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3大毁灭者1战友招募怎么加好友

  当1914年8月4日,假如有人在欧洲的街头大喊“战争”,其迎来必将是潮水般的、兴高采烈的欢呼。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场战争结束近100年后,以此为背景的游戏——《战地1》,也在玩家当中收获了类似的回声。作为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一战带来的悲剧影响持续至今,但无可否认,这场战争也是射击游戏的绝佳舞台,而连缀其中的诸多战役,则为这个舞台充当了不同色调的背景和幕布。正是这些元素的存在,让关于杀戮的暴力艺术被演绎到了极致。

  根据已经公布的情报,本期“讲武堂”的中心正是《战地1》中相关战役的历史背景。随着更多消息公布,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做出补充。

无畏舰、海滩、血腥登陆:加里波利战役,

  作为本作最早的剧透信息,《战地》官方Twitter曾“奥马哈海滩”的截图旁做了这样的评论:“还记得《战地1942》中强行登陆海滩的场景?”尽管随后被误读为《战地》将回归二战,但事实证明,其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一战中最著名的登陆战——加里波利,将在游戏中举足轻重。不仅如此,从截图中,玩家们也确认,至少一张地图以这场战役为素材打造。

原以为是回归二战,实际竟然是……

  在这场战役之前,德军进攻,英军和法军防御,直到日渐高昂的伤亡,令双方转入了“堑壕对堑壕”的局面。因此,协约国将目光投向了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加里波利半岛——对困境中的协约国来说,这片土地的意义显而易见。控制了此处就能逼近君士坦丁堡,进而摧毁奥斯曼帝国,并将更多协约国军队从中东和高加索解放出来。

《战地1》早期公布的截图之一,其远方的海岸线和加里波利半岛的海岸线有着惊人的重合

  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是62岁的英军上将伊恩·汉密尔顿,他出生于希腊的科孚岛,以擅长写作诗歌著称,但这位将军的思路依旧停留在19世纪,更像是一位文学家而非现代军事家。不仅如此,其对战场的了解更是令人咋舌:其全部信息来自一本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操典、一张不完善的战区地图和一本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在一连串代价不菲的海军炮击之后,他猜测,部队在登陆后将不会遭遇激烈抵抗:1915年4月25日,协约国士兵蜂拥着登上了一片荒凉而寂静的海滩。

1915年,协约国在加里波利半岛的登陆场,附近的山丘上可见无数密集的掩体和阵地

  在和平时期,从这些海滩出发,只需要步行一天一夜就可以抵达君士坦丁堡。但随着协约国军队从滩头攻入内陆,他们却遭遇了激烈抵抗。在投入战斗的土耳其部队中,就有精锐的第19师,它的指挥官是著名的穆斯塔法·凯末尔。

  “我不是命令你们去作战,而是命令你们去死!”凯末尔在演讲中这样告诫他的下属,尽管这道命令足够冷血和绝望,但第19师的官兵坚决执行了它,许多部队在阵地上战斗到最后一刻。同时,德国-土耳其联军的指挥官冯·桑德斯也接到了警报,他迅速派出7万兵力赶赴海滩。从居高临下的阵地中,防御者开始向进攻者倾泻绵密的弹雨。

  一位参加战役的幸存者写道:“海水像急流般泛起泡沫,随处可见鲜红的水花泛起。当这些泡沫散去时,海面忽然变得像水晶一样透明,透过水面,可以看到队形整齐、身穿军服的阵亡士兵——它们就像纪念碑上的雕像一样,昭示着战斗的恐怖和惨烈。”在5月上旬,协约国又不得不将另外5个师派往了半岛,这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损失,一方面也是为了执行汉密尔顿的计划。

1915年夏季,一次战斗结束后,协约国军人在战场上收殓双方阵亡者的尸体

  这份计划的核心是发动第二次登陆,进而从侧翼完全包抄土耳其军队。然而,就和历史上其它失败的计划一样,它从一开始就高估了行动的突然性,并完全无视了敌军可能做出的反应。当1915年8月6日、协约国军队在苏夫拉湾大举登陆时,他们很快遭遇了土耳其人的阻击。随后几天里,前线僵持不下,而土耳其人的增援则不断海滩靠近。8月10日清晨,整整3万名土耳其士兵呼喊着跃出了战壕。英国人约翰·梅斯菲尔德后来写道:“他们以庞大的集群进攻过来……机枪喷吐着火舌……接着是一连串用匕首、石头和牙齿的近距离混战……阵亡者的尸体像稻草一样散落在战场上,它们在阳光下腐烂和变质。”这些尸体就像是无数丑陋的符号,标志着加里波利战役从对攻转入了僵持。

随着局势转入僵持,双方都在半岛附近修建了一系列工事,由于附近没有道路,因此协约国只能依赖骡子运送弹药和物资

  此时,协约国已经派出了超过50万人,但只占领了若干悬崖和海滩,而在另一面,英国政府对汉密尔顿的无能感到失望,他们派出查尔斯·门罗将军接替了他的职务。在上任后,这位新指挥官发现,前线的局面已经非常绝望:部队被困在狭长的登陆场中,忍受着炮击、冷枪和机枪扫射,数万人患上了冻疮和战壕足,官兵们因为补给不济垂头丧气。当12月,他最终下令撤退时,大多数人都欢迎这个决定,当然,这个决定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假如土耳其人在后方穷追不舍,登陆部队将很有可能全军覆灭。

  感谢事无巨细的准备,这一幕最终没有发生。历史学家杰克·雷恩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

  “按照上船地点的远近,每个旅都被安排了不同的撤退时间。在接到命令后,各个大部队往往会被分成无数个6人到12人组成的小队,进而排成一列越过几十条堑壕和沟渠……没有灯火,也不准吸烟,沙袋铺成的路面掩盖了士兵们的脚步声……而土耳其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继续向空空如也的堑壕发射炮弹。”

一名准备撤离加里波利的士兵向战友的坟墓告别

  尽管撤退异常成功,但它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加里波利战役是一战协约国代价最高的军事行动,他们付出了超过25万人的代价,而唯一取得的成果,就是占领了几个毫无价值的立足点。不仅如此,为了击败土耳其帝国,政治家们不得不转而开辟新的战场,比如遥远的中东。为此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阿拉伯的劳伦斯”,当1917年、他的同胞正在堑壕中忍受枪林弹雨时,这位28岁的考古系毕业生,正和一群游牧民一道,在沙漠中等待袭击土耳其人的军列。

战马、列车、大漠:“阿拉伯的劳伦斯”与中东战役

  这也是《战地1》为我们展现的景象:战马、列车、大漠,仅上述元素就足以让玩家热血沸腾,而当90多年前,人们面对相关报道浮想联翩时,想必也有着类似的感受。无可否认,劳伦斯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在一位英国人的带领下,成千上万的阿拉伯战士走出了世代居住的沙漠,为自由、复仇和荣誉而战——但从另一个角度,这一故事也是“造神运动”的产物,通过描绘一战中看似充满诗意的一面,人们很容易忘记它的血腥残酷。

无论历史还是游戏中,一战的阿拉伯战场都拥有让公众浮想联翩的众多因素

  在当年被战火波及的众多地区中,欧洲显然不是这种神话的温床,因为这里只有连绵的堑壕和腐烂的尸体,但阿拉伯半岛则不同,这里有身着长袍的武士、招展的旗帜和浩瀚的沙漠——它们都唤起了公众对“英雄主义”的怀念。在1962年、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上映后,这场造神运动更被推到了顶峰。然而,真实的阿拉伯战场却和人们的想象的完全不同,这里甚至很少有连绵起伏的沙漠,只有碎石遍布的荒原和连绵无尽的山丘。这些都让战斗变得格外艰巨。尽管有工业革命作后盾,但在当地作战的军队仍要服从于一个事实:荒漠可以瞬间将他们埋葬。复杂的政治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列强被迫就地寻找代理人。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照

  在一战期间,这些“代理人”就是阿拉伯酋长侯赛因和他的儿子们,作为游牧民的后代,他们和土耳其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在英国政府的鼓动下,1916年,一场大起义如旋风般爆发了,占领军措手不及,然而,随着战争持续,起义也愈发显得混乱和无力。

  就在旗开得胜之后,阿拉伯人将目光转向了城市,但在正规战方面,这些部落战士完全无法和正规军对抗,不仅如此,土耳其人还带来了机枪、榴弹炮和双翼飞机——短短几个月内,起义队伍就陷入了四分五裂。

参与阿拉伯起义的部落战士,相较阵地战,他们更擅长以游击战的形式打击土耳其军队;而缺乏有效的领导,则令他们的战斗力一度大打折扣

  这种混乱在劳伦斯到达前到达了高潮。面对一队土耳其骑兵的攻击,部落武装在几天内就损失了3000人,而在这些损失当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阵亡和受伤,其中大部分成员只是带着武器和战利品从营地逃走了——但劳伦斯并不害怕逆境。1901年,牛津男子学校的校长曾这样评价劳伦斯:“冒险性很强……经常表现出超乎年龄的克制……意志坚定。”不仅如此,他早熟的一面还体现在对知识的渴求上,当同伴们仍然在阅读《圣经》和各种小说时,他已经开始阅读最专业的历史书籍。

  1909年,劳伦斯凭借优异的成绩从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随后立刻前往叙利亚参与对当地遗址的考古挖掘。但他来到当地之后,不久便发现,自己对当地人的兴趣远远大于考古本身。晚上,他经常在营地的篝火旁和工人们待在一起,从小道消息一直聊到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结构,这些都给劳伦斯带来了丰富的认识和经验。

身着当地服装的托马斯·劳伦斯

  1915年,劳伦斯被英军征召,成为驻扎在开罗的一名参谋军官。在他的同僚眼中,阿拉伯人毫无组织和纪律性,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劳伦斯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他认为,阿拉伯人是天生的游击队员,唯一需要的只是一位强有力的领袖——这位领袖将刺激他们、威胁他们,进而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战斗——1916年10月23日,劳伦斯确定找到了这个“给起义带来荣光的人”,这个人就是侯赛因的第三个儿子——费萨尔亲王。

  在劳伦斯和英国政府考虑的候选人中,费萨尔不是唯一的人选,也不是最有竞争力的一个。但和父亲、众多兄弟和其它军阀不同,费萨尔脑海中始终存在一个宏伟的想法:这就是将纷争中的部落联合起来,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而将土耳其人彻底赶出中东。在劳伦斯的呼吁下,英国人为费萨尔送来了枪支、火炮和弹药,而作为实现这个设想的第一步,劳伦斯和费萨尔开始向北方重镇——亚喀巴前进。

费萨尔亲王(前方着长袍者),他后来短暂地成为叙利亚国王,但迅速被法国人驱逐

  在沿途,他们忍受经着热风和沙尘暴的折磨,以粗面包和倒毙的骆驼为食。一路上劳伦斯穿着一身长袍,向各个部落兜售着“阿拉伯国家”的理想,这让费萨尔最终建立了一支上万人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亚喀巴的轮廓在地平线上清晰可见,但土耳其方面也开始调集援军,一场恶战似乎无法避免。然而,发生在城外的战斗却成了一战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500多名土耳其正规军被350名骑骆驼的部落战士击败,他们中有近400人被俘,其余则向北狼狈逃窜。

艺术画:劳伦斯和部落战士攻占亚喀巴郊外的土耳其军队阵地,他发动的这次袭击,不仅击败了数量占优的当地驻军,还令阿拉伯人获得了一个优良港口

  随着亚喀巴的占领,劳伦斯打开了通往叙利亚的大门,费萨尔的梦想离实现也只有一步之遥,但就在此时,英国和法国却抛弃了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承诺,私下计划着对中东地区进行瓜分和占领。劳伦斯对这些一无所知,他依旧和部落战士们并肩行动,此时的土耳其军队士气低落,只是因为一条补给线,他们才能垂死挣扎——这条补给线就是汉志铁路。

  作为当时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现代化铁路,汉志铁路于1900年开始兴建,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麦地那,其建造目的名义上是为了方便穆斯林去麦加朝觐,但其军事意义要远比宗教意义更为深远:通过这条铁路,土耳其人可以将军队部署到中东各地,但其绵延超过了1000公里,这使它变得极易遭到攻击。

《战地1》中的汉志铁路

  这也是本节开头的一幕,它也在《战地1》的预告片中出现:在叙利亚附近的荒原上,劳伦斯耐心等待着地平线上的黑烟,只是,在现实中,他们并不会挥舞着马刀发起冲击——此时的他们装备精良,拥有机枪和TNT炸药。从1917年9月到1918年初,他们在叙利亚大举行动,平均每周都有一列土耳其列车被摧毁,正如劳伦斯本人的描述:“一声骇人的巨响,铁路从眼前消失,紧接着喷出一阵黑色的尘土和烟柱,足有60米高,60米宽。”与之一道支离破碎的,还有土耳其在中东超过500年的经营和努力——1918年10月,劳伦斯和费萨尔并肩作为胜利者进入了大马士革。

  同一个月,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停战协定。然而,此时,劳伦斯的事业却接连遭到打击: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公布了先前列强瓜分中东的秘密协定。劳伦斯得知此事,感到自己被政治家们出卖了,并为把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引错了方向而倍感后悔。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劳伦斯与费萨尔一道前往巴黎,为争取阿拉伯国家独立做最后的努力,但他这些努力的结果都是徒劳无功。在巴黎和会之后,法国控制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控制了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这实际是对先前所有许诺的背叛。从那以后,阿拉伯人彻底放弃了对“国际公理”的相信,所有的期待也被转化成了仇视。这种态度被一代代的统治者们继承和操纵,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对身在一线的执行者——劳伦斯,他无疑曾试图抵制这一幕,但在国际博弈这个“大棋局”面前,他的努力将注定毫无用处;而对幕后操纵的政治家们来说,他们从开始便抛弃了“公理”和“正义”,所有的行动只是为了一个目标——置对手于死地;高尚的口号更只是一个幌子,它吸引人们无条件地为它而战,劳伦斯和他的部落战士是如此,《战地1》封面的黑人士兵也是如此。

封面:美军第369步兵团——“哈勒姆的地狱战士”

  如果对1918年的局势做一个概述,它可以概括为:这场战争在摧毁帝国,也在走向结束。此时,俄罗斯已退出了战争,土耳其奄奄一息,奥匈帝国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德意志、不列颠和法国则在拉锯战中精疲力尽。这时,美国人走了进来,仅在1917年,他们就将80万名士兵派往了欧洲,同时抵达的还有惊人的装备和物资——而这些,正在影响战争成败的天平本身。

《战地1》的一个扩展包即以美军第369步兵团——“哈勒姆的地狱战士”为名

  在开赴前线的美军部队当中,有一支特殊的战斗力量——陆军第369步兵团,这个团的成员是来自纽约的黑人——他们后来被称为“哈勒姆的地狱战士”。该团由威廉·海沃德上校在1916年组建。按照当时的法律,其从成立伊始便遵守着种族隔离制度,其普通士兵全部是黑人,而白人则担任军官。即使如此,非议仍然此起彼伏,有人认为,将黑人招募为士兵是一种浪费。但海沃德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我不认为士兵天生存在优劣之别。”

  1917年12月,第369团在法国登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不是炮火纷飞的前线,而是风景如画的卢瓦尔河河口,在当地,他们修建道路、铺设铁轨、从港口装卸物资——这些“任务”其实更像是一种侮辱。军方当时的命令是:鉴于黑人在“智力上存在严重不足”,因此不能作为正规部队投入战斗——这激起了该团的集体反对,作为结果,1918年3月,第369步兵团被调往香槟地区,在法军的指挥下投入了作战。

美军第369步兵团成员在乘船前往法国期间的照片,他们最初没有承担战斗任务

  这种安排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经过四年战争,法国的兵员已经山穷水尽。不仅如此,由于当时法军从殖民地招募了大量黑人,因此其军队对黑人的歧视更少,指挥也更为得心应手。此时,战争恰好进入了一个微妙的阶段:随着俄罗斯退出战争,德国将部队从东线调往西线,以取得一次“决定性胜利”。

  在这样的局面下,第369步兵团被部署到了阿戈纳森林,按照传说,这里曾是邪恶巫师的藏身之所,但在一战期间,它留给交战方士兵的印象并不是恐怖,而是难以形容的艰苦。在整个夏天,阿戈纳森林几乎都在下雨,粘土路变得泥泞难行,车辆滑进沟渠,马匹摔倒,让每个士兵精疲力竭。此外就是持续不断的炮击和冷枪——它们每天都要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作为黑奴的后代,第369团似乎天生就拥有某种超常的适应能力:他们学会了忍耐,并且将阵地视为荣誉和生命,为更好地同德国人作战,他们装备了大量12毫米短管猎枪——它们在堑壕中威力巨大,让德国人甚至宣称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但协约国对这些抗议置之不理。

艺术画:第369步兵团进攻德军阵地

  1918年9月25日,第369步兵团奉命向德军发动进攻,这场进攻是协约国阿戈纳森林攻势的一部分,在这一天,上万名士兵冲出积水的堑壕,跨过了因炮击和暴雨而无法辨认的战线。第369步兵团的目标是一座名叫Séchault的村庄,敌人的交叉火力最初令他们寸步难行,不断有人阵亡和负伤。但在愤怒的驱使下,这些士兵还是潮水般地向德国人的阵地前进。大规模的肉搏战开始了,尽管这些黑人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但他们依然勇敢地用左轮手枪、手榴弹、最后用刺刀进行进攻。黑人士兵亨利·约翰逊和约瑟·罗伯茨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仍然击退了一支24人的德军巡逻队,其中约翰逊在肉搏战中用短刀砍死了至少4名德军,其它德国人则狼狈逃窜。当进攻结束的时候,第369团已经挺近了14千米,将友军部队抛在了身后,前面提到的、两名士兵都被授予了荣誉勋章,它也是当时美军的最高荣誉。

  1918年,团长海沃德在一封家信中写道:“这些士兵是我见过的最意志坚定的男人……他们不仅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还给那些怀疑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将他们称为‘哈勒姆的地狱战士’。”1919年2月17日,这些士兵从欧洲归来,在纽约第五大道进行了凯旋仪式,但光荣并非没有代价:1500名该团的士兵被永远埋葬在了欧洲大陆,幸存者则迟迟无法拥有和白人士兵一样的退伍待遇。不仅如此,美军中的种族隔离制度,以及对黑人士兵的歧视,直到二战结束还没有消散,虽然黑人组成的第369步兵团从没有丢失一处阵地,但离收获真正的尊重和荣誉,他们只是迈出了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

11月20日,由DICE开发、EA发行的《战地5》正式发售,这是在第一部作品《战地1942》推出后,“战地”系列时隔16年首次回归二战题材。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中诞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光被影视剧还原和重演,也在游戏中被频繁致敬,那个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的武器装备、形象迥异的各国军队令人印象深刻。可想而知,这次《战地5》除了面对老玩家,也会吸引许多对二战文化感兴趣的新人。

半年前,《战地5》公布的首支宣传片引起了大量的讨论,针对游戏性和机制改变的话题并不是重点,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倒是随处可见。

《战地5》首支官方宣传片

单纯按一支宣传片来看,在不到3分钟里,《战地5》中的载具、互动操作等新元素都被完整展现出来。可仔细看下来,除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手雷炸飞机”,宣传片里一闪而过的非裔空降兵、打扮像极了“奎爷”的光头战士、挥舞着板球拍和机械假肢的女兵,这些元素让许多玩家目瞪口呆。在二战主题下,这支风格混乱的宣传片显得有点“脱线”。

除了左侧的支援兵还算画风正常,剩下3个人简直充满槽点

宣传片中最大的“槽点”之一就是《战地5》所谓过于“政治正确”的人设。近几年来,欧美地区的各行各业都在担心有色人种和女性角色戏份不够,进而把不符合设定的角色硬塞进各种艺术作品里,这样倒是能避免遭到“政治不正确”的控诉,却会严重影响历史事实的还原度。

许多玩家认为,《战地5》是出于类似考虑才安排了黑人和女性出场,所以难免有些不爽,甚至有玩家发起请愿,要求EA将《战地5》打回重做。当然,EA就算多在乎玩家的反响,也不可能把《战地5》整个打回,比起玩家对史实的较真,EA恐怕更担心有关性别和种族歧视的控诉,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发起请愿的网友说:《战地5》在历史上是完全错误的,是对二战的嘲讽,也是对参战者的伤害

实际上,仅凭出现非裔士兵和女兵就说EA是“政治正确”,这并不公平,毕竟二战当中是有很多非裔士兵和女兵参战的。美军第92步兵师就有大量的黑人官兵出现在欧洲战场,苏联的女狙击手也贡献过出色的战绩。只是以上形象不是二战参战者的主流,也不太可能戴着假肢或身背武士刀。黑人和女性并不是不能出现在二战战场上,而是要出现得符合历史记载,安排得有理有据,这样才能不影响玩家的观感。

在《战地5》之前,“使命召唤”“英雄连”“红色管弦乐”等大量游戏都已经把二战中的经典战役演绎了无数次,如果还是让玩家们在奥马哈海滩冲锋陷阵,或躲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里瑟瑟发抖,多少会有些老调重弹的意思。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战地5》目前推出的3个单人剧情,把玩家的目光集中在了战争中不为人知的角落,讲述那些容易被人遗忘的小人物的战争历程。在这3个章节中,备受争议的非裔士兵和女兵的形象都作为章节主角出现。

单人剧情一共四个章节,目前只推出了三个


以下内容会包含对《战地5》本体剧情的大量剧透,请酌情阅读。

单人剧情第一章叫做“无旗英雄”,讲述了英国特别舟艇中队(SBS)组建之初的故事。二战期间,这支部队活跃在德军后方,通过偷袭机场和港口立下无数战功。这种小规模偷袭,破坏目标就撤退的战术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特种部队的拿手好戏。

对特别舟艇中队不了解也没关系,它的兄弟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特种空勤团(SAS)

“无旗英雄”的主角不是什么根正苗红的英雄,而是名叫比利·布里杰的英国小混混,因为抢劫银行未遂等罪行,他本应在监狱里度过余生。就在这时,一名叫做梅森的英国军官找到了他,希望他加入正在组建的特别舟艇中队。是继续待在不见天日的牢狱里,还是投身战火纷飞的杀戮场,比利选择了后者,再来一场命运的赌博。

章节中第一把可以拾取的武器是德利尔卡宾枪,这款英国武器非常适用于潜入作战,但出现在德国人的机场里非常违和

抢劫犯出身的比利擅长装配炸药,于是他的第一次任务就是和长官梅森一起潜入德军机场,引爆那里的轰炸机。后来,因为被提早发现,安放的炸药又没有按时爆炸,二人组遭到德军步兵和轰炸机的袭击。经过一番激战,轰炸机如数被毁,梅森身负重伤。于是章节第二部分,比利要孤身一人寻找医疗物资,同时炸毁另一座德军机场和其他小据点。

类似“精英怪”设定的德军喷火兵毫无新意,和《战地1》里的德军喷火兵几乎一模一样

除了潜行,章节第二部分还有一种更具挑战性的战斗方法,就是在机场里偷一架飞机,直接用它轰炸机场等目标。这种方法更适合熟悉“战地”系列的老玩家,尽管在尝试启动飞机时玩家会发现,比利其实根本不会开飞机。

这也许是DICE留给新玩家的好心提醒?

靠着现学现卖,比利成功炸毁机场,还找到了梅森需要的医疗物资,但撤退时遭遇了一场“第一滴血”式的防守战,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德军,比利跟梅森配合行动,就在两人快要抵挡不住时,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英军用猛烈的炮火赶走了德军,“无旗英雄”的故事到此结束。

作为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部队,英国特别舟艇中队早期被高度保密,这支孤军奋战在敌后的部队本应被刻画出一种敢死队的形象,但比利单枪匹马炸掉两个机场还毫发无损,并得到营救,这样的主角光环未必有点太过夸张,让人感觉DICE像是实在编不下去,就拿一个被用烂掉的圆满大结局生搬硬套过来。战场上犯错没有代价、第一次开飞机能大战八方、敌后遭遇围攻能凭空变出增援……“无旗英雄”的剧情之神,就算把主角改成憨豆,也会让人觉得毫无违和感。

频繁的逗趣和拌嘴,总有种PG-13的感觉在里面

如果说“无旗英雄”的问题出在虎头蛇尾,那么单人剧情第二章“北极之光”就直接把《战地5》的单人剧情拉到了“抗德神剧”的水平。

在“北极之光”的故事里,玩家要扮演一名来自挪威的反抗军女战士佐尔法伊格,穿越笼罩在寒冬中的重水工厂,解救她被困在工厂里的母亲。佐尔法伊格的故事源自1943年纳粹德国占领期间在挪威发生的真实事件——冈纳塞德行动。一批由英国情报机构特别行动处(SOE)派遣的挪威反抗军战士成功潜入重水工厂,最终粉碎了希特勒的核武梦。这个故事曾被改编成迷你剧《重水之战》,受到挪威观众的热烈欢迎。

反抗军战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北极之光”里的佐尔法伊格却是如此

“北极之光”中最吸引人的是挪威美丽的风景,极光照射在天空中的画面非常美妙,冰雪覆盖的挪威山地也很有感觉,通过滑雪来机动的方式颇具新意。剧情本身的取材也非常独特,母女之间的感情、侵略者和反抗者的对撞,这些元素凑在一起的“北极之光”本应非常精彩,可惜这一切设定都毁在了剧情生硬的起承转合上。


单人剧情让玩家能更细致地感受到游戏画面的美好

佐尔法伊格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拯救被囚禁在重水工厂里的战友艾斯瑞德,也就是她的母亲。经过一段漫长的潜行,佐尔法伊格孤身一人找到了母亲,但了解工厂秘密的母亲并不着急逃跑,而是和佐尔法伊格一起在工厂里搞起破坏。这时,德军的增援陆续赶到,来不及逃离的二人被围困在工厂外的吊桥上。情急之下,艾斯瑞德将获取的情报放到佐尔法伊格身上,把她推下吊桥,希望她继续破坏重水的大业。

佐尔法伊格的强悍堪比“古墓丽影”系列中的劳拉

大难不死的佐尔法伊格逃离了德军的巡逻,随后按照情报显示,逐个破坏掉了储藏在各处的重水。在最后一处储存重水的地堡里,佐尔法伊格看到了被捕的母亲。为了摧毁重水并营救母亲,佐尔法伊格沿着冰冻的海面对德军车队展开追击。

就当佐尔法伊格马上就要成功时,一艘潜艇突然出现在冰面上,佐尔法伊格被潜艇上的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眼看剩下的重水就要被运走,艾斯瑞德突然从一具德军尸体上拿起手榴弹,引爆了整艘潜艇。

比“手雷炸飞机”更雷人的恐怕就是“手雷炸潜艇”了吧

剧情至此,此前的母女感情线、雪地战斗以及对反抗军不屈不饶精神的烘托全部告吹。佐尔法伊格仅凭几句“坚持就是胜利”的“心灵鸡汤”,就能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击败大量追击自己的德军,如果说这是艺术加工,那么一个人骑着履带式摩托车追击一整个德军车队就只能说是“抗德神剧”的逻辑了。

在真实历史背景下,那些为了反抗纳粹德国牺牲的反抗军战士全都没有出现,仅凭一个佐尔法伊格就能摧毁所有核弹原料,这样的设定实在难以信服。剧情结束后,看着电脑屏幕上一本正经的黑白字幕,我不由得露出了“黑人问号脸”。

德军军官:“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要炸我的潜艇?”

第三章节“非裔步兵”同样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1944年8月,由于处于纳粹德国占领之下,无法招募本土士兵,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20个法属殖民地向法国提供了多达17万人的兵力。这些非裔士兵为解放法国付出了生命和鲜血,但骄傲的高卢人在战后却有意抹去了这些人的功绩。

故事一开始,年迈的非裔老兵德姆·西塞就是个申诉者,向世人诉说那段被遗忘的战争往事。

放在桌子上的红色帽子,是塞内加尔非裔士兵的标志之一

初次进入战场的德姆不满足于当个勤杂工,因为法军士兵(以白人形象出现)攻击受挫,德姆争取了到上战场的机会。一群塞内加尔人放下了手中的工兵铲,朝着德军炮兵阵地发起进攻并取得了小胜。

为了强调非裔步兵缺乏补给和物资支援,关卡中设置了捡起10种新武器的成就

初战告捷的德姆没有满足,反而想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带领弟兄们继续推进,收复法国的土地,结果人生地不熟的非裔士兵走散在森林中,一部分人被德军残忍虐杀,德姆也经历了九死一生才逃出丛林。

这场阵地战贡献了单人剧情中为数不多的大场面

逃出来的德姆仍想继续作战,他的同胞、另一位队伍的领导者伊德里萨则持反对意见,二人大吵一架。故事到这里当然不会因为伊德里萨的谨慎而结束,两人最终带着部队一直打到德军总部(游戏里的一座古堡的称呼)。因为实力悬殊,非裔步兵们损失惨重,为了拯救命悬一线的主角,伊德里萨也不幸阵亡。

故事的最后,德姆带领手下击败了德军,并和前来会师的法军官兵合影。多年以后,德姆发现自己和战友们已经被从历史中抹去……

在古堡的合影见证了非裔步兵曾经的付出

优秀的主题还是耐不住剧情推进的无力。一支毫无作战经验的部队为什么突然被委以重任,德姆不顾一切地突进造成大量队友阵亡,这是否应该引起反思,这些问题全都没交代,甚至在游戏中还出现了“手雷炸虎式坦克”这种不顾一切强行煽情的段落。

炸死虎式坦克的车组人员还说得通,炸到炮塔都飞了是什么意思


■美中不足的“半成品”

提起《战地5》,最多的关键词怕是“半成品”。除了多人对战模式还未完善,单人模式的一些缺陷也很容易让人失望。虽然故事的选择都很有新意,可3个章节的体验下来,并没有让人感到足够的震撼,二战的世界观和战场本来足够讲述很多故事,但整个单人剧情的内容还没有前作《战地1》多,细节上也是漏洞百出。如果不是DICE在单人剧情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只能说他们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这上面。

过场动画中的非裔士兵使用的是德国步枪,等到了实际作战中却全都变成英国步枪

如果说前两个章节主要描绘敌后作战,需要潜行还算说得通,那么明明是打阵地战的“非裔步兵”也要穿插一段莫名其妙的潜行就让人很难理解了。DICE始终在有意地引导玩家进行潜行,可玩家即使一路莽进,把敌人都杀光也照样不影响通关。如果不是为了成就,潜行的设定其实可有可无,重复套用这种玩法,让《战地5》的单人剧情的体验变得过度单薄。

就算不潜行,杀光所有敌人也可以完成任务

每次结束过场动画,玩家就要被直接扔在一个半开放的地图里自己摸索。每个需要摧毁的地点都相距较远,却从来没提示玩家可以开车机动,而开车被德军飞机发现后会遭遇轰炸,也得玩家自己被炸过之后才能恍然大悟。

原本为了多人对战时增进团队配合而减少的弹药量,在单人模式中居然没有增加,真的会有步枪兵在身上只带20发子弹吗

因为单人剧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讲述战争的“小场面”,从《战地5》的多人对战模式中体会到的战争氛围反而更过瘾。本作的多人模式添加了按T键修建工事、搭建补给站点和架设机枪等设定,在激烈的抢点战斗中,迎着敌人的炮火挖战壕、搭建工事的紧张感非常独特。

能够修建工事是这一作的特色

虽然“战地”系列从来没把主线剧情当做最侧重的部分,从《战地3》开始出现的单人剧情就都不算完善,最多只是光影和爆炸效果的展示秀,据说这次继续保留单人模式也只是因为“玩家喜欢”,但就算作为配菜,这也不是EA拿出半成品“上桌”的理由。

简单总结一下,《战地5》单人模式的3个章节在选题上还是比较优秀的,不为人知的战场角落和被历史湮没的小人物,这些形象有据可查,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政治正确”就生拉硬拽到游戏里,因此可以说,玩家们的有些吐槽并不太能站得住脚,只是选题的成功却碰到了失败的剧情和不符合现实的细节,造成了单人模式的整体观感不佳。

从《战地5》推出到现在,在无数反对声和质疑声中,也有许多玩家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这些单人模式,也不在乎武器装备、人物形象的写实,他们觉得不需要在游戏中寻找真实感。

单人模式里出现女兵和非裔士兵其实还算合理,多人模式这样就过于“网游感”了

的确,如果真的要在“真实”的问题上斤斤计较,恐怕硬核如“胜利之日”系列都不算合格。毕竟现实中有太多局限,在一款游戏里太过拟真要损失不少乐趣,就算像《失落的希望2》(本身是《战地2》的二战题材模组)那样大量还原“真实”,又可能因太硬核而变得过于冷门。所以,在目前的射击游戏中,“真实”的门槛其实已经被放宽了许多。好比机械臂和武士刀,如果这些元素出现在《战地5》后续推出的“火风暴”模式里,且背景被设定成科幻穿越而非写实,我相信大部分玩家都能接受。

以装备武器和兵力分配等元素高度还原历史而著称的《失落的希望2》,相比“战地”系列就冷门得多

既然选择把主题和内容朝着严肃的方向靠拢,那么掺杂在游戏中过度的艺术加工就一定难免受到玩家的口诛笔伐。特别是《战地5》延续了前作《战地1》的主题,通过揭露战争残酷来衬托出对和平的向往。这种以战反战的情绪如果没有真实感的帮衬,看上去就会非常荒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3大毁灭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