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镜头掉漆在保修范围之内吗14镜头膜碎了边有剐蹭要赔多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有点用评测”(ID:youdianyong163)
作者 | 隧川 ,摄影 | 李沣,设计 | 杨波浪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钟爱手机裸机的外观和手感,是不贴膜带套的勇士;等他们的屏花了碎了,又成为现代人痛苦纠结的化身。

裸奔一时爽,可是代价很高昂。

iPhone 发售新品之后,只要四千左右就能拿下的 iPhone 11,官方换屏价格却高达 1499 元——这就是痛苦的来源 [1]。

和换屏比起来,显然还是换膜更划算。所以钢化膜应该怎么买?希望这篇测评,能给你答案。

让 17 张膜碎得其所

本次测评,我们购买了覆盖 7 个品牌 9 个单品的共 17 张钢化膜,单价从 12 元到 118 元,包括:

测试工具包括台式推拉力计、透光仪、电子角度计,以及本场的大明星——电钻。

每一张膜都会碎得明明白白,以得到客观的结果。钢化膜到底该有什么功能?怎样算好?以及如何去挑?它们的粉身碎骨会告诉我们答案。

测试一:新膜爽不爽,水滴最清楚

钢化膜用得爽不爽,“滑”,可能是最重要的。

新手机的裸屏手感尤为舒适,划起来爽且不易沾指纹和水,这都是因为有疏油层。

雨后初晴的夏日,我们总能看到干净的荷叶表面有水珠聚成一团滚动——疏油层正是源于对荷叶表面的仿生学研究 [2]。

这层镀膜让手机屏幕具备了憎水/油、表面滑动性好的特性,所以新手机无论在观感还是触感上都更清爽 [3]。

疏油层会在日常使用中损耗,同样玻璃质地的钢化膜,可能是最靠谱的补充方法。

水滴与钢化膜膜表面的接触角越大(接触面积越小),表面滑动性越强,则疏油层品质越高。也就是说:疏油层越好,水滴越容易滑动 [4]。

我们的测量方法是在钢化膜表面滴上 3.5μl 的水滴,缓慢倾斜,直至滚动,倾斜角度越小越好。

测试结果非常出乎预料,单价最便宜的两款产品反而表现最好,价格较高的米西米反而排名垫底。

测试二:别糟蹋了手机的好屏幕

钢化膜不够透,就是糟蹋了科技界在屏幕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买手机的钱。

从左至右依次为防窥膜、高清膜、防蓝光膜,色偏肉眼可见

透光率决定了贴膜后的显示效果,所以我们优先考虑“高清膜”,透光率较低的“防蓝光膜”则不推荐。

广东省消委会曾对防蓝光贴膜进行过比较试验,结果发现还不如手机自带的护眼模式有效,更会让屏幕色偏。

我们认为除非有 “防窥”“磨砂”这样的特殊需求,其它的“功能性”都应该让位于透光率这个硬指标。

测试采用透光仪对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包括了绿联的防窥膜和古尚古的防蓝光膜。

测试结果显示,表现最好的为古尚古高清版,透光率达到了92%,其余产品也均在91%以上。

测试三:终于,到了上电钻的时刻

手感和观感不止要一时爽,还要一直爽,所以耐磨度非常重要。

钢化膜作为耗材,除非破碎,更换理由就只有“花了”和“不够滑了”。玻璃本身就坚固耐磨,疏油层虽薄,也绝不是脆弱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开发了一台兼具生活气息和测试强度的钢化膜专用搅拌机:

我们将贴上钢化膜的手机丢进水桶,然后扔进去 300g 小石子、100 根小号钢钉、20 把钥匙。使用搅拌电钻(一般用于拌水泥)以 500r/min 的转速搅拌上层水体一分钟,带动下方物体旋转,剐蹭钢化膜表面。

搅拌结束后,我们会再次测定样品的疏油层性能和透光度,综合评估其耐磨度。

结果竟然如同测试一的翻版,单价最便宜的倍思和古尚古表现优秀,除此之外最贵的邦克仕表现对得起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每张钢化膜都多少留下了细微的划痕,但对于透光度数值的影响不大,日常亮屏使用中也较难察觉。而疏油层也都健在,并没有因为磨损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

由此可见,疏油层对于硬性磨损并不是很在意,日常使用中,手指和衣物面料这些“软刀子”的长期损耗,才是其失效的元凶。本轮测试也只能告诉你哪张钢化膜更坚挺,无法回答它们谁更持久。

测试四:用压力击碎钢化膜的坚强

钢化膜的安全感来自于其材质——钢化玻璃。

玻璃非常硬,但缺点是太脆,而经过离子交换法强化后的钢化玻璃则更有韧性:强度可以提升 10 倍以上,抗冲击强度能够增强 5-10 倍。钢化玻璃的厚度、材质、工艺水平,都会显著影响膜的质量 [5]。

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造成碎屏的,其实是磕到硬物边角的“对点冲击”。所以,我们测定钢化膜极限强度的方式,是采用台式推拉力计对测试样品下压,直至破裂,包括中心强度和边缘强度。

测试结果显示,绿联的中心抗压能力最强,邦克仕的边缘强度最高。邦克仕作为“康宁膜”不出意料的强,绿联的表现则是惊喜。

测试五:买膜简单贴膜难,好用更难

贴膜对用户来说是个技术活,对厂商来说更是技术难题。

最早的钢化膜在切割后并不打磨边缘,即 2D 膜。

但它过于割手,于是厂商将单侧边缘打磨出弧度,贴合面仍是平的,即 2.5D 膜。

在屏幕 2.5D 玻璃普及后(iPhone 6),厂商开发出了边缘有弧度,同时也能完整贴合屏幕边角的钢化膜,即 3D 膜。

对于我们的测试机 iPhone 11 系列来说,3D 钢化膜达成的 “全覆盖” 效果,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像“原生”的屏幕,保护性上能照顾到更脆弱的边角,手感也更好。所以无论是否裸奔,都建议选它。

但覆盖程度越高也意味着越难贴,所以品牌钢化膜都会附送贴膜神器,它决定了非专业选手的贴膜效果。

这轮测试中,我们通过直接贴膜上机,对附送的贴膜神器、膜本身的排气表现、边缘覆盖、边缘手感和灵敏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贴膜这件事,最害怕手残,几十块钱买的膜,一不小心就直接贴废了。这个时候,贴膜神器就很重要了。

贴膜神器排第一梯队的是米西米、倍思、邦克仕,考虑到了贴膜时会意外亮屏,留出了锁屏键的操作空间。

相比之下,绿联的贴膜神器就没那么好用。

钢化膜和屏幕贴合的时候产生的气泡,常常是导致贴膜失败的原因之一。那么,哪张膜的排气性更好呢?

排气性的第一梯队是邦克仕、第一卫、古尚古、倍思,闪魔和绿联的尚可。

而最差的是米西米,出现了大面积排不出气的情况。

2.5D 和 3D 已经无法满足宣传需要,如今的钢化膜大都宣称自己“9D 全覆盖”,可以更好的保护屏幕边角。

边缘覆盖这一项,米西米、绿联、邦克仕分列前三,第一卫作为软边膜原则上排在硬边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古尚古的商品描述和其他 3D 膜一样是“9D 全覆盖”,但实际边缘覆盖只有 2.5D 膜的范围,而倍思本身就是 2.5D 膜。(我们也因为商家的文字游戏翻车了)

边缘手感方面,米西米一骑绝尘,有着非常接近“无感”的优秀体验;第二名为闪魔;绿联和邦克仕同列第三。

这里一定要吐槽绿联和邦克仕,边缘方正到硌手,破坏了手机本身弧面边缘的手感。

灵敏度方面,所有的膜都很跟手,体验上无法感到差别。

综合所有选品的表现和价格,我们认为绿联是最值得推荐的单品。尽管边缘有些硌手且贴膜体验不够人性化,但在 16.4 元的单片价格上,绿联有着不错的疏油层品质和透光度,本身强度非常过硬,在日常体验和安全性上是可靠的。

如果你不差钱又想要手感,裸奔选米西米,带壳选邦克仕。

另外,我们建议你在买之前多问客服几个问题,能够避免大部分的麻烦:

“是全覆盖的吗?” “什么原材料?” “玻璃厚度多少?” “疏油层什么工艺?能维持多久?” “透光率多少?” “强化工艺怎么样?” “有实贴样张吗?”……

还有最重要的:“售后如何?”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镜头掉漆在保修范围之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