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l南的护l理学l护校和卫校有什么区别排l名吗?想给孩子选一个靠l谱的!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安排在3月20日—4月20日进行,一般情况下,这种时间会有微调不会有大调,根据2024年高考集中报名期间,各县区招办发布的报名公告,可以看到部分县区的体检安排还是在3、4月份,比如济南历城区已经明确了体检部分信息:2024年4月10日早7:00前空腹到历城第五中学(花园路6号)传达集合,交体检费,抽血化验、体检。(不体检或信息不全者,影响录取及注册,后果自负!!!) 。平阴县和济阳区则表示体检大约在3月底至4月底,临沂河东区高考体检计划在3月份进行,等等。
参考2023年山东省体检要求,体检标准严格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及《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中的要求执行。
2024年山东省各市体检工作安排还需等省里的进一步通知,山东考帮会第一时间转发官方通知。每年高考都有因体检结论受限被学校退档的考生,所以考生务必要高度重视自己的体检结果,下面我们先提前了解一下体检的相关信息,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请提前做好准备。
注:以下仅为参考,2024年体检具体安排请执行省招考院官方发布!!!
PART 01
常识类问题
01
所有考生都要体检吗?
答:凡报名参加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参加体检,且须参加规定要求的所有项目检查,并根据体检项目按相关规定交纳体检费[特别提醒:已通过高职(专科)单招和综合评价招生等方式提前录取的考生也必须参加体检]。
02
在校考生和社会考生都去哪体检?
答:一般情况下,在校生需在学校的安排下,统一到医院进行体检;非在校生需要到当地招生办公室,咨询具体的体检地点。
03
报名参加春季高考,也需要参加体检吗?
答:无论是参加春季高考还是夏季高考,考生都必须参加体检。
04
高考体检跟军检、警检一样吗?
答:不一样。高考体检是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的;但是,对于想报考公安武警、部队、飞行学院、公安院校的学生,还必须按照其要求进行另外单独的体检。两者是相互独立的。
05
如果错过了体检,还会有复检吗?
答:按照往年的安排,考生错过了体检还可以参加复检。要注意的是,春季高考高职分类招生录取的复检时间与夏季高考的复检时间是不同的。
06
参加体检需要缴费吗?
答:需要。不过各地市收取的费用是不同的。留意各地市的官方消息或学校的通知。
07
参加体检需要带什么证件吗?
答:考生需要携带个人身份证参加体检。如身份证遗失、毁损、有效期过期的,凭考生高考准考证号参加体检。(要熟记准考证号)。最新要求以各地市招生办发布的相关通知为准。
08
高考体检一般检查什么项目?
答:检查的项目一般包括:
眼科:视力、色觉(色弱、色盲)。
耳鼻喉科:嗅觉、听力等。
口腔科:唇腭、口吃、牙齿等。
外科: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
内科:血压、发育情况、呼吸系统、心脏及血管、神经系统、肝、脾等。
肝功能:转氨酶检测。如考生转氨酶在参考值上限指标2倍以内为“正常”。如超过2倍以上(含2倍),考生需要在3月中旬复检。复检后仍超过2倍以上(含2倍)的考生,再进行B超复查。B超复查诊断肝部弥漫性病变者(脂肪肝除外),注明“肝部弥漫性病变”,无病变者仅需注明转氨酶具体单位值。提醒:转氨酶检测大学入校会进行复查。
09
每个考生都要复检吗?
答:不是的,只有部分考生需要复检。
10
体检卡上的数据一定要医生写吗?可以自己写吗?
答:不可以自己写,都是医生写的。
PART 02
体检前相关问题
11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吗?
答:参加体检的考生在体检前几天要尽量饮食清淡。上午体检的考生,因要抽血,切勿吃早餐;下午体检的考生,早上要吃的清淡些,喝些白开水,早上9时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是否空腹以学校通知为准)。
12
体检前要不要继续吃补品?
答:建议体检前一周停服各种补品。因为绝大多数孩子的营养是足够的,只要均衡摄取食物,补品大可不必。相比之下,正常食物中的营养比补品中能够吸收的要多,同时经提纯的高营养补品反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考生的身体健康。
13
体检前需要空腹吗?
答:体检需要抽血,一般需要空腹(是否空腹以学校通知为准)。
14
体检前一周要注意什么?
答:如果你一周后或更久时间才接受高考体检:
(1)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差异,适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体检前感冒。
(2)另外,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考生要注意身体安全,尽量避免受伤。
(3)考生感冒或受伤后会服用相应的药物,在体检中的血液检测中容易产生一些干扰,可能要再接受二次复查。
(4)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体形较胖的考生要注意血压的情况。平时要测一测自己的血压,如果血压高应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有些是非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的,如低盐饮食、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运动等。
15
高考体检前两三天要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调理自己的饮食、睡眠,并适当做一些小准备。例如:考生可事先洗个澡,理理头发,并在前一晚吃清淡一点的饭菜,晚间不要熬夜,保证睡眠充足等。
如果考生近期有服用药品或补品的情况,应该暂停服用。如果考生有必须长期服药的疾病,则不要贸然停药,要咨询医生。
PART 03
体检时相关问题
16
体检时为什么不能戴隐形眼镜?
答: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整到最佳状态,确保视力检查效果最佳。
17
体检现场是否可以要求多次检查?
答:很多人一到检查身体的时候就紧张,血压肯定就不正常。这种真的由于紧张引起的高血压,现场的专业医务人员,会通过给考生复测,做一些别的检查,做到准确把握。所以大家不用对这个担心,对老师说清楚,是可以有机会再次要求测量的。
18
体检抽血时,晕针晕血怎么办?
答:在抽血检查前,有晕针或晕血病史的考生应主动告诉医护人员,医疗机构事前都会有相应的预案,也会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会通过卧式采血、缓解紧张情绪等方式应对。同时医疗机构还会备有糖水供晕针的考生饮用缓解症状。
19
体检时,感冒了怎么办?
答:如果你正在用药治疗,要向医生说明,以免影响体检结果。如果没有及时说明,也无须太过担心。建议在拿到体检结论时,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情况,有问题的话可以提出复查申请。
20
体检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答:衣着尽量宽松以便穿脱,不要带首饰;不要紧张,以免血压、心率异常,如因紧张导致的,要跟医生说明;尽量不要戴隐形眼镜,现场摘戴麻烦;装有义眼和戴助听器的考生要跟体检医生讲明。
如果考生上午参加体检,早上禁食水;如果下午体检,考生可以吃早饭,但九点以后禁食,可饮少量白开水(是否空腹以学校通知为准)。
21
体检时,需要脱光衣服吗?
答:体检时是否需要脱衣服是由医院决定的。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不会要求学生进行“裸检“,有些医院可能会要求考生只穿内衣裤进行体检,而更多的医院只会要求考生挽挽袖子裤腿等。
但还是会有些医院会要求学生脱光检查的。主要因为,一是检查的彻底,毕竟高考要求严格,二是如果考生有征兵意愿或报名军校、国防生等可以免于再次体检。
22
如果不脱会影响升学录取吗?
答:一般情况下当然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录取,但是也有极少部分特殊情况。比如曾有一名同学下腹部有白癜风,但是在体检时没有脱衣服所以体检时没查出来,后来这位考生报名了中国公安大学,但是却在录取时体检不合格而无法被录取。
PART 04
体检后相关问题
23
何谓体检结果?
答:凡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体检。当考生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透、检验等系统的体格检查后,各科医生会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最后,主检医生根据《指导意见》,综合各科结论,出示给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果。
24
体检结果有几种情况?
答:体检结果一般分为三种:
(1)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2)不适宜选报第二部分中的某条相关专业;
(3)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25
如何知道体检结果?
答:高考体检结果出来后,考生可通过所在地的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查询自己的高考体检结果。考试院的官方网站会公布,具体的高考体检结果查询时间,各位考生要及时关注考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
26
拿到体检结论后,应该做什么?
答:首先就是一定要从头到尾要认真地看一下,不要漏项漏检。如果体检表上哪些数值记录得不对,比如身高1米76,记成1米72了,那么要及时地通过学校跟医院来进行沟通,提出复查的申请。
特别是看最后的体检结论,可以拿手机比如说拍下来存个档,然后回去对照上文说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去对应地把这个条款找出来,去看看自己哪些专业能报,哪些专业不能报。
27
体检结果有什么用?
答:体检结果是主检医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出示给考生的一个报考专业建议,除此之外,还要参考所报高等院校《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
28
哪些问题会影响录取?
答:很多同学都会问到关于身高、体重、视力等问题,其实在填报志愿时,大家只需要参考报考指南中各校的专业要求就可以了,如果目标专业对身体条件没有特殊要求的,就不用过于担心,放心填报即可。
29
体检不合格是否会被退档?
答:是的,每年都有因体检不合格被退档的考生。这其中多数就是因为没有看学校公示的招生章程,视力,色觉这些未达到院校的录取标准。还有一些隐瞒自己的身体情况,学校是做了退学处理的。
30
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是什么意思?
答:体检结果的一种,这部分考生为身体条件完全合格,说明他们的身体状况符合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就读条件,可以选报高校的各类专业(但军事院校、国防生和公安类院校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31
不适宜选报第二部分中的某条相关专业是什么意思?
答:体检结果的一种。这类考生是身体条件合格,但是患有某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身体条件符合《指导意见》第二部分中的某些条款,这些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不宜选报,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不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主要为视力不足、色觉异常等,考生报考志愿时应避开受限专业。高校在录取时可根据此条款退档。
32
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是什么意思?
答:体检结果的一种。这类考生为身体不合格,为《指导意见》中第一部分所列条款,主要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如:传染病、精神病、心脏病、血液病等,暂不宜报考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这部分考生首先应治疗疾病,将来再报考高校。
33
不适宜就读的相关专业是什么意思?
答:在《指导意见》中还有不适宜就读的相关专业。这类考生患有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主要是因为视力不足、屈光不正、听力障碍、重大手术、肢体残疾等原因不宜就读某些专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慎重地选报。高校不能以此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34
“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的区别在哪?
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有“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两种提法。“不予录取”具有肯定性,指考生即使填报了该志愿专业,成绩再高,也不会录取。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主检医生做出的体检结论。
“不宜就读”的专业是指《指导意见》第三部分的9条内容,是供考生填报志愿作为参考。考生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35
高考体检结论会影响军校体检的吗?
答: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对于想报考公安武警、部队、飞行学院的学生,还必须按照其要求进行另外单独的体检,而且军校体检会更严格。
36
可以重检视力吗?
答:如果对体检结果有异议,可以在体检结果公布后的规定时间内提出复检申请。
37
对于有视力要求的院校,若高考后再做激光手术来得及吗?学校会看高考体检的结果吗?
答:高校录取会看高考体检结果,如果对视力有要求的专业,不达标是不能被录取的。
38
如果有纹身,会影响体检结果吗?
答:大部分学校专业对纹身没有相关限制要求的,但公安、军事类院校可能会有报考限制。
例如: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第十四条是: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线、文唇,女性文唇,不合格(文身图案和内容由政审把关)。
39
轻度斜颈影响高考录取吗?
答:只要不是报考公安类院校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40
血压有一点高但三甲医院并没有确诊为高血压会有什么影响?
答:没有确诊就没问题。
41
因为近期流感导致感冒,吃了医生开的药,没有跟抽血的医生讲,会有什么后果吗?
答:感冒进行体检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检查结果出现偏差,特别是在服用感冒药或者抗生素后,肝功能检查结果会出现异常。建议在拿到体检结论时,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情况,有问题的话可以提出复查申请。
42
转氨酶多少正常?是否会影响录取?
答:在体检过程中,转氨酶检验正常值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40U/L。如果转氨酶超过80,医生会给他加做一个肝脏的B超检查,来看一下肝脏的状态,如果肝脏B超是正常的。实际上在体检表最后是没专业限制的。
所以,考生要看招生章程,有的学校(特别是医学类院校)会明确地提出对转氨酶数值的要求。但这类院校较少。
43
考生是否会因体重超标而不予录取?
答:军校、公安院校和飞行专业等对体重有明确要求。
例如:军队院校标准:男性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3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合格。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长(cm)-110。
公安院校标准:男性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在17.3至27.3之间(含本数,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下同),女性在17.1至25.7之间。
除了以上院校外,考生在填报其他院校志愿时,也要查看院校当年《招生章程》,看其中是否对体重有要求,避开受限的院校和专业。
44
我的身高差一厘米怎么办?有影响吗?
答:如果专业没有限制就没关系,只有部分院校专业对身高有限制。
45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录取时有限制吗?
答:高招体检已经取消了乙肝项目检测,并取消了高校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限制。
46
患有肺结核,影响录取吗?
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也就是说,上面这三种情况不影响考生录取。
47
高校招生对于体重超标的考生,是否会因为肥胖被退档?
答:除了军校、武警、公安院校和飞行技术专业等对体重有明确要求的,其他的一般不会被退档。
48
报考军队院校体检有什么要求?
答:军队、武警部队院校招生的体检要求,可参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49
报考军队院校,身高有什么标准?
答: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具体以高校发布招生章程为准)。
50
报考公安院校,身高有什么标准?
答: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具体以高校发布招生章程为准)。
除了以上院校外,考生在填报其他院校志愿时,也要查看院校当年招生章程,看其中是否对体重有要求,避开受限的院校和专业。
PART 05
专业相关问题
51
如果近视超过400度,不宜报哪些专业?
答: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52
如果近视超过800度,不宜报考什么专业?
答: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53
近视800-1000可以报考汉语文学吗?
答:一般可以,具体看学校专业要求,参考院校招生章程及报考指南。
54
如果近视了不能报考什么专业?
答: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
55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报什么专业?
答: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56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
答: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57
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
答: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58
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
答: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II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兰、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59
色弱、色盲能报考哪些专业?
答: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规定限制报考的专业外,色弱、色盲者都可以报考,如哲学、法律、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秘、数学、历史、教育学、英语、新闻、汉语言等。具体选报专业请咨询有意报考的高校。
60
斜视能报考医学类专业吗?
答: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注: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61
听力不好,会影响哪些专业录取?
答: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
注: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62
口吃、不良体态,会影响哪些专业录取?
答: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
注: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63
想问一下脊椎侧弯有什么专业不能报?
答: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
64
哪些院校专业对身高有限制?
答:对身高有限制的院校或专业:一般是军事院校、公安院校、飞行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体育类专业、护理类专业等。
比如:集美大学航海技术专业:男生身高要求≥165cm,女生身高要求≥160cm;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类专业:男生身高要求≥168cm,女生身高要求≥158cm。
65
口吃影响哪些专业录取?
答:口吃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医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
注: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66
面部有疤痕可能对哪些专业报考有影响?
答:面部疤痕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等专业。
注: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67
鼻炎对录取影响吗?
答:只要专业没有要求,是没有影响的。
68
那有无病史,对大学录取有什么影响?
答:主要看专业要求。
69
患有哪些疾病会影响专业录取?
答: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以上三类不宜就读以下专业:
地矿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公安学类、体育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武器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科学类、环境生态类、旅游管理类、草业科学类各专业,及土木工程、消防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法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各专业。
专科专业不宜就读烹饪工艺、西餐工艺、面点工艺、烹饪与营养、表演、舞蹈学、雕塑、考古学、地质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铁道与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
注: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70
限报“24、25、26”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针对学校不能录取、不分专业不能录取等表示的代码。以”1*“表示,考生体检指标严重异常,院校将不予录取;以”2*”表示,考生体检指标不达标,相关专业可不予录取;以”3*”来表示,考生在考前体检中若不达标,不宜就读部分专业,也有高校明确不予录取;所以家长及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尽量避开。
说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文图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感谢所有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分享为公益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出处,中学联盟信息组编排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导读:没人知道每年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医生之手。显然,医务界人士也无意披露这样的信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因此将大多数病人吓跑。毕竟,今天的正统医学正面临着各种各样替代疗法的激烈竟争,而正统医疗的安全性并不比替代疗法好多少。
医生们对此羞于启齿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的曝光将使他们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之中。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失误造成的。全世界大多数医务人员,想必会对我所提供的证据视而不见(尽管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确实是事实:总的来说,由于医疗的失误而导致病人生病或死亡的严重危害性甚至可以与心脏病和癌症相提并论,医生在治疗中给病人造成的问题往往比他们所解决的问题要多。
对“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失误造成的”这一说法,我想私下里是很少有医生会提出异议的,但许多医生会因为我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这一观点而感到不快。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抱怨就是,我的言论给他们的职业抹了黑。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希望我从此闭嘴或者远离此地,医学领域内的事最好还是让医生们去打理吧。
病人死于(不仅仅是得病)医生之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医生都属于邪恶之辈;相反,多数医生的为人都是很好的,他们的行医动机相当纯正:他们试图通过提供一种有益的服务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诚然,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些心术不正的医生,但其数量决不会比会计师、律师和房地产商这些职业中的邪恶之徒更多。 医生造成病人死亡或生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许多医生在专业技术上的无能。 问诊本是医生诊断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他们通过与病人交谈(更重要的是聆听病人的倾诉),与病人进行沟能。虽然你可能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但交谈和倾听确实是医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
多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生可以使用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然而,这些仪器却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医生们往往完全依赖仪器,所作的诊断全凭仪器检查的结果,而不是根据鲜活真实的客观事实。这样的诊断当然很难引导正确有效的治疗。
医生们最为常用的医疗设备就是听诊器,这项如今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使得医生可以从容倾听患者的胸部,而不必像以往那样把耳朵贴到病人的胸前。听诊器从形象上提升了医生的地位,但它也是第一件在医生和病人之间筑起屏障、使之产生隔阂的医疗设备。自从瑞尼·林奈发明听诊器以来,医患关系就因彼此间得不到尊重而显得逐步疏远,甚至有所伤害。
几年前在美国进行一项调查发现,如果医生在诊断时更多依靠他们的大脑而不是仪器的话,那么每10名死亡的患者中就有1名至今仍有可能活着。医疗仪器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它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事实上你我的身体存在着许多不同。
更糟的是,医疗仪器经常发生故障,并有维护不良的情况。商店会经常校验他们的衡器,但问问你的医生吧,上一次他是在什么时候校验血压计的?没准他会脸红的。
试想一下,医院里拥有的数千件医疗设备就一定比你厨房里的小家电更可靠吗?可以相信,医院购置的新设备中有相当部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你担心的话,那么再让我们瞧瞧:许多使用那些仪器的医生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它们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如何调校,更不了解如何判断仪器运作是否正常。如果真是这样,你还能在接受检查时泰然处之吗? 造成医疗事故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在政治上的天真和商业上的无知。总之,医生们远不如人们想像和期待的那样聪明。 更可悲的是,由于他们的天真和无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向引以为荣的事业正在受到利欲熏心的制药商的全面控制。 至于医务人员中有人被制药公司所收买,那究竟是因为其自身的贪婪堕落,还是因为存在上述的天真和无知,目前我还难以确定。但我认为大多数医生都太过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世界也过于隔离,这使得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是否已掉入世界上最贪婪的制药业的陷阱。 在中世纪,人们不原到医院去世原因是:从那里活着出来的希望几乎渺茫的。那些有幸捱过庸医和护士“治疗”的人们,最终仍可能会死于病房中的交叉感染。 这种情况直至20世纪才有所改观,这得益于麻醉剂,消毒药物和抗生素的发明。医院里的患者因此有了相当大的痊愈和康复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现代医药又一次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生们也再一次成为导致死亡和引发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有证据表明医生导致的严重疾病与癌症、心脏病一样多。看来所有的医院也许都该在它的门口贴上这样的就医警示牌: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的住院是由医生误诊引起的。
政客无疑也该为此类灾难性的现象负责,因为正是他们把医院的控制权交给了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无能的官僚体系。
在许多国家,医院中的护士人数和床位数正逐年减少,但行政管理人员却在增多。病房被关闭或闲置的同时,管理人员却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巨大的壁毯和进口的花卉,还要在高级酒店安排奢华的周末聚会。
换个电灯泡本是一桩小事,几乎不花什么钱,但在这个官僚机构中却耗时费力,需要经过5名行政管理人员的层层报批才会安排1名电工去更换灯泡。因此有的护士宁愿自己贴钱购买灯泡,自己更换,毕意这比填写各种烦琐的表单要快速和容易得多了。
我们可以抱怨无能的管理人员,但我们更应谴责那些授予他们权力又听凭他们滥用职权的政客们。
政客和管理人员浪费金钱和滥用权力,无疑削弱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性,但传统医疗成为病人健康威胁的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医疗机构把自己——从肉体到灵魂都出卖给了大制药商。
如果你认为医生给你开处方时都以科学为依据,都是对症下药的话,那你真是太天真了。多数医生并不知道药物是如何被研究开发出来的。当医生掏出纸笔开处方时,他只记得医药公司代表介绍的那些药物,或是那些医药公司广告中宣传的药物。
医生再也不是一种职业了——这个事实够残酷的,今天的医生仅仅是制药公司市场部的附庸。一度受人尊敬的医生如今为了免费的午餐,赠送的礼品和免费打高尔夫球而心甘情原地让自己的灵魂被制药公司所收买。
说到广告的真实性,就连二手车的推销广告也得在药品广告面前 甘拜下风。医药公司和它们旗下大量收入丰厚的雇员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在这些残酷无情的人面前,哥伦比亚的毒枭无异于一些不谙世事的童子军。不少医生处方的药物几乎完全无效,其中多数不仅无效,而且具有危险性。多数制药公司在试验了他们用于动物(无法预计在人类身上会产生什么作用)的药物之后,就极不人道地用推销洗发香波、香烟、汽车和香水的方法将它们通过医生推销出去。
政客、官僚和医生携手,使医疗水平退化到了中世纪时的状态。
本书的写作目的很简单:建议你对医生抱一种客观的认识态度,告诉你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医生是如何误诊的)以及建议你如何保持健康,从而尽可能远离医生!
20年来我都是一名充满热情的病人权益维护者,人们除了需要对医生带来的危险保持清醒外(如果你想健康长寿,就需要对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还需要尽可能地将生活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重要性。你必须保持独立;你应该学会适当地提问(本书将告诉你该问什么问题);你要了解在服药的进候需要注意什么(本书也有介绍),以及如何成为一名独立思考的医疗消费者;最后,当你需要医疗帮助时,还应该知道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医院和医生的作用。
VERNON COLEMAN 于1996年
第一章 别让医生欺负你
医生通常总是被他的患者们尊重的。
但现在已是今非昔比了。医生的威信看起来渐渐下滑。我认为这与医生提供的治疗无关,跟医学治疗的效果也没什么关系。我认为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总是很冒失,希望你对他感恩戴德以及傲慢得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待病人毫无尊重可言,只是一味恐吓他们以使他们老实听话。
每天我都能收到病人的来信,抱怨一旦他们向大夫提问,或问了“不合时宜”的问题,大夫便会嗤之以鼻。
“我含泪离开了医院。”一位读者抱怨道,“医生让我足足等了3个小时才开始只言片语的问诊,并用手指在我身上戳了几下代表体检。之后医生就走开了。一个护士进来示意我可以走了。我守在外面的丈夫差点冲进去揍他。我始终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什么了?”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有时候我确实感到惭愧。
另一名患者说:“我被领到一间冷冰冰的检查室里,并被告知要脱去所有的衣服后躺在床上。我一丝不挂地呆了25分钟,双手抱着膝盖以保持体温。突然,医生、护士和一群实习生闯了进来,然后医生对我的隐私部位进行检查,其他所有的人在旁边参观。没有人留意我,或者同我说话。结束之后,他们就那样一走了之。”
这就毋须多加解释为什么会有数百万患者去寻求其他类型的医疗模式了。大多数患者不愿去“正规”医生那里看病的原因,不外乎是因为不能获得最佳治疗。而选择其他类型的医疗模式,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能在就诊时得到尊重的惟一选择。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这种选择是明智的!
家庭医生有时也会表现粗鲁,但程度上还不能与医院的大夫们相提并论。许多大夫的言行举止表现得仿佛自己就是神,他们对待护理人员和其他级别较低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好似对待奴隶,在与病人接触的时候更是毫不掩饰其轻蔑的态度。大夫们常常像劳改营的看守,对待病人就像对待囚徒一样。医疗原本是个体现人性关怀的行业,然而每周都有数千患者的抱怨医生的傲慢、粗鲁和心不在焉。
这里是另一名患者的来信: “当医生结束检查的时候,我发觉自己在他眼里仅仅意味着一堆肉。我像牲口一样被随意驱使,我没有任何机会提出问题,好像我是没有思想和情感的动物。我心情恶劣,无法乘公交车回家,最后不得不让一个朋友送我回去。这场经历简直是个噩梦!”
生老病死对于医生们来说自然是司空见惯的,他们似乎认为这对谁都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显然,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的。
许多病人都曾抱怨医生在下级和护士面前所表现出的粗鲁态度(但其中有些医生对待他们的私人患者的态度却是礼貌的,甚至具有迷人的魅力)。恶劣的态度具有传染性,它们会被低资历医生及护士仿效。我曾收到过数千封关于护士、助理医师、护理员、理疗师和放射科医师态度恶劣的投诉信。其中又以夜班护士的问题最多。有些医务人员颇以羞辱患者为乐,孕妇和老人是最常见的受害者。
下面是一些从病人来信中摘录的片段。
A先生:“当我告诉医生如果我的症状还不能消除,我就会发疯的时候,他说:‘亲爱的,或许你早就疯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还笑着,并得意洋洋地瞟了四周的人一眼,那些人也附和着,笑着讨好他。”
B太太:“一个医生为了在他年轻的同事面前炫耀自已的权威,在我轻声告诉他我不舒服的时候,他竟然说:‘这里的人又没强迫你来看病,不是吗?’”
C太太:“一个医生对我大叫大嚷,因为他没法把针头扎到我胳膊的静脉里去。”
D太太:“我去看医生的时候,他说我得了乳腺癌,需要手术,他们可以帮助我。就这样,谈话都没超过3分钟,而我的世界已经变得一片黑暗,以至于开车回家时我几乎虚脱。孩子们进屋后,我忍不住号啕大哭。”
E太太:“一个外科大夫说我需要手术,但当我询问他手术是否非做不可的时候,他虽然说:‘现在有许多手术正等着我去做。对我来说,你怎么选择都行。’”
F太太:“我进行乳房×射线检查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十分粗鲁,以至于5天后我的乳房仍然作痛。”
G太太:“我进行了一次有关隐私部位的检查。一群医生围绕在我身边咯各笑着,开着下流的玩笑。我发誓宁愿死也不再作类似的检查了。”
H太太:“大夫问我是否感到好些了,我说‘没有’,因为我仍然感到疼痛。他便对我大声呵斥,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他却叫嚷道:‘在我说话的时候要看着我!’但我实在不能,因为我哭得太厉害了。”
I先生:“我妻子今年已经第3次住院了,但没有任何人告诉过我有关她的具体病情。”
J太太:“我感到十分紧张,手不停地发抖,没办法脱下胸罩。这时医生嚷嚷着叫我动作快点,因为时间对他来说就是金钱。”
K太太:“我的家庭医生为我和一个大夫安排了会面,这花了我许多钱。那位大夫说我应该去看另一个我听说过的专家,于是我便没有为这次会面付费。事后,医生的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说我已经违背了协议,下面就等着法庭的传票吧。”
L女士:“我丈夫在医院里碰到一位态度十分糟糕的医生。2个星期以后,我听说那位医生被安排到我丈夫的病区,这使我十分担忧,希望上帝别让什么坏事发生才好。”
M女士:“我穿着那种他们发的可笑长袍,坐在沙发里等着医生。突然,屏风被拉开了,一个医生冲了进来。他一把将我的衣服拉开,使我赤裸着,在我身上指指戳戳一阵后,又突然消失在屏风后面。10分钟以后,一个护士进来说我可以走人了。”
N女士:“当我私下与那个大夫见面时他很和善,而我去他的公共诊所看病时,他却对我不屑一顾。”
O女士:“9个月后,我终于等到了预约看病的机会。但我压根儿就没看见医生本人。接待我的是一个十分傲慢的年轻的医学院学生。如果他是我的孙子的话,我将会以他为耻。”
P女士:“我去附近的一家医院做绝育手术。事先他们告诉我7点以前到,我6:30就到了。同我周围的七八个等待各种手术的女士一样,我被完全遗忘了。9:30的时候我被告知病床紧缺,如果要手术的话,得等出院患者让出铺位。于是,我被安排到另一个楼层,这使我感到害怕和孤独。那些陌生的大夫同我打招呼更让我焦虑。实际上我是被抛到手推床上的,有人在我手里塞了术前用药,并吩咐我将它们吞下去。当时我丈夫打电话想了解我的情况,但被告知他不是我的血亲,因而无权得知。手术完毕后我孤零零地躺在手推车上,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麻醉的作用还未完全消失,那个麻醉装置还挂在我手上。我告诉过他们我对塑料过敏,但仍有一个塑料袋搁在我胃部,以至后来那里起了一片严重的痒疹。上厕所也只能自己去,我一路磕磕碰碰,不断撞到墙上和手推床上。后来我被安排躺在一间储藏室大小的屋子里直到凌晨4点,背痛得要命,没有止痛药。最后来了一名护士,给了我一些药片后说这个病房是白天患者专用的,因而现在得关闭。我不得不自己穿衣,打电话告诉我父亲以便让他来接我(我当时几乎不能走路)。接着他们告诉我没有追踪观察的必要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心率有130次/分。他们给我的惟一东西是一封告诉我的私人医生我已经绝育的信,附有几行文字,写着术后24小时内不能开车和喝东西之类的话。我们的医疗体系难道就是这样对待患者的吗?”
医生的职责本是帮助人们获得健康,但他们的无所谓态度与这个宗旨南辕北辙。 为医生们的粗鲁开脱的一个常见理由是:他们经常过度工作。但事实远不是如此。过去的10年中,医生的工作量可以说戏剧性地下降了。一份报告指出,现在的家庭医生平均每周只工作23个小时。一个医生甚至吹嘘他成功地将每周的工作量减少到了7个小时。
医院大夫们的情况更糟。其中许多人故意将医院预约单安排得长而又长,目的是为了让其私人诊所能接到更多的付费病人。更有一些资深的大夫从不在医院诊室中出现,门诊室里几乎都是一些低资历的、训练不足的医生在撑场面。与此同时,他们的私人诊所却忙得不亦乐乎。许多医生似乎忘了病人都会神经紧张,他们不对病人作任何解释,也不欢迎病人的提问。他们十分珍惜时间,以至于命令接诊人员提前几个小时将病人带到他们那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对患者光着身子时产生的那种难堪毫无感觉。
不少医生开始发牢骚,说有多少多少患者没有按照约定到门诊部进行检查。其实这种日益普遍的现象并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如果所有的病人都守时赴约那才是真正地出人意料呢。
以下是我听到的病人对医院医生和门诊部门最常见的抱怨: 1.“只给我2分钟时间。” 我的调查显示这句话有夸大之嫌。病人在有些诊所与医生直接面对面的时间平均为3-4分钟。但对医生来说,已算得上浪费时间了。 2.“医生好像什么都不懂。” 许多门诊部不是由会诊医生主持,而常常是一些只有几个月经验,甚至只有几个星期经验的医生在那里负责治疗。他们可能还从来没有给人看过病,相信他们以后也见不到这些来看门诊的病人了。 3.“没有人理睬你。” 我相信有些医院的医生是经过国家安全部门负责训练的,他们永远不向患者透露任何东西。 4.“我被剥夺了隐私权。” 大多数医生似乎都认为病人是暴露狂。其实病人并不希望护理员、搬运工人和电工观看他们的隐私部位。 5.“他们使你一连几个小时地干等着。” 你与医生交谈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在这之前却需要等待半天。为什么医院认为别人的时间就不重要呢? 6.“总是很迟才能收到预约门诊的通知。” 许多病人在历经几周或几个月的等待后才被告知预约门诊的确切时间。门诊通常被仓促安排在病人接到通知的一周以内。若不是工作能力不济的话,实在找不到理由为此行为开脱。 7.“他们简直把你看得一钱不值。” 经常可以看到病人一群群地被驱使着,就像一些可怜的牲口,而护士似乎都是从贝尔森集中营毕业的。 8.“我听不懂医生说的话。” 病人多数不在乎医生是哪里来的,只要他们是合格的大夫。但所有的病人都喜欢那些能把医疗问题阐述得简明易懂的大夫。 9.“他们单方面取消预约门诊的时候,永远不觉得有必要通知你一声。” “为了这个预约门诊我等了5个月了。”一名患者不满地说,“但当我到那儿时,医生却在一周前去度假了,也没有别的医生能为我看病。”对于这种情况,不应该有任何可以开脱的理由。医生至少应该在度假前一月给某种形式的通知,通过电话或信件什么的,这能节省所有人的时间。 10.“他们希望我去的目的只是利用我进行研究。”
每周都有数千患者在医生私人的研究计划中浪费着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很多病人感觉自己被“利用”了。这种想法的产生是很自然的。
医院大夫们有时候确实是在从事一些重要的工作,这点毋庸置疑,但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实在太多。医生态度傲慢,毫不顾及患者的情感需要,尽管病人是每个医生的衣食父母。
医生常常信口开河。
一次在去巴黎前夕,我到医院做了一次化验。根据部分化验结果,大夫告诉我可能患了癌症。“但你也别顾虑太多,”他轻松地说道,“去巴黎放松一下吧。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再来做些试验。”
我不得不解释——当这样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时候谁还能真正放松。于是我多花了几个小时进行检查,结果却是一切正常。如果我不坚持把问题当场解决的话,那么这种可怕的担忧真会把我整到病榻上去。
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将他的患者看作是他的至爱亲朋,那么病人就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我总是认为每个医生都应该以这样的标准提供服务——即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那样来对待。
如此看来,今天的医生都讨厌自己的家庭。
不少医生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的权威不容置疑;他们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人的都宝贵;只有他们才是惟一应受尊敬的人。
我怀疑其中部分原因应归咎于医学生所受的教育。虽然医学生们被灌输出了许多有关疾病的知识,但他们不懂得如何理解病人。他们对人权和医生的职责知之甚少,而医生的情感会对病人的伊朗产生影响这一点,他们似乎也不甚了解。
另外的原因,我想,是大夫忘了是谁在支付他们丰厚的报酬。因为在诊所内病人和医生不发生现钞形式的交易,对于应尊重患者(实际上是顾客)的权利而不是施以恩惠这一点,医生似乎并未十佞清晰地意识到(如果医生对病人的尊重是出于人道就再好不过了,但这或许是奢望)。
当然,如果当场发生现金交易,医生就会和蔼得多。由于医院的医生大多有私人患者,因而他们也形成两套与病人打交道的标准。
这里是一名读者的切身经历:
为了节省时间,她被建议私下会见医生,地点不是在医院。医生给她的印象是满脸笑容,充满魅力。当这位女士走进他的诊所的时候他起立致意,显得彬彬有礼并且考虑周全。治疗持续了几周,医疗开支也变得越来越大。当我们这位读者相信自己无力支付更多的费用时,她在医院的门诊部与这位医生约定再次见面。
“他显得粗鲁又傲慢无礼。”她说,“我走进医院诊室的时候,他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当他为我检查时也只和陪同的护士讲话。没有微笑,没有握手——简直成了另一个人。”
这是多么令人汗颜的控诉。看来,不仅仅是负责接待患者的人员希望医院清闲一些,病人少一些,就连许多资深医生给人的印象也都是如此。
“门诊病人都是些该死累赘!”一名会诊医生在遇到一个病人的提问时竟如此吼道,“他们乱糟糟地在医院走廊里挤成一团,到处都是他们留下的肮脏血迹。如果他们全都滚回家,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两倍。”而他的那群持同样意见的中级护士和资历医生,就像路边的野狗等着分享面包干似的围在他身边,阿谀奉承,诌媚地笑着。
我们的这位居然胆敢质问白衣大神的读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恐惧。她告诉我她当时真想钻到床底下,并且就此消失。
事实上,这些空着白色制服的男女,其粗鲁的举止让人感到当警察或收账员的职业对他们或许更合适些。
这类现象并不仅仅体现在不可原谅的粗鲁举止上,它还意味着不负责任的医疗态度。有许多证据表明如果患者在医生那里受到了礼遇,他们的病就能更快治愈。
那些从医生那里获知自己适当病情并在治疗中得到尊重的患者,要比那些被医生恶劣对待的病人服药更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医院的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如果被计算机或机器人取代,病人的感觉会好得多。以下证据显示,电脑的诊断水准甚至超过那些大夫们。
一项研究表明计处机诊断的水平比医生高出10%。 另一项包括20000名患者的研究,肯定了计算机诊断严重腹痛病因的能力远远超过多数医生。
在美国,机器人被用来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在法国,机器人可进行脑部手术。
科学家正在开发能进行前列腺手术的机器人。 德国正计划将机器人用于耳部、鼻腔和咽喉部的手术。 计算机和机器人有许多优点: 它们不会感到疲劳,工作迅速,并且你能预料到机器人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它们看病时不会抱有偏见,更不会为制药公司的贿赂所打动; 当然,它们更不会表现粗鲁,飞扬跋扈或者傲慢无礼。 真的,它们完全可以被输入一些礼貌人的程序。 我非常有兴趣知道,病人们是希望遇上一个粗鲁、能力欠缺的医生,还是一个礼貌又能干的计算机大夫呢?
这里要弄清两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别因为他人逼迫、恐吓或怒气冲冲的态度而放弃接受正统医疗的权利。替代疗法自有它的作用和地位,但对某些疾病而言,正统的医疗如果运用得当,还是会收到更为显著的疗效。
其次,在与医生相处的时候要注意坚持自己的原则。
如果你不这样做, 那么你很可能失去被尊重的机会。别提心那些出于保护自己的行为会惹恼医生或对治疗不利。所有的事实都清楚地表明,如果病人积极主动,对医务人员严格要求(当然不会受到医生和护士的欢迎),乐于提问且坚持要了解自身的病是怎么回事——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机会,而且康复的过程也更为快捷。
第二章 医疗检查安全吗
至少有2/3以上的化验单——无论是医院大夫开的还是家庭医生建议的——都是不必要的。
一项调查显示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查仅在1%的诊断中有用。
另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当医院的大夫们开了化验单以便进一步检查后,多数住院病人在了解到检查结果前就被打发回家了! 大约每10次X射线检查中只有1次才是必要的。
不必要的化验和检查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医生们认为如果做过的测试项目越多,病人就会认为得到的检查越仔细,他们遭遇纠纷时受到指控的可能性就会越小。而年轻医生让病人进行常规检查的目的,则是为了应付上级医生的提问,等于是在准备所有问题的答案。
要是这些检查是简单、廉价、无害而又可靠的,那倒也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然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都复杂而昂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单单X射线检查的费用就可占一个国家卫生支出的6%—10%!
更糟的是,许多检查的结果导致了过度的甚至错误的治疗。检查本身也不像医生或病人认为的那样可靠。
大多数化验室的准确率只有95%,且前提是所有仪器运转良好(有些机器通常每周发生一次故障)。因此如果一名就诊者进行了20项左右的化验,尽管他十分健康,也可能有一项指标显示他“有病”。
近期又一项调查发现,每93名被诊断为“心脏病”的儿童,仅17人是真正的心脏病。此前,他们都以“心脏病人”的角色生活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剥夺了活动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化验和检查还可能是危险的,甚至可能致命。例如X射线,其滥用和误用已经构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别太相信各种检查,也别让你的医生为你进行太多的检查。检查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有效和可靠。
第三章 药物对你有何影响
就某种意义上说,医生每开一次处方,都是在进行一次实验。他并不确切地知道病人吞下这些药物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是制药公司还是医生都不曾对药物进行真正规范的测试。药物,就这样被推向了市场。在某个著名国际性刊物的报道中,一名评论员最近承认“仅有15%(15%,是的,你可没有看错)的医疗手段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生理特点都有所不同。比如,当你吞下一粒药丸,你腹泻了;你的好友吃了同样的药物,却便秘了;你的舅舅则根本不能吃这种药,因为他会起疹子。因此在一群人中间,某种药物的有效作用可能仅限于其中的3个、2个或1个人,也可能对谁都不起作用。
第四章 医生在利用你试验新药吗
每周都有数千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成为医学试验的“豚鼠”。家庭医生和医院的医生通过给制药公司做新药试验而获得丰厚的报酬,而病人却承担着不该承担的风险。
如果你的医生对你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关心,或希望你很有规律地去他的诊所时,那你就要当心了。当你的医生递给你一瓶“免费”的药片而不是一张处方时,你有可能已被列到了药物试验的名单上。
要是医生问了你许多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你也需要保持警惕。如果医生正为医药公司做试验,那么为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他总是会问你许多有关问题——那些在通常场合不会提到的问题。如果医生要求你进行血液或其他什么的检查而不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真正的原因可能就是:出资进行新药测试的公司常常需求要血液试验结果。
当你的医生开诚布公地说他想要在你身上试验新药时,你得想想自己是否有别的选择。新药试验应该用于那些除了新药就几乎没有治疗希望的病人。
凭什么要用你的健康(甚至你的生命)往医生的银行支票上存钱?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代价帮制药公司发财呢?
第五章 参加医学试验要冒多大风险
世界各地的妇女正被邀请参加一项药物试验,该药物名为三苯氧胺(他莫昔芬)。 研究者被授权给数千名健康妇女服用三苯氧胺,以观察这是否可以降低她们患癌的风险。
对于参加这项试验的女性,我个人要说“不”。我已经发起了一个国际性的运动来质疑这个研究的设计方案。
三苯氧胺这种药物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了。多年来它被用于治疗乳腺癌患者和不育症患者。对于生命已经受到乳腺癌威胁的女性来说,三苯氧胺的副作用与其治疗效果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但如果把这种药开给一个健康的妇女服用,我会寝食难安的。
与三苯氧胺有关的副作用包括:阵发性潮红、阴道流血、胃肠道引起的腹痛、眩晕、皮疹、白内障、体液潴留和子宫内膜癌。 我想试验的研究人员宣称,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相比,眩晕、皮疹、白内障、潮红和阴道流血等症状是微不足道的。
但对于最后的那个危险——子宫内膜癌,该如何来评价呢?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部的癌症,根据我们早已掌握的这个药物的有关资料,三苯氧胺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用这种药物进行这样的试验,真是一个富有“灵感”的愚蠢行为。
那些健康的妇女——她们中的大多数仍处于30多岁的年龄——将开始成年累月地服用这种药物。
我相信如果告诉妇女们如何检查她们的乳房,在早期就可以发现肿瘤,因而同样能达到防癌目的。另外,我也相信如果告诉妇女们少食肉类及高脂肪的食物,也能显著降低由于乳腺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
顺便说说一些有趣的实验:三苯氧胺可引起大鼠的肝癌和小鼠的生殖腺肿瘤。这些证据,我认为被该研究的设计者忽略了。估计他们认为动物与人类存在着巨大不同,因而动物实验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我认为作为病人,需要弄清楚的一点是:对于医疗试验要抱着慎重的态度参与。如果一个人身患不治之症,那么试用新的,未经充分验证的产品才是可以接受的。
第六章 你服用抗生素过量了吗
当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自1930年被首次应用以来,它们成了医生战胜感染的有力武器,挽救了无数传染病患者的生命。若不是这样,病人的生命就会被肺炎等传染性疾病夺走。抗生素被认为是真正的救星,是医学革命的先驱。
虽然抗生素的作用被夸大了(许多致病性微生物在人类开始应用抗生素之前就减少了),但这些药物无疑仍有相当大的价值。医生们显然很清楚这些药物带来的好处(如果他们对此抱有任何怀疑的话,制药公司也会经常“提醒”他们),但问题是他们好像不太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如果你患上了严重的或“棘手”的传染病,例如支气管炎、咽喉炎或膀胱炎、你的医生很有可能开出包含抗生素的处方。
这时,天真的人可能会想,抗生素的处方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你的医生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所以会从不可胜数的药物中小心选出一种。而这种药物,将会针对在你身体里捣乱的微生物发挥作用,直至消灭它们。另外,医生还会明确的告诉你用药的持续时间。
要是你认为医生对自己开出的处方都能一清二楚,那就错了。虽然抗生素属于强有力的,可以救人性命的药物,但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并不一定具备无懈可击的逻辑,医生对药物本身也不一定有着科学的理解。开抗生素处方的时候,钢笔更多地是受随意念头的驱使。一个纯粹的外行开出的处方有时甚至可以和医生一样高明。假如你不幸得了膀胱炎,医院的医生也许会给你开5天的抗生素;要是你去隔壁的医生那里,他也许会给你一周的药量;再找一位医生的话,他又可能给你制订10天—14天的疗程。我们中的多数人即使用再大胆的猜测,仍可能琢磨不透其中的缘由。
这种怪现象的发生不是因为医生们懒得去学习如何开处方,而是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开抗生素药物的处方。更令人惊讶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实验研究来证明抗生素的疗程应有多长!今天的研究工作者一味地醉心于在猴子、猫和小狗身上做各种奇异诡秘的实验,却无暇来顾及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
这种现状无疑是糟透了,但糟糕的情况并不仅限于此。原因在于,虽然科学家是熟知哪种抗生素针对哪种特定类型病原体的,但不少医生选择处方药物时的思维方式通常和一个6岁的小孩从盒子里选择糖果一样简单原始。
任何在外科就诊的病人都知道,可供医生挑选的抗生素有几十种之多。药物与药物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因而被用来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但大多数医生通常都不会针对不同的细菌开出与之匹配的抗生素,而是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有些医生喜欢开某种处方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这种药物比较偏爱,或者他们恰好能够写出这个药名,而不是因为这个药物的作用对症。
其结果是,你认为处方药物本应针对你的特定感染,而实际上往往不是如此。你的医生很可能是随意地选择了一种药物。如果厂家赠送的一次性圆珠笔上有某个药物的名字,医生就很可能在开处方时用上它,而不出于对症下药的科学依据。更糟糕的是,大多数医生经常针对病毒感染开抗生素,而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是无效的。
今天,医生出具的处方平均每6张中就有1张抗生素处方,因为至少有上百种抗生素可供医生选择。可悲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抗生素处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有些患者的疾病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对病毒无任何作用。另一部分病人不用抗生素也能自愈。专家们经过统计,认为50%—90%的抗生素处方是没有必要的。
就某种意义而言,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觉得面对病人时总得做些什么。实际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个。如果将来有病人指控这个医生漠不关心,那么他就可以在法庭上掏出处方作为挡箭牌(而如果病人死了的话,医生在他生前做了些什么总比什么都没有做要强些)。
但真正造成滥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而是:药物公司对医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如果这些药物都没有副作用,那么滥用的后果也不至于太严重。但毫无疑问,抗生素是有副作用的。我相信由抗生素导致的死亡每年都有几千例。假如9 10的抗生素处方都是多余的话,就能认为910的抗生素相关性死也是可以避免的。
抗生素不仅会害死病人,它还有着其他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多种多样的严重并发症。
此外,过度使用抗生素还能使细菌对某些治疗致命感染的珍贵药物产生耐药性。事实证明许多原本有效的药物由于滥用而降低了疗效,甚至完全丧失了药用价值。
如果你的医生给你一张抗生素的处方,别不好意思问他你是否确实需要用抗生素。他或许认为,如果不给你一点抗生素的话你也许会失望的。
抗生素滥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年前,我依据当时的一项调查结果,提到只有1 3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才真正需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另一些调查发现,当病人真正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时候,医生处方中的抗生素也常常是错误的。
从那时起,这样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如今的医生同他们的前辈一样无能,而且因为我暴露了那些见不得人的缺点而视我如仇敌。
但现在的事实很清楚,我在20年前作出的关于抗生素滥用的警告是正确的。耐药细菌越来越多,正是无数能力欠缺的医生心不在焉开处方所造成的。许多一度强大的抗生素由于被医生们像分发糖果似地滥用而失去了价值,细菌对它们产生了耐药性,越来越多的病人由于耐药性,越来越多的病人由于耐药菌而死亡。
在过去的25年里,我对卫生保健事业中的许多事情都作过预测。许多预言当时被医务界所嘲笑,但现在,几乎每一项预言都已成为现实。我现在要提出的另一个预言:感染性疾病很快将成为导致死亡的更可怕的因素——正如在抗生素发明前的年代那样。这种悲剧性局面恐怕正是那些滥开抗生素处方的医生们种下的恶果。
第七章 重复处方的危险有多大
越来越多的处方(现在可能已达处方总量的半数)是在病人和医生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开出的。病人仅仅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的方式告诉医生他需要什么药,然后自己去药房购药或通过邮寄获得药物。
这种获取药品的方式原本是为了帮助那些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癫痫患者。这些病人的特点是:疾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不需要每天,每周甚至每月检查,他们需要的只是长期有规律地用药。对他们而言,仅仅为了配药而看医生对谁都是浪费时间。通常医生也不会给病人许多药物,比如4周或6周以上的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存放时间过长会失效,将大量药物存放于家中也是浪费。
不幸的是,这种重复处方并不都是用于慢性病患者。有些的确需要门诊的病人有时也要求重复配药,有些医生就不负责地照他们的要求做。 许多病人由于很容易得到重复处方,从而产生了对某种药物(例如催眠药和镇静剂)的心理依赖。
不同的医生在重复配药的流程上有所不同。在有些诊所,病人会领到一些卡片,卡片上写明可以不经门诊而获得的药物名称,内容也许还会包括不经门诊可允许配药的次数。而在另一些诊所,写有重复使用的药物名称的卡片则是由患者随身携带的,因此通常是由抄处方的接诊员去核对药品名称和剂量,并记录下已经重复配药的次数。
按理讲,开处方的医生应该核对所有的细节,包括药物的剂量和总量,用药的疗程等。但在医生的实际处方行为中却常常忽略这一点。我发现有些医生在成堆的空白处方上签名,具体内容却让接诊员填写。这种情况现在仍有可能存在。
我建议那些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即重复处方)的病人,留心关注一下,处方的药量是否一致?药瓶标签上的注意事项是否与前一次的相同?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该打电话去向医生咨询。
我认为,作为一个通用的准则,得了慢性病的病人应至少每6个月看一次门诊,以便明确药物是否需要调整。如果出现急性病症状需与医生保持联络。重复处方有时确实方便,但这也可能导致药物滥用,甚至药物成瘾和药物依赖。
第八章 服用处方药必须了解的问题
知道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可能从药物中更多地获益,而不是受害。你有权知道你吞下去的是什么药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记住,别不好意思提问。这里是一些常用的问题:
1.这药的作用是什么? 2.用药的疗程是多久?我需要把这瓶里的药都吃完吗?还是到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了呢? 3.如果我漏服了一次药该怎么办? 4.我必须留心什么样的副作用?药物会使我感到疲倦吗? 5.这些药吃完了我还得继续治疗吗?我需要再次来看门诊吗? 6.我需要避免哪些食物?需要禁酒吗? 7.药物需要多久才发挥作用?我怎样才能知道它发挥了作用?
第九章 别让医生给你乱贴标签
如果在几年前,你告诉医生你觉得有些抑郁,很可能医生会给你开一些无害的滋补品,同你交谈20分钟并告诉你多出去活动,用心享受一下生活。
但今天,如果你对医生说同样的话,他很可能诊断你得了抑郁症。接着他就会给你开一些作用强大的抗抑郁药。
似乎直到今天抑郁症才成为相当常见的疾病。以前,世界上每年售出的抗抑郁药的价值很少超过25亿美元(对于世界上的制药公司来说,这么小的数额还不值得存入银行呢)。
但今天,抑郁症看来是世界上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数百万的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诊断与新的、昂贵的特效药的使用一起大幅度增长。
我怀疑,今天的人们,一旦感觉痛苦、不高兴或对生活感到厌倦,都可能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虽然我(大家都知道我对于制药工业的动机抱有怀疑甚至嘲讽的态度)担心其中有些新的抗抑郁药物在不久以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但大多数医生还是很乐意把它们成瓶成瓶地开给病人。对于这一点,你可别感到惊异。
我目前最大的担忧,是现在倍受医生们推崇的抗抑郁药最终会引发巨大的副作用。这种情况在19世纪70年代曾发生过,其诱因是当时的医生十分热衷于使用苯化重氮类药物。今天,类似的悲剧又将重演。
实际上,可能只有少数抑郁症患者需要通过服药解决问题。
我怀疑那些真正有抑郁症的人,那些经常哭喊无法入睡、感觉被社会遗弃、食欲衰退、抱有自杀倾向和具有其他严重抑郁症状的患者,确实需要复杂的专业性治疗。
但是,我也相信那些强力抗抑郁药对人体的危害往往胜过它们带来的好处。
毫无疑问,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沮丧、失望和不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我要对所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提出质疑,他们或许只不过是一种“情绪消沉”(我称之为“20世纪消沉”的心理失调)。对于这些“消沉”的人们,可能更需要另一种类型的治疗。
我认为医生们应该鼓励那些感到消沉、绝望和不快的人,激发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缓解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而不是用强大的、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去对付这样一种连定义都很糊模的“疾病”。这是可以做到的。
据说,抑郁症,哮喘和关节炎这三种疾病现在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认为,实际上并不是这些疾病越来越多了(还有其他许多疾病也是这样),而是医生们乱下诊断使它们看起来增多了。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年头,如果你稍有轻度的气喘就去看医生,很有可能就会被医生诊断为哮喘。他(她)会告诉你,你的下半辈子别指望能离开治疗哮喘的吸入剂了。
当你抱怨“关节痛”的时候,你就会被贴上“关节炎”的标签,并施以药物治疗。
这种过度处方的行为简直近乎疯狂。无数自认为患了哮喘、关节炎的人实际上并未患上那些疾病。他们所有的,不仅仅是轻微的、暂时的症状,不需要长期治疗。
我认为,操纵这种滥开处方行为的黑手,正是那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制药公司。
制药公司希望医生尽可能地多开药(理由很简单,开出的药越多,制药公司获利就越多)。我认为,是他们无处不在的势力在左右医生的思想,使医生认为每一种气喘应该作为哮喘治疗;每一种关节痛必须诊断为“关节炎”,每一次哪怕是轻微的消沉都必须当作抑郁症。
像哮喘、关节炎和抑郁症等疾病,将给制药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因为这类疾病一经诊断,就必须经年累月地用药,有时长达数十年之久。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有些病人被告知“不治疗, 则有性命之忧”的原因了。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每一个病人带来的利润虽然不起眼,但合起来却是可观的财富。
这种奇怪、野蛮、同时又是有利可图的逻辑得以存在的理由,是医生们太乐于相信制药公司的推销员了。给医生讲授新药知识的原本应该是专家,如今大多数已由制药公司雇佣的推销员取而代之了!
在这里,我有一个简单的建议:当你的医生告诉你得了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咨询一下另一位医生的意见。 不要忘记每10个服药的病人中就会有4个出现副作用。如果你确实需要用药,那么药物对于你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否则,你就是在冒不必要的风险。
第十章 住院须知
去医院是一种可怕的经历。单凭那种声音,那种气味,已经足以使人心跳加快。
当我们走进医院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惴惴不安。其中最重要的,是担心我们做了什么蠢事,或者冒犯了什么人。
对于大多数外行来说,医院里的工作人员看上去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行色匆匆,表情严肃,似乎都在为明确的目标而忙碌。
1.在你进入医院之前,先了解一下医院关于病人和来访者的条例和规定。周到的医院会给初来乍到的病人分发小册子,你最好去要一本。如果没有小册子之类的宣传品,那就利用电话尽可能多地了解上述内容。你需要了解的是:探视时间、去医院的公交车和探视专用的停车场的情况。你还需要知道不同的颜色的护士服分别代表着什么。
2.了解你的病房属于哪一类。开放式病房听起来虽然可怕,但不必因此而拒绝入住。在开放式病房里,护士能更好地观察病人,小的私人病房这类监护就要差一些。如果你的病情需要特别严密的监护,你可能被转到重症监护病房或心脏病监护病房。年龄不到12岁的儿童可能会住儿童病房,但更大一些的,就进成人病房——他们更喜欢住在那儿,因为护士们会经常给他们一些照顾。
3.仔细计划一下你该带些什么。这里是基本物品的清单。
你经常要服用的药物(包括医生给你开的和替代治疗师给你的药物,以及你自带的药物); 医生给你写的相关病历资料; 睡衣、睡袍和拖鞋; 过夜用的如厕用具; 小包装的清洁用纸; 笔记本、钢笔、邮票; 打公用电话的硬币或电话卡; 小型的、无嘀嗒声的床头钟; 足以购买日用品的零用钱; 一些内容轻松的书刊杂志; 个人化妆用品; 不要带贵重物品。
4.记住,当你进入医院的时候,不管那些工作人员看起来有多显赫,他们可都是为你服务的,你才是真正的重要的人物。如果有什么事让你担心,或是有什么不清楚的话,尽管开口去问。回答问题最好的人选是低资历的医生。他们大致知道你所有问题的答案,且每天都会频繁地查房。记住,虽然你在住院,但仍可随时向你的私人医生咨询。如果你对手术或其他治疗的日期安排不满意,想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你可以打电话与你信任的私人医生协商。他可以到医院来看望你,与你的主治医生谈话并查阅有关的病情记录。
健康等不起,而且一旦拖严重,更是对整个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还在苦于怎么治疗三高朋友,如果说降压药、降糖药吃了好几年,血压血糖还是居高不下,已经出现肝肾损伤、脾胃损伤的“药源性”伤害,已经出现动脉硬化、血栓斑块、心绞痛、腔梗的朋友,就需要尽快调整治疗方案,尽快用配方茶来调理,还要从饮食、运动、用药等全面调整。有需要的可以加指导老师微信( tr18049588608 ←复制)免费咨询,微信朋友圈还有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症、高血糖方法以及康复案例反馈、食疗配方、如何养生等相关知识,一定会对您高血压有帮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2.2万字,鉴于内容较多,篇幅过长,所以先贴出目录,以供朋友们参阅。目 录00 前言01 河间曾是数万军户的安身立命之所河间,因古代的河间府而身份特殊河间府曾驻防有六支屯田部队,三支在今河间市内明朝河间有大量的军户人口,屯田驻防两不误02 明初大移民发生在1368年-1420年之间明初移民大致分洪武、永乐两个阶段洪武年间河北以山西移民居多永乐移民身份复杂,止于1420年03 民籍、军户、发配都是明初移民的主要形式洪武移民到河间的主要是无田民户永乐移民到河间的人口身份各异l 山西民籍l 卫所军人及家属(军户)l 各类充军到卫所的罪犯和其家属l 江南的富户和南京的工匠04 河间有很多军户移民的明确记载官方记载民间史料l 献县坡城村邓氏古墓志、族谱摘录l 献县孟各庄樊氏墓志铭l 河间林豆万林氏族谱摘录l 河间杨官营张氏族谱摘录l 河间瀛玉堂盖庄村吴氏家摘录l 献县陈庄镇李口村李氏家谱摘录l 献县南河头乡善桥考l 献县郭庄镇东高庄刘氏家谱摘录l 献县郭庄镇尹屯尹氏家谱摘录l 纪晓岚家世信息05 卫所建制,是曾经辉煌于河间的生产建设兵团河间卫所制及整体始末河间三卫即是京畿戍防重兵又要自给自足l 河间三卫均建立于永乐初l 河间三卫治所在河间城内,军余分散屯种于城外周边l 河间三卫最初约4.2万人口,包括有“达军、达官贵人”l 河间三卫每年两次进驻京城周边执行防卫军务l 河间三卫屯地很多,但一样要给朝廷缴租l 河间三卫军屯主要分布在河间、献县境内众多的军户,分散中于河间周边屯种逐渐定居l 军户人口远多于民户人口l 军户因屯种而散居于河间周边l 我族张村周边分布有江南常州迁来军户06 河间众多普通军户,过的是苦大仇深的生活灾荒连连大疫不断强权压迫尤甚00 前言我吴氏家族,居于河间市城东15公里的东、西张村。因祖上数百年没有家谱传承,对于祖先迁徙的历史今已无确切信息留传。按仅有的口传信息及现今我族繁衍情况推测,我始祖于明朝初年,自江南常州府宜兴县迁至河间府定居至今。鉴于续修族谱的需要,本人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对祖先迁徙历史的探究,庆幸的是,因为河间府在明朝时期的特殊地位,从而得以发现了河间及周边一带鲜为人知的军户移民史。现在将近几年的收获整理成文,以供对明史、明朝大移民以及明朝的卫所、军户等历史知识有兴趣的朋友们交流、参考之用。如有瑕疵之处,也希望大家通过留言等方式批评、指正。**********以下是正文**********01 河间曾是数万军户安身立命之所河间,因古代的河间府而身份特殊今天的河间市,明清时为直隶河间府的府城所在地,行政级别类似于现今的沧州,是京畿(即京城周边)南大门。今河间市内的河间府署今河间市内的河间府署但明朝时,河间府的地位和管辖区域又远大于今天的沧州地区,辖区除了包括今天整个沧州地区14个县市外,还包括今天津市区及以南的静海县,衡水市的阜城、景州、故城,今山东德州的庆云、无棣、宁津等地。时辖二州(沧州、景州)16县,而当时的沧州仅辖南皮、盐山、庆云三县,景州辖吴桥、东光、故城三县。明嘉靖《河间府志》卷1第3页明嘉靖《河间府志》卷1第4页河间府曾驻防有六支屯田部队,三支在今河间市内鉴于河间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朝初年,朝廷在河间府区域内建立有六支驻军,分别为:河间卫、大同中屯卫、沈阳中屯卫、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每卫编制5600名军士,初设时总兵力约三万多人,每卫又分5个所(千户所),每所1100名军士。这些驻军以军事戍防和自给自足的开荒屯田为使命,有“七分屯种、三分戍防”之说。吸嘉靖《河间府志》卷4第5页 河间三卫建制其中,河间卫、大同中屯卫、沈阳中屯卫驻扎在河间府城内(今河间市内),主要负责陆防;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驻扎在直沽,主要负责海防及大运河航运护卫;另在沧州驻扎一独立的守备千户所,主要承担保卫大运河航运、盐运的任务。明朝河间有大量的军户人口,屯田驻防两不误明朝户籍制度以世袭制为基本原则,卫所中的军人世袭为军,并以军队为自己的户籍种类而称为“军户”,除此还有民户、匠户等很多的户籍种类之分。明朝时所说的“籍贯”一词,指的并不是“老家”,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自己的户籍出身(立籍造册的地点及户籍种类),比如,明嘉靖《河间府志》作者樊深是出身于大同中屯卫的军户,所以他在自传中说,自己是“大同中屯卫人”。总体看来,明朝的卫所与军户制,与近代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颇有许多相似之处。史料载,明初大移民发生在1368年-1420年之间,据百年后(1543年)成书的嘉靖《河间府志》载,当时河间三卫的军户,不计妇女和未成年男丁,军户总人口为2.53万,而当时河间民户的人口总数是3713户,共24961人。明嘉靖年间河间县人口(明嘉靖《河间府志》卷8第3页)驻河间府的河间三卫编制(嘉靖《河间府志》卷10第6页)驻河间府的天津三卫及沧州一所编制(嘉靖《河间府志》卷10第7页)《明史·兵志》记载,明初时,河间府六卫(包括天津三卫: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连同随军家属最初共8.4万军户人口。由此可见,在河间范围内,最初的军户人口应是多于民户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朝初年军户,慢慢演变为周边的农民,最终于明朝后期随着明朝的灭亡而彻底消失。02 明初大移民发生在1368年-1420年之间明初移民大致分为洪武、永乐两个阶段河北一带,民间历来有明朝移民的传说,多传祖上自明朝初年由山西迁来,也有少量家族传自南方的江淮一带、北方的“小兴洲”及内蒙古等地迁来。通过查阅古籍史料等,相关传说确有史载。明朝的大规模移民,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个是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即洪武元年(1368年)之后开始;第二个阶段是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究其移民的原因,第一阶段主要是政治、经济双重目的,而第二阶段以经济、军事为主。据以上《明史》所载及相关志书,明初移民始自朱元璋建国的前一年,即1367年,至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大体结束,前后约六十年。《明史》载:其移徙者,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于东昌、兖州。又徙直隶、浙江民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其意思翻译如下:明朝初年,曾经迁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平民中无田的人四千多户,前往临濠(府名,今凤阳县临淮镇),供给耕牛、种籽、车辆、粮食,以资助遣送,三年不征收他们的赋税。之后,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平定沙漠(内蒙古境),迁徙北平(今北京)山后人民三万五千八百多户,散居各府卫,编籍在军队的供给衣服粮食,编籍在平民的供给田地。再后来,又将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多户移民北平屯田,共设置二百五十四个屯,开垦土地一千三百四十三顷。再之后,又迁徙江南人民十四万到凤阳。户部郎中刘九皋上书对朱元璋说:“古时候人多地少之地的民众,听命迁移到人少地多的外地,其目的是使土地不因荒芜而损失价值,同时,无地可种之平民也可以因此而不失业”。太祖(朱元璋)采纳他的提议,迁徙山西泽(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潞(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的人民到河北。后来又屡次迁徙浙西和山西人民到滁(安徽滁州)、和(和州,即今马鞍山市和县)、北平、山东、河南。又迁徙登、莱、青人民到柬昌、兖州。又迁徙直隶(即明朝后来的南直隶)、浙江人民二万户到京城(南京),充任仓库搬运工。太祖(朱元璋)时代(即洪武年间)迁徙人民最多,其间有因犯罪被迁徙的。建文帝(朱允炆,1398-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时,命令武康伯徐理,前往北平测量规划土地安置。成祖(朱棣,即永乐年间)时,考察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人多田少、包括无田可种之家的情况,然后分出人口来充实北平(北京)地区(即北直隶周边,也称京畿)。从此之后(即永乐移民之后),像这样迁徙民众的情况就几乎没有了。洪武年间河北以山西移民居多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地区,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战场,又是水、旱、蝗灾的频发地区。朱元璋起兵于此,转战江苏、湖北十余年,与元军及张士诚、陈友谅部反复争夺、殊死拼杀,造成了当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破荒凉局面。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首先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凤阳历经贫瘠、灾荒、瘟疫、战乱,人口剧减的状况。为了快速恢复凤阳昔日的繁荣,朱元璋首先移江南太湖流域无田地平民四千户于凤阳开荒,后又下令将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原本效忠于张士诚(元末与朱元璋对立的江南割据势力之一)的有钱人家,约十四万户迁徙到凤阳(《明史·食货志一》)。把这群富户赶到凤阳,一来是为了惩罚他们,同时又解除了江南富人生变之患,二来则是为了充实人口、垦殖开荒、繁荣经济。之后,朱元璋又按照“移江南民至凤阳”的做法,开始了向因元末战乱以来,人烟稀少的北方移民,移民以“无田地之民为主”。期间,先是从今天的山西晋城市、山西长治的潞州区移民到河北,又多次从浙西和山西移民到今安徽滁州、河南马鞍山市和县及北京、山东、河南等地。总之,洪武年间移民,发生在整个朱元璋在位期间,即1368-1398年之间,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解富户财富、消除权力和财富的勾结,使得天下归朱家,主要是从江南移富户到凤阳。之后,朱元璋再次连续移民,主要是因发展经济之目的,主要是从山西、浙西一带移民至北方人烟稀少之地。永乐移民身份复杂,止于1420年明永乐年间的移民,应从“燕王扫北”说起。燕王朱棣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变”,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据历史文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藩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为借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建文帝得知后,诏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陈兵于滹沱河(献县一带)沿岸,企图阻止燕王朱棣南下。建文元年八月的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一带)之战,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九月,建文帝任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兵50万,进抵河间驻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十一月不敌,退至德州。1400年4月6日(建文二年农历二月三十日)始至建文三年(1401年),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岸持续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激战。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乱军中失踪,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至此,原都城金陵(今南京)所处的“直隶省”改称为“南直隶”(即大致江苏省),北京周边称北直隶(即大致河北省)。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可谓严重,加速了自宋、元以来北方人口的骤减,有称“淮河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河间县志》中记载的明初诗文再现了当年河间荒凉、凄惨的状况:河 间(明)白范出得河间郡,郊原久废耕。妖狐冲马立,狡兔傍人行。丛棘钩衣破,枯杨卧道横。萧条人迹少,州县但存名。此也验证了民间一直流传的说法:燕王扫北,把河北一带的人都杀光了,所以才从山西洪洞移民到河北。《明史》载:“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元璋)遗威(遗留的威信)余烈(功业),因势初张,仁闻昭宣(大力宣扬),众心悦服,成祖(即燕王)奋起方隅(边疆的意思)冒不韪(错误之事)以争天下”。可见当时百姓在思想上倾向建文帝,而不倾向燕王。其实燕王在发动“靖难”战争之前早就看出这一问题了。当僧道衍密劝燕王发动战争时,燕王曾忧虑地说:“民心向彼,奈何!”(《明通鉴卷十一》)。不出燕王所料,当他发动“靖难”战争后,各地官民对他进行了顽强抵抗。据《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应”。由于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军队连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极大愤怒。于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残无人道地屠杀百姓,即所谓“燕王愤甚,燕京(即北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南宫县志·兵事篇》)。史载:1400年,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沧州破城,坑人(活埋)四万,仅百人幸免于难。另外战争期间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剧减少。史书上记载“青燐白骨,怵惊心目”,“长淮以北则鞠为草莽”。当时景状之惨,可想而知。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载:靖难之役“斩刈尤甚,民之生于斯者,十无二三焉。”《民国·盐山县新志》中有一篇文字记述了“靖难之役”后的移民:“燕王立,永乐二年始迁民以实之。迄今(到现在为止)土人(即本地人)率云:'燕王扫北,此邦之民为化字军吞噬无遗。当日燕军过此者,盖以化字为号’。燕王即位,屠戮忠节之士。山西李柳西者,永乐时始迁盐山者,初至时白骨青磷,怵惊心目,可见山西移民迁入的似乎是一个无人区。”清咸丰《献县志》记载:“明建文之间,南北兵争,邑人无复存,志莫考矣。永乐二年迁近省人实(充实)畿辅(即京城周边府州县),而献县始有民。”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山西民申处山等上言:“请分丁(迁人口)于真定(府名,即今正定县,大致石家庄地区)、南宫一带占籍(迁户籍到当地)为民”。朱棣考察了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人多田少、包括无田可种人家的情况,随即下旨迁民,“以实空地”。于是便在山西洪洞县建立一个移民机关,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此处有一棵老槐树,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问祖先来何处,洪洞县里老槐树”的说法。据泊头、河间、董驿、孟村、沧县、献县等县市若干回族家谱记载,其始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晋、鲁、浙、沪、皖、鄂等地奉旨迁徙而来。其中迁自金陵(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郎(龙)岗(港)者居多。如:孟村县牛进庄《刘氏家谱》载:“吾东始祖原籍南直隶(即江苏省)上元县二郎岗,永乐二年迁徙于此”。孟村县孟村镇《吴氏族谱》(清道光九年)载:“原籍系安徽省徽州府联县,前明永乐年间周祖北迁”。献县本斋《马氏家谱》载:“始祖马刚为回族将领,燕王扫北,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港随军到河间府,后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立村为辛中营”(即今本斋村)。除了一般的正常从军迁徙,以纳入军户系统来实现间接移民的目的,在谪充军身上反映尤其明显。以罪犯为军,前代已有,明朝将其发展到极致。“国初法意主严,事率引例,故遣戍独多,每一州县无不以千数计”[(天启)《海盐县图经》]。总之,永乐年间移民,发生在朱棣即位到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前的约18年间,即1403年-1420年之间,目的是为恢复北方经济,同时解决个别地方人多地少之矛盾;最主要的为迁都北京做准备,包括军事上保卫京畿(北京周边)、戍边的目的。永乐移民,主要是移民到人烟稀少的北方开荒种地,移民的主要来源地是山西,其次也有部分江淮一带的富人,另有蒙古降人(其中包括有回民)、河北北部边境(关外)的“小兴洲”等地人口。而迁来人口的身份以山西“无地平民”为众,同时又有从军的军户(军队人员)、有罪发配、工匠、富户等各种身份的人员。03 民籍、军户、发配都是明初移民的主要形式洪武移民到河间的主要是无田民户综合前述明代移民背景,洪武年间(1368-1398年),首次有从山西及小部分浙江西部迁到河间的“无田平民”,到河间后开荒种地,享受优惠政策。洪武大移民后,自金元以来所形成的人口稀疏区大部分得到有效的补充,可惜的是在“靖难之役”(1399-1402年)摧毁了华北地区“洪武大移民”的相当成果,造成一批无人地区,因此不得不展开新的一批移民活动。永乐移民到河间的人口身份各异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成为明朝主人,其后就运筹迁都到自己的老根据地北平之事。其迁都北平首先是军事上的考量,也就是为牵制鞑靼、瓦剌之目的。因此于永乐元年(1403年)着手北京及周边移民、驻军,以求此区迅速繁荣、稳定,并为日后迁都北京做准备。至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史载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即告终止。据《明史》、《明实录》等相关史料载,永乐年间的移民身份大致以下几类:l 山西民籍如前面关于“永乐移民”的背景资料所述,河北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于山西“丁多田少或无田之家”的平民。l 卫所军人及家属(军户)此类移民为数也相对较多,以北京为例:按《明史·兵志》记载,永乐年间京卫总数有72卫,又其它史志中载北京城中的卫所共54卫1所,总兵力30万人,包括随军家属在内,军户(军籍人口)移民共约70万人。另据相关史料载,永乐年间迁到北京城和顺天府境内的移民总人口共约130万,尽管迁入人口众多,但是相对于军户人数说,北京城及周边民籍(民户)人口仅占不足一半。另相关文献载:永乐年间永平府(今秦皇岛、唐山大部)有民籍人口11万余,加上5万外来的军籍移民和永平卫、山海卫的军人及其家属,共约19.4万。嘉靖《河间府志》载:“河间卫在府治东南,永乐中建。沈阳中屯卫在府治东南,永乐元年建。大同中屯卫在府治西南,永乐元年建”。另载“永乐二年(1404年)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于直沽。”《明史》载“河间府六卫包括随军家属有8.4万人”。而卫所军士的来源,大抵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明史·兵志》所记:“从征”(指原来参加农民起义的“诸将所部兵”)、“归附”(元朝的军队、元末各地起义部队和割据势力的部队失败后向朱元璋投降的“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军者”)、“垛集”(政府征集民户为军)。l 各类充军到卫所的罪犯和其家属永乐元年(1403),即河间府设卫之初,明王朝亦曾征召土著人为兵,但河间府居民流亡严重,人丁稀少,当地人“可应征者甚微。”明王朝为补充兵源,便从江南等地大量谪发罪犯充军,到河北、辽东等各卫所。如:嘉靖《河间府志》的作者樊深在自传中叙述其身世时,就说:“樊氏家族,世为合肥巨族,先祖樊进,从明太祖起兵定天下,以功授怀远将军、山右蔚州卫指挥同知。至明建文帝时,其子樊贞,因不参与燕王起兵靖难,谪戍(因罪流放戍边)大同中屯卫,遂成河间人”。献县本斋乡坡城村邓氏祖茔一墓志铭载:“公讳宗信,字以成,其先常州无锡人……曾祖贞一,为太医院判(太医院的最高官职),永乐中谪戍直隶大同中屯卫”。河间林豆万林氏族谱载,其祖本为医士,因受马皇后医治无效事件[1]牵连,被发配到河间大同中屯卫充军。[1] 马皇后即朱元璋结发妻子,因病卒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病重期间,因怕太医治不好自己的病而被朱元璋治罪,一度拒绝治疗,临终前叮嘱朱元璋,千万不要杀害没有给她治好病的太医们。朱元章听从了马皇后的话,在马皇后死后,仅是发配太医们去了北方。河间县大行羊村周氏家族,世代相传其祖上于永乐三年因罪从江苏发配到此,繁衍至今。明代程敏政的《篁墩文集》中,载有“孝友徐公墓志铭”:“(徐)君讳文,字彦章,先世居南昌之新建,父曰思恭,永乐中以洼误(牵连)戍河间”。河间盖官庄、齐官庄、牛官庄等村的盖、齐、牛、方等氏族﹐自称是受方孝孺案[2]牵连谪发到此的流人后裔”。[2] 方孝孺案: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投降燕王,并辱骂朱棣为叛逆,被凌迟处死,并株连十族。“谪发”或“谪戍”又称充军发配,即将有罪的人派到远方担任守卫,《明史·刑罚志》载:“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生: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据《诸司职掌·刑部·合编充军》所载,充军原因有22款,除贩私盐、诡寄田粮等直接冲击明朝经济管理体制,“积年害民官吏”等确系危害百姓外,“无籍户”、“游食”、“不务生理”等款实际上明显针对的是无法种地纳粮、赋役的无业人口。明初充军者“唯边方屯种”[《明史》卷九十三《刑法志一》],一方面弥补了边境国防力量的不足,一方面又起到了强制流民回归土地,徙居、填实宽乡的目的。这一施政导向为朱家后代所继承,不时予以运用。如宣德五年(1430年),政府在处理外流人口问题时规定:“(在外种植成熟田地不足五十亩却)不还(原籍)者,同藏匿之家俱发所在卫所永充屯军。若军卫屯所容隐者,逃民收充屯军,容隐之人依隐藏逃军例发边卫。”[《宣宗实录》卷六九]嘉靖《河间府志》载:“《国朝会典》云:初多义兵归附、及投充之人,后以罪谪充、或以民兵编充,此制军大法也。”l 江南的富户和南京的工匠永乐年间移民,包括有江南的富户和南京的工匠,但多数迁北京,为繁荣北京经济及建设京城之目的,少数也有迁畿辅(北京周边府县)的。总之,永乐时期的移民主要特点有四个:一是随着明朝都城的北迁和政治中心的北移,移民规模比洪武时期更大,人口更多;二是移民身份中,某些地方的军籍(军户)移民人口甚至超过了民籍(民户)移民;三是民籍移民以山西无地之民为主,其次包括了江南富户,军籍移民则以南京北迁的军卫为主;四是永乐移民重建了河北的人口。04 河间有很多军户移民的明确记载官方记载据1992版《河间县志》、2003版《河间市志》载:“河间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灾荒,使许多人家破人亡、人口数量下降。晋代和明洪武、永乐年间大批移民奉诏从山西、苏州、内蒙古、浙江、河南、山东、安徽、南京等地迁来河间,开荒种地,建立家园。后又有随燕王扫北人员在河间县定居。同时,建立河间卫,大同中屯卫、沈阳中屯卫也寄治河间,三卫(屯田戍防的军队)编制共有一万余人驻河间”。明清时期版的《河间府志》、《河间县志》中,并无具体的向河间移民的记载,但有关于明洪武、永乐年间关于“开垦荒地优惠政策、以及建立三卫(三支屯田驻军)的记载。嘉靖《河间府志》载:“洪武三年(1370年)令北方府县近城荒地召人开垦,每户十五亩又给地两亩种菜,有余力者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这应该是最早的移民政策,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其后,朱元璋又再次下令强调开荒及免税政策,如嘉靖《河间府志》载:“洪武十三年,诏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意思是说:“洪武十三年(1380年),皇上下诏,令: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相当于今省及行政单位)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相当于今地级市)等府的准许尽力开垦荒地,有布政司(省)都不得对新开垦的荒地征税”。嘉靖《河间府志》载:“河间卫在府治东南,永乐中建。沈阳中屯卫在府治东南,永乐元年建。大同中屯卫在府治西南,永乐元年建”。乾隆《河间府志》载:“永乐元年设立河间、大同、沈阳三卫于河间府设,城操守备给铜牌八面称帅府”。“永乐初诏河间府地方民间闲田永不起科”。1992版《河间县志》、2003版《河间市志》载:“洪武四年至永乐十八年(1371年至1420年),经元末农民战争和明初'靖难之乱’,河北居民稀少,田园荒芜、自洪武四年( 1371年)开始,从外地30县向河间移民。永乐年间又多次从山西等地移民至河间等地。永乐元年(1403年),设河间卫,治河间,大同、沈阳中屯卫也寄治河间。正统元年(1436年),六月、徙在京蒙古降人于河间、德州。”民间史料河北、北京地区的移民,据家谱、碑文等资料分析,大多是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入的,这与该地区“靖难之役”期间战乱破坏严重、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据传: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如,据曹县《魏刘氏合谱》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根据这一线索,或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姓氏自明初迁来河间建村时,有很多兄弟各自分别占村的情况。但查1983年版《河间地名资料汇编》、《献县地名资料汇编》等资料,却也有众多兄弟共同建村的情况。所以,这一线索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并非骨肉兄弟分别占村的全部原因,还有一种可能,许是受限于当时可占的田地、或军户屯田不能自主的原因。现收集到部分河间周边姓氏的家谱,因与我始祖乔迁历史不但密切相关、甚至有颇为相似之处,现摘录以供参考:l 献县坡城村邓氏古墓志、族谱摘录献县本斋乡坡城村为我张村邻村,文革期间,其村邓氏祖茔出土“明故征仕郎郎山西蒲州判官邓公(龙田)的墓碑”,其墓志铭载:“公讳宗信,字以成,其先常州无锡人,高祖英,任宁海太守,殁祀于乡贤。曾祖贞一,为太医院判(太医院的最高官职),永乐中谪戍直隶大同中屯卫,因家河间”,今存本斋乡坡城村邓氏祠堂内。坡城村邓氏宗祠内木碑文载:“嘉靖四十三年(即1564年)七月初九日重建邓氏先祠叙:闻之万物本乎天,而人本乎祖。继志述事固非易易,祖功宗德,安敢有忘。我邓氏太祖原江南常州府无锡县人也,永乐间遣戍山西大同,后迁直隶大同中屯卫(即河间),卜居(择地居住)坡城屯焉。”坡城邓氏谱序载:“予闻之家大人曰:吾族江南常州府无锡县人也。永乐间吾祖真一公仕任直隶卫(即河间的某个卫)指挥,遂卜居于献县坡城屯焉。越六世讳杲公迁居河间县卫后,立茔于城南龙华店。”坡城邓氏支谱序载:“予闻先大人曰:吾祖江南常州府无锡县人也。永乐年间吾祖真一公仕任直隶卫指挥之职,后卜居(择地居住)府城东坡城村焉。越八世祖士名公因族人繁多,恐支派紊乱,遂造谱以序之支派,于是乎昭然。迨至后族人益盛,有迁居于邓家庄者,亦有迁居于七吉村、于庄、堑里、府城者,纷纷异地落落各方。”坡城邓氏重修族谱序载:“民国十三年甲子春,因宗祠告成,祖案誊新,而族谱仍属残缺。于是坡城族人之董其事者,传知邓家庄、堑里、泥洞、七吉、河间城里、刘家庄、于庄、米各庄、芮家屯、李子口各处纠合宗族人等,齐至坡城,大众公同商议重修族谱,再整祖案。”坡城邓氏1982年再续族谱序载:“据我族谱书所载,始祖真一公明朝永乐年间(1402年至1425年)仕任直隶大同中屯卫指挥,遂卜居(择地居住)于献县坡城村,距今五百余年,曾经先辈修建祠堂,编绪谱书才使我族井井有序繁衍开来。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近支族人失散、行辈无伦、难以叙齿。”l 献县孟各庄樊氏墓志铭2008年,在我张村邻村献县本斋乡孟各庄樊氏墓地,出土了嘉靖《河间府志》作者樊深之弟樊潜的墓碑,上书“明故将仕郎鸿胪寺署丞西里樊公及配孺人林氏郑氏墓志铭”,墓志记载:(樊氏)“其先为庐州府合肥县人。七世祖进常州从太祖高皇帝,以战伐功授山西蔚州卫指挥同知,继迁宣府右卫。永乐中,以事谪戍直隶大同中屯卫。”l 河间林豆万林氏族谱摘录在我张村西侧邻村“西蔡村”,有林氏祖先在此屯田的记载:始祖讳德源,字喜同,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二十二岁来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卒于正统七年(1442年)。原籍江苏常州府武进县十字街官字巷第十二都人。洪武时马后(马皇后)医治不愈,因发南方医士北地充伍(充军为伍)。先是始祖兄,字善同者来戍(充军到部队)。初到河间府,不服水土,母欲召回,令胞弟喜同代替,始祖慨然应允,毫无惧容。此时年虽冲龄,胆气独壮,义气独重,孝心独笃,遂慨然不回,终善同军以至今日。卫中老册,犹是善同名号。始祖来河间城开占西蔡村荒地五顷五十亩,又屯田五十亩随军。娶坡城汤氏为妻。享六十五寿,葬于西蔡村前(注:明朝1顷为今100亩)。后三子欲将祖业三分均分,惟仲荣公愿将本屯房地让与懋森二兄,止受西关祖房一所,后二兄将房地尽卖于本屯人,仲荣公亦无怨心,其为人也,宽厚如此。康熙二十八年岁次己巳十月甲子朔越祭日又序:始祖喜同公,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氏。洪武年间,马后医治不愈,将南方医士概发北地充军。伯祖善同,医士也,遂无辜之灾,发在大同卫中屯卫中所张官下充伍。太老祖母在家,思念不置。伯祖在河间不服水土,始祖顺从母命,慨然代回。呜乎!世之兄弟相好者有矣,有替兄充伍者乎?世之从亲命者有矣,有从亲命于数千里外,而代兄充伍者乎!始祖于孝弟之道,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迨至仲荣公,其法先人孝义之风,尤有可嘉者,当兄弟分产时,夥中房地数顷俱让二兄,止受西关祖房一所,白手而起大家,俗谣有林半关之称。后有十字街三百年林家之誉,簪缨济济,诗礼绳绳,以一人之身而蕃衍百千亿万,非先人孝弟仁义之所基,胡以至是!后之子孙其曲体亲心,敦笃孝之道,求如始祖焉,其亦可以为法矣。宽洪大量不屑尺寸之争,与古人让国让天下之心无二。求如仲荣公焉,其亦可风世矣。古人云,源远者其流长,本固者其枝茂,是以林氏子孙有必昌云。l 河间杨官营张氏族谱摘录吾三世祖张泰,元末聚众(起义于)西峰寨。明初元帅徐达(1332年-1385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兵至,因以所部归焉,有功。御劄(札)慰劳 ,赐金锻牛酒,及其子严、嵩,皆授保定右卫指挥使。后迁入大同中屯卫,世袭指挥佥事。l 河间瀛玉堂盖庄村吴氏家摘录盖庄村吴氏族人与献县曹辛庄、吴庄子(今四辛庄) 、青县野兀屯、会头村吴氏各支皆河间吴氏始迁祖忠化公一脉,旧镇村支系是由盖庄村十六世迁出。忠化公自迁河间府开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繁传族众近三千余人,其中四辛庄三百余人,野兀屯(会头)一千二百余人,曹辛庄三百余人,盖庄村(旧镇)六百余人。还有其他近支有待考证。河间瀛玉堂吴氏支系,乃泰伯六十一世唐左台御史吴少微之后裔,属左台吴氏五大派之莲塘派靖公系,始迁祖讳忠化公为泰伯八十四世孙,明朝开国大将军讳吴祯之嫡传次子讳忠。因明洪武年间胡惟庸案牵连灭门之灾,更名讳忠化,讳忠公为安徽固镇始祖,和二世祖讳思正公卜葬于安徽,至三世祖讳遇春公随永乐皇帝北征建功镇守瀛洲(今河间市),立祖茔现肃宁都中堡村西北。我盖庄村吴氏支系四世祖,有名讳,但不知为哪一支,四世祖至十五世祖名讳已无从考证,盖庄村吴氏家谱始祖自河间迁来盖庄村,年代也无从考证,传至今日已二十代即二十三世,共分为四支……l 献县陈庄镇李口村李氏家谱摘录献县陈庄镇李口村李氏家谱载:祖李英洪武三十二年(1400年也称建文二年)迁居“沈阳中屯卫西樊屯”;l 献县南河头乡善桥考献县南河头乡单桥村,有明朝崇祯(1627年-1644年)年间建造的善桥一座,其中上刻有捐款人信息:刘门商氏,河间府沈阳中屯卫人,在献县马颊一里,东双滩村住。l 献县郭庄镇东高庄刘氏家谱摘录献县郭庄镇东高庄村刘氏家谱载:“先祖明朝初年卜居沈阳中屯卫”;l 献县郭庄镇尹屯尹氏家谱摘录献县郭庄镇《尹氏家谱》载:一世祖 尹同耳,字童儿,原籍河南省河南府洛阳县延秋保镇,洪武开国有功,授羽林右卫(治南京)前所千户(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永乐扫北(1398-1402年)以来,授直隶沈阳中屯卫右所千户,累有军功擢带刀指挥使,世袭九代。……二世祖 尹敏,洪熙元年(1425年)沈阳中屯卫右所千户,擢带刀指挥使……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十日,随驾迤北征进,五月十三日到玄宜河,杀败胡冠本雅失理,追至红岭儿。本月二十一日回还至灭虎城。六月初九日,到静虏镇,杀败胡冠河鲁台……三世祖 尹忠,宣德七年(1432年)锦衣卫都指挥四世祖 尹瑄,天顺五年(1461年)沈阳中屯卫右所,擢神机营操备都指挥,七月初二,擒杀反贼曹钦……五世祖 尹宪,成化十一年(1475年)沈阳中屯卫右所百户 ……六世祖 尹升,正德十二年(1517年)沈阳中屯卫右所百户……七世祖 尹用,嘉靖三十三年(1544年)沈阳中屯卫右所百户……八世祖 尹志舜 万历二年(1574年)沈阳中屯卫右所百户……九世祖 尹昌吉 沈阳中屯卫右所百户……万历十年(1582年)……十一世祖 尹振……明万历四十八年(1622年),家牛产麒麟,火闪闪见鳞甲间,其家骇而毙之。l 纪晓岚家世信息史书记载纪晓岚为献县人,他自己撰文题字又署河间纪昀,今天我们又可以说他的故里是沧县或沧州,这些并不矛盾,因为由于行政区划沿革,历史上献县属于河间府,而如今的崔庄已划归河北沧县,而献县、河间、沧县都属沧州市所辖。自称北地伧父(古南人对北人的蔑称)的纪晓岚,又常常说他系出江南。确实,他是南方移民的后裔,他的族脉之根在江南。明朝永乐年间,纪晓岚的先祖自江南上元县(今南京江宁区)随着移民大潮北迁献县。永乐二年(1404年),开始实施移民政策,连续下诏先后迁直隶应天(即南京府)、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以及山西富民充实北京地区。在那个移民潮中,纪晓岚的先祖纪椒坡自江南上元县启程,拖家带口,逶迤北行。《景城纪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迁江南大姓实畿辅。始祖椒坡公自上元徙献县之景城。”所谓畿辅,是指今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纪椒坡在景城落户,从大的方向来说是由朝廷统一安排的,具体选择景城这个村庄,可能有纪椒坡独特的观察。05 卫所建制,是曾经辉煌于河间的生产建设兵团河间卫所制及整体始末“卫”是明代军队的编制名,明代在要害地区设卫,这种制度史称“卫所制”。“卫”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所以有“卫无辖境”之说。卫所军人兵农合一,以此实现军队的自给自足,朱元璋曾自豪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一般数个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约5600名称为卫,1120名称千户所,112名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总旗辖50名),小旗十(每小旗辖10名)。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卫所中的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主要为屯田,其次为驻防,其粮饷(军饷)主要来自本卫所的屯田收入,所谓“屯卫制”。军屯以屯为单位,每军卒给田15亩到50亩。国家发给农具、耕牛和种子,屯田军卒则要向国家缴纳税粮,叫作“屯田籽粒”。税粮的数量开始是每亩交一斗,明成祖时定为一斗二升。税粮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军官俸粮。屯卫制核心是实行“军户”制。明初土地荒芜,国库空虚,明太祖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巩固边防,在全国采用“屯卫制”的驻军制度,把大批军队屯驻在战略要地。而为长期稳定卫所之目的,将卫所军人及家属的户籍立为“军户”,以限制他们随意流动,从而世代为军。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在划定的界限内活动,垦荒种地,自给自足,保卫地方安全。平时军士由卫所官负责操练、屯田,若有战事发生,则归部派迁的部队统领立即起征,战事结束,再各回原屯驻防。因“军户”后代世袭为军,所以军户后代的籍贯或祖籍就是所在的“卫”,如嘉靖《河间府志》作者樊深自传就说,自己祖籍是“大同中屯卫人”。又如,《明朝进士名录》载:耿橘,沈阳中屯卫籍,居献县富镇姜官屯。明成祖朱棣即位(永乐元年)后,积极推进迁都北京事宜,而为了保护运输和军事的上需要,自永乐元年(1403年)起,陆续调防军队到北方军事、交通要道,设置了一批新的卫所,为永乐移民的一个特征。当时在直隶河间府范围内,共设立了六卫一所,其中,“河间卫、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设在河间府城内(也就是河间县城),另还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设在直沽,再有一所“沧州守备千户所”设在沧州。根据《明史》所述,在明初的六、七十年间,军屯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共有军屯田六、七十万顷,相当于全国垦田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这样大规模的军屯,基本上保证了军粮自给。卫所军户阶层等级分明,分为军官的武官户和军士的普通军户,两者除了世袭和负担相应军役外,武官拥有军士所没有的种种特权。屯田收入多被军官吞蚀,军士仅供地主、官僚役使,加之军户家族的繁衍壮大、灾荒等原因,生存日渐困难。至明代中后期,军士破产、逃亡严重,卫所已无力担任防卫任务,遂改为募兵制代替,河间卫和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逐渐和明朝的其它卫所一样,最终走向消亡。河间三卫即是京畿戍防重兵又要自给自足l 河间三卫均建立于永乐初在《河间府志》、《明史》等史籍中,均有河间三卫设立的时间记载:沈阳中屯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沈阳中屯卫于辽东沈阳城,属辽东都司,建文年间废,洪武三十五年(1402)复置沈阳中屯卫于河间府,改属北平都司,后直属后军都督府”;大同中屯卫:“建文四年(1402)置大同中屯卫,永乐初年徙治河间府”;河间卫:“永乐十年(1412)置河间卫于河间府”。l 河间三卫治所在河间城内,军余分散屯种于城外周边乾隆《河间府志》载:“永乐元年设立河间、大同、沈阳三卫于河间府,城操守备给铜牌八面称帅府”。嘉靖《河间府志》载:“河间卫在府治东南,永乐中建。沈阳中屯卫在府治东南,永乐元年建。大同中屯卫在府治西南,永乐元年建”。结合嘉靖《河间府志》中的“河间府城图”,可知以上所述三卫之方位,指的是三卫在河间城内、位于河间府衙的方向。推测应是包括帅府(或指挥所)在内的卫所机关、驻防军人,以及家属的居所。明嘉靖《河间府志》中的河间府城图(蓝色区域为府衙,红色区域为三卫帅府)据载,明代河间城墙周长两千三百六十二丈。一丈约合现在的3.2米,也就是河间城当时的周长约7558米,面积大约3.6平方公里。虽然,按府城面积来看,城内应该可以容下三卫的全部军人和家属,但由于三卫还有更重要的“屯田”任务,所以,在河间城内驻扎、居住的,应该只是负责防卫任务的“正军”和“正操(操军)”部队及上层军官家属,而更多的“军余”及其基层的千户所、百户所、旗等,应该分布在府城外其他地方屯田。这可见于多家的家谱等记载:献县坡城村《邓氏族谱》上说,“始祖永乐年间任大同中屯卫指挥,所以定居在献县坡城屯”。河间林豆万《林氏族谱》上说,“始祖被充军发配到大同卫中屯卫中所张官下为伍,一开始在西蔡村占荒地五顷五十亩(即今550亩),又屯田五十亩随军。”河间杨官营《张氏族谱》上说,“三世祖及其两子,皆被授为保定右卫指挥使,后迁任大同中屯卫,世袭指挥佥事(一种高级军官)。”献县陈庄镇李口村《李氏家谱》载:其祖李英洪武三十二年(1400年也称建文二年)迁居“沈阳中屯卫西樊屯”;献县南河头乡单桥村善桥上载:刘门商氏,河间府沈阳中屯卫人,在献县马颊一里,东双滩村住。善桥献县郭庄镇尹屯《尹氏家谱》载:一世祖开始为羽林右卫(治南京)前所千户,后改到直隶沈阳中屯卫任右所千户,居尹屯世袭九代。l 河间三卫编制中有“达军、达官”按明制,每卫兵力5600人,河间三个卫的总兵力最初应为1.68万人。另按史料中关于“河间府六卫(包括天津三卫: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包括随军家属共8.4万人”的记载,推测河间三卫设立之初,总军户人口大概应有4.2万。嘉靖(1543年版)《河间府志》载:河间卫:指挥一十五员,千户三十五员,百户四十一员,卫镇抚二员,所镇抚四员,达官指挥四员、千户六员、百户四员、镇抚四员。正军三千三百九十六丁,正操二千一百八十九丁,户口优免供给人丁四百三十八丁,巡监扶手二十丁,达军四百六十七丁。沈阳中屯卫:指挥一十四员,千户二十九员,百户三十二员,卫镇抚一员,达官指挥二员、百户二员、镇抚一员;正军二千八百六十五丁,守城操一千五百一十丁,巡监军快十丁,余丁四千七百五十一丁;户口从古优免人丁一千九百三十九丁;达军二十一丁。大同中屯卫:指挥十员,千户十四员,百户十九员;达官指挥二员、千户二员、百户二员;正军八百一丁,户口余丁一千七百九十三丁,守城操余五百二十丁,巡监快手九丁,达军二十五丁。如上可知,在建“卫”约百年后,河间三卫军户中,不算妇女和儿童,军户总人口已达2.53万,即:河间卫有官兵总数为:11003人,其中,执行军事任务的正军和正操军士共5585人,而务农屯田的余丁约4378人。沈阳中屯卫官兵总数为:11177人,其中,执行军事任务的正军和守城操军士共4375人,而务农屯田的余丁为4751人。大同中屯卫官兵总数为:3197人,其中,执行军事任务的正军和守城操军士共1321人,而务农屯田余丁为1793 人。以上所谓“正军”,就是有正式编制的执行军事任务的军士。而军户家庭中,暂没有被编入正式军队的男丁就叫“军余”或“余丁”。“正操”、“守城操”或“守城操余”是一个意思,指的是按照3比1的比例,在军余中抽人组成部队,当“正军”赴外地执行军事任务时,临时接替正军的守城任务。具体详见后边的“京操之法”、“城操之法”。以上所谓“达官”、“达军”,经查询资料,其意应指“元朝蒙古降军”的军官和士兵,其中,不但有“鞑靼”,还有很多“回民”等少数民族。嘉靖《河间府志》中载:“正统元年(1436年),六月、徙在京蒙古降人于河间、德州”。另有多方资料载,明初对待蒙古降人,有相对优待的政策(所谓“达官贵人”来源于此),主要将他们安置于各地的卫所,这可能就是河间三卫中“达官”、“达军”的来源。以上所谓“优免人丁”,可见于相关地方志,如《任邱县志》在补录“明武弁”名单后注:以上俱成祖(即朱元璋)时以报效﹐各授世袭百户(卫所的官职),赐冠带钞贯,自奉田三百亩,永不起租﹐免差役。l 河间三卫每年两次进驻京城周边执行防卫军务嘉靖(1543年版)《河间府志》十一卷《兵制》中,记载有“京操之法”、“城操之法”,可知三卫日常之军务:京操之法:河间三卫正军,分为春秋二次轮流京操以卫京师,听征调或守山口、运木石、作土工,亦有頼(依赖)焉。其天津三卫正军,京操之外,有看石造船及运粮等差,与河间少有不同。城操之法:卫官之外有舍余(即尚没有正式编入军队的世袭军官家庭的男丁),正军之外有军余(即暂没有被正式编入军队的普通军户家中的男丁),先自巡(最初自己巡防),按何御史奉例编,后每三名之中编其一为城操,以为本处地方之备,一人入操,二人供役焉(即种田等其它劳役)。l 河间三卫屯地很多,但一样要给朝廷缴租嘉靖(1543年版)《河间府志》卷八《屯田》之内容,可知三卫屯田规模:“河间卫屯地一百二十五顷,粮一千二百六十五石五斗二升;沈阳中屯卫屯田地一百二顷六十六亩,粮一千二百三十一石九斗二升;大同中屯卫屯田地四十六顷,粮五百五十二石。”明朝1顷为100亩,1石约为现在120斤,又1石等于10斗,换算并翻译以上内容为:“河间卫屯田共约12500亩,须每年纳粮约75.9吨,即每亩约纳1斗;沈阳中屯卫屯田共约12066亩,须每年纳粮约73.9吨,即每亩约纳1斗;大同中屯卫屯田共约4600亩,须每年纳粮约33.1吨,即每亩约纳1斗2升。”l 河间三卫军屯主要分布在河间、献县境内明代卫所驻地与屯地之间往往相去甚远,同一卫所的屯地散布各处,甚至跨越多个府州县,不仅各卫所的屯地相互交错,而且军屯与民田杂处一区,这是明代“相维相制”军事思想的典型体现。例如:直隶天津三卫共143个屯堡,屯地分布于河间府的兴济、静海、青县、沧州、南皮等数百里范围内,且与民田错杂在一起。而武清等地则又有通州左卫、通州右卫、定边卫等驻守通州的卫所的屯地。《新校天津卫志》卷二《赋役》载:“三所原天津卫分,分派民间空闲地土立屯,与民相参居住三百余里。中所屯堡坐落兴济县范桥社,沧州忠孝、慈惠、将相三乡,静海县北长亭、子牙里,青县流河里;左所屯堡兴济县范桥社、范家庄、张家庄,沧州赞善、孝友二乡,青县运坊里、夹河堤,静海县邢家庄;右所屯堡坐落南皮县烟村里、莲花池、火头村、半壁店、阎涝灌、大良店、玉皇堂、王四集、马名店、五马营、三家店,沧州慈惠乡。”清乾隆《献县志》载:“邑有里有屯,民屯亦里也,以处客户。明制百一十户为里……明仿唐府兵制设军屯于诸省,于是献有沈阳、河间、大同三卫地。国朝罢卫归县,而军屯之名犹自与里判夫?”。其上意思是说:一个县城有“里”和“屯”,“民屯”和“里”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民屯”当时是为了安置外地迁入户的。明朝时,110户划为1里……明朝时,在各省设立了军屯,所以献县境内有“沈阳、河间、大同”三卫的军屯田地,但既然清朝现在已将“卫”撤销并将“军屯”并入了县,那还用再区分“军屯”和“里”吗?据1983年版《河间县地名资料汇编》载:“保安屯,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为驻河间的“沈阳中屯卫”军屯的处所。当时的屯田“御史行台”和保护屯田的军队都驻在此村,故得村名保安屯”;“杨官营,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山西移民杨、卢、李、唐四姓,以杨姓为主,建村于“大同中屯卫”保护屯田的军营附近,借此冠姓氏取村名为杨官营”。另杨官营张氏族谱载其祖为“大同中屯卫指挥佥事”。结论:按之前所述目前掌握的河间、献县等周边姓氏家谱记载之内容,至少可以确定以下信息:1.在子牙河西北岸,即我族河间行别营镇张村周边的坡城村、孟各庄、邓家庄、西蔡村、杨官营,有“大同中屯卫”军屯田地(详见“坡城村邓氏古墓志、族谱摘录”、“孟各庄樊氏墓志铭”、“河间林豆万林氏族谱摘录”、“河间杨官营张氏族谱摘录”等部分);2.献县子牙河南岸沿河分布、在陈庄镇、南河头乡、郭庄镇等处有“沈阳中屯卫”军屯田地(详见“献县陈庄镇李口村李氏家谱摘录”、“献县郭庄镇尹屯尹氏家谱摘录”等部分)。从以上内容可知,河间三卫的帅府虽然设在河间府城内,但是军屯却是分散在周边地区的,至少在献县境内,三个卫的军屯都有分布。这种军屯田地零散分布的现象,最初基于卫所之间的相互牵制的目的,但有其它一些客观原因,也会造成军屯田地的分散,如嘉靖河间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吾瀛居民在先,屯军在后,其地之肥者民已得矣。而屯田之地皆瘦而薄者也,然犹幸其田羡而可资也。其后复税,余田以为存留之用,名曰新增粮,而军始困矣。然又幸其土性沙柔宜种梨、枣以资民食也,其前指挥温和党督军种树以防饥馑”。显然,民间田地可以通过购买等方式变为军田,这肯定也是军屯田地分散的一个原因。众多的军户,分散中于河间周边屯种逐渐定居l 军户人口远多于民户人口明初在河间府设置卫所军屯,一方面有力地抗击了北元势力的南下骚扰,另一方面,弥补了河间府一带战后人口不足的现状﹐促进了入居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军屯政策带来的是军籍人口的大迁移。按明朝的制度,“军皆世籍”,军人迁徙必须携家属前往戍地,“如原籍未有妻室,听就彼完娶;有妻在籍者,着令原籍亲属送去完娶”[《明会典》卷一五五:军政起解]。就这样,军人的家属纷纷落户到了卫所驻地。据传,随着河间“三卫”在府城内设立指挥所,大量军人家属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在河间城内生活,一时繁华无比。为了增加防御,于是河间府在万历六年、十年(1582年)两次整修城池,用青砖裹砌原土城墙,防御敌楼增至四十一座。如前所述,建“卫”之初,河间三卫军户(连同家属)移民大概应约有4.2万人,而在约百年后的1543年,河间三卫军户中,即便不算妇女和儿童,总人口已达2.53万,而当时河间民户的人口才3713户,共2.49万人。按河间县当时500个村估算,时平均每个村才约7.5户、约49人。所以,永乐移民时,在河间范围内,军户人口应是远多于民户的。l 军户因屯种而散居于河间周边如前所述,河间三卫的军屯田地分散于河间周边各地,军户中除正军、操军执行军事任务外,其他军余人员主要务农于各地的军屯,以确保军队实现自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户人口的增长与卫所容纳能力的矛盾日见显现,最初,明朝政府的做法是“遣送多余的人员回原籍”,如《宣宗实录》载:“礼部会官议,请如旧制,除正军家属外,每军选留一丁协助,余悉遣归有司。”但有大批亲属不愿回乡,甚至有的军户家族因为已出来了几代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原籍地了,所以纷纷移住到卫所附近地区居住,成为附籍或寄籍军户。例如,《宣宗实录》卷八十一载:“四川布政司左参议彭谦言:四川成都前等卫、雅州等千户所旗军,自洪武间从军,子孙多有不知乡贯者。今但正军、余丁一二人在营,其余老幼有五七人至二三十人者,各置田庄,散处他所”。因这种矛盾的突显,明朝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嘉靖《河间府志》中载:“天顺元年(1457年),令京城附近直隶八府及山东河南等处荒闲田地、及有人佃种无粮差者,拔与所在卫所军余屯种纳粮。”可见,随着河间三卫军户人口的繁衍增多,更多军户家庭中的军余人员或自主、或被政府安置于各处屯田务农,这就造成了很多军户家庭自此开始分居各村。这个假设,在前边所引用的一些家谱资料中也可见实例。如果我族始迁之祖确实为军户,也许,很有可能是在来河间之后,至第二代以后基于以上原因,就像《河间林豆万林氏家谱》中所载第二世分家等情况类似,兄弟三人分别到了行别营、张村、中原村定居。明朝的世袭军户制度,违背人员和职业自由流动的经济规律,发展到明末,卫所已名存实亡,典卖屯地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至清初,河间三卫被取缔,军屯改为民屯并划归县行政管理,军户这一身份也就彻底消亡了。l 我族张村周边分布有江南常州迁来军户据多方资料记载,永乐时期,很多北迁卫所都是由江淮一带征调,包括“谪发”之人,也多来自江南。而前面引用的河间、献县相关族谱也能够证明这一点,尤其是在我们张村的周边,不但证实有“大同中屯卫”的屯地,还可以发现这些军户迁自于江南的线索。如前所述:坡城村邓氏祖籍地是“江南常州府无锡县”,始祖为明洪武时期的“太医院高官”,永乐年间谪戍山西大同,后迁直隶大同中屯卫。河间林豆万林氏祖籍地是“江南常州府武进县”,其伯祖(始祖之兄)为洪武时期医士,因马皇后医治无效事件而被充军发配到北方,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时,其始祖到河间冒名顶替将其伯祖换回,从此成了大同中屯卫中所张官手下的军户,在“西蔡村”屯田,死后葬在了西蔡村。孟各庄樊氏祖先,本是庐州府合肥县人,始祖自常州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以战伐功授山西蔚州卫指挥同知,后来又迁到宣府右卫。永乐初年,因不支持“靖难之役”,而被朱棣发配到直隶大同中屯卫。以上3条关于我张村邻村的线索中,均是从“江南常州府充军”发配到“大同中屯卫”的,而坡城村邓氏和林豆万林氏的始祖,一个是“太医高官”,另一个是“医士”,且林豆万林氏明确说是因为受“马皇后病死”事件的连累而被发配。史书中说:马皇后因病卒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临终前叮嘱朱元璋,千万不要杀害没有给她治好病的太医们。朱元章听从了马皇后的话,在马皇后死后,仅是发配太医们去了北方。综上,我张村3个邻村中,都有关于祖先是“常州府籍军户”的记载,且均为“谪成”到“大同中屯卫”充军为伍,其祖先的祖居地与我张村吴氏祖居地如此邻近,也许并非是巧合,但现今,暂无从深入考证。06 河间众多的普通军户,一样过着苦大仇深的生活洪武、永乐移民之初,无论是普通百姓迁民、还是军户,都享受到了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因此大量迁民得以在新地方居住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纵观整个明朝时期,天灾人祸不断,前期,平民和军户主要受各种上层势力、权贵的压迫,生存艰难,中后期连年的天灾不断恶化了生存环境,致百姓经常处于饥肠辘辘、流离失所的状态。灾荒连连大疫不断据相关史料和文献载,明朝中后期,中国大地出现了罕见的极寒的气候灾害,夏天大旱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明代是河间一带自然灾害多发时期,水灾、旱灾连年轮番出现,而水灾之后常常伴随瘟疫,旱灾之后又往往接连蝗灾,在这种灾害频发的大环境中,明代河间一带人民的生活,必然是苦难深重的。今日依存的献县孟各庄古桑园传明朝初年时,我张村邻村孟各庄养蚕已有相当的规模,嘉靖《河间府志》作者樊深(1501-1576年)生活在明朝中期,为孟各庄樊氏先祖,其曾有诗曰:“春饥指望到秋尝,未老新蚕已典桑,风刈雨锄渾旧事,如今岁岁打飞蝗”。诗意说,春天忍饥挨饿,指望用秋天的丰收来补尝;为了养成家里的新蚕,已经租下了别人的桑树;风刮倒了庄稼就去绑扶,雨过天晴就去锄地,但这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年年都要去打成灾的蝗虫。明朝共有276年历史,而在河间志书中,就记载其中63年出现了较大的水、旱、蝗灾,尤其集中发生在明朝的中后期。甚至在明朝末年,出现了连续2次灾后“人相食”的惨烈记载。乾隆《河间县志》载,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万历九年(1581)、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间县发生了4次大疫。根据各史料记载,尤以万历十年(1582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这两次瘟疫大流行严重,如:“万历十年,春亢旱,瘟疫大作,人有肿脖者,三日即死,亲友不敢吊,吊遂传染。甚至有死绝其门者,远近大骇,号为大头瘟”、“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等等记载颇多。瘟疫与明朝的终结强权压迫尤甚除了灾荒,民众还要面对强权贵族的压迫。据各种文献所载:北方地区是明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这里聚居着众多的王公勋贵和缙绅地主,他们凭借着特权疯狂地占夺农民的土地。以万历年间计,北方地区耕地面积为251.2 6万顷,占全国的 35.18%,但被王公勋贵和其他缙绅地主占夺的土地就高达24.72万顷,占全国被占夺耕地的 43.2%。在河间及周边地区,以上情况尤为明显,大量土地为皇亲、贵族们的庄田,再除去卫所的军田,民田数量相对有限,按照嘉靖《河间府志》中的数据整理如下:嘉靖十九年(1540)时,河间府已经建有皇庄以及公主、勋戚、武臣和寺观等五种名目的庄田。这些庄田在河间府辖区共有49处,共计641540亩,约占河间府田地总数的13.0%,分别为28个机构或个人所有。其中,静海县、任丘县、肃宁县、青县的庄田数均占到本县总田数的一半以上,分别为83.7%、82.8%、54.4%和53.5%,河间县为17.4%。河间府诸类庄田中规模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当属十二位勋戚所占有的庄田,共计约241330亩,属于八位武臣的庄田共计约34935亩。其次,公主在河间府共有庄田约168526亩,并集中于任丘县。另外,皇庄的仁寿宫庄田分布在河间﹑献县、肃宁等十一县之地,最为分散,有田约58278亩;清宁宫庄田则集中分布在静海县,共计约4800亩,两处皇庄共有土地约63078亩。以上数据可知,明朝时,河间一带众多的土地自始就大部分控制在权贵之手,但权贵们并没有因此满足,各种势力也持续不断地在河间一带继续强占土地,甚至卫所的军田也一样不得幸免。在《明实录》、《河间府志》等文献中,载有多处关于屯田被豪强侵占的记录,如:“宣德五年二月己卯,天津右卫指挥吕升为讨好武定侯郭玄,夺官军屯田1090余亩投献于郭玄,军民失业,嗷嗷怨嗟。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白圭劾奏郭玄等所为非法,请治其罪。明宣宗对武定侯郭玄置而不问”。“正统十二年(1447年)闰四月,驸马都尉王谊纵其家奴于河间府占耕军民田,为知州廖谟所奏,请治其罪,英宗包庇”;“景泰二年(1451年)二月,据户部奏,顺天、河间等府州县土地,多被豪强占夺,计数十百顷”;“咸化十六年(1480年)六月,皇亲锦衣卫指挥王源,侵占河间、静海民田1200余顷(注,明朝时1顷为100亩)。政府对权势阶层侵民行为的纵容、或控制无力,使得北方、尤其是京畿河间一带老百姓负担过重,加之自然灾害、瘟疫的频发,军民自明朝中后期以来大量破产、贫困潦倒,甚至始终不泛流离失所逃亡者。如《明史》所载:“产业既失,税粮犹存,徭役苦于并充粮草,困于重出,饥寒愁苦,日益无聊,辗转流亡,靡所底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校和卫校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