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1]: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
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

哲学有关书籍(14张)
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提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②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③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德国意志哲学可以称得上西方哲学史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谢林、费希特、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等,尽管他们属于不同哲学流派观点各异,但他们都对“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讨论。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了哲学的全部意义。”费尔巴哈认为:“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的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恩格斯总结概括近代哲学理论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与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调感观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流派在关于世界起源的解释上尚无定论。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内容十分之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客观唯心主义,其包涵了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比较古老的“具象神”宗教,强调主宰万物的神灵的客观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人的意识(而非神灵的)存在。更深入地追究,就是将“认知”与“存在”等价起来,主观唯心主义所讲的“存在”是狭隘的“客体”对于“主体”的被认知。
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但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

根据以上的第二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观点: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持该观点者多为唯物论者,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指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持该观点多为唯心主义者,“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
在讨论完世界本质问题后,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世界本质的存在形式,具体需要回答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由此产生了观点互异的两个流派,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与作用。

    高考论述类文本解题方法——中国古代哲学类

1.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节选)》

2.唐凯麟《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构建(节选)》

3.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节选)》

4.赵建成《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

5.王锟《论朱熹的生命哲学(节选)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1.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2.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3.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4.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1.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2.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四)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

1.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切分语段层次;准确把握、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快速搜寻答题区间;组织表达语言,做到规范作答。

2.具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 利用顺序词或数字号列清思路要点。

二、表述议论文的观点的方法介绍

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 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

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一内容。

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

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 注重提炼概括观点,

注意辨析文本中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他论”)。

命题方式常是单选,4选1。命题人在编写选项肢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

选项模糊的主要类型有五种:

1.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全”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答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功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阅读中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4.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的选项设置。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5)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答题时感觉模糊,原因就在于我们不能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试题选项肢的表述,进而理解和把握文中的原理、事理。

1. 阅读自科文 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什么新发现,或者介绍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

2. 阅读社科文 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认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等。

3. 阅读文学作品 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景、物、理等,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有以下常见负向设置选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同学们可以结合近两年的考题,自己做一些总结、自己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技巧,识别命题专家常用的干扰方法,这对于提高反干扰能力,减少错题几率是很有帮助的。

一、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节选)》

    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

    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

    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

    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

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诸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

(摘编自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反映世袭贵族阶层的理念,守护家族利益,注重血缘关系,尊崇祖制礼仪,强调平等仁爱。

B.墨家维护他人利益,主张节用,倡导非攻,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

C.法家认为人有利己之心,治国应诱以利益,施以权术,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遵循法规。

D.儒、墨、法三家的社会治理观有所不同:儒家注重家族社稷;墨家关心下层民众;法家维护专制君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理论本位出发分析儒、墨、法三家的思想,指出理论本位的不同是三家形成不同观念的缘由,也是三家划分的根本依据。

B.文章先提出儒、墨、法三家理论本位不同的观点,然后概括性说明三家思想体系的不同理念,最后强调理论本位的决定性作用。

C.文章从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等方面阐述儒、墨、法三家所持的不同见解,说明它们理论本位的不同。

D.第三段以墨家圣人大禹为例,来说明墨家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表达了当时社会众多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理念,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

B.儒家对鬼神的存在不置可否,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法家不信鬼神,由此可见,在天命观上,儒、墨、法三家各持己见。

C.儒家为传承贵族阶层的家族利益,墨家为表达对兼爱的推祟,都提倡崇拜先圣,而法家为保证君主的权势反对崇拜先圣。

D.儒、墨、法三家不仅在道德观、圣人观、人才观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对爱、德、贤、圣等概念内涵的理解也不同。

一、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节选)》答案

1.D【解析】A.根据原文第二段“倡导以血亲炎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可知,选项中强调平等仁爱”说法不当。B.根据第三段“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可知,选项中“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说法不当。C.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可知,选项中“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说法不当。

2.D【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可知,选项中“第三段以墨家圣人大禹为例,来说明墨家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说法错误。

3.A【解析】偷换对象,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儒、墨、法二冢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可知,选项中“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说法不当。

二、唐凯麟《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构建(节选)》

“儒商”一词始于何时何地已难于确证。最早把儒和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大体源于明清之际。其时,“儒商”一词除了指称那些或因世俗经商之风的诱惑,或因仕途无望以求出路而“下海”经商的人以外,主要是指括那些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行为风范的商人。这些商人在自己长期的商业实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互补整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商业文化精神——儒商精神。“儒商精神”的核心是义利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儒和商相结合的本质和特征,也是贯穿于鞭商业价值观、工作伦理、商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经商风格等诸多方面的精神中的灵魂。儒商精神的存在和发展有力地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宣扬的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发展现代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观点,它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对传统儒商精神进行“创造性的传承,创新性的发展”。

    重构儒商精神,首先必须对传统儒商精神进行一番现代透视,即用现代的眼光对其进行一番辨析、清理和评价。儒商精神无疑是一种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商人精神,这不仅在于它是属于作为高层次的商人——儒商的精神,更在于它的精神内蕴着某种优越的特质,这主要表现在它的自觉性和辩证性上。所谓自觉性,就是说它并不是在自发地反映商品经济要求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儒商在商品经济过程中自觉地确立起来的,因而它不仅仅是对商品经济的适应,而且包含着对自发的商品经济的超越和规范。我们知道,不论是亚当·斯密所揭示的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还是马克斯·韦伯指出的新教徒企业家出于“天职”伦理对金钱无止尽的追逐,这种商人精神实质上都只不过是对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法则的一种自发反映,其功能也只是去适应市场。而儒商精神却不是这样,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儒商自觉地处理商品交换关系时,把儒家精神与商品经济法则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因此,它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对商品经济的超越性,它力求在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时又能正确地去引导商品交换。这在儒商精神的核心“义利统一”原则上得到最充分体现。“利”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义”则是对商人行为的规范与升华。儒商精神一方面肯定“利”的合理性,一方面又强调“以义取利”,“富而好德”,强调以一种自觉的道德理性来引导和规范对利的求取。儒商精神这种自觉性正是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现代市场经济与早期自发的市场经济已有很大的不同,它强调不能只是靠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节,而必须同时运用法律、政策、伦理等自觉的理性方式来引导和调控。这样才可能使市场运行得到优化,真正实现效用的最优化。

儒商精神的另一优越之处是它的辩证性,即它的一些基本精神较少片面性而能注重不同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如儒商精神承认竞争的意义,同时又注重合作与和谐,提倡“和气生财”;承认个人的利益和作用,又提倡群体的价值和利益;强调稳健,又注重趋时而变;注重物质利益,又提倡超然态度等。儒商精神受中国文化的辩证法传统的深刻影响,注重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整体联系中去认识和处理商业经营中的问题,因而较少片面性,较少失误。它与现代化大生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客观要求比较适应,与现代经营所要求的系统策略相一致,无疑是具有现代价值的。

(摘编自唐凯麟《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构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商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行为风范的高层次的商人。

B.儒商精神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的互补整合,具有东方特色。

C.只要具有传统儒商精神,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就能发展现代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化。

D.儒商精神的核心是义利统一,既肯定利的合理性,又强调运用道德等自觉的理性方式引导和规范对利的求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由“儒商”一词的出现及内涵引出“儒商精神”,并强调在现代中国市场条件下重构儒商精神的必要性。

B.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传统儒商精神内蕴的优越特质,即自觉性和辩证性,彰显出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C.文章将“经济人”“新教徒企业家”的商人精神的自发性与儒商精神的自觉性对比,突出儒商精神对商品经济不是适应,而是超越与规范。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儒商精神深受中国文化的辩证法传统的影响,注重不同方面的协调统一,较少片面性,较少失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站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用现代的眼光对儒商精神进行具体分析、辨别、清理、评价,是重构儒商精神的基本前提。

B.儒商精神具有自觉性力求在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时又能正确地去引导商品交换,所以它才可能使市场运行得到优化,真正实现效用的最优化。

C.儒商精神注重从事物的对立中去认识和处理商业经营中的问题,比较适应现代化生产相互联系依存的客观要求,与现代经营的系统策略一致。

D.传统儒商精神毕竟是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优越之处,也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对传统儒商精神应该“创造性地传承,创新性地发展”。

二、唐凯麟《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构建(节选)》答案

1.D【解析】A范围缩小,儒商还包括“那些或因世俗经商之风的诱惑,或因仕途无望以求出路而‘下海’经商的人”,并主要是指那些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行为风范的商人。B不全面,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的互补整合。C过于绝对,原文是说“儒商精神的存在和发展有力地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宣扬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发展现代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观点”,把儒商精神当作唯一条件不准确。

2.C【解析】变肯定为否定,应为“突出儒商精神对商品经济不仅是适应,而且是超越与规范”。

3.C【解析】儒商精神应是“注重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整体联系中去认识和处理商业经营中的问题”,选项少了“统一和整体联系”。

三、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节选)》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234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5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依荀子观点,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三、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节选)》答案

1B【解析】A错,“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C错,“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错,“消极”原文无此意。

2B【解析】错,并不是各自完备。

3D【解析】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

四、赵建成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

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当时学者以儒墨并称,非儒即墨.二家并为显学。然而盛极一时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了。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其生平事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或者说遭到漠视。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皆立传记,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最后对墨子附以24字的内容,简略不备而又含糊不明。在秦汉之后,墨家几乎再无传人。

盛极一时的学术流派突然衰落,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窥其原因。

首先,就其根本而言,墨家的学说过于理想化,或者说就是一种空想。墨家思想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其最根本的主张是兼爱,几乎一切观点与主张皆由此生发:因兼爱而非攻,反对战争;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少数贵族的奢侈生活必然会导致下层民众的贫困.故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儒家礼制的繁琐与用度之多又与此相冲突^故墨家非儒;尚同与尚贤是墨家的为政之本,是针对当时天下混乱的形势而提出的政治纲领,其实质也是为了贯彻其兼爱的主张。

那么,作为其出发点与立足点的兼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呢?墨子认为,天下一切混乱皆起自不相爱。解决的办法是,使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则可消灭一切祸乱之源头。(《墨子,兼爱》〉但正如《汉志,诸子略》墨家类小序所云,“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这种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的主张显然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墨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可望而不可即,不可能实现。

其次,一种学说往往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层面,二是实践层面。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比较有影响的多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其思想的深度不足。因此,一旦在实践层面上没有出路‘这种学说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秦汉之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墨家的主张不符合新秩序的要求,几乎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走向衰 落;而同为显学的儒家学说则恰恰相反,获得了空前发展,二者命运迥然不同。

同时,墨家的主张对人在实践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庄子对墨子的人格非常欣赏,但他仍客观地指出:“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肢、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庄子还评价墨家非乐、节葬、节用诸说曰:“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 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无法为天下人普遍接受.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最后,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其学说都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除创始人外,还不断涌现出重要的代表人物.使本学派的理论有大的推进,如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反观墨家,墨子之后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人物丨也没有提出超越墨子的理论与学说。所以,不能与时俱进~也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今天看来,当时的儒家和墨家可谓最盛,非儒即墨,均为显学。

B.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所立传记,详细记载, 唯独对墨子的传记,简略而又含糊。

C.墨家主张节用、节葬、非乐,而儒家礼制上的繁琐与用度之多与墨家的主张相冲突,所以,墨家对儒家持否定态度。

D.在秦汉之后,墨家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也没有像儒家和道家一样提出过新的理论与学说。

2.下列对“兼爱”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兼爱是墨子学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其严谨的逻辑性,也使它成为墨家学说中最根本的主张。

B.墨子认为,兼爱即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 国,如能这样,则一切混乱都可解决。

C.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这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

D.墨子学说中的非攻、非乐和节俭思想以及尚同、尚贤的政治纲领,都是因为其兼爱思想而产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墨家学派衰落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家学派衰落的根本原因出在其学说上,其最重要的主张即兼爱思想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空想。

B.墨家比较有影响的都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因其思想的深度不足,让这种学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实践层面上也因此没有出路。

C.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D.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不能与时俱进,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赵建成《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答案】

1.C【解析】A项,“今天看来”错,应该是当时的学者认为。B项,《史记》中并无墨子的传记。D项,“像儒家和道家一 样提出过新的理论与学说”错。

2.A【解析】强加因果。

3.C【解析】“都是”扩大了范围;“让这种学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实践层面上也因此没有出路”,因果倒置。

五、王锟《论朱熹的生命哲学(节选)

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相对于别的流派,儒学聚焦于理解和安顿生命。可以说,儒学首要是把握生命的,是生命的哲学。相对于其他儒家,朱熹的生命哲学色彩更浓厚。

朱熹所讲的生命,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也不是抽象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从人的日常生活上讲生命,从生活环境上讲生命。朱熹的生命对象,不仅是指活生生的人,而且还指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河大地、风雨霜雷、日月星及等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万物。因此,朱熹喜欢以与人关系密切的草木来具体阐述其生命哲学。

朱熹认为,生命是有根源的。无无本之木,草木只有从根上才能生出茎干,抽出枝叶,开出花朵,结出果实。草木无根,就不可能长出千、枝、花、叶、果。若草木的根受到所伤或在泥土中扎根不稳,草木就难以欣欣向荣地生长。万物皆有一个根,皆有一个源,凭空之中不可能生出万物。朱熹说:“问梁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是万物生命的活水源头,无根则无生命。

生命是渐变的。生命不是一观而就的,“渐”是自然生命最大的秘密。朱熹说:“且看春间天地发生,蔼然和气,如草木萌芽,初间仅一针许,少间渐渐生长,以至枝叶花实,变化万状,便可见他生生之意。”譬如草木,鹅黄的嫩芽初如一针许,假以时日,便会茁壮成长为干茎;假以时日,便会抽枝生叶;假以时日,便会开花结实。促发草木生命进展的秘密,便是时间之“渐”,在它的浸润中,生命力量含蕴积蓄,生命变化着它的形色样态,展现着生命的过程。它是那么自然,那么悄无声息。在朱熹眼里,生命不是“忽如一夜春凤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的突变,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变。

生命是有理有序的。生命的过程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有其节奏韵律。朱熹认为,生命的展现有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元是生命的始发,亨是生命的通达繁盛,利是生命的成熟,贞是生命的收敛蓄积。草木的生长,一定有生根、发芽、长茎、抽枝、生叶、开花、结实、收获的序列,不可扰乱,不可颠倒,这是大自然生命之节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草木生命的大节奏,其中每一节点又有更小的节奏,正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应的节奏中,万物生命呈现出自身的理路脉络。无理无序,只能导致生命的畸形、枯萎和死亡。

生命是有目的意向的。朱熹说:“天地生生之理,只是直。”草木挺直向上,体现着生命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他又说:“植物虽不能言知,然一般生意亦可默见。”草木生长有“好恶”,这是从情上说生意,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看草木直生向上,看草木生命的由本至末,看生命的生、长、收、藏序列,看草木能量的摄取与排放,无疑都体现着草木自身生命的意向性和目的性。大自然中,葵花追逐阳光,藤蔓盘曲向上,密林中草木竞相争高……草木适应环境甚至改交自己的生命节律等。简而言之,万物的生命蕴含着意向性活动,有目的性努力。

(摘编自王锟《论朱熹的生命哲学》)

A.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儒学是生命的哲学,别的流派都忽视了对生命哲学的研究。

B.生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其节奏韵律,展现有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

C.万物的生命都是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而这目的和方向都是可以由自身选择和掌控的。

D.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既不是生物学意义与抽象意义上的生命,而是指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A.文章在引入论题时,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比较,进而突显出儒家哲学的优势。

B.文章由总到分,借草木来具体阐述其生命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世界观。

C.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说服力,有力支撑论点。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人,具体深人地论述。

A.朱熹认为根是万物生命的活水源头,无根则无生命。由此人的生命也一定是有根源的。

B.朱熹以自然草木为例,阐发生命哲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具有-定的启发意义。

C.“渐”是自然生命最大的秘密,这现象启发我们任何事情都需要假以时日,静待其变。

D.草木能适应环境甚至改变自己的生命节律等现象,启示我们人类在生存中也要学会适应。

五、王锟《论朱熹的生命哲学(节选)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别的流派都忽视了对生命哲学的研究”无中生有。由原文“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相对于别的流派,儒学聚焦于理解和安顿生命。可以说,儒学首要是把握生命的,是生命的哲学。相对于其他儒家,朱熹的生命哲学色彩更浓厚”可知,原文只是说“相对于别的流派,儒学聚焦于理解和安顿生命”,并没有说“别的流派都忽视了对生命哲学的研究”。

C.“而这目的和方向都是可以由自身选择和掌控的”理解错误。由原文“大自然中,葵花追逐阳光,藤蔓盘曲向上,密林中草木竞相争高……草木适应环境甚至改交自己的生命节律等。简而言之,万物的生命蕴含着意向性活动,有目的性努力”可知,应该是要结合外界的环境,适应环境甚至改变自己的生命节律。

D.“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偷换概念。由原文“朱熹所讲的生命,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也不是抽象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从人的日常生活上讲生命,从生活环境上讲生命。朱熹的生命对象,不仅是指活生生的人,而且还指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河大地、风雨霜雷、日月星及等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万物”可知,应该是“朱熹的生命哲学”中的生命。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比较,进而突显出儒家哲学的优势”理解错误。“将儒家哲学与其他流派作比较”并没有突出“儒家哲学的优势”,而是突出了儒家哲学的特点,但并没有优劣之分。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启发我们任何事情都需要假以时日,静待其变”曲解文意。由原文第四段内容可知“渐”给我们启发应该是指对待生命、成长的过程需要假以时日,静待其变,而不是泛指任何事情。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的学说,《象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健”与“动”的学说。

《周易大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中庸”的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未加说明。《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释是比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厚生”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地”的学说。《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一般主张“刚健”思想,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B.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

C.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论自秦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

D.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然应适时引导,注意适应。

2.下列对所给名句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了“天人协调”的思想。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了“崇德利用”的思想。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印证了“刚健有为”的思想。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

3.以“刚健有为”这节为例,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作者论述的基本思路。

六、话题:中国文化答案

1A【解析】A.“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表述错误,原文在“刚健有为”第三段中说“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是二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而不是刚健思想构成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2C【解析】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说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是脱离尘世,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不能体现“天人协调”的思想。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的是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并不是“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所以不能体现“崇德利用”的思想。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说为了国家利益,我们可以奉献生死,同时,我们不能有福就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就不做。体现了要有担当道义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符合“刚健有为”的思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说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而中庸是指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纯正人性提高自身修养、对待万事万物。所以不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

3来源(出处);内涵(释义);发展;作用(影响)。

【解析】①文段开始由《周易大传》提出“刚健”的学说,交代了“刚健”的来源、出处。

②第一段接着写了《象传》中关于“刚健”的解释。

③第二段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交代了“刚健有为”的发展。

④第三段 “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论述了“刚健”的作用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素材及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