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掌打脸一边五次,一掌风月宝鉴大全是多少

“真相”与“打脸”:中国互联网中的谣言与辟谣
我的图书馆
“真相”与“打脸”:中国互联网中的谣言与辟谣
&作者=施爱东来源=《民族艺术》所谓“钓鱼谣言”,是一些网络高手为了显摆自己的智力优势而虚构的,设置了明显知识陷阱的戏谑谣言。钓鱼者往往会预设特定的垂钓对象,迎合对象的知识结构、政治立场或审美趣味,故意创作一些似是而非的、误导性的故事或观点,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下钓”、“挖坑”或“埋雷”。比如假托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编造一个真假互掺的新故事,粗一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清楚楚,似乎真有那么回事,但恰恰是在某些特定的细节上故意设置了“鱼钩”,也即能够迅速证伪的知识点。待到有人转发或引用,钓鱼者和他的同伴们就会随时拉动鱼钩,指出谣言破绽之所在,同时对被钓者的智商、人品进行嘲讽和打击,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收网”,把被钓鱼的网民叫做“傻鱼”、“水鱼”。如果上钩的网民比较多,他们就把该行动叫做“炸鱼”。  &“真相党”与“打脸党”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历史信息进一步得到解放。大约2008 年前后,天涯、凯迪、网易、人人、猫扑等一批大型网站均兴起一股追捧“蒋公”、重述现代革命史和中日战争史的热潮,原本被埋进历史深处的各路信息不断被重新挖掘、重新想象,并被冠以“真相”的名义重新叙述。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真相帖”:“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了淞沪会战,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60 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军的委员长卫队。60 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这些极力推崇“蒋公治国”和“国军抗战”的网民往往自称“国粉”或“果粉”,因其惯用“真相”一词,也被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迷们戏称为“真相党”。  &因为有了“真相党”,也就有了另一派以考证军史为乐事,以辩驳“真相”为目的的“打脸党”(又称“考据党”),他们把驳斥“真相党”的行为称做“打脸”。一般来说,军事类论坛的政治氛围偏左、偏民族主义,而像天涯、凯迪等综合娱乐性论坛的政治氛围都偏右、偏自由主义、偏普世价值。早期的“打脸党”多聚集于军事类论坛,他们对“真相帖”往往是见一单打一单,因此总是被“真相党”牵着鼻子走。随着“真相党”人数的迅速增长,“真相帖”越来越多,“打脸党”疲于奔命,打不胜打,于是改变策略,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钓鱼打脸”的斗争策略。  &“钓鱼”是21 世纪初刚刚兴起的一个网络概念,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挖坑”、“设圈套”。这个概念最早被应用于法律范畴,如“钓鱼法”(Entrapment)即指“执法机关故意向当事人提供违法活动实施条件或创造特定环境,以引诱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一种自身违法的行为”。在一些政治气氛比较浓郁的网络社区,这种设套引诱别人犯错的行为被一批军迷加以利用,专门用以引诱和打击与他们立场相左的“真相党”。  被网民视为最早的网络钓鱼事件是发生在清华大学水木社区的一次意外冲突。2007 年有一名军迷将一张外表残破的美军F-16 战斗机图片张贴在水木社区军事版块,但戏谑地加上了一个《体制问题酿恶果,某国先进战机锈迹斑斑》的标题。一名上海的“知名军事专家”信以为真,将之误认做我军歼-10战斗机,并且在众多军迷的讥讽和嘲笑中顽强激辩了两天,从各种细节论证这的确是管理不善的歼-10战斗机,直到军迷公布图片的原始出处,这才含恨离去。该专家因此得了个“F16”的外号,此外,《体制问题酿恶果,某国××××》作为一个标题模式,也在各大网络社区流行了三五年。这一意外的喜剧性事件后来被“光头蓝云”写入著名网文《钓鱼概论》,并追认该事件为“史前时代的钓鱼萌芽”。而真正被军迷视做“钓鱼党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的标志性钓鱼事件,是发生在2009 年初的“3 亿5 千万金卢布事件”。  &3亿5千万金卢布  &创建于2001年的“音速论坛”(sonicBBS,现名“上班族”)是国内较早的大型军事、战史论坛,吸引了一大批军迷。由于论坛成员基本都是男性,形成了军事讨论与风月图片并重的独有特色,人气非常旺,被认为是“打脸党”的大本营之一。成都网民“穆好古”就是其中最知名也最活跃的积极分子。  在一本《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引用了一张制作拙劣的假收据。在一次军迷的群聊中,大家正在嘲笑该收据的制作水平,有人说:“如果我们来做,一定比他做得更像。”穆好古因此动了制作一张假收据的念头。2009 年3月,穆好古从网上找到毛体字字库,用画笔、扫描仪、打印机,制作出了一张所谓“三亿五千万金卢布收据”的假图。  假图显示为一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用笺”,上为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收据”,具体内容为:“收到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同志委托李德同志带来支援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款三亿五千万金卢布整。/ 毛泽东/ 公元一九三三年三月五日。”落款空白处还加盖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方形印章。穆好古以《真相党用专图》为题,先将图片发在音速论坛上供军迷们欣赏,后来不满足于小众娱乐,又将图片悄悄地编入了“维基百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条目。  为了宣示该图片是用以嘲弄果粉和“真相党”的戏谑作品,穆好古特地在信笺下方加了一行“花粉研究所制真相党专用”的页脚。不过,有好事网民故意抹去这行字,然后将图片转发到凯迪、天涯等社区论坛。由于图片内容正合果粉所求,迅速被一批果粉用做“黑毛”证据。有果粉在图顶加上一行“境外敌对势力资助毛三亿五千万金卢布对抗政府”的红字标题,在各大论坛大肆张贴,仅一两天时间,该图片就传遍了天涯、凯迪、猫扑、百度贴吧等各大论坛,取得了惊人的轰动效应。  “钓鱼党”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正是在这个《真相党用专图》的跟帖中。先是有网民建议说:“要放长线吊(钓)更多的鱼,等个半个月再出来澄清吧。”[逍遥海盗] 这句话被随后跟帖的网民所反复引用,网民“LYKKND”不失时机地振臂一呼:“钓鱼党成立了!!!祈祷早日钓上鱼啊!!”  假图受到“真相党”热捧,这对刚刚宣布成立的“钓鱼党”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在上班族论坛热烈地议论着这次战果:“这种挖坑等别人跳的感觉太爽了。”[通西诸番侯少监]穆好古没有料到一个如此粗糙的作品居然能够获得如此惊人的战果,也很担心因此背负“造谣”的罪名,于是将《真相党用专图》做了一番编辑和说明:“为了大家更好地打脸,我把我的原始图片发上来了。”然后将自己电脑中为了制作这一伪图而准备的多张原始图片都截图张贴在上班族论坛。  看热闹的军迷人人惟恐天下不乱,大家在跟帖中七嘴八舌地从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一年之后,穆好古重新发布修订后的“收据”,将原本盖在落款旁边的方章改为压在落款上的圆章,还加了一段说明文字:“这张由毛泽东亲书,注明收到共产国际三亿五千万金卢布(当时金卢布与美元比价为一比零七)的收据,是笔者在二零零八年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最新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东方部米夫档(ABПPФ,ф.3,оп.11,л.12,лл.102-103)发现的,米夫时任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  &穆好古本意并非抹黑毛泽东,因此故意在“收据”中留下了许多破绽,他说:“制作这张假图时,我是抱着娱乐心态,所以标明了‘花粉研究所制,真相党专用’的LOGO,内容方面也故意留下许多破绽:日期用了四个一模一样的‘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用字库字;李德是苏军情报局派往远东的人员,和共产国际没丝毫关系。最关键的是,当时金卢布是直接与黄金挂钩,用于国际支付的硬通货,三亿五千万金卢布相当于270 吨黄金,接近5 亿美元。须知,当时中央苏区年财政支出还不到400 万美元,意味着这笔钱可以支付当时中央苏区100 年的行政开支。同时,这笔钱相当于4 艘大和号,或一万架当时最好的波音式战斗机,或50万挺ZB-26 机枪,或国民政府4 年财政总收入———有网友戏称:中共当年真有这么多钱,直接把国民政府买下来好了,何必搞革命?”  问题在于,普通网民并不具备金卢布比价、中央苏区财政支出、波音式战斗机价格等方面的冷知识,许多网民乍一看觉得新奇,顺手就转发了。“钓鱼党”四处下钓,一见有人上钩,马上蜂拥而至,敲鼓砸砖、冷嘲热讽。2011 年8 月2 日,新浪微博名人“吴祚来”不仅转发了这张图片,而且试图与“钓鱼党”展开辩论:“金卢布当然是真的,原初陈独秀不愿意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但后来不得不接受,数量巨大,如果没有共产国际支持,不可能有中共早期快速发展。”此举引发数百“钓鱼党”的欢乐围观:“娃哈哈,好大一条金卢布啊,陈年老钩都能钓上新鲜鱼,鱼们也太不长眼了。”“吴教授,你不是第一个咬钩的,也不是最后一个。”“饵料是什么做的都不闻一闻,咬住钩就不松口了?”“吴叫兽快回家洗洗睡吧。不学无术的东西。连历史都不知道也敢在这大谈阔论,嗡嗡十足一只苍蝇,真想一掌拍死你。”“学术不端,道德低下,素质堪忧,立场不正。开除~”自从赚得3亿5千万金卢布之后,“打脸党”开始由被动地追着“真相党”辟谣、打脸,逐渐转向主动地给“真相党”下钩、钓鱼,“打脸党”一词也就逐渐为“钓鱼党”所取代。两年后,“钓鱼党”迅速成长为各大网络社区最大的“党派”之一。穆好古在微博中回忆说:“在我制作那张收据前,其实军宅圈里有意无意的搞笑反讽文很多了,比如奥马哈之兽什么的,影响力也从未超出过军宅圈。我在做那收据之前也几乎从没听说过‘钓鱼’一词,最多觉得也就玩玩‘战史沙龙’那些发明家前辈,谁知竟然因为某些原因流传成现在这个样子。”  &八尺协定  &比“3亿5千万金卢布”影响更大的钓鱼谣言是2011 年9 月开始流传的“八尺协定”。这则谣言比较长,综其要点可做如下摘录:  1931 年春节刚过,当中华民国的四万万国民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时,一场灾难性战争的大网已经在暗处开始编织。中央苏区的代表团,以王若飞为团长,从上海秘密登船,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到达日本关东军控制下的旅顺,入住关东军“满铁株式会”的招待所大和旅馆。当月29日,中央苏区代表团与关东军的代表板垣征四郎在大和旅馆的小型会议厅———八尺阁,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史称“八尺协定”,又称“王板协定”。  在这份虚构的“协定”中,居然还有“中央苏区从共产国际援助经费中拿出2 亿3千万金卢布,转交日本关东军参谋部,由关东军参谋部分配,用于军费,以及日本国内政治公关使用”这种荒诞至极的条款。  网民hjxro001 转发的谣言刚一出现在军事论坛,紧接着就有网民评论说:“这饵料味道也太大了,难道真的会有这么傻的鱼?”[Wjgg]不过,也有网民持乐观态度:“你们也太看高鱼儿的智商了,根据本人最近在微博围观的经验,连931 大海战和中苏外蒙古战争都可以钓上鱼儿,这个真的不要说不可能哦。”[吕轻侯]果然,第二天楼主就骄傲地声称:“发回百度广西吧。炸起几条,也有看明的。发回百度桂平吧,炸出水鱼一堆堆。两个军事论坛的多数网民都对“陈八尺”、“金卢布”有所了解,所以无人被钓;在百度吧中,广西吧的网民明显比桂平吧网民见多识广,许多网民都了解“八尺”的来历或“右代宫家族”的出处,被钓者不多,而在桂平吧,被钓的往往是一些连语句都写不通顺的网民。  谣言在新浪微博和网易微博的反响也有较大差别。谣言出现当天,就有网民将其转到了新浪微博:“80 年过去了,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卖国条约,不是由满清签订,不是由北洋签订,也不是民国政府签订的,而是1930 年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八尺条约》。”而同一信息直到10 月8 日才传到网易微博。不过,仔细比较这两家微博,新浪网民的谣言辨识力明显更高一筹。我们分别从中选取两条热门微博来进行分析。一是微博名人“吴稼祥”分别在新浪和网易发布的同一内容的微博:“什么叫‘八尺协定’,原始出处在哪里?”一是普通网民的传谣微博。   &在新浪微博,超过一半的评论显示评论者是了解“八尺”或者“金卢布”的,如:“快来晒傻逼啊,晚了可就玩坏了,陈八尺立功了!钓鱼岛立功了!”[娄池]“时不时围观上钩的鱼儿的确是微薄的一大享受。”[磐石校尉0112]即使不了解“八尺”其人其事者,也都从其他角度质疑此为谣言:“真他母亲的搞笑!1931年正是反围剿、反封锁最激烈的时候,苏区恐怕连多几张草纸都拿不来!还2亿3千万金卢布呢?脑残吧你!”[无声狂啸99]  但在网易微博,不仅很少有人知道“八尺”的由来,而且很少有人对谣言进行认真的辨析,多数网民只是单纯地“转发微博”。在吴稼祥的微博评论中,网民是如此解释其信谣理由的:“搜罗一下,百度全面封杀,证明是真的。别的网有存在,反驳贴一般都说是钓鱼贴,说不出论据,这也反证了是真的。还有用日期和当时党内谁是主事的人来反驳,这个可以搜索一下,应该不难找到,但是没有去找,是懒惰还是找不到反驳的证据?这边一贯保密,连传染病、车祸、商业纠纷和小到村官和村民的纠纷都动用警力大胜村民就可看出真事都瞒住了百姓。”[fleducao04311]“谣言止于真相。什么都封锁,所以人们什么都信以为真。”[时程远]过半网民坚决相信“八尺协定”是共产党有意隐瞒的真实历史。  &张湿迈与高铁魔盒  &日开始,一篇题为《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以下简称《魔盒》)的钓鱼谣言突然在天涯、凯迪、人人、开心等各大网络遍地开花,高铁问题再度成为网民议论的热点。该谣言共分为“被无视的反对声”、“揭密高铁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有心无力的智者”、“潘多拉之盒已经慢慢开启”四个部分。全文近4000 字,且涉及复杂的“夏尔谢夫力”和“斯蒂芬金效应”等技术性问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谣言的迅速窜红。综其要点,可做如下摘录:  2006年春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道床。”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中国的高铁大潮面前,张拾迈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高速铁路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铁道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而现在,随着这一批高铁线路的陆续通车,张拾迈教授的警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实……  在2006年以前,中国大部分铁路的运营时速在120公里以下。今天,随着一批时速220,350,甚至380公里高铁的建成通车,夏尔谢夫力和相应造成的斯蒂芬金效应相比过去是飞跃性的。自2009年下半年起,中国的地震灾害变得异乎寻常的频繁……这些突然增多的地震灾害冥冥中仿佛有一种必然,与高铁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也许只有逝去的张拾迈教授能告诉我们。  《魔盒》最早发表在美国“BBS 未名空间站”,不过,原作者Dreamer 很快就发布一则题为《我是&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的作者》的简短声明:“在文中我用彩蛋向本站的2个id 致敬了。‘夏尔谢夫力’是指虾蟹,‘斯蒂芬金效应’是指StephenKing。正是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挖坑不倦的精神鼓励了我的创作。我想让他们知道。”也就是说,作者明确指出了这是一个“挖坑”的钓鱼帖,正如“八尺协定”中的“金卢布”是向穆好古致敬的彩蛋,“魔盒”中的两个虚构的专有名词也是分别向“虾蟹”和“StephenKing”两位资深网民致敬的彩蛋。  当天晚上11时48分,Afalcon 将《魔盒》转至清华大学“水木社区”NewExpress(特快版),第二天凌晨时分,文章被sunseraphic、vigoss 等一批网民转发到了其他版块。9月9日上午,“魔盒”就在各大中文网站全面开启。最早的转帖者Afalcon 对《魔盒》的影响力表达了自己的惊讶:“果然十大了,果然被reader(水木社区读书版)转载了,我本来想把张10迈改个真实的人名,后来发现我高估某些人了。”  《魔盒》开篇是一出煽情的桥段,但也是一个大彩蛋:“(老人)  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高铁,一定不要建……高铁,一定不要建……’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道床。’便与世长辞。”这个彩蛋显然是献给三峡工程反对者的。在广为流传的《黄万里毕生反对三峡工程,预言大坝终将被迫炸掉》中也有这么一段“脍炙人口”的著名桥段:“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魔盒》的主人公叫“张拾迈”,这是模仿“黄万里”而生造出来的名字。迈是英语mile(英里)的音译,“10 迈”车速相当于机车时代的蜗牛速度。张拾迈显然是用来讽刺那些反对高铁的保守派,作者甚至故意在文中插入了一段“颠倒话”:“张拾迈教授为中国的铁路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印度的成功经验。印度铁路的夏尔谢夫力也是不容小视的,印度没有为了政绩或者自豪感而盲目提高火车速度,而是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降低车速,减小夏尔谢夫力。为了提高因缓慢的车速而降低的运输效率,印度在单位车次的运输量上发掘潜力,甚至不惜把车速降到人可以自由攀爬和跳车的地步,让每一列火车都发挥它最大的运能。”为了加强娱乐效果,《魔盒》始发时还附了一张“病床上的张拾迈教授”的图片。事实上,该图片是四川屏山法官为八十多岁的瘫痪老人办理赡养案件立案手续的图片。图片略显模糊,甚至压在上面的“中国法院网”五个大字都未予处理。《魔盒》在短短两三天之内就遍及各大网络社区的边角旮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迫于压力,不得不在其官网发布“郑重声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所谓‘张拾迈教授’,更没有任何人向任何部门提出过停止修建高铁的建议;此事严重侵犯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名称权和名誉权。”有了官方辟谣,《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东方早报》、《武汉晨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一批传统媒体迅速跟进,纷纷作出辟谣报道。同时,传统媒体第一次对“钓鱼党”进行了介绍和报道:“‘钓鱼’是一种网络恶作剧行为,目的是嘲笑和打击那些看文章不仔细的网友,不仅作者有意识地埋下陷阱,还有‘钓鱼党’有组织地加以传播。”  经过了如此大范围的辟谣和钓鱼知识的普及,《魔盒》本该扫入知识的垃圾堆了。可是,时隔一年之后,此文依然钓出一条大鱼。2011年“7·23 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之后,《第一财经日报》以“给人民一个交代”的名义发表特别报道《高铁“自主创新”之谜》,结语中赫然出现这么一段:  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张拾迈教授在弥留之际表示:“如果非要上高铁,至少一定要用有碴道床。”碴即砟,即小石子。张拾迈教授认为,小石子可以对夏尔谢夫力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今天我们的高铁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是无碴道床,把钢轨硬生生钉在水泥地上,则会给夏尔谢夫力带来火上浇油的效果。张拾迈的担忧不仅对铁路安全,更延伸至对其应力无法缓冲、从而对增加地质灾害产生的担忧。  记者为了强化文章主题,加重质疑的份量,不仅罔顾《魔盒》中的各种荒诞,而且罔顾网上对于《魔盒》的各种辟谣分析和钓鱼分析。该报道迅速引爆网络狂欢,全国各地的“钓鱼党”纷纷现身表态:“本来只想钓傻鱼,不小心把恐龙钓出来了。”“姜太公钓鱼———恐龙上钩。”“扔段绳子都能钓到鱼?只能说傻鱼太多了。”“大家讨论下,记者的智商有没有下限?”“就这智商,看一眼高铁都能摔倒砟道上。”  &钓鱼谣言的泛滥  &《魔盒》的成功大大刺激了钓鱼谣言的生产。欢乐的网民总结出一个关于《××———悄悄开启××××的魔盒》的写作模式,使用该模式创作了数十种“魔盒”,较为著名的有《A 片———悄悄开启亡国灭种灾害的魔盒》、《钓鱼———悄悄开启群发性网络地质灾害的魔盒》、《嫦娥计划———悄悄开启毁灭中国的魔盒》、《动漫———悄悄开启失明灾害的魔盒》、《公厕免费手纸———悄悄开启群发性公厕堵塞的魔盒》、《高数———悄悄开启毁灭中国大学生的魔盒》等。以“A 片魔盒”为例,文章开篇写道:“2010 年情人节前,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性福气氛中,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A 片,一定不要看……A 片,一定不要看……’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看A 片,至少一定要看有码的。’便与世长辞。”当然,这类“魔盒”多是游戏文章,已经没有钓鱼的意味,只是以模仿作文形式向《魔盒》表达“致敬”。  从2009 年到2010 年,仅仅一年时间,钓鱼谣言迅速成长为一种网络流行文化。“光头蓝云”写了一篇《钓鱼概论》,很快传遍网络,俨然“钓鱼党”的入门手册。其中第三章“钓鱼文的制作”是其最精髓的部分。  所谓钓鱼,必须要让鱼有先是相信,继而发现上当的过程。如果鱼看到此文后相信,此后也一直相信,那么钓鱼就失败了。钓鱼的目的,就是让鱼在“信—发现上当”的过程中,其人生观和历史观受到最大程度的打击,以期改变鱼脑子中的一些东西。至于钓鱼文若干年后竟然被当作正史的事情,那么就是更大的失败,想一想都会觉得很杯具。因此,钓鱼文的制作应当有以下几个原则:既要让鱼在初读的时候有相信的冲动,又必须要留出鱼的智商一定最终能够发觉的破绽。& & & 2. 钓鱼文中的破绽越多越好,破绽的级别越低越好,但又不能让人在第一眼就发现。  & & & 3. 钓鱼文的反差要大。以国军战史为例,钓鱼文所描述的事件,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越糗越好,而钓鱼文中的描述越光辉越好。  & & & 4. 有必要留下一些纯恶搞的破绽,比如著名科幻电影中的主角名字和桥段,这种无论如何辩驳都无法改变的破绽是最后的底线,防止被历史学家们写到书中。  & & & &5. 破绽应当分级别分层次,防止部分思维奇怪的鱼将其中某些他识别出来的破绽剔除之后作为正史到处转贴。  这段文字点出了钓鱼谣言的初衷和本质。“钓鱼党”多为辟谣者,其本意不是为了生产谣言而是为了辟谣,他们试图让被钓者通过受骗上当来感受屈辱,经由一个先上当后悔改的过程,通过这一反复,使之接受炼狱的洗礼,以便在此后的网络阅读中获得对谣言的免疫力。但是,这一美好的设想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画饼。  对于那些垂钓的目标对象来说,他们几乎不可能会在被钓鱼之后“悔过自新”。大多数被钓者会通过删帖、拉黑的方式切断与“钓鱼党”的社交联系,免受其羞辱;也有一些网民会奋起还击,而且更加憎厌对方、坚定自己的观点。比如,一些有搜索能力的被钓者会通过搜寻旁证来捍卫“八尺协定”的真实性:“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类似这种协定的卖国性质是肯定的;但是为了能用暴力夺取政权,就不择手段了。列宁为了夺取政权而与德国订协定,领取德国津贴!俄罗斯把那档案解密了,于是那段光荣历史变黑了。”[朱家楔]“不必理会五毛们的冷嘲热讽,《八尺协定》确实是存在的。基本都是五毛毛粉。”[魏克漫画]“狗五毛,八尺协定是假的,但某党所为,比八尺协定还卖国。”[地上霜888]“凡辟谣金卢布,八尺协定,夏尔谢夫力,π=4 的都是权力在手的五毛,over”[谢明弦]  对于那些纯好奇转发的网民来说,他们同样不会因为上当受骗被辱骂之后就转而信任“钓鱼党”,相反,一部分本来处于中间立场的网民也会因此而对“钓鱼党”心生反感,一部分网民则是一笑了之。“无数人根本没有‘被打脸者’的自觉……最惨的莫过于钓鱼党对着群众说‘这文章是我钓鱼的’,而群众不信,或者对方坦荡荡地说‘假的也无所谓’。钓鱼文脱离了钓鱼党的控制,变成谣言,迅速丰满壮大然后飞走了。”  被钓者并不因为被钓鱼而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但是对于“钓鱼党”来说,钓鱼既是一种网络论战方式,也是一种网络娱乐方式,他们乐在其中。2011年以来,各大网络社区关于钓鱼谣言的讨论方兴未艾,新谣言层出不穷,诸如《国军登陆印尼护侨》、《国军与苏军大战漠北》、《国军空降伏尔加》、《国军登陆诺曼底》、《张灵甫空降东京》、《俄寇侵我领土知多少》等等,鱼钩越来越隐蔽,典故越来越偏。其中最著名的钓鱼谣言有《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 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圆周率真的等于3.14 吗?我们的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连数学也不例外》等等,其中“秋裤谣言”在凯迪张贴的第一天,多个帖子的总点击量就超过了10 万。  早期的钓鱼谣言多为长篇大论。2011年之后,一方面随着钓鱼队伍迅速扩大,各种钓鱼谣言泛滥成灾,大多数长篇钓鱼帖的写作都流于自娱自乐;另一方面,自从微博兴盛,钓鱼谣言逐渐转向短小精悍的微博写作,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案例1: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16 岁的叶诗文连创佳绩,一些西方媒体断言叶诗文服用了违禁药物,而随后的三次药检却证明了叶诗文的清白。正当此时,新浪微博“和讯网”发布一则题为《叶诗文教练承认了》的钓鱼谣言:“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了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一氧化二氢就是水,可还是有不少网民上当被钓,居然有大学教授评论说:“此事若真,许多中国人该认真反思了,别有点质疑就老虎屁股摸不得,大呼小叫的,为什么不可以质疑你?中国人自卑,中国政府自卑,因为自卑对别人的质疑总是抱着敌视的态度,这样的民族很难进步的!”这则评论遭到数万网民的欢乐转发,大家一面嘲笑教授,一面享受着比教授更高智商的优越感。  案例2: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升级,中日关系恶化,有关中日民族的比较一直是网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网民微博称:“日本人平均比中国人早起一小时,也就是说,当我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在辛勤的工作了。想一想真可怕,对于这样勤劳的民族,我们拿什么去打败他?”一些网民很快就发现这是时差知识的钓鱼谣言,但也有部分网民不看评论,直接加上自己的按语就转发了:“根据网上资料,日本人平均睡眠时间6小时,中国人是8 小时,也就意味着日本人不但早起1 小时,而且晚睡1 小时。”[sulcata1986]还有网民不服气地争辩说:“早起不代表辛勤工作。”[澪田唯吹]  2010 年之后,关于钓鱼谣言的总结性网文也如雨后春笋遍布网络,诸如《关于钓鱼文》、《论钓鱼党是怎样炼成的》、《谈钓鱼》、《继续普及钓鱼史》、《震撼:愤青钓鱼技术日渐精湛,各路公知纷纷上钩》、《网络上著名的几次钓鱼事件》、《阿萧教你钓鱼(技术贴)》、《自费五毛的逆袭史》、《立帖为证,以后不再写钓鱼文了》、《“钓鱼事件”与面对网络信息应当有的谨慎态度》等等。  &钓鱼者被钓鱼  &人们对于那些他认为应该发生的事件,就会很容易相信它确实发生过。尤其是在这个情绪化的时代,许多网民都愿意相信那些符合自己愿望和需求的故事,而不是事实。谣言的市场就在这里!一件将信将疑的传闻,传的频数多了,传的范围广了,慢慢地就会沉淀为众所周知的既定知识。谣言一旦成为稳定的“知识”,即便是谣言的始作俑者本人出来澄清,也未必能够成功辟谣。  早在穆好古2009 年初发布《真相党用专图》,军迷们热议如何改进钓鱼手段的时候,就有多名网民提醒说:“楼主啊~ 明个要是哪个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拿这个当论据,你就小心点哈。”[割据武汉]“你们别这样搞,这个绝对是伪造史料了。许多国内研究员没有钱去俄罗斯搞档案,一般都拣点别人翻下的中文二手东西研究,你们这么一搞,万一让哪个脑残研究员写进论文里去了,按照国内论文COPY 程度,还不一传十,十传百。”[米舒卡]这些提醒触动了个别网民的灵感,2010 年1 月3 日,有网民跟帖称:“楼主啊,你事情大了,居然有人引用你的图写党史论文去了。”[dahuaxian]仅仅半个小时之后,另一网民就对此进行了故事接龙:“你伪造的老毛收钱的两张图被我一读党史研究生的姐们引用,中午得到消息,那姐们被开除了。为此她打算起诉你。笑死我了。”[华丽援助诺公公]6 分钟之后,又一网民跟帖道:“起诉个屁。引用资料没有正规来源是自己脑残。”[milanbaresi]很快就有网民重新翻出“割据武汉”和“米舒卡”的帖子进行评论:“我靠!还真应验!”[机动防御]“米熊,你的咒语灵验了。”[湖中仙]甚至还有网民提议拜米舒卡为“预言帝”。网民“华丽援助诺公公”顺势而为,迅速另起一个题为《穆好古,你要倒霉》的帖子,专门讨论此事。最初跟帖的网民只是将之视做一个玩笑帖,大家纷纷就此落井下石:“穆好古出来负责,乃要对人家的下半身负责!”“不如让穆好古养人家一辈子吧?”“严肃求问:这么无脑的女人,胸到底大不大?”“其实我是想告诉那姐们赶快去潜规则。”但当跟帖数量加大、信息累积之后,跟帖者就无暇翻阅故事的源头和语境了,这个虚拟故事开始有了欢乐的信众。大批的跟帖中,有求该“姐们”照片的、求论文原文的、求学校名称的,也有骂该姐们胸大无脑的,还有一本正经发表评论的:“党史专业的要是在正经论文里用上那张图,开除了一点不冤枉。”“还真有人上套,还党史研究生。原来我以为那些脑残只是在网上,没想到还有现实版的。”  面对汹涌的跟帖,以及求照片求论文的呼吁,楼主只好含糊其辞地不时追加一些新的故事信息以飨提问者:“事是09 年发生的。”“她的论文投到学校学报上,正好赶上她们院长审稿,于是悲剧鸟。被院长以‘学术不端,道德低下,素质堪忧,立场不正’十六个大字开除了。”“导师在国外作交流学者,没空顾得上管硕士研究生。”“其实最关键的是那姐们开始始终不认错,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还要去国图、第一档案馆甚至俄罗斯查资料。没法子我就把老穆的帖子给她看了才算认了。”“那个女生看了穆公公的帖子以后,一屁股坐地下了。”楼主甚至虚构了一份极其简单的“论文提纲”以满足跟帖者的信息渴求:“《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援助》第一部分:对建党的援助;第二部分:对大革命的援助;第三部分:对TG 的援助。”并且指出“图片就是在第三部分出现的”。  但就是这么个一点一点拼凑出来的故事,绝大多数自以为高智商的“钓鱼党”都信以为真。虽然不断地有网民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更多的网民却在讨论院长开除该研究生是否合理,讨论该研究生起诉穆好古能否胜诉。在这种欢乐的讨论中,大家都能享受到比这个虚拟的“研究生”更高智商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越是强烈,网民就越愿意当它为真实事件,以至于被写入了广为流传的《钓鱼概论》:“某CCup 美女硕士,该美女将此图作为历史资料写入论文中,被院长发现,并因此丢掉了学籍。”甚至连“钓鱼党”鼻祖穆好古自己都对这出闹剧信以为真,他在写给《江淮晨报》的文章中串讲了这个故事。  整个事件非常具有讽刺性。如果我们将“华丽援助诺公公”的《穆好古,你要倒霉》视做钓鱼帖的话,穆好古显然被自己的粉丝钓鱼了。不过,粉丝并不会收网打脸,充其量算是为自己的偶像生产了一段“佳话”。  可是,钓鱼作为一种手段,并不先验注定只能为“钓鱼党”所用。“真相党”在遭受多次打击之后,也逐渐习得了这一手段,他们使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乾坤颠倒法,生产出一批同样高质量高转发率的钓鱼谣言。钓鱼逐渐发展成为网络世界中不同阵营不同派别互相打脸的攻讦手段,彼此都想将对方搞倒搞臭。  2013 年初,腾讯博主“沙梓新”发布一条题为《历史上的今天》的微博:“1941 年1 月18 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队指挥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第8军分区5团在反敌冬季‘扫荡’中,在仅有2587 人的情况下,仅靠手榴弹、步枪,于汾阳县王家社、麻峪口设伏,全歼日军第500/2 军团全部194250 余人。缴获裕仁号战斗机八架,52AV 重机枪360 挺,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该微博经过“铁观音”的推广,转发量迅速过万。由于情节过于荒诞,多数网民将之视做笑谈,没想到时隔四个月之后,山西汾阳公安局居然把它当做汾阳人民的骄傲,堂而皇之地发布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钓鱼钓到了公安局!这一辉煌战绩立即被“真相党”截图,在微博中广为散发。原凤凰卫视主持人“阿忆”说:“诸位觉得近年最可笑的微博转发是啥,我觉得是山西汾阳公安局转发沙梓新的军史奇迹……沙梓新是‘傻子信’,194250 是‘你就是二百五’,52AV 是‘我爱AV’。”经过网民的不断挖掘联想,大家发现这则谣言浑身处处都是“鱼钩”:2587 就是二五叭叽,东北话“傻冒”的意思,裕仁号就是“愚人号”。  可以想像“真相党”钓鱼得手之后的兴奋,恨不得把当年从“钓鱼党”那里遭受的骂名加倍奉还:“秀智商下限会有人发糖吃吗?”[令狐周大雄]“还是伟大领袖厉害啊!他老人家一出手,鬼子排着队等他来扫射啊。”[木日]“平安汾阳堪称微博界的舔菊奇葩,看了贴文,我终于相信八路军手撕鬼子是真的了。”[传奇绯室灯1993]  &钓鱼谣言的传播机制  &以“八尺协定”的传播为例,我们尝试讨论钓鱼谣言的传播机制。  & 1. 知识结构和情绪影响我们对于谣言的判断  &人的知识结构不同,智力程度有别,在有些人看来是常识的问题,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是知识盲点。有三类网民可以轻易地避开那些锋利的鱼钩:一是混过军事论坛的,对钓鱼谣言以及“八尺”、“金卢布”等鱼钩比较敏感,一望而知其为钓鱼。这些网民的跟帖一般比较短:“陈八尺亮了。”“围观傻鱼。”“这钩也太直了。”二是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这些网民跟帖一般略长,会对文中的历史漏洞进行简单辨析,如:“1931 年中央苏区范围仅为赣西南与闽西,国军在1931 年第二次第三次围剿,共动用50 万兵力围剿红一军,当时正是红军最艰难时期,装备多是土枪大刀枪矛……总共才10 万多人,而国军接连进行四次围剿,何来2 亿3 千万金卢布?如红军当时有1 亿金卢布,早已建成百万雄师。”[II 渴很奀II]三是读帖仔细,勤于思考的,如:“这个八尺协议号称签订于1931 年春节刚过的当月29 日,问题是1931 年大年初一是2 月17 日。这是一个在日历上不存在的日期签订的协议。”[拧钱]  有两类网民最容易被钓鱼:一是情绪化的“真相党”,坚定的“毛黑”。只要你说出了他们想要的真相,他们就会坚定地认为这就是真相,即使真相漏洞百出,他们也会认为细节不实无关大局,坚定地相信谣言为真,如:“我相信是真的,这么秘密的协定,某党是不会公布的,我们都被蒙蔽了。”[天朝真的疯了]二是文化程度较低,以及单纯、轻信的网民。从其回帖文字看,常常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问题,如百度贴吧桂平吧、网易微博的普通网民,他们的回帖一般比较简短,甚至一言不发,单纯转发扩散,发言则多是骂娘,如:“是谁在修改的历史?!!是谁在强行给我们洗脑?!!”[复泉]“难怪,历史,我们只能知道假的,原来这么无耻。”[轩辕氏围脖]“有真相在哪?为何不敢还原历史真相?只能说当政太虚伪 心虚!”[gjg5875]  & 2. 谣言是否扩散并不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态度  &虽然信谣网民的相对数并不大,但是由于网民基数太大,所以信谣网民的总数依然庞大。我们假设有100 万网民看到这则谣言(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即使信谣者只占10%,其总数也可高达10 万。从新浪微博的评论来看,相信“八尺协定”的网民甚至不足10%,可是,两年过后,我们以“八尺协定”作为关键词搜索,新浪微博中依然可以检得41,286 条结果,百度可得17,900 条结果,谷歌可得679,000 条结果()。这个数字是极其惊人的。如果我们具体点开这些链接又会发现,许多网页都是不加评论地转发,实质上就是传谣。  由此可见,网络谣言是否能够得以传播,与信谣网民的相对数关系不大,即使只有很小比例的信众,依然能够得到广泛传播。有网民感叹说:“学生煞有介事地讲八尺协定,各种秘密协定,浑然不觉居然被钓鱼。而我忽有种不好的预感,钓鱼帖,做不到定点清除,却容易误伤平民啊。伤敌一个自损三千的事儿,真有效果么?这年头人民宁可相信 负面新闻,却不愿相信辟谣帖。他宁可觉得是细节有出入,都不愿相信这真的是钓鱼。钓鱼要慎重啊。”[言论观察与思想碎片]  &3. 钓鱼帖变成谣言帖,辟谣变成造谣  &谣言传播从来就不是传播事实真相,而是传递社会情绪,传播群体意识。许多传播者并不在意谣言的真假,所以有网民指出:“造谣的本来还嫌资料少不真实呢,写钓鱼文的主动给他们制造高质量的造谣材料,世界上再也没什么比得上这种SB 的行为了。可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很有才华在钓鱼,没想过自己却成了别有居心者的最肥饵料。”[无聊路人丙的地盘]也有钓鱼者坦言:“原先我也钓过鱼,虽然技术不精湛但总有上钩的,那种智商优越感加速肾上腺素大幅提高让人兴奋。可是混微博久了,看着那些钓鱼的段子已经被当真相传播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甚至有些被当做真相写进书里。今天你说是钓鱼,明天他就敢说是历史。”  网络阅读绝大多数是快餐式阅读,许多网民甚至只浏览标题和导语,根本不会细读全文,所以才有所谓的“标题党”,专靠标题制作来吸引点击量。微博更是只有140 字的容量,博主往往只能从钓鱼谣言中截取他最想要的结论,那些设计精巧的鱼钩很可能根本就不出现在微博上。比如,在网易微博,与“八尺协定”相关的微博往往只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卖国条约,不是由满清签订,不是由北洋签订,也不是民国政府签订,而是1931 年中央苏区代表王若飞与关东军代表垣征四郎签订的协定在旅顺大和旅馆的小型会议厅———八尺阁签订的《八尺协定》,又称《王板协定》。”鱼钩被鱼儿忽略了———诸如“2 月29 日”、“右代宫家”、“2 亿3 千万金卢布”之类被“钓鱼党”津津乐道的鱼钩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有网民说:“我估计就是将签订协定的日子写作1931 年2 月35 日,博主也会照样当真相。”[晓钟]  作家马伯庸认为:“尽管钓鱼会极力模拟真实,但作者必会在其中留有明显破绽———硬伤或者荒谬表述,借这种标记来区分钓鱼和谣言。不过该手段已越发失去效果,一方面微博式阅读呈碎片化、快速化,读者很难觉察作者埋下的标示;另一方面,各类谣言的硬伤和荒谬程度已经超越了钓鱼帖本身的破绽,从而使标记无效化。当钓鱼局限在特定小圈子范围时,其乐趣要大于负面影响;但随着微博以及各种SNS 网站的普及,信息传播成本进一步下降,干扰强度增大,信息畸变概率上升。钓鱼者无法控制传播范围,更无法控制公众影响。”  &  &钓鱼谣言的市虎效应  &“钓鱼党”主要由一些在智力和学识上有一定优越感的80 后组成。早期的钓鱼者主要是军事论坛中的热血青年,钓鱼是他们在与“真相党”、“精英党”、“自由主义者”的网络论战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论战手段。钓鱼者一方面巧妙地迎合市场需求,精心地编造出符合部分网民期待视野的离奇故事;另一方面,他们会故意设置一些知识陷阱,有针对性地专钓那些早就憋好了对现实社会心怀不满,正在寻找发泄渠道的愤怒网民,以及那些早就预设了一肚子观点,正在等待具体案例的公共知识分子。总的来说,钓鱼目的有二:1. 替天行道,打击网络谣言,提高广大网民对于谣言的免疫力。他们认为钓鱼是为了让上钩的傻鱼长记性,让中立的鱼儿学会辨真伪。有钓鱼者比喻说:“所谓钓鱼,就是你找个公共场合,摆上一滩屎,然后在旁边写个牌子,‘这是屎,不能吃’。这时候好奇的人们越来越多,有的还会笑,‘这人有病吧?’但是呢,你不要生气,要有耐心,慢慢等,等着等着就不断地有大教授、大律师以及脑残们,一把推开众人,扑到前面,张嘴把屎吃下去,还得说:‘确实是屎!’”2. 从钓鱼过程中得到智力优越的自我满足。一般来说,鱼饵的诱惑力越大,鱼钩的倒钩越巧妙,上钩的鱼儿越多,钓鱼者的快感就会越充足。钓鱼的前提是钓鱼者自我智商的期许以及对于鱼儿智商的蔑视,本质上是基于一种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以钓鱼方常常使用傻鱼、猪脑子、脑残、蠢货、低级粉来贬称被钓者:“这些假资料漏洞百出,高手能轻易看出来,一般不会上当,但那些没脑子或者猪脑子的低级狂热果粉,历史知识匮乏,又头脑简单,轻易就信以为真,还会把这些假货奉若珍宝。”  钓鱼是一面双刃剑,被钓的羞辱确实让许多网民在谣言面前变得更加慎重、迟疑,但是,也有许多网民因此更加固执、极端,立场更加坚定,对辟谣言论更加抵触。随着“真相党”对钓鱼手法的习得,钓鱼谣言成了左右两派互相攻讦的投枪和匕首,成了一些网络青年站队、结盟,甚至派系认同的知识暗号。绝大多数钓鱼谣言都有明确的目标人群,一望而知创作者的政治倾向和立场,只有极少数是中间派的恶作剧。所以说,钓鱼放大了政治理念的裂痕,加重了语言暴力的乖戾,搅碎了网络讨论的和谐,“这确属一种不良现象,它不仅挑起网民冲突,还直接干扰了网络言论平台上的正常秩序,直接挑战网媒公信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3 年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91 亿,其中手机网民4.64 亿,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其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网民仅占全体网民的20.3%,学生群体是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手机阅读使得知识进一步碎片化,网民更倾向于接受言简意赅的结论性知识,而不是长篇大论的精细论述。低学历为主的学历结构决定了多数网民难以识别谣言的钓鱼性质,事实上,他们也不可能因为当了一两回“傻鱼”,其知识结构、文化水平或者辨识能力就会得到大的提升。  总有一些智者试图教育别人如何识破钓鱼谣言,诸如果壳网说:“多问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谁说的?有实验证明吗?有相关论文吗?来源可信吗?有其他资料支持吗?等等。”事实上没有人会听从这样的提醒,网络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快餐文化、休闲文化,很少网民会抱着如此沉重的学习心态上网闲逛。“那些微博的转发者们甚至连钓鱼文本身都懒得看———所谓:‘好长,先转了再说。’更何况那些艰深晦涩的暗坑和最后的打脸文了。”钓鱼者所津津乐道的那些“常识”对于多数网民来说其实是他们不了解也不关心的“冷知识”。利用冷知识打击网民,其结果只会让“钓鱼党”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  指望通过打击网民来提高网民的学习热情和辨识能力,强行注入谣言免疫力,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诗人“魏克”的态度就是一个例子,他由于转发“八尺协定”而遭到“钓鱼党”的围观和辱骂,可是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观点:“所谓八尺协定,内容也许虚假,但只是时间地点等有变,其内容是根据真实内容编辑的,有内在的真实,只是隐讳了一些内容而已。所以,这些所谓钓鱼帖,达到的宣传效果却正是钓鱼者所反对的,所不希望的。魏克的固执说明了一个道理:澄清事实容易,改变观念很难。  “钓鱼党”想当然地预设了人人都应该有很强的是非辨别能力,真伪辨识能力,因此会自觉抵制谣言的传播。可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那些具有娱乐效果的钓鱼谣言,很可能传播者自己也不相信,只要认为它足够有趣,就会抱着娱乐心态随手加以转发。比如许多人第一眼看到“秋裤谣言”就知其伪,但是觉得“很好玩”,一个点击就将其转发了。另一个让辟谣者感到无奈的问题就是谣言的“市虎效应”:“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戈培尔有一论断‘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中国古代也有‘三人成虎’的成语故事,不论是经过口口相传的传统沟通方式还是手机、微博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一则无法判断真假的谣言在通过大量重复和传播之后似乎都能演变成为人人相信的‘真理’。”  谣言传播的一个特点是,人的大脑会依赖熟悉度,依赖既定认知图式来迅速判断一个故事的真假。如果某个故事看上去很熟悉、有印象,以前好像听过了、看过了,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旦谣言的真实语境逐渐淡出,谣言的离奇情节仍在不断复述,谣言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人们会把它当做故事、传说、轶闻、野史、秘史而不是谣言,如果某个不负责任的记者或学者将之写入官方文本,谣言也就成了历史。“雍正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就是谣言历史化的典型案例,同理,“张拾迈”堂而皇之地现身《第一财经日报》,这不是“钓鱼党”的胜利,而是谣言传播自然法则的胜利,是谣言历史化、谣言知识化的胜利。多年后的谣言史将会让我们看到,今天的一些钓鱼谣言,很可能成为明天的“历史知识”。经济观察报书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掌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