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兢新钓杆组装4、5米卖多少钱?

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专卖!批发!租赁!一台也是批发价!全国连锁终生质保!郑州中古
郑州中古钢琴
其他人还在看
其他人还在看
二手钓鱼用品相关:大唐无双4级鱼竿在哪里买_百度知道
大唐无双4级鱼竿在哪里买
我的钓鱼熟练度已经到3000了,可是用3级鱼竿不增加熟练度。我想问大唐无双4级鱼竿在哪里买,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帮派工坊里面买、需要1J多和10点帮贡,
采纳率:7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大唐无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真•天下无双系列】【潇湘凌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贴子:
【真•天下无双系列】
文豪苏东坡海上钢琴师
前一阵老是写一些说教类的,于是就有人吐槽说太沉重教条了。于是就开个系列新坑,聊一聊那些真正天下无双的大牛们。
题目来自于某黑心公司的割草游戏,每次看到那些有名无名的小牛们也敢顶着无双的名义出场,就觉得心生鄙视。三国也还罢了,日本战国村级群殴也敢称无双?
在实际的历史中,总会有那些牛B闪闪空前绝后的猛人们,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当你细细阅读这些牛人的事迹时,会不由的感概,穿越小说算个屁,真的猛士,人生永远比小说还要神奇。一个时代的光辉,仿佛真的可以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真正的王霸之气,绝不是那些连小混混二世祖都摆不平的山寨货。
于是作文而记之。
为什么第一篇是苏东坡?因为我喜欢。
总有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如果在中国做一个文豪受欢迎度排名调查,我想第一应该毫无悬念。他从不装B,但从他那个时代开始人们都认为他是最NB的文学家之一;他从不作秀,但却有大量的轶事传说典故旧迹流传。某种意义上来说,苏东坡仿佛是一个传统中国智慧的具现,是中国人从心中喜欢、并希望自己能成为的人物。我觉得最能描述他的文字,当属林语堂在其名著《苏东坡传》里的形容: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古往今来,有才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有才能的人都受人欢迎。苏东坡恰好是个例外。上至天子百官,下至老农幼儿,都能相处的很好。在他的时代,别人就赞誉他“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某种意义上来说,苏东坡就像令狐冲,是朋友的绝佳人选。天真、诙谐、诚恳、坦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家徒四壁之时也会为朋友拿出最后一坛美酒。 绝世天才:
苏东坡天资横溢,诗、词、文、书、画,无一不是当时最登峰造极的。与此同时,他对于历史经传的研究,开创了著名的“蜀学”学派(当然,是和他老爹和老弟一起);在政治上最高干到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在政党上,他的“蜀党”也是当时新旧两党外的一股强大力量。用今天的头衔来说,就是最好的诗人、最好的文学家、最好的书法家、最好的画家、政治局委员、中央档案馆馆长兼浙江省委书记、国会第三大党党魁……纵观古今中外,能多才多艺到这个份上的有几个?要知道这些头衔可不像名誉院士之类那种空头,都是实打实的真玩意,普通人能做到一项都算是大牛了。
令人称奇的是,对苏东坡而言,诗文书画这些技能是自然而然就掌握的。他仿佛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和技巧,能做到“一法通,万法通”的境界。就像他在一首诗里说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不厌家鸡更问人”,他认为书法这东西多练没用,多读读书自然写字就好了,有自己的风格就够,不要到处去学别人的东西……看到这么逆天的货,让写完十八缸水的王献之、秃笔堆积如山的智永怎么想?
不管你信不信,苏东坡却切实做到了。十九岁时,苏东坡和父亲,弟弟一同进京赶考,令主考官欧阳修大为叹服,三苏一夜之间便名动天下,成为众人追捧的超新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从婉约到壮美都有,任何他所想,所见,所感,或喜悦,或悲哀,或欢快,或沉重,或豪迈,或空灵,都可以随意化到作品之中。不管哪种作品,都没有雕砌的感觉,每个字都浑然天成,“完美无瑕,无懈可击,你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有可能苏东坡自己也不知道。当他从乌台诗案的牢狱中脱身出来,他的第一反应不是与家人抱头痛哭,而是“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文人向来相轻,换了别人说这种大话估计会被同行喷到死,但苏东坡说了这话,大家全部视为理所当然——您老就是文曲星下凡,可不就是活神仙吗。凡夫俗子,都是今生才开始读书,您老人家是“书到今生读已迟”,我们和您这种穿越的货怎么争!
千古名作,对苏大人来说,只是其作品的正常水准而已。一首水调歌头@中秋,写完后就被评论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确实如此,后世除了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词可以一提之外,大家都不敢再写中秋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等的诗词,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众多作品。抬笔就写,张嘴就来,诗词之道没有能难住他的。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迹,是他和朋友章楶一起写词。章楶章质夫乃是北宋名臣,文武双全,不单是进士出身,更曾率兵把西夏打的不能自理。章楶曾写过一首水龙吟@咏杨花,写的很好,被大家争相传颂: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很好吧?结果苏东坡次韵也和了一首。所谓次韵,就是用韵次序要和原词一致,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句你用哪个字结尾,我也用哪个字。这对诗词创作来说是非常严格的限制和束缚,但对于苏东坡这种超越常理的存在来说,这都不是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你这让人怎么活?估计苏东坡自己也觉得写的比原词还好有些过了,在把这首词寄给章楶时还特地嘱咐“不可示人也”别给旁人看到。当然,这首词还是很快流传出去,从此把咏杨花这条路也给堵死了……王国维曾对此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评价:“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在散文等方面,苏东坡一样有传世之作大批发。除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这些名篇,最妙的当属记承天寺夜游,短短几十字,惜墨如金,但又自成天地,令人有得窥大道的感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松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书法就更不用说了,他老人家不但是宋朝四大家之首,更是整个书法史上的顶尖人物。一幅黄州寒食诗帖,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仅次于兰亭序和祭侄文稿。其实凭心而言,这几幅书帖都可以认为是完美的艺术品,只是出于尊敬先贤的考虑,才按照历史先后顺序排序而已。尤其是看到寒食诗帖后半部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几句,那种诗句、心情、书法的完美统一,实在是让人心潮澎湃不已。(据说本帖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据说在日本大阪博物馆还保存了苏东坡手书的“李白仙诗帖”,身在11区的可以去寻访一下) 当面对这样的绝世天才,大家也只能叹服:“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粉丝众多:
毫无疑问,苏东坡是他那个时代的超级巨星,没有之一。从朝堂到山村,甚至到遥远的辽国和西夏,到处都是他的死忠粉丝,他的每一首新作都能传遍天下。在党争最激烈的时候,朝廷曾下令禁止传颂他的诗文,但宋朝人都完美的发挥出了天朝市民本色——你禁你的,我传我的,甚至有位太守接到上级命令后,第一反应是先让手下把城里能收罗的苏轼真迹偷偷买光,然后才宣布命令,奇货可居,大赚差价……
与此同时,发布命令的皇帝也在偷偷读着苏东坡的最新诗文。当年录取苏轼兄弟的仁宗,退朝以后开心地向老婆夸耀:“今天为子孙发现两名宰相!”神宗虽然因为变法与苏轼疏远,但其最喜欢的,还是读着苏轼的诗词吃饭,甚至常常出现读的入神,“举箸不食”——就跟我们现在吃饭时看手机小说一样。哲宗是苏轼的粉丝,苏轼在杭州时,就常常能收到哲宗派太监送来的快递。后宫中的曹太后等人,也是苏轼的热心读者。乌台诗案发生后,曹太后等人听神宗说苏轼被下狱,竟然失声痛哭,一起为苏轼说情。
至于士大夫阶层,则是“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就像现在朋友聚会,别人都能哼两句周婕纶,你要是不会的话,那就是个受人鄙视的死宅。
百姓就更不用说了。苏东坡每到一地,就必然带动一地的流行风潮。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酒、东坡墨、东坡巾……人们争相效仿他的衣食住行,凡是被他用过碰过的东西都会变成众人争购的对象。就像唐伯虎点秋香的开头,一群人在唐府门口争抢垃圾一样,当时苏东坡的一封短信,随手涂抹的稿纸,都被人重金搜求。有一次他家居无聊时,自己做了一顶高筒短檐的帽子戴,结果没过几天,全城的男士们便几乎人人头戴同款的帽子招摇过市,还起了个名字“子瞻帽”。苏轼被贬到海南后,有一位当时的制墨大家专程去海南探望他,两人一起很开心的用椰子来制墨……结果当然是失败,差点把房子烧掉。那位制墨大家回到京城以后,立刻推出了新产品,号称是苏东坡亲手研制认证的,风靡市场,供不应求。
辽国、西夏、高丽,也到处都是苏东坡的死忠粉。苏辙曾经出使过辽国,一路上就能看到辽人翻印的苏轼文集(盗版……),酒店墙壁上也常能看到苏轼的诗。到了以后辽人对他异常尊重,辽国外交部负责接待的司长能背诵苏轼全部作品,一直求问有没有最新版的苏轼全集。“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还常常有辽国人来向他打听苏轼的近况,请他代自己向苏轼问安。高丽国的一对死忠粉兄弟,甚至专门改名为金富轼、金富辙,以表对偶像的崇拜之情。
当然,他的脑残粉也有不少。有一个相貌丑陋的书生叫章元弼,对苏东坡的诗文爱不释手。他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结果晚上还是跑去书房,通宵达旦地读眉山集。他妻子当然不乐意,发了好几次脾气后提出了最后通牒:“你是要苏东坡还是要我?”结果章元弼异常爽快地和她离婚了……此后每次朋友聚会,章元弼都会很得意地炫耀这一事迹:“没办法,这都是我太爱读眉山集了,哈哈哈哈”。
不过,苏东坡最痴情的粉丝,应该是他生命中遇到的几位女性。他第一个夫人王弗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过耳成诵。苏东坡自己都会忘记的事情,她能在一旁提点,家中的待人接物,也是她一手操持。少年夫妻,一同进京赶考,她却在苏东坡考中进士名扬天下时去世。
共患难,却无缘共富贵,人生之痛,莫过于此。
十年以后,苏东坡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来纪念她。在文学史上,能与此相比的悼亡诗,也只有元稹的遣悲怀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妻子死后,过了几年,苏东坡娶了妻子的妹妹王闰之(不要吐槽这个名字!)作为继室(这人生赢家……下周我就和你小妹结婚的节奏吗)。这是一位更加传统温润的女孩,深深地崇拜自己的前姐夫现老公,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在后赤壁赋里就能看到,苏东坡和朋友们炸了条鱼,但没有酒,回家找媳妇想办法时,媳妇变魔术一般拿出了一坛好酒,告诉他“就知道你们要去happy,这是专门为你们备着的”。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于是就有了这首词: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苏东坡的侍妾王朝云,在传说中也是女才子,苏东坡的粉丝,甘愿陪着他颠沛流离,始终如一。据说,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为她写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另外两位传奇女粉丝,一个是已婚人士,在苏东坡和朋友游湖时专门赶来相见,并为苏东坡弹曲一首后飘然远去。恨不相逢未嫁时,奈何?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还有一位是惠州女孩温超超。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她欣喜异常,告诉别人非苏轼不嫁。苏轼当时年纪已大,生恐耽误对方,便想将其介绍给其他的年轻人。数年后,苏轼又被贬到海南,温超超闻听后一病不起。等到苏轼被赦免归来后,她已经去世了。虽然时间和地点不对,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苏轼的这首卜算子是为她所做: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光武大帝刘秀
在拥有史上最高气运的男主角登场之前,我们得先多花一些篇幅来介绍另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王莽。
很多人说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这一点我们不作评论。不过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笼罩着神奇的迷雾,他的很多所作所为,更是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此时距离西汉的开国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自从汉高祖斩白蛇而赋大风以来,先有文景之治,国库中的粮食和铜钱堆积如山;后有武帝的赫赫武功,卫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残,一半匈奴往西方迁徙,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波及到半个欧洲;武帝虽然消耗光了西汉的积蓄,后续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陈汤更是斩杀北匈奴单于,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看起来,帝国仿佛可以千秋万载,永世不朽。
但帝国崩溃的主因早已经种下。外戚专权,王子王孙,达官贵人们如饥似渴地兼并土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繁花似锦的盛世背后,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佃农、流民和奴隶。宣帝的太子(元帝)忧心于逐渐沸腾的民意,于是放弃了“汉家自有法度,霸王道杂之”的祖训,转向纯以怀仁的儒教治国,以经取士。虽然这一转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使西汉得以延续,但“自是以后,汉无刚正之士,遂举社稷以奉人”从此,汉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刚直不阿,文武双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穷经的公务员了。
历史除了必然性,还有如同开玩笑般的偶然。也许是天意希望西汉早点崩溃,所以命运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汉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
公元前54年,元帝(这时候还是太子)的爱妃去世。哀痛之余,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赶走,从此累觉不爱。宣帝和皇后当然对此忧心忡忡,为了让儿子振作起来,皇后从自己宫里挑选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宫女给太子,让太子选一个来聊以排解寂寞。太子当时正在心烦,看都没看就随便选了一个。没想到,一夜风流之后,这个名叫王政君的宫女居然就怀了孕,次年就为帝国生下了嫡皇孙!
汉宣帝老来得孙,喜出望外,对孙子千娇百宠。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王氏一门鸡犬升天,一跃而成为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后,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个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全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淫逸,无恶不作。但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父兄去世后,他一个人赡养母亲和寡居的大嫂,抚养兄长的遗孤,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整个社会所瞩目,声名远扬。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为官以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是越发的谦恭简朴,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第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王莽为当世的圣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利的巅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梦中的理想国了!英特纳雄耐尔,我来了!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时候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即将踏上舞台。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事还得往前说起。公元前7年,汉哀帝即位,王莽因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团的排挤而被免职,隐居在新都。3年以后,数百名官吏和数十万平民游行抗议对王莽的罢免,汉哀帝抵不过压力,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
也许是位面力量发现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开心回京的同时,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说起来,刘秀也算是汉室宗亲(就像后来的大耳贼)。但是由于汉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传到刘秀这个小小旁支时,就只是乡间的土豪而已。虽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是个人物,父亲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底层公务员,但在整个天下屁都不是,像他们这样的刘氏后裔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刘秀在家族中也并不算什么,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刘秀只是家里一个性格偏向文静,爱读书的小儿子。
刘秀9岁时,父亲去世,叔父抚养他直至成人。成年后的小伙子刘秀依然文静低调,最喜欢的是种田……他的大哥刘演则完全相反,年轻气盛,喜欢结交各种豪侠,是一个锋芒毕露的猛士。大哥很爱护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着刘秀的头说:“如果我是刘邦,你就是刘邦的弟弟,咱们比比看谁将来有出息,哈哈!”
刘秀的二姐嫁给了新野的邓晨,而邓家与新野的真正豪门世家阴家(这可是名相管仲的后裔)也是亲戚,所以在走亲戚的过程中遇到了阴家的豪门千金阴丽华。后世李太白曾经有诗赞颂她的美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能在历史上以美貌扬名的女子,得有多么的漂亮!不过美貌可不是阴丽华的全部——这可是整个位面为未来的帝王准备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绝世的美貌,还有温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富有的家财……当然,这两个年轻人初见时并没有想到以后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只是一对互相一见钟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还是男主角的单相思,因为那时候女神才十岁左右,刘秀你个萝莉控)。
刘秀19岁时参加了高考(这是王莽同志的扩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太学生,去了京城继续读书深造。要考试了读读书,考完了打工挣点钱(刘秀那会还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钱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来的同学们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耻的回忆。在京城期间,刘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壮观场面,对走在队列最前的执金吾(类似于警察局长)最为羡慕,于是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千古感慨。在一个太学生的心目中,这辈子能当上京城的警察局长,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刘秀很明白这一点。
但是天命是不可违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传出,小孩子们都在唱“刘秀当为天子”。当然,大家都不认为这是指穷学生刘秀,都以为这是说的是当时的国师刘歆——这哥们最喜欢研究八卦谶纬之学,还刚刚给自己改了个名字也叫刘秀,怎么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会上,说起这个谶语时,刘秀自己还提到“这个刘秀说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确实有人把这个事记在了心里,有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穷学生刘秀愤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决断。
拿到太学生毕业证书(或者肄业证书)后,刘秀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毕业的同时也失业了。王莽同志只学到了扩招,但完全没想到要给毕业生们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毕业生们只好骂骂咧咧地各回各家。刘秀也回到了故乡,继续拿起锄头,继续种田、贩卖粮食……如果顺利的话,刘秀会用他的聪明才智赚到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种出更多的粮食。也许他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粮商大地主,娶几个漂亮的妻妾,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但终究会与出身豪门的女神渐行渐远。
但不管天命还是王莽,都没有给他这个选项。先是他哥哥刘演结交的一位哥们因为犯法为官府通缉,这事也牵扯到了刘秀身上,所以刘秀就很没节操的逃亡了。他干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边继续贩粮食挣钱,一边与小美女阴丽华趁机卿卿我我,日子反而过的比逃亡以前还要滋润,一时间刘秀也体会到了他的著名后代刘禅的心境,“此间乐,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说里的桥段,当主角忍辱负重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的时候,总是反派来犯贱,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气给撩拨出来不可。作为主角中的主角,刘秀也不例外。正当他小日子过得滋润时,新野警方通过身份证实名系统和外来人口登记系统查到了他,并且以没办暂住证的名义把他抓进监狱,蹲了好几天。当然,刘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刘秀自己也是太学生,全国各地都有同学亲友,所以没过多久就被释放出狱了。我们不知道刘秀是觉得在女神面前丢了面子,还是在监狱里丢了肥皂,总之,出狱后的刘秀已经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监狱大熔炉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耻大辱,不能忍!谁不造反谁是孙子!“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刘秀出狱后,和大哥刘演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上阵亲兄弟,而且大哥刘演多年来广交豪杰,绝对是更有王霸之气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刘演为首,南阳的刘氏亲友和市井豪杰们一并加入。人并不多,由于都是亲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带口。装备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连马都没有,刘秀又常常将抢到的战马让给别人,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坐骑都是牛……
成军之初最艰难,一同谋划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杀,正当人心惶惶之际,刘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过去。大家看到以后都议论说,“连刘秀这样的老实人都准备好了,我们还怕个鸟”,于是人心稳定。刘秀兄弟在每次作战之时也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以部队也越来越壮大。当时正是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的时代。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扩大声势,刘演刘秀兄弟率军加入了绿林军(当时最大的一股起义军力量),很快也成为绿林军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随着绿林军南征北战,实力越来越强,绿林军高层们决定推选一位汉室宗亲做皇帝,好打起大义的名号与王莽战斗。有不少人看好刘演,认为他有威名,重义气,可以做一个好领导。但更多的人怕刘演称帝后无法控制,所以就拥立了一个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刘玄登基,史称更始皇帝。
刘演刘秀等南阳子弟听到这一结果时,心里都很不高兴,但是对方在绿林联军中势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只好认了。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刘演为大司徒,也算是个小小的甜枣。汉朝复立这件事,对王莽的震动很大,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把这个危险的新政权彻底屠灭。
百万王师前来,将绿林军们都吓的够呛。一群心不齐的农民武装,装备差很多,数目差更多,补给几乎没有,和正规军怎么打?于是当下就有高层建议,干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化整为零后说不定王师就找不着我们了是不?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怎么办?在这一瞬间,刘秀想起了当年的杨威利元帅,想起了长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万万反败为胜的主角们。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督促着:“站出来吧,这是天命的舞台,你必将心想事成!”
于是,小小的偏将军刘秀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13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但这毕竟是40万对2万的兵力比,怎么办?
放心吧,刘秀同学,位面管理局经过会议讨论后一致决定,现在是给你开挂的时候了……
后汉书@光武本纪中记载,正当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先是陨石召唤术,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压将下来,王莽军全军士气顿时见底。此时,刘秀率领援军杀到,“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如此勇武,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大家都说“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记得平时刘将军胆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这么猛!吃什么药了!大家都跟上,和将军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现下,一支只有万人的军队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刘秀又一鼓作气,带领三千敢死队,涉水向中军发起突击。此时风雨大作,树干屋瓦都被刮的横飞,刘秀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
昆阳一战之后,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毁殆尽,偏将军刘秀名动天下。以前总是躲在大哥刘演背后的小兄弟,一跃而成为冉冉升起的将星。三个月以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多说一句,王莽死后,他的舌头被乱民割掉,头颅作为战利品被后来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后毁于火灾。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诡异的对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当刘秀挟大胜之威,继续攻城略地之时,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大哥刘演,被更始帝所杀。
这结局其实也是必然的。刘演本身就是那种锋芒毕露受人拥戴的豪杰,又是南阳派系的首领,还是汉室宗亲,理论上比更始帝其实更适合坐这个王位。而且刘秀昆阳大胜以后,南阳派系即将羽翼丰满,难以制衡。为了自己的皇冠和脑袋,更始帝以刘演的某部下意图谋反为借口,先下手诛杀了他。
此时,刘秀陷入了两难状态。是干脆起兵连更始帝一起反了,还是险中求活?刘秀选择了后者。他立刻放下前线的军权,孤身返回向更始帝当面谢罪。他又发挥出了多年来低调谦逊的本色,除了谢罪以外就是闭门不出,不与其他任何人接触,连昆阳大战的战绩也绝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刘秀如此低调,心中不由得非常惭愧——本来刘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现在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人家大哥,难道真的要斩草除根,连刘秀一起杀了?其实旧绿林军的高层们都建议杀了干净,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刘秀不仅逃过了杀身之祸,还因功被受封为武信候。从另一个残酷的角度来看,刘演的被害,扫平了刘秀登上权力巅峰的两个最大障碍:亲情和大义。如果刘演未死,刘秀不可能越过大哥自己称帝,充其量做一个将军王爷;如果更始帝不犯大义错误,推翻更始帝则名不正言不顺,难免落下反贼之名。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青年刘秀,将登上比昆阳更大的、名为天下的舞台。
虽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刘秀还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宝物——他终于迎娶了阴丽华为妻,此时刘秀28岁,阴丽华19岁,这一对乱世中的年轻人,得成心愿,并能够白头到老。
经过几个月的低调新婚生活和结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后,绿林军高层对刘秀的提防渐渐放下。包含着三分歉疚和七分恶意,更始帝给刘秀派了一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去巡阅河北诸地,将其纳入统治。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恶毒的,因为河北等地民风彪悍,在此天下大乱之时更是群雄割踞,烽烟四起。去收服这种地方,其难度远超过开荒英雄团队本——顺带要求一次都不能灭团。难度这么高的任务,刘秀唯一的装备,仅仅是一根棒子……啊不,一根节杖,代表着更始帝那虚无缥缈的权威。至于兵卒?对不起,一个都没有,只有寥寥几名刘秀自己的随从而已,连打个5人本都不够。更始帝,或许你借刀杀人的计谋对付常人绰绰有余,但在真@开挂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吗?用爱救世界,挥棒走江湖之东汉版,即将上演!
刘秀很光棍地将新婚三个月的媳妇送回娘家,带上几个随从就进了河北本。开始的日子确实非常落魄,有不少势力号称来信砍,他们几个人,连别人的城邑都不敢进,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强大光环随之显露出来,河北豪杰听说昆阳英雄刘秀来了,纷纷自带兵马、自带粮草,自带美貌女儿(真定王的侄女、刘秀的二夫人郭圣通)来投奔,短短几个月以后,刘秀在河北就成为最庞大的势力之一,有钱有地有兵有势,外带一个美貌年轻的妻子。第二年,扑灭河北最大势力王郎,平定铜马、青犊等起义军。在这过程中,刘秀的势力不但没有因为征战而损伤,反而打一仗就收编十来万降军,实力大增。不到20个月,刘秀的实力就从单车数骑,膨胀成为带甲百万、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势力(见过这么离谱的挂吗?)。刘秀随即与更始政权决裂,即皇帝位,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
这一年,刘秀刚刚30岁,离他起兵造反、骑牛上阵,仅仅过去了3年的时间。
刘秀自立后,亲朋旧部、谋臣猛将,纷纷前来投奔。刘秀就命他们兵分多路,分别进攻各地的割据势力。刘秀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也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这些人都是一时之俊杰,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难以攻克的目标,一旦刘秀亲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环下烟消云散。终刘秀一朝,没有太过出名的名臣名将,这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出色,而是在太过耀眼的主角光辉下黯然失色而已。诸葛武侯就曾经评论道:“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十二年后,东汉一统天下。光武帝封赏功臣,息武兴文,精简官吏,发展农业。国家力量不断增强,人口从不足千万增长到两千多万,经济从彻底糜烂(1斤黄金只能买5升豆子)恢复到正常水准,史称光武中兴、建武盛世。
不得不提的,还有刘秀和他的妻子们。他先娶阴丽华,再娶郭圣通,一个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女神,一个是带来皇帝基业的臂助。刘秀称帝后,立谁为皇后成了大问题。阴丽华自小相识,情感深厚,共度患难;郭圣通娘家人多势众,倾尽全力帮助刘秀成就大业,贡献良多,甚至帮刘秀生下了长子。刘秀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够立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以大局为重,为了安抚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诸豪门,力劝刘秀立郭圣通为后,自己甘愿为妃(这闪瞎人眼的女主光环啊……)。
于是,郭圣通成为皇后,长子刘疆被封为太子。一直到了十几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刘秀和郭圣通渐渐疏远,才发生了废皇后、换太子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历朝历代的后位变更,太子换人,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数不尽的宫廷阴谋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这次政治剧变却平平静静:郭圣通失去皇后位,被封为中山王太后,生活平静而享尽尊荣;阴丽华被封为皇后,但没有举办任何庆祝活动;原来的太子刘疆多次上书请辞,刘秀一再挽留,2年后才不得已同意,将刘疆封为东海王,贤名远播,享受天子仪仗;阴丽华所生长子刘阳被立为新的太子,后来即位为汉明帝;郭圣通所生的5个男孩全部封王,与其他皇子一样可以随意出入宫殿,探望母亲,依然深受父母宠爱;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汉明帝即位后还多次登门拜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舅舅家一样。
后世的史学家往往将废后当作刘秀一生唯一的污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男人为心中至爱的青梅竹马完成了一生的承诺。以阴丽华的性格,她当上皇后以后对整个郭氏照顾有加,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郭家贵于当世,无祸无灾。但以郭圣通的性格,不好说当刘秀故去以后会发生什么。
公元57年,刘秀去世,享年62岁。他死之时,心爱的女人们、孩子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都围绕着他,陪伴着他。这样的死亡,安静而幸福。
在他故去以后,他的气运依然在保佑着新生的东汉帝国。他的儿子汉明帝和孙子汉章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人民富足,人口从两千多万增加至四千多万。武功有班超定西域(这个猛男我们后面专门会讲),文治有白虎(观)会议,史称“明章之治”。
回首刘秀的一生,他起于微末,受过高等教育(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起兵后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策虑深远,战无不胜,执政清明,励精图治,聪明睿智,英明神武,远超同时代的其他英杰,实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功臣们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终;家庭和睦,没有任何宫斗夺嫡的人伦惨剧。他一直是一个善良而坦荡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后世以苛刻著称的史家们都无可指摘。
他的一生,比绝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要不可思议,比绝大部分的小说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天纵之圣,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对于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而言,是一个永远都绕不过去的大话题。两千多年以来,凡是讨论到春秋以后的中国思想与文化的,都必然要把孔孟老庄摆出来思辨一番。儒家、道家以及后来中原化的释家思想(当然,还有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已经在漫长悠久的时间里互相渗透,纠结缠绕,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成为整个中国文化最基础的土壤。上至所有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下至我们考虑问题的思路、表达的方式、做事的方法,都是在这片土壤中孕育成长出来的。
对于他的思想,历代有褒有贬。从西汉开始,儒学就击败了其他思想,雄踞在王者宝座上两千多年。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也受到了诸多的赞美乃至神化,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吹捧为永远伟光正的圣者,甚至出现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评价。但在反对意见者眼中,孔子又成了腐儒,是禁锢思想两千年的元凶,是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阻碍,是令华夏文明落后的主要罪人。
评论孔子,对我来说是一个太过于沉重的任务。孔子、老子等人,是中国乃至于世界史上最重要的先贤哲人,只有少数几人才堪与其相比。评论这样的一位伟人,是那些同样名垂青史的大学问家们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之所以不自量力,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一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二是因为总能看到对他的思想的误读和极为片面的结论。诚然,“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people's eyes”,每个人都有评论的自由。不过我认为,尽管我们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价一个人,但前提要建立在对此人较为直接、全面的认识上。仅凭只言片语甚至是道听途说就妄下断语,与那些摸象的盲人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会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孔子的生平和他的行为、思想,尽可能让大家看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会被后世尊为圣人,为什么他的思想能够和华夏文明结合的如此紧密。看过之后,你当然可以继续赞扬他或者唾弃他,但我相信,这次你会有更明确的、喜欢他或是讨厌他的理由。
好了,我们这就进入正文。
趁着孔子还未出生,我们先看看他将要面临的世界:
这是公元前551年。五百年前,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都于镐京。从神仙志怪的角度来看,封神战争结束,从此神人分隔。神仙们都进了封神榜去逍遥,不问世事,这个位面变成人类的天下,再也没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约束。周朝建立后,王室力量逐渐衰落,诸侯国力不断增强,戎狄异族从边境兴起。等传到那个喜欢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时,周朝彻底玩脱了。犬戎入侵,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东周建立,堂堂的周王室沦为傀儡,强大的诸侯们成了真正的统治者。
这是一个彻底的乱世。几十上百的大小诸侯国,为了土地、人口、权利互相攻伐不断,战火从没有熄灭过。恭敬的臣下,转眼就能向君主挥出屠刀;今天的盟友,明日就变成敌人。誓约被随意撕毁,道德被丢弃践踏。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互相提防、怀疑、纷争、杀戮。“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孔子就出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王室,他的父亲,是鲁国的猛将叔梁纥(孔纥)。叔梁纥身高十尺,力量绝伦,曾经一人撑起城门闸,保护落入陷阱的友军撤出城外。叔梁纥和他的正妻施氏生了9个女儿,唯一的妾生的儿子孟皮还是又傻又瘸的残疾人。所以他在六十多岁时向鲁国的颜氏求婚,娶了颜家十八岁的小女儿颜征在为妾,在七十岁时,才有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孔子。
孔子刚三岁时,七十岁的叔梁纥去世。颜征在不是正妻,孔子年纪幼小,按当时的礼节不能参加叔梁纥的葬礼,所以他们母子甚至都不知道叔梁纥具体被埋葬在何处。正妻施氏生性残暴,逼死了另一个妾,颜征在只好带着孔子和孟皮搬家回到曲阜故里,一边依靠娘家,一边自立谋生。
孔子小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充实。母亲自己开了一个小私塾,靠教授小孩子们的学费为生,这也许是孔子日后走上教育道路的最大原因。孔子小时候跟着母亲和外祖父学习,为了谋生,也干了很多粗活累活,“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当然,孔子是非常聪明的,从母亲、外祖父那里学到了各种能掌握的知识,对于日常所看到的各种礼仪、社会常识、各种技能都学得很快,知识越来越渊博。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积劳去世,年仅三十五岁。孔子大哭一番,父亲去世,不知道埋葬在哪里。现在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竟连与父亲合葬都不可得!孔子只好先将母亲的棺木停放在路口,到处询问消息。后来多亏遇到了当年为父亲出殡的挽父之母,指点方位后才找到父亲的坟墓,完成了将父母合葬的心愿,开始为父母守孝。
在守孝期间,鲁国的大贵族季武子举办宴会,邀请国内的士族们参加。孔子从出身来说,也算是士族之子,够格参加这样的宴会。但当孔子穿着丧服来到季武子门前时,却被其家臣拒之于门外,受到羞辱。
按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孔子的幼年到青年可谓悲惨。父亲早亡,生长于单亲家庭,生活贫苦。再加上母亲去世、当众受辱的双重打击,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孔子应该自暴自弃,从此沉沦;或者心理扭曲,走上邪路——这样的人生阴影足够毁掉一个正常人。
但是孔子却没有走上这些“正常”的路。他没有说什么,而是默默回到家中,一边为父母守孝,一边努力学习积累。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时期,阶层之间壁垒森严,王室、诸侯、卿大夫、士族、国人、庶民、奴隶,身份分明,不可逾越。知识、文化、艺术这些都是奢侈品,被掌握在高层的手中。就算你有心想学,不在其阶级的话,看都看不到。例如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尚书,在当时就只在卿大夫以上的阶级中流传,只有贵族才能学到,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以孔子年轻时的身份,很多知识都是他无法系统地学习到的。他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终其一生借助每一个机会、从每一个细微处学习积累,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这解释了为什么孔子的思想更贴近于实用和生活,也解释了孔子是怎样成为一名渊博、无所不知、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
孔子十九岁时结婚,第二年有了儿子。有关他的家庭,记载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他自身和弟子们的事迹。
二十岁时,孔子士族的身份终于得到承认,他也开始做一些管仓库、放牧之类的小官,一直到三十岁。经过十多年不间断的积累和学习,孔子此时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开办了一所自己的私人学校,开始教授弟子。
孔子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由于鲁国内乱,鲁昭公出逃到齐国,所以孔子常常往来于齐鲁之间,教徒授课,拜会贤人(比如老子),也与齐、鲁的国君和高层们保持接触。这一段时间鲁国并不安定,所以孔子没有做官,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育上,修订了《诗》、《书》、《礼》、《乐》等书,弟子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在教育上,孔子一改当时的阶级之分,而是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此之前,教育是贵族阶层的专利;在此之后,教育是面向所有民众的,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普及平等教育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续的中国历史。知识从此不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工具,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均等机会,勤奋好学的人可以凭此打破阶级的藩篱,改变自己的命运。正是由于知识的普及,才使得中国没有出现欧洲中世纪绵延千年的文化黑暗时代,才使得中国的文化能传承数千年不绝。(对于欧洲而言,启蒙运动的先驱诸如伏尔泰等人,正是借鉴了儒家文化中有教无类、仁政德治、民重君轻等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发起启蒙运动。对于刚走出黑暗年代,只有传教士和贵族才学习识字的欧洲人来说,中国这种能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仿佛最狂野大胆的梦想,令人不敢置信)
孔子自己说道:“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拿一束干肉来拜师的,我都会教导(有些人因此诟病孔子压榨学生,但要想到孔子可不是有封邑的贵族,而是要靠学费养家糊口的穷人)。所以他的学生中既有大贵族(例如孟懿子),也有地位低贱的人(例如子张、子路),甚至当过盗贼的学生也收(例如颜涿聚)。有的学生和他相差几十岁,有的只比他小几岁。如果只是广收学生,很多人也可以做到,但孔子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有教无类”以外,还能做到“因材施教”,这一点就很困难了。
做过家教、教授、培训之类工作的人应该都有体会,照本宣科念课本简单,真想教会学生东西很难——这还是在学生少的情况下。孔子一生,号称弟子三千(应该没有这么多),贤者七十二(孔子自己认为教育成功的有77人),这都是他一个人的工作成果。他的教育不是假手于他人,也不是大锅饭,而是自己亲自言传身教,根据每个弟子不同的性格、出身、生活环境、知识面,为每个人定制合适的教育方式。从语文到数学,从音乐到武艺,从开车到思想品德,一个人全包圆。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路(见论语@先进第十一):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有问孔子说:“有事要做时,应当马上动手吗?”孔子回答:“立刻动手去做!”
过了几天,子路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孔子回答道:“先征求你父亲和兄长的意见,再决定要不要做!”子华听到孔子回答前后不一,就很奇怪的问孔子:“为什么老师您对他们的回答完全相反呢?我不明白。”孔子回答道:“因为子有缺乏信心和行动力,所以我鼓励他;因为子路性格鲁莽毛躁,所以我劝阻他。”
孔子一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名字流传下来的就有近百位,出色的有颜回、子路、子贡、子有、子骞、仲弓、伯牛、子我、子游、子夏等数十人。这些学生有人在诸侯国出仕做官,有些人专心于学术著作,有些人传承教育之道,甚至有人做生意富甲一方。很难说这些人与后世的名臣大儒们相比优劣如何,但根据流传下来的各种记载来看,这些人在同一位老师的教育下却个性鲜明,各有所长,成绩不俗。
限于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并不是有才能的人都能够一展所长的,而且像颜回这么出色的弟子去世得早,真是可惜。说起颜回的学识,论语@公冶长第九记载道: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孔子问子贡道:“你和颜回谁更聪明?”子贡回答道:“我哪里比得上颜回!他能举一反十,我只能举一反二。”孔子说:“比不上啊,咱爷俩都比不上啊。”)每次看到这一段,仿佛都能看到一个和弟子一起摇头的老爷子,虽然在叹息,脸上却带着满满的幸福。
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弟子,在这二十年间,孔子也开始编篡一套标准的教科书,包括了诗经、书经、礼记、乐经、春秋这几本。严格说来,诗书礼乐在周朝早已存在,春秋作为鲁国史书也是一直都有。孔子最大的贡献,是通过种种渠道(感谢当时的乱世,让这些被珍藏的资料散失流传出来)将这些原本只流传在王室贵族间的作品收集、整理、修订、批注后,使之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春秋时期的书籍知识,都是靠人力誊抄甚至是口口相传,文字也不统一。在不同途径得到的同一本书,有可能差别很大。今天看来薄薄的一册书,在当时真是要花绝大的力气才能修订出来。因为孔子所修订的这一批书内容丰富、文字通顺,再加上孔门弟子数量众多,所以这套孔教版教材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标准版本。
孔子的另一套重要著作《易经》,是在50岁以后完成的。孔子年纪老了以后,对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易经非常感兴趣。易经从夏朝就存在,当时叫连山;传到商朝以后,叫归藏;传到周朝,叫周易。这三部易经,内容都是介绍六十四卦的卦象,和非常简洁抽样的卦辞。易经原来的文字非常难懂(春秋人都已经看不懂了),孔子带领弟子(颜回为主)专门写了《易传》,对易经的正文进行解读,可以说在此以后,易经才成为一本可以为大家所学习的著作,易学才成为一门普及学科。如果没有孔门的解读,易经应该就像很多三代著作一样,早就散佚失传了。凭心而论,说易学是孔门开创的并不为过。
孔子51岁时,应鲁国聘请,被任命为一个城市的市长,依靠政绩三年内升官到大司寇(公检法最高长官)。孔子任职时发布了一系列削弱贵族的政策,使得一些贵族们开始抵制仇视孔子。一方面考虑到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又想推行自己的理念,孔子干脆带着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年,孔子已经55岁了。
周游列国,听起来好像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仿佛是皇帝出行,前呼后拥,每到一地都可以公款吃喝……可是事实完全相反。一个并不太出名,又穷又老的教授兼退休干部,带着一群同样没什么地位的学生,如同推销员一般四处推广自己不合时宜的政治理念——怎么看都是苦逼屌丝到极点的自助穷游,而且还是在条件落后、战火纷飞的春秋时期!这一路,有明文记载的危难时刻,就有好几次:
孔子带着弟子们经过匡城时,由于孔子身材高大威猛,所以当地民众误认为是有世仇的敌国将领,当地人群起而攻,差一点造成死伤。
在宋国时,差点为宋国司马所杀。
陈国之战时,孔子和弟子们被围困在野外不准离开。队伍断粮七天,大部分人都病倒了。后来多亏弟子讨要到一点粮食,大家才免于饿死。
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失散,一个人茫然站在城门处。弟子们四处寻找,听人说东门外有个高个老人,看起来就像条丧家之犬。弟子们找到孔子,把这话告诉他,孔子大笑说:“说我像丧家之犬?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这种丧家之犬般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四年。孔子携带门徒在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国之间辗转流离,也常常面见各国国君,畅谈他的理想世界,但始终没有国家愿意接受他的理念。直到孔子七十岁时,才又被鲁国贵族迎接回国。
此时的孔子已经非常衰老了。他的妻子在他颠沛流离时去世,没过几年,儿子孔鲤也先他而去。颜回病死,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对于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心丧若死。孔子终于停止了继续编著《春秋》的工作,将自己的著作分给弟子们传抄珍藏。
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探望孔子,孔子倚着拐杖在门口等他,对子贡说道:“赐啊,你怎么来的这么晚?”接着孔子落泪说到:“夏朝人祭奠是在屋子东边,周朝人在屋子西边,商朝人在两根柱子中间。我昨天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中间受人祭奠,我就是商朝人的后代啊。”
七天之后,孔子去世,埋葬于泗水岸边。子贡在他的坟墓旁建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墓六年。其他的弟子和鲁国百姓,相率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沿袭了他的教育事业和理念,将他的学说和思想发扬光大。
对孔子的评价,由于后世之人已经带上了越来越严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往往失之偏颇。我认为比较中肯的,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评价。一来司马迁是一个下笔很公允的人,而且当时孔子的地位还没有被抬的那么高;二来当时离孔子只有三百多年,所记载的形象应当是最贴近于事实的。
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和贤人也够多的了,他们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只是一个平民,名声和学说却已经传了十几代,读书的人尊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论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学问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毫无疑问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准则即使放到今天也全不落后:
1,有教无类,每个人无论出身,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
2,以德为本,先讲道德规范,再传授知识;
3,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做针对性的教学;
4,注重思考的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也要多思考;老师不能只是灌输,而是要在学生思考的关键时刻去启发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5,虚心求教,有教有学,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讨论,互相学习。
别看现在各种各样的重点学校,特级教师多如牛毛,但真的能做到这些教育理念的有几个?恐怕贵族教育、以钱为本才是很多教育机构的理念吧!与孔子比较,这些人都该羞愧而死了。
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子是比较保守的。他提倡“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法来治理国家,提倡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泾渭分明,各安其道,企求达到人人都具有高度道德的大同社会。可以想象这些理论很多是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中的一种企盼,但说实话并不实际。春秋战国之时,谁敢用道德和礼法治国,下场必然很悲惨;只有到了大一统的皇朝中,统治者才会拾起这一思想,作为加强中央集权能力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从汉以后,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的原因。之后的孟子就明确提出了“民重君轻”的思想,当然,这些思想往往就被统治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在人生智慧方面,孔子所提倡的,是做到“仁”,要成为“君子”。“仁”的含义很广,如果一定要总结,那就是要真诚、实在、关爱他人。“君子”的意义也很广,总的来说也是要博学、有礼、坦荡、正直、守信、文武双全。他对于人生的感悟今天依然适用,是行之有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他并不是滥好人,而是一个很有原则,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
孔子的学说传诸后世,被一代又一代的学者解读。唐代以前的学者是“我注六经”,用个人的理解来解释孔子的著作,力求理解孔子的原始思想。宋代以后的学者则是“六经注我”,虽然挂着孔子和儒家的旗号,其实卖的都是自己的私货了。随着注解日渐繁多,不分场合的滥用,词语的意义产生变化,有些现在所流传的所谓“儒家思想”都是与孔子的本意完全相反的。
比如“以德报怨”。这句话确实出自论语,但请看完整的原文(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可以吗?”孔子批评道:“那你用什么报答德呢?有怨就报复,有德才报答。”
再比如“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原话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不是指的优秀,而是指的有余力。本意是“当官还有余力,就继续多多学习;学习还有余力,就去做官造福百姓。”与“学习好了就能做官”完全不是一回事。
还有“中庸”。现在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平凡,没特点,没有原则。但孔子所说的中庸,指的是做事能不偏不倚,心中能恪守原则,同时又能根据具体情况,保有足够的灵活变通。现在所说的“中庸”其实更像以前孔子最痛恨的“乡愿”,按照孔子的评价,做人最好是能中庸,实在达不到中庸的标准,那当愤青/中二也行,最鄙视那些没有原则,人云亦云,趋炎附势的人。
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孔子与其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道德象征、完美圣人,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可敬的山村教师。他热爱教育,从二十多岁到七十多岁,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育人。他热爱学习,一直都在如饥似渴地寻找知识,论语中处处都有他求学于人的记载,对象有老子这样的牛人,也不乏老农和儿童。他性格开朗而带有孩子般的天真,乐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被人指责辱骂也不生气,但受到误解时却又异常委屈。他始终抱有理想国的梦想,但直到他去世时,天下仍然纷乱不止,看不到一点希望。
假如孔子不是生于春秋,而是生于那些将他封为各种圣人的时代呢?我想他的一生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依然会成为一名伟大的老师,但政治上仍会处处碰壁。他没有任何特别的气运或者主角模板,还是会过着贫苦的生活,学习一切能学习的知识,与学生们一起快乐地编写教材。他生前恐怕不会太出名,但他的学说必然会传遍天下,死后终将不朽。
圣人们随心所欲,心之所向,即为大道。
原来,道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里。道即是心,心即是道。
原来心灵可以比宇宙更为宽广,我们能看到宇宙的样子,是因为宇宙映照在我们心中。只要拥有自由的心灵,哪怕身困陋室,精神也可以自在翱翔;如果心灵背上枷锁,哪怕坐在至尊之位上,也只是个可怜的囚徒。
原来人的所言所作,都只是内心的展现。心存恶念,即使读遍圣贤之书格尽世间万物,也一样会有恶行;如果心中秉持善念,知行合一,那所行所为自然符合圣贤之道,人人皆可成圣。
原来如此!
苦思多年的难题,一瞬间解开。回首圣人著作,过往经历,顿时觉得句句清晰,处处分明。思绪如同滔滔江水,在深峡间转折多年,终于冲破高山,直奔入海。在暗夜的山林中,王守仁仰天长啸,酣畅淋漓!
龙场悟道之后,王守仁的心学理论已经初步完备,他也开始收徒授课。没过多久,太监刘瑾被各方势力联手扳倒,王守仁又回到了公务员队伍中。
也许是和阿卡林省有缘,王守仁不仅娶了这里的媳妇,做官出成绩也是在这里。恢复职位之后,他的第一个任命就是去庐陵县当县长。大阿卡林省自古民风彪悍,庐陵也不例外。此地上有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下有盗匪横行诉讼成风,极其难搞。在王守仁上任第一天,就有上千名百姓齐聚县衙告状,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但王守仁心中有底。他的心学可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花架子,而是确实能解决问题的利器。他一方面减免苛捐杂税,一方面安抚民众,一方面嘉奖孝义,一方面严打盗贼。他以道德感化民众,以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虽然他在庐陵只待了不到一年,但短短几个月内就让这里风气为之一变,百姓生活改善很多。
依靠自己的政绩和名声,王守仁在短短几年内就官升数级,上达天听。很快,他被任命为阿卡林省南部巡抚,皇帝看他的级别不低了,就派给他一个新任务:对付那些已经为害数十年的盗匪。
去过阿卡林省南部和福建北部一带的朋友应该有印象,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实在是一个适合上山落草,下山打游击的好地方,当年太祖也是率兵在这里建立的根据地,坚持了好些年。在明朝中期,由于吏治的逐渐腐坏和地方军力的败落,颇有一批匪徒在这一带占山为王,有的大匪帮甚至能多达数万人,敢于攻打府县,杀死官吏。由于匪徒都是本地人,所以耳目众多,官兵想抓也抓不住,打也打不过,逐渐成为明朝的心腹之患。
王守仁顶着个空头衔,无兵无将地来到赣南。对他来说,这只是又一次检验心学威力的例子。他软硬兼施,迅速识别并降服了盗匪们安插的眼线;然后推行保甲法,断绝盗匪滋生的土壤;最后筹练部队,用自己的那些书生弟子、地方小校、农民矿工等编成新军。到作战时,王守仁一改平时老好先生的印象,“狡诈专兵”,各种兵法无所不用其极,把匪徒们整的苦不堪言。放出消息说是要进兵,盗匪们都埋伏好了他却好几天都不出城;等匪徒们累了回家休息,刚进山寨后脚就被围困住;匪徒们出来迎击,结果不是陷阱就是埋伏,被围的死死的粮草都没有;支持不住了想玩诈降,第一天王大人摆酒宴招待,第二天王大人就翻了脸把头目们都砍了……
这游戏没法玩了。盗匪们被王守仁整的彻底没了脾气,心服口服,大家都回家去从良种田,困扰湘、赣、闽、粤数十年的匪患,在1年多的时间内被王守仁带着一群书生农民彻底扫平。但这还不算什么,还有一个更艰巨、更辉煌的任务在等着他。
剿匪结束后,王守仁遣散部队,交还兵符,正打算去福建镇压一只叛乱军队时,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宁王朱宸濠反了!
有关宁王一系和朱棣的恩怨,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资料。总之,当时的宁王是全国有数的大藩王之一,一直有造反的野心。趁着皇帝昏庸,奸臣当政,他暗地里积蓄力量,打造盔甲,铸造火枪,招揽奇人异士,连唐伯虎和文征明都招揽过。后来他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凑了六万人的部队,在南昌起兵造反,准备从南到北,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可惜,虽然他有如此野心,但注定了只能成为主角刷成就的垫脚石。王守仁听到消息后,立刻退回吉安,一边与朝廷联系,一边召集兵马,准备平叛。当时的兵部尚书王琼是个很了解他的人,看到信后就告诉皇帝:“有王阳明在,我们可以放心了。”在他的说服下,皇帝命令王阳明去击败宁王。
在收到皇帝的圣旨以后,王守仁立刻开始做一件疯狂的事——伪造文件。他伪造皇帝密旨,调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官兵,一部分前来参战,一部分堵住四周战略要地;他伪造调兵文书,让人们都相信北方组织了精锐大军来踏平宁王;他伪造投降书信,造成宁王部下纷纷弃暗投明的假象;他伪造密报故意透露给宁王,让他以为手下的主要谋士居心不轨……挖了无数的坑以后,宁王彻底被忽悠傻了,起兵后在南昌犹豫不决,过了好几天才开始向南京进攻。
此时王守仁刚刚集合了两万多人的部队。听说宁王要进攻南京,大家都建议去前面埋伏或者去南京固守,但王守仁力排众议,带着2万人直扑宁王老巢南昌,一举而下。宁王走到半路听说主基地都没了,连忙带兵往回赶,在鄱阳湖遇到了王守仁带领的主力,双方激战两天,结果王守仁用一连串漂亮的计谋以少胜多,彻底击溃宁王军,活捉了宁王!
史书记载,宁王于7月10日起兵造反,8月20日被活捉,前后只有41天。王守仁8月14日出兵,到活捉宁王,只用了7天。一场至少能糜烂数省的兵祸,被王守仁如同玩笑般抹平。如果不是他先除盗匪于前,镇压宁王于后,那这次叛乱会造成多大的动荡,实在难以预估。连王守仁自己后来都评论说,如果宁王起兵后毫不犹豫,果断全军北上直奔京城,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活捉宁王以后,北京的平叛部队才刚刚出发,等皇帝御驾亲征赶到南京,这边的善后工作都差不多做完了。远道而来的北京禁军们抱着发一笔横财的想法前来,结果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心中满腹怨气。于是,在一次阅兵式上,将领们就故意鼓动立下大功的王大人给大家演示一下武艺,想让这个书生出丑。结果王守仁也不推辞,随手连发三箭,全中红心,全军大惊,从此心服口服。
立下不世大功以后,王守仁被封为新建伯,是明朝第二位因军功而封爵的文官。过了几年,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专心于教育。年轻的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求能入门一睹阳明先生的真容。这一段时间,他将自己的心学整理成书,并发扬光大。
专门研究心学的著作很多,我们在这里就不再专门讨论。他的心学并不是字面上看来的唯心主义,而是强调“心”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心性的修炼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心学极度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认为既不是先知后行,也不是先行后知,最好的学习和处事方式一定要是将认知和行动结合起来,用认知来指导行动,用行动来强化认知。这一点与之前的儒学过分强调虚无缥缈的仁义和大道相比,是非常大的进步,也为儒学如何应用实践指出了一条大路。
在后世,王守仁被列为“孔、孟、朱、王”儒门四圣之末。他的理论给已经渐渐走进死胡同的儒学带来了新的生机,直接影响了从明代到民国时期的大批学者和伟人,在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也广为传播。 在德行上,王守仁几乎可以算是完人。有人评论说他镇压农民起义杀戮过盛,但详细考究,他只杀一小部分该杀之人,善后和安抚工作都做得极好,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晚年奉命重新出山去镇压广西少数民族叛乱,未动一兵一卒,未杀一人便平定了大部分叛军,南方各省军民都视他为神。在成绩上,他被评价为明代最能用兵的文臣,是罕见的全能贤者,在功勋上也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他的书法、文学等造诣其实也是登峰造极,足以传世,但都被他巨大的人格光芒所掩盖,往往被人忽视。在理论上,他传下心学,影响后世五百年,重振儒学风气。他的天泉四句,其知名度可与横渠四句相比,盛传不衰,振聋发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五十七岁时,因病从广西还乡,病逝在归途小舟中。临去之时,弟子们问他有什么遗言,他平静地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沿途各地军民听说阳明先生去世,都自发身穿麻衣,沿途哭送。
在中国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是看这个人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的成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士人们所追寻的终极梦想,但数千年来,能达到这一目标的人寥寥无几,后世对这些人选也多有争论。唯有王守仁,是公认达到这一不朽目标的完人。
资深驴友,千古名僧——玄奘佛教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相传汉明帝梦到有一位满身金光的人来自于西方,于是就让他的大臣们解梦。有一位大臣就解释说:“西方有圣人,名为佛,想必陛下看到的金人就是。”汉明帝派遣使者准备去天竺寻访,此时恰好有两名天竺僧人用一匹白马驮着经书来到中原,于是汉明帝就为他们建了中国第一所寺庙——洛阳白马寺,从此佛教开始在中国流传。汉魏六朝以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佛教也一并风传南北,被中华文明所吸收,渐渐与儒家道家一并成为华夏的思想根基。由于原始佛教发源于印度地区,所以为了求得思想精义,数百年来不断有东来传教和西去取经者,著名的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法显大师等人。随着佛教经典渐多,大家意见随之产生分歧,结果宗派林立,侧重各有不同。对于经义的理解,有时甚至南辕北辙,差别很大。随着南北分裂结束,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愈加兴盛,国力大增,万邦来朝。在此国力鼎盛之际,佛教史上也出现了一位光彩夺目的人物——玄奘法师。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从小就知道:唐僧唐三藏。
玄奘俗家本姓陈,祖上大大有名,乃是东汉末年颍川四长中的陈寔。颍川陈氏是世代簪缨的大族,到玄奘这一代,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父亲在隋亡以后就辞官隐居去了,在家专心教导四个儿子。
家中最小的儿子陈祎最聪明,深得父亲喜爱,八岁时就随着父亲读遍家中典籍。父亲辞官后,家中生计日趋艰难,无奈之下,二儿子陈素干脆去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减轻家中负担。陈祎十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更加困难,于是回家奔丧的二哥带着幼弟一同回到净土寺,教导他知识与佛理。
陈祎非常聪慧,学习佛经也是触类旁通,进度极快。他十三岁时,朝廷给洛阳批了二十七个出家名额,他想去参加考试,但年纪太小无法参加,于是就在门前叹息徘徊。正好朝廷派来的主考官看到了这个小家伙,就和他交谈起来。一谈之下,主考官发现这孩子居然志向远大,辩才无碍,佛理精通,于是就为他特批了一个名额,把十三岁的陈祎吸收进了僧人队伍,法号玄奘。
从此,历史上少了一名士人,却多了一位高僧。
玄奘正式出家以后,跟着洛阳的各位高僧学习,大家都发现这孩子真是天生的僧人,极其聪颖,不仅过耳不忘,还能讲的更好。于是一同学习的僧人们往往上两次课——高僧们讲完了,大家再听玄奘重新讲一遍,感觉更加清楚明白。于是,玄奘的名声,就渐渐遍传于洛阳。
这时正是隋末,很快,天下又陷于战乱。玄奘和二哥一起,随着难民辗转于长安和四川,四处求学交流,最后落脚于成都。他们兄弟二人,不仅擅长佛经,也有家传的孔孟老庄之学,讲起经文来见解独到,生动活泼,从各地慕名而来听他们讲经的常常有数百人。
唐朝统一天下以后,社会渐渐安定。玄奘感觉留在成都见识受限,就决定回到长安。成都的生活巴适得很,一同来成都的同伴们,包括他的二哥,都想就此安顿下来,于是玄奘就一个人坐船下三峡,经湖南湖北一路返回长安,沿途讲经学习,声名远播。
二十三岁时,玄奘回到长安,继续跟随当时的著名高僧法常、僧辩学习。此时的他,已经是全国有名的年轻高僧,被前辈赞誉为“佛门千里驹”,未来不可限量。美好、安定的生活在等待着他,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成为著名寺庙的主持,或是达官贵人们的座上客。
但玄奘有更大的志向。在多年研究佛法后,他发现高僧们对很多经文的解释见解不一,似乎说的都有道理,但也感觉说的都不对。很多经书是从梵文翻译而来,翻译的不准确加上经文的散失,使得不少经文上下断裂,译文晦涩难明。想从这些断断续续的经文中理解佛祖的真意,几近于缘木求鱼。
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去天竺,去佛教发源的地方,亲眼看到原版的经文,亲耳听到原始的经义。虽然走这条路九死一生,但为了寻求真理,生死又能算什么呢?
于是,玄奘和几位志向相同的僧人一起给朝廷上书,申请朝廷能批准他们去天竺留学。那时正值唐朝初年,大唐帝国的太阳刚刚升起,还没达到万邦来朝的辉煌境地,与突厥和西域各个国家的关系还很紧张。为了防止间谍活动,那时候对百姓出国控制的非常严格。玄奘他们递交了几次申请,都被朝廷驳回,其他同伴都渐渐的心灰意懒,不再想着此事了。
玄奘却一直都没有放弃。他一边打听这一路的山川地理,规划出行路线,一边找人学习各种语言,等待机会。在他二十八岁那年,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了。
这一年是贞观元年,长安附近遭遇灾害,很多灾民四处逃生。玄奘化妆躲在灾民之中,跟随一部分灾民队伍往西,顺利来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他在这里一边停留讲经,一边筹划如何继续西行。凉州都督听说他要出关,就准备把他遣返回长安,幸好当地僧人得到消息,偷偷护送玄奘出城,一路昼伏夜出赶往瓜州(今甘肃安西)。瓜州的刺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说玄奘出关是要去取经,于是就将凉州发来要求捉拿西行僧人的公文撕毁,放玄奘出关。
从瓜州到西域,先要跨越八百里瀚海——大沙漠。玄奘起初还在瓜州雇了一位胡人向导,结果没走几天,向导自己觉得旅途太危险,就告辞回去了,丢下玄奘一个人在沙漠中跋涉。沙漠中的绿洲,被控制在唐帝国的一连串烽火台下,要想补充水,就得去烽火台旁;但玄奘又是无照出境,万一被当成间谍直接杀了,也毫不奇怪。玄奘只好趁着晚上,偷偷到烽火台旁的绿洲补充水草。白天再远远躲开赶路。中间曾有一次错过了水源,结果连续几天没能喝到水,要不是老马识途,带着他跑到一个绿洲旁,恐怕玄奘就牺牲在沙漠中了。
九死一生越过沙漠后,玄奘到达了西域的伊吾国、高昌国。当地的僧俗人等早在玄奘停留凉州讲经时,就已经听商人们传说有位大唐高僧要去天竺取经,将会路过此地。当玄奘单身一人跨越数百里沙漠来到这里时,当地的王公贵族、僧俗百姓们都纷纷来拜见他,求他为大家讲经说法。高昌国王曲文泰对玄奘极其尊崇,以弟子的礼节侍奉他,更强留玄奘在国内,想任命他为国师。玄奘多次请辞都被劝阻后,为了表明西行的心志,就以绝食来对抗。一连绝食数天,水米不进,国王眼看玄奘气息渐渐微弱,心中非常愧疚,赶快谢罪并答应了放他西行。于是玄奘与国王约法三章:一,国王与玄奘结为异姓兄弟;二,玄奘取经归来时,必须来高昌国住三年,讲经说法;三,玄奘先休息一个月,调养身体,国王为他准备好西去的行装。
一个月后,玄奘带着国王赠与的几十匹马、二十多名随从继续上路。先是翻越天山,绕过伊塞克湖,到达中亚。在这里,他拜访了突厥可汗,并为突厥王庭说法。然后玄奘穿过中亚,又翻越兴都库什山脉,最终抵达印度境内。这一路上,玄奘一行遇到很多危险。翻越天山时,从人冻死、摔死的十去其四。中亚多游牧民族,他们路上常常遇到盗贼马匪。最危险的一次他们被两千多名突厥马匪所劫,结果马匪们因分赃不均内讧,进而互相争斗,玄奘一行才得以趁乱逃离。
在这一路上,玄奘除了讲经说法以外,还坚持记载各地的山川地理,人情风俗、国家状况、军队形制、气候、语言、宗教等等,记录非常翔实。比如他记载伊塞克湖:“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再比如他记载昭武九姓中的米国:“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凡诸胡国此为其中。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从此东南至弭秣贺国”。
到达天竺以后,玄奘看到此地分为很多个小国,佛学大盛,各个国家和城邦都有自己的高僧大德,到处都是佛祖和前辈高僧们留下的遗迹。玄奘如入宝山,如饥似渴地学习、瞻仰。这个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的僧人,用他勤奋诚恳的求学态度、谦和有礼的待人方式、无人能敌的表达能力,很快就征服了天竺各城邦。
玄奘且行且学习,一路向着真理前进。终于,在他三十二岁那年,他来到了印度古代的佛教中心,佛学之灵山——那烂陀寺。那烂陀寺传说是如来当年的说法遗迹之一,数百年来都是印度的佛学最高殿堂,有上万名僧人在此学习。当时的主持名叫戒贤法师,已经106岁了,号称精通一切佛教经典,人送尊号“正法藏”。他听说玄奘要来那烂陀寺,欢喜异常,派出了二百多名僧侣、上千名信众来迎接他。戒贤法师不仅将玄奘列为那烂陀寺地位最高的十名僧人之一,还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开讲《瑜伽师地论》,随玄奘一同听讲的有数千人。此后五年,玄奘一直随着戒贤法师学习,不仅学大乘佛教经典,其他小乘佛教乃至各种外道典籍也都一并学习。玄奘在语言方面可算得上是天才,一并学习了印度梵文与婆罗门书,对印度语言文化的掌握就如同当地的博学之士一般。
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期间,曾周游全印度,四处拜访佛祖遗迹,遇到很多危险。传说有一次他去佛影洞拜访,结果路上被信奉其他宗教的歹徒劫持。歹徒看这个和尚细皮嫩肉英俊潇洒,正是上好的祭品,就要杀掉他作为血祭。玄奘就说明自己要去参拜佛影,求歹徒们不妨和他一起去,等参拜完了再杀掉他也不迟。歹徒们同意了,就和玄奘一同来到洞中。结果玄奘在参拜时,遗迹真的发出金光,隐隐映照出佛祖的影子。歹徒们大惊,一起拜伏在地,不仅没有杀他,还请玄奘为自己剃度,改信了佛教。
在留学时,玄奘也受到了当地僧人和其他宗教信徒的挑战。同是那烂陀寺十名高僧之一的师子光,因为教义问题与玄奘发生争执,结果玄奘写了一篇论文《会宗论三千颂》将他反驳的无话可说。师子光自觉脸面挂不住,就跳槽去了其他寺庙。不死心的师子光后来又找了自己在东印度赫赫有名的一位好朋友来挑战玄奘,结果他的朋友来了那烂陀寺看到玄奘以后,竟然被玄奘的学识和气场所震慑,连话都不敢说就离开了。后来还有一位信奉婆罗门教的贤者来那烂陀寺挑战,扬言要以人头为赌注进行辩论。结果玄奘在公开辩论中几个回合就击败了他。这个婆罗门教徒以为自己必死之时,玄奘饶恕了他,只是让他担任了几天仆役就放他离去。
经过多次论战之后,整个印度都知道了有一位来自天朝上国的高僧。当时印度最强大的国王戒日王将玄奘请去,专门为他召开了曲女城辩论大会,据说参会的有十八名国王、三千多名高僧、二千多名其他宗教人士,自己赶来参会的贵族、学者、民众更是不计其数。大会上公开张贴宣讲了玄奘的论文《制恶见论》,戒日王宣布如果能有人驳倒其中一条的,玄奘就愿意斩首谢罪。结果一连十八天,都没有人敢于出面反驳。大会圆满落幕后,玄奘被印度宗教界尊称为“大乘天”、“解脱天”,威震全境。
大会结束后,玄奘感觉这次取经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就准备回国。各国国王为他准备了佛骨舍利、佛像、经书、种子、大象、马匹、金银等物,派了很多随从保护玄奘法师回国。本来,从印度回去最快的路线是走海路,但玄奘记挂着要完成与高昌国王讲经三年的承诺,就决定还是走更危险的陆路。戒日王为此专门出具了外交国书,派使者先一步送达玄奘归途中的各国,请他们做好接待准备。这一年玄奘已经四十二岁,离开长安十五年,在印度求学十二年。
回去的路有诸多随从陪伴,比来的时候危险小了很多。不过在归途渡河时还是遇到大风浪,玄奘所携带的佛像、种子和一部分经书丢失。等一路走到疏勒国时,大象、马匹也几乎死亡殆尽,随从也只剩下二十多人。在疏勒国,玄奘听到高昌国已经被大唐灭国,曲文泰去世的消息,伤心之余,玄奘一行就没有再绕路去高昌,而是走天山南路回国。
踏上回国之路两年后,玄奘他们来到了西域的于阗国。玄奘在这里一边停留休息、讲经说法,一边将自己十七年来的留学经历写了一封表章,请使者先去报告给朝廷。毕竟当年是非法偷渡出境,玄奘心中也很忐忑,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半年以后,唐太宗的回信到了。太宗非常欢迎他的归来,并派出了使者来迎接他。看到信以后,归心似箭的玄奘立刻出发,经楼兰国,终于回到了大唐的敦煌。朝廷的使节已经在这里恭候,与于阗国护送人员交接完毕后,一行人就迅速赶往长安。
此时玄奘的事迹已经传遍长安。他还没到长安时,就有很多人来拜见他,以致于连去长安的道路都被堵塞。他进城当天,整个长安城倾城而出前来迎接,鲜花香案绵延数十里路,长安民众们都以能目睹这一盛事为荣。
这一年是贞观十九年,玄奘四十六岁,离他偷偷踏上取经之路已是整整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他跋涉五万多里,途径一百多个国家和城邦,所行距离相当于绕了地球大半圈。他出发时是孤身潜出长安的年轻僧人,归来时是满载宝物的中年高僧。根据记载,他一共带回了一百五十颗佛骨舍利、六尊佛像、六百五十部佛经等宝物,传说现在珍藏在法门寺的指骨舍利也是他带回来的。与这些宝物相比,他携带回来的知识更是无价之宝。
回到长安以后,唐太宗对此极为重视,甚至一度想让玄奘做官,但被玄奘坚决推辞。于是唐太宗就为玄奘组织了大量助手,以支持他开展著述和翻译工作。唐太宗还专门修建了大慈恩寺、大雁塔等建筑,用来保存玄奘所带回的诸多经书宝物,为他们的翻译工作提供场地。
在此后的日子里,玄奘专心投入到写作和翻译工作中。他首先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亲身游历和听闻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容无所不包,是今天研究中古时期西域、中亚、南亚的珍贵历史地理文献。书中记载非常详实准确,很多内容甚至是现在世界仅存的唯一史料。如果没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印度的中古历史将完全是一片谜团。十九世纪以来,正是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考古学家们才发现了那烂陀寺遗址、鹿野苑遗址、王舍城旧址、吐火罗国旧址等一系列珍贵的历史遗迹,才得以确定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戒日王的存在、当时印度诸国的分布情况。在唐朝,这本书也成了唐帝国赖以开拓西域、结交诸国的重要依据,王玄策这种传说“一人灭一国”的牛人,也是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玄奘的著作得以成功的。
此外,玄奘的主要工作还是翻译。作为精通梵文的大学者,他不仅要把梵文佛经翻译为汉文,还要把汉文经典著作诸如《老子》等翻译成为梵文,传播到中亚和印度。终其一生,玄奘所翻译的经典达到一千多卷,共计一千三百多万字,占了整个唐代所翻译佛经的一半以上,远超历史上其他几位大译经家。要知道,这可不是能随意灌水的网络小说,而是以晦涩难懂著称,要字字推敲斟酌的宗教典籍!
在翻译风格上,玄奘与另一位著名的翻译家鸠摩罗什相反。鸠摩罗什的翻译偏向于文学性和他本人的理解,是原始经文的意译。而玄奘的翻译是原著的直译,更贴近于原始经文的本义。从文学性来讲,鸠摩罗什的译文可读性更好,所以流传更为广泛;从专业性来说,玄奘的译文更有价值,为专业研究者们所侧重。很多经文在玄奘取经归来后,在印度本地都因为战乱而绝传,反而要靠中文佛经再解读回去。时至今日,中国的佛教经文才是世界上最完整丰富的,这一点就是得益于玄奘等诸多翻译家的功绩。
从回到长安到玄奘去世的十九年中,玄奘每天三更睡,五更起,翻译经文、校对稿件、教育后辈、诲人不倦。同时,玄奘还游走于长安权贵之间,对推广佛教在上层社会的影响起了很大作用。李家尊道教祖师老子为祖,但佛教在唐朝前期和中期一直受到皇室的优待和扶持,与玄奘的影响不无关系。
在普通民众中,这个僧人的传奇经历更是受到大家喜爱。从唐朝开始,就有以他为主角的传奇小说,到了宋、元、明诸代,更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话本、杂剧,直到《西游记》这一登峰造极的巨著出现。玄奘的形象被逐渐神化,最后定格成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唐僧这一角色。“我崇尚专注一生的事业,更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相比之下,大家都更喜欢那个自由奔放的孙悟空,专注一心取经的唐僧反而成了怯懦、无能、不辨是非的代名词。到了今天,人们已经逐渐忘却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从小说、电视、电影里去认识他。
唐朝是一个伟大灿烂的朝代,说起唐诗,人们会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想到成百上千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说道唐皇,人们会想到李世民、李隆基、甚至还有武则天;说到唐画,人们会想到是吴道子、王维和敦煌的飞天仙女;说到唐兵,人们会想到无敌的陌刀兵和玄甲铁骑……
但唯有唐僧,不是一个泛指的名词。每个中国人都从小知道,这是一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经归来的和尚。
大亡命徒、大冒险家——班超 公元73年,九月,西域,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的好时节。
班超躺在长草中,望着远处的火焰山。大半座山体已经隐在沉沉的夜色里,看不真切。只剩赤褐色的山顶,在最后一抹夕阳的映照下更加艳红,仿佛真的有火焰在熊熊燃烧,又仿佛是刺眼的鲜血要从山顶奔流而下。白天的炎热迅速褪去,带着丝丝寒意的夜风越来越大,吹的原野上草浪滚滚,令他有一种置身于海中的错觉。
离他数百米的地方,是一片营地。此时刚刚入夜,能听得到营地里面乱哄哄的声音。有人在烤羊分食,有人在饮酒打闹,粗野的争吵声、笑声、呵斥声混合在一起。班超听着远远传来的喧闹,不由的鄙夷的笑了。这等货色也敢妄称为军队?汉军纪律严明,各司其职,哨探四出,扎营后的汉军就如同半睡半醒的猛虎,安静而危险。像目标这种废物,怪不得汉军能以一敌五,屡战屡胜。
夜色彻底笼罩了草原,营地中的喧闹也渐渐平息。班超又谨慎的等了半个时辰,然后轻轻站起身来,发出一声低沉的呼哨。在他身后,又陆续站起三十多个高大的黑衣身影,仿佛来自深渊的魔鬼,带着沉沉的杀意。
班超低低吩咐了几句,人群分为三队。一队悄悄潜伏到营地正门,一队埋伏到后门,班超亲自带着六个人,到营地的上风处。几点火星闪过,很快就被风吹成了燎原大火,向着营地滚滚而来。最外围帐篷中的人,被浓烟和火光惊醒,刚冲出帐篷,还没等看清状况,几只弩箭就飞射而来,狠狠地钉在他的胸前!巨大的惯性,将人的身体推得向后跌去,摔回到帐篷里,引起一片惨呼。
这呼声仿佛是信号一般,营地的四周都响起了沉重的鼓声,燃烧的火把一根又一根地被掷入营地,点燃了帐篷、栅栏、干草。越来越多的人衣衫不整地从帐中冲出,茫然失措地站在烈焰的包围中,被弩箭一个个射倒。偶尔有头脑还算清楚的,想从营地大门逃生,结果刚迈出营地,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片雪亮的刀光!
看到同伴们的下场,营地中的数十名幸存者们聚拢成群,一声呐喊以后,一起向门外冲去。营地外沉默的杀神们也并肩向前,与幸存者冲撞在一起。巨大的环首刀扬起、落下,将简陋的武器连着主人的肢体一并砍断。双方人数虽然差不多,但战斗的结果居然是一边倒,很快,幸存者也被斩杀一空,一地的残肢断臂之中,只有一个衣着华丽的胖子,颤抖着用异族的语言不断地大声喝问。
完成杀戮的黑衣人们分列两旁,班超越队而出,缓缓向前。环首刀在他的手中自然垂下,鲜血在锋刃上汇聚、滴下,在地上拉出一条血线。正在用异族语言大吼大叫的胖子看到他以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犹豫了一阵之后,胖子艰涩地开口问道:
“你……汉家天子的使者?”
班超冷冷的笑了一声。
“不错,想来鄯善王已经告诉你们了吧,北匈奴的使者。”
肥胖的匈奴使者脸上出现一丝惧意,随即又转成了狠戾。“早知道就先把你们……”
声音嘎然而止。班超俯下身,一边用无头尸身的华贵衣袍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钓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