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以取样两份分别检验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吗?

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

2.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3. 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

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 为什么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 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 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 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 ,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

4. 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10.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 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 或 活泼金属+酸

13. 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

14. 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5. 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 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

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1.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三

i、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

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

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

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

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

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

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

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用以赶出试管内的空气

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

④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和中毒,采用燃烧或收集的方法处理尾气

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 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白磷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 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因为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潮解。

8. 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

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

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①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②蒸发的注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

③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CO 2(CO):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O 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 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

CuO(C):空气/氧气中灼烧混合物

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NaCl(CuSO 4):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O 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1. 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 2

2.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3. 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 2

4.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 2

5.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 2O

6.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8. 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 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 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1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3. 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 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15.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7.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钙元素

18.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

未来应用前景最好的金属是:

19.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因为含碳量不同。

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 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 元素化合价不同: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易错的36个化学方程式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①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②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④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⑤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 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③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4. 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①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②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③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①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②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③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②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③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

⑤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在空气中发红光;在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①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②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①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

③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

④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

相关知识点: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 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①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

②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

③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④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⑤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

⑥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 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②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②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 2 中。使CO 2 不纯;

③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应,产生CaSO 4 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④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 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 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相关知识点: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 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 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 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相关知识点: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 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24. 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25. 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26. 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27.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28. 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29. 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30.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

31. 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

33.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

34. 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

35. 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

36.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

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 习题讲评——能力训练“评估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2.归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进行应用。3.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反应实质过程与方法1.对习题进行联系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审题,找解题技巧。2.根据习题进行酸碱盐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教学资源分析】【教学策略分析】1.基础性题通过核对答案,小组交流,让学生记忆理解。2.综合题通过多媒体分析习题,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思路更清晰。【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 溶液专题复习内容标准及考试要点考试要求知道了解理解成都考试说明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水、乙醇、汽油等常见溶剂。√√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能查阅溶解度曲线和溶解性表√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说出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知识点一溶液及相关概念1、定义: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组成:溶质

  •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网络考点聚焦经典真题知识网络考点1溶液的形成1.溶液(1)定义: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___里,形成_____的、_____的_______。(2)特征:具有_____性、_____性,属于_____物。溶质:______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溶剂:_______________的物质。___是最常用的溶剂。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混合

  • 《溶液》复习一、基础知识1、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特征:、、。2、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溶液由和组成。碘酒中溶质是,溶剂是。盐酸中溶质是,石灰水中溶质为,食盐水中溶质为,医用酒精中溶质为。3、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伴随着热量的变化:①溶于水使水温升高:、、②溶于水使水温降低:③溶于水无变化:4、饱和溶液:5、不饱和溶液:(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否达到饱和?)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①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②③特殊: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注意: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7、结晶:蒸发结晶主要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

  •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复习回顾请同学们回忆九年级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分别举例,总结每种反应的特征,讨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类型特征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回忆常见的几种沉淀复习回顾CaCO3、BaCO3;BaSO4、AgCl;(不溶于稀硝酸)Mg(OH)2、Cu(OH)2、Fe(OH)3(蓝色)(红褐色)2.生成气体的离子对:复习回顾H+和CO32-;H+和HCO3-;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厨房中的化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鸡蛋壳的奥秘和尝试自制泡沫灭火器,复习并归纳相关知识,学会自行设计一些实验,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厨房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食盐、纯碱、食醋的性质和用途;探究鸡蛋壳的奥秘和自制灭火器蕴藏的奥秘。2.【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鉴别食盐和纯碱的方法。三、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四、教学准备:白醋1瓶、食用纯碱1

  • 实验与探究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会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3、通过自主交流、小组合作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4、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学习过程:SHAPE*MERGEFORMAT练习巩固:【板块一】乙醇溶于水再探究(书28页)问题一:为什么沿试管壁缓缓加入乙醇后先不振荡?问题二:振荡的目的又是什么?问题二:为什么振荡之后要再静置?我发现:实验设计要围绕实验目的进行。【板块二】酸碱中和反应再探究情景再现: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来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

  • H、C、O、N、S、K、Na、ClCu根据下列元素符号、写两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纯净物酸、碱、盐的判断方法1、酸的判断方法:3、盐的判断方法:①离子:阳离子全部是H+②化学式:以“H”开头(H2O、H2O2除外)③名称:以“酸”字结尾

  • 实验中的科学探究化学何俊芳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会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3、通过自主交流、小组合作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4、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