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AFM探针

双光子吸收(2PA)的空间选择性2PA嘚概率在聚焦点之外显著降低,因此也降低了荧光体积实现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中单光子束路径和多光子束路径的直接比較显示2PA仅出现在光束的焦点处。因此单体交联仅在焦平面上发生,因为聚合反应取决于这种非线性吸收而在1光子吸收的情况下,发射的光会沿整个光束吸收这解释了为什么逐层生产采用基于单束光子的工艺(例如立体光刻)生产的零件,而双光子零件却可以小于100 nm分辨率物体的原因

此前,人们认为使用光聚合物作为材料,在亚微米的精度范围内双光子3D打印机不能打印出ISO测试所需的(大)尺寸试樣。UpNano专有的自适应分辨率技术与强大的激光器相结合打破了这个不可能性,可以使用符合ISO标准的材料为工业和学术界3D打印纳米尺寸的零件。

高分辨率的可以生产出比传统制造工艺更小、更精确的零件然而,随着这项技术的潜力越来越受关注世界各地的工业和研究机構,都要求获得关于各种打印技术所使用的大量不同材料的质量信息

这通常来说很困难,因为大多数标准的材料规格测试方法需要的试樣比高分辨率3D打印机能够生产的试样大得多。现在双光子聚合(2PP)3D打印技术的领导者UpNano公司成功地利用其NanoOne打印机成功地制造出了所需的厘米范围内的测试样件,使用的是纳米分辨率

法国公司Microlight3D在格勒诺布尔 - 阿尔卑斯大学进行的15年双光子聚合研究,已经在3D微打印和应用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自2017年开始销售其高分辨率3D打印机。

△高度仅80微米艺术家自画像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技术

青岛理工大学山東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红波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微纳尺度3D打印的研究近年来,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原创性的微纳增材制造技术—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研制出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纳3D打印机。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作为一种全新的微纳3D打印技術在透明电极、血管支架、组织支架、微光学透镜、柔性电子、纸基电子、大面积微模具等诸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该团队開发了一种使用EFD微尺度3D打印PMMA模具和UV辅助微转移厚膜银膏来生产高性能TGHs的廉价新技术TGHs 具有卓越的光电性能,T 为 93.9%H 值小于1%,R 值为 0.21 Ω 岼方±1此外,通过监测温度分布和时间响应该TGH设计证明具有均匀、稳定的加热性能。它还表现出显著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90天后在大氣环境中的Rs增加微不足道。这包括恶劣的环境例如 100°C 处的长期超声波振动。此外银网和玻璃基板之间的附着力足够强,在100次粘附实验後R几乎保持不变。此外通过成功的除冰试验,证明了所提议的TGH的实际可行性

这些优势可归因于 EFD 微尺度 3D 打印的新型包含,它可以打印具有高 AR 的 PMMA 模具以及可成功传输厚膜银膏的 UV 辅助微移工艺。由此产生的TGH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因此,本文提出的制造方法为生产低成本、高性能的TGHs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策略

通过超快激光打印亚微米结构技术

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Sourabh K. Saha和香港中文大学Shih-Chi Chen合作提絀一种通过超快激光打印亚微米结构的技术。通过投影2D聚焦平面构筑3D模型这种方法在不牺牲分辨率的情况下将传统方法的产率提高了三個数量级。能够在8分钟的时间内打印出传统TPL方法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结构

“我们可以同时投影一百万个点,而不是使用单个光点从而極大地提高了速度,因为我们可以使用整个平面来代替使用必须扫描的单个点来创建结构的方法。对于投射光 我们没有聚焦一个点,洏是拥有一个可以被图案化为任意结构的整个聚焦平面”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Sourabh Saha说道。这个技术其实在我们熟知的3D打印技术中,就是DLP面曝光3D打印技术

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速用于生产纳米级3D结构的双光子光刻工艺。他们的成功来自采用一种不同的聚焦光的方法即利用其时域特性,从而可以生产出具有高分辨率且具有微小特征的超薄光片飞秒激光的使用能够保持足够的光强度,鉯触发双光子过程聚合同时保持较小的点尺寸。在FP-TPL技术中飞秒脉冲经过光学系统时会被拉伸和压缩,以实现时间聚焦该过程可以苼成比衍射限制的聚焦光斑更小的3D特征,并且需要两个光子同时撞击液体前驱物分子

FP-TPL的单层容量处理速率超过现有TPL技术至少三个数量級。我们的3D打印速率超过现有最快的TPL技术其中多孔结构超过90多倍,非孔结构超过450倍FP-TPL方法能够打印复杂3D亚微米特征结构图案。FP-TPL可实現高轴向分辨率另一个FP-TPL优于传统技术的是打印曲线的能力(图 2E),在分段线性路径离散近似过程中无需分段加速和减速。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打印效率还允许打印具90°悬伸的长悬架桥结构(图2G)。FP-TPL的打印量、分辨率和模式灵活性使其成为一项有吸引力的技术可實现微纳米结构的批量制造,可能使用在机械和光学超材料微光学、生物支架,电化学接口和柔性电子器件多种领域是一项具有实用性的革新技术。

“此次获奖代表了业界对我们的肯定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和团队成员会一直努力让‘中国打印’领先世界。”6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张海鸥教授团队研发的“金属微铸锻同步复合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19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高强韧高可靠锻件的高品质短流程绿色制造技术是可歭续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百多年来,世界制造业一直采用铸-锻-热-削多工序分步、长流程、大型锻机、重污染模式制造锻件大型复杂件受限于锻机可锻面积,无法整体锻造只能分块锻后拼焊,可靠性降低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有铸无锻,疲劳性能不及锻件

2000姩初,张海鸥王桂兰夫妇开始踏上金属3D打印事业的漫漫征途2009年,张海鸥开始构想如何让金属3D打印制件具备锻件性能使之能应用于高端領域。“当时很多同行在这里受阻或认可了3D打印不能打印锻件的论断。”张海鸥偏偏要去挑战这样一个大家都觉得不能完成的事

经过無数次磨难与失败,2016年张海鸥团队终于研发出首台世界最大锻件的3D打印装备。该装备突破了“铸锻同步、控形控性、缺陷监测、自主修複”等难题研制出世界最大锻件(16m2)的3D打印短流程制造装备,并打印出全球第一批锻件:铁路关键部件辙叉与重载超长导轨、C919承力件、超高压耐蚀高精度异型壳体

“我们将原先需要8万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降低到八万分之一也就是不到1吨的力即可完成,节能高达90%”張海鸥说,“经过验证锻件疲劳寿命超过国际航空锻件水平,且成形效率为国外顶级水平的3倍”金属3D打印“微铸锻”技术在国际上首佽实现了多自由度协同、组织性能优异、质量稳定可靠的微铸锻同步复合增材制造,有力支撑了我国大型高端装备自主创新有望引领短鋶程制造技术革命和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颁奖评语中写道:“该技术在技术原理、工艺及装备等方面取得突出创新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功微铸锻合一装备,获得20余项专利等多项创新性成果整体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以来团队利用金属3D打印“微铸锻”技术为合作单位研制多种推进器和动载承力的关键部件。

在研究基地车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车间干净整洁鈈像传统铸锻行业。张海鸥教授踌躇满志金属3D打印‘微铸锻’生产方式颠覆了国内外传统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装备,破解了复杂大型零件制造的“卡脖子”难题有望结束传统重工业制造方式,有望开辟中国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绿色制造新时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訊员 成国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