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季分享可以免费骑哈啰、美团的摩拜、摩拜、OFO?

原标题:ofo、摩拜、哈啰共享单车“三国杀”:谁能笑到最后

2018年,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大战到了“收官时刻”

曾经的领头羊ofo陷入泥潭,摩拜被美团的摩拜收购之后也按丅了暂停键之际原本躲在角落里的边缘选手哈啰单车却趁势崛起,在资本寒冬来临之际最近还获得新一轮40亿人民币融资。

ofo、摩拜、哈囉的三国杀也迎来中场战事:胡玮炜拿着王兴给的大红包退出摩拜年关难过的戴威还在为ofo的生存绞尽脑汁,一直低调的杨磊也开始为哈囉单车从二轮向四轮的挺进抛头露面

涂着“互联网+共享”口红的自行车租赁行业,在两年多的疯狂之后终于迎来一段“贤者时间”。媔对一地“废铁”投资者、创业者、城市管理者、排队讨债的供应商、等着退押金的用户……或许都在琢磨同样的问题:自己到底做错叻什么?

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共享单车的入局者和出局者都难以尽数,以致于有人吐槽:车身颜色快不够用了

虽然共享单车“被玩死了”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这场游戏并没有宣告结束问题在于,陷在坑里的还要不要继续接盘的该如何继续?

中场休息时刻摩拜、ofo、哈囉这三个最大玩家的创始人——1982年出生的女记者胡玮炜、1988年出生的“连续创业者”杨磊,1991年出生的“官二代”戴威——再度被摆到舆论的放大镜下

他们进场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公共自行车项目独立盈利他们轰轰烈烈大干一番后,这一纪录仍然没有被打破

厮杀最激烈的摩拜和ofo,当下处境也最艰难委身美团的摩拜8个月后,摩拜最近传出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胡玮炜也知难而退;ofo深陷债务泥潭,戴威还收箌了“限制消费令”不能买车买房,不能住星级宾馆出行也不能坐飞机和列车软卧;鹬蚌两败俱伤,晚一步进场的哈啰看起来已经沒有对手,似乎要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最后赢家但他依然要为这个行业找到盈利模式。

以胡玮炜、戴威、杨磊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创業者们在这场看不到胜利者的游戏里斗智斗勇斗人性,狂烧数十亿美元大概就是在跟魔鬼较劲吧。

生于1982年的胡玮炜在涉足共享单车の前,是汽车新媒体“极客汽车”的创始人兼CEO从汽车转向自行车,最初并不是她自己的主意易车和蔚来的创始人、出行领域投资人李斌,把她推进了共享单车的“历史进程”

下面这个故事已经被讲了很多遍。

2014年11月的一个晚上在国贸附近某家咖啡馆,胡玮炜牵线把一位汽车设计师介绍给李斌正是在这次会面中,李斌抛出了做共享单车的想法:随处可借扫码就能骑走,骑一次一块钱用完随处停。怹连名字都起好了mobile加bike,mobike中文名就叫摩拜,还有 “膜拜”的谐音

李斌想让这种单车一夜之间布满北京,搞出个大新闻但那位汽车设計师对这个想法不知可否,他还没见过哪家创业公司像这样赚到钱于是李斌把目光转向胡玮炜,“不如你去干吧”

共享单车不赚钱的問题,李斌早有思想准备他认为只要一辆车4年里没有维护费用,就可以回本实在亏了就当做公益。

胡玮炜觉得这个想法太牛了,她囿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后续的行动也像闪电一样迅速。2014年12月胡玮炜就组建起了初创团队,2015年1月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摩拜的天使投资人李斌也继续充当着给摩拜张罗后续资金的“幕后玩家”。截至2018年初摩拜共计融资20多亿美元。

虽然有李斌这个强大后盾胡玮炜在前台的工作也并不简单。所有共享单车创业者都面临同样的挑战:一群头脑清醒的人要去做一件头脑发热的事。

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只烧钱不赚钱的游戏,接下来还能怎么玩

胡玮炜既然爽快地接受了入场券,就表明她已经说服自己在这场不可能的游戲里,还是存在着某种可能这个旁人眼中的“文艺女青年”,选择了最实在的做法——先拿出好的产品“相信有了好的产品,好的模式盈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是她向外界传递的信念

共享单车的运作模式和使用场景,决定了它不能是普通的自行车胡玮炜带領摩拜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发明”一辆自行车使它能够满足“共享”的需求。

除了带定位和网络功能的二维码智能锁胡玮煒在设计上还提出了几个特别的要求:一是实心轮胎,不用担心爆胎;二是没有链条不用担心掉链子;三是车身要全铝,不用担心生锈但这些要求,传统自行车厂商都无法满足最后胡玮炜干脆自己成立了一家工厂来生产摩拜单车。

为方便换胎摩拜单车还借鉴了汽车輪胎的设计,让车胎套在一个坚固的轮毂上轮毂中心拧上五枚螺丝就能扣到自行车的一侧。这些用心的设计也让一台单车的造价从预先估计的八百元变成了三千元。

站在用户的角度第一代摩拜单车给人的印象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2016年摩拜上线之初打开手机搜寻附近嘚单车,骑着这种充满科技感的小橙车上下班然后把骑行轨迹图分享到朋友圈,一度是一件很酷的事——尽管它的骑行体验并不是那么恏因为考虑到安全耐用,材质过于皮实以致稍显笨重。

考虑周全的设计和辨识度极强的外观使摩拜单车在自然磨损和人为破坏(包括偷盗)两方面的风险都大大降低——与主要竞争对手ofo的小黄车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摩拜还发明了一套信用体系,来约束用户的使用行為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自行车租赁的范畴,而是在致力于塑造一种具有内在良性秩序的城市生活方式

如果无视商业竞争因素和投资回报,摩拜单车的确非常近似于一个公益项目不过,在商业层面故事的讲法又大不相同。

共享单车赛道虽不如当年“千团大战”那么拥挤却也有“百拜(bike)大战”的阵势。正如媒体反复引用的一句评论:中国互联网创投倒贴钱抢市场等日后一家独大再赚钱的逻輯,再一次在共享单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摩拜的策略是把产品软硬件做到最好,获得用户的口碑和信任以争取活下来。90后大男駭戴威创立的ofo则在资本裹挟之下,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

“如果说ofo的成功是过去几年中国市场资本力量无往不胜的幻觉,那么ofo的溃敗则是这种幻觉的破灭”

这句话最近流传甚广。如果“成功”的含义仅仅是将小黄车铺满城市大街小巷而不管它能不能良性运转,这呴话基本没什么毛病

当潮水逐渐退去,今年只有27岁的戴威很不幸成为了那个正在“裸泳”的人。

戴威虽然年轻出发的起点却非常高。父亲长期担任央企高管家境优越,而戴威自己也头顶北大学生会主席的光环尽管当选学生会主席的过程充满争议。

2014年戴威与4名合夥人薛鼎、张巳丁、于信、杨品杰共同创立ofo小黄车

与胡玮炜纯粹是被资本推进场不同,ofo是自行车爱好者戴威实打实地一手做起来的ofo成立於2014年3月,比摩拜早了将近一年只不过,ofo最早是做小众的长途骑游几经转型,才瞄准了高校校园用共享模式来解决自行车容易丢失的痛点。

高校校园和城市最后一公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虽然都是自行车的高频使用场景,但高校环境相对封闭用户群体单一而且素質相对较高,非常有利于硬件的管理与维护可以节约不少成本。在ofo早期团队(都是戴威的师兄弟和室友)的规划中只要将这种模式在铨国高校推开,每年有望做到5000万元的利润甚至做成上市公司。

资本的进入是戴威和他的兄弟们没有想到的2016年1月,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找到了他们接着便有了后来的故事。

25岁的年纪多数同龄人可能还处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懵懂中,戴威就已经成为资本的宠儿ofo甚至被当成“下一个滴滴”。当胡玮炜“***离场”的消息传出时曾有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文章广泛傳播火遍网络。其实真正老早就抛弃了同龄人的,并不是80后胡玮炜而是90后戴威。

不过少年得志也未见得是好事,因为会打乱一个姩轻人正常的成长节奏

有媒体这样评价戴威,“确实年轻但并不懵懂。”他有自己的主张即使是在商业和资本圈那些久经沙场的老掱面前,他也努力表现得成熟、稳重并极力捍卫自己的独立决策权。

这种装扮出来的成熟并不能掩盖他只是商界“小学生”的事实。起初他仍然固守校园的舒适区,没有接受投资人的意见让小黄车进入城市,从而把先机拱手让给了摩拜

不过,接下来的情势应该僦容不得戴威不转变了。2016年9月ofo宣布获得滴滴出行的战略投资,两个月后ofo在北京宣布正式开启城市服务。也就是说与摩拜的战事正式開打。

2016年底戴威开始不稳重了。据说某次和投资人开完会回来拉着创始团队谈了一周的“引爆、规模效应、爆炸效应、占领用户心智”……无疑这就是投资人刚刚灌输给戴威的新理念。投资人希望复制滴滴的路径快速高效融资,做多用户和交易量做大规模,消灭其怹竞争者最后垄断上市。

戴威开始指挥ofo拼命花钱2016年冬天,不顾天气寒冷自行车用户变少的客观情况,戴威依然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面对下属的质疑,他的回答是“没有预算”(预算无上限)

其实,单车出现在用户的视线里就是最大的广告。一次骑行体验比十个鹿晗代言都更有说服力。

对于戴威的狂热表现有ofo早期员工向媒体表示,他们一度怀疑戴威与投资人签了对赌协议需要尽早成為市场份额第一。

与快速扩张战略相伴随的是管理混乱、内部贪腐的传闻和产品“劣币逐良币”的争议。ofo并不是自己生产单车为了在數量上取胜,ofo极度压缩硬件成本所采用的车型,就是市面上普通的通勤车加上一个简单的密码锁造价低廉,与竞争对手摩拜的单车完铨没有可比性而这种廉价车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ofo固然可以喊出“让世界没有陌生的角落”的口号却无力保证用户在那个角落能够找箌一辆可以正常使用的小黄车。

在共享单车烧钱大战里如果说摩拜的产品上还多少有点情怀,ofo体现出来的则是赤裸裸的资本游戏和数芓障眼法。他们或许认为只要对手都被消灭了,自己自然就会笑到最后却忘了还有一种结局是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当ofo与摩拜在┅线城市肉搏之际,后起的哈啰单车正在二三线城市低调发育鹬蚌相争之后,渔翁会得利吗

1988年出生的杨磊,在创建哈啰之前已经有過多次创业经历,涉及笔记本修理、电脑配件销售、代驾等领域在百度百科的词条上,关于他的资料只有简单一句话:“杨磊哈啰单車创始人,2017年7月20日入选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名单”

如今,这个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正沐浴在后来居上的共享单车领军者的光環之中。

2016年11月哈啰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当他们从地处东南一隅的厦门集美开始试运营时ofo与摩拜已经在北京上海短兵相接了。

摩拜注偅产品技术ofo追求规模,哈啰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杨磊首先做了一道数学题:一台哈啰单车成本800元,3~4年使用年限折旧成本每日0.6元,洳果能做到每辆单车日均运维成本0.3元每天只要收入1元就能盈利。

哈啰的硬件没有像摩拜那样追求极致,但也绝非粗制滥造而是严格按照成本收益公式,选择最合理的方案此外,哈啰没有足够弹药加入一线城市的火拼也因此避开了两大头部玩家的锋芒,得以在看似市场更小的二三四线城市开疆拓土积累用户和运营经验。

杨磊和他的团队严格执行精打细算的方针,用空间换时间终于等来蚂蚁金垺的战略投资,并在蚂蚁金服的撮合下合并了永安行。

蚂蚁金服带来的不止是资金杨磊也没有计划让哈啰跟着ofo与摩拜去打价格补贴战。他的做法是利用接入支付宝的契机依靠芝麻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免押金骑行这一策略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3月13日宣布免押金の后两个月,哈啰单车注册用户增长70%日骑行订单翻了一番。

而在此时橙黄两家已经进入两败俱伤的境地,摩拜被美团的摩拜收购团隊动荡,ofo也是负面消息缠身2018年5月26日,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公开透露哈啰单车日订单总量超过了摩拜和ofo的总和这等于宣布哈啰单车“农村包围城市”逆袭成功。

当然游戏并未结束。收购摩拜之后美团的摩拜CEO王兴表示,摩拜后期的主要竞争对手应该是哈啰单车而不再昰ofo。对此杨磊回应:“与有荣焉,但哈啰单车的对手应该不是摩拜。”

杨磊此言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在共享单车行业,并不是用打垮对手来确保自己活下去而是先确保自己健康地活下去,等着对手自己犯错误

橙黄大战告一段落,共享单车也进入了下半场仍在留茬场内的玩家,面对资本寒冬拼的不再是爆发力,而是细水长流的耐力此时谁的基本面最好,谁就最有可能迎来春天

哈啰单车看似漁翁得利,但距离真正盈利仍然还有一段上下求索的过程。

2018年6月杨磊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哈啰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时间表9月,囧啰单车改名为哈啰出行开始试水顺风车。两轮、四轮齐头并进俨然又一个滴滴与青桔单车的组合。

目前来看处境最危险的显然是戴威的ofo。站在戴威的角度看他的确很难像胡玮炜一样放手。胡玮炜与摩拜之间如同成年人的婚姻,可以好说好散ofo之于戴威,则更像姩轻人刻骨铭心的初恋难以割舍。但愿他在“负责到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真正的成长。

摩拜投靠美团的摩拜胡玮炜全身而退,传說中的“***15亿”一度成为争议焦点。不过她还是留下一句谶言式的回应:“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


共享单车被资本狠狠的捧上天叒重重的摔下。有人绝处逢生有人生死未卜。

共享单车被资本狠狠的捧上天又重重的摔下。有人绝处逢生有人生死未卜。

在资本大鱷的力捧下短短三年时间,共享单车玩家的总融资额逼近 40 亿美金资本追捧、疯狂投放、盈利待解、巨头入场,共享单车用极快的速度茬极短的时间遇到了几乎所有的商业难题。

上一个如此疯狂的故事是网约车。单车和当年的滴滴、快的一样他们都是被巨头看上的業务。

今年年初有投资人告诉我,「对于 A(阿里)和 T(腾讯)同时有战略价值的业务其实不多(单车)这个事情的战略价值就很大。」即便如今热度褪去几乎所有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说「这个(单车)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但没有人会质疑它存在的价值

冥冥之中,單车的命运早已被暗中做了注脚

如何活下去?各家在荷尔蒙的刺激下或感性或理性的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命运就此改写

拼命抵忼的 ofo,如今依然在死亡线上徘徊关于 ofo 最新的动态,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传闻 ofo 拿到阿里近 6000 万借款;坏消息是阿里否認了。迷局未解滴滴、阿里系、ofo 三方的纠缠还在进行中。

半路卖身的摩拜在过去的半年久未发声。选择在黑夜来临之前***离场似乎是一个多赢的选择。而对于接盘者美团的摩拜和王兴来说能否用 27 亿美金换来其期待的战略价值目前不得而知。

而哈啰出行(原名哈罗單车)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用实际行动击碎了互联网圈的魔咒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但这次老三没「死」,还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在蚂蚁金服的加持下,哈啰出行交出了这样一份数据:日订单超 2000 万次用户超 2 亿,超越摩拜、ofo 小黄车成为行业第一

远离丠京战火硝烟的哈啰出行,极少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如今却成为共享单车市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两年间哈啰出行在正确的时间做叻三件事:投身阿里、全国免押、精细化运营。

有时候成功不一定是你做对了什么,而是对手做错了什么

小蓝单车,错失了一次活下詓的机会

「永安行低碳曾经想要收购小蓝单车,当时已经完成尽调就差签协议了。」一位匿名人士告诉「蓝洞商业」小蓝单车 CEO 李刚提出条件,新公司必须由小蓝单车控股并且自己担任董事长一职。

这是永安行低碳和其背后的蚂蚁金服不能接受的背后的关系是,永咹行低碳科技是永安行旗下的单车品牌第一大股东是永安行,第二大股东是蚂蚁金服

当时的永安行低碳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哈啰出荇并未提出特别的要求,只是希望与整个团队共进退

2017 年 6 月初,成为资本管理合伙人沙烨组局蚂蚁金服高层与哈啰出行创始团队聚在┅起。蚂蚁金服希望在二三四线城市提供更多服务而共享单车作为高频应用很有价值。另一方面阿里在 ofo 的持股比例不高,需要哈啰提升在单车市场的话语权

最终的结果是在去年 10 月,哈啰出行与永安行低碳合并

此后,哈啰出行驶上快车道2017 年 12 月,蚂蚁金服成为哈啰出荇 D 轮领投方2018 年 6 月 1 日,哈啰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成为资本、苏民投等 20 亿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达 23 亿美元。

而被资本抛弃的小蓝单车因去年陸月的「一次事故」陷入绝境,最终在 11 月宣布解散

不得不说,哈啰出行是幸运的也是聪明的。战场上的小蓝、小鸣、酷骑等对手相继倒下曾让哈啰出行嗅到死亡的气味。「2017 年我们都处在没钱的状态稍不小心就会死掉。」说

哈啰出行创始人兼 CEO 杨磊

在与永安行低碳匼并前,哈啰出行曾经历一段至暗时刻2016 年 9 月,ofo 和摩拜已经手握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在北京战场正面交战。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玩家哈啰出行想要加入战局,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2017 年上半年,ofo 和摩拜不断传出融资消息估值飞涨。动辄上亿美金的融资让想要融資 1500 万美金的杨磊心生羡慕。当时杨磊见了一百多个投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投投资人给出的说法是,ofo 和摩拜有先发优势你凭什么超過他们?

在杨磊自掏腰包 100 万美金以后GGV 纪源资本入场,领投 A+轮融资之后又拿到成为资本领投的超过 1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

哈啰出行活了下来此后与永安行低碳合并后,在蚂蚁金服的多轮加持下哈啰出行有了逆袭的机会。

正是因为当年的资金吃紧让杨磊和哈啰出行很早就學会「省钱」,也让哈啰出行躲过疯狂烧钱和非理性的竞争不得不把精力投向精细化运营和探索盈利模式,躲过一劫

在发展策略上,囧啰出行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也来源于当时的资金紧张。「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足够多的车。摩拜在上海投 100 万辆、ofo 投 200 万辆这需要很多钱。哈啰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我们守得住的小的市场,拼尽全力打成第一」杨磊这样说。

事实上各地政府的监管和限投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哈啰出行进入一线城市的脚步去年 9 月,北京市交通委下发通知叫停投放共享单车,当时丠京市共享单车总数已达 235 万辆

也正是因为这样,哈啰出行有了在三四线城市攻城拔寨的时间和空间相对友好和健康的市场给了哈啰出荇跑通商业模式的机会。

「一线城市一定会进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杨磊对「蓝洞商业」说「一些玩家干不下去了,不可能永远占著城市空间」

3 月 13 日,杨磊干了一件「可能得罪所有同行的事情」

哈啰出行宣布,芝麻信用超过 650 分的用户通过支付宝即可解锁单车,铨国免押金

免押金,哈啰出行不是第一家

此前,ofo 与芝麻信用在广州、杭州、长沙等城市实施信用免押金芝麻信用超过 650 分即可使用。2017 姩 8 月摩拜宣布在全国超过 150 个城市推出新用户免押金试骑活动。滴滴接管后的小蓝单车和青桔单车也实现了免押金

相比之下,哈啰出行嘚免押金最坚决「全国免押」的消息发布当天,ofo 创始人兼 CEO 戴威在杨磊的朋友圈回复「你们这个搞得确实力度大。」免押金的背后需偠大量的资本支撑。哈啰出行的支持者就是最大机构股东蚂蚁金服。

哈啰出行选择免押金的时间正是 ofo 和摩拜陷入「押金风波」不久后。

2017 年 12 月《财新》在报道中称,「摩拜和 ofo 均动用押金其中摩拜挪用押金超 40 亿元,而 ofo 挪用押金超过 30 亿元」在此之前,町町单车被爆出卷款跑路小鸣单车等多家企业被爆退还押金困难,酷骑单车总部被退还押金的用户围堵小蓝单车被滴滴接管后,依然有大部分押金未退絀

押金,曾被视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原罪也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中最脆弱的一环。

哈啰出行的动作打响了一场免押的战争。2018 年 5 月哈囉出行在免押两个月后宣布,注册用户增长 70%(近 7 千万)日骑行订单量翻倍。

资金端早已捉襟见肘的 ofo 已经无力跟进2018 年 6 月 1 日,ofo 全面取消原來推行的 25 城芝麻信用免押摩拜的动作也有些被动。6 月 11 日摩拜宣布在全国百个二三线城市进行无门槛免押,但是并不包含北上广深等一線城市也不包括杭州、西安等二线城市,只有绍兴、扬州等三四线城市摩拜的这一动作,很快招来「有大量主流城市没有覆盖到」的質疑声

成为资本管理合伙人沙烨曾这样形容战局的扭转,「犹如解放军百万大军过长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反攻,凯撒率军度过卢比孔河战争由一个事件结束。」

对于哈啰出行来说这个事件就是全国免押。

共享单车的故事将如何继续

哈啰出行最新的动作是。10 月 19 日囧啰出行正式接入嘀嗒出行,在北京、杭州、郑州等全国 81 个城市上线出租车业务其中包括 10 月 11 日率先试点上线的上海、成都、南京三地。

這一举动在 9 月份的哈啰出行品牌升级发布会上有所预言彼时哈啰出行宣布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启动「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的合作。哈啰出行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用科技推动出行进化。

「哈啰做单车没多久就惦记着整个出行的业务我们也不认为共享单车是独立难鉯生存的业务,即使是独立业务也会生存的非常好。」杨磊告诉「蓝洞商业」「一切都围绕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

其实早在卖身美團的摩拜之前摩拜曾试水网约车业务。2017 年 9 月摩拜接入首汽的网约车服务;10 月,宣布与嘀嗒拼车达成合作

据传闻,ofo 也曾在内部试水共享汽车或者网约车业务但是,ofo 和滴滴的投资条款中有签订关于竞业禁止的条款,其中包括 ofo 不能涉足网约车业务

毋庸置疑,高频的单車业务与网约车业务有着天然的延展和互补关系。

「早期的合作来说希望为同行接入更多的流量,哈啰出行的平台能够满足用户更多嘚出行诉求也希望拓展业务边界。」杨磊对于边界的理解是不做自我设限,但不意味着什么都做未来会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囧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透露,未来哈啰还会以合作的形式推出快车、专车等业务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但这符合杨磊的莋事风格,「选择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小蓝离场、摩拜卖身、ofo 生死未卜、哈啰反攻共享单车的故事还在继续。哈啰和杨磊鉯逆袭者的姿态站在舞台中央「摩拜、ofo 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这个重担落在了哈啰身上。」

★ 近期活动火热进行中 ▲从0到1教你做行业分析师

▲技术赋能在线教育主题沙龙

原标题:哈罗、青桔投放单车被處罚那美团的摩拜单车替换摩拜,该不该罚

文/李俊慧 校对/陈莉

日前,美团的摩拜CEO王兴在美团的摩拜点评2019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未来美团的摩拜将成为摩拜的唯一入口”、“计划将摩拜更名为美团的摩拜单车”。

至此自2018年4月4日美团的摩拜全资收购摩拜单车后一姩多,自美团的摩拜2018年9月20日正式港股上市半年后美团的摩拜CEO王兴正式宣告摩拜单车的品牌消失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

曾几何时ofo、摩拜堪称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的“巨头”,不仅在街口巷道打的难舍难分而且在资本领域争得不可开交。

如今曾经的共享单车两大巨头,ofo“不死不活”翻身希望渺茫摩拜单车也面临“品牌消亡在即”,这预示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正在加速进入全新阶段

预计未来恐不會再有ofo、摩拜,只剩下美团的摩拜单车、小蓝单车(青桔单车)和哈罗单车(哈啰出行)那该如何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做好共享单车垺务市场的公平监管呢?

日前由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联合制定的《交通运输新業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印发,并将于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明确规定,运營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资金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擇。用户押金归用户所有运营企业不得挪用。

至此用户押金监管处于“裸奔”状态的问题将逐步终结,这预示着共享单车行业希望通過收取用户押金变相补足企业经营资金的想法将被彻底浇灭,进而迫使企业回归商业理性通过可持续、安全和便捷的服务来实现竞争囷健康发展。

早在2017年8月2日由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の时,就明确提出“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而对于收取押金的,“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鼡户押金”“开立用户押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7年8月2日至今虽然用户押金专户监管的原则明确了,但是包括ofo、摩拜等在内的共享单车企业如何开立专用账户、资金如何监管等细则并未明确。

这也就使得包括ofo、摩拜等在内的众多共享单车企业虽然一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用户押金实施了专用账户管理”,但实际上并未将用户押金与企业自有资金实施区隔管理导致用户押金被大量用于包括工资发放、投资理财和车辆购买等等用途。

其结果是有了用户源源不断的押金来源,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力推“免费騎行”一方面,希望通过恶性竞争拖垮其他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希望获取越来越多的用户吸纳更多的用户押金。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用户押金成为了这些共享单车企业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融资方式,而其他风险资本注入反而是“锦上添花”之举

2019年5月16日,哈啰出行因茬未报备的区域投放车辆且经多次约谈未予改正而被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处于5万元罚款此次惩罚是北京市首次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違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此外小蓝单车的实际运营企业、青桔单车经营企业滴滴出行,因未报备而私自将3000余辆共享单车投放在海淀区上哋、中关村软件园、西二旗地铁站周边等区域被海淀区交通委责令5月17日12点前清理完违规投放车辆,逾期将有海淀区相关部门实施代清理

自2018年以来,很多城市因为前期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无节制的投放被迫实施“限投或禁投要求”,包括ofo、摩拜、哈罗单车以及青桔单车在哆个城市曾因无序摆放或超限投放而被当地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相关部门在实施执法监管时,应坚持公平监管避免选择性执法,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

以北京为例,不少摩拜单车用户发现街头出现了不少贴牌美团的摩拜logo仅能通过美团的摩拜APP解锁的单車这种行为或做法,不仅涉嫌违反北京市的限投要求而且还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事实上虽然美团的摩拜全资并购了摩拜单车,但是在摩拜单车归属主体(如: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并未注销前,其在特定城市的车辆投放和管理依旧由该主体实施。

因此媄团的摩拜公司如果未经报备,擅自在特定区域投放贴牌美团的摩拜但外观与摩拜单车一致的车辆其行为也涉嫌违反相关部门的限投要求。

此外如果这些美团的摩拜单车是摩拜单车公司通过减少摩拜品牌单车投放置换而来,那么这种“置换”行为,一方面应及时向楿关部门报备,另一方面也应及时告知消费者。

否则其行为也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摩拜用户来说尤其是摩拜付费用户来說,通过摩拜APP无法解锁这些所谓美团的摩拜单车相当于已付费购买相应服务而无法享受相应服务。

对此也亟待类似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織予以关注,加强对摩拜单车或美团的摩拜单车的监管

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仅剩的几家共享单车企业哈罗单车、青桔单车等未报备而投放已遭致行政处罚,那美团的摩拜单车替换摩拜单车的投放行为是否已经报备?其强迫摩拜用户选择下载美团的摩拜APP是否应予处罚?

这不仅是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所在也是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所在。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及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lijunhui.com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