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18 笨呀!!
( Mon, 1 Aug 2011 16:18:14 +0800 )
Description:
每一次总提不起决心,每一次总生不下你的气,每一次总是轻易原谅你,每一次总为你找借口,或许也是为我自己找借口吧,或许我还不想放手,每一次总体谅你,可却让自己不舒服,我希望我比别人更贴心,更善解人意,更让你放心,更让你舍不得我,,,始终还是不想在你面前软弱,因为我不想你认为我是那种柔弱的女生,我期望我的坚强可以让你更欣赏我,,有时候有点想撒娇,可又爱逞强,说不出哄你的话,因为面子,总是说不要,其实我想,,希望每一次你会好像过马路时那样,牵紧我的手,对我说:“过马路了,跟紧哥哥了,不然发生什么事,怎么办?”这样让我窝心的话,,有时,我不说话,不代表我没在听或不答应,,我不会主动,我嘴很笨,我脑子不灵活,我不像其他女生会和你到处逛街买衣服,因为我不懂这些,我什么事都需要你领着,我只希望跟在你后面,我不要求你会时时刻刻都在想我,但我希望你会在有空时找我聊聊,我喜欢你叫我“猪头、傻猪、傻妹”。。。。。
每一次出街我知道我闷到你了,每一次总是你开口说第一句话,总是你开话题,真的很不好意思,因为我很难对一个男生无话不谈,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到对你无话不说,当我对你熟悉后,你会发现我会很烦,不断地找你聊天,,而我最最。。。不希望的是你觉得我烦,所以我尽量不烦你,我希望任何事你坦白对我说,因为我会静心听你说,或许我不能为你分忧,但是我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我会静静听你说完,,我最怕你什么都不说,而我最想你什么都跟我说,我很羡慕别人,但我知道我们不可能想别人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其实,我还有很多话想要跟你说,可是我不能够当着你的面说,因为我不善言辞,不懂怎么说。。。。
( Thu, 14 Jul 2011 20:32:26 +0800 )
Description:
一年,让我成长,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明白到人世间的种种,明白到人心的深不可测,让我明白到人可以单纯,但是不能太笨,也让真正明白到什么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保护自己,一定要小心,同时也让我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产生了一种恐惧;使我原本已打开了缝隙的心,有开始渐渐关上,。。。。 为什么人不能多为别人想,为什么人要这么自私,为什么有的人一定要搞风搞雨,为什么他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为什么他们整天总想着害人。。为什么。。。。。
( Sun, 4 Jul 2010 13:06:10 +0800 )
Description:
现在的我,已经唔系以前的我,变得更多朋友了,不再像以往那么内向了 ( Wed, 23 Jun 2010 17:56:26 +0800 )
Description:
从下一年开始,我就要开始新的生活,认识新的朋友,住入新的校园,好唔舍得以前的同学,好挂住巨地啊!!! 不过,到左过度,我都要更加努力,要跟上新学校的进度。。。。。 加油加油,小莹,你得暨。。。。
( Mon, 25 Jan 2010 13:47:56 +0800 )
Description:
三年了,就这样平淡地过,三年的友谊。。。 在开始,到现在,由不认识到熟悉,已经建立了友谊;看着中考快到了,快要离别了,大家都将会考上理想 的高中,认识新的朋友,到新的环境,舍不得的情绪又油然而生。。。。。。。。 这三年里,大家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考验,不舍,想念,感觉好像有回到小学毕业时,只是舍不得的人不一样罢了。。。
( Sat, 12 Sep 2009 15:48:20 +0800 )
Description:
当我拥有你的时候,我没有好好珍惜,到了现在,我失去了,才后悔,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我好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现在已经不能回头了,对吧 我好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当初我不那么冲动,今天就不会是这个结果。。。。。 ( Sat, 1 Aug 2009 15:29:36 +0800 )
Description:
爲什麽要這樣對我,我做錯了什麽,難道愛你我錯了嗎?那麽爲什麽在對我好後,又對我那麽冷漠?難道我是妳玩弄的娃娃嗎? 我不要在這樣生活著,這樣子好辛苦,我們就這樣算了吧!!!好嗎??? ( Sat, 2 May 2009 15:24:59 +0800 )
Description: 琴日,我同阿妈去买衫,我发觉我买衫的时候,同以前的买衫观念5同左,宜家我买衫的时候,5系黑就系白,好单调,好似我以家的世界甘,无嗮乐趣。 唉,有时我系度问自己,以前系个乖乖女黎伽,点解宜家会变成甘伽?点解变得甘坏伽? 尽有时,真系好想变翻以前甘,但系,5知点解,点做都变5翻,果近时,我先知一切都已经太迟啦,已经变5翻以前甘啦,点算啊!!!
点算啊!!! ( Sat, 2 May 2009 15:07:57 +0800 )
Description:
為什么我的世界會那么悲傷,那么黑暗,使人難以呼吸
周圍都是黑乎乎的,天空是黑色的,植物都枯萎了,一切都變得與以往不一樣了
悲傷的世界,黑暗的世界,沒有生命力的世界,使我十分害怕,使我變得孤單,變得了冷漠,使我覺得周圍的人都變得很陌生
悲傷的我,擁有孤單的心,不想接受任何人的理會,只想一個人過下去,因為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拯救我那悲傷的心;即使有,我想我也不想他接近我,因為我會傷害他;如果他不怕的話,我或許會依賴他,永遠在他的懷抱中,接受他的溫柔...... ( Sat, 25 Apr 2009 17:06:02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我在网易花园里为莺莺种了一朵小蓝花。希望它给我们带来幸福和爱,直到永远...
( Sat, 25 Apr 2009 13:47:48 +0800 )
Description: 从此之后,你只在我陌生人里面。没有所谓的暧昧,没有所谓的牵挂。有的只是陌路,再见也只是擦肩。从此之后,你只在我陌生人里面。现实不允许你出现,你只好消失在我虚幻的世界里。从此面对冰冷的电脑,许多话只对自己的空间祷念。从此之后,你只在我陌生人里面。不是好友,不是知己,更不是蓝颜。虽然有太多的失落,虽然有太多的无奈,但是我不得不放弃这美丽的情感。
戀愛宣言 一个魜怕孤独,两各魜怕辜负。 相恋一定要辜负,,那麼我宁愿孤独! ( Sat, 7 Mar 2009 09:04:25 +0800 )
Description:
戀嬡結挶 為什庅戀嬡哋結淉縂湜哪庅哋痌楛,為什庅戀嬡哋朂後縂湜莪們囡陔朂傷杺,為什庅戀嬡菿孒蔠結哋溡糇縂湜莪們囡陔落汨,為什庅莮陔們縂湜讓莪們傷杺,痌杺。。。 為什庅戀嬡哋結淉婹洳泚哋痌楛,難檤婹给莪們囡陔①個唍羙、圉湢哋嬡凊佷難嬤? 旣嘫婹讓莪們落汨,①閞始為哬婹荅應莪們戀嬡,给莪們承喏,芣洳芣婹閞始,芣婹 给莪們承喏。 難檤沵們莮泩①泩僦湜婹傷嗐莪們嬤?
戀嬡夢 莪蔠纡眀皛孒戀嬡呮湜①畼夢,唍羙哋戀嬡浭湜①畼夢,菿孒夢瑆唻後,①苆嘟唍孒。。。 哪庅嫃囸哋戀嬡什庅溡糇菿,莪嫃哋佷想倁檤。。。 旣使湜嬡仩①個亾,彵竾芣①萣禧歡沵,適樣,沵竾汻婹妑適妢嬡蔵茬杺狆。。。 戀嬡哋唏朢 能芣能恏恏嬡莪,掱撁掱①起趉,芣涫溡簡哆玖嘟婹茬哃①國,陻蔵茬赽泺兲涳莪汾沵吆①囗,呮想啝沵①起菿怺玖,莪禧歡荍潗嶶笑莈洧厡洇,適迣鎅夲唻僦莈洧個檤理,寂寞咜茛莪苁唻莈洧聅絡,湜悱趧選萚趧戓倣棄,莋吷萣姠咗姠祐濡婹湧氣,竾妸姒莋個閙妕洤蔀歸蕶,反囸莪埖芣唍哋僦湜姩輕,怼芣怼恏芣恏莈関係,洏莪朂想①起哋僦湜沵。
嬡凊妑戱 嬡凊怺逺湜騙尒囡陔、讓囡陔ふ傷杺蓅汨哋妑戱,洏囡陔們眀眀倁檤,卻叒婄莮陔們①起琓適①個騙囡陔哋遊戱。。。。
( Fri, 6 Feb 2009 13:32:56 +0800 )
Description: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 、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 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 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 ,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 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 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 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 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第二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 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 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 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 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 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 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 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 ①:“忌”加“艹”头。 谋攻第三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 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 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 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 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 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 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 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 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 ①:[车贲]。 ②:“温”字“氵”旁换“车”旁。 军形第四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 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 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 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 ,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 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 ,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 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 ,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 ,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 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 势险,其节短。势如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 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 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 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 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 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 ,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 ,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 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 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 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 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 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 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 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 ,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 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 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 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 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第七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 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 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 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 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 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 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 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 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 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 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 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 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第八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 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 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 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 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 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 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第九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 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 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 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 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蒹葭 、小林、□①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 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 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 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 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②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谆谆□③□③,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 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 ,必谨察之。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 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 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 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 ①:“翳”加“艹”头。 ②:[垂瓦]。 ③:[讠翕]。 地形第十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 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 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 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 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 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 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 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 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 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 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 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 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 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 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 ,胜乃可全。 九地第十一 孙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 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 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 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 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 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 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 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 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 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 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 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 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 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 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 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 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 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 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 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 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 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 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 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 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 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 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 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 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 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 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第十三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 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 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 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 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 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 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 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 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 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 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 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 ,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 Fri, 14 Nov 2008 21:50:01 +0800 )
Description:
紫丁香lilac 青春的回忆
玫瑰rose 爱情/爱与美 郁金香tulip 名誉/慈善/美丽
芍药paeony 害羞 蝴蝶兰moth orchid 幸福/纯洁/吉祥
千日红common globe-amaranth 永恒的爱/不朽
非洲堇african vioet 永恒的美 天人菊indian blanket 团结/协力
栀子花cape jasmine 喜悦/纯洁
风信子hyacinyh 悲哀/永远怀念 百子莲african lily 爱的来临
牵牛花morning glory 爱情/依赖
茉莉arabian jasmine 你属于我/亲切
树兰orchid tree 平凡而清雅
鸢萝cypre vine 关怀/依附
勿忘草forget-me-not 不要忘记我
吊兰 ider plant 无奈/还有希望
夹竹桃oleander 深刻友情/谨慎 金盏花pot marigold 离别之痛/迷恋
扶桑china rose 体贴之美/纤细 金银花japanese honeysuckle 真诚的爱/羁绊
长春花old maid 愉快的回忆 金莲花garden nasturium 爱国心
秋海棠begonia 亲切/诚恳/单恋
圣诞红common poi ettia 祝福你/付出
菊花chrysamthemum 清廉/高洁 虞美人iceland po y 安慰/遗忘/休息
昙花epiphyllum 热情/短暂
腊梅winter sweet 依恋/慈爱
木芙蓉cotton rose 纤细之美
九重葛paper flower 夏日恋情/陶醉 火鹤花flamingo flower 燃烧的心/烦恼
三色堇tricolor viola 思念/爱的告白 嘉德丽亚兰cattleya 敬爱/善意/倾慕 ( Sun, 14 Sep 2008 12:45:08 +0800 )
Description:
我参加左李阳疯狂英语好开心啊,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甘学英语先至得啊。。。 努力努力努力。。。。。 ( Fri, 29 Aug 2008 16:22:39 +0800 )
Descriptio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Fri, 29 Aug 2008 16:05:48 +0800 )
Description: 《易经·系辞下传》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
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②□②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
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 或害之,悔且
将叛者,其辞□8,中心疑者其辞枝,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
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① = 扌 + 为
□② = 上亠 中繁体字的丶兴'的上半部 下且
□③ = 蕴 - 艹
□④ = 左上(留 - 田) 左下 亚 右斤
□⑤ = 木 + 斥
□⑥ = 炔 - 火
□⑦ = 纟 + 因
□8 = 上斩 下心
-------------------------------------
《易经·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
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易经·说卦传》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
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老子·说卦传》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
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易经·说卦传》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①之,艮以止之,兑以说
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易经·说卦传》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
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
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
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
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战乎乾,
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
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 终而所成始
也,故曰成言乎艮。
《易经·说卦传》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
疾乎风;燥万物者,莫□②乎火;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
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
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易经·说卦传》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
也;艮,止也;兑,说也。
《易经·说卦传》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
为羊。
《易经·说卦传》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
为口。
《易经·说卦传》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
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
少女。
《易经·说卦传》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
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
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 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
□③竹、为萑苇。 其於马也,为善鸣、为□④足,为的颡。 其於稼也,
为反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 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
进退、为不果、为臭。 其於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
利市三倍。 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⑤、为弓轮。 其於人也,为加
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 其於马也,为美脊、为亟心、
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於舆也,为丁躜。 为通、为月、为盗。其
於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其於人也,为
大腹,为乾卦。 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於木也,为科上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⑥、为阍寺、为指、为
狗、为鼠、为黔喙之属。 其於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 其於地也,
刚卤。 为妾、为羊。
□① = 日 + 亘
□② = 火 + 繁体字的 丶汉' 去 丶氵'
□③ = 上 竹 下 良
□④ = 上 马 下 廾
□⑤ = 车 + 柔
□⑥ = 上 艹 下 瓜瓜
-------------------------------------
《易经·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
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①也。
物□①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
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
者比也。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
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
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
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豫必有随,
故受之以随。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
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
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
也。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
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
受之以大畜。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
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
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
然后礼仪有所错。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
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②; □②者退也。 物不可终□②,故受之以大
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
夷者伤也。 伤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
睽;睽者乖也。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
以解;解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
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③; □③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
□④;□④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聚而上者,谓
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
故受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
以艮;艮者止也。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进必有所归,
故受之以归妹。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
居,故受之以旅。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
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
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
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① = 禾 + 犀
□② = 辶 + 丶 + 豚
□③ = 炔 - 火
□④ = 女 + 后
-------------------------------------
《易经·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剥烂也,复反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恒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①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
故,亲寡旅也。
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 □②遇也,柔遇刚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 颐养正也,既济
定也。 归妹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③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
人道忧也。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女 + 后
□③ = 炔 - 火 ( Fri, 29 Aug 2008 15:58:18 +0800 )
Description: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终
《易经》第三卦 屯 ***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 = 辶 + 颤 -页 屯卦终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卦终
《易经》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 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需卦终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 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讼卦终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卦终
《易经》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卦终
《易经》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 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小畜卦终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履:履虎尾,不□①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①人,亨。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①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①人之凶; 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②□②终吉。
象曰:□②□②终吉,志行也。
九五:□③履,贞厉。
象曰:□③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① = 口 + 至
□② = 上朔 + 下心
□③ = 炔 - 火 履卦终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卦终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卦终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终
《易经》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 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终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 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无不利,□②谦。
象曰:无不利,□②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为 谦卦终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 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 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终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 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 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随卦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终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临卦终
《易经》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 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 = 禺 + 页 观卦终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 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乾□,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 = 月 + 姊 - 女
噬嗑卦终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贲:亨。 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 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当位疑也。 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贲卦终
《易经》第二十三卦 剥 山地剥 艮上坤下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观象 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剥□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以足,以灭下也。
六二:剥□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以辨,未有与也。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剥□以肤,凶。
象曰:剥□以肤,切近灾也。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 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 = 爿 + 木 剥卦终
《易经》第二十四卦 复 地雷复 坤上震下 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 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复远,无只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 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复卦终
《易经》第二十五卦 无妄 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 无妄:元,亨,利,贞。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 之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 天命不 佑,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畲,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 = 上 艹 下甾 无妄卦终
《易经》第二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能止健,大正也。 不家食吉,养贤也。 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初九:有厉利已。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九二:舆说辐。 象曰:舆说辐,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 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童豕之牿,元吉。
象曰:***元吉,有喜也。
六五:□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 = 豕 + 贲 大畜卦终
《易经》第二十七卦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 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 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颐卦终
《易经》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 栋桡,本末弱也。 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 攸往,乃亨。 大过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①世无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九二: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 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禾 + 弟 大过卦终
《易经》第二十九卦 坎 坎为水 坎上坎下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维心亨,乃以刚 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 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水□①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初六:习坎,入于坎□②,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②,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九五:坎不盈,只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上六:用徽□③,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① = 氵 + 存
□② = 上穴 + 下陷 - 阝
□③ = 纟 + 墨 坎卦终
《易经》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 离:利贞,亨。 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 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其匪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离卦终
《易经》第三十一卦 咸 泽山咸 兑上艮下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 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 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 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无悔。
象曰:咸其□,志末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 = 月 + 每 咸卦终
《易经》第三十二卦 恒 雷风恒 震上巽下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 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恒 亨无咎,利贞; 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 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 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九四:田无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上六:振恒,凶。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恒卦终
《易经》第三十三卦 □ 天山□ 乾上艮下 □:亨,小利贞。
彖曰:□亨,□而亨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小利贞,浸而长也。 □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初六:□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九三:系□,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小人否也。
九五:嘉□,贞吉。
象曰:嘉□贞吉,以正志也。
上九:肥□,无不利。
象曰:肥□,无不利;无所疑也。
□ = 辶 + 丶 + 豚 □卦终
《易经》第三十四卦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 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 天地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 艰则吉,咎不长也。
□ = 车 + 复 大壮卦终
《易经》第三十五卦 晋 火地晋 离上坤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 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 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 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 裕无咎;未受命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之介福,以中正也。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九四:晋如硕鼠,贞厉。
象曰:硕鼠贞厉,位不当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晋卦终
《易经》第三十六卦 明夷 地火明夷 坤上离下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利艰 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 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 后入于地,失则也。 明夷卦终
《易经》第三十七卦 家人 风火家人 巽上离下 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 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 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初九: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九三:家人□□,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象曰:家人□□,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谓也。
□ = 口 + 高 家人卦终
《易经》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 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 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 无初有终,遇刚也。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上九:睽孤, 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 媾,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睽卦终
《易经》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 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 往得中 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当位贞吉,以 正邦也。 蹇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初六:往蹇,来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 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蹇卦终
《易经》第四十卦 解 雷水解 震上坎下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 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 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 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 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嘉祥县位于山东省
市西部,属
。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东临宁任城区,南接
县,西靠菏泽市的
和郓城县,北依
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
相望。县城坐落于县境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北纬35°24′。县城东至济宁22公里,南至金乡县城45公里,西至巨野县城23公里,北至梁山县城50公里。现辖八镇(嘉祥镇、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
、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七乡(马集乡、满硐乡、仲山乡、孟姑集乡、老僧堂乡、黄垓乡、万张乡),714个
,人口76万人。
中文名称: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政府驻地:
嘉祥县人民政府驻嘉祥镇
***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山东省济宁市西部
968平方千米
792083人
气候条件:
嘉祥县属暖温带
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曾子庙,
,“四乡”文化
行政区划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济宁市西部,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38′
拼音:Jiaxiang Xian
:272400。行政区划代码:370829。
:0537。
隶属山东省
,嘉祥县人民政府驻嘉祥镇。
嘉祥县辖8个镇、7个乡:
、大张楼
。共5个居委会、709个村委会,762个
。总面积968平方千米,总人口792083人。
基本概况
嘉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春秋时期
西取狩猎,获一
,此地取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嘉祥之名,公元1147年置县。考古发现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农耕发展,文化繁荣,成为
的政治、
、文化中心地区。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代四大圣贤(
、孟子、
、颜子)之一曾子的故里。曾子师从孔子,孔子之孙
师从曾子,孟子师从子思。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
、思想家,在
主流传统文化儒学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中中,曾点、
、申雍、
、冉枨六位为嘉祥籍,曾子弟子历史名人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宣、沈犹行、阳明夫、子襄等也是嘉祥人。
以信著称的庐江大守
,东晋号称兖州八伯之一的太尉
、北宋有著名文学家
称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
刚正不阿的
曹元用、
为政清廉的
黄嘉宾和执政严明的兵部侍郎
均为嘉祥籍。?
嘉祥县是我国著名的
之乡,从2004年起,嘉祥县连续多次成功举办了石雕艺术节
嘉祥县汉白玉喷泉石雕
嘉祥县境内矿产丰富。已探明有煤面积125平方公里、总储量16.94亿吨,梁宝寺煤田
地质储量10亿吨,煤质为气肥煤,现由肥矿集团建矿开采。金屯镇东部,深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待进一步勘查。新挑河乡坡刘一带煤田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5000万吨,现由里能集团建矿开采。嘉祥县
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全县石灰岩探明含量约为90亿吨, 既有厚层状、巨厚层状石灰岩,也有板状及条带状石灰岩。既有质纯灰岩,又有
、竹叶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和
。质纯灰岩是生产优质
的主要原料,豹皮状岩是十分漂亮的建筑面料:鲕状灰岩的物理机械性能是
中的姣姣者,白云岩的物理机械强度好,且化学性能稳定。?
嘉祥县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麦、
、地瓜、
、棉花、
、麻等41科98种136个品种。木本植物主要有毛白杨、泡桐、刺槐、
、旱柳、楸树、欧美杨、大枣、苹果、杏树等21科13属。水生植物17种26属35种,人工栽培种类有芦苇、莲藕、蒲草等。饲养畜禽有牛、马、猪、羊、鸡、兔等13个种类24个品种。水产动物有淡水鱼类、虾类、贝类、中华鳖等9目16科35属46种。生物群落及物种构成,在
地区以至全省都占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重要开发意义。
现在又斥巨资,修建
公园,又名孝文化广场。修建呈祥大道--直通
自然地理
嘉祥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的长方形。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一般在35~40米。低点在县城东南
镇东部,海拔35米;高点在县城西北黄垓乡中部,海拔40米。东南比西北相差5米,东比西相差3~4米。
全县有大小山头126座,多是东、北、西南走向,呈岛状突出平地,主峰海拔高度一般在50~200米,成为鲁、豫、 皖、苏交界
地带的独特
。纸坊镇与马集乡交界处的孟良山(旧名
)绝顶,海拔243.1米,为全县最高点。?
嘉祥县属暖温带
大陆 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13.9℃。在
影响和控制下,干湿季节分明,年
在季节分配上很不均匀。
春季温度回暖快,气候多变,降雨稀少,多西南风。3~5月平均降水量9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5% ,而蒸发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