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身高精度是一模一样的,对吗?

从来没有一个“身高”受到所有人的关注!

8848.86米,珠穆朗玛峰的最新“身高”,刷新了近几天的所有热搜。

从1975年的“8848.13”到2005年的“8844.43”再到如今的“8848.86”,珠峰可是“长高”了不少。

今天,小编就给同学们讲讲,关于珠峰“身高”背后的那些故事。

“珠峰”也在长个子吗?

为啥要重新测“身高”?

首先,从科学层面来说,受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等因素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持续变化,而对珠峰“身高”进行再一次测量,就可以比较直观地观测到这一变化的过程。

另外,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对珠峰高度是否产生影响、有多大影响,在全球存在争议。只有通过精确测量才能得到证实。

此外,珠峰也一直在发生长期性和随机性的变化,有必要及时更新相应的数据。

(2015年尼泊尔地震喜马拉雅山地区上升或下沉的机制示意图。《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08期)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啥还要人工登顶测量

首先,卫星遥感影像现在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高程方面的精度大概是两米,测量的精度还不够。其次,卫星遥感影像测的是雪面高度,如果没有人到珠峰峰顶上去,就无法对峰顶的雪深进行测量。此外,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在峰顶飞行,飞机螺旋桨引起的风还极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

最后,使用卫星遥感影像等新技术、新手段测量,虽然也能获得大致数据,但数据较为单一,无法与其他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因此,我国在测量珠峰时一般都会选择人工登顶测量这种传统测量方法和卫星遥感测量等新型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使珠峰高程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珠峰的“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

给珠穆朗玛峰“测身高”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测量登山队员历经艰险登上峰顶只是其中的一步,他们通过各种仪器装备采集到的信息,还要再经过科学严密的数据解算,而这项“烧脑”的工作就是由位于西安的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来完成。在这里,近50名测绘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珠峰高程的计算中,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确定“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就是平均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我们测身高必须要有一个基准面,你从哪一块开始量,比如量人的身高,你从脚底地板的位置量还是站在桌面上量,这个是很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就相当于这个基准面。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采用的大地水准面是我国的黄海海平面,而今年测量则以全球高程基准为起算面。

与15年前相比,此次给珠峰“测身高”除了“脚底”起算面不同,“头顶”高度也不一样。2005年公布的8844.43米是珠峰峰顶岩石面高程,而这一次公布的8848.86米是雪面高程,也就是岩石面加上峰顶雪层的厚度,这一厚度有3米左右。同时,作为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产物,喜马拉雅山不断隆起,珠峰地区每年“长高”4毫米左右,这也是珠峰“身高”变化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各种高精度的国产仪器装备重装亮相,担纲主角,不仅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经受住考验,还采集到珠峰周边100万平方公里的最新地形数据,面积相当于5个陕西省,各类数据总量达1.44亿条。此外,国产重力仪首次被队员带上峰顶实测峰顶重力值,首次进行国产航空重力测量以及首次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用到珠峰高程测量中,这些也都提高了珠峰“身高”的测量精度。

珠峰测量大军中的“陕西面孔”

在珠峰登顶、测量的现场,有一位陕西人的身影,他就是本次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总指挥、国测一大队队长、党委副书记李国鹏。

作为项目现场总指挥,李国鹏全程参与方案制定、技术设计、仪器设备研发、现场测量指挥等一系列工作。在登顶测量最艰难的时刻,他激励全体队员保持信心,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拼搏;第一次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全面应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次实现珠峰峰顶测量仪器设备全面国产化;第一次实现人类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最终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重大任务。

珠峰高程测量任务结束后,李国鹏在西藏、山西、南京、广州、武汉、南宁等地作报告20余场,讲述队员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凝聚起社会各界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坚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在做客中央电视台CCTV-1综合频道《开讲啦》节目时,李国鹏用15分钟的时间回顾了队员们几次登顶的过程、以及登顶后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如何克服困难,在第一时间完成各项数据的采集工作。

更是我国一代代测绘人和登山队员

不懈坚持和无私奉献的奋斗史

在此,向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人们致敬!

来源:微言教育、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头条客户端、蓝田宣传

(焦点访谈):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前两天,珠峰再次传来好消息: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五星红旗再一次飘扬在世界之巅。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双方将共同宣布珠峰高程并开展科研合作。为落实两国联合声明,自然资源部会同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5月27日上午11时,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他们随即在珠峰开展测量工作。

  在珠峰之巅竖起测量觇标后,他们开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和雪深测量、重力测量等工作。与此同时,位于大本营、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等6个交会点的测量队员瞄准峰顶觇标同步开展测量。

  11时30分,8名队员完成测量工作开始下撤。150分钟,他们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最新纪录。

  此次珠峰登顶测量可谓一波三折。5月6日,测量登山队从珠峰大本营出发第一次冲顶,但由于北坳冰壁有流雪风险而下撤。5月16日,测量登山队第二次向顶峰发起突击,但受天气影响,7790米以上区域积雪过深,不得不再次下撤。5月24日,队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第三次向顶峰发起冲击。

  据了解,登顶测量取得第一手测量数据后,专业的测绘工作人员还要在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和反复验证,才能最终确定珠峰精确高程。这一系统工程还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

  其实珠峰的“身高”许多国家以前都进行过测量,广为人知的8848.13米的就是1975年我国的测绘工作者得出的。2005年我国又一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那么时隔15年,我国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

  张江齐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他曾经参与过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他告诉记者,自1715年,中国人第一次发现珠穆朗玛峰并标于地图后,珠穆朗玛峰就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和攀登爱好者的关注焦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测绘工作者已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工作,并先后于1975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我国首次将一个高3.5米的测量觇标竖立于珠峰之巅,通过珠峰周边6000米以上的6个测绘点,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采用了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结合的技术方法,同时采用卫星导航定位手段和传统的光学手段,设置了觇标、棱镜、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于一体的这样一个设施。登山队员把它带到了山顶上,利用这几种技术手段同时来进行观测,总共观测了30组的数据。此外,测绘队员还将重力仪带到7790米的高度,创造了当时的历史之最,并首次在珠峰峰顶中利用冰雪雷达探测仪测量冰雪厚度。

  对于山峰而言,岩石的最高点是它的真实身高。而由于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温度很低,常年被积雪所覆盖,因此很难通过传统的手段得知冰雪的厚度。

  此外,珠峰的身高也确实可能发生变化。珠峰所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据地质考察证实,它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仍在不断上升中。

  同时,喜马拉雅山脉还处在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在地震的影响下,珠峰不只是会“长高”,还会“变矮”。而变化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地震的震级,以及和震中的距离,震级越大、距离越近则影响越大。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国产仪器全面担当测量重任,无论是便携性、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了质的提高。

  此外,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

  据了解,在珠峰峰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能够通过卫星获取平面位置、峰顶雪面大地高等信息,并将大地高程换算成海拔高程。

  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时,卫星测量主要依赖于美国的GPS系统。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5G技术的应用,也是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亮点之一,使得我们可以实时看到队员们登顶的高清画面,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见证攀登者登顶和高程测量过程。

  珠峰测高,首先要明确高程的基准,通俗地说,就是珠峰脚下的海拔零米在哪里。那么重力测量就尤为重要,重力测量一般由测绘队员操作设备在地面进行。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重力仪首次被带到珠峰峰顶进行实地测量,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与此同时,今年还增加了航空重力测量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在珠峰区域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可以将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从米级提高到厘米级。

  现在,登顶测量成功只是取得了一手的测量数据,还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计算才会得出珠峰精确的“身高”。再量珠峰,展示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队员们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众多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更有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汇聚。山就在那里,只要往上攀,总能登顶。无论是战“疫”还是战“贫”,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实现全面小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攀登者。

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是否标准无疑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身高、体重可以帮助父母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有营养不良、体重超重或肥胖等与生长发育有关的问题。因此,对身高、体重的定期监测和科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1、采用哪种身高体重参考标准。

2、采用哪种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评价。

3、采用哪种评分方法。

4.1、当前测量点评价。

4.2、绘制生长发育曲线评价。

5、宝宝多长时间测量一次比较合理。

6、如何保持宝宝持续健康成长。

1、采用哪种身高体重参考标准?

建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2006版。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0-5岁儿童生长发育的最新标准。标准的最初数据来自各种民族背景和文化环境(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的8440名健康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标准确认,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生并给予生命最佳开端的儿童有潜力发育至相同的身高和体重幅度内。儿童之间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在区域和全球大规模人群之间,平均生长显著相似。例如,印度、挪威和巴西的儿童在生命早期向他们提供健康的生长条件时均显示相似的生长模式。新的标准证明,在儿童生长至5岁方面的差别更多地受到营养、喂养方法、环境以及卫生保健而不是遗传或种族特性的影响。
中国卫生部2006年底公布的我国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中表示:“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国主要城市儿童生长发育平均水平己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

2、采用那些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评价?建议采用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年龄别体重指数(BMI)三个生长发育指标来进行评价。其中年龄别体重指数(BMI)通常是用来判断儿童胖瘦的标准指数。

3、采用哪种评分方法?对身高、体重的评分通常包括Z评分和百分位数两种方法。现今,国际上通行采用的是Z评分法,因此,建议采用Z评分法。
Z评分法也叫标准差(SD)比值法,它首先确定一个中间值(0SD),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标准差偏离中间值的程度来进行评价。

建议结合“当前测量点评价”和“绘制生长发育曲线评价”两种方式综合进行评价。

是指测量宝宝当前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出 BMI(根据上面的公式)。根据当前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价。

以下介绍两种方法都可以完成当前测量点的评价:

4.1.1方法一、查询身高体重标准表和生长发育情况Z评分对照表。

对比身高体重标准表,可以查询出宝宝的身高、体重、BMI所处的Z评分范围。然后,通过对比Z评分对照表,可以查出自己宝宝的身高、体重、BMI的Z评分范围对应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

例子:小明是个男孩子,满 3 个月了,身高 62cm。下面进行身高的评价。

(1)查询身高体重表获取Z评分范围。找到男孩3个月的身高标准表数据,如下:

可以发现,小明的身高在 0SD 和 +1SD 之间。

(2)对比Z评分对照表,即可发现小明的身高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正常的。

4.1.2方法二、通过儿童成长曲线软件进行评价。

打开儿童成长曲线软件,将宝宝的身高、体重输入系统,软件会自动计算儿童的身高、体重、身高别体重、BMI的Z评分,并给出评价。

1、不受测量时间限制。方法一只能按整月比较,无法精确到天,如果测量时宝宝是“2个月21天”,方法一的数据就不准确,对于0-2岁生长非常快的宝宝来说,不精确的数据可能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

2、可以准确的计算出Z评分,而不是一个范围,可以了解Z评分与中间值(0SD)的准确偏离程度。例如:方法一例子中小明的身高Z评分为0.29,即与中间值高出 0.29 个标准差。

3、更加快捷,而且可以保留多次测量数据,方便用于生成儿童生长曲线。

4.2绘制生长发育曲线评价

绘制生长发育曲线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趋势,可以在早期发现和识别出宝宝可能存在的生长发育问题或风险,从而采取措施消除风险,保持宝宝持续健康成长。

当前测量点评价虽然可以获的宝宝生长发育状态的评价,但由于它没有考虑到身高、体重的历史变化情况,所以,当前测量结果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它无法反映生长发育的趋势。
这正是生长发育曲线评价方法的优势所在!通过将身高、体重、BMI的变化绘制成曲线,通过曲线的变化来观察儿童生长发育的趋势。趋势可以显示儿童是持续的健康成长,也可以显示出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或出现问题的风险,这些有助于我们在早期发现和处理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问题。

4.2.1方法一、自己绘制宝宝生长发育曲线

可以购买或从WHO网站下载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然后将宝宝的身高、体重、BMI按月标注在曲线图上,从而获得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

4.2.2方法二、通过儿童成长曲线软件绘制宝宝生长发育曲线

儿童成长曲线软件可以根据已经保存的测量数据自动生成宝宝的身高、体重、BMI等指标的生长发育曲线。

1、不受测量时间限制。方法一因为图的限制,只能按月记录。而宝宝在婴儿期或病后恢复期,为了准确了解身体的生长或恢复速度,身高体重测量频率会发生变化,不可能按照整月的周期进行测量。这时,软件绘制的曲线会更加准确反映这种变化。

2、绘制准确,查看方便。软件存储的数据精度很高,绘制曲线时,数据点的位置会更加准确。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切换Z评分曲线和百分位数曲线两种模式,查看方便。

3、更加容易保存。宝宝生长发育曲线需要一直监测到5岁(60个月),儿童成长曲线软件使用电子方式保存数据,不容易丢失、毁坏,可长久保存这份成长记录。

如何评价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及其显示的问题或风险,请参考:

5、宝宝多长时间测量一次比较合理?

宝宝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同的,为使测量结果具有参考价值,建议:

(1)出生 - 6个月:每半月测量一次。

(2)6 - 12个月:每月测量一次。

(4)3 - 6 岁:定期测量。

(2)如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6、如何保持宝宝持续健康成长

采用科学、卫生、合理的喂养方式,提供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环境和适量的运动,是宝宝持续健康成长的基础。

下面是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些宝宝喂养方式指南: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了解宝宝的营养状况,早期发现和识别生长发育问题及其风险,是每一位宝宝父母力求掌握的生长发育评价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