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支航天工程研究所全称

马兴瑞:大学教授转战航天领域

马兴瑞:大学教授转战航天领域 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行走的壮举时,承载着巨大压力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此前已参与组织过30多次宇航发射,但这一次更加不同寻常。在仅仅进行了两次载人飞行后,就实现航天员从舱内活动到舱外活动的跨越,在世界航天史上也不多见。

从知名学者到航天带头人

马兴瑞是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受益人,他考入了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而后又先后进入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颁发国家学位制度后的第一批博士生。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期间,马兴瑞有幸师从著名的力学教授黄文虎。学习期间,他的钻研精神深得导师赏识。1988年3月,凝聚着马兴瑞心血的博士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得到了力学专业领域老学部委员们的高度评价,一时间好评如潮。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马兴瑞留校任教,迅速显示出研究后劲,并很快进入学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由于在科研、学术方面的成绩突出,1989年11月,他被破格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两年后,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当时仅34岁的他,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他在1991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被认定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首批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马兴瑞的知名教授梦似乎已触手可及。然而,1996年6月的一纸调令,将毫无思想准备的他调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任分管预先研究、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副院长。

让卫星研制能力比肩世界先进同行

那时,国际上正在掀起一股势头强劲的小卫星热。与“大卫星”比较起来,小卫星具有投资少、重量轻、研制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特别适合国民经济发展及科学研究的需要。

国家对这一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列入著名的863计划。作为我国卫星研制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更是集中专门力量着手现代小卫星的研制开发工作,下决心占领小卫星市场。

在哈工大任职期间就致力于小卫星研究的马兴瑞,称得上是国内研究小卫星的先驱。对国外小卫星的发展历程以及研制情况都了然于胸的他,一直用学者的敏锐捕捉着这个领域的动向与走势。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小卫星研制刚刚起步的关键时刻,在担任副院长的同时,他受命兼任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实践五号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这个新的身份,既让他如鱼得水,也让他压力重重。

实践五号卫星是一颗应中国科学院要求研制的空间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测量及对策研究试验、空间流体科学试验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些先期技术试验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尽管是国内第一次研制现代小卫星,许多技术问题无从借鉴,但一向重视创新的马兴瑞仍然坚持倡导卫星研制的高起点、高品质,特别在研制中采用了公用平台的概念。他和同事们研究后认为,根据国内外小型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应用需要,自主研制开发一个实用型的现代小卫星公用平台大有必要。

卫星公用平台可以根据不同航天任务,进行局部适应性修改,可支持多种有效载荷,构成各类小卫星,既可进行科学实验、新技术试验、对地观测、环境监测、减灾,也可以组成星座,从事通信、导航等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个后来被命名为CAST968小卫星公用平台的推出,成了实践五号整个研制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经历第一次,不仅仅意味着研制中如何创新,更意味着研制中的风险与艰难。

1997年春,实践五号卫星在进行力学环境试验中,卫星的“翅膀”——太阳翼有裂损现象,弄得大家心里有点慌。马兴瑞在现场仔细查后,信心满怀地说:“大家不要担心,这是太阳翼力学环境条件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只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就可以避免”。后来的整星力学试验,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送双星,将风云一号卫星和实践五号卫星一同送入太空。当实践五号顺利入轨的喜讯传来时,马兴瑞和他的研制队伍击掌相庆。

实践五号卫星毫无悬念地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2月1日,在我国科技界层次最高的奖励大会上,马兴瑞以排名第一的身份与同事们共同获得了这一来之不易的殊荣。

2001年,针对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的马兴瑞力主并推动对以大型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对地遥感两大公用平台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经过五年预先研究后取得的成果,不仅为中国航天“十一五”的后续发展做好了技术储备,而且使我国的卫星研制能力与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领域可以与世界先进同行比肩。

经过5年的准备,2006年,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技术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瞄准大型长寿命通信卫星平台的国际水平,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使我国静止轨道卫星平台寿命达到了15年。

这个被航天人称为“东四大平台”的新产物一经推出,很快就促成了大平台的首颗卫星——鑫诺二号卫星的立项研制和亚太六号B、尼日利亚卫星、委内瑞拉卫星等3颗卫星的在轨交付合同,实现了中国航天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改变了我国在国际卫星通信产业领域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然而,航天是伴随高风险的事业。每一次航天发射,航天人都像是面对着一场“大考”,甚至是生死的考验。能够在任职期间取得百分之百成功的非凡业绩,看上去很美,风光无限,但其过程却充满坎坷,马兴瑞自然也不例外:

——一次发射前,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导致火箭漏电、发射时间推迟。

——一次测试中,卫星跟火箭意外相碰,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甚至导致整个发射计划改变。

——一次火箭卫星处于待发状态时,发射塔架上的消防装置因意外启动,导致火箭挨淋,箭上的电器产品的绝缘性能下降,事关产品及人身的安全。

——还有一次,在火箭发射后实施卫星变轨时,卫星储箱压力突然剧烈下降,卫星面临着失控的危险……

严峻的考验面前,更能彰显英雄本色。作为参与航天发射重大决策的领导之一,多年的历练,已使马兴瑞做好了随时准备处理突发险情的心理准备。在他看来,遇事沉着冷静,果断指挥,科学决策,必定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长二F火箭整船测试时间延长600小时

2007年8月,马兴瑞担当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之职。

在他上任仅仅两个月时间,“嫦娥一号”不负众望,成功踏上奔月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测的时代。举国欢庆之时,马兴瑞的目光已转向了另一项重大工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两个重要的分系统——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飞船的研制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自1992年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和2次载人航天飞行。目前,该工程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16个重大专项之一,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关注。

载人航天活动极具挑战性和风险性,把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并保证其健康返回已属不易,何况神舟七号要实现太空行走。这是在天地往返技术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难度极大。

为此,神舟七号飞船做了较大改动。虽然保持着原来的三舱方案,但是为实现航天员的首次舱外行走,要在原来的轨道舱的基础上新研制气闸舱,这是“神舟七号”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最大的不同。而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长二F火箭,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更加安全可靠以及更加舒适的设计。

与以前的任务相比,“神七”无疑是一次“大突破”。马兴瑞对研制队伍提出了高标准完成任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过去一些原本不影响飞行任务成败的小问题也被“挖掘”出来,得以从更深的层面去“刨根问底”,比如软件测试。有的东西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的,指令发出三次,为什么只执行了两次?看似不影响成败的小问题,这一次都在“精益求精”思想的指导下一一解决。

在发射基地,很多发射队员都目睹过这样的场景:遇到问题时,马兴瑞总是坚守在一线,有时甚至能连续几天几夜处理问题,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而在长二F火箭的改进设计中,研究人员花了很大的工夫,琢磨如何更好地减轻火箭上升时的震动使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感觉更舒适。整船测试时间也由过去的700多个小时延长到1300多小时。

神七任务的圆满完成,但这显然并不是中国航天的最终目标。下一步该走向何处?按马兴瑞的设想,到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领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收入在2007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2500亿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独家供稿 特约记者 冯春萍 索阿娣)

7月1日下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带队调研了西安交大—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联合创新平台与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就“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与校企联合攻关团队“双导师”制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座谈。研究生院相关工作人员与组合动力联合创新团队总师刘金鑫等负责同志、电气学院副院长杨旭分别进行座谈交流。

在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合作共建的新型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动力联合创新平台,吴宏春一行参观了联合创新团队平台办公区及文化展厅,并向团队明确了此行的目的及意义,双方就团队的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双导师”制落实等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刘金鑫介绍,联合创新团队旨在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采取型号攻关与人才培养结合的模式,利用“总指挥+总设计师”双带头制的创新机制,实现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与工程研制保障的“科学家+工程师”的“从0到n”创新模式,着力破解航空航天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从而培养具有科学家思维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在了解创新团队前瞻性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后,吴宏春一行对团队“以未来型号技术作为牵引、让研究生在‘听到枪炮声’的环境下实战,落地在港、深度科教深融、在校企协同集中攻关、切实推动校企融合走深走实”的典型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联合创新团队要进一步以“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为基础,发挥用人主体在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切实落实“双导师”制,让学生在攻坚克难中淬炼过硬的意志、涵养奉献品格、培养创新能力,在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吴宏春一行先后调研了z箍缩科学实验装置,及“正泰、平高、思源、南瑞、特变电工、杭州阳名、国家电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等校企融合共建新型研发平台。之后召开座谈会,与电气学院详细就校企合作模式、人才交流培养状况、科研成果转化、“双导师”制工作落实等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交流,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双导师”作用,让企业成为主体参与到项目管理,从而真正让企业将研发重心转移到学校,切实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等重点问题。

本次调研,研究生院与相关单位就研究生各培养环节中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努力破解“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实际开展中出现的工作难题,就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成共识,进一步推进“我为师生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力求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努力作出新贡献。

2022年初,学校正式印发施行《西安交通大学“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旨在联合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聘用千名工程科技专家担任导师,培养万名卓越工程人才,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校企联合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目标,切实推进“双导师”制度的落地,在联合攻关中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是隶属总装备部的正军级军事院校,主要面向全军装备系统和航天领域培养指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学院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军事学为主、军事学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6个门类相互融合的学位授权体系,拥有一批在全军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学科专业。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有6个学科专业领域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9个学科专业被列为总装备部重点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教学名师为代表,政治思想好、教研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员队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0余人。有5人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23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49名教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建院以来,学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300余项。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建有万兆主干带宽校园网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分馆;《装备学院学报》是军事学核心期刊。

学院本部设在素有“首都后花园”之称的北京市怀柔区,有怀柔、沙河和昌平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513亩。学院生活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一、2014年招生专业情况

2014年学院面向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101人,设三个专业,本科学历层次,学制四年,其中前两年在国防科技大学学习,后两年返回装备学院学习,培养目标为技术干部。

(一)武器发射工程专业:主要学习飞行器测试、发射、控制及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航天测控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掌握信号检测及处理、控制基本原理及运载火箭试验发射的操作能力;具备从事武器系统设计分析评估及飞行器测试发射、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测控工程专业:主要学习航天无线电测控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数字、模拟电路设计、调制解调系统建模与仿真等专业技能;具备从事航天无线电测控系统的研究设计、无线电测控装备的使用维护、技术革新、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航天指挥专业:主要学习航天作战指挥和航天试验指挥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航天测试、发射和测控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掌握航天作战理论、航天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等专业技能;具备从事航天试验组织指挥、数据处理、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新生入学,通过复审复查即批准入伍。在校期间享受供给制军校学员待遇,统一着军装,发放津贴费,每年放寒暑假。毕业成绩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可按规定比例报考研究生。

学员毕业后享受军官待遇,主要面向总装备部直属部队、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分配,从事航天测试发射、测控,以及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等工作。热忱欢迎有志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应届青年学生报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支援部队 航天工程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