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热源是什么对南海季风撤退的影响

利用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构建了一个能更有效反映季风演变过程的高原季风新指数(ZPMI),并与已有高原季风指数TPMI、DPMI和QPMI进行对比分析。发现TPMI反映的高原夏季风爆发和撤退的时间较ZPMI、DPMI提前1~2个月左右,ZPMI能更好的反映高原上季风降水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而其冬季风和夏季风具有相似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夏季风增强的趋势更显著。同时,ZPMI也能够较好的描述高原上的气象要素特征,即在强季风年,高原中、东(西)部降水多(少),气温高(低);而弱季风年,则与之相反。高原晚春(4-5月)土壤湿度与当年高原夏季风存在显著的相关,当4-5月高原中部、东部地区土壤湿度偏大(小)、西部土壤湿度偏小(大)时,高原夏季风偏强(弱)。

青藏高原 (下称高原) 季风及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最先指出夏季贴近高原周围的风基本上是绕着高原做气旋式旋转的, 同时向高原辐合造成上升运动, 这种现象是由高原的热力作用所造成高温的直接结果。随后提出对自由大气而言, 高原是一个特殊的热力系统, 其热力作用的季节变化可能引起类似海陆风现象和季节性的热力气压系统。在高原上, 由于冬夏冷热源的变化, 也将引起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季节变换, 这样就会引起像海陆间一样的季风现象。1962年在甘肃省气象学会年会上, 高由禧和汤懋苍 (1979)首次提出了“高原季风”的概念。其后、公开发表了论著, 分析了高原季风的结构及其气压场、降水场和温度场的平均特征, 此后高原季风的概念广泛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在对美国西部高原季风的研究中发现其基本特征与高原季风一致。从此高原季风开始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数值模拟结果也显示夏季高原的加热作用能够形成热低压和高原季风 ()。这样, 高原季风从事实分析和模拟实验两方面均得到了确认。

季风指数是衡量季风强弱的标准, 也是探讨季风演变规律的基础。而有关高原季风指数定义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 (; ; ; ; ), , ) 从600 hPa高度场出发, 定义了一个传统高原季风指数 (TPMI), 初步分析了高原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指出高原季风存在94个月 (约8年) 的显著周期。随后以TPMI为基础定义了高原季风指数, 初步确定了高原季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TPMI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新的高原季风指数, 探讨了高原季风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和从夏季高原季风环流系统特点出发, 利用600 hPa风场定义了高原夏季风指数, 发现与TPMI相比, 新指数与川渝地区的夏季降水及气温相关更好。

土壤湿度是地球气候系统中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物理量, 它能够通过改变地表的反照率、热容量以及向大气输送的感热、潜热通量等影响区域气候 ()。且土壤湿度的变化会对地表水循环产生影响, 改变地表蒸发, 并且直接影响陆-气间的水分交换和能量交换 (; )。

, , , ) 研究表明, 印度和非洲地区春季土壤湿度变化会明显地影响当地日降水和季风系统的年际变化强度, 且土壤湿度对季节气候的演变和季节时间尺度降水的预测也具有深远影响。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和河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春季土壤湿度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Chow et al (2008)利用区域气候模式研究了春季青高原初始土壤湿度对1998年中国初夏夏季风系统的影响, 提出高原初始土壤湿度的增加使青藏高原地区空气温度、垂直速度、地表加热减少, 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季风降水增加, 而华南地区降水减少。通过RegCM3.0区域气候模式研究探讨了春季高原陆面过程中土壤湿度变化对亚洲夏季风建立过程中高原地表热状况、大气环流及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Zhang et al (2011)研究表明春季土壤湿度 (4-5月) 主要通过改变地表热状况而对东亚夏季风环流 (6-8月) 和中国东部降水产生显著的影响, 其中长江流域中下游广阔地区的春季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相关尤其显著。研究了夏季土壤湿度对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候的时滞效应, 发现早冬 (11月) 的东亚冬季风及中国东部地区的空气温度与前期夏季 (6-8月) 中国东部土壤湿度显著相关, 显著中心位于黄河下游地区。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 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与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晚春 (4-5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湿度偏高时, 使得6月夏季风较常年偏弱, 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对土壤湿度与高原季风研究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但对于高原季风演变规律及其与高原土壤湿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针对这一薄弱环节, 从高原季风的风场特征出发, 构建了一个更能反映高原季风演变特征的高原季风新指数, 并初步探讨高原春季 (4-5月) 土壤湿度与高原夏季风之间的联系, 对理解高原气候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选取

、和均用ECMWF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高原季风指数, 故而将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用于高原季风研究是可行的。研究表明ERA-40月平均2 m气温和降水能反映出中国区域的温度场和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土壤湿度而言, 和对多种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评估, 发现ERA-40资料能较好的反映中国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高原那曲和玛曲地区土壤湿度实测资料对ECMWF再分析资料进行了评估, 发现在玛曲地区ECMWF能较好的反映季风时期的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而在那曲地区则高估了土壤湿度; 若只考虑液态的土壤水分, 则ECMWF能够合理描述高原上的区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对土壤湿度的再分析资料和模式资料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 发现对于ERA-Interim, 大部分站点的相关系数>0.6, 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对比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NCEP) 的CFSR再分析资料, ERA-Interim与观测值更接近。由于中国西部以及高原地区地面观测站少, 观测时间晚, 缺测较多, 数据的可利用性低, 且目前用于研究的观测资料大多约为10年的时间尺度。因此, 对于中国区域尺度或者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研究而言, 利用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成为研究工作的替代品 (), 并应用了更多的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进行资料修正, 提高了资料的精度和水平分辨率 ()。

2.2 趋势检验和相关分析方法

为揭示高原季风的演变规律, 本文主要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相关分析方法 (; ), 对年高原季风指数的变化特征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进行分析讨论。Mann-Kendall检验法可以对时间序列进行趋势检验以及突变分析, 其优点是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 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这里不赘述趋势检验统计量Z以及突变检验统计量UF、UB的具体算法。对于Z, 当|Z|≥Z1-α/2, 其中±Z1-α/2为标准正态偏量, α为检验的置信水平, 表示在α置信水平上, 时间序列数据存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反之, 则认为趋势不显著。对于UF和UB, 其突变统计序列UF和UB不但可以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 而且还可以明确突变的时间。如果UF>0, 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 UF < 0, 表示呈下降趋势; 当其超过临界直线时, 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明显。如果UF和UB这两条曲线出现交点, 而交点在临界直线之间, 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就是突变开始的时刻。为分析高原土壤湿度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计算了高原土壤湿度与季风指数的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设为0.1。

目前对于高原季风指数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类, 一种是从高度场角度出发定义的高原季风指数, 另一种是从风场角度出发定义的高原季风指数, 本文主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以及定义的三种高原季风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2.3.1 高原季风指数之一——TPM

这4个点分别代表高原的西、南、东和北部, 计算出这5个点600 hPa高度场距平值TPMI为高原季风指数, 即:

TPMI正指数大, 表示高原夏季风强 (或冬季风弱); 负指数绝对值大表示高原冬季风强 (或夏季风弱)。

在传统高原季风指数TPMI的基础上, 考虑了高原近地层 (600 hPa) 气压系统中心位置的变化, 定义了一个新的动力学高原季风指数DPMI:

其中: (λ, φ) 为低压系统中心位置的参数; (δλ, δφ) 为高原四侧点离中心位置 (λ, φ) 的距离, 这里取δλ=9°, δφ=6°。通过与TPMI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 DPMI指数能更精确地反映高原地区与高原夏季风异常有关的气象要素和气候变化特征。

2.3.3 高原夏季风指数之三——QPMI

80°E-100°E范围内平均的东风分量距平之差作为高原夏季风指数, 即:

其差值越大, 高原夏季风越强; 反之, 则高原夏季风越弱。该指数能更好的反映川渝地区的夏季降水和气温。

3 不同高原季风指数对比分析及高原季风演变 3.1 新构建的高原季风指数ZPMI

在定义高原季风指数的基础上, 首先考虑到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气压在600 hPa左右甚至更低, 有些高海拔地区600 hPa无风场; 其次, 高原在夏季是强热源, 空气在高原上受热上升, 低层空气辐合形成低压环流, 高层辐散形成高压环流 (即南亚高压)。在气压场上, 600 hPa以下整个高原为热低压控制, 500 hPa是过渡层, 400 hPa以上转变为暖高压, 南亚高压在150~100 hPa气层达到最强 (); 最后, 在考虑纬向风的基础上, 同时考虑经向风的影响。故而, 本研究选取550 hPa风场来定义新的高原季风指数。

从年夏季和冬季平均高度场与风场分布 () 可以看出, 高原近地层在夏季是一个热低压, 风场呈气旋性旋转, 低层空气辐合形成低压环流。高原中心点 (32.5°N, 90°E) 南北两侧存在纬向风切变, 区域内平均的经向风距平之差的标准化值之和定义为高原季风指数ZPMI, 即:

ZPMI越大, 表明高原近地面南北两侧的纬向风切变和东西两侧的经向风切变越大, 高原近地面风场气旋性旋转越强, 高原夏季风越强; ZPMI越小则表明高原近地面风场气旋性旋转越弱, 高原冬季风越强。

3.2 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

高原冬、夏季风爆发和撤退的时间是表征高原地区季风特征的重要指标。当高原季风指数为正值时, 高原上为热低压控制, 夏季风爆发, 而当季风指数为负值时, 冬季风爆发。从年高原季风指数的年内变化 () 可看出, 这几个高原季风指数均呈单峰型分布特征, 但其季节变化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 TPMI在3月以后大于零, 而ZPMI、DPMI分别在4、5月大于零, 表明这几个指数所定义的高原夏季风爆发的时间不一致; 6月这几个指数均达到峰值, 高原夏季风盛行, 而后季风指数逐渐减小, TPMI在9月以后小于零, 而DPMI和ZPMI在10月左右小于零, 表明不同指数所定义的夏季风撤退的时间也不一致。TPMI反映夏季风爆发和撤退的时间较ZPMI和DPMI提前1~2个月的时间, 且在高原夏季风盛行的6-9月TPMI明显弱于DPMI和ZPMI。高原夏季风爆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季风降水增多以及高原上风向的转变, 与高原降水的年变化特征 () 比较, 发现ZPMI与DPMI能较好描述高原季风降水的年变化特征。一个好的季风指数不仅要能够准确地描述季风降水的年变化特征, 而且要能够较好地表征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考虑到高原上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 这里主要讨论高原上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从可看出, 高原夏季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与高原夏季风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计算得出, 高原夏季降水和ZPMI, TPMI, DPMI, QPM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 0.52, 0.42, 0.62。相比TPMI和DPMI而言, ZPMI和QPMI能更有效的反映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选取夏季 (6-8月) 和冬季 (12月-次年2月) 高原季风指数, 分析得到年高原夏季风指数 () 和冬季风指数 () 的年际变化曲线。可以发现, 这几个冬、夏季风指数具有相似的年际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且夏季风增强的趋势更明显。对高原夏季风指数和冬季风指数进行Mann-Kendal趋势检验 (),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下, Z的临界值为±1.96。这4个夏季风指数的Z统计量均大于零, 表明夏季风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 而其中ZPMI、TPMI以及QPMI夏季风指数的Mann-Kendal趋势检验统计量Z>1.96, 表明夏季风增强的趋势显著。对于冬季风指数, Mann-Kendal趋势检验统计量Z均大于零, 但没有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 证明冬季风增强的趋势不明显。

为进一步揭示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 采用Mann-Kendal突变性检验分析对高原夏季风以及冬季风指数的突变性进行研究。从ZPMI夏季风指数的UF和UB变化曲线 () 可以看出, 在年期间, 存在一个突变年, 即1998年高原夏季风的变化趋势由减弱转变为增强, 表明高原夏季低压在1998年发生了由弱到强的转变, 且在2004年以后UF值超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线, 表明高原夏季风在2004年以后显著增强。为ZPMI冬季风指数的UF和UB变化曲线, 1990年以前高原冬季风出现减弱-增强-减弱的小波动变化特征, 变化趋势不显著, 随后出现24年的增强过程, 其中年增强的趋势明显。对于TPMI夏季风指数 (), 高原夏季风在2002年发生了由弱到强的突变, 2009年以后高原夏季风显著增强。对于TPMI冬季风指数 (), 近36年出现了减弱-增强相间的变化趋势。是DPMI夏季风指数的UF和UB变化曲线, 除少数几个年份UF < 0, UF>0, 且UF和UB两条曲线均没有超过临界显著性水平线, 表明DPMI夏季风指数整体呈现增强的趋势, 但增强的趋势不明显。是DPMI冬季风指数的UF和UB变化曲线, 与TPMI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对于QPMI夏季风指数 (), 存在一个突变年, 即1997年高原夏季风出现了由弱到强的突变, 2003年以后增强的趋势显著。

季风的年变化特征是季风气候中重要的一方面 (),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 ZPMI、DPMI能够较好的反映高原冬夏季风爆发和撤退的时间。而对于冬、夏季风的年际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发现其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冬、夏季风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 且夏季风变化的趋势更明显。相比其他季风指数, ZPMI能更有效的反映高原季风降水的年变化以及年际变化特征。冬、夏季风指数的Mann-Kendal突变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对夏季风而言, ZPMI、TPMI、QPMI分别在1998、2002、1997年发生了由小到大的突变, 而DPMI没有发生突变; 对于冬季风, 均出现减弱—增强相间的变化趋势, 且ZPMI在年增强趋势更显著。

3.3 高原季风与降水和气温相关分析

一个合理的季风指数不仅能够反映季风环流特征, 而且要能解释与之相关的天气现象 ()。因此, 下面主要探讨高原夏季风指数与同期高原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从ZPMI指数与同期高原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 () 可看出, 高原主体区域夏季降水与高原夏季风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正相关中心位于那曲及其邻近区域, 正相关中心数值高达0.77, 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负相关区域主要位于高原西北部地区。这表明当高原夏季风增强 (减弱) 时, 高原主体尤其是那曲及其邻近区域的降水量可能偏大 (小), 高原西北部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偏小 (大)。高原主体 (30°-35°N, 85°-102°E) 范围内TPMI指数与同期高原夏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 正相关中心数值为0.70;负相关区域主要位于高原西部地区 ()。对于DPMI指数 (), 相比ZPMI和TPMI, 正相关区域显著缩小, 正相关中心数值为0.64。对于QPMI指数 (), 其相关分布特征与ZPMI类似, 只不过正相关中心更靠近高原北部区域, 正相关中心数值为0.73。可以发现, 从风场角度出发定义的高原夏季风指数 (ZPMI, QPMI) 与高原夏季降水有更好的相关性, 其中ZPMI与高原夏季降水的相关性最好。

从高原夏季风指数与高原夏季气温的相关分布 () 可以看出, 4个夏季风指数呈现相似的相关分布, 高原主体部分为正相关分布区域, 负相关区域主要位于高原西部边缘地区。其中, TPMI指数与气温的相关最好, 正相关中心数值高达0.74。这表明当高原夏季风增强 (减弱) 时, 高原主体的气温可能升高 (降低), 高原西侧边缘地区的气温可能降低 (升高)。

图 5 年高原夏季风指数与夏季2 m气温的相关分布 其余说明同 Figure 5

通过对比不同高原夏季风指数与同期高原降水与气温的相关分布可知, 其空间分布型均呈现出中部、东部为正相关, 西部边缘地区为负相关。这表明在强季风年, 高原中、东 (西) 部降水多 (少), 气温高 (低); 而弱季风年, 则与之相反。这与提出的结论一致。对于其可能的物理机制, 指出在强 (弱) 高原季风年, 高原上空出现异常气旋 (反气旋) 性环流, 导致高原上出现异常的上升 (下沉) 运动; 西南 (西北) 气流控制了高原及其邻近区域, 更多 (少) 的水汽到达高原; 这些因素使得高原中部和东部 (西部) 呈现降水多 (少)、气温高 (低) 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而言, ZPMI夏季风指数能有效的表征高原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4 高原晚春土壤湿度与夏季风之间的相关分析

中纬度陆地地区以及中国区域的土壤湿度异常一般能持续1~2.5个月, 且异常持续时间呈现西北长、东南短的分布趋势 (; ), 而高原地区冬季土壤冻结, 为此, 下面主要研究高原晚春 (4-5月) 土壤湿度与夏季风 (6-8月) 之间的联系。从本文所定义的高原夏季风指数 (PSMI) 与晚春土壤湿度的相关分布 () 可以看出, 高原晚春7 cm () 土壤湿度与高原夏季风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 通过0.10显著性水平检验, 正相关区分布在高原中部以及东部地区, 正相关中心位于高原东北部以及东部边缘地区; 显著负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原西部地区。这表明当高原中部、东部土壤湿度偏大, 西部土壤湿度偏小时, 高原夏季风可能偏强; 反之, 当高原中部、东部土壤湿度偏小, 西部土壤湿度偏大时, 高原夏季风偏弱的可能性偏大。高原夏季风指数与高原晚春21 cm ()、72 cm () 和189 cm () 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布与7 cm的结果相似, 但其中72 cm、189 cm显著负相关区域的范围明显减小, 而显著正相关区域的范围明显增大。高原地区不同层次土壤湿度的分布特征不同, 土壤水分含量的垂直变化与局地下垫面条件、植被覆盖、海拔等因素密切相关, 上述现象可能与高原不同区域的土壤湿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有关 ()。

为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晚春土壤湿度与高原夏季风之间的联系, 从中选取正相关通过0.10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区域 (36°N-38°N, 92°E-102°E), 即高原东北部地区, 以及负相关通过0.10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区域 (30°N-36°N, 75°E-85°E), 即高原西部地区, 计算这两个区域平均的晚春土壤湿度。分析高原东北部、西部地区年晚春土壤湿度的标准化时间序列和高原夏季风指数 (PSMI) 的标准化时间序列, 可以发现高原东北部区域土壤湿度和PSMI指数的年际变化 () 基本一致, 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0(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而高原西部地区土壤湿度和PSMI指数 () 的相关系数为-0.52(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两者的年际变化基本相反, 进一步证实了高原地区前期土壤湿度对高原夏季风异常的显著影响。

许多研究 (; ; ) 揭示了湿 (干) 的土壤使局地地表气温偏低 (高), 导致异常的下沉 (上升) 运动。高原西部晚春的土壤湿度异常可能起着以上所提及的作用, 进而导致后期高原季风的异常。研究表明夏季高原主体东部与其以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热力差异, 且此热力差异与高原夏季风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前期高原东北部和西南部的晚春土壤湿度异常会导致后期夏季高原主体东部与其以北地区存在显著的热力差异, 进而引起高原夏季风的异常变化。高原季风的异常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土壤湿度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 土壤湿度异常通过影响地表蒸发、改变地表对大气的加热等对大气环流和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土壤湿度异常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不同纬度带的土壤湿度对后期降水和气温产生影响的时间尺度不同, 对相应地区的大气状态有较大的影响 ()。高原晚春土壤湿度可以通过影响地表反照率、热容量以及感热、潜热交换等而改变高原热状况和热性质, 对高原地区的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产生影响, 进而改变后期的大气环流形势, 南亚高压的强弱和位置的变化等, 使得高原夏季风的强弱和影响区域发生变化。

利用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基于高原季风的风场特征, 构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高原季风新指数 (ZPMI), 据此分析了青藏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 并初步探讨了青藏高原春季 (4-5月) 土壤湿度与高原夏季风的关系,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根据高原季风风场特征, 定义550 hPa高原南北两侧平均的纬向风距平之差的标准化值与高原东西两侧平均的经向风距平之差的标准化值之和为ZPMI指数。该指数能有效的表征高原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即:在强季风年, 高原中、东 (西) 部降水多 (少), 气温高 (低); 而弱季风年, 则与之相反。

(2) 对比分析ZPMI与TPMI、DPMI的年变化特征, 发现TPMI反映的高原夏季风爆发和撤退的时间较TPMI、DPMI提前1~2个月左右, ZPMI能更好的表征高原降水的年以及年际变化特征。其冬、夏季风指数具有相似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且夏季风增强的趋势更显著。

(3) 冬、夏季风指数的Mann-Kendal突变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对高原夏季风而言, ZPMI、TPMI、QPMI分别在1998、2002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 趋势由减弱转变为增强, 而DPMI没有突变年; 对于冬季风, 均出现减弱—增强相间的变化趋势, ZPMI在年的增强趋势更显著。

(4) 初步探讨了高原春季 (4-5月) 土壤湿度与高原夏季风之间的相关关系, 发现4-5月高原土壤湿度与高原夏季风存在显著的相关, 当4-5月高原中部、东部土壤湿度偏大, 西部土壤湿度偏小时, 高原夏季风可能偏强, 反之亦然。

本文只是初步探讨了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风之间的关系, 关于其相互影响机理和大气环流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致谢 感谢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 提供了风场、高度场等再分析数据的下载; 感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兰州分中心对本课题 (项目) 的支持。

何金海 徐海明 王黎娟 祁莉 朱志伟 马静 罗京佳

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建校60年来季风研究的主要历程以及在亚洲季风,特别是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美季风合作、中日季风合作和“南海季风试验”3次国际季风合作研究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南信大季风研究团队的组建和壮大,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团队首先揭示了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环流的差异,提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明确概念;发现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建立独立并早于南海夏季风;揭示了“亚澳大陆桥”是北半球春季亚洲季风区对流最活跃的地区,其对流的建立和推进对东亚夏季风的建立至关重要;较早开展了东亚季风区季节内振荡北传特征和机制的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东亚季风区延伸期预报。这些创新性成果的取得为季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南信大秉承“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推动了季风研究。作为国际季风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南信大季风研究团队将始终坚守季风研究阵地,不断深化季风理论认识、提升季风预测水平。

关键词 亚洲季风;南海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梅雨;季节内振荡

季风,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话题。“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了对季风的描绘。夏季盛行偏南风,带来珍贵雨水;冬季盛行偏北风,送来纷飞大雪。我国地处亚洲季风区,天气气候深受季风活动影响,季风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中国的季风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所以大气科学学科为特色的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为季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信大已走过60个春秋,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学校创立初期,重基础,强实践,以高水平为目标,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开拓进取,形成了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科研工作得到快速而长足的发展。在朱乾根教授的带领下,学校着力开展了季风研究。在进行国内季风合作研究的同时,我校季风团队也开展了国际领域的合作,可以说,季风研究团队是在3次国际季风合作中成长起来的。

1983—1993年开展了中美季风合作研究,期间共举行了5次研讨会。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确立了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984年,何金海完成访学任务回国后就立即加入了朱乾根教授的季风研究团队,潜心开展季风研究。1985年6月,第二次专题讨论会在美国加州蒙特雷市召开,朱乾根教授做了题为“印度季风与东亚季风的环流差异”的报告,首次阐明了东亚季风的独特特征。第三次专题讨论会于1987年6月在昆明举办,会议成立了技术组,陶诗言先生任总顾问,朱乾根教授任技术组副组长。会上,朱乾根和何金海分别做了学术报告,朱乾根教授介绍了低频振荡能量平衡方面的研究工作,何金海则介绍了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指出了低频振荡传播的复杂性,特别在东亚地区存在明显的经向传播。1989年,第四次专题讨论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何金海做了题为“南半球澳大利亚低频冷空气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会议讨论了中美季风合作取得的亮点成果,并对未来几年的季风研究进行了展望。1993年6月,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图1),此次会议盛况空前,除了总结了此次季风合作的主要成果,还专门讨论了拟开展的南海夏季风试验,明确了该试验的科学目的和研究内容。

1993—1999年的中日季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季风研究。何金海任专家组成员和技术组副组长。期间,朱乾根和何金海两次访问日本气象研究所,日方的Murakami教授到我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双方在《热带气象学报》(中、英版)上合作发表了题为《TBB资料揭示的亚澳季风区季节转换及亚洲夏季风建立的特征》的学术论文(何金海等,1996a),合作主编出版了《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论文集(何金海等,1996b)。上述论文指出,4月苏门答腊对流中心沿“亚澳大陆桥”的系统性移动导致中南半岛对流活跃,进而触发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夏季风的建立。

1999年3月,第七次中日工作组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合作研究科学成果评述”,总结了双方合作取得的亮点成果,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和分析、环境条件和积雪(冰)对亚洲季风循环的影响、大尺度季风状况和降水分析、季风数值试验研究以及东亚季风区水分平衡等。

1996—2002年,我国与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七国合作开展了以丁一汇和李崇银为首席科学家的南海季风试验。何金海任专家组成员和第一课题组组长。外场观测期间,成功观测到了南海北部的早期季风爆发、全面爆发和季风气流北推至江南和长江流域的过程,以及季风爆发和对流发展过程中多个对流系统的演变生命史。南海季风试验催生了多个涉及南海季风的建立和季节进程等方面的新理论,推进了东亚季风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深化了对东亚热带季风本质与变化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总结和验证了多种南海夏季风指数的应用,为东亚夏季风的业务监测和预报提供了量化依据。

三次国际季风合作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也直接或间接促成了我校季风团队三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995年,“东亚季风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年,“中南半岛地区热力特征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和机理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由何金海领衔完成的“东亚季风多尺度变率与我国旱涝机理研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随着三次国际季风合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季风研究团队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勇于攻坚、敢于创新的学者。他们与国内外季风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建立独立并早于南海夏季風,由此提出我国汛期应以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及其雨带的建立为标志,并就东亚副热带季风的若干问题举办了全国研讨会(图2);发现东亚季风雨带推进过程存在“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重要现象;揭示了“亚澳大陆桥”是北半球春季亚洲季风区对流最活跃的地区,其对流的建立和推进与东亚夏季风建立关系密切,等等。这些创新性科研成果大力推动了季风研究的发展,也为我国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自2006年以来,我校全面推进开放办学、联合办学,广招天下英才,先后引进了包括罗斯贝奖章获得者王斌教授、国际知名季风专家李天明教授在内的多位在季风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这些专家的加盟为季风研究带来了新的学术思想,活跃了学术氛围,培育了一批年轻英才,推动了季风研究。

毫无疑问,南信大季风研究团队是国际季风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建校以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以下我们就这些成果进行简要回顾,热烈庆祝南信大建校60周年。

我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牧业、森林与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和海岸带等等。本研究室定位于气候变化的基础前沿研究,面向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知识创新时期对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的新要求,坚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培养杰出人才,建设优秀团队。几十年来,科技工作者在高原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气候数值模拟、气候灾害、气候预测等前沿研究领域,开展关键性、前瞻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在高原陆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占据了制高点,成为此领域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实验室。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为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作为气候和气候变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应用研发基地,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国家气候和环境外交提供技术保障。

研究室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技部-日本科技厅合作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省部级等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本研究室现有高中级科研人员12人,研究生35人。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研究室收获了一批创新型研究成果,培养了若干优秀人才,建立了具备一定水平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先进仪器设备,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研究水平高、学科搭配和年龄梯度合理的科研队伍,加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目前研究室已逐步成为代表国内相应领域的科研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室主任: 范广洲 教授

研究室工作人员: 巩远发、王 磊、贾志军、韩 琳、王 伟、冯鑫媛、毛文书、华 维、朱丽华、 王 超、曾胜兰、李谢辉

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及气候数值模拟、气候灾害及气候预测

(一)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热源结构和振荡特征及其传播和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计划专题“西藏高原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观测研究”、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局校合作项目“西藏近40年植被物候资料恢复重建研究” 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近10年来本方向持续开展了高原陆面过程与区域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研究,在高原植被、高原热源等高原陆面过程与区域气温、降水和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是该学科数十年长期积累的结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理论认识,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数值模拟及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该方向以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为研究重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1)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近20年来高原植被主要呈现逐渐好转的特征。高原植被的演变主要受高原气温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前期(冬季、春季)植被变化,对高原地区、西南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等后期(春季、夏季)的气温降水有较为明显的影响。(2)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的变化对西北东部降水的影响。青藏高原夏季大气热源垂直结构的变化对西北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少)有重要的影响,在西北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年和降水偏少年,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源结构和垂直环流有显著的差异。(3)基于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确定出不同季节的地表粗糙度;计算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关于高原地面动量和热量总体输送系数,地面动量、感热和蒸发潜热通量和地面热源强度的最新结果;以合成分析法研究了上述地面物理量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讨论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与高原季风的联系以及高原积雪异常对高原地面加热作用的影响。(4)西藏近40年植被物候资料恢复重建研究。采用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近40年历史气候资料和植被物候资料的重建工作,分析了西藏年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到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大蒜和南木林县马玲薯农业气候资源种植业区划精细图集一套。

(二)气候变化及气候数值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征地质时期和现代东亚季风-水文-生态相互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淮梅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亚高压对长江上游川渝地区旱涝灾害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洲季风区大气低频热源的年际变化与我国旱涝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及中高纬度环流系统对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在东亚季风区季节内振荡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气象局行业专项“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多模式比较研究” 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方向国内较早开展了气候变化研究及气候数值模式应用,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其中在高原陆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机理模拟研究、数值模式应用及改进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研究室已成为我国西部最重要的气候数值模拟研发基地之一。

该方向以区域气候变化及气候数值模拟为重点,形成了具有重要学术层次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1)大气热源<Q1>ISO变化对我国江淮“梅雨”影响的机制。西北太平洋中部副热带地区和赤道到我国南海南部地区的<Q1>ISO扰动信号在4月底到5月初突然激发(加强),并向西和向北传播到江淮流域汇合,可能是江淮“梅雨”触发的机制之一。(2)夏半年青藏高原“湿池”及水汽输送。对流层中层的青藏高原上空,夏半年是一个明显的大气水汽含量高中心,“湿池”特征非常显著。7-8月高原“湿池”特征最为显著,主要有三个水汽含量的大值区,高原西南部、东南部和高原南侧。(3)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在东亚季风区季节内振荡研究中的应用。首先对气象要素场分别进行南北分解和东西分解,之后通过统计分析和动力诊断,研究东亚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现象,特别是江淮流域洪涝发生时不同分量场上季节内振荡信号对其的影响及各分量之间的联系。(4)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有显著影响。青藏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严重减少,会导致高原及四川盆地地表温度明显上升,高原及其周围大片地区夏季降水减少。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增加后,高原及周围地表有较强烈降温,高原大部夏季降水增加,中国东半部大部分区域夏季降水增加。

(三)气候灾害与气候预测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预测业务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气温和降水极端事件及其不均匀增暖的联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行业专项“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近二十年来,本方向从对灾害性气候的形成机理入手,对气候灾害的特征、形成原理、预测预报、监测评估及防灾减灾业务系统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该方向成果在全国多省气象部门业务运行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方向以气候灾害与气候预测为研究重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1)气候模式预报能力评估检验。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现有大气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针对延伸期不同预报对象,研究气候模式对未来10-30天内以5天平均气象要素为对象的趋势预报方法,气候模式对持续性异常事件发生概率和时空分布特征模拟能力的评估检验,气候模式对延伸期持续性异常天气过程模拟能力的评估检验。(2)外源强迫和初始值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作用。利用Lorenz 系统,研究了外源强迫和初始值在短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外源强迫的大小, 对气候系统的长期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短期气候预测中, 应该根据外源强迫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 采取不同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3)针对黄淮海、西南两个重点区域主要的农业生态类型,研究气象干旱与两个区域主要农业干旱的关系,利用致灾过程的观测研究和干旱持续时间的预测结果,并结合卫星遥感、GIS、地面观测、作物模型等信息,研究两个重点区域干旱对其主要农作物影响的风险评估。(4)川渝盆地夏季旱涝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在川渝盆地西部多雨年,500hPa高度上北半球欧亚地区两脊一槽型环流发展,孟加拉湾的低气压有利于水汽从西南方向输送到我国,同时南亚高压西部增强。而在川渝盆地东部多雨年,东亚高纬度地区经向环流有利于我国东部冷空气南下,配合副热带高压西伸,南亚高压东部减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源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