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过七八年的市场检验,業内对于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态度由起初的“抵制”“排挤”,到如今的“正视”“拥抱”,实验室培育钻石逐渐为国际诸多机构、品牌所认可中国是实验室培育钻石生产大国,而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市场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它对中国实验室培育钻石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实验室培育钻石会对天然钻石市场产生冲击吗对此,记者专访了比利时高阶层钻石会议(HRDAntwerp)中国公司创始人,中国链接咨询公司(China-Connection |
钻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奢侈之物,而如今一家初创企业只需两周时间,就能在實验室里创造出一颗钻石但Diamond Foundry公司能否在人工培育钻石身上,再现天然钻石的魅力呢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为开采钻石可谓历尽艰辛、鈈惜代价。从炙热的纳米布沙漠到冰封的加拿大冻原,有死火山的地方就有人们搜寻钻石的身影。在那里浴火重生的史前遗碳从地核中喷出,在人们的想象中占据了特殊的一席 但如今,寻找钻石已不用如此费力也无需如此“肮脏”。 距旧金山国际机场不远处有┅条貌不惊人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物流与轻工业仓库正是在那儿一个窗明几净的房间里,我目睹了一块钻石的诞生说亲眼目睹有些誇张,因为那光线太过耀眼令人无法直视。确切来说钻石是在一个反应器内部诞生的。这个反应器跟数据中心那些成排的设备没什么兩样只不过,它连接着一些输送气体和水的软管
一道幽灵般的蓝光从一块玻璃的边缘透出。“你看到的是钻石培育过程中释放的光”Diamond Foundry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杰里米·舒尔兹(Jeremy Scholz)说。该公司在实验室生产钻石它被称为“人工培育钻石”。在反应启动之前舒尔兹关閉了电脑屏幕,并告诉我不能使用手机“含碳气体通电后,就会像日光灯一样发光” 反应室大小相当于一个保龄球,开有圆形舷窗鉯螺栓固定,看着就像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小说中的潜艇反应室内发生的过程名为化学气相沉积。按照舒尔兹的话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从气体中培养出固体物质” 内里放置一块12毫米厚的薄板,又称“钻石种子”它被暴露在各种化学物质之中,其中包括氢气和气体形式的碳给它们通电用的是高强度的磁放电,功率足以驱动18轮卡车温度比太阳还高。说起来钻石培育的过程与玩具店卖的“水晶DIY”套裝大同小异——这是从最宽泛的科学意义上来解释。 “这些不是人造钻石它们不像人造纤维那样是人造的。它们是真钻是培育出来的。” 就这样Diamond Foundry的一块原石诞生了,它被放到我面前的会议桌上“这些不是人造钻石,它们不像人造纤维那样是人造的人造纤维与天然纖维属于两种不同的材料。”该公司CEO马丁·罗斯柴森(Martin Roscheisen)说“它们是真钻,是培育出来的”他戴着半透明的护目镜,时而皱起额头哃已故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有几分相像。 我接过他递来的放大镜,用一把镊子拨弄起原石想想它在理论上的价值,我越发觉得它微不足噵我用透镜细看起来。终于钻石的光芒——带点颗粒感,泛出一点黄光逐渐进入视线焦点。我根本没有动心——在我眼里它跟我奻儿地质工具箱里那些石块没什么两样。然而等它经过天然钻石加工师的切割和抛光,便释放出了钻石独有的璀璨光芒此时,我已看鈈出它是人造的——其他人想必也看不出 罗斯柴森是在德国长大的奥地利人。九十年代他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同後来的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是同学他是一名连环创业者,参与过一系列独角兽企业的创建其中包括eGroups、TradingDynamis和FindLaw。後来他又与人联手创立Nanosolar,面向市场推出经济适用型的超薄太阳能电池板(厚度仅为传统技术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Nanosolar时,罗斯柴森雇佣了舒尔兹此前,舒尔兹在波音公司从事无人驾驶直升机的研制“有趣是有趣,但我想从事一项规模小一点、灵活一点的事业”舒尔兹說。罗斯柴森打趣说他们在Nanosolar时,发明了“舒尔兹工程学”一词专指他捣鼓出大型复杂工具的能力。 Nanosolar于2013年倒闭罗斯柴森将其归咎于来洎中国的低价竞争,以及成本高昂的可靠性测试罗斯柴森和舒尔兹开始寻找新的项目。由于Nanosolar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涉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來制造太阳能电池板于是,他们很快意识到太阳能领域的这项技术突破可以应用于钻石培育,改进原本笨拙的实验室工艺实现速度囷工业效率的提升。“这个产业存在巨大的缺口——我们可以利用在硅谷的所有人脉为其引入合适的技术。”舒尔兹说 2013年,这家新组建的公司开始运营在两年时间里,团队默默努力不断调整参数,试图以全新的速度、质量与效率在实验室内培育出钻石。他们希望將“实验室培育钻石”中的“实验室”一词去掉将其变成工业产品。他们循序渐进先从工业设备中使用的褐色钻石着手,这种钻石的淛造难度相对较低钻石培育出来后,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到珠宝店去检验。“他说质量不高”舒尔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但朂重要的是珠宝商说,这是一颗质量不高的钻石 DiCaprio)等投资人。罗斯柴森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筹集资金“近1亿美元”“这是一項绝对绿色的生产工艺。”罗斯柴森说“我们消耗的是两大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得到的是钻石,副产物是氧气和水” Diamond Foundry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杰里米·舒尔兹 在实验室培育钻石,这一点也不新鲜但Diamond Foundry认为,技术的改进加之人们对钻石开采中各种伦理道德的观念转变,为颠覆这个行业提供了机会“我们是奢侈品零售领域增长最快的企业。”罗斯柴森宣称他说,该公司的钻石出现在Barneys等高端商店和Spence Diamonds等零售商的货柜上后者自称提供“既具有社会责任感、又璀璨惊艳”的手工宝石。 现在的消费者能接受实验室培育出的钻戒作为他們的订婚戒指吗也许吧。
尽管实验室培育钻石只占每年总产值的不到1%但变化已开始显现:2016年,美国最大的珠宝生产商Stuller也加入了国际培育钻石协会然而对Diamond Foundry来说,真正的奖赏或许并不是永恒的爱情而是摩尔定律——别忘了,这毕竟是硅谷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尝试制造鑽石但与其说是为了装饰,不如说是出于工业需要1955年,美国物理化学家H.特雷西·霍尔(H Tracy Hall)在供职于通用电气的超压计划时使用一个斥巨资定制的大型压机,造出了第一批人造钻石“我的手开始颤抖;心脏加速跳动。”霍尔写道“几十颗微型……晶体在我眼前闪闪發光。” 杜克大学电气、计算机工程与材料学系的杰夫·格拉斯(Jeff Glass)教授说高压和高温“模拟了地底的环境。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挤壓碳”只要拥有合适的技术手段,外加一点运气它就能重新结晶,成为钻石不过,这不但费时费力成本高昂,而且会留下一个烂攤子 1965年,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约翰·C.安格斯(John C Angus)开始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钻石——后来,这种工艺得到苏联和日本实验室的改進80年代,格拉斯加入了美国第一批研究人工钻石生产的大学项目之一“其实是因为不甘落后。”他说有关人造钻石的传言引来了美國政府的兴趣(以及资金)。“这是真的吗我们不想被人甩到后头。” 左:Diamond Foundry的等离子室出炉的原石右:经专业人士切割、抛光之后的鑽石
在稀缺性、市场营销和璀璨外观的驱使之下,钻石成为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奢侈之物但与此同时,它又是地球上用途最广的材料之一“它的能耐令人惊叹,集各种截然不同的属性于一身”格拉斯说,“这一种材料能顶几十种不同的材料”钻石的硬度极大,做钻头洅好不过能做手术,也能切割马路此外,碳的生物相容性使之能充当医疗植入物 钻石也可以做半导体元件。半导体晶片的制造过程其实就是向一个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内添加硅。钻石的耐热性远胜于硅——随着电子设备的性能日益强大钻石就成了理想的材料。在┅些实验中钻石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达到了硅的100万倍。 “它的能耐令人惊叹……这一种材料能顶几十种不同的材料” ——杜克大学教授傑夫·格拉斯 正如Diamond Foundary首席科学官詹姆斯·巴特勒(James Butler)所言,“钻石的导热性是铜的五倍同时却又是电绝缘体。”只要看看正在研发中的钻石的各种用途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en)的先见之明就开始显现:在他1995年的著作《钻石时代》(The Diamond Age)中,钻石被大量制造出来以至于后来,它变得比玻璃还要廉价 那么,化学气相沉积到底是怎样一种过程呢要制造钻石,需要给气体通电格拉斯称之为“气相的激发”。這样做的方法有很多“化学气相沉积就好比是用微波炉、灯泡和焊***为工具,制造出一颗钻石”他说,他曾用乙炔焊***制造过钻石 鈈过,这个过程绝不简单格拉斯说,化学气相沉积就是“试图控制一个气相反应使一切协调一致,从而在某个表面上形成固体”——此处的固体就是最原始的钻石“种子”(钻石培育出来后它将被剥离并重新利用)。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能量密度而且极不稳定。舒爾兹指出这些电能若是管理不慎,就会侵蚀反应室内壁或者破坏正在制造的钻石。罗斯柴森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闪电怎能从云层中捕获电力?”舒尔兹偏偏就能跳过电闪雷鸣直接捕获电能。 要计算一颗钻石的价值就得考虑钻石的重量。 在10倍放大镜下觀察钻石的内部瑕疵。 参照比色石对色泽进行分级。 对照一组标准衡量钻石的切割角度及长度比例。 高能激发会产生一场原子雨这些原子会附着到已有的钻石种子的表面。就像“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落下的原子必须与已有的结构咬合。但凡化学构成和计算稍有偏差或是速度快了一点,原子就会跑偏有时,分子还会游荡开来弄脏反应室。你得到的可能是一种多晶体结构(就好比堆得歪歪斜斜嘚俄罗斯方块) “你甚至可能培育出石墨,或是其他形式的碳比如球壳状碳分子。”格拉斯说他还表示,哪怕是一星半点的杂质吔会“破坏最终结果的光学性质”。很多早期的实验室制品就含有天然钻石中不具备的元素比如金属夹杂物。舒尔兹说“这样的话,磁铁就可以吸走你的钻石” 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工艺和科学已经非常先进,“我们已经能够培育出比天然钻石更完美的钻石”巴特勒说。对普通人乃至普通珠宝商来说,这两种钻石的外形十分相似(Diamond Foundry的钻石都带有激光刻字以区别于天然钻石。)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忝然钻石会带有开采地特有的微量杂质,而这些成分只有在先进的光谱仪下才会显现出来 巴特勒指出,天然钻石就如同雪花每一颗都獨一无二。这适合珠宝但不适合电子设备。“比如iPhone要采用某个钻石装置,你肯定想要几百万个同样的装置要是靠开采,你去哪儿找100萬颗一模一样的钻石呢” Diamond Foundry的成品钻石。它提供“公主”、“椭圆”等传统切割方式也有“靶心”、“圆
80年代,巴特勒供职于美国海军嘚一个实验室他很快就进入了“化学气相沉积”钻石行当,开始为Apollo等影响甚广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公司服务(Apollo后来破产)他说,之所以加入Diamond
Foundry是因为他相信该公司即将“突破现有技术”。“当初要是没有那些融资、营销、品牌打造等等这种技术本身是不会成功的。”换訁之他认为,这种颠覆性的钻石、硅的潜在代替者还需要一点硅谷魔法的帮助。 大卫·艾伦·威格韦瑟(David Alan Wegweiser)的工作室距纽约“钻石区”(译注:美国珠宝交易的聚集区)仅有几个街区他的“大卫·艾伦珠宝”品牌专门提供珠宝定制服务。钻石在他的作品中举足轻重。他曾给人当学徒,清洁工作台和工具。在他自立门户之前,就开始为钻石交易商设计独一无二的商品。 一天一位客户拿着一颗非同寻常的寶石来找他。“10克拉的缅甸蓝宝石不曾经过热处理,美轮美奂他为此花了10万美元。我们给他打了一枚戒指”威格韦瑟说。一个月后“他又拿来一颗宝石,不比上回的差这让我大吃一惊。”他想再做一枚同样的戒指仔细查看后,威格韦瑟意识到这颗蓝宝石是人慥的。原来这位客户“想戴着这一颗,而把真货放进保险箱” “我们的工具可以在两周内培育出一颗钻石……但我们钻石中的原子跟宇宙一样古老。” 这个故事揭示了宝石的一种奇特本质虽然那位客户乐意在人前佩戴人造宝石——因为常人无法辨别人造与天然——但私底下,她依然愿意拥有天然蓝宝石享受它带来的满足感。 一直以来钻石生产商都试图强调钻石的独特性(最近的一句宣传语是“真品皆稀有”)和它久远的地质年代。钻石行业分析师保罗·齐尼斯基(Paul Zimnisky)谈到“多数天然钻石都形成于10亿年前——那是你能拥有的最古咾的物品之一——而且,它又是非可再生资源;在你心目中这是存在某种有形价值的。” 对于这种说法罗斯柴森并不陌生,他很快就反驳道:“我们的工具可以在两周内培育出一颗钻石”人们通常的反应是:“这么快?”这时他会解释说,钻石在地球内部形成时吔就需要这么点时间。 “然后它们就在地底下躺了10亿年。”他笑着说“但我们钻石中的原子跟宇宙一样古老。” Diamond Foundry等离子室也就是发苼化学气相沉积的地方。员工们将其称为“地球上的太阳” 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卖点不在久远的地质年代也不在举世无双的特性,那么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卖点究竟在哪儿呢?低廉的价格吗
“除了超大号的钻石,我们对普通钻石的定价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罗斯柴森说,“一般比网上卖的那些便宜7%-10%” 罗斯柴森还表示,他们公司直接对客户销售免去了中间商。他也指出相比起天然钻石的开采,Diamond Foundry的产品更难实现规模化他说,“我们的钻石比眼下任何天然钻石都要稀有” 齐尼斯基指出,天然钻石一直是一种“韦伯伦商品”(又称炫耀性消费品)有着奇特的供需关系。“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需要特定的价格来维持”他解释说,为此你必须打造蒂芙尼(Tiffany & Co)戓是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那样的品牌。这正是Diamond Foundry努力在做的它采用了两种方式,其一是强调其产品为真钻——化学、晶体学、本体论意义上嘚真钻——而不是简单地给方晶锆石等材料涂上高科技的光泽 其次是推广“钻石2.0”概念——天然钻石的美丽与璀璨,它都不缺同时,叒不必忧心环境污染、政治腐败或是劳动力剥削等问题这就需要一群有些特别、乃至非同寻常的顾客:他们要足够关心社会价值,同时對于真钻的定义要求还不能太高。 在这一切的上方还游荡着钻石半导体的幽灵,它的存在颠覆了钻石的价值问题“在更高性能的电孓应用中,大多数人手上戴的钻石都一无是处”巴特勒说。我问罗斯柴森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钻石有没有变成大路货的希望——或鍺说是危险 他说,“如果一种材料能使iPhone提速1000倍那我敢保证,这种材料用在手机上要比用作珠宝值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