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好学吗?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是一个逐渐智能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近些年,相信大家经常会听到人工智能四个字,人工智能这个行业比较吸引人,同时薪资待遇也较好。因此,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都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但进入这个行业并不容易,如果是零基础的话更是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才行。那么人工智能入门需要我们学习什么呢?

需要我们了解的一点是人工智能是一个综合学科,其本身涉及很多方面,比如、机器识别、机器视觉、机器人等,因此,我们想要学好整个人工智能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我们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如: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等。很多人可能要问,我学习人工智能为什么要有数学基础呢?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实则不然。线性代数能让我们了解如何将研究对象形象化,概率论能让我们懂得如何描述统计规律,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数学科目,这些数学基础能让我们在学习人工智能的时候事半功倍。

然后我们需要的就是对算法的累积,比如人工、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的本身还是通过算法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计算模拟,最后做出相应操作的一种智能化工具,算法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就是编程语言,毕竟算法的实现还是需要编程的,推荐学习的有Java以及Python。如果以后想往大数据方向发展,就学习Java,而Python可以说是学习人工智能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编程语言。当然,只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是不够的,因为大多数机器人的仿真都是采用的混合编程模式,即采用多种编程软件及语言组合使用,在人工智能方面一般使用的较多的有汇编和C++,此外还有MATLAB、VC++等,总之一句话,编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掌握。

人工智能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快速,这得益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可以预料到,在未来,我们的生活中将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的产品,而这些产品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所以,选择人工智能行业不会错,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想入行,需要我们下足功夫,全面掌握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技能才行。

导读:随着5G时代的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虽然技术和产业发展迅猛,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未来人工智能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不看到这个发展契机,就有小伙伴想要在这段时间修炼自己的内功,于是来询问小编北京哪里有人工智能工程师培训班?怎么收费?小编对小伙伴进行回访,根据小伙伴的求学需求,推荐了如荷学CDA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培训课程,课程收费如何?让小编来为你们揭秘一下~

如荷学为北京国富如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数字化人才培养及服务的教育品牌,致力于大数据在产、学、研的融合应用。服务百万数字化人才,是全球500强企业的忠实合作伙伴。

如荷学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数字化人才,搭建弓|领数字化时代的企业人才梯队”为使命,为TD时代数字化人才的数据能力提升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标准化、效率、可落地的数据应用侧解决方案。

垂直专业深度、纵向创新力度、横向知识宽度、课程服务体验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约6小时)

02数据库基础——关系型数据库(约8小时)

4.SQL商业应用案例

03数据库基础——非关系型数据库(约5小时)

04人工智能之Python基础篇(约5小时)

05人工智能之Python进阶篇(约5小时)

06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基础篇(约10小时)

3.SVD分解与主成分分析

5.岭回归、Lasso和弹性网

10.案例:泰坦尼克号生存预测

07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进阶篇(约20小时)

1.KNN最近邻元素分类器

8.感知机模型基本原理

11.案例:上市公司股价预测

12.案例:客户风险评级

13.大型案例:上市公司营收状况预测

08人工智能之复杂网络分析(约10小时)

2.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性质

6.案例: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有效性

7.案例:社交网络数据分析

3.TensorFlow实现代码结构和开发步骤——回归问题

4.TensorFlow深度学习基础--神经网络——分类问题

5.手写数字识别的突破---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实现

10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基础篇(约15小时)

收 起获取详细课程大纲

11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进阶篇(约15小时)

1.神经网络算法基础(1)

2.神经网络算法基础(2)

3.迁移学习和强化学习

4.自然语言处理(NLP)

12识文断字:人工智能实战之文本分析(约6小时)

3.文本分析应用与Python语言实作

13火眼金睛:人工智能实战之图像识别(约6小时)

1.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及经典数据集

2.图像识别的突破--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3.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经典数据集cifar进行分类识别

4.使用自己的数据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

14耳听八方:人工智能实战之语音识别(约5小时)

15运筹帷幄:人工智能实战之对抗生成网络(约5小时)

16冰雪聪明:人工智能实战之智能问答系统(约5小时)

1.从与机器的沟通方式开始

2.对话:问题的理解与答案的生成

4.专家:指定领域的问答助手

5.百科全书:开放式的问答系统

ProEdst机器学习课程导师

清华大学EE专业博士学位

荣誉:硅谷人工智能科学家

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用AI让优质的教育人人可得

2006年 开展数据统计、计量实战,学术研究等相关培训视频和现场班

2007年 开展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相关培训班

2011年 随着大数据热潮的来临,依托累计上万类共享资料,多年沉淀师资团队,论坛召集多位专家,研发CDA数据分析师体系

2013年CDA数据分析师品牌成立,提供系统化的大数据、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和认证

2015年第 一届中国数据分析师行业峰会(CDAS)在9月11日成功举办,参会人数逾3000人

2016年 CDA汇聚海内外大数据、数据分析专家上千人,推出就业班、数据科学家训练营、企业内训、CDA俱乐部等多个项目

2017年整合论坛与CDA数据分析师业内资源,形成数据分析领域生态圈,并进一步升级CDA企业内训体系,正式推出大数据实验室

2018年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均有校区;拥有200多位专业师资;培养学员超过3万人,每年6月/12月全国28个城市举办CDA认证考试

2019年已举办九届数据分析师认证考试,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学员遍布各大知名企业。人工智能产品“好学AI”问世,引领DT时代新一波技术培训浪潮

有多少智能,背后就有多少人工。

“抬头是山,低头是煤。”曾在山西传统煤矿工作8年, 整天盯在电脑屏幕前监测矿井瓦斯浓度的郭梅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工作会和人工智能有了联系。

两年前,因为孩子来省会城市太原上学,郭梅在附近求职,做起了数据标注。同样是盯在电脑屏幕前,现在郭梅每天的工作是给图片、文本或者声音进行标注,再把它们交给机器训练和学习。从一开始每天只能标注两三百张,到现在的日均完成1300多张,郭梅按件计酬的收入逐渐提升,已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

人工智能行业里有句话:有多少智能,背后就有多少人工。像郭梅一样,AI数据标注师成为了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就业岗位。2020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式成为新职业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

他们被称为人工智能背后的人。数据采集和标注是他们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教会AI认识数据,转化成AI能消化和吸收的“语言”。有了足够多、足够好的数据,AI才能够学会像人类一样去感知、思考和决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枯燥,但意义非常。“就像一台车没有汽油走不了,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有了我们的数据,机器(算法)不断迭代,就能推动人工智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事数据标注的山西麟诺公司总经理李应维对第一财经表示。

“从没想过做人工智能”

20出头的李宇龙从未亲眼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但他的工作却和自动驾驶的AI算法息息相关。

他曾经在生产电子类产品的工厂工作,转做AI数据标注后,老板交给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车道线打点”。

简单来说,就是给无人驾驶进行车道线标注。当无人车行驶到一段路时,会自动连续拍摄图片,李宇龙要做的,就是对图片上车辆所行驶的车道旁边两侧的线进行标注,识别虚线还是实线,匹配所对应的属性,从而告诉人工智能遇到虚线时车辆可以进行变道,实线不可以进行变道。

 当时的李宇龙,还不知道数据标注师到底是什么,更对人工智能没有具体概念,老板只交给他一套规则,让他按照规则在电脑上认车道线。好学的他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规则和难点,总结出了标注车道的规律。

他把自己的工作比作“幼教“,当他拿出一个红苹果给机器并教会它识别,再拿一个绿苹果给它时,因为颜色差异,机器就无法认出了。李宇龙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帮助机器识别不同的颜色、大小,甚至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或是坏苹果,直到随便拿出一个苹果,它都能认出来。

李宇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数据标注的工作是“按件计酬”,他的日均收入在300元左右。数据显示,2019年,太原市的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2元。他说,自己的工资水平在整个基地标注师日均收入中处于中等水平,“据我了解,有人日均收入甚至能破千。”

对于自己的工作,李宇龙说,刚开始接触时,只把它看做一个重复性的工作,并没有想太多。直到后来接触项目多了,涉及的领域包括教育、安防、金融、交通医疗和电商等,每天都在挑战学习能力,也会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标注的内容可以应用到的行业。 虽然还没有坐过无人车,但他说,现在看到无人驾驶的时候,会想到这里面也包含了自己的标注成果。

像李宇龙、郭梅的工作一样,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在每一间数据标注的办公室里,都是类似的工作场景:一排排电脑屏幕前,年轻的数据标注师根据各自分配的任务,对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做标记、标重点、打标签、框对象、做注释等方式对数据集作出标注,他们可能在为无人车标注车道线、红绿灯,也可能是在为肺部影像标注病毒数据。

以人脸为例,目前能实现对约150个特征点的标注。疫情期间,采集大量的戴口罩的人脸照片后,数据标注师对人脸的眉毛、眼镜、颧骨等人脸关键点进行精准标注,标注特征点越多,AI就越能精确识别出戴口罩场景下的人脸。最终实现即使不摘口罩,也能精确测量体温,或是通过人脸闸机。

是不是“AI富士康”?

数据标注产业促进了不少城镇和农村就业,在河南、河北、贵州等地,还出现了一些特色的“数据标注村”。

据IDC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数据量将从2016年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研究生学校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