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信仰是什么

  基督教只信奉耶稣,而天主教在信奉耶稣的同时也尊敬耶稣的母亲;基督教的圣经较天主教的少;天主教是凭功德赦罪得救,基督教是凭恩典得救;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不可以结婚,而基督教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仰不一样,基督教只信奉耶稣。而天主教在信奉耶稣的同时也尊敬耶稣的母亲。

  天主教的洗礼是具有除罪功效的仪式,认为洗礼可洗去人的原罪。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而是与耶稣基督的生命联合,与他同死,同复活。

  天主教和基督教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对神职的要求不同。天主教有神父、修女,但是神父修女是不能够结婚的。而基督教只有牧师,牧师可以结婚生子。

  基督教的基本组织被称为教会,基督教认为教会是全体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总体。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

  天主教与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天主教与基督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主教与有哪些不同?

  基督新教是于公元16世纪初叶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最初的教派有三支:一是路德教派。路德原是德国天主教奥斯定修会的一位神父,他曲解教义,主张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不需行任何善工。因拒绝教会的多次劝导,终于1517年在德国威登堡教堂发表了他自己的信仰主张,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为路德教派。二是加尔文教派。加尔文是法国人,生活于瑞士日内瓦,与马丁路德同时,除同意路德所讲的“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的主张外,还提出他个人的主张“人的成义得救早由天主所预定”,结果也由天主教分裂出去,自成加尔文教派。三是英国教派。由英王亨利八世开始,他因欲休加达利纳皇后、另娶宫女宝兰为后,未蒙教宗允准,遂于公元1534年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立了英国国教,自立为国教教宗。

  上述三个教派各自成立后,每个教派内的信徒,又因在信仰上意见分歧,遂又各自分裂,渐渐产生了许多新教派,例如从路德教派又分裂出福音堂、美以美会;从加尔文教派又分裂出唯一神派、清教徒、公理会、长老会、浸礼会等;从英国国教又分裂出圣公会、高级教会、低级教会、自由教会、牛津公教会等。之各教派,在过去四百余年内,已分裂为数百大小不同的教派。在欧美各国,基督派统称为“誓反教”,乃因当时路德教派在德国得势后,严禁天主教举行弥撒圣祭。数年后,即于一五二九年,斯倍尔国会又宣布恢复天主教举行弥撒圣祭之自由,当时国内有五个皈依路德教派的王侯和十四座城市的路德派信徒,群起誓死反对,称自己为誓反教派。自此以后,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都称为誓反教,以示与天主教分离之意。待日后他们来到中国传教时,因为中国环境与欧美不同,他们觉得誓反教之名有欠和善,遂以基督取而代之,称为基督

  天主教与有哪些区别呢?

  (以下所谈的特指基督新教)

  一、同根分枝:从信仰根源及教会历史作简要分述

  1.同根:从信仰根源看,由主耶稣建立的教会,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和初期信友传下来的教会。在这信仰根源上,没有区分“天主教”、“”的名称。

  2.分枝:从教会历史看,原本是合一的教会,在历史中有二次大分裂:公元1054年,合一的教会分成二个教会: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东方教会,史称希腊正教会或东正教;西方教会,史称拉丁公教会或罗马公教会。东西方教会在信仰根源上,可说完全相同,而在表达信仰及敬礼上,却有各自的特色;在教会行政上,各自分治,东正教由其首席教长以象征性领导,罗马公教会由教宗以实质性领导。为辨别这两个公教会,一般称希腊教会为东正教(ORTHODOX),称罗马公教会为(CATHOLIC中译:天主教)。16世纪从罗马公教会再分枝的,主要有四个教派:

  以上(1)至(4)教派,一般称为。这四大教派可说是后来400多个基督源流。其中圣公会因延续宗徒的“主教”品位,因此,圣公会在信仰、圣事礼仪、行政体制,都与罗马公教会相近。罗马公教会在16世纪──明朝末年,由罗明坚和利玛窦,二位传道士来到中国后,他们在1583年,把罗马公教会CATHOLIC CHURCH 以中文译用“天主教”。

  二、基本信仰:两教信仰渊源、圣经数目、讲解圣经、基本信仰、人得永生等之同与异

  两教都根据圣经──旧约和新约:上主对人的启示,人对上主启示的回应。

  天主教信从圣经,也信从圣传,即宗徒及历代教会的传承。

  只信圣经不信圣传。

  天主教圣经----旧约46卷,新约27卷,合计73卷。

  圣经----旧约39卷,新约27卷,合计66卷。

  旧约少7卷:多俾亚传、友弟德传、巴路克先知书、智慧篇、德训篇、玛加伯上、玛加伯下。因为这7卷旧约是用希腊文写成,其中玛加伯下12:38-45为亡者献祭,涉及炼狱的存在。因此,这7卷旧约,不被基督为圣经。

  天主教强调全球统一的圣统制,由圣职人员依照训导权核准的圣经注释,讲解圣经。

  强调地方教会及每人直接由圣神(圣灵)指引,信友可自由讲解圣经。

  两教根据圣经共同的基本信仰包括:(1)信拜唯一至爱的上主(上帝);(2)信传上主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3)信传上主一体三位在耶稣身上救赎人类,死亡及复活;(4)信传圣神(灵)恩赐信从圣子耶稣的人,获得永生、肉身复活,共享天国荣福。

  天主教强调,信望爱三德,是人得永生的必要条件;相信有赏善罚恶的天堂、炼狱、地狱。

  强调,信耶稣必得永生──因信成义,不靠人的行为;相信有赏善罚恶的天堂、地狱(无炼狱)。

  三、基本敬礼:两教敬拜上主、敬礼圣贤、圣事祈祷等之同与异

  两教在礼仪祈祷时,都共同“敬拜”唯一上主(三位一体),及天人的中保耶稣基督。

  天主教“敬礼”圣贤,包括:圣母、天使、圣人、圣女、人类历史中的圣贤、祖先;并绘制有形的耶稣像、圣人像,表达敬意、效法善行、彼此相通、请求他们在天上为我们转求上主。

  依照旧约禁拜偶像(申5:6-10),只以耶稣为天人中保,不敬礼圣贤、祖先,基督敬礼圣母玛利亚,也不信圣母是终身童贞女。

  天主教有七件圣事礼仪,即圣洗、坚振、告解、圣体、婚姻、圣秩、傅油。以弥撒感恩祭典为中心,全球有统一的团体祈祷经文,也有地方教会自行编用的祈祷经文,还有各种祈祷方式。

  各教派都有圣洗圣事,而无弥撒圣祭、也无圣事;圣餐(圣体)也只是纪念主耶稣的最后晚餐;团体聚会注重读圣经、讲道、唱诗、口祷。

  两教都强调该遵行天主十诫,并以主耶稣所教导的“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5:12)为互爱的准则。

  天主教较注重普世教会及用天主教教理传道,推展修会男女会士到世界各地传道、建立教会;地方教会则由圣职人员负责牧灵工作;而忽略信友的传道使命。梵二大公会议()重视地方教会,并积极推动信友传道的意识及传道工作,并以当地传道建立地方教会。

  开始就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注重信徒直接用圣经传道及扩展地方教会,而较忽视当地文化。

  天主教注重从上治下的圣统制,以教宗治理普世教会,以教区主教治理地方教会。

  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由信徒选出的“长老团”,集体治理其地方教会。

  自16世纪从天主教分离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基督有数百教派,但在基本信仰上,天主教与基督,可说在主内同根、大同小异。

  为了促进各教派的交流共融,设立了“普世基督”。

  天主教召开梵二大公会议,除了革新整体教会,并以大公主义法令,从彼此的共同点交谈合作,促进所有基督徒合一;梵二后,也设立基督徒合一秘书处,积极推动与兄弟姊妹互访交流、共同祈祷。并且把每年一月第三周定为基督徒合一祈祷周。

  在主内合为一体是主耶稣的心愿和遗言:“父啊!愿众人都合而为一!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祢在我内,我在祢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

【摘要】:晚明入教士大夫王徵的信仰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16年到1632年。这一阶段王徵的天主教思想以《畏天爱人极论》为代表,该文主旨在于以畏天爱人的思想来补充儒家思想的不足之处,此时天主教思想对于王徵而言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工具;而从1634年到1644年,可以视为王徵信仰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代表作有《仁会约》《祈请解罪启稿》以及《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此时,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已然转向了对灵魂救赎的渴望。由此可见,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存在着一个逐渐加深的演变进程。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林娟娟;;[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甘满堂;李红飞;;[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剑波;王媛;;[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C];2013年
曹荣;;[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刘晶晶;;[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健民;;[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徐心希;;[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赵英霞;;[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张宇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彭小瑜;;[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 周太良;[N];中国民族报;2018年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 游斌;[N];中国民族报;2018年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教研室 张祎娜;[N];中国民族报;2018年
本报记者 蓝希峰;[N];中国民族报;2018年
省民宗委宗教业务二处;[N];贵州民族报;2014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主教的爱情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