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00的所有整数相乘,在乘积末位连续0的个数规律的末尾有多少个零?

本站内容均为网络爬虫自动抓取的开放信息,如果相关页面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上方举报按钮进行举报。

当代中国田径训练的发展趋势_01随堂测验

当代中国田径训练的发展趋势_02随堂测验

田径运动的功能随堂测验

田径基础知识单元测验题

4、1896年现代奥林比克运动会开幕,

5、古希腊认为跑步可以使人聪明、强壮、健美。

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特点随堂测验

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田径运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单元测试

1、田径运动的基础训练阶段,一般在14至15岁。

2、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3、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分为引导训练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训练阶段。

4、撑杆跳高撑杆的改进经历了木杆、竹杆、玻璃纤维杆3个阶段。

5、当前田径运动发展的趋势是比赛机会日益增多,训练周期小型化、模块化、板块化。

6、随着体育运动飞速发展,比赛越来越商业化、运动员职业化趋势明显。

7、冰疗、理疗、冷热水浴都是有助于比来恢复的物理治疗手段。

8、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状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运动员能够接受大强度训练的物质保障。

9、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开始环节,科学选材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的选材加上科学的训练方法,是运动员成才的关键。

10、我国基层田径教练员整体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基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田径运动的力量训练随堂测验

田径运动的速度训练随堂测验

3、移动速度概念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身体重心唯一的速度,以单位时间内机体移动的距离为评定指标。

田径基本训练方法1-单元测验

4、最大力量的提高取决于运动员肌肉生理横断面的增加和肌肉的神经能力的改善。

5、动作速度概念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6、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及其对对手的分析为争取好的成绩或名次所采取的比赛方法。

7、心理训练它实际上是使运动员在心理上适应训练和比赛的一种训练任务。

8、身体训练是指发展力量、 、 、灵敏、协调和柔韧素质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内容随堂测验

2、技术训练分为分解技术训练和完整技术训练两部分。

3、身体训练是指发展力量、 耐力、灵敏、协调和柔韧素质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田径教学训练方法手段创新与发展随堂测验

3、瑞士球练习可以创造非稳定的环境促进肌肉功能恢复和发展关节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田径的基本训练方法2-单元测验

4、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指运用专门的训练手段完善和提高运动员专项技术所进行的训练过程。

5、恢复训练是指训练与比赛结束时,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消除生理和心理疲劳的训练。

6、心理训练它实际上是使运动员在心理上适应训练和比赛的一种训练任务。

7、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恢复训练和心理训练。

8、瑞士球也称为健身球,该运动最早起源于 。

跨栏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随堂测验

现代跨栏技术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2、跨栏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跳栏阶段、探索合理的过栏姿势阶段、对跨栏跑技术全面认识阶段。

3、当前,提高跨栏跑成绩不仅从缩短过栏时间上挖潜力,而且更重视下栏后的速度;表现出过栏与栏间跑的技术浑然体,跨栏周期速度快,节奏性强,体现了从跨栏向跑栏发展的趋势。

3、多哈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首次获得世锦赛决赛资格的中国队名将谢文骏获得第四。

4、2006年7月12日,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比赛中,奥运会冠军刘翔成功卫冕,并以12.88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12.91的世界纪录。

5、当前,在运动训练中更重视提高运动员 和跑跨、跨跑相结合的能力,大大缩小了跨与跑在动作外形、速度变化、肌肉用力转换等方面的差别。

6、跨栏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 、探索合理的过栏姿势阶段、对跨栏跑技术全面认识阶段。

1、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对跨栏跑运动及技术产生发展的理解。

跳远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随堂测验

1、跳远是世界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

2、现代跳远运动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动作组成。

3、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现代跳远技术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2、古代奥运会上就有跳远项目的比赛。

3、美国运动员鲍威尔把比蒙保持23年的跳远世界纪录改写为8.95米。

4、现代跳远运动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动作组成。

5、美国运动员鲍威尔把比蒙保持23年的跳远世界纪录改写为8.95米。

6、我国古代并没有跳远一词,与之相近的有拔距和 。

跳远基本技术动作随堂测验

3、优秀跳远运动员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主要表现为两种技术特征,一种是最后几步的步长相对缩短,步频明显加快,另一种是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

4、有些优秀运动员(如鲍威尔)为了更好地前伸双腿,甚至采取了上体稍后仰的动作。

跳远专项技术教学随堂测验

3、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准确踏板的概念,但又不过于拘束,可在起跳的地方画个起跳区。随着助跑的稳定和动作的熟练,逐渐缩小起跳区,使之接近起跳板的宽度。

跳远专项训练介绍随堂测验

1、助跑时为给准确的踏板创造条件,哪一个点是不应该注意的。
    C、对已确定的助跑距离,要根据变化的外界条件,如风力、风向、气温、助跑道的质地、比赛时间并结合自身状态,反复进行检査和调整,保证在比赛时准确地踏板。

3、跳远是运动员通过高速助跑和快速起跳创造尽可能远距离的水平跳跃项目。

4、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准确踏板的概念,但又不过于拘束,可在起跳的地方画个起跳区。随着助跑的稳定和动作的熟练,逐渐缩小起跳区,使之接近起跳板的宽度。

5、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 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

6、改进和提高完整跳远技术时,要对动作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注意结合个人特点改进技术,做到助跑与 连贯,跑得快,跑得准,跳得起。

跨栏的基本技术动作随堂测验

跨栏专项技术教学随堂测验

1、摆动腿技术要领为:抬、压、撑、趴。

2、跨栏跑整体技术中突出“跑跨”和“ "的动作衔接。

3、本课程介绍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形成轮廓、改进技术细节、 三个教学阶段。

跨栏专项训练介绍随堂测验

2、在初学者进行跨栏跑的基本动作练习和训练时,应把难度降至最低。

3、二级运动员训练时,在全面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跨栏跑技术,尤其是要初步形成良好的跨栏跑 。

3、二级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前提下,着重发展力量、速度和灵敏性;在全面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跨栏跑技术,尤其是要初步形成良好的跨栏跑节奏感。

4、当今跨栏跑技术发展的走向是动作快速、实用、简化;技术特征是注重跑速和全程节奏;整体技术中突出“跑跨”和“跨跑"的动作衔接;是以跑的概念去完成全程栏的技术动作。

5、是指从下栏着地点到过下一栏起跨点间的距离。

6、跨栏跑对初学者训练既要求学习和掌握动作,又要求全面发展 ,增强体质。

1、请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自身对跨栏跑技术的理解,谈一谈在该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三级到二级运动员掷标枪的训练较少采用大重量的杠铃练习和投掷重器械。

4、二级到一级运动员掷标枪技术训练应以完整技术练习为主,建立正确的完整技术动力定型。

标枪的基本技术动作随堂测验

1、掷标枪时应采用直线助跑,距离一般为25~35米。助跑动作要自然、流畅,节奏鲜明。

2、标枪出手后,运动员必须迅速阻止身体继续向前运动,此时,运动员右腿应及时向前跨出一步、降低身体重心,积极制动。

3、我们将掷标枪技术分为握持枪、助跑、 和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

标枪专项技术教学随堂测验

2、最后用力左支撑不好可能是因为最后一步支撑制动效果差表现为左腿支撑差,右腿过早前迈。

3、标枪技术教学中应突出强调的主要技术动作环节有: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沿标枪纵轴用力、助跑与投掷步的节奏及二者的衔接、 动作的形成、“鞭打”用力技术动作、稳定的左侧支撑等。

标枪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随堂测验

1、掷标枪是人体通过助跑和交叉、投掷步,使标枪产生一定的预先速度,然后利用身体肌肉的爆发力和鞭打用力技术将标枪掷出的一项体育运动。

2、1984年,民主德国运动员霍恩创造了 米的男子标枪世界纪录。

3、目前,正式比赛项目的男子标枪重 800 克,长260~270厘米;女子标枪重 克,长220~230厘米。

现代标枪技术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2、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上女子标枪运动员刘诗颖获得亚军,吕会会夺得铜牌,标志着我国女子标枪运动水平跻身世界最前列,并形成团队优势。

3、从掷标枪的技术和训练历史演变情况,可以将标枪运动的发展过程分为 个阶段。

跳高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随堂测验

2、正式把跳高列为体育项目,起始于英国。

3、我国跳高的全国纪录是男子2.39米,女子1.97米,分别是由朱建华和金玲创造的。

现代跳高技术发展趋势随堂测验

1、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背越式技术,并以2.24米夺得墨西哥城奥运会金牌。

2、1957年,我国优秀女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 1.76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田径史上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3、世界跳高运动水平的提高是通过增大起跳功率、加大腾起高度实现的,其途径是对人体极限运动能力的不断开发。

1、最早的跳高比赛大约在1700年,当时被列为体操项目进行比赛。

2、目前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米。

3、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 技术,并以2.24米夺得墨西哥城奥运会金牌。

4、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2.37米、 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破世界纪录。

5、提高跳高的过杆效率,既 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

跳高基本技术动作随堂测验

2、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跳跃的效果。

3、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是跳高完整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尤为重要。

跳高专项技术教学随堂测验

3、“以速度为中心”必须贯穿于跳高技术教学的全过程。

跳高专项训练介绍随堂测验

3、三级和二级跳高运动员训练的检查宜采用全面考核、 的方法。

3、跳高技术是由衔接紧密的几个技术环节所组成的,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

4、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类型分为速度型、幅度型(力量型)和速度-幅度型。

5、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大多采用 形曲线。

6、“以 为中心”必须贯穿于跳高技术教学的全过程。

36、“精讲多练”强调突出重点的讲解、通过反复多次练习获得动作技能。

37、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完整法和分解法,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解和示范。

38、兴趣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动机,意志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重要因素,先天的运动素质储备是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

39、2006年刘翔以12.87秒打破保持13年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再由美国选手梅里特于2012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12.80秒。

40、学生学习过栏技术强调:栏前尽量快跑、迅速放脚起跨;攻栏动作充分有力;加快两腿剪绞过栏速度;下栏着地快并与栏间跑衔接好;起跨和下栏着地都保持较高的身体支撑姿势。

41、跳高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根据过杆姿势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跳高技术。

42、背越式跳高起跳时,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起跳的垂直冲量通过身体重心,增加了垂直向上的效果,获得更高的起跳高度。

43、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44、运动员起跳脚踏上起跳板时,起跳腿与地面的角度大于70度。起跳脚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前约30-40厘米的位置。

45、挺身式跳远技术教学重点是空中技术动作。一般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

46、完整教学法是以完整动作的练习为主的教法;分解教学法是把完整技术合理分成若干部分,按各部分练习掌握动作,再逐渐连贯在一起最后掌握的技术。

47、产生技术错误动作的原因主要有对动作概念不清的理解错误、身体素质差,运动技能储备少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

48、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强调动作技术细节,指正学生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动作。

49、学生通过学习某个运动技能获得该项运动技术,前者是学习对象,后者是学习结果。

50、田径运动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技术,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发展运动素质、增强体质并进行德育、美育等的教育。

1、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一谈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结合所学的竞赛规则,谈一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田径裁判员?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 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 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数学问题就跟扑 克牌有关。你们都知道扑克牌有四种花色,而每一种花色都有13张。(课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就学生汇报的比例,找出内项与外项。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写比例的小活动,一是复习了比例的意义,二是教学了内项与外项。)

  (二)在刚才同学们写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子转得可真快,王老师想跟你们比一比,比谁能更快地按要求写出比例。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1、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看“冠军攻略”(比赛规则)

  参赛者:王老师,全班同学

  规则:迅速判断由电脑随机抽取出来的4张牌面上的数学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下来。(至少写两个)(完成的可先举手示意)

  2、第一轮:6、8、9、12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并由学生验证,得出老师胜)

  第二轮:3、5、4、8

  (老师比学生提前判断出不能组成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第三轮:4、8、6、3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

  (设计说明:由扑 克牌引出三轮比赛,设计都由老师胜出,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厉害,这么快地写出8个比例,借此激发学生探究。)

  3、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地判断出这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很快地写出比例,其中有什么奥秘?其实老师是有冠军秘籍的,而秘密就藏在这些比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所写的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小组交流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验证,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字母公式”

  5、师讲解如何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看样子,同学们对新知掌握的不错,愿意接受挑战吗?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如果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你会写吗?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指出:2.4与40的乘积等于1.6与60的乘积。

  三、课堂巩固,练习提升

  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判断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比例。(课本46页第3题)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如果A是小数,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设计说明: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本课时设计,在“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的认识的设计上,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比例的有关知识,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在本课时第二大块内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本课时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开放真实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尝试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写出不同比例,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从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导入并引入。

  制造冲突,也为后面的思考题做理论铺垫,顺便起到引入课题,探索性质后回应开头的知识,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请勇敢的同学配合老师)

  师:某某你出生的时间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根据学生的回报板书两次分子分母上下易位,同为比例的外项)

  你还想知道教师内谁的生日,请他告诉你.(板书一次,做一个内项,那么括号应该怎样填呢)今天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就可以迅速的填出了。(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索发现新知。

  1、引用练习中的3:8=9:24为例子,比例中的四个数叫什么名字呢?两端的两项叫做什么,中间的两项叫做什么?(自学课本)

  学生回报,师完成板书:

  (注意板书的时候教师的手势要指明确到位)

  2、练习:请指出下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各是多少?

  3、这么多的比例,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之间存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么?可以说的具体一些。

  带着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当中若干组的活动)时间2分钟。

  4、小组汇报初步形成共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多找几个小组发表意见)

  回到板书例题验证:两个外项的积是:3×24=72

  两个内项的积是:8×9=72

  5、拿出自己任意找的5个比例,验证是否存在相同的特点。(请学生在展台展示自己的5个比例,并说明外项和内项的积情况)2明,如果出现不相等的,要观察反例,说明两个比组不成比例。

  6、完成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呢,以板书的例子,写成分数的形式,引入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注意学生语言叙述的规范性:如1)两个外项的积是6×3=18,两个内项的积是3×8=24,18≠2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用5、3、4、8这四个数组比例,看看你能组几个?为什么?

  4、把5、3、4、8这四个数换掉其中的一个,组成比例。

  5、在例一个比中,两个外项的积互为倒数,其中的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6、回顾矛盾冲突题目:9解决因为两个外项乘积是1,所以两个外项乘积是1,另一个数就是那个已知数据的倒数。

  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质疑,并完成课题总结),提出预习任务,(那么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如和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呢,请自觉预习课本35页的例题2和3)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3

  1、使学生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思维能力。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一)比的基本性质

  1、前面我们认识了比,想一想2:4与6:12这两个比的大小是相等的吗?你能证明吗?----小研究(后附)

  (1)4人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3)比值相等可以证明,还可以运用学过的哪个知识也可以证明呢?

  (4)商不变的性质是不是对每个比都适用呢?自己举例试一试。

  2、联系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已学过的知识,就得到今天的比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最棒的。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比的性质呢?

  3、老师板书结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句话有问题吗?添上0除外,为什么?

  4、学生齐读,我们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呢?分数的性质可以使分数化简,比的性质同样可以使比化简,那么,什么样的比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简称为最简比。

  5、你能举例说几个最简比吗?说得很好,在计算结果时,我们一般要得到最简比。

  (二)化简比---完成练习题(后附)

  小结:化简比时,我们一般利用比的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再化简比较快。但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时,用求比值的方法较快,只是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真分数、假分数或比的形式。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注意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化简比:它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结果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获整数的形式。

  1、学校体育室有10个篮球,15个足球,篮球与足球的个数比是()。

  2、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的比是()。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

  比的基本性质小研究

  你知道2:4与6:12这两个比的大小相等吗?你能证明吗?你有什么发现?

  聪明的同学:请你结合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化简下面各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4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启发学生找发现比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生已经认识比的意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已经掌握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而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掌握了其形成的推理过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类比学习技能。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1、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主要以商不变性质为主要切入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找准整数比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5

  《比的基本性质》属于数学概念教学。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求比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能力目标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建构概念,应用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1、出示例1,出示例1,让学生解答。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大家敢于猜想值得表扬,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猜想。不过,猜想毕竟是猜想,它还有待于证明。你们能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让几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验证过程并板书在黑板上。)

  ①根据分数、比、除法的关系验证。

  ③教师小结:大家的验证都说明了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指板书)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④总结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0除外呢?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用途?

  比的基本性质主要用来化简比,一般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能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3、请同学们解答的例1(1),这两个比是最简比吗?让学生试着化简比。

  让学生试做后,总结方法。

  学生先讨论方法,再试做。

  5、小结方法: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化简;是小数先转化为整数;是分数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

  6、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1、做一做46页化简比。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

  “兴趣是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但课中也存在遗憾,在以后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知识点和概念上表述更准确。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6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正确地化简比。

  难点: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讨论一:如果第五瓶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4/5,你觉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会是几比几呢?为什么?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3、讨论三:小组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下,第一瓶、第二瓶、第四瓶以及第五瓶液体为什么分为一类/这些比中哪一个最简洁?

  三、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的例3、例4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6~9题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二)使学生在经历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识,做好新课铺垫

  1、提问:①什么叫做比?

  ②除法、分数、比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被除数÷除数==前项:后项

  2、观察下面的每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组:12÷4=3

  (12×3)÷(4×3)=3 商不变

  ==3 分数值不变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根据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被除数÷除数==前项:后项

  商不变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

  [评析: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知,使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使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新课,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1、再观察一组题目

  例3:下面是小冬在实验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表。

  填写下表,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 ):( )=( ):( )=( ):( ) }比值不变

  1、学生独立填写后。

  2、提问: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

  学生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引导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板书)

  问: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指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或分母。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3、上面三个相等的比哪个更简单一些?

  学生比较后发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例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你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板书。 板书后追问:

  小结: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根据比的基本的性质,直到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为止。

  [评析:当问题出现时,老师并没有急于去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交流,因为学生有了对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所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化简比。]

  四、沟通联系,深化认识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完后,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做第2题。学生黑板上板演,集体订正时说出做每道题的理由。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6~9题

  做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要求说说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化简的方法。

  做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小组交流,发现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的比是一定的,都是3:2,并对学生进行爱护国旗的教育。

  做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做第9题。分组完成,组织交流,让学生知道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有时可以互相利用。如4:16化简后是1:4,写成分数形式是,这个结果也可以看成比值;75:25的比值是3,写成分数形式是,这个结果也可以看成一个比。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你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

  1、“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课开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在复习时,让学生回忆起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的回忆中,很自然地过渡到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理解了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所以很快理解了比的基本性质。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例如:在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先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再比如:让学生讨论是怎样理解“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你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创设了一个积极探讨,合作研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自由地各抒己见,展开议论,互帮互学,强化理解。通过反馈汇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3、这节课,通过学生“回忆知识”“小组合作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这样的设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38-39页例4,练习七第1-4题

  1、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发现并使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什么叫做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师: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生:化简比、求比值。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4.师:除了化简比,求比值,还有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借助现代电教媒体,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例4 请看屏幕,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回答问题:?把原来的三角形按几比几来缩小的?

  ?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2.认识比例的项

  (1)观察这几组比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积末位连续0的个数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