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某种遗传病为例,设计一种遗传病基因诊断的实验方法。 这种怎么写?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实验室于2008年10月批准成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2012年1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正式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

实验室成立以来,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研究。目前,实验室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充分整合全国儿科临床医疗资源,形成全国多中心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体系,建立辐射全国的儿科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基地与协作研究网络,成为我国儿科重大疾病研究的原始创新基地、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儿童健康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实验室在现有的国际合作研究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实验室开放与共享,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原创性、前瞻性、突破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不断促进国内儿科学基础-临床研究的整体发展。

本实验室以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以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与发病机制为主攻方向,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常见出生缺陷病因、发病机制及外科规范化诊疗的研究、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及诊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儿童白血病与肿瘤发病机理及个性化诊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三 实验室现任及历任主任

李巍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遗传病致病基因鉴定、溶酶体相关细胞器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973或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发表SCI论文106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6部。现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细胞器生物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膜生物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出生缺陷精准医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Bioscience

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务。主要从事儿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治工作,对川崎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合并症的诊治研究居世界前沿水平。1988协和医大研究生毕业,曾在以色列、香港和美国学习工作8年。兼任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科能力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小儿心血管学组副组长等职。《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儿科杂志》等18本杂志编委,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五四青年”奖章、以色列亨利纽芬奖、中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科技进步奖等。主持国自然等科研项目16项,发表论文210余篇,SCI收入66篇,学术H指数19,主编《川崎病》等专著,指导毕业生38名。

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儿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院院长;开展了小婴儿及新生儿复杂心脏手术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成功地提出了“双片法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及“传导危险区浅缝法”,提高了手术疗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科委等多项研究课题。在各类期刊发表30余篇论著,主编及参编6部医学专著。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

四 实验室人才队伍现状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6人,其中博士学位122人,硕士学位4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固定人员的

1.某同学选取小麦的毛颖与光颖、有芒与无芒、抗锈病与感锈病三对相对性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先让纯合的毛颖有芒感锈病植株与光颖无芒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F1仅有一种表现型。将F1的麦穗(种子)播种后,获得F2共有N株小麦。回答下列问题:
(2)该同学随机选取F2中的部分植株进行性状统计,每种性状的植株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植株性状 毛颖有芒 毛颖无芒 光颖有芒 光颖无芒 抗锈病 感锈病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上述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理由是____________。
(3)若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F2的N株小麦中,表现型与F1相同的植株约有____株,F2中毛颖无芒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约有_______株。
2.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①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②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3.欧洲麦粉蛾中野生型幼虫皮肤有色,成虫的复眼为褐色;突变型幼虫皮肤无色,成虫复眼为红色。研究发现,野生型麦粉蛾的细胞质中含有犬尿素,能使幼虫皮肤着色,并影响成虫复眼颜色,犬尿素的合成受基因A控制;同时欧洲麦粉蛾肤色的遗传还存在短暂的母性影响,即基因型为Aa的雌蛾形成卵细胞时,细胞质中都含有足量的犬尿素使幼虫皮肤着色,生长发育到成虫阶段时犬尿素会消耗殆尽。某实验小组做了相关实验,其实验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由实验结果可知,欧洲麦粉蛾成虫复眼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
(2)短暂的母性影响与细胞质遗传有本质的区别。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后代遗传表现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某动物中一正常雄性个体和患细胞质遗传病的雌性个体杂交,则子代雄性个体中,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而短暂的母性影响,只能影响某动物子代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最终欧洲麦粉蛾成虫的眼色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孟德尔分离比。
(4)若实验3为正交,请写出实验3反交的结果,并分析说明子代出现相应结果的原因:
4.水稻是两性花植物,花多且小,大部分自花受粉并结种子。杂交水稻是我国对当代世界农业的巨大贡献。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水稻育种的问题: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_____。为了培育出杂交水稻,袁隆平跋山涉水,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利用这种水稻进行杂交操作的优势是_____。
(2)水稻的抗稻瘟病性状(R/r)与抗倒伏性状(D/d)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易感稻瘟病抗倒伏植株与抗稻瘟病易倒伏植株杂交,F1中仅有抗稻瘟病易倒伏与易感稻瘟病易倒伏两类植株且比例为1:1,则亲本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
(3)某水稻品种甲(纯合子)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细条病基因H,品种乙无该抗病基因。将甲、乙杂交,所得F1自交,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表所示:
F2群体中基因型为HH、Hh、hh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利用亲本及F1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
5.现代栽培稻(2n=24)相对普通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虫、杂草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纯合野生水稻(甲)8号染色体上具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某种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表:
(1)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2)依据数据推测,抗稻飞虱性状的遗传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
(3)重复上述实验发现,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比总是接近1:5:4。研究人员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均正常成活,推测可能是带有______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比例:______。
(4)为获取能稳定遗传的抗稻飞虱优良栽培稻,科研人员选取上述实验中F1栽培稻作为亲本进行自交,每一代水稻自交后淘汰不抗稻飞虱的个体,则子五代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6.迎春花的原叶和尖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白花和黄花受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一株白花原叶迎春花与一株黄花尖叶迎春花杂交,F1均表现为白花原叶,F1自交,F2中白花原叶:白花尖叶:黄花原叶:黄花尖叶=39:13:9:3。回答下列问题:
(1)迎春花的花色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
(2)迎春花的黄色色素是由白色前体物经酶X催化而来,若基因M控制酶X的合成,则基因
___________可抑制基因M的表达而导致酶X无法合成。分析杂交实验可知,F2白色迎春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3)将一纯合的黄花原叶植株进行自交,在其子代中发现一株白花原叶植株,为探究该白花原叶植株的出现是某个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请设计实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7.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进行自交、测交,F1中红花植株分别占27/64、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交产生F1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自交产生F1的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种。
(2)若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该纯种白花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
(3)确定某一纯种白花品系的基因型(用隐性基因对数表示),可让其与纯种红花植株杂交获得F1,然后再将F1与亲本白花品系杂交获得F2,统计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请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测隐性基因对数:
①若F2中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1对隐性纯合基因;
②若F2中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
③若F2中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3对隐性纯合基因。
8.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 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型为 ______,后代中红色植株占 ______。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______,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占 ______。
9.图一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方式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
(2)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
(3)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理论上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基因型,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纯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实验设计: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
(5)西葫芦是一种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其皮色性状中的黄皮基因(M)对绿皮基因(m)为显性,但有白皮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M和m都不能表达。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葫芦皮色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
B.基因型为mmW_的西葫芦由于没有M基因,所以表现为白色
C.基因型为Mmww与基因型为mmWw的植株测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MmWw的西葫芦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4
10.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
②实验一的F2中,白鼠共有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
11.某种兔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研究者提出如下3种假说解释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
Ⅰ.毛色受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一组复等位基因(B、b1、b2、b3、b4)控制,它们之间的显性顺序是B>b1>b2>b3>b4。
Ⅱ.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即aabb毛色为白色,基因A和B都能使色素含量增加且增加效果相同,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毛色越深。
Ⅲ.毛色受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A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B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D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即aabbdd、A_ _ _dd、aB_ _ _、_ _bbD_、A_B_D_各控制一种毛色。回答下列问题。
(1)假说_________成立时,基因型种类最少;若假说Ⅲ成立,基因型为AabbDd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个体毛色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
(2)让体色相同的雌雄兔自由交配,只有褐色兔的子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因而可排除假说_________。让褐色雄兔与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结果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都有褐色和黑色个体,则假说_________成立。若要确定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只需进一步统计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除褐色、黑色个体外还有几种体色的个体。写出结果和结论:_________。
12.某严格自花传粉的多年生二倍体植物,野生型为红花。白花突变株Ⅰ和白花突变株Ⅱ均由单基因突变引起,且自然种植的后代均为白花。请回答:
(1)研究人员通过简便杂交实验证实了上述两株白花突变都是隐性突变,请写出该证明实验的杂交组合:_____。
(2)上述两白花突变株的隐性突变基因可能互为等位基因,有可能是非等位基因;若为非等位基因,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予以鉴定(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假定实验过程中不发生突变及染色体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_____。
预测结果和结论:①若_____,则两白花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②若_____,则两白花突变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_,则相关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④若_____,则相关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3.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羽的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鸟羽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褐色,同时含有A、B时鸟羽为褐色,无A.B时鸟羽为白色,且A、a位于常染色体。下图是甲、乙两个纯合红色鸟羽品种进行杂交的结果:
(2)实验一的F2中,褐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让实验一F2中褐色雌性个体与实验二F2中褐色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标明性别)。
(3)实验一F2中出现褐色雄性个体,欲检验其是否是纯合子,选择与其交配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__;若后代___________,则该雄性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___________,则该雄性个体为杂合子。
14.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域,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可发生联会和交换。Léri-Weill软骨骨生成障碍综合征(LW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此病的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下图是某家族关于该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已知Ⅱ-4是纯合子。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人群中非LWD男性和LW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引起LWD遗传病的基因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2)Ⅲ-3的基因型是_____。
(3)Ⅱ-3的基因型是_____。Ⅱ-3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LWD的男孩,该男孩的基因型是_____,其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Ⅱ-3与妻子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你的建议应该是_____。
15.家猫的皮毛颜色,雄性只有黑色和橙色,雌性有黑色、橙色和黑橙花斑三种,现将纯合黑色雄猫和纯合橙色雌猫杂交,得到的F1中雌性均是黑橙花斑,雄性均是橙色,有人据此现象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雌性和雄性中的表现型不同;
假说二: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体细胞中会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在胚胎发育到原肠胚的时期,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并且一旦这个细胞启动了对某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进程,那么这个细胞的子代细胞都会保持对同样的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
(1)若假说一正确,让F1雌猫和雄猫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2)若假说二正确,那么黑橙花斑的家猫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为了探究这两个假说哪个更加合理,请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1.答案:(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非等位基因
(2)F1仅有一种表现型,但F2中毛颖与光颖、无芒与有芒、抗锈病与感锈病的性状分离比均约为3:1
解析:(1)相对性状的定义: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一对等位基因。毛颖与无芒属于两种性状,控制不同种性状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纯合的毛颖有芒感锈病植株与光颖无芒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F1仅有一种表现型。将F1的麦穗(种子)播种后,获得的F2共有N株小麦,其中毛颖:光颖=(25+76):(8+24)≈3:1、无芒:有芒=(76+24):(28+8)≈3:1、抗锈病与感锈病=100:33≈3:1,由此表明上述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3)根据分析可知,若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毛颖与光颖、有芒与无芒、抗锈病与感锈病分别由A和a、B和b、C和c控制。F1的表现型是毛颖无芒抗病,基因型是AaBbCc,F2的N株小麦中,表现型与F1相同的植株(A_B_C_)占的比例为3/4×3/4×3/4=27/64,约有27N/64株;F2中毛颖无芒抗锈病植株(A_B_C_)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即纯合子AABBCC占F2中比例为1/3×1/3×1/3=1/64,F2中共有N株小麦,因此F2中毛颖无芒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约N/27株。
2.答案:(1)F1中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缺刻叶、齿皮
(4)果皮;F2中缺刻叶︰全缘叶=15︰1、齿皮︰网皮=3︰1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情况一:若植物的性状由1对基因控制,假设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由一对基因A、a控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由一对基因B、b控制)。由实验②的F1为缺刻叶齿皮,F2中性状分离比为9︰3︰3︰1,推测缺刻叶、齿皮为显性性状,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丙和丁为纯合子。由题意可知,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推测丙的基因型为AAbb,丁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甲和丙的基因型不同,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实验①的F1性状分离比为1︰1︰1︰1,推测乙基因型为aaBb。情况二:若植物的性状由多对基因控制,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是45︰15︰3︰1,则叶形性状中缺刻叶︰全缘叶=(45+15)︰(3+1)=15︰1,为9︰3︰3︰1的变形,符合双杂合体自交比例;果皮性状中齿皮︰网皮=(45+3)︰(15+1)=3︰1,符合单基因杂合体自交比例,故推测叶形由2对基因控制,果皮由1对基因控制。
(1)实验①的F1中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符合分离定律。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缺刻叶、齿皮。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甲(Aabb)、乙(aaBb)。
(3)实验②的F2中16份中AABB、AAbb、aaBB、aabb各1份,共4份,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4。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果皮,判断的依据是F2中缺刻叶︰全缘叶=15︰1,齿皮︰网皮=3︰1。
(3)实验3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身不会产生犬尿素使皮肤着色,也没有由卵细胞质传递下来的犬尿素使皮肤着色,(因此表现为幼虫皮肤无色)
(4)以Aa个体为母本,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储存有大量的犬尿素;子代个体的基因型无论是 Aa 还是 aa,幼虫阶段都能以卵细胞传递下来的犬尿素合成色素,所以两种基因型幼虫个体皮肤都是有色的;成虫阶段,基因型为 aa 个体的犬尿素已消耗完,色素不能继续形成,眼色表现为突变型的红色,基因型 Aa 个体的复眼颜色则仍为野生型的表现型(褐色)
解析:(1)实验1和2的正交和反交结果子一代中成虫复眼全为褐色,因此成虫复眼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褐色。
(2)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即子代表现出与母本相同的表现型。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后代遗传表现不同(与母本有关)。若某动物中一正常雄性个体和患细胞质遗传病的雌性个体杂交,由于雌性个体(母本)患细胞质遗传病,子代都患病,因此则子代维性个体中,患病的概率1(或100%)。而短暂的母性影响,只能影响某动物子代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最终欧洲麦粉蛾成虫的眼色会出现孟德尔分离比,因为成虫阶段,基因型为aa个体的犬尿素已消耗完,色素不能继续形成,眼色表现为突变型的红色,基因型Aa个体的复眼颜色则仍为野生型的表现型(褐色)。
(3)实验3为测交过程,F1有色成虫基因型为Aa,突变型的基因型是aa,后代基因型为Aa和aa,则成虫复眼褐色:红色=1:1,但幼虫皮肤有色:无色=1:1,子一代幼虫无色的原因是实验3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身不会产生犬尿素使皮肤着色,也没有由卵细胞质传递下来的犬尿素使皮肤着色,因此表现为幼虫皮肤无色。
(4)若实验3为正交,实验3反交为F1(♀)×突变型(♂),其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
(♂)。子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由于基因型为aa个体生长发育到成虫阶段时犬尿素会消耗殆尽。但基因型Aa个体的复眼颜色则仍为野生型的表现型(褐色),因此子代成虫复眼褐色(Aa):红色(aa)=1:1。由于母本基因型为Aa,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储存有大量的犬尿素,子代个体的基因型无论是Aa还是aa,幼虫阶段都能以卵细胞传递下来的犬尿素合成色素,所以两种基因型幼虫个体皮肤都是有色的。其遗传图解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出现的结果为幼虫皮肤都是有色,而成虫复眼褐色:红色=1:1,其原因为以Aa个体为母本,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储存有大量的犬尿素,子代个体的基因型无论是Aa还是aa,幼虫阶段都能以卵细胞传递下来的犬尿素合成色素,所以两种基因型幼虫个体皮肤都是有色的;成虫阶段,基因型为aa个体的犬尿素已消耗完,色素不能继续形成,眼色表现为突变型的红色,基因型Aa个体的复眼颜色则仍为野生型的表现型(褐色)。
4.答案:(1)基因重组;省掉去雄的操作,提高了杂交育种的效率
(3)符合;以F1为母本,品种乙为父本杂交,子代中抗细条病:不抗细条病=1:1;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杂交,子代中抗细条病:不抗细条病=1:5
解析:(1)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生物育种的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花多且小,大部分自花受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蕊并人工杂交,若有一株雄性不育的稻株,则可用其作母本,省去去雄环节,可以提高杂交育种的效率。
(2)根据F1抗病:易感病=1:1可知,亲代相关基因组成为Rr和rr,但无法确定显隐性关系,F1全为易倒伏,说明易倒伏为显性性状,亲代基因型是DD和dd,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亲代的基因型是RrDD×rrdd或rrDD×Rrdd。
(3)F1自交产生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说明F1形成配子时,H和h基因发生了分离,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要验证“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可通过正反交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见答案。
(2)符合;F2中BB、Bb、bb三种基因型的比例约为1:2:1(F2中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
(3)A;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子代中耐冷个体数与不耐冷个体数的比例为1:4
解析:(1)水稻细胞中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无性染色体,故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12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2)依据数据分析,F2中BB、Bb、bb三种基因型的比例约为1:2:1(F2中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说明抗稻飞虱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3)正常情况下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比应接近1:2:1。但是重复实验发现,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比总是接近1:5:4。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数量减少了,同时研究人员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均正常成活,由此推测可能是带有A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设F1雄配子中a的概率为X,雌配子仍为A、a各占,后代中的aa==0.4,解得X=0.8,即亲代雄性个体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0.8,则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0.8=0.2,即雄性个体Aa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0.2:0.8=1:4。可通过测交法检测此推测,以F1为父本(Aa),品种乙为母本(aa),如果子代中耐冷个体数与不耐冷个体数的比例为1:4,说明父本Aa产生的A配子中3/4死亡,1/4存活。
(4)能稳定遗传的抗稻飞虱优良栽培稻基因型是BB,每代子代中均去除bb个体,子n代中BB的比例=(2n-1)/(2n+1),则到子五代中在淘汰了隐性个体后,BB所占的比例为(25-1)/(25+1)=31/33。
6.答案:(1)遵循;F2中白花与黄花之比为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基因M/m和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让该白花原叶植株自交,收获种子后种植,观察并统计植株的花色;若出现黄花和白花植株,则说明该白花原叶植株为基因突变;若只有黄花植株,则说明该白花原叶植株是环境导致的变异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白花、原叶为显性性状。F1表现为白花原叶,F2表现型比例为白花原叶:白花尖叶:黄花原叶:黄花尖叶=39:13:9:3,白花:黄花=(39+13):(9+3)=13:3,为9:3:3:1变式,所以F1的花色基因组成为MmNn;原叶:尖叶=(39+9):(13+3)=3:1,所以F1的叶形基因组成为Bb,故F1的基因型为BbMmNn。
(1)根据分析可知,F2中白花与黄花之比为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基因M/m和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题意可知,白色前体物经醇X催化形成黄色色素,基因M控制酶X的合成,则基因抑制M的表达,所以含M和的个体表现为黄色。F2的花色表现型为M_N_、mmN_、mmnn为白色,M_nn为黄色,其中白色迎春花中纯合子基因型为MMNN、 (3)分析题意可知,纯合的黄花原叶植株基因型为MMBB,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原叶,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若为基因突变导致,可以遗传给后代,若为环境因素导致,则不能遗传,因此宜选用自交的方法进行鉴定。实验方案如下:让该白花原叶植株自交,收获种子后种植,观察并统计植株的花色。若出现黄花和白花植株,则说明该白花原叶植株为基因突变;若只有黄花植株,则说明该白花原叶植株是环境导致的变异。
(3)红花:白花=1:1;红花:白花=1:3;红花:白花=1:7
(2)白花品系的基因型中最多含有2种显性基因,现将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说明该纯合白花一定不含显性基因,故该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cc;;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说明某纯种白花品系中可能为aaBBCC、aabbCC、AAbbCC。
8.答案:(1)红色:白色=2:1 A基因纯合致死
解析:(1)从“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可推导出,红色为显性且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不能成活,红色植株(Aa)自交后代 AA(死亡):Aa(红色):aa(白色)=1:2:1,故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 : 白色 =2:1。
(2)分析该图可知,只有基因型为 A_B_的植株才有红色花色,基因型为 A_bb、aa_ _的植株均表现为白色花色。该植株(AaBb)自交时,各产生 Ab、aB 两种雌雄配子,因此产生的子代 AAbb(死亡):AaBb(红色):aaBb(白色):aaBB(白色)=1:1:1:1,所以后代中纯合子的表型为白色,红色植株占 1/2。
(3)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 C_D_的植株表现为粗茎,基因型为 ccD_的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基因型为 C_dd 和 ccdd 的植株均表现为细茎。由于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故基因型为 CcDd 的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为:C_D_(粗茎):ccD_(中粗茎):C_dd (细茎):ccdd(细茎)=9:3:3:1,即粗茎 : 中粗茎 : 细茎 9.答案:(1)母本;避免外来的花粉干扰
(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
(4)①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②若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开蓝花;若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开紫花
解析:(1)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处理。
(2)图一显示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分析图二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为了确定一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蓝花;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紫花。
(5)由题意可知,控制西葫芦皮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M_ww为黄皮,mmww为绿皮,_ _W_为白皮。西葫芦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MMww,mmww,mmWW,MMWW,MmWW,共5种,A正确;基因型为mmW_的西葫芦,由于有W基因所以表现白色,B错误;基因型为Mmww与mmWw的个体交配属于杂交,而非测交,C错误;基因型为MmWw的西葫芦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M_W_(白色):M_ww(黄色):mmW_(白色):mmww(绿色)=9:3:3:1,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黄色:绿色=12:3:1,D错误。
(2)①A;显;②黄鼠:灰鼠:黑鼠=2:1:1;③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1)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以及基因突变的判断依据。①由实验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②由两组实验可知,F2中白鼠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灰鼠中AABB:AaBB:AABb:AaBb=1:2:2:4,其中只有AABB为纯合子,即灰鼠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9。③分析题干及实验一、二可知,有色物质1是黑色,有色物质2为灰色实验二中,丙为纯合子,F1全为黑鼠,推断丙的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aaB_:aabb=3:1,因此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①实验三中丁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说明丁为杂合子,且杂交后代中有灰色个体,说明新基因相对于A为显性,即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且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结合F1、F2未出现白鼠可知,丁不含b基因,其基因型为A1ABB。②若推论正确,则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灰鼠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BB:A1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灰:黑=2:1:1。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由于小鼠丁的基因型为A1ABB,则正常情况下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和A1A1BB,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两种荧光点,现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则一定是基因A与新基因A1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1ABB的次级精母细胞。
(2)Ⅱ;Ⅲ;若4种体色的雌兔子的后代中只有黑色和褐色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假说I;若后代除褐色和黑色有3种体色的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Ⅲ
解析:(1)第Ⅰ种假说认为毛色受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则群体中基因型有5种纯合子和10种杂合子,共有15种基因型;第Ⅲ种假说认为毛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群体中共有33=27种基因型;第Ⅱ种假说认为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群体中共有9种基因型。因此第Ⅱ种假说成立时,兔子的基因型种类是最少的。假设第Ⅲ种假说成立,基因型是 AaBbDd的雌雄兔子杂交,子代毛色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3/4)×(3/4)×(3/4)=27/64。(2)在第Ⅱ种假说中,褐色兔的基因型是具有三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那么褐色雌雄兔交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与题意不符,因此第Ⅱ种假说不成立。若褐色雄兔和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都有褐色和黑色个体,如果假说I成立,假设黑色兔是B_,那么褐色兔就是b1_,子代出现黑色兔的条件是亲本中需要有B基因,而亲本除了黑色之外的其他兔如果有B基因就会表现出黑色,所以假说I不成立。如果假说Ⅱ成立,褐色兔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时,子代不会出现黑色和褐色个体,因此假说Ⅱ不成立,应是假说Ⅲ成立。根据题意, aabbdd、A_ _ _dd、aaB _ _ _、_ _bbD_、A_B_D_各控制一种毛色,褐色雄兔和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都有褐色和黑色个体,推测A_ B_ D_表现为褐色兔。为了继续确定基因型对应的毛色,要进一步统计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除了褐色、黑色个体外还有几种体色的个体,按照假说I推测,显性顺序会使得控制白色、青色、灰色的基因被控制褐色的基因抑制,后代只会表现为黑色和褐色。按照假说Ⅲ推测,A_B_D表现为褐色兔,与4种体色的雌兔子交配的子代中除褐色和黑色还有3种体色的个体。若4种体色的雌兔子的后代中只有黑色和褐色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假说I;若后代除褐色和黑色有3种体色的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Ⅲ。
12.答案:(1)红花×白花突变Ⅰ、红花×白花突变Ⅱ
(2)将白花突变Ⅰ和白花突变Ⅱ杂交,观察子F1的花色;将F1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①若F1为白花;②若F1为红花;③若F2红花:白花=1:1;④若F2红花:白花=9:7
解析:(1)由题意“某严格自花传粉”可知:该多年生二倍体植物为纯合子。让野生型红花植株分别与白花突变株I和白花突变株Ⅱ杂交,若这两组杂交组合的后代均表现为红花,则说明这两株白花突变均为隐性突变。
(2)欲设计实验鉴定:两白花突变株的隐性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1和a2表示),还是为非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若为非等位基因,则相关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让白花突变株I和白花突变株Ⅱ杂交,观察F1的花色。若两白花突变株的隐性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基因型设为a1a1和a2a2),则子一代(基因型为a1a2)和两白花突变株的表现型相同,均为白花;若两白花突变株的隐性突变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则两白花突变株的基因型分别假设为aaBB和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都表现为红花。若进一步鉴定相关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将子一代自交,统计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相关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子二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1:2: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1;若相关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1:1,子二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9A_B_):(3A_bb+3aaB_+laabb)=9:7。
13.答案:(1)Z;实验二表现出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现象(两组杂交实验的结果不同),且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12
(2)9/16;褐色雄性:褐色雌性:红色雄性:红色雌性:白色雌性=16:8:2:9:1
(3)aaZbW、aaZBW;全部为褐色个体;出现红色(或白色或红色和白色)个体
解析:(1)根据实验二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可以确定其中有一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B、b在Z染色体上;实验二F1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可以产生AA、Aa、aa三种基因,ZBZb、ZbZb、ZBW、ZbW四种基因,所以F2的基因型为:3×4=12种。
(2)实验一的F2中,褐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4×3/4=9/16;让实验一F2中褐色雌性个体与实验二F2中褐色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即3/16A_ZBW×3/16A_ZBZb杂交,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褐色雄性:褐色雌性:红色雄性:红色雌性:白色雌性=16:8:2:9:1。
(3)实验一F2中出现褐色雄性个体,欲检验其是否是纯合子,选择与其交配的个体基因型是aaZbW,进行测交;若后代全部为褐色个体,则该雄性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红色(或白色或红色和白色)个体,则该雄性个体为杂合子。
14.答案:(1)4;显性
(3)XBYb;XbYB或XBYb;Ⅱ-3个体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发生了联会和交换或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基因b突变为基因B
(4)建议生男孩,并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含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解析:(1)Ⅱ-4是纯合子,假设Ⅱ-4的基因型是XBXB,则Ⅰ-1和Ⅰ-2都应是正常人,而题图中Ⅰ-2是患者,所以Ⅱ-4的基因型应为XbXb,引起LWD遗传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人群中非LWD男性的基因型为XbYb,LW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有XBYB、XBY、XbYB,共有4种。
(2)由(1)中Ⅱ-4的基因型为XbXb可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bYb、XBXb,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所以Ⅲ-3的基因型是XBXb。
(3)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bYb、XBXb,推知Ⅱ-3的基因型是XBY,Ⅱ-3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子(XbXb)结婚,生的男孩(XbYb)应全为正常,但却生了一个患LWD的男孩,其原因可能是Ⅱ-3个体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发生了联会和交换,导致出现了含YB的精子,该精子与含XB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患LWD病的男孩或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基因b突变为基因B。
(4)Ⅱ-3(XBYb)与妻子(XbXb)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若生了女孩,则会患病;若生了男孩,由于Ⅱ-3个体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可发生联会和交换,可出现含YB的精子,即男孩也有一定的患病概率,但患病概率要小,因此建议生男孩,并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含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15.答案:(1)黑色∶橙色∶黑橙花斑=1∶2∶1(或雌性中黑色∶黑橙花斑∶橙色=1∶2∶1;雄性中橙色∶黑色=3∶1)
(2)胚胎的不同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黑色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皮毛颜色就呈橙色,反之就呈黑色,因此不同个体在胚胎发育中细胞中X染色体失活的情况不同,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家猫
(3)选择多只黑色雌猫和橙色雄猫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若后代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一更合理;若后代不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二更合理
(1)若假说一正确,假设可能的基因型为:雄性只有黑色(a1a1)和橙色(a2a2、a1a2),雌性有黑色(a1a1)、橙色(a2a2)和黑橙花斑(a1a2)三种。现将纯合黑色雄猫(a1a1)和纯合橙色雌猫(a2a2)杂交,得到的F1中雌性均是黑橙花斑(a1a2)、雄性均是橙色(a1a2),让F1雌貓(a1a2)和雄猫(a1a2)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雌性中黑色(1a1a1)∶黑橙花斑(2a1a2)∶橙色(1a2a2)=1∶2∶1;雄性中橙色(1a2a2、2a1a2)∶黑色(1a1a1)=3∶1。
(2)若假说二正确,假设可能的基因型为:雄性只有黑色(Xa1Y)和橙色(Xa2Y),雌性有黑色(Xa1Xa1)、橙色(Xa2Xa2)和黑橙花斑(Xa1Xa2)三种。那么黑橙花斑的家猫会出现不同部位班纹的原因是胚胎的不同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黑色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皮毛颜色就呈橙色,反之就呈黑色,因此不同个体在胚胎发育中细胞中X染色体失活的情况不同,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家猫。
(3)为了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如假说一正确,选择多只黑色雌猫(a1a1)和橙色雄猫(a2a2、a1a2)进行杂交,后代会出现橙色猫;若假说二正确,选择多只黑色雌猫(Xa1Xa1)和橙色雄猫(Xa2Y)进行杂交,后代为黑橙花斑(Xa1Xa2)、黑色(Xa1Y),后代不出现橙色猫。

PAGE PAGE 15 遗传学补充练习题(2009级用)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 2.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 3.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本,6个来自母本)。一个学生说,在减数分裂时,只有1/4的配子,它们的6个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你认为他的回答对吗? 4.在玉米中:    (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4)5个胚囊能产生多少配子? 5.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    (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不育? 6.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I—i,和Pr—pr。要糊粉层着色,除其他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基因存在,而且不能有Ⅰ基因存在。如有Pr存在,糊粉层紫色。如果基因型是prpr,糊粉层是红色。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 AaprprII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 aaPrprii的种子种在奇数行。植株长起来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在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层是胚乳一部份,所以是3n)。 8.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过刺激,发育成兔子。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中,其中某些兔子对有些基因是杂合的。你怎样解释?(提示:极体受精。)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1.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    (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  白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2.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  (2)XwDd×wwdd    (3)Wwdd×wwDd  (4)Wwdd×WwDd 3.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 4.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5.在下列表中,是番茄的五组不同交配的结果,写出每一交配中亲本植株的最可能的基因型。(这些数据不是实验资料,是为了说明方便而假设的。) 6.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杂交,F2结果如下: 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247 90 83 34    (1)在总共454株F2中,计算4种表型的预期数。    (2)进行c2测验。    (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 7.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   (1)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AA'BB?AABB'?AA'BB'?AABB?A'A'B'B'?还是另有其他组合。(2)如果这个体成熟了,你预期在配子中会得到下列哪些染色体组合:(a)AA',AA,A'A',BB',BB,B'B'?(b)AA',BB',(c)A,A',B,B',(d)AB,AB',A'B,A'B'?(e)AA',AB',A'B,BB'? 8.如果一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有相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F2中:(1)基因型,(2)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 9.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的临床表型是四肢运动失调,呐呆,眼球震颤。本病有以显性方式遗传的,也有以隐性方式遗传的。下面是本病患者的一个家系。你看哪一种遗传方式更可能?请注明家系中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诊断可以检测出哪些遗传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