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似的打一肖

  10年前,在河南商报倡议下,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修成“郑州日军大轰炸死难同胞纪念碑”(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在郑州市钱塘路和大同路交叉口,有一块“郑州日军大轰炸死难同胞纪念碑”。碑的背面刻着:1938年2月14日,日军对此处平民进行轰炸,炸死炸伤我无辜同胞500余人……特此勒石,永志不忘。

  雨中,这块碑上红色的字模模糊糊。500余人只是一个数字,谁能想到,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的家破人亡,是郑州无尽苦难的开始呢?

  热热闹闹过元宵 天空突然飞来敌机

  即便是在今天,郑州的二七广场、火车站依旧是人最多的地方,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切换到1938年2月14日,依然是这种场景。

  当天,因为是元宵节,还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郑州大同路、德化街、火车站等处,更是热闹非凡。按照惯例,当天有舞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表演,往往能吸引成千上万城乡居民围观。

  据原《消费导报》特约记者卢玉根整理的二七区王立寨村民王国兰生前讲述,这天一大早,吃罢早饭,他和哥哥像往年一样,告别爹娘,进城瞧热闹。

  两人来到大同路德化街一带,见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十几面大鼓擂得惊天动地,五六家狮子斗得八面威风。人们正瞧得高兴时,突然传来了警报声。

  他们不知道,这天上午,日机15架从安阳起飞,分3批轰炸郑州。上午10时许,空袭警报在市区拉响,接着开始交通管制,因为以前曾多次发出警报而没有空袭,人们习以为常,以为一会儿就恢复正常了,便不去理会,继续瞧热闹。

  11时左右,日军轰炸机轰鸣着由北向南,人们还好奇地抬头看天,只听几声巨响,活蹦乱跳的孩子惨叫着倒在血泊之中。轰炸机在人口稠密的大同路、火车站、北乾元街一带接二连三投下60枚炸弹。

  王国兰记得,飞机几乎是擦着树梢飞,机舱里飞行员的脸几乎都能看清楚。人们哭叫着往家跑,他慌不择路,跳到一个防空坑里,大概两个钟头,飞机才飞走,大街上房倒屋塌,浓烟滚滚,到处是残肢。他为了找哥哥,几乎转遍了城里,只见大人哭,小孩叫,好像世界末日,直到天快黑,才找到了哥哥的遗体。

  女儿不见了 只留下电线杆上的旗袍碎片

  顷刻之间祸从天降、家破人亡的惨状,这一天在郑州究竟发生了多少起,谁也说不清。时隔77年,当年的亲历者大多已经去世,只留下了一些文字资料。

  郑州市政协文史资料,收录了亲历者吕秀贞的回忆。

  她写道,当天元宵节,城乡人民素有上街游玩的习惯,大同路、德化街骈肩累迹,人们欣赏着鸿兴源、五美长、大隆商店、老天宝等大商号五颜六色的彩灯,突然警报声响彻天空,人们以为十几分钟后就结束了,谁能料到是一场巨大的灾祸呢?

  银行街上,一妇女被炸死躺在血泊中,怀中的婴儿还在哭着吃奶,悲惨情景催人泪下。她有一个要好的同学笙妹,这天上午,笙妹穿着大红缎子旗袍和邻居小姐妹上街观灯,空袭时,她来不及跑就扒在大同路一家商店的房檐上。敌机过后,她家人多方寻找不见踪影,后来发现德化街一根电线杆上挂着一块大红缎子碎片,经检查,证实她已被炸得粉身碎骨,她的母亲为爱女的惨死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就把这些衣片装棺埋葬以寄托哀思。

  素有“小上海” 之称的郑州毁于一旦

  当时,郑州虽然没有沦陷,但这次大轰炸对于郑州,几乎是毁灭性的。

  自铁路开通以来,郑州占尽地利,吸引了周边众多客商,商业极其发达,数百家商号林立。但经过轰炸,平汉、陇海两铁路运输中断,最为繁华的火车站附近大同路和一马路一带落弹尤多,华安饭店、五洲旅馆等被炸为焦土。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华阳春饭店,4层楼,装有电梯,这是郑州有史以来第一部电梯,饭店设有中西餐厅,并有浴池、旅社等,堪称郑州规模最大的饭店,达官贵人多下榻此处,生意极为兴隆。该饭店也在大轰炸中毁于一旦,仅有两人逃生。

  此后,轰炸几乎成了常态。

  1938年5月13日,凌晨5时,日军再派飞机18架,飞到郑州上空,投弹97枚,目标为大同路、德化街、南菜市街等商业区及住宅区,位于南菜市街的美国人开办的华美医院及天主教堂也被炸,死64人。

  9月14日,日机12架上午11时狂炸郑州,投弹100多枚,几十名难民被炸死。

  1941年农历正月初八,日机8架又来轰炸,管城区北大街20多人丧生。

  据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总署河南分署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2月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军机共轰炸郑州174次。

  这个地方没法住了,久居郑州的客商一哄而散,人们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当时有媒体报道:“火车站的月台上挤满了人,天桥上的人还是朝这边过来,火车一进站,人们就拼命挤,不一会儿车厢挤满了……有车就上,至于开到什么地方,人们是不去过问的,只要逃离这个地方就好。”

  日军多次轰炸后,郑州人烟稀少,商店、客栈纷纷倒闭,这个素有“小上海”之称的古城,一时间百业萧条,满目疮痍。

  2005年夏,抗日胜利60周年到来之前,《河南商报》刊发数篇报道,倡议社会各界为包括“火车站大轰炸”在内的五次日军屠杀事件立碑,得到多方响应。该纪念碑在当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纪念日当天揭幕。

  (参考书目:《抗战时期的郑州》《郑州文史资料》《郑州抗战纪事》。感谢王瑞明、郭增磊、郭桂兰、赵富海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智轩 最后更新: 11:47: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要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了。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

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 “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生活的确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归国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柳先生传》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编者按: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路一带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转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推进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中国网将以每周发布两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对一路一带地区的60余国的政治风险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本系列将持续发布30余周,共计60余篇文章。具体内容主要围绕该国的一般情况、投资环境、政治结构、各方政治势力、相关政治风险以及可能的国家战略动向进行分析。

任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肖诗阳 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双学位

沙特阿拉伯王国地处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东西分别被波斯湾、红海相围,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周边接壤或临近的国家包括也门、阿曼、约旦、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沙特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和剩余产能均居世界首位。同时,沙特也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消费市场,是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一、沙特国内基本情况概述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的交汇处,西面和东面分别被红海与波斯湾环绕,地处阿拉伯半岛。沙特国土面积为2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437公里。周边接壤或临近的国家包括也门、约旦、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联酋等。总人口达3062万人。沙特首都是利雅得(Riyadh),也是沙特最大城市。沙特同时拥有伊斯兰教两个最为重要的圣地,麦加(Makkah)及麦地那(Madinah),每年12月世界各地数百万伊斯兰信徒前往麦加朝觐。

沙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其中石油剩余储量达363亿吨,接近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高居世界首位。石油工业是沙特的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政府财政都高度依赖石油收入。沙特政府财政超过七成收入来自于石油行业,而沙特国内生产总值近四成来自于石油。另外沙特拥有世界储量的4.1%的天然气,排名世界第四位。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国,政党活动在该国被严令禁止。不存在宪法,国家以《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作为立法、执法的凭据。而沙特国王也被称为伊斯兰教“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在2006年以前,王储由国王直接选定;2006年之后,沙特宣布成立效忠委员会,由老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三十多个具有继承权的儿子及其后代组成。从2007年起,沙特王室由国王和效忠委员会共同确定王储人选。

沙特政治体制主要包括议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司法机构。议会也就是沙特协商会议,自1993年成立以来,充当国家政治决策重要的参考咨询智库,但是不具有立法权。需要注意的是,议会的主席和委员均由国王任命。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针对沙特宗教、文化、教育、经济、医疗、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进行专门的研讨工作。司法层面,沙特司法机构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的主要依据。从2007年起,阿卜杜拉国王开始着手建立新的司法体系,设立三级法院,最高法院院长由国王任命。

沙特主要民族为阿拉伯族。逊尼派占大多数,什叶派人数很少,约占全国人数10%。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是沙特国教,由于沙特属于政教合一的君主国,因此宗教在沙特国内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在沙特,除了伊斯兰教以外的宗教活动是禁止在公共场合从事的。禁忌包括且不仅限于:严禁偶像崇拜、对男女间接触比较忌讳、忌讳使用左手传递物件等等。等。饮食方面,酒精是不被允许的,另外猪肉以及其他类似的“不洁之物”也是严禁食用的。和其他国家相比,沙特国民有着很高的福利待遇,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从社会治安上说,沙特国内目前不存在势力较大的反政府武装团体。近年来,沙特与美欧等国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防范,社会治安总体不错。

沙特实行睦邻友好、中立、不结盟政策,尤其致力于加强伊斯兰、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联系。致力于阿拉伯团结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一体化建设。目前沙特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在阿拉伯地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学界将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定义为“联盟关系”或者“准联盟关系”。双方在石油贸易、中东地区博弈、恐怖主义、教派冲突等一系列上保持比较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但近年来,由于不认可美国政府在中东问题的外交政策,同时对美国与伊朗就伊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感到不满,沙特与美国稳固的外交关系出现裂痕的迹象,而沙特亦开始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外交战略。

沙特亦积极发展与欧洲的外交关系。双方在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2000年8月,伦敦举行沙英投资论坛。2011年沙特内阁批准海合会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在挪威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沙欧双方在维护欧洲安全、保持沙特政局稳定、推动民主化进程等问题上亦有深入的互动接触。

中国与沙特在1990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高层双边互访一直比较密切。2008年,双边正式建立战略性友好关系。自从2011年起,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沙特最大贸易伙伴。而沙特则是中国石油进口最重要的出口国。

三、沙特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21世纪以降,沙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1年至2014年,沙特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平均值高达5.22%,在发达国家中极为罕见。2009年,受金融危机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沙特经济增长率跌至1.829%,但紧接着的2010年,经济增长率恢复到了7.434%。此后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以上的水平。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沙特年的经济增速将维持在4.3%左右的水平。

沙特人口年增长率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2005年沙特总人口数约为2469万,到了2014年,该指标已经突破3000万。

2007年以前,沙特国内通胀水平从未超过3%的水平,然而之后却频频受到国内通胀问题的困扰。2008年,沙特年均通货膨胀率高达9.87%,年该指标依然维持在5% 左右,连续四年超过3%的国际安全线水平。沙特国内物价极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影响。一方面,沙特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一旦美元走低,将直接导致该国的进口成本上涨。另一方面,由于沙特耕地与水资源匮乏,粮食商品极度依赖进口,一旦全球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将直接影响沙特国内物价。

得益于沙特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沙特政府有着持续而优厚的财政收入来源。2013年,沙特政府财政收入3016亿美元,财政支出2467亿美元,财政盈余5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沙特政府基本不存在公共债务,且资产雄厚。截至2013年年底,沙特外汇储备高达739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沙特政府正是依靠其强大财力支撑其国内的高福利保障制度。

沙特的投资环境良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5营商环境报告》中,沙特阿拉伯营商环境排名第49位,综合得分69.99分,大幅度高出中东北非地区国家的平均值59.23分,是最受投资者欢迎的阿拉伯国家之一。在世界经济论坛《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显示,沙特阿拉伯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4位。

2010年年底以来,沙特成功抵御了席卷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风波的冲击,国内政治社会保持稳定,政府财政储备雄厚,支付能力强,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空间比较大。

自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原油产量的增加和石化工业的兴起,沙特的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石油行业外,主要分布在通讯、石化、信息技术、保险、房地产、银行等领域。但自2008年以来,涌入沙特的外资规模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沙特FDI 达到394亿美元的峰值,2012年,该值下跌到121.8亿美元;2013年该值下跌到92.9亿美元,和5年前相比,跌幅超过75%。

总体而言,沙特的投资环境宽松。为提高外资吸引力,2000年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成立沙特投资总局(SAGIA)。该机构主要目标是监督国内投资行为、尤其是外商投资行为,促进国内投资环境提升,为在沙特投资合作的外商提供高效率、高质量、舒适的营商环境。为了吸引外资,沙特政府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如所得税减免、优惠的土地租金、配套基础设施保障等。近年来,为了扭转FDI下降的趋势,SAGIA加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举措。如该机构在2013年成立专门的行动小组以精简外商投资的程序,致力于提升与投资相关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并着力寻求国际合作,在2013年一年与葡萄牙、日本、比利时等8个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

沙特的投资潜力较大。伴随经济的稳定增长及人口的迅速增加,沙特在能源、交通与物流、信息通讯、医疗健康、生命科学、人力资本等领域都有相当大的投资潜力。据沙特投资总局(SAGIA)的报告,在接下来的十年,沙特在重大项目上的总投资将达接近7000亿美元。其中超过1000亿美元投资将用于支持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与物流领域。另外根据沙特投资总局(SAGIA)局长阿卜杜拉提夫在2014年的一次访谈讯息,目前沙特卫生部正在实施一项庞大的医疗体系升级计划,预计6年内的资金投入将超过500亿里亚尔(约合133亿美元)。近几年,为了减少对石油领域的依赖、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国内极高的失业率水平,政府亦计划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在教育、人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这不失为外商参与沙特投资建设的一个好时机。

五、沙特投资政治风险分析

尽管沙特投资环境良好且投资潜力较大,但近几年来沙特投资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也逐渐上升。企业在沙投资主要需防范的风险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沙特国内经济过度依赖石油部门,国内宏观经济与政府财政极易受到油价涨跌的影响。沙特油气产业对该国GDP贡献率超过50%,对该国经常账户贡献率在80%左右,对该国财政收益贡献率高达90%。如下图所示,沙特政府财政收入与石油价格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14年下半年,原油价格急剧下跌50%。这带来的担忧是,沙特政府财政收入将受到油价下跌的剧烈影响,并进而影响其维持国内高福利制度的能力。根据穆迪预测,今年沙特经常账户与将出现逆差,伴随政府财政赤字,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将超出预算的10%左右。不过,沙特超过7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长久以来政府积累的强大财力,将能很好地帮助沙特度过低迷期。因此总体来说,油价持续下跌对沙特带来的经济政治风险不会太大。

第二,沙特国内社会形势面临潜在不稳定性:青年失业率高、严重的女性歧视、地域差异、什叶派少数族群的反抗等等。几年前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倒台致使中国企业损失经200亿元,这样的教训警示投资者更加关注东道国政权动荡所带来的破坏力。 沙特国内政治危机的核心原因来自国内极高的青年群体比例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3年沙特年龄在0-14岁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0%。在沙特,年龄在65岁以下的人口比例超过98%。就业率方面,IMF在201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沙特公民整体失业率为12%,而35岁以下年轻人口和女性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和35%。另一方面,沙特公民就业对政府依赖性极高。据沙特中央银行2011年的数据,沙特就业公民近9成在政府相关部门任职。青年人是一国中最不稳定的人群,如果沙特政府无法提供充足的岗位安定国内的年轻人,将在未来面临严峻的社会政治风险。

整体看,沙特国内社会形势面临潜在风险,但是这种政治风险在目前看来还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原因有以下几点:1)沙特政府财力雄厚:外汇储备超过73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主权财富基金储量超过675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雄厚的财力使得沙特国内“金钱换稳定”的策略得以继续维持。2)为了安抚国内民众,沙特近几年已经采取一系列改革应对政策,覆盖教育、男女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刚刚去世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被看做“谨慎的改革者”,他致力于投资于大规模教育和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妇女加入协商委员会等。3)沙特近期政权交接稳定。接替阿卜杜拉的新任国王萨勒曼被认为是立场温和的“平衡者”。评级机构穆迪在1月底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沙特近期的王权交接是平稳的,在如今挑战性背景下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另一家机构惠誉认为,沙特皇位继承计划降低了政治不稳定的风险。4)目前沙特国内不存在足以取代沙特王室政权的力量。同时,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中国、日本等均不希望沙特出现政治动荡。这意味着沙特内部的反对派将几乎无法赢得世界主要大国的支持。

许多人将沙特国内的政治动荡看做政界的“黑天鹅”事件。虽然目前沙特出现严重政治动荡的风险较小,但如果成真,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震荡。因此必须更加谨慎对待。

第三、沙特内部存在宗教派系冲突与风险。沙特逊尼派人数接近90%,只有10%左右为什叶派人士,且集中分布在沙特最大的省份东部省,该省亦是沙特最大的产油地区。什叶派在沙特受到歧视,在宗教自由、教育、出版、政治等领域受到严格的限制,在经济上也无法享有和逊尼派人士同等的待遇,什叶派聚集的东部省一直是沙特政府投资与建设最落后的地区。由于这种歧视对待,什叶派一直对沙特家族和政府存在愤懑的情绪。各类游行示威行动常有发生。不过,考虑到什叶派在沙特占比较小,大规模政治动荡的风险系数因此相对低。但近期,沙特空袭也门什叶派胡赛武装事预计将进一步激化国内什叶派人士的不满情绪。企业近期在沙特投资,尤其是在什叶派人士集中的东部省要格外注意此类宗教派系冲突发生的风险。

第四、沙特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纵观沙特四方邻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原本政局稳定的大国自2011年以来就持续忍受国内的政治动荡与战乱。而两个较弱小的邻国巴林、也门亦持续着战乱状态,让沙特不得安宁。而伊朗作为唯一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一直以来与沙特处于对抗敌视状态。整体来说,沙特就如同置身于一个满是地雷的危险区域,周边埋藏着无数个可能造成剧烈动荡的不安定因素。面对持续发酵的周边地区形势,沙特的外交态度逐步由温和稳健转向强硬积极。2013年,美国同伊朗签署《日内瓦核协议》,这意味着沙特曾经的铁杆盟友美国对伊朗的态度有所松动。2015年3月中旬,伊朗和胡赛武装达成经济合作协议,将向该武装提供185吨武器。更为让沙特头疼的是,美国似乎无意参与也门的战争,很可能造成地区权力“中空”,沙特作为区域大国不得不补位,从而卷入也门内战的结果,在这种可能性预期下,投资者应尽量避免在沙也边境开展经济活动,规避风险。

第五、沙特面临的恐怖主义风险不容小觑。自2010年开始的中东变局造成中东地区国家国内动荡,政局不稳。这一背景下,许多国家根本上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抑制打击不断壮大的恐怖组织,而如今在伊拉克、叙利亚地区肆虐的伊斯兰国(ISIS)的崛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近期,也门内战以及沙特等国对也门的胡赛武装的空袭,亦将进一步给当地的恐怖主义以喘息扩张的机会。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多个恐怖组织都明确表达了对沙特政府的敌视,甚至公开宣称将沙特作为恐怖行动目标。如阿拉伯基地组织(AQAP)宣称沙特王室同伊斯兰头号敌人美国勾结,是背叛伊斯兰的叛徒,无资格守护两大圣城,同时在沙也边界策划制造多起恐怖暗杀行动。另外,近几年不断扩张的伊斯兰国(ISIS)亦表示沙特是伊斯兰的背叛者,并公开表示将通过“圣战”消灭沙特王国。两大恐怖组织正借沙特南北邻国也门、伊拉克国内政治动荡之时不断扩张,尤其是在沙特与上述两国交界地区的投资项目,更要多加防范恐怖主义的威胁。

总体来说,沙特投资环境和投资潜力均不错,但是近年来国内投资政治风险有上升趋势,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目前沙特刚刚完成王权更替,在海外受到伊朗的针对与敌视以及巴林、也门等国政局动荡的烦扰。恐怖主义在周边国家如也门、伊拉克盛行且对沙特怀有强烈敌意。沙特国内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男女不平等、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等等均加剧了沙特国内的政治风险。从最近的局势看,沙特很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陷入也门内战的影响之中,其与伊朗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不明朗。但是考虑到沙特政权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以及沙特顺利的权力交接以及在近几年采取的一系列稳健的改革措施,预计沙特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袭是什么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