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网运营平台是个怎么样的平台?

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移动平台专用操作席位,包括机柜,任务载荷控制杆,飞行操控席,任务监控席和显示区,所述机柜设于工作舱前端,机柜后端固定在隔板上;所述机柜顶部左侧设有飞行操控席,机柜顶部右侧依次设有任务监控席和任务载荷控制杆;所述显示区设于机柜顶部;该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移动平台专用操作席位,安装多个显示屏,能够显示无人机监测及控制状况,通过结合视频会议设备,可以实现视频会议功能;多个工控机协同完成数据的管理与处理,飞行航迹的计算,飞行控制,监控载荷,转换协议和记录快视等工作;通过交换机实现操控席对工控机的操作;该产品整体结构合理,便于维修,功能强大.


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北京 100094;

3. 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5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预印本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21906);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30-Y20A07-)

第一作者简介: 赵忠明, 1961年生, 男, 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工程。E-mail:;
高连如, 男,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光谱图像信息提取机理与方法。E-mail:;
陈东, 男, 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自动目标识别、神经网络;
岳安志, 男,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E-mail:;
刘东升, 男, 副总经理, 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E-mail:;
杨健, 男,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处理与分析。E-mail:;
孟瑜, 女,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遥感图像变化检测。E-mail:.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卫星遥感则是航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之一。遥感数据获取与分发、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是卫星遥感应用的两个基本步骤。随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遥感卫星体系稳步推进,以及商业卫星遥感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呈现质量齐升之势。但同时,作为卫星遥感应用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工具,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逐渐成为制约自主卫星数据应用和空间信息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卫星遥感对地观测主题,从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平台两方面,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卫星遥感的发展趋势。

以数字化成像方式为特征的现代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对地观测技术为核心的空间地球信息科技已成为国家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的综合体现()。美国作为卫星遥感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发射了全球第一颗气象卫星(1961年)、第一颗陆地观测卫星(1972年)、第一颗海洋卫星(1978年)等,卫星遥感数据在相关领域获得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航天科技取得重要突破和长足进步,风云气象卫星(1988年)、资源卫星(1999年)、环境减灾卫星(2008年)、高分卫星(2013年)、碳卫星(2016年)等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跻身于世界遥感科技的前列()。

卫星遥感是采集地球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无国界限制、覆盖面积广、观测具有周期性、数据客观等诸多特点。其获取的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辐射分辨率“四高”特征的遥感图像数据,经过遥感图像处理平台进行基本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投影变换、镶嵌等)和信息提取(分类、变化检测、目标检测等),可为国防和国民经济行业应用提供信息和服务。数据的可持续性与标准化、平台的一站式与生态化、信息的可用性与业务化、服务的时效性与规模化、应用的简单化与大众化均为遥感应用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因素()。具备大容量、多类型、难辨识、高维度、多尺度、非平稳等特点的遥感大数据(),对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推动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为遥感图像处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解决卫星数据的大规模自动处理和智能信息提取提供了创新技术手段,能够更充分地挖掘海量遥感数据的价值,促进遥感应用新型生态圈的形成和商业遥感应用的快速发展。

为更全面地掌握卫星遥感科技发展脉络,本文从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和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两方面,分别阐述国内外应用现状并对比分析其研究进展,最后提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卫星遥感发展已形成3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军事观测系统、公益性系统和商业化对地观测系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立自主可控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系统,同时商业卫星遥感开始发展并不断壮大,为地球系统观测提供了具备多元化观测形式、多样化观测对象、深入化信息获取能力等技术特点的海量数据()。

多数对地观测遥感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可周期性地获取全球地表数据,已经积累了海量的遥感数据集,而无自主卫星的国家对卫星遥感数据存在强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将中低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及其信息产品开放共享,并公开了对应的标准数据产品生产算法,极大拓展了全球遥感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空间数据共享成为促进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数据使用的大众化成为大众遥感的重要趋势()。公益性卫星的代表包括美国的Terra/Aqua-MODIS、Landsat和欧洲的Sentinel等卫星和传感器。

1) Terra/Aqua-MODIS传感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的Terra和Aqua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两颗卫星过境时间分别为上午和下午,形成互补,使得MODIS具备4次/d的时间分辨率。MODIS数据可免费接收和无偿使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接收和使用MODIS数据。MODIS数据包括2个250 m分辨率、5个500 m分辨率、29个1 000 m分辨率的图像,可对陆地、海洋、大气进行高频次观测,为全球尺度、时间序列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了免费、高质量的原始数据和信息产品。如NASA发布的MODIS全球年度土地覆盖产品(MCD12Q1),可对11类自然植被、3类人类活动、3类非植被共17种土地覆盖类别进行500 m尺度年度制图,MODIS年度全球土地覆盖动态产品(MCD12Q2)可对植被物候进行1000 m尺度年度制图。

2) Landsat卫星。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自1972年以来,已发射8颗卫星(其中第6颗发射失败),2013年发射的Landsat-8卫星搭载的OLI传感器可获取1个15 m分辨率全色波段、5个30 m分辨率可见近红外波段、2个30 m短波红外波段、1个30 m云检测波段,可满足对地观测的多数任务需求。Landsat卫星由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共同管理,Landsat数据集及其处理算法公开发布,是全球中分辨率、长序列对地观测中使用的主要数据源。中国发布的GlobeLand30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巴西卫星监测亚马逊森林砍伐项目(PRODES)均以Landsat为主要数据源。稳定可靠的数据质量、公开的数据及处理算法、海量的存档数据使得Landsat成为当前公益性中分辨率陆地观测卫星的标杆。

km的幅宽获取从可见近红外到短波红外的13个波段图像,其特色的3个红边波段配置对于植被监测有重要意义。应用方面,Sentinel-1的SAR影像已用于洪涝范围监测以及地震、滑坡、火山地形变化等灾害应急应用,而Sentinel-2获取的灾前和灾后影像可对灾情开展评估。

可免费获取的公益性卫星多为中低分辨率影像,并不能满足实时、精准空间信息服务对卫星遥感数据的需求。由美国DigitalGlobe、欧洲Airbus D&S、加拿大MDA为代表的传统商业卫星公司主要运营大卫星,大卫星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方面不断突破,且其数据相对小卫星数据而言在数据质量方面存在显著优势,是情报侦察、地图测绘、土地调查对数据质量精度要求较高的传统行业应用依赖的主要卫星遥感数据。

8波段可见近红外影像、3.7 m 8波段短波红外影像和30 m的12个目标地物相关波段,是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集大成者。其下一代卫星WorldView-Legion为一个由12颗太阳同步轨道、中纬度轨道构成的卫星星座,设计具备40次/d的时间分辨率,星座中首批2颗卫星预计于2021年发射。

2) Pleiades卫星。Airbus D & S公司的Pleiades卫星由Pleiades-1A和Pleiades-1B两颗卫星载荷完全相同的卫星构成,可获取0.5 m全色和2 m多光谱影像,卫星运行于夹角为180°的两个轨道上,组网可实现对任意地点的每日重访。Pleiades具备较高的姿态测量精度,无控制点定位精度为3 m,具备点对点、条带、三目立体、廊道、持续监测5种数据采集模式,在三目立体模式下可通过平台摆动实现同轨成像以获取高质量地表三维信息,在持续监测模式下可获取视频数据。

Radarsat星座计划。SAR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且干涉获得的地表高程信息精度较高,是灾害应急、海洋监测等领域的主要数据源之一。加拿大MD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共同管理的Radarsat卫星是国际C波段SAR卫星的佼佼者,在Radarsat-2卫星之后,后续正在实施Radarsat星座计划(RCM),2019年6月年3颗相同的SAR卫星已成功发射,组网可每日覆盖全球95%的面积。

多星组网形成对地观测星座是当前卫星遥感的发展趋势。大卫星星座由于制造成本高,往往由传统卫星遥感商业巨头运营,一般商业用途无法承担昂贵成本。而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研制周期短、投资运行成本低、部署方式灵活的小卫星更受青睐,国内外已发射和计划发射了大量小卫星,已经成为商业资本进入卫星遥感领域的切入点和聚焦点()。通过小星座多星组网观测大幅提高重访周期,获得的大批量高频次遥感数据为互联网地图等一般化、大众化商业用途提供了及时数据,卫星图像的商业价值更多体现在增值服务上,即由数据服务向信息、情报服务过渡(),从而将用户从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影像解译中解脱出来,降低了遥感商业应用的门槛。

cm×34 cm)于2017年在印度一次性发射升空,创造了小卫星批量发射入轨的记录。利用庞大的卫星星座,Planet Labs可查看高速公路上车辆和机场航班的活动,通过夜晚路灯的明暗分布分析地区的生活方式、经济状态,还可对干散货库存和石油储量进行数值分析,提供具有商业价值的情报。

m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外,SkySat还可以30帧/s的帧率获取90秒的视频。RSMetrics曾利用Skysat卫星影像分析必和必拓赫德兰码头火车脱轨对港口铁矿石库存的影响。Google在出售SkySat小卫星星座后,与Planet Labs签订了长期数据服务协议。

3) BlackSky计划。BlackSky计划是由多个分辨率为1米的小微型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根据发展规划,整个BlackSky星座将包含60颗卫星,并且卫星每3年替换一次,以实现覆盖全世界95%、具有超高重访能力的计划目标(据称可对主要城市每日覆盖40~70次)。星座首颗卫星BlackSky PATHFINDER-1于2016年9月发射升空,可获取1 m分辨率的真彩色影像。BlackSky小卫星星座将与访问BlackSky地理空间平台的虚拟星座一起提供按需卫星遥感图像服务,为用户提供从全球卫星遥感数据采集网中搜索、购买及下载遥感数据的服务。

作为连接遥感数据和专题信息的桥梁,遥感数据处理平台是衡量遥感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规模的重要指标。国外的通用遥感数据处理平台起步早、功能强大且稳定,特别是以ERDAS IMAGINE、ENVI和PCI Geomatica为代表的通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已成为专业用户遥感应用不可或缺的系统平台,以上软件平台在可扩展性、专业化程度、智能化水平、软硬结合等方面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先进性和市场占有率。

1) 可扩展性不断提高。随着专业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存储、服务等方面的新需求不断涌现,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不断改进架构、增强定制化能力、提升可扩展性以满足多样的用户需求。遥感数据处理平台的可扩展性突出表现在灵活部署、二次开发能力、与GIS系统平台一体化等方面。

在提供多平台桌面版系统平台基础上,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形成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云平台。ENVI提供了基于Geospatial Services Framework的企业部署和云部署方案,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调用ENVI功能接口开展遥感数据处理,而ERDAS APOLLO则是一个云架构的数据管理、分析和发布平台。

与GIS软件的一体化也是遥感数据处理平台的一个显著趋势,主流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均向地理空间信息软件系统发展。如ENVI Py for ArcGIS提供了一个名为envipyarc的Python接口库,基于该接口库用户可在ArcGIS Pro和ArcMAP中使用ENVI的数据处理功能,而ERDAS Extensions for ArcGIS也使ArcGIS用户可使用ERDAS的遥感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功能模块。

2) 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通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专业化主要表现为针对不同数据源提供专业化处理工具。以ENVI为例,在异源数据处理方面,ENVI提供专门处理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激光雷达(LiDAR)数据的ENVI SARscape和ENVI LiDAR模块,以及针对无人机数据处理提供ENVI OneButton模块,对高光谱数据(Hyperspectral)、全动态视频(FMV)的良好支持也是ENVI的优势;在多传感器支持方面,ENVI支持DigitalGlobe、Airbus D&S、Planet等主要运营商的光学遥感数据,并通过插件形式及时扩展对新卫星及传感器数据的支持。

3) 智能化水平与时俱进。支持向量机、K均值聚类等机器学习算法在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上已成功应用多年,随着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主流的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也开始将深度学习算法集成到软件平台中。如ERDAS IMAGINE在其优势模块空间建模模块中提供了基于Faster RCNN的目标检测,ENVI基于TensorFlow构建了专门的深度学习模块,并在风力发电塔架叶片损坏、农作物识别、地震灾害评估等方面开展应用。

软硬件结合提高处理效率。遥感图像处理中很多关键算法(如SIFT特征提取、深度学习训练)都可以通过硬件加速提高处理效率,从中央处理器(CPU)多线程和图形处理器(GPU)等计算机硬件计算,到采用分布式的Map-Reduce模型,再到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专用板卡加速处理,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平台对处理效率的追求从未止步()。当前,基于GPU的加速应用最为广泛,ERDAS IMAGINE、ENVI、PCI Geomatics等均支持GPU计算,如PCI GXL是一个面向海量数据的自动高性能图像处理系统,利用GPU实现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的快速自动化生产。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的提升、卫星遥感应用的拓展对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开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无遥感专业背景的人员在很少的人工干预下,可快速、高效完成复杂处理流程,顺利开展目标信息提取。云计算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计算服务,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云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整合遥感信息和技术资源,将遥感数据、信息产品、应用软件、计算及存储资源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空间信息云服务,为遥感应用普及与商业模式建立带来了新的机遇。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云平台应至少包含以下功能:

2) 在线处理与分析。以软件即服务(SaaS)方式提供在线数据处理与分析,并支持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如ArcGIS online和NASA的EOSDIS等。

Engine(GEE)平台()由Google、卡内基梅隆大学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共同开发。GEE基于Google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将全球历史存档的长序列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整合,为用户数据下载、在线分析提供了免费的数据和计算资源。GEE在大范围、长时间序列遥感分析与处理方面具有优势,许多学者基于GEE平台开展遥感应用研究。例如基于GEE在全球尺度范围分析不同地表覆盖物上MODIS影像上云频率的空间格局;基于GEE平台提出一种提取人类居住范围的方法;使用GEE平台开发了一款名为EEFlux的工具,该工具利用Landsat影像和同步天气数据评估水消耗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GEE平台监测澳大利亚植被的消减情况并建立了植被消减自动预警系统。

此外,Google于2011年推出基于Google云计算的面向企业用户的地图平台Google Earth Builder,用户可以上传内部地图数据,并利用GE和Maps浏览和管理自有地图数据。

(2) Data Cube。Data Cube是一种存储、处理和分析海量地球观测数据的解决方案,基于存储的海量历史数据,采用校正、像素时空配准等预运算技术,大幅减少了传统遥感数据分析的处理时间,与先前基于场景的技术相比,Data Cube可以更快地分析大区域时空对地观测数据。Data Cube目前已经实现了澳大利亚多源对地观测数据的无缝整合、时间序列快速分析以及定量信息产品的应用。

Engine可将ENVI软件功能部署在云端,也可将基于IDL开发的自定义遥感模型部署在云端,通过开放协议访问REST和OGC,客户端可使用ENVI强大的影像分析、可显示和分析多源数据。ESE能够和ArcGIS Server一体化部署,用户可以利用ArcGIS和ENVI影像分析制定遥感云计算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目前亚马逊云已经部署了ESE应用范例可供用户体验。

(4) ERDAS APOLLO。ERDAS APOLLO是企业级的数据管理、分析和发布系统,与基于服务器的数据管理系统相比,其管理和发布的数据量更大、速度更快,且完全兼容OGS、ISO等标准。ERDAS APOLLO有基本版、进阶版和专业版,基本版实现快速影像发布及其与GIS系统的集成,进阶版在此基础上实现海量分布数据的管理与发布,专业版进一步实现了影像处理和信息提取功能。

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3大系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组成内容,其中,卫星遥感系统重点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3个系列卫星,通过构建由7个星座及3类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形成多种分辨率配置、多种观测技术组合的全球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在轨的高分卫星、陆地观测卫星、海洋观测卫星和大气观测卫星已达27颗()。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由3个星座(高分辨率光学观测星座、中分辨率光学观测星座、合成孔径雷达观测星座)和一类专题卫星(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构成。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高分、资源、环境、测绘等陆地观测卫星星座,张衡一号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也已在轨运行。

高分卫星。高分卫星依托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专项)建设,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于2010年启动实施()。目前在轨运行的民用卫星包括高分一号(GF-1、GF-1B、GF-1C、GF-1D共4颗卫星)、高分二号、高分三号、高分四号、高分五号、高分六号,搭载了包括光学及多高光谱、SAR、中波红外等传感器,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高分二号全色0.8 m)、高时间分辨率(高分四号20 s)、高光谱分辨率(高分五号330个波段)的对地观测。

环境灾害卫星。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是我国为应对多发的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而专门研制的卫星星座,包括HJ-1A、HJ-1B和HJ-1C等3颗卫星。自2008年HJ-1A卫星发射以来,以其高时空分辨率、大幅宽等技术优势在灾害监测、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HJ-1A载荷为2台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和1台超光谱成像仪,HJ-1B载荷为2台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和1台红外相机,HJ-1A和HJ-1B双星组网飞行可形成2天的快速重访能力。HJ-1C有效载荷为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

3) 资源卫星。包括中国、巴西两国合作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以及我国自主的资源一号卫星(ZY-1)。CBERS包含已退役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02星、02B星和在轨运行的02C星和04星,2014年发射的资源一号卫星04星(CBERS-04)共搭载4台相机,其中5 m/10 m全色多光谱相机(PAN)和40 m/80 m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S)由中方研制,20 m多光谱相机(MUX)和73米宽视场成像仪(WFI)由巴方研制。2019年9月发射的资源一号02D卫星(ZY-1-02D)搭载2台相机,可获取2.5 m/10 m光学影像和30 m 166谱段的高光谱影像。

4) 测绘卫星。资源3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卫星上搭载的前、后、正视相机可获取同一地区3个不同观测角度的立体像对,能够提供丰富的3维几何信息()。2016年资源三号02星发射成功,与资源三号01星组网运行。资源三号02星具备2米分辨率3线阵立体影像高精度获取能力,为1 :5万、1 :2.5万比例尺立体测图提供了数据支撑。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海洋观测卫星系列由两个星座(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和一类专题卫星(海洋环境监测卫星)构成。我国的海洋观测卫星命名为海洋系列(HY),2002—2011年间发射了HY-1A/B和HY-2A共3颗卫星,初步建立了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系统()。根据规划,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以及2颗海陆雷达卫星。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大气观测卫星由两个星座(天气观测卫星星座、气候观测卫星星座)和一类专题卫星(大气成分探测卫星)构成。我国的大气观测卫星命名为风云(FY),1970年以来风云已发展为两类四个系列的卫星谱系: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包括“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风云二号系列已成功发射8颗卫星,风云四号系列已成功发射1颗卫星;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包括“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风云一号系列已成功发射4颗卫星,风云三号系列已成功发射4颗卫星()。近20年来,风云气象卫星完成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从单一探测到综合探测、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定量化的发展目标,风云卫星数据预处理、产品生成、数据应用技术取得了全面进步。中国的气象卫星最早达到世界认可的水平,在国际气象组织当中首屈一指。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2015年10月2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化推广,明确支持商业遥感卫星的市场化发展。在利好政策支持下,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入卫星研制和运营行列,国内商业遥感呈现出群雄争锋的局面。截止2019年6月,我国卫星已经超过30颗()。总体而言,国产小卫星应用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下游应用市场的成熟度不高,规模也相对较小()。

1) 北京系列。北京一号、北京二号由北京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体规划、运行,并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可在北京、新加坡、英国接收卫星遥感数据。2015年7月发射的北京二号卫星星座,由3颗重约450 kg的高分辨率卫星构成,可获取0.8 m全色和3.2 m多光谱影像,整星45°的侧摆能力使得卫星重访周期为1 d。北京二号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我国首个民用商业遥感卫星项目,并被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

吉林一号。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星座,目前在轨卫星数量13颗。2015年10月,吉林一号四颗卫星以一箭四星成功发射。作为商业卫星,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卫星冠名灵活,如视频03星(林业一号卫星)、视频04、05、06星(佐丹力159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视频07(德清一号)及视频08(林业二号)卫星、光谱01(吉林林草一号)、光谱02星(文昌超算一号)、吉林一号高分03A星。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按照发展规划,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60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热点地区30分钟内重访能力,每天可观测全世界范围内800多个目标区域;第二阶段实现138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能力。

成像能力方面,吉林一号视频04星至08星可获取高分辨率可见光和多光谱影像、夜景影像和凝视视频等,吉林一号光谱01和光谱02可获取可见近红外(19个波段,分辨率5 m至20 m)、短波红外(4个波段,分辨率100 m)、中波红外(1个波段,分辨率100 m)、长波红外波段(1个波段,分辨率150 m)影像。

3) 珠海一号。珠海一号卫星星座是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射并运营的商业遥感微纳卫星星座,星座由数十颗卫星组成,包括视频卫星、高光谱卫星、雷达卫星、高分光学卫星和红外卫星。至2018年4月26日,“珠海一号”卫星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增至7颗。2017年6月,珠海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星座01组2颗视频卫星成功发射,其影像空间分辨率为1.98 m,视频可最长拍摄90 s。2018年4月,珠海一号02组5颗卫星采用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成像能力方面,珠海一号OVS-2视频卫星空间分辨率为0.9 m,可获取视频和图像数据,视频成像范围4.5 km×2.7 km,视频可最长拍摄120 s。4颗OHS高光谱卫星图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10米,谱段数32个,光谱分辨率2.5 nm,波谱范围400~1 000 nm。

国内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发展相对较晚,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ERDAS IMAGEINE、ENVI等软件,特别是在新型计算架构(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全面性(对SAR、高光谱、LiDAR等数据的支持)、二次开发能力(函数接口、流程定制)等方面存在差距。此处对科技部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中获表彰较多的通用软件系统平台(IRSA、ImageInfo、Titan Image)、近年来活跃的软件系统平台(PIE)以及国产专用软件系统平台进行介绍。

通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IRSA。IRSA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室研发的通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作为国内最早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之一,获得2002、2004年度国产GIS软件测评表彰,以及2005、2006、2012年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表彰,是国产遥感图像处理平台类软件中获表彰最多的软件。此外,IRSA7.0获2018年度中国体视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过几十年的系统完善与算法迭代更新,IRSA系统在易用性、稳定性、高效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已形成较完善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功能体系,包含视窗、基本处理、图像复原、几何校正、图像融合、图像镶嵌、分类与目标识别、3D可视化、遥感制图、高光谱、雷达影像处理、数字影像数据库管理、协同标绘等模块,涵盖了遥感领域数据处理的基本需求。此外,IRSA系统跟踪国内外技术进展,推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目标提取功能模块,并对时间序列遥感图像处理开展了针对性研究。面向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场景,在单机桌面版系统平台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行业大规模应用的云计算版系统平台,以及适用于现场计算的FPGA硬件加速版一体机系统平台。面向国际应用,IRSA开发了英文版并推广至比利时、埃及等国际用户,并被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等国际机构指定为培训教学软件,提高了国产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的国际知名度。

2) 通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ImageInfo。ImageInfo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获得2003、2004年度国产GIS软件测评表彰,以及2005、2006年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表彰。

ImageInfo将遥感图像处理分成基本图像处理、高级图像处理和专业图像处理3个专业应用层次,设计实现了从基本处理分析到高级智能化信息解译等一系列功能,具备多光谱、雷达以及高光谱数据显示、分析和处理能力,并为影像分析处理、数据产品生产提供了可视化集成环境。

3) 泰坦遥感软件Titan Image。泰坦遥感图像处理软件(Titan Image)是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通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获得2003、2004年度国产GIS软件测评表彰,以及2005、2012年国产GIS软件测评表彰。

Titan Image集卫星遥感影像处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雷达数据处理、高光谱数据分析、三维可视化展示、流程化定制及多种GIS功能于一体。支持国内外主流航空卫星遥感影像及常规数码相机、框幅式相机、推扫式相机等航空影像。Titan Image还推出了超算平台、云平台及一体机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expert)是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通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PIE的核心模块包括:支持国内外数十颗光学卫星影像的高效处理的PIE-Ortho;提供SAR数据的基础处理、干涉和极化处理等功能的PIE-SAR,支持GF-3、ALOS1-PALSAR等国内外主流SAR数据全流程处理;支持GF-5、OHS、Hyperion等国内外高光谱数据的全流程处理的PIE-Hyp;具备多平台、多载荷数据的三维解算等专业处理能力、可一键完成大批量无人机影像数据的流程化生产的PIE-UAV;采用多特征融合分割同化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实现自动分类和变化检测的PIE-SIAS;集成深度学习框架的PIE-AI,改进并封装CNN等网络结构,快速简便地实现目标高精度检测。

高光谱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HypEYE。高光谱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HypEYE)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发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基于我国早期的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HIPAS发展而来,已形成覆盖高光谱遥感图像信息挖掘的预处理、信息提取、精度评价等全链条处理的工具集,包括:光谱图像工具19个,支持光谱重采样、光谱指数计算等处理;光谱特征分析算法15种,支持数据降维、特征提取等处理;端元光谱解混算法9种,支持端元数目自动估计、端元光谱提取、丰度反演等处理;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15种,支持无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以及空间—光谱信息综合分类等处理;高光谱图像目标探测算法8种,支持异常目标探测、目标匹配探测、背景抑制探测、目标和背景综合探测等多模式处理。

雷达遥感图像处理平台CAESAR。CAESAR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发的星载SAR图像处理与应用系统,前身是通用雷达分析计算平台GRACE。CAESAR支持当前所有主流星载SAR数据及机载SAR数据处理,功能包括雷达成像处理、SAR图像基本操作与处理(辐射纠正/定标,斑噪滤波及复数据处理等)、干涉处理(InSAR)、极化处理(PolSAR)、时间序列InSAR处理等,在此基础上提供了SAR图像模拟、SAR图像正射纠正等专业应用模块,以及船只检测、城市/水体/海冰区域提取以及极化SAR分类等专用模块。

1) 遥感集市。遥感集市()是由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遥感云服务平台。遥感集市构建了包括数据、软件、设施、技术在内的遥感应用资源一站式产业化云服务平台,在遥感即服务理念指导下,遥感集市提供海量存储及大规模计算能力,提供按需使用、计量付费的云服务,初步形成了“互联网+遥感”的大众化服务模式。

依托于遥感集市推出的实时地球,是以全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开发的卫星影像在线浏览工具,基于动态更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及内置的历史影像存档数据,提高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浏览漫游功能,以及还可地区搜索、定位、标注、分享、实时打印等实用操作功能。

2) 遥感云途。遥感云途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遥感信息服务云平台。遥感云途以遥感数据为核心,以云端服务为支撑,以沉浸式体验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遥感数据服务,可为遥感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全流程的互联网化服务、为遥感信息的开发者提供可靠的技术和数据支撑。遥感云途可体验和购买遥感数据,并允许用户进行遥感数据挖掘,收集和共享。

遥感云途已上线多款应用模式,包括遥感专题、卫星Plus、多时相、无人机倾斜摄影、绿化率计算以及宜居指数,每款应用都是基于遥感数据开发的新颖服务内容。比如遥感专题中,多维度的分析数据能和地球区块联动,适合专业用户进行定量分析;多时相模块中,用户可查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卫星影像而不用切换界面,以方便地对比出地区内影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于森林覆盖面积变化分析、工程进度全程监督等;宜居指数则面向普通用户提供服务,基于数百万POI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出某一地点的宜居程度,能够为用户购房选址等提供专业参考。

3) 千星视界。千星视界是由深圳东方红联合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搭建开放、共享的遥感大数据云平台,旨在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及服务,助力开发者深度挖掘卫星大数据应用潜力,助力遥感数据与行业应用更好的结合并推进遥感生态产业发展。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高分专项的实施以及商业遥感揭开帷幕,我国遥感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卫星载荷已完整覆盖了目前遥感的主要波段,包括可见近红外、短波与长波红外、微波,形成了全波段的探测能力。近年来,国外在新型电磁波遥感以及非电磁波遥感成像技术方面不断有所突破,而中国在新体制传感器对地观测方面和国外还存在不小差距。

如偏振遥感,法国PARASOL卫星(2004年发射)携带的POLDER偏振仪在大气气溶胶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而我国搭载首个具有偏振多角度观测能力传感器——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的高分五号卫星2018年5月才发射升空。再如电磁监测遥感,法国用于地震监测的DEMETER卫星于2004年发射,而我国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于2018年2月才发射升空。此外,我国在卫星重力测量方面与国外也存在显著差距。

我国已经建成的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3个国家级卫星应用中心,分别负责陆地观测卫星、海洋观测卫星和大气观测卫星的分发服务。国际上,美欧制定了国家或行业对地观测数据开放共享政策,特别是对中低分辨率卫星数据免费共享,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如MODIS、Landsat、Sentinel等公益性卫星计划就将遥感数据产品标准化和数据共享放在重要位置。

国内在卫星数据共享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11年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启动“对地观测数据共享计划”,首次将接收存档的中分辨率卫星数据面向全国用户提供免费共享服务,并建立了RTU(Ready To Use)产品库,向用户提供标准化、系列化和多样化的高级数据产品,以减少用户数据处理负担。中国科学院2018年启动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致力于提升地球科学领域海量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积极推动地球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总体而言,中国卫星遥感数据共享正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政策壁垒、数据规范与质量、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模式的转型等诸多挑战。

得益于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整体进步和开源思想的驱动,我国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技术能力正在从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从遥感数据定量化角度来看,MODIS、Landsat等卫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大气校正、几何精校正、辐射校正等标准处理,其产品可直接供终端用户使用。而我国目前发布的遥感数据以1级相对辐射校正产品为主,需用户自行生产标准产品,使得不同用户反演的反射率、温度等定量参数存在差异。

从遥感数据信息提取角度来看,国内的技术发展与国外齐头并进,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国内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已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向数据驱动型、人工智能方法转变,但整体而言对行业先验知识的应用还存在不足,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方法论的融合将是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问题之一。

受自主遥感业务应用重视程度不够、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推广不足等问题影响,通用平台软件的主体单位没有形成稳定盈利模式,国产遥感图像处理通用系统平台整体缺乏自主创新和长期稳定发展,国产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只能在教育、培训等方面发力,面向客户需求开展定制以争取市场,目前尚不能与对标的国外商用卫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产品展开全面竞争。同时,面向专业化处理、新型载荷数据应用的专题技术及软件工具也有欠缺。已有专题软件工具的业务成熟度和功能性能方面不能满足自主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应用的需求,能规模化应用的专业软件少,尚未能形成以遥感技术和应用服务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和产业化基地。

在与新兴技术结合方面,遥感数据云平台也存在显著差距。Google Earth Engine可提供对全球尺度海量卫星数据的在线可视化计算分析处理,而国内由于受遥感数据规范化、统一产品体系等机制制约以及集群计算、网络服务等技术储备不足影响,总体而言规模小、应用面窄,距离面向多行业形成大规模云计算系统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卫星遥感数据的潜在需求很大,因此在遥感图像处理平台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方面需要基于国产卫星星群资源,建立面向全球标准和规范的产品和技术体系,充分融合通信、导航、网络、GIS等相关领域技术成果,构建高性能、智能化的实用软件工具和平台,提供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业务服务,并通过市场机制的逐步开拓完善,建立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

以Planet Labs、长光卫星等商业遥感企业为主导的小卫星星座,通过组网观测为大范围高频次对地观测提供了低成本解决方案,将改变有准实时监测、长序列分析等应用需求的行业业务模式,也将推动遥感应用的产业化和大众化发展。然而,受限于制造成本,小卫星在辐射和几何定量指标方面与大卫星相比存在明显缺陷,如何基于小卫星数据快速高精度地提取专题信息,是小卫星数据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遥感卫星一般通过综合平衡各要素设置固定成像参数,无法灵活调整,因而无法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最优数据。另外,现有遥感卫星任务链主要由地面任务规划、数据星上存储、星地数字传输以及地面接收处理等环节组成,信息获取技术链条长,严重影响卫星数据的使用时效。因此,未来有必要构建具有星上成像参数自适应优化、星上信息数据快速处理和下传能力的“智能型”遥感卫星系统。系统同时具备差异化数据的获取功能和智能化的信息感知能力;能按需获取高质量数据,还能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数据生产,方便普通用户,为日益壮大的时空数据需求提供支撑,推进遥感技术的商业化和大众化发展。

随着卫星资源的整合以及微小卫星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全球将实现每天一次的卫星数据全覆盖,较大程度上改变遥感信息获取滞后于地物时空动态变化的局面。这不但会催生新的应用场景,也将对现有遥感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海量原始数据加工成为用户可以使用的信息,即如何将无意义的数字DN值转变为语义级目标信息,是未来遥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已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效果(;)。国内商汤科技的SenseEarth智能遥感影像解译平台面向公众提供公开的遥感影像浏览及解译在线工具。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将对卫星遥感大数据智能化、规模化、实时性分析和处理带来极大的变革,未来急需遥感行业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主动“拥抱”行业知识,实现遥感服务向精准化、便捷化、大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技术集成与学科协同是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明显加快,每个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不仅在广度上呈现大幅拓宽,而且在深度上也有巨大提升。孤立地运用一个学科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具体问题是不够的,需要将相关的学科集成起来,运用协同优势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当前,3S融合、空天地协同等技术集成手段已成必然,以通导遥一体化为核心的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PNTRC()也成为研究热点,建立通导遥广一体化应急保障体系是新时期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的重点工作(),技术集成与学科协同的趋势势不可挡,以大数据思维挖掘技术集成潜力,有望在更大范围及更微观粒度上获取目标信息,为事物、事件乃至社会某个方面的演化提供检测、监控、辅助决策服务。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9).北京: 测绘出版社, 2019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陈凤娥, 史晓丹, 董泽民, 秦前清. 2016. 遥感大数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1(11): ) []

3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深圳市3月21日发布的《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介绍“行动计划”相关内容。针对无人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低空领域无人机空中感知系统,具体工程项目则包括建设无人机城市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和调度监管平台、开通10条以上全市无人机低空飞行航线、建设200个无人机物流停机坪点位等。

根据“行动计划”,在建设低空民用无人机联网系统方面,深圳鼓励开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用无人机融合示范应用工程建设,推动民用无人机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安全防范、物流快递、地理测绘、环境监测、安全巡查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无人机城市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和调度监管平台,构建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深圳市政府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行动计划”相关内容,针对低空领域无人机网络建设,发布会也提到,将针对全市应急、公安、交警、城管、水务应用,开设全市无人机低空飞行航线,推进无人机物流网络建设,开展无人机配送物流社区、园区应用示范,建设200个停机坪点位。

以下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为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根据国务院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21〕16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粤府〔2021〕31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深府〔2020〕4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以支撑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以服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为导向,统筹全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开放共享融合、统筹布局协同、绿色普惠集约、科学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加快升级网络接入设施,积极提升国际信息通信地位,泛在部署物联网感知设施,协同部署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前瞻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进、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网络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成为世界先进、模式创新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新一代高速信息网络全球领先。打造全国“千兆城市”标杆,建成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互联网,城市宽带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住宅小区实现千兆宽带全覆盖,50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到80%,打造一批万兆宽带接入示范产业园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超500Mbps,每万人拥有5G基站达30个,5G用户占比提高至80%。

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地位显著提升。加快国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布局,大幅提高国际通信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国际网络访问性能,改善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不断优化我市国际营商环境。跨境通信试验区试点取得新突破,跨境光缆容量达到200Tbps,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50Tbps,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接入总带宽达到18Tbps。

城市要素数字化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公共建筑和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构建智能、泛在、先进、互联、共享的物联感知体系,助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部署物联感知终端达千万级,物联网实现全域覆盖,车联网路侧设备规模部署,建设低空领域无人机空中感知系统。

数据和算力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云计算、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互联互通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全面建成集约、绿色、智能、泛在、韧性的全市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累计布局数据中心支撑能力约30万个机架(以平均单机架功率6kW计),基础算力规模达到10.6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化集约化成效显著。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加大受空间、电力等要素约束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的统筹分配,创建信息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集约共享的发展环境,成为国内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共享典范。数据中心、基站等设施功耗明显降低,节能减排新技术和节能设备在新建信息基础设施中得到全面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赋能社会各领域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快升级网络接入设施。

1.加快推进千兆光网建设。规模部署10G-PON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开展OLT上联组网优化及光分配网(ODN)改造升级,推动光传送网(OTN)节点向网络边缘延伸,加大千兆光网覆盖,实现“千兆到户、万兆入企”,创建全国“千兆城市”。推广实施光纤到房间(FTTR)、到桌面、到机器,支持家庭和企业用户升级接入终端,提供端到端千兆业务体验,全面支撑超高清视频(4K/8K)、虚拟/增强现实(AR/VR)等业务普及应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超高速光纤传输、下一代光网络技术的研发投入,适时率先开展50G-PON网络示范试点,有序推进万兆宽带接入能力布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住房建设局)

2.建设高质量广应用5G网络。大力推动以多功能智能杆为载体的5G微基站建设,探索5G室内分布系统共享新模式,开展5G室内分布系统、5G行业虚拟专网及特定区域5G网络建设主体多元化改革试点,推进5G网络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大型商场和商业街、医院、学校、文体场馆、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以及特定场景下的深度覆盖。率先完成700MHz频段5G网络规模化组网,积极推动5G异网漫游,逐步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移动通信网络格局。推进政务、交通、能源等领域以及物流港口、工业园区等场所开展5G专网建设,构建“公专并举、宽窄融合”的5G融合专网体系,提升5G融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建设1.4GHz、1.8GHz等频段的宽带无线政务专网和行业专网,支撑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地铁、机场、港口等应用场景,结合城域政务光纤网,打造信息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3.推进“双千兆”网络行业融合赋能。支持基础电信企业结合边缘云下沉部署,推动4K/8K、AR/VR等新业务发展,通过应用牵引,促进用户向千兆光网和5G网络迁移。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和生产流程的“双千兆”协同创新,加快形成“双千兆”优势互补的应用模式。面向市民关切的民生领域,推动“双千兆”网络与教育、医疗、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深度融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千兆行业领域国家级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赛、大会、论坛在深举办,支持千兆行业应用推广和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4.推动宽带网络精准降费。加快普及智慧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数字普惠民生服务,让市民充分享受信息社会红利。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实施千兆光网普及和百万用户全面提速计划,推动5G套餐资费逐步降低。聚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推出中小企业用户优惠加速计划。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低于公众市场资费的精准降费政策。(责任单位: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5.打造城市级高品质无线局域网。制定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WLAN)服务规范,推动行政办事大厅、交通枢纽、医院、公园、文体场馆、公交地铁、商业街圈、旅游景区、产业园区、高等教育机构等公共场所WLAN升级,布局新一代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提供千兆接入能力,推动人员密集区域高品质WLAN全覆盖。建设城市级WLAN服务管理平台,部署全市统一认证入口,实现全市公共场所WLAN“统一规划、统一认证、统一监管”。探索公共WLAN可持续运营模式,支持应用研发和产业化合作,鼓励引导商业WLAN纳入全市一盘棋管理。(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

6.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引入工业无源光网络(PON)、5G切片、软件定义网络(SDN)、时间敏感网络(TSN)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内外网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工业设备IP化改造,推广应用数控装备工业互联通讯协议(NC-Link),支持工业设备跨协议互通,提升工业现场“哑设备”的网络互联能力。促进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鼓励基于5G技术的先进制造业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发展,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二)致力打造信息通信枢纽。

7.推进城域网优化升级。支持基础电信企业部署超高速、大容量传输系统,优化城域网核心节点网络结构,持续推进城域网出口带宽扩容。实施新一代互联网智能化升级,推进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改造从骨干网络设施向接入设施延伸,提高网络设备的统一化、通用化及适配性,实现网络能力的灵活配置。协同推进面向5G业务的高效传输承载网建设,提升综合业务接入和网络切片资源的智能化运营能力。开展政务网络升级改造,建设全光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全覆盖。加速IPv6商用进程,支持基础电信企业探索采用“IPv6+”等新技术在网络层提供端到端的确定服务能力,加快“IPv6+”技术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应用,争创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城市。(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8.谋划布局国际信息通信设施。统筹谋划国际海底光缆及海缆登陆站建设,扩大跨境光缆容量和路由,提升深圳跨境通信传输能力和国际数据通信服务能力。积极开展跨境通信试验区建设,探索跨境数据流通试点,争取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网国际出入口节点等国家级通信设施在深圳落地。支持持续扩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节点布局、企业连接数量及交换容量,逐步提升深圳互联网服务水平和互联互通网络层级,改善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推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互联网域名根镜像服务器等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深圳市通信管理局、福田区政府、光明区政府、前海管理局)

9.完善内容分发网络节点。联合基础电信企业、广播电视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机构,统筹推进全市内容分发网络(CDN)扩容及智能改造行动,优化和完善CDN节点部署。加大热点内容引入力度,积极利用边缘计算技术,构建云边协同、云网融合应用场景,推动互联网内容源向用户下沉,全面提升用户上网体验。面向4K/8K、云游戏、AR/VR、全景直播等应用的高传输、低时延需求,提升高频、高活跃度互联网应用内容本地供给能力,打造区域内容分发网络体系。(责任单位: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加快构建物联感知体系。

10.部署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的感知终端。面向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推进可燃气体监测、电气线路监测、烟感探测、温度探测、噪音监测、倾斜振动监测、水压水浸监测、火灾报警、视频监控等感知终端部署,推进音视频监控资源整合,支撑立体化城市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住房建设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

11.部署面向城市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感知终端。面向大型楼宇、桥梁、地下管线等场所部署精密、灵敏的建筑安全、状态传感、射频设备、扫描感应等感知终端,推进公共建筑和各类管线全要素数字化、实时化和智能化。面向城市公共设施,综合利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等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身份标识,部署状态感知和运行控制感知终端,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区公共设施和物业管理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12.部署面向城市公共服务的感知终端。鼓励企业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进红外人体感应、跌倒感应、一键告警、远距离感应等感知终端部署,提升弱势群体民生保障水平。围绕卫生医疗服务以及疫情防控,规模化部署面向社区健康管理、家庭健康监护的各类感知终端,实现医疗精准服务。加大温湿度、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等感知终端部署,实现对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的精准高效治理。推动智能表计等感知终端在供电、供水、供气的规模应用部署,提高居民生活数字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市残联、市卫生健康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气象局、深圳水务集团、深圳燃气集团、深圳供电局)

13.打造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研究制定城市物联网感知终端建设标准或导则,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感知终端标识体系,完善统一编码和标准规范,实现终端身份的统一认证和有效识别。加快整合全市分散独立、碎片化、烟囱式物联感知资源,建立全市“统一感知标准、统一协议适配、统一设备接入、统一数据共享、统一应用支撑”的物联感知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感知终端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与传输,推动多源感知应用,实现城市生产生活、城市管理运行的协同,提升城市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水务局、市国资委)

14.构建全域覆盖的物联网络体系。统筹NB-IoT、4G、5G和光纤接入网络协同发展,面向万物互联,灵活采用多样网络架构,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LTE-Catl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5G网络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LTE-Catl和5G迁移,有序退出2G、3G网络,积极发展低功耗广域网(LPWAN),形成空间全域覆盖的物联网感知网络体系,支持城市全要素智能感知终端的泛在接入。(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15.推动车联网设施规模部署。统筹推进车联网无线通信网络、5G和城市道路管理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以车联网规模应用为导向,制定统一的车路协同通信标准,有序开展城市关键道路智能化改造,统筹推动路侧通信设备部署,逐步实现低时延、大带宽、高算力的车路协同能力,形成无人驾驶车规模上路的智能化道路环境。加快智能传感、电子标签、交通信息控制设备等在道路、桥梁、信号灯、道路标识等交通设施中的应用部署,实现交通设施全部网联化。支持在机场、港口、园区等路况良好的城市道路开展自动驾驶接驳出行、智能物流配送、智能环卫清扫等场景应用示范,循序渐进推进高、快速路开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16.建设低空民用无人机联网系统。鼓励开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用无人机融合示范应用工程建设,推动民用无人机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安全防范、物流快递、地理测绘、环境监测、安全巡查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无人机城市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和调度监管平台,构建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民航深圳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四)协同部署数据和算力设施。

17.推进数据中心优化布局。全市按照“一核两带边缘点”的总体布局,形成数据中心核心集聚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支撑算力带,建立多层级数据中心集群体系,实现分类分级梯度布局,重点发展低时延绿色数据中心。推动深圳数据中心与省内、港澳和西部地区算力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区域一体化算力协同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18.布局边缘计算设施。面向低时延、高可靠应用场景需求,结合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应用实际,构建城市内的边缘算力供给体系。大力推动工业互联边缘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发展,支撑制造业实时业务、智能应用、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敏捷连接。融合建设存算一体的边缘数据中心,推动边缘数据中心间的组网互联,促进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深圳供电局)

19.推动智能算力设施部署。加快建设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围绕社会民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业服务等关键领域,统筹全市算力资源部署,面向“双区”发展战略实施需要,打造服务全国的通用算力中心和全球智能计算高地。大力推进“云端”智能设施部署,推动面向训练及推理的计算芯片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应用,提升大规模数据“云端”处理能力。面向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语义理解等共性技术以及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鼓励建设满足复杂训练需求的开放计算服务平台以及提供知识图谱、产品优化等共性服务的开放性云平台。构建低成本的公共算力服务体系,提升算力服务调度能力和应用赋能支撑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前瞻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

20.加快建设区块链设施。鼓励领军企业建设自主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开源平台,聚集区块链开发者和用户资源,打造一批行业级区块链服务平台,构建全球领先的区块链应用高地。推动区块链设施超级节点、骨干节点建设,支持企业建设行业子链节点,实现链下数据、链间、上层应用之间互联互通,构建安全可控的区块链支撑体系。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的共同维护和利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创新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国资委)

21.布局卫星互联网设施。支持企业参与卫星互联网设施建设,推进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区域特色遥感星座建设,加快在卫星制造、卫星系统运营和卫星应用等环节布局。合理布局地面设施,探索卫星通信与地面5G、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构建无缝覆盖、安全可靠的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形成卫星在智慧城市、安全应急、海洋通信、国际信息通信互联互通等领域的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

22.培育未来网络设施。支持下一代光网络、可见光通信、第六代移动通信(6G)、毫米波、太赫兹通信、量子通信等领域创新载体及相关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在深圳市5G试验网基础上有序开展6G潜在关键技术的前瞻性研究,适时推进6G组网及应用场景模拟试验。加快融入粤港澳量子通信网布局,鼓励量子卫星地面站、量子保密通信网、量子互联网、量子安全通信示范网部署,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金融、电力、灾备等领域的试点和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创新委)

(六)全面夯实关键支撑能力。

23.推进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全市新建、改扩建道路统一规划建设多功能智能杆,实现主要市政道路以及重点园区、社区等多功能智能杆全覆盖。统一前端数据采集,建设城市级多功能智能杆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多功能智能杆和挂载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数据集成应用。加快出台多功能智能杆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多功能智能杆创新场景应用示范,拓展移动网络、物联网、充电桩等部署,构建多功能智能杆产业生态。以路灯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为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合杆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24.统筹关键资源的集约利用。统筹开展通信管道、通信机房等资源普查,加大通信管道资源整合,积极探索通信管道和通信机房运营新模式,构建具有功能融合、共建共享、网络化、体系化等特征的城市级通信管道和机房资源供给体系。加大通信管道新建和扩建力度,利用城市更新改造契机统筹部署,重点推动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城中村、商务楼宇等建筑红线内管道或管井与市政道路通信管道的连通,解决好接入网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建设通信管道智能化管理平台,推进通信管道资源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传统通信井盖的智能化升级,加大智能井盖、感知终端建设力度,实现通信管道的数字化管理。修订《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和完善通信机房总体布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25.深化电信设施共建共享。坚持集约利用、开放共享,统筹规划电信设施建设用地,出台电信设施共建共享指南及激励措施。统筹铁塔设施建设需求,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鼓励通过同沟分缆分管、同杆路分缆、同缆分芯等方式实施光纤网络共建,通过纤芯置换、租用纤芯等方式实施共享。着力提升跨行业共建共享水平,积极探索通信和电力机房共建共享试点。(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供电局)

26.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监管。强化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综合能力监测,动态跟踪和掌握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行状态,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决策水平,推动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改善。积极部署微型无线电监测站,开展监测设备升级改造,推进无线电频谱监测的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完善网站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核准制度,规范域名、IP地址等互联网资源注册使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

27.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积极推动网络安全能力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宣传教育,督促相关企业强化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信息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制度。建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调配机制,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应急事件的指挥调度能力。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开发利用和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建立数据安全治理能力评估、认证评测、行业自律等机制,确保数据在开放共享中的安全可控。(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8.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攻防对抗演习,提高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筑牢安全防护屏障。定期开展符合性测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运营主体和社会各方合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全面提升。识别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摸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底数,统筹推动政府和行业企业网络资产、基础资源、威胁情报等数据资源汇聚,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态势感知、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的安全运行平台和指挥体系。加强网络、数据设施、算力设施等的冗余配置,提升资源弹性扩展能力。(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设立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小组,加强各区、各部门、各行业联动,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日常协调工作。依托研究机构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和专家智库,负责我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政策规划、建设运营、试验验证、监管监测及技术支撑等工作。

出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配套扶持政策,加强对战略性、公益性、支撑性和保障性项目建设及配套服务的支持力度。统筹政府各类资金,灵活运用专项债、贷款贴息、基金、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财政和金融工具,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充分调动国有资本力量,推动信息通信领域国有资源整合,引导国有企业承担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充分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契机,推动相关行业准入政策开放,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调动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的积极性,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围绕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和八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产业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并进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大力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跨领域、跨区域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材料技术攻关。支持未来网络研究机构、创新中心等构建产业生态平台,引入信息通信领域国际标准组织、行业协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加强未来网络领域技术交流合作,宣传和提升深圳在全球科技创新的影响力。

强化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交通、电力等规划衔接,保障空间及配套供给。借助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契机,同步部署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在能耗管理、用电成本等方面,出台支持5G、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推动建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用能指标体系。继续推动公共场所资源开放,为5G、千兆光网、机房、管道、多功能智能杆及配套设施等建设提供便利。

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立法,夯实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法律基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创造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通信管理、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聚焦“黑宽带”清理、“黑广播”打击、“伪基站”查处、商务楼宇宽带接入市场联合整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等工作,形成监管合力。

建立健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指标统计制度,研究制定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控和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建立市、区联动动态评估、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定期进行摸底排查及通报。

以下为3月29日发布会实录内容:

主持人吴筠(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近日,深圳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题就是介绍这个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并且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华平先生,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余璟女士,

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吴嘉锋先生,

龙华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志斌先生。

首先,有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华平先生介绍《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有关情况。

陈华平: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对《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年)》进行政策解读。

新型基础设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深圳市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深圳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一起构成了当前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框架体系,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前不久,市政府专门审议并印发了《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了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进、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网络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成为世界先进、模式创新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升级网络接入设施、致力打造信息通信枢纽、加快构建物联感知体系、协同部署数据和算力设施、前瞻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夯实关键支撑能力等6大任务、10大重点工程和28条具体举措。

具体来看,《行动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一)目标定位高,对标国际先进城市与国内一流城市。

一是制定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20项量化指标,争取实现新一代高速信息网络全球领先、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地位显著提升、城市要素数字化能力不断增强、数据和算力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化集约化成效显著。二是高质量推进通信网络体系建设,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布局,结合“千兆城市”和IPv6的试点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新城建等工作,加强信贷、奖补等专项扶持力度,重点解决不好建、建不好、建不快等问题,打造“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体系。三是提升信息通信枢纽地位,围绕大科学装置、超算中心、科研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互联互通需求,建设科技创新走廊超高速智能网络。加速IPv6商用进程。扩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节点布局、企业连接数量及交换容量,持续优化提升互联网互联互通能力,接入企业数不少于300家,接入总带宽达到18Tbps。

(二)联系民生广,坚持信息通信服务惠民为民理念,让市民充分享受数字社会带来的红利

一是推动宽带网络提速扩面。实施千兆光网普及和百万用户全面提速计划,2022年,新增家庭及企业宽带用户套餐原则上500Mbps起。2023年,新增家庭及企业用户套餐原则上1000Mbps起。到2025年,宽带用户接入速率最高可达现在的10倍以上。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低于市场资费的精准降费政策,面向中小企业,逐步降低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市民观看超高清视频、体验大型体感游戏、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等智能设备更加畅顺,沉浸式体验身临其境的畅快。二是继续优化提升5G网络。2021年深圳获工信部评选的全国移动网络信号质量测评主要道路、商业场所、公园和地铁等四个“卓越城市”称号。今年我们会百尺高杆,更进一步,聚焦打造5G精品网络、加大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推进5G网络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大型商场和商业街、医院、学校、文体场馆、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以及特定场景下的深度覆盖。积极推动5G异网漫游,逐步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乡村郊野等区域一网托底的移动通信网络格局。三是打造城市千楼万物赋能工程。围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利用4G、5G、NB-IoT等技术,部署物联网感知终端达千万级别,助力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重点对全市所有家庭水表、燃气表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居民生活数字化服务水平。

(三)助力数字化,我们将深入实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推动五方面的数字化:个人数字化生存、家庭数字化生活、企业数字化经营、政府数字化治理和城市数字化孪生。

主要体现在:一是打造一批全光接入、全屋智能的示范应用样板工程。与新基建、新城建、家庭数字基础设施相融合,夯实生活空间数字化。二是工业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支持工业企业综合运用新型工业网络技术,支持工业设备跨协议互通,优化工业现场设备的网络互联,实施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示范计划,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推动企业数字化。三是智能算力设施部署。支持企业依托网络接入设施,在全市合理布局边缘计算节点,重点发展超低时延绿色数据中心。推进深圳超算中心升级扩容,建设持续计算能力达每秒200亿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助力城市数字化。四是车联网设施规模部署。统筹推进车联网和城市道路管理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构建低时延、大带宽、高算力的车路协同环境,在全市建设4.5万根多功能智能杆,推动车路协同场景应用不少于30项。五是低空领域无人机网络建设。针对全市应急、公安、交警、城管、水务应用,开设全市无人机低空飞行航线,推进无人机物流网络建设,开展无人机配送物流社区、园区应用示范,建设200个停机坪点位。

(四)布局新技术,围绕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要求,以创新为引领,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一是布局卫星互联网设施,支持企业参与卫星互联网设施建设,推进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区域特色遥感星座建设。二是培育未来网络设施。支持下一代光网络、可见光通信、第六代移动通信(6G)、毫米波、太赫兹通信、量子通信等领域创新载体及相关基础设施试点建设等。三是加快建设区块链设施,基于公共数据交换共享、不动产登记等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的典型应用场景,构建统一、集约的政务区块链平台。

下一步,我市将针对《行动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出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配套扶持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加快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区”建设以及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筠:谢谢陈华平副局长的主发布,对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做了一个详细的政策解读和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记者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好,我是来自晶报的记者。请问一下工信局陈局长,《行动计划》政策发布之后,对于普通市民会有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谢谢!

陈华平: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行动计划》注重服务民生,希望让市民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体验,具体体现在网络基础设施质量和体验感的提升、网络提速和惠企惠民、城市物联感知设施的建设和智慧生活品质的提升等方面。

在网络基础提升方面,一是继续建设高质量、广应用5G网络,深圳的5G建设在全国“网络领先、市场领先、应用领先”。目前已累计建成5G基站5.1万个,5G用户超900万户,5G流量占比达30.78%。适度超前的网络建设部署和坚实的通信保障力量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在抗疫过程中,核酸检测点、隔离酒店等区域扫码、上网未出现拥堵现象,居民居家办公、上网课通信畅通有序。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对重点区域、场所5G网络的优化力度,积极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加大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建设5G网络信号质量监督平台,与“深i企”联合开通信号质量投诉通道,及时发现和解决信号盲区覆盖问题。二是加大千兆光网覆盖,实现“千兆到户、万兆入企”。支持家庭和企业用户升级接入终端,提供端到端千兆业务体验,全面支撑超高清视频(4K/8K)、虚拟/增强现实(AR/VR)、全息投影等业务普及应用;推动大容量OTN节点向企业端下沉部署,提供万兆接入能力,支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上云带来的流量增长,保障企业高效就近接入;将优选一批住宅小区、办公楼宇、工业园区,依托千兆光网,打造一批全光接入、全屋智能的示范应用样板工程。三是推动公共无线局域网全网品质提升。深圳在各区的公共场所初步建设了一张公共无线局域网。接下来,我们将致力推动全市范围内人员密集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高质量全覆盖,实现全网一次认证、无感漫游,打造高速率、高品质、可信安全、公益普惠的公共服务网,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信息消费惠民品牌,助力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在网络提速和惠企惠民方面,一是通过出台政策给予补贴,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实施千兆光网普及和百万用户全面提速,推动5G套餐资费逐步降低。在疫情期间,我们积极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中小企业纾困,提供提速带宽优惠。为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流调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抗疫志愿者等提供抗疫移动通信爱心流量包,给予教职工等特殊群体网络提速优惠等。另外我们聚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推出中小企业用户优惠加速计划。此外,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要推出低于公众市场资费的精准降费政策。

在城市物联感知方面,围绕公共安全、公共建筑和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构建智能、泛在、先进、互联、共享的物联感知体系,部署指挥城市物联感知终端千万级。一是面向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领域部署可燃气体监测、烟感探测、温度探测、噪音监测、火灾报警、视频监控等感知终端;二是面向大型楼宇、桥梁、地下管线等场所部署精密、灵敏的建筑安全、状态传感、射频设备、扫描感应等感知终端;三是面向社区健康管理、家庭健康监护等方面规模化部署卫生医疗服务以及疫情防控“电子哨兵”等各类感知终端,推动智能表计等感知终端在供电、供水、供气的规模应用部署。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助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未来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打通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加快普及智慧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数字普惠民生服务,让市民充分享受信息社会红利。

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深圳卫视的记者。我们知道深圳正在打造卫星产业的高地,请问发改委余主任,我们看到这次行动计划里特别提出深圳要在卫星产业方面做更多布局和落地,深圳近年来在卫星产业方面有哪些布局和举措?接下来会如何支持卫星产业发展?

余璟:首先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深圳市一直高度重视卫星产业的发展,凭借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产业配套完善、体制机制灵活、国际化水平高等综合优势,前瞻性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重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形成包括卫星研发、设计、制造、运营、卫星应用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委围绕卫星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在去年5月,我委牵头印发了《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作为深圳推动卫星产业发展的重要顶层文件,《工作意见》覆盖了卫星产业从研发设计到应用的诸多领域,涉及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建立行业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共 16 条“干货”举措。例如,围绕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综合应用,布局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制项目,最高支持3亿元;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区域特色遥感星座,高轨卫星最高支持2亿元、低轨卫星最高5000万元;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卫星及应用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最高支持3000万元;围绕卫星和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融合发展及卫星应用核心技术环节,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最高支持1000万元等等。政策扶持力度之大、服务程度之深远,体现出我市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决心和魄力。

二是在去年年底,我委围绕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工程研究中心、产品产业化、应用场景建设等多个类别,公开征集了一批卫星及应用产业重点项目,截至申报结束共收到各有关单位报来的230多个项目,社会各界的反响非常热烈。

三是我委正加紧编制《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计划申报指南》,就企业和科研院所申报卫星及应用产业项目制定具体申报流程,支持一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核心产品产业化、特色应用场景示范等类别项目,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卫星产业发展,加快把我市打造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卫星+”创新城市。

未来,随着卫星在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生产制造、商业服务、科学研究、国防安全等各行各业的深度应用,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深圳市政府将根据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因势利导,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真招、实招”,不断引进和培育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卫星产业项目,推动深圳加速向浩瀚太空进军的步伐。

谢谢。对刚才记者的提问,再次表示感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深圳晚报记者提问。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要基本建成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体系,请问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在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赋能行业融合发展,和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考虑是什么?

吴嘉锋: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实施《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省信息通信行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与全行业一道,聚焦网络强市建设,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深圳市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赋能行业融合发展方面,我们将贯彻落实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IPV6+应用创新行动以及市委市政府“5G+8K+AI+云”新引擎战略,按照“分业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实体经济、信息消费、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发力: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电力和智慧油气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从促进信息消费着手,重点培育5G+新型信息消费和融合媒体,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创新发展“云生活”服务,促进生活消费品升级;三是以提升民生服务为本,重点加大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和智慧城市的5G应用创新,探索新模式新业态,继续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方面,我们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快构建覆盖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监管机制,压实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信息通信网络单元定级备案制度。二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加快技术手段建设,提升网络安全威胁的监测、防御、溯源技术能力,防范遏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全力保障基础信息通信网络安全运行。深入开展安全防护检查与符合性测评、风险评估,督促相关运营主体整改存在的问题隐患,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三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深入落实信息通信领域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保护、风险通报、检测评估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聚焦新技术新业务的数据安全风险,推动开展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加快构建数据安全风险技术监测体系,保障信息通信领域数据安全。四是推进网络空间共治。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流程清晰、高效顺畅、共建共享、共治善治的综合网络治理体系,持续加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公民个人信息滥用、骚扰电话、网络黑灰产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生态环境。

记者:谢谢主持人,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想问一下龙华区徐志斌常委,龙华区去年提出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的战略目标,请问在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引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龙华区有哪些举措和成效?谢谢!

徐志斌: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龙华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向来高度重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去年以来,我们在5G网络率先覆盖的基础上,持续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龙华全区5G基站覆盖密度居全市前列。全区500兆以上宽带用户超过了19万户,已建成数据中心占到全市的12%,在创新应用方面,龙华锦绣科学园建成全市首个5G专网示范园区,美团基于5G的低空配送网络已经完成试验。

为了与近日发布的行动计划有序对接,我们超前谋划,起草完成了《龙华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通过专题研究与系统布局,对2025年龙华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期望将龙华打造成为全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标杆。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我们将全面贯彻“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部署,进一步突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作用。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建立全市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涵盖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等多个领域,超30亿元预算助力企业突破数字化发展瓶颈。二是加快数字赋能。依托全省首批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体系建设,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三是突出标杆示范。在重点行业领域挖掘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能复制推广的创新应用案例,为企业提供转型示范。前几天,我们经过层层选拔,从区内的优秀项目中遴选出龙华区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十大标杆案例,获奖名单已于3月23日正式公布,相关案例材料会后可以和大家分享。四是引导生态要素集聚。截至目前,龙华区已累计培育引进3个国家级双跨平台、18家工业互联网省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和260多家软件企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落户龙华。去年,我们组织完成了全区16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诊断评估,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数据。7月,我们将整合各类资源,正式上线龙华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供需两端提供政策解读、数字孪生、资源对接、画像服务、赋能方案等内容,打造数字化转型一站式服务,满足我区乃至全市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这里我再做一个预告,今年龙华区将连续第三年主办工业互联网领域全国最高赛事: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的南部赛区比赛,继续挖掘好的人才、好的团队、好的项目落户龙华,进一步提升龙华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全国影响力。

吴筠:好,谢谢徐志斌副区长对龙华区的情况介绍,也感谢这位记者朋友提问。时间关系,今天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深圳是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的一个城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新基建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今天发布的“行动计划”,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世界先进、模式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作为承担着先行示范使命任务的深圳,我们既有当下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火力全开,同时注重城市未来的基础性铺排和渐次的推进。今天的内容可以说是上天入地、天地一体,有天上的卫星、也有地上的网络,技术含量非常高、专业性很强,但实际上每一项重大布局规划和建设安排,都和城市、和市民、和未来的产业、未来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都是指向一个更智慧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希望媒体朋友们、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关注深圳、关注深圳的改革发展和未来城市建设,关注深圳的“双区建设”“双改示范”。我们一起把握当下,共创未来!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发布会图文实录将在深圳发布和深圳政府在线上发布,同时,在读特、壹深圳、i深圳等媒体平台上也会有视频的回放,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各位发布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飞行平台有哪些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