沉河汉,日出扶桑。” 清
《明月何皎皎》诗:“河汉已西逝,北斗忽低昂。”(3).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汉
王充 :“ 汉 作书者多, 司马子长 、 扬子云 , 河
汉 也,其馀 泾
渭 也。” 南朝
刘孝标 《辨命论》:“夫圣人之言,显而晦,微而婉,幽远而难闻, 河
汉 而不测。”(4).:“ 肩吾 问于 连叔 曰:‘吾闻言于 接舆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成玄英 疏:“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后因以“河汉”比喻言论夸诞迂阔、不切实际。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 谢公 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 郗超 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唐
汉 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其言河汉,无所遵凭。” 清
:“试平心以两家诗比较,当不河汉其言矣。” 清 王韬 《中国自有常尊》:“势无陂而不平,道无往而不复,观诸上古之迹,验诸近今之事,当不河汉乎斯言。” 陈以益 《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然今 日本 固俨然世界一等国也,读者能勿河汉余言乎?”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 胡先生 夙擅改削,当不以鄙言为河汉也。”分类:行觞,传杯。 宋
诗:“觞行颇轩渠,一斗辄径醉。”分类:(1).正中的厅堂。《仪礼·聘礼》:“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 郑玄 注:“中堂,南北之中也。”:“庵主出迎,拉至中堂供茶。” 冰心 《往事》二:“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2).指厅堂之中。:“促中堂之陕坐,羽觞行而无算。” 薛综 注:“中堂,中央也。”(3).正室。:“ 璘 之第,经始中堂,费钱二十万贯,他室降等无几。”(4).庭院。 三国
《感物赋》:“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 明
诗:“系马中堂树,听莺上苑花。”(5).犹明堂。:“ 穆帝 、 孝武 并权以 中堂 为太学。”:“丁酉,谒 初宁陵 还于 中堂 即皇帝位。”(6).指母亲。 唐
诗:“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涧菉。” 叶葱奇 注:“‘中堂笑’指在母前欢笑。”(7). 唐 于中书省设政事堂,以宰相领其事,后因称宰相为中堂。 明 、 清 大学士亦沿用此称。 清
洪武 十五年设内阁大学士,上命皆于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座于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第八回:“中堂在朝二十馀年,薨逝之后,赐了祭葬,谥为 文恪 。”《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不过看 徐中堂 面上,所以才委他这个差使。”(8).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老残游记》第三回:“只有中间挂着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 张天翼 《清明时节》:“ 易良发 忍不住要笑,就假装着咳嗽,转过面去看挂在上面的中堂--三星图。”分类:(1).叹气。:“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桓
灵 也。” 唐
:“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2).叹美;赞叹。:“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群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1).叹气;嗟叹。:“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唐
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叹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说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叹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2).赞叹。:“ 晖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晖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晖 子 骈 为吏, 晖 辞 骈 而荐 友 。 虞 叹息,遂召之。”分类:(1).轻盈明亮的样子。:“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朱熹 集传:“英英,轻明之貌。” 唐
诗:“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清
《茅山怀古》诗之四:“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2).形容音声和盛。《吕氏春秋·古乐》:“乃令 鳝先 为乐倡, 鳝 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诱 注:“英英,和盛之貌。”(3).俊美而有才华。 晋
《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隽。” 唐
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清
《朱副将战殁》诗:“大儿善射身七尺,小儿英英头虎额。”(4).光彩鲜明的样子。 晋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英英朱鸾,来自南冈。” 唐
诗:“何似双琼璋,英英曜吾手。” 清
:“英英紫玉晕痕透,有如白虹贯日昭精诚。”(5).奇伟的,杰出的。 唐
诗之二:“英英 桂林伯 ,实维文武特。” 宋
之七:“英英 范 与 苏 ,器识兼文武。”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蔡文姬 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 王闿运 《黄司使诔》:“异军特起,实利武夫,英英 黄君 ,奋与为徒。”(6).茂美貌。 明
之三:“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 清
《赠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观政于曹,翠翎英英。” 康有为 《泛漓江到桂林》诗:“英英虎须草,浸泉生气活。”分类:(1).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孔 传:“夫子谓将士。”:“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说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严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说之。” 颜师古 注:“ 严忌 本姓 庄 ,当时尊尚,号曰夫子。”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清
《雪阻舟中侍家大人有作》诗:“夫子秉洁贞,宦游同 靖节 。”(2). 孔 门尊称 孔子 为夫子,后因以特指 孔子 。:“ 子禽 问于 子贡 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唐
《重答张籍书》:“自 文王 没, 武王 、 周公 、 成 、 康 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 孟子 未久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释老侮孔子图》:“ 宋理宗 朝,巨珰有侮吾夫子者。”(3).后世亦沿称老师为夫子。:“ 宣帝 时为 鲁公 ,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于 徵 ,仍并呼 徵 为夫子。”(4). 明 代亦用为门生对座主的尊称。 明
《觚不觚录》:“﹝京师﹞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至 分宜 ( 严嵩 )当国,而谀者称老﹝师﹞,其厚之甚者称夫子。”(5).对学者的称呼。如 宋 理学家 朱熹 ,人称 朱夫子 。后亦以称读古书而思想陈旧的人。含讥讽意。(6).称丈夫。:“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诸姊妹必说:‘我们女子不能自己挣钱,又没有本事,一生荣辱,皆要靠之夫子,任受诸般苦恼,也就无可奈何!’”(7).夫子。旧指挑夫,脚夫等。《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郭沫若 《北伐途次》六:“店主人另外开了一桌饭出去招呼两位轿夫的时候,那两位胆怯的夫子已经逃得来没有踪影了。”分类:不几年。:“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于 雚泽 。” 三国
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唐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群才学,英锐少年。”(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3).年轻,年轻时。 汉
:“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分类:(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 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卷一五五引:“ 北齐
高洋 以 邺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3).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 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 ,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 开平府 阙庭所在,加号 上都 ,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4).指天宫。:“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分类:谓并执马缰绳。辔,缰绳。:“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后因指两马并行。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并辔争先而不能相夺。”《说唐》第二回:“ 罗艺 大喜,同 杨林 并辔而行。” 杨成武 《飞夺泸定桥》:“我和团长并辔而行。”并辔:1.两马并驰。 唐
诗:“并辔躧郊郭,方舟玩游演。” 宋
诗:“并辔徐驱百里中,云开 太华 翠摩空。”(2).犹言并驾齐驱。 宋
《儒林公议》卷上:“﹝ 张咏正 ﹞尝遗 亿 书云:‘世之才豪,须藉知识制之,则豪气不暴纵,不与 伊 吕 并辔,亦合著名垂范不朽。’” 清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序》:“虽不敢望追踪前哲,并辔时贤,但能保与自手所填诸曲。”分类:古骏马名。:“帝因赐 侃
河南国 紫骝,令试之。 侃 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唐
《紫骝马》诗:“争场看斗鸡,白鼻紫骝嘶。” 明
《明珠记·探留》:“暂向垂杨系紫骝,拂拭征衣垢,朱门十丈蟠双兽。”(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词:“云中鼓吹,游遍 蓬莱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3).比喻朝廷。 明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5).古 云梦泽 。:“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说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分类:(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又见 昆崙山 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2).泛指高层的楼阁。 唐
:“南渡 洛阳 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明
诗:“岧岧 南京 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阙。”(3).见“ 十二重楼 ”。分类:(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绮。”(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宋
《迎新春》词:“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清
《玉搔头·弄兵》:“看罗绮千行,列成屏架。”(3).喻繁华。 明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绮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绮地,回首已荒烟。”分类:(1).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 复 ”。:“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上在 雒阳 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自 雍门 以东至 泾
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 ,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2).指水陆两路。复,通“ 复 ”。 唐
诗:“由来山水客,复道向 新安 。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 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 咸阳 北阪上,南临 渭 ,自 雍门 以东至 泾
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唐
之四:“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一直向后走来,只见宝殿琳宫,回廊复道,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分类:仙宫;仙境。 宋
词:“又只恐东风破寒来,伴神女同归, 阆峰 仙苑。” 宋
词:“鸾佩相逢甚处,似当年 刘郎 仙苑。”分类:柳树。因枝条下垂,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诗:“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轮。” 元
诗之六:“垂柳阴阴 苏小 家,满湖飞燕趁杨花。”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街灯灿然,垂柳袅袅,高楼栉比,马路广阔。”分类:(1).谓遍设市肆。阛,环绕市区的墙。 汉
《西京赋》:“尔乃廓开九市,通阛带阓。” 清
《圣哲画像记》:“若通阛贸易,瑰货山积,动逾千金,则百钱之有无,有不暇计较者矣。”(2).四通八达的市街。 宋
诗:“新亭在东阜,飞宇凌通阛。” 宋
《到塞后有怀青社诗今录呈》:“鱼盐利重通阛盛,竽瑟声和宴席开。”分类:谓皇帝赐宴,与群臣共饮。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正月十四日,车驾幸 五岳观
迎祥池 ,有对御。” 宋
《铁围山丛谈》卷一:“至凡大礼后恭谢,上元节游春,或幸 金明池 琼花,从臣皆扈跸而随车驾,有小燕,谓之对御。”分类:(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唐
诗之三:“平明登 日观 ,举手开云关。”《水浒传》第五七回:“平明时分, 宋江 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平明,辞高等学堂,诸君咸返乡间。”(2).平正明察;明白。 三国
诸葛亮 《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元
曾瑞 《哨遍·古镜》套曲:“据坚平明正清,非为俺自专。”:“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 郭沫若 《大山朴》:“‘大约是因为树子嫩,这朵花的养分不足,故尔失了花时。’内子这样平明地对我解说。”分类:皇都;皇宫。:“降及后世,玩为常俗,终于吞噬神乡,丘墟帝宅。” 唐
诗:“ 洛水 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谓天子与诸侯。后多指王爵与侯爵,或泛指显贵者。:“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唐
诗之四:“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清
:“ 洪氏 谓 田横 不顾王侯之爵,视死而归。”分类:(1).典出:“﹝ 司马相如 ﹞以赀为郎,事 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 景帝 不好辞赋,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说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庄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 梁 。”后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 南朝
《青苔赋》:“游 梁 之客,徒马疲而不能去; 兔园 之女,虽蚕饥而不自禁。” 宋
诗:“游 梁 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明
诗之三:“ 贾谊 功名终负 汉 , 马卿 辞赋尚游 梁 。” 清
:“ 宋玉 有怀仍忆 楚 , 相如 多病更游 梁 。”(2).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之梁。详“ 游极 ”。分类:(1). 汉 朝人集 屈原 等所作的赋称为 楚 辞,因此后人称赋体文学为“词赋”。后亦指词和赋。 南朝
梁 刘协 :“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 唐
:“且 汉 代词赋,虽云虚矫,自馀它文,大抵犹实。”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五)》:“这是作家研究吸取了外国古典文学语言,特别是 中国 的词赋、小说、话本,以及民间演唱材料的结果。”(2).“ 词赋科 ”的省称。:“ 金 设科皆因 辽
宋 制,有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之制。”参见“ 词赋科 ”。分类:犹计算。 汉
袁康 :“军败而还,是时死伤者不可称数。”:“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又疾谗害其间,不可称数。”符合法度。:“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必时臧馀,谓之称数。”重量单位的数量。:“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薮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称,斤两也。数,多少也。”分类:(1).名声。:“铭者,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唐
诗:“ 中允 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你虽有万贯财,争如俺七步才,两件儿那一件声名大?”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她本想早给 小芹 找个婆家推出门去,可是因为自己声名不正,差不多都不愿意跟她结亲。”(2).声教和名教。 南朝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文物以纪之,声名以发之,斯实不世之隆恩,宁曰循常之恒礼。” 明
《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 皇明 文治之遥,声名之盛,使 仲尼 之道与王化远迩,多士生斯时斯地,亦厚幸矣。”分类:(1).不足,不能。:“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缭 之辩,未足侈也。”(2).犹言算不得。卷八七引 南朝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鸡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1).鸟飞貌。:“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李周翰 注:“联翩,鸟飞貌。” 唐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诗:“唯有联翩翼,翻随南雁翔。” 宋 孙光宪 词:“一方卵色 楚 南天,数行征雁联翩。”(2).形容连续不断。 汉
《思玄赋》:“缤联翩兮纷暗暧。” 唐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宋
:“联翩入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 金
诗:“ 许 家二桂联翩秀, 孙氏 三枝次第春。”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参议院各议员,亦于四月二十九日,联翩赴都。”分类:垂翅。亦以喻失意消沉。 唐
诗:“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塌翼,谓热不能飞。” 唐
诗:“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呼。” 宋
诗:“塌翼下层云,飘然 江
汉 濆。” 清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迟暮自怜长塌翼,垂杨古道数昏鸦。”分类:(1).谓天之中央与八方。:“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王逸 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按,《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2).谓天空最高处。《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天,言高不可测。” 唐
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文原》:“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
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3).指宫禁。 唐
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
《圣寿无疆词》之九:“晴光五云叠,春色九天深。” 唐
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4).指帝王。(5).神名。:“ 九天 巫,祠 九天 。” 司马贞 索隐:“《孝武本纪》云‘立 九天庙 于 甘泉 ’。《三辅故事》云‘ 胡 巫事 九天 于 神明台 ’。”分类:(1). 汉
长安城 东南门。本名 霸城门 ,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召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三国
之六:“昔闻 东陵瓜 ,近在 青门 外。”(2).泛指京城东门。 宋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青门晓晴,皇华启行。”(3).泛指退隐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 青门 豪迈, 终南 潇洒,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清
《送高念东少司寇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二:“不畏西风更障尘, 青门 回首得閒身。”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 白社 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4). 汉
青门 外有 霸桥 ,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南朝
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唐
:“ 青门 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宋
词:“去年紫陌 青门 ,今宵雨魂云魂。” 清
《留别吴锦雯》诗:“ 青门 有垂柳,烦尔寄相思。”(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卒之东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馀。”因借指墓地。:“五月庚寅,葬 安宁陵 ,诏司徒左长史 王筠 为哀册,文曰:……背绛阙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 唐
诗:“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6).指 宋 时 杭州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宋
词:“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 青门 辙。” 夏承焘 注引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城东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7).曲名。 唐
诗:“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王琦 汇解:“《青门》,疑是曲名。” 姚文燮 注:“《青门》,曲名。”分类:(1).挥袖。奋起貌;飘洒貌。 三国
《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 晋
诗:“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卷一○六:“尔乃众仙挥袂,万神迁延,羽童拊节,庆云缠绵。”(2).犹挥手。表示告别。 晋
诗:“分涂长林侧,挥袂 万始亭 。” 唐
词之八:“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明
诗之五:“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分类:即 湘江 。 晋
诗之十六:“北徵 瑶台 女,南要 湘川 娥。” 唐
《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 九疑 如黛隔 湘川 。”分类:即斑竹。 唐
《奉和窦容州》:“班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 九疑 峰。”:“有独弦匏琴,以班竹为之,不加饰。” 明
:“珠凫玉雁又成埃,班竹临江首重回。”《花月痕》第十六回:“靠着栏干,摆着都是班竹桌椅。”参见“ 斑竹 ”。分类:流泪。 战国
《高唐赋》:“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唐
诗:“天寒雁度堪垂泪,月落猿啼欲断肠。” 茅盾 《昙》:“以后只见她常常独坐在房里叹气垂泪。”分类:惨淡的烟波。诗人以其易于勾起愁思故称。 唐
:“霜氛重兮孤榜晓,远树扶苏兮愁烟悄眇,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 宋
词:“新月与愁烟,满江天。”分类:(1). 湘 、 赣 、 粤 、 桂 四省区边境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的总称。为 长江 与 珠江 的分水岭,自东向西主要有 大庾 、 骑田 、 萌渚 、 都庞 和 越城 等五岭。(2).南边的山岭。 晋
诗之一:“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逯钦立 校注:“南岭,指 庐山 。” 唐
诗:“目极何悠悠,梅花南岭头。” 宋
诗之一:“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分类:(1).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 南朝
宋 鲍照 诗:“宿心不复归,流年抱衰疾。” 唐
诗:“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 元
《殿前欢·离思》曲:“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一章:“后此扫叶焚香,送我流年,亦复何憾!”(2).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人一年的运气。 宋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至如此。”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六壬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分类:(1).投;扔。 唐
诗:“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元
:“想见夜深抛掷处,警鱼错认月沉钩。”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狐祟》:“衙斋有狐作祟,白日抛掷沙土,污秽几席。”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几个西洋孩子站在池边叫喊地向它们抛掷石子。”(2).丢弃;弃置。 唐
《隋遗录》卷上:“帝饮之甚欢,因请 丽华 舞《玉树后庭花》。 丽华 辞以抛掷岁久,自井中出来,腰肢依拒,无复往时姿态。” 元
《玉镜台》第三折:“把你似粪堆般看待,泥土般抛掷。” 清
诗:“我本贫家子,邂逅遭抛掷。” 沙汀 《选灾》:“于是他又开始工作,什么顾虑他都抛掷脑后。”分类:(1).泛指柳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唐
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收。” 明
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丰子恺 《杨柳》:“昔年我住在 白马湖 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 明
李时珍 :“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柽,河柳也。’观此,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犹并称杨柳。”(3).借指侍妾、歌姬。 唐
诗:“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参见“ 杨枝 ”。分类:谓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视或见爱。古人称黑眼珠为青眼。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为甚么桃脸破红颜,柳眼垂青顾,认得俺东君是主。” 清
《玉搔头·缔盟》:“多蒙令爱垂青,已把终身相许。下官具有些须聘礼,求妈妈笑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三章:“今日来投 闯王 帐下,过蒙垂青,只恨才疏学浅,无以为报。”参见“ 青白眼 ”。分类:亦作“ 鸿雁 ”。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淮南子·泰族训》:“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 唐
诗:“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八:“十年来被迫离开 北京 的朋辈友好,差不多全回来了,他们有如天边鸿雁,联群而至。”(2).:“《鸿雁》,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后即用以比喻灾乱流离之民。 清
《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 清
《流丐行》:“流亡尽复业,鸿雁期安栖。”(3).载有大雁传书之事,后因以指书信。 清
孙枝蔚 《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 吴 曾有约,不谓滞 钱塘 。屡月无鸿雁,沿途半虎狼。”参见“ 雁足书 ”。(4).比喻兄弟。 唐
诗之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鹡鸰飞急到沙头。” 仇兆鳌 注:“‘雁行’比先后有序,《毛诗》‘鹡鸰’比急难相须,故以二鸟喻兄弟。”参见“ 鸿雁行 ”。分类:(1).鸟名。形小,体长约三寸。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尾羽短,略向上翘。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常取茅苇毛毳为巢,大如鸡卵,系以麻发,于一侧开孔出入,甚精巧,故俗称巧妇鸟。又名黄脰鸟、桃雀、桑飞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晋
《鹪鹩赋》序:“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 唐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诗:“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三窟未能师狡兔,一枝尚欲学鹪鹩。”(2).此鸟形微处卑,因用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自足者。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奸豪计挠,鹪鹩破巢,苍苍胡不彰公道。”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他的研究 庄子 哲学是一种问世的准备,他这位‘鹪鹩’仍然要飞向天空。”参阅 明
李时珍 。分类:旧巢。亦比喻故居。:“燕雀何徘徊,意欲还故巢。” 唐
诗:“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度 渭桥 。” 宋
诗之二:“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分类:(1).岔路。:“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岐路之间也。” 唐
诗之三:“满身沙虱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闵 多方阻之未效。”(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分类:随风飘转的蓬草。:“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李善 注引:“ 鲁哀公 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 唐
诗:“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打击不算大,狼狈如转蓬。”分类:(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悯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分类:语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按,匏瓜味苦,故系置不用。后用“系匏”比喻隐居未仕或弃置闲散。 唐
:“道合宜连茹,时清岂系匏?” 唐
诗:“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 宋
之三:“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分类:(1).见“ 金马门 ”。(2).见“ 金明门 ”。(3).代指富贵人家。:“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4).指以黄金为装饰的门。《封神演义》第六五回:“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瑶台。”分类:(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齐威王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及 绛侯 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 唐
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清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 贺捷生 上书 毛主席 ,要求寻找 贺龙 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明
《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 春香 ,请小姐上书。”第九回:“可巧这日 代儒 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孙少爷 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 陈奶妈 催你歇着呢!”分类:(1).不报复。:“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2).不批复;不答复。:“ 鸿 当袭封,上书让国于 盛 。书不报。” 唐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周亮工 《尺牍新钞》卷一引 明
高攀龙 《与叶适同书》:“朋友相与,须尽力砭其失,方有进处。弟施矣,足下不可不报。”分类:(1).阁名。 秦二世
胡亥 建。:“乃构 阿房 ,起 甘泉 ,结 云阁 ,冠 南山 。” 薛综 注引《三辅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云阁 ,欲与山齐。”(2).泛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 李善 注:“云阁,言高连云也。” 三国
《节游赋》:“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于城隅。” 南朝
:“云阁绮霞生,旗亭丽日明。”(3).状如楼阁的云层。 南朝
:“六龙骧首起云阁,万里一别何寥廓。”(4).指 云台 。图画功臣名将之像以示纪功的楼阁。 北周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讵知 云阁 ,名在功臣。” 倪璠 注:“ 云阁 ,所谓‘云台’是也。台、阁通称矣。” 唐
诗:“壮士不可轻,相期在 云阁 。” 王琦 注:“ 云阁 ,犹 云台 也。” 清
《履园丛话·杂记下·阿文成公》:“ 高宗
纯皇帝 赐其七十寿联云:‘耆筵锡庆高千叟, 云阁 铭勋赞上台。’”参见“ 云台 ”。分类:(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邻壁,甚佳。”(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分类:自我嘲笑;自我解嘲。 宋
诗:“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明
:“金门上书久不报,云阁题诗空自嘲。”分类:(1).失足。:“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洪兴祖 补注:“蹉跎,失足。”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绝岭悬坡,蹭蹬蹉跎。”(2).失时。 三国
之五:“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北魏 贾思协 :“蹉跎失机,则不得矣。”(3).衰退。 唐
之七:“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 唐
:“叹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4).失意;虚度光阴。 南朝
:“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唐
:“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 清
:“持筹绝域感蹉跎,沙塞年年漫枕戈。”(5).参差不齐貌。 汉
《协和婚赋》:“既臻门屏,结轨下车,阿傅御竖,雁行蹉跎,丽女盛饰,晔如春华。”(6).阻挠。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牛小姐见面》:“他要辞官被我爹蹉跎。”分类:(1).行程所过;通过。《淮南子·时则训》“日月之所道” 汉
高诱 注:“日月照其所经过之道。” 唐
诗:“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 清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 茅盾 《当铺前》一:“河道是很狭的,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2).交往。 唐
:“经过 燕太子 ,结托 并州 儿。” 宋
诗:“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宋
诗:“闭门幽僻断经过,静极兼无雀可罗。” 清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3).经历;过程。 沙汀 《还乡记》二:“她又想起她折断胳膊的经过来了。” 峻青 《海啸》第四章:“ 老宫 微微一笑说:‘ 沉先生 ,请你把咱们认识的经过,对 赵司令 说一说吧。’”分类:做诗与饮酒;诗与酒。:“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 宋
诗:“且待 渊明 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清 秋瑾 《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分类:欢快歌唱;放声高歌。例如:欢歌国庆。欢娱快乐的歌声。例如:欢歌笑语。(1).春天的风。 战国
《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唐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 《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2).喻恩泽。 三国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8).指茶。 宋
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分类:(1).随顺变化。:“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 成玄英 疏:“宛转,变化也。复能打拍刑戮,而随顺时代,故能与物变化而不固执之者也。”:“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转,祸福利害,不足以患心。” 清
《茶香室续钞·明人押字之式》:“故京师有卖花字者,随人意欲,必有宛转藏顿。”(2).回旋;盘曲;蜿蜒曲折。:“揄扬涤荡漂流陨往触崟石兮,龙邛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王逸 注:“言水得风则龙邛缭戾与险阻相薄,不得顺其流性也。” 明
诗:“杨白花,飞入深宫里,宛转房栊间,谁能复禁尔?” 清
《游黄山记》:“及入其中,则重垣复阁,宛转交通。” 冯至 《十四行诗》:“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3).谓含蓄曲折;委婉。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 范 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 唐
《〈竹枝词〉序》:“其卒章激讦如 吴 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 淇
濮 之艳。” 清
:“凡人作文字,下笔须有轻重,论贤人君子,虽欲纠正其谬误,词宜宛转。若言小人奸贼,不妨直骂。”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有时说些宛转的话,是姑且客气客气的,何尝想借此免于下地狱。”(4).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宋
词:“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 明 刘易 《吴姬年十五》诗:“当筵歌宛转,閒坐弄参差。”:“把玉笛《梅花》悠扬宛转,一声声吹断深更。” 周立波 《卜春秀》:“今年春天里的一天,歌喉宛转的阳雀子开始啼叫了。”(5).谓缠绵多情,依依动人。 唐
《莺莺传》:“天将晓, 红娘 促去, 崔氏 娇啼宛转, 红娘 又捧之而去。” 清
《桃花扇·传歌》:“养成一个假女,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赤蛇》:“公初不纳,后见丰姿艳冶,宛转依人,不能定情,遂与共枕。”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虽然也有着几分父亲的木讷,而五岁的年纪, 彬彬 已很会宛转作态了。”(6).谓使身体或物翻来覆去,不断转动。 北魏 贾思协 :“融羊牛脂,灌于蒲台中,宛转于板上,桵令圆平。” 宋
《与吴秀才书》:“留示珠玉,正快如九鼎之珍,徒咀嚼一脔,宛转而不忍下咽也。” 清
:“忽舌烂至喉,饮食言语皆不能,宛转数日而死。” 朱自清 《羊群》:“不幸的羊儿宛转钢刀下!羊儿宛转,狼们享乐。”(7).辗转。指经过许多人的手或许多地方。 宋
《归田录》卷下:“ 圣俞 在时,家甚贫,余或至其家,饮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问其所得,云皇亲家有好学者,宛转致之。” 明
《罗子木诗序》:“ 罗生 流离沧溟,宛转岛屿间,欲出奇计以救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 梅 或偶供廪给,必力辞不受;即强而后可,亦必宛转报复。”(8).指周折。卷三:“翰林道:‘我见师父藏头露尾不肯直说出来,所以也做哑装呆,取笑一回。却又一件,这是家姑从幼许我的,何必今日又要师父多这些宛转?’”第二十回:“﹝ 安老爷 ﹞自从见了 邓九公 ,费了无限的调停,无限的宛转,才得到了 青云峰 见着了这位隐姓埋名昨是今非的 十三妹 。”(9).犹通融或斡旋。 宋
《横浦语录》:“一士夫以改官,少一二纸举状,再三恳求宛转当路,其意甚切。因谓之曰:‘某平生不能为人宛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县宰道:‘此纤芥之事,不必介怀,下官自当宛转。’”第九回:“如今又见他这番深心厚意,宛转成全,又是欢忻,又是感激。”(10).谓光阴流逝。 南朝
宋 鲍照 诗之一:“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唐
诗:“春光兮宛转,嬉游兮未反。” 明
《元夕行》:“年光宛转不相待,过眼繁华空自爱。”(11).缠弓的绳。“有缘者谓之弓” 晋
郭璞 注:“缘者,缴缠之,即今宛转也。” 郝懿行 义疏:“宛转,绳也。”分类:(1).青色丝绳的马络头。 南朝 梁元帝 诗:“宛转青丝鞚,照耀珊瑚鞭。” 宋
:“竹叶村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2).借指坐骑。 唐
诗:“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宋 王廷圭 《别葛德裕》诗:“凭君少缓青丝鞚,为我聊倾碧玉卮。”分类:亦作“ 留联 ”。
(1).犹滞留,滞积。《素问·生气通天论》:“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疏五过论》:“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2).犹流离,流浪。 汉
焦赣 《易林·讼之蹇》:“留连多难,损其食粮。”(3).耽搁;拖延。:“事付主者,留连至今,莫肯求问。”:“既承雅赠,即应有答,但唱高则难和,理深则难训,所以留连日月,以至于今。” 郭沫若 《长春集·跨上火箭篇》:“工农文章遍天下,作家何得再留连?”(4).留恋不舍。 三国
《燕歌行》之二:“飞鸟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自存。” 北魏 《元晖墓志》:“密勿礼闱,留联台阁。” 唐
诗:“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明 高瑞南 《金落索·题情》曲:“我就生也留连,死也留连,爱你心生死都不变。” 朱自清 《南京》:“ 南京 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5).指沉醉逸乐之事。 宋
诗:“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酖毒因奢惑。”(6).留心;用心琢磨。 北周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公﹞言为世范,行为士则,留连《坟》《索》,怊怅文词。” 清
《〈野香亭诗集〉序》:“凡古人之诗,莫不为之留连涵泳而咀味其旨趣之所存。”(7).绵延;连续不断。:“忽飘飖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吕延济 注:“留联,相连声也。” 唐
诗:“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元
:“﹝ 涛 ﹞居 浣花里 ,种菖蒲满门,傍即东北走 长安 道也,往来车马留连。”(8).指连在一起。 唐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9).挽留。 宋
:“主人重客苦留连,急走钿车令去取。” 宋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公恐虏猝犯之,败其功,乃留连其使,数与之讲议,虽抑止其僭,亦不决然绝也。”(10).水果名。产于 南洋 。 清
之九:“绝好留连地,留连味细尝。”自注:“留连,果最美者。”分类:金制酒器。:“ 神武 宴寮属,于坐失金叵罗, 窦泰 令饮酒者皆脱帽,于 珽 髻上得之。” 宋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东坡 诗:‘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按, 祖珽 盗 神武 金叵罗,盖酒器也。” 清
《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罗,银鲈锦鸭甘芳多。” 陈世宜 《醉歌》:“手捧金叵罗,拾级趋山阿。”一说指饮酒用的金质吸管。《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我认为,金叵罗应是饮酒用的金质吸管。 东晋 、 十六国 时期是有用吸管饮酒的习惯的……至今 藏 族同胞饮酒仍普遍使用吸管。因此,金叵罗应是这种形状的酒器。只有这种较细的管状物, 祖珽 才能把它像簪子一样插在髻上。”分类:见“ 虹蜺 ”。分类: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汉
《子虚赋》:“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玳瑁鳖鼋。” 唐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清
《三江口宝带桥记》:“ 道光 三载, 吴
越 大涝,蛙鳖生万灶,蛟鼍嬉千里。” 陈三立 《人日顾石公广文饮集龙蟠里》诗:“ 徐侯 罢钓 东海 水,胸次郁律千蛟鼍。”(1).:“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复,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若三千行于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复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之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于百年,三千广于 赤县 ;四部多于户口,七宝妙于石沙。”分类:美艳的女子。多指歌女、舞女。 唐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宋
《击瓯赋》:“善则善矣,未若艳女之歌喉。”分类:(1).星官名。指紫微垣。 汉
赵晔 :“于是 范蠡 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圆三方。” 南朝
沉炯 《太极殿铭》:“臣闻在天成象,紫宫所以昭著;在地成形,赤县居其区宇。”(2).指帝王宫禁。:“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李周翰 注:“紫宫,天子所居处。” 唐
诗之三:“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明
:“三千艳女罗紫宫,倾城一笑扬双蛾。”(3).神话中天帝的居室。《淮南子·天文训》:“紫宫者, 太一 之居也。” 汉
扬雄 《甘泉赋》:“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看奎光飞缠紫宫,光摇万玉班中。”分类:(1).:“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郑玄 笺:“城,犹国也。” 孔颖达 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灵后 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2).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晋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 累举目观之,此姬绝色倾城。” 清 宣鼎 :“花烛之下,妇果艳丽倾城。”(3).形容花色绝美。 明
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参见“ 倾国倾城 ”。(4).指美女。 三国
:“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 宋
:“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明
《浣纱记·家门》:“三载羁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 吴 雠。”(5).全城,满城。 晋
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 唐
:“ 长安 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 叶圣陶 《登雁塔》:“将来逢四野花开的时节,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将倾城空巷而出。”分类:(1).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 南朝
梁 沉约 :“朝发 披香殿 ,夕济 汾阴 河,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宋
词:“愁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花月痕》第二四回:“半晌, 秋痕 双蛾频蹙,皓齿微呈。”(2).借指美女。 唐
诗之十二:“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唐
:“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分类:(1).谓以天上的星宿划分地上的区域。 晋
《蜀都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2).谓星散。:“大军卒至,必惊骇星分,望尘奔走。”:“威略火烈,胡马星分。”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及 陈
郑 之国,与 韩 同星分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诗:“独静阙偶坐,临堂对星分。” 唐
《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于天文与 荆州 同星分。”分类:(1).喻消失净尽。 晋
《盛德颂》:“ 三秦 席卷, 项籍 灰分,逋虏雾散,遗寇云彻。”:“昔 吴
楚 连衡, 燕
淮 劲悍,尘扰区内,声沸 秦中 ,雾散埃灭,岂非先鉴。” 宋
词:“任真珠装缀, 春申 客屦,今日风流雾散。”(2).喻盛多、广泛。:“獠徒云布,武骑雾散。” 刘良 注:“雾散,言多也。” 南朝
《太宰褚彦回碑文》:“义既川流,文亦雾散。”分类:犹天际。 晋
《蜀都赋》:“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分类:(1).云和雨。“殷其雷,在 南山 之阳” 毛 传:“山出云雨,以润天下。” 唐
:“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元
之四:“ 南高峰 云 北高 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词:“更立 西江 石壁,截断 巫山 云雨,高峡出平湖。”(2).指高空,天界。 晋
:“绮榭俯临乎云雨,藻室华绿以参差。” 唐
诗:“鹤驭回飘云雨外,兰亭不在管弦中。” 宋
:“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一鹤每临云雨上,几人虚老市朝间。”(3).:“昔者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于 云梦 之台,望 高唐 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 玉 曰:‘此何气也?’ 玉 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 玉 曰:‘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台 之下。’”后因用“云雨”指男女欢会。 唐
诗:“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宋
词:“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第六回:“说到云雨私情,羞得 袭人 掩面伏身而笑。”(4). 汉
《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因用“云雨”比喻分离;永别。 南朝
宋 鲍照 诗:“既成云雨人,悲绪终不一。” 唐
诗:“七年一云雨,常恨辉容隔。” 清
《赠黄皆令序》:“ 绛云楼 新成,吾家 河东 ,邀 皆令 至。……旁午诀别仓皇, 皆令 拟《河梁》之作, 河东 抒云雨之章。分手前期,暂游小别,迄今数年往矣。”(5). 唐
:“翻手作云覆手雨。”因用“云雨”比喻人情世态反覆无常。 宋
词:“人间反覆成云雨,凫雁江湖来又去。” 元
诗:“人情云雨 九疑山 ,世路风涛 八节滩 。” 清
《病中寄邓柬之》诗:“静阅人情半云雨,期君古道莫相忘。”(6).:“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因用“云雨”比喻恩泽。 三国
《封二子为公谢恩章》:“洪恩罔极,云雨增加。” 宋
诗:“误蒙兼金重,自视一羽轻。唯当刮老眼,云雨看施行。” 清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诗家废疾不可起,借君妙手加攻砭;终资鸿笔作云雨,触石肤寸群濡沾。”分类:亦作“ 龙剑 ”。古有宝剑名龙渊、龙泉。后因称宝剑为“龙剑”。 晋
《蚍蜉赋》:“虎贲比而不慑,龙剑挥而不恐。” 唐
:“ 晋 库走龙剑, 吴 宫伤燕雏。”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万里江湖龙剑合,一尊风雨 蓟门 分。” 清
诗之五:“匣中龙剑光,一鸣四壁静。”
诗之四:“ 延津 龙剑沉渊久,出匣依然百炼钢。”分类:(1).雄性和雌性。:“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古乐府:“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唐
:“乔木幽溪上下同,雄雌不惑飞栖处。”(2).比喻胜败、高下、强弱。:“此雄雌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 唐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宋
《贾谊论》:“ 灌婴 连兵数十万,以决 刘
吕 之雄雌。” 郭沫若 《黄山之歌》:“人力解放非昔比,要与天工决雄雌。”(3).借指日月。 汉
扬雄 《太玄·太玄告》:“圣人察乎朓朒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经之于无已也。” 范望 注:“日雄月为雌,圣人观其变会之次序,经于天而无已也。”分类:(1).重新联合或聚合。 宋
《清波别志》卷中:“情论形,已析者难以复合。” 明 沉德符 :“盖二珰晚途复合矣。”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三代而下,文武异途,兵民分治,既分之后,势难复合。”(2).组合;综合。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这是一个复合的故事,是由好几个片段凑合成的。” 艾青 《艾青诗选》自序:“人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联想、想象,无非是生活经验的复合。”结合,合在一起。 艾青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人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联想、想象,无非是生活经验的复合。在这种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比喻。”分类:(1).朝见天子。 唐
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宋
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明
诗:“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 夔龙 近法筵。” 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 日暖梦朝天。”(2).朝见天帝。 唐
诗之四三:“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宋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惟有仙人丹灶畔,不知今夕是何年。” 庆余 《成都月市竹枝词》:“一步朝天须一拜,恨郎腰瘦太苗条。”(3).向上;向天空方向。《封神演义》第三二回:“走至后营,见 飞虎 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分类:(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 孔子 衣冠琴车书,至于 汉 二百馀年不绝。”(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4).代称缙绅、士大夫。:“ 茂陵
杜邺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说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5).借指文明礼教。:“ 秦桧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于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穿衣戴冠。 汉
:“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 宋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栉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分类:帝都;京都。《汉武故事》:“上幸 河东 ,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 唐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 浔阳 城。” 明
诗:“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清
《都门秋思》诗:“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分类:(1).供帝王游憩的宫馆。:“﹝ 始皇 ﹞乃令 咸阳 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 秉 常领禁兵宿卫左右。” 唐
:“ 魏王 宫观尽禾黍, 信陵 宾客随灰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还择日诣诸宫行谢》:“第三日毕,即游幸别宫观或大臣私第。” 明
诗:“帝京宫观一如昔,盘龙曲凤青云间。”(2).祠庙。:“ 卿 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岁乃可致也。’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也。”(3).道教的庙宇。 宋
吴自牧 :“在城宫观,则以 太乙 、 万寿 为首。”《水浒传》第一回:“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4).官名。宫观使的省称。 宋 宫观本为崇奉道教而设, 大中祥符 五年 玉清昭应宫 建成,始置宫观使,由前任宰相或现任宰相充任。此外还有提点、主管、判官、都监等官,皆为安排闲散官员而设,无实职。见。 宋
陆游 卷五:“承平日,甚重宫观。” 宋
《孔氏谈苑·孙莘老不甚言事》:“ 孙莘老 为御史中丞,不甚言事,以疾辞位得宫观。”:“ 王权 及 汜 既败军,乃先罢 权 为在外宫观。” 清
:“ 神宗 置宫观之职,取 汉 祠祝釐之义,所以优贤逸老。”分类:(1).完全相同;全像。《仪礼·有司彻》:“司马羞湆鱼,一如尸礼。”:“禄赐所供,策命仪制,一如旧典而有加焉。” 宋
《能改斋漫录·狄武襄不知体》:“ 狄 欲奖此一军,乞于讲武殿阅武试,冀 仁宗 亲睹其骁勇。俄而奋击号呼,一如临敌,飞矢至殿陛。”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香山寺 制一如 碧云 而饶古色。”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七章:“ 赵雄 立刻做个手势,打断她的话,一如他害怕触犯这两个字似的。”(2).佛家语。不二曰一,不异曰如,不二不异,谓之“一如”,即真如之理,犹言“永恒真理”或本体。《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昙无竭品》:“是诸法如,诸如来如,皆是一如,无二无别,菩萨以是如入诸法实相。” 唐
《国清寺碑》:“以一如正受之力,致三朝大事之因。”分类:(1).盘曲的龙的图像。 南朝
宋 鲍照 :“绣桷金莲华,桂柱玉盘龙。”:“有司奏: 吴 令 唐佣 铸盘龙火炉,翔凤砚盖。”(2).指以盘龙为饰的铜镜。 清
词:“见一双小玉,盘龙暗捧,和羞映中门里。”(3).形容卷曲如龙。 唐
诗:“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唐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4).见“ 盘龙髻 ”。分类:(1).青色的云。:“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青云为纷,虹霓为缳。” 北魏 郦道元 :“ 文帝 以 汉
中平 四年生于此,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2).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涉青云以汎滥兮,忽临睨夫旧乡。” 晋
诗:“ 齐 讴 楚 舞纷纷,歌声上激青云。” 宋
诗:“ 雁山 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水浒传》第六回:“幡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 辛雷 《一个爱说梦话的人》:“站在 武汉
长江大桥 上……头也有点发晕,如置身青云之上。”(3).喻高官显爵。:“ 须贾 顿首言死罪,曰:‘ 贾 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汉 扬雄 《解嘲》:“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宋
:“自致青云今有几?化为异物已居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又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淤泥之下。”(4).喻谋取高位的途径。 明
汪錂 《春芜记·悲秋》:“肝胆自怜白首,功名谁借青云。”参见“ 青云路 ”。(5).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其 良平 之亚欤” 南朝
裴松之 注:“ 张子房 青云之士,诚非 陈平 之伦。” 明
诗:“未逢 黄石 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6).指青云之士。 唐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仇兆鳌 注:“青云,指文士之追随者。” 宋
:“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敬幸附青云,而生平未得一见。”参见“ 青云士 ”。(7).谓隐居。:“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卷一○七:“遂拜表解职,求托岩林,青云之志,于斯始矣。”(8).喻黑发。 唐
《大堤曲》:“青云教绾头上曲,明日与作耳边珰。”(9).古指春官。“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分类:(1).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王逸 注:“九交道曰衢。” 游国恩 纂义:“靡蓱九衢,即谓其分散如九达之衢也。” 唐
诗:“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明
诗之一:“九衢车马如流水,尽是 邯郸 梦里人。” 清
:“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2).草名。:“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 刘良 注:“九衢草其枝交错,相重九出也。” 南朝
梁元帝 《为妾弘夜姝谢东宫赉合心花钗启》:“ 夜姝 昔往 阳台 ,虽逢四照。曾游 澧浦 ,惯识九衢。”分类:(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协 :“夫车马小义,而历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2).谓驰骋游乐。:“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阙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分类:(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 五侯九伯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成帝 封其舅 王谭平
阿侯 、 王商
成都侯 、 王立
红阳侯 、 王根
曲阳侯 、 王逢时
高平侯 。见。:“五侯相饯送,高会集 新丰 。” 李善 注:“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谭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时 、 王商 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擅权,其子 梁胤 、叔父 梁让 及亲属 梁淑 、 梁忠 、 梁戟 皆封侯。:“前 梁氏 五侯,毒遍海内。” 李贤 注:“五侯谓 胤 、 让 、 淑 、 忠 、 戟 五人。”(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桓帝 封宦者 单超
新丰侯 、 徐璜
武原侯 、 左悹
上蔡侯 、 具瑗
东武阳侯 、 唐衡
汝阳侯 。:“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5).泛指权贵豪门。 唐
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诗:“残雪未消双凤阙,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侬宅,剩可五湖同去。”分类:(1).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赐列侯甲第,僮千人。”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有甲乙第次,故曰第。”:“北阙甲第,当道直启。” 薛综 注:“第,馆也;甲,言第一也。” 宋
词:“ 韩国 殊勋, 洛都 西内,名园甲第相连。” 清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诗:“甲第云中连白日,渔蓑雪里傲朱绯。”(2).指豪门贵族。 唐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3).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元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上赖祖宗之荫,下托贤妻之德,举中甲第。”(4). 明
清 时称进士。卷三:“他自登甲等,在京师为官,一载有馀。” 清
《奈何天·隐妒》:“自龆龀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参见“ 甲科 ”。分类:亦作“ 海岳 ”。
(1).大海和高山。 晋
:“ 吕尚 长于用兵,短于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2).见“ 海岳高深 ”。(3).谓四海与五岳。 南朝
梁 刘协 :“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分类:(1).循环往复。《关尹子·四符》:“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 唐
《汾阴行》:“道傍古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识。” 宋
诗之三:“眇眇万古历,回环今几周?”(2).指反复。 清
《复秦灯岩书》:“忽奉手书,回环不能释手。”(3).环绕。 唐
诗:“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宋
诗:“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元
:“门外回环皆碧水,亭中坐卧得青山。”亦作“回环”。(1).周行;循环。:“飞奔互流缀,缇彀代回环。” 李周翰 注:“回环,周行也。” 唐
诗:“天星回环数才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明
:“星枢常不转,海岳自回环。”(2).反复;来回。 南朝
梁 刘协 :“ 扬雄 《解嘲》,杂以谐谑,回环自释,颇亦为工。” 唐
诗:“香毬趁拍回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 郁达夫 《采石矶》:“‘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 羲和 快着鞭。’回环念了两遍之后,背后的园门里忽而走了一个人出来。”(3).环绕。 前蜀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回环,严设龙蛇之府;群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清
《过隐仙道院》诗:“古树半身在,回环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种灰白的水鸟,每当太阳落下最后底光在西山之巅的时候,它们总飞出来在 宝城 底城上,回环的翱翔三圈。”分类:往日;从前。:“昔日 赵 攻 甄 ,子弗能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 唐
:“昔日曾经自弄他,今朝并悉从人弄。”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昔日的战斗意志到哪里去了?士兵们对战争已经没有了胃口。”分类:(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 卫懿公 ﹞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东阿 妇以绣衣赐死, 王景兴 以折米见诮。” 元
《鹦鹉曲》:“ 双成 小立各宫样,绣衣乌帽 高将军 。”(2).见“ 绣衣直指 ”。分类:为何;多么。:“ 齐王 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 太祖 大悦,谓 放 曰:‘昔 班彪 依 窦融 而有 河西 之功,今一何相似也!’” 唐
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仁主爱人,一何至此!” 清
《谒夷齐庙》诗:“可为百世师,风操一何劲!”分类:放逐;流放。 唐
诗:“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宋
《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已忘窜逐伤,但喜怀抱空。” 郭沫若 《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自己本国的言语必然是天天都在练习的,丢生的危险倒也比较少,除非久居国外或久被囚禁窜逐。”分类:河流和关隘。 南朝
宋 颜延之 :“离居殊年载,一别阻河关。” 唐
诗:“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分类:(1).值得怜悯。:“汝欲返性情而无由入,可怜哉!” 成玄英 疏:“深可哀悯也。” 唐
诗:“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清
:“然情状可怜,亦使人心脾悽动。” 鲁迅 《野草·风筝》:“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2).指怜悯。《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从此里中父老,人人薄 许武 之所为,都可怜他两个兄弟。” 茅盾 《搬的喜剧》:“ 赵小姐 似乎很可怜 黄太太 的无知。” 老舍 《茶馆》第二幕:“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3).可爱。:“东家有贤女,自名 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唐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明
词:“浅束深妆最可怜,明眸玉立更娟娟。” 郁达夫 《海上通信》:“本来是黄色的海面被这夕照一烘,更加红艳得可怜了。”参见“ 可爱 ”。(4).可喜。 唐
诗:“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唐
诗:“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参见“ 可喜 ”。(5).可羡。 唐
:“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唐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6).可惜。 唐
诗:“可怜芳岁青山里,惟有松枝好寄君。” 唐
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7).可怪。 唐
诗之十一:“翠瓜碧李沉玉甃,赤梨蒲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8).异常。 宋
词:“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 郁达夫 《迟桂花》:“山上的空气,真静得可怜。”(9).极言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 汤富海 ﹞变卖了一点可怜的家产还他还不够,又强迫要 汤阿英 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去抵债。” 王西彦 《占屋》第一部二:“然而他太无力了,他的救援是可怜的。”分类:(1).宾客朋友。:“魏 武帝初 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 南朝
宋 鲍照 :“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 唐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然谦以裕乎其人,一舆台之贱,接之若宾友然。”(2).指以宾客与友人之礼相待。:“﹝ 隗嚣 ﹞而退欲为 西伯 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 汉 ,喟然自以 文王 复出也。”分类:(1).回返。 刘大白 《西风》诗五:“难道一去不复还吗?”(2).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分类:(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汉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6).即六。:“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分类:(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治 蒲 ,请见于 孔子 曰:‘ 由 愿受教于夫子。’ 子 曰:‘ 蒲 其何如?’对曰:‘邑多壮士,又难治也。’”:“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既至殿门, 宪 独被引进。帝先伏壮士于别室,至即执之。 宪 辞色不挠,固自陈说。”:“﹝ 贺兰进明 ﹞惧师出且见袭,又忌 巡 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 霁云 壮士,欲留之。” 宋
诗:“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秦并六国平话》卷中:“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杀虎壮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猿》:“选壮士三十人,持兵负粮,岩栖野食。”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一:“戈壁滩上的黑砂哟,埋没过千万壮士的梦幻。”(2).体健力大者。 北魏
贾思协 :“来晨熟捣,作木范之,令饼方一尺、厚二寸,使壮士熟踏之。”(3).指武士装束的人。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装束得七品琴堂样子……还有一个朱缨花衮的长官,一个赤面白髯的壮士。”(4). 太平天国 取试武士分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称为壮士,相当于 清 制的进士,职同军帅。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英杰归真论》:“至武秀才等则改称英士、猛士、壮士、威士之殊。英谓其英多磊落也;猛谓其猛可济宽也;壮谓其克壮大猷也;威谓其有威可畏也。”参阅 太平天国 《钦定士阶条例》。分类:打虎。亦以喻有勇力或气势磅礴。:“ 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淮南子·缪称训》:“ 中行缪伯 ,手搏虎。” 柳亚子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诗之二:“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分类:(1).目光流转。 唐
词之六:“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2).犹转眼。喻时间短促。 宋
诗:“君如汗血驹,转盼略 燕
楚 。” 元
《冻苏秦》第三折:“世事升沉如转盼,算来由命不由人。” 清
《舟中望九华》诗:“前景转盼失,后态触睫俱。”分类:埋葬尸骨。:“ 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唐
诗:“ 龙门 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宋
诗:“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明
诗:“青草池边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分类:(1).地下的泉水。:“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唐
诗:“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2).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 唐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否即碧落黄泉,无相见之日。”分类:(1).草木茂盛、开花。:“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淮南子·原道训》:“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卷六:“况且在此溪山秀丽,草木荣华,又与 金郎 同栖一处。”(2).指茂盛的花。
《花儿开过了》诗:“一夏底荣华被一秋的馋风扫尽了。”(3).朝菌的别名。 北齐
:“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 王利器 集解:“荣华,朝菌,一物而异名。”(1).喻美好的容颜或年华。:“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三国
《杂诗》之五:“南国有佳人,荣华若桃李。” 唐
之三九:“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王琦 注:“言年华日去,如水之东流。”(2).荣耀;显贵。:“冠我玄冕,要我朱绂。朱绂光大,使我荣华。” 宋
《赐韩绛乞致仕不允诏》:“元老在位,邦之荣华。”《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专候夫人到京,共享荣华。” 郁达夫 《沉沦》二:“他们留了五个月学回去的人,岂不在那里享荣华安乐么?”(3).谓以为荣显。:“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4).指华美的辞藻。:“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成玄英 疏:“荣华者,谓浮辩之辞,华美之言也。” 南朝
刘协 :“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馀风不畅。”(5).中医指旺盛的血气。:“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分类:亦作“ 闪铄 ”。
(1).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南朝
《中寺碑》:“日流闪烁,风度清锵。” 宋
:“铃声南来金闪铄,赦书已报经沙漠。”:“只见珠光闪烁,宝色辉煌,甚是可爱。”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闪铄晶光的雪影映射着寒厉勇猛的初日。”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幕:“战士们就在小山凹、石坳间露营,点点篝火闪烁着红光。”(2).物体忽隐忽现,变动不定。 唐
《斗鸭赋》:“忽惊迸以差池,倏浮沉而闪烁。”卷三九:“ 懒龙 倏忽闪烁,已杂入众客铺内。”《英烈传》第七回:“家兄也能使两条铁鞭,约三十馀觔,运得百般闪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夜星子》:“纸上隐隐见黑影,往来闪铄不定。”(3).显露,现出。 殷夫 《呵,我爱的》诗:“草帽下闪烁着青春面颊,她好似一朵红的,红的玫瑰。” 沙汀 《困兽记》十:“她步履轻快,丰润的脸蛋上闪烁着得意的幸福的欢笑。”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的面目清秀,在他灰暗的眼神里,闪烁着迟疑、怯弱同矛盾。”(4).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说一点留一点。 清
宣鼎 :“丐亦情虚,语言闪烁。”《劫馀灰》第十四回:“他说话说得如此闪烁,必定知道令侄的所在。”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且慢谈那个,’他闪烁地说。”(5).比喻短暂;浮浅。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在 伊 不过两日,只得一闪铄的印象,一切还留在我幼想中。”分类:(1).闪电和露水。借指天地。:“正应虚己而游乎世,俛仰于电露之閒耳。”(2).喻短暂。分类:亦作“ 俛卬 ”。
(1).低头抬头。:“俛仰周游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清
:“见其伸颈俛仰,吐出黄金半铤。”(2).指身体的屈伸。:“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3).升降。《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高诱 注:“俛仰犹升降。”(4).形容时间短暂。:“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以大为小,以彊为弱,在俛卬之间耳。” 宋
《徐州贺河平表》:“未有收狂澜于既溃,复故道于将堙,俛仰而成,神速若此。”(5).俯视和仰望。 明
《周弦斋寿序》:“俛仰今昔,览时事之变化,人生之难久长如是,是不可不举觞而为之贺也。”(6).应付;周旋。 南朝
宋 刘义庆 “言敢近舍明公远希 嵇
阮 ” 南朝
刘孝标 注引 晋 邓粲 《晋纪》:“ 伯仁 仪容弘伟,善于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陈偕传》:“嘻,今老矣,顾家贫无以给衣食之奉,聊复俛仰于其间,至于得失精粗,不复经意也。”:“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俛仰,故能身负硕望。”分类:(1).现时与往昔。 唐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俯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分类:(1).红润美好的容颜。:“嫭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稚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稚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发。” 南唐
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发朱颜,笑言磊磊。”(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3).美色;美女。 三国
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羁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幕出朱颜,清讴发皓齿。”(4).指青春年少。 唐
诗:“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宋
诗:“绿发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才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6).脸红。羞赧之色。:“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分类:(1).看不到。:“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2).谓不易看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3).不看,不读。:“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馀卷。”(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分类:威望,名声。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蛇作怪者》:“会 武陵 蛮夷 黄高 攻烧 南郡 , 鸿卿 以威名素著,选登亚将。”:“ 娄 ( 韩娄 )素闻 胜 威名,竟不敢南寇。” 宋
诗:“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清
《赠家侍御雪航》诗:“君来仗威名,一言释猜忌。” 萧华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分类:称 胡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战国 时游牧于 燕 、 赵 、 秦 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 战国 时始称 匈奴 和 胡 。 东汉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二部, 北匈奴 在公元一世纪末为 汉 所败,部分西迁。 南匈奴 附 汉 , 西晋 时曾建立 汉国 和 前赵国 。(1).挽弓;拉弓。 汉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唐
诗:“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明
:“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词:“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2).谓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 宋
卷十一:“初, 舒 为县尉,坐手杀人停废, 无尽 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尔,士论恶之……弯弓成俗,亦何足多怪。”:“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还有朝兄弟,暮仇敌,才放下酒杯,出门便弯弓相向。”(3).弯曲成弓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老头把饭端了上来, 余敬唐 就弯弓着背走出去了。”分类:(1).洁白的石头。:“白石凿凿。” 明 吴炳 《情邮记·正名》:“逶迤周道费驱驰,白石清泉付与谁?”(2).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 汉
《列仙传·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黄丈人 弟子, 彭祖 时已二千馀岁……尝煮白石为粮。” 唐
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宋
诗:“镕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恽敬 《说仙》三:“白石之说累变而益陋,黄庭之说屡迁而益诬。”(3).枳椇子的别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饧,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语问苍天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