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当东晋开国皇帝帝的游戏吗?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产生了很多世家大族,这些名门望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有陇西李氏、弘农杨氏、太原王氏等等,但要论华夏最早的名门望族,当数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我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素有“华夏首望”之称。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之后虽有衰落,但在社会上也一直享有崇高的威望,还培养了很多杰出人物。《二十四史》记载,从东汉至明清,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35个宰相、36个皇后、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仕。有名的则有大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王导。

琅琊王氏之所以能成为名门望族和王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让北方混乱不堪,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往长江以南避乱,王氏家族也是衣冠南渡。

王导是王氏家族中的后起之秀,他年少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清越弘远。14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到王导时非常惊奇,对他的从兄王敦说:“这个孩子的容貌气度,是当宰相的材料。”

当时的司马睿为琅琊王,王导和他关系不错,在敏锐地预判到天下即将大乱的时候,王导准备全心全意辅佐司马睿,力争在南方兴复朝纲。但这并没有那么简单,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司马睿血统疏远,司马睿其父为琅琊王司马觐,祖父为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到司马睿这血统已经很疏远了,司马睿因此在宗室中地位并不高。但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西晋王朝经八王之乱后,分崩离析,宗室也死了不少,势力衰微,此时他们巴不得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局面,这也成为司马睿崛起的一大利好。

二是司马睿在民间的声望也不高,司马睿的琅琊王是世袭的,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和才能。

这时候,王导就开始发挥他的作用,作为当时已经小有声望的家族,他作为司马睿的代言人主动拜访各名门望族,争取他们的支持。还在司马睿每次出行的时候,跟在司马睿后面,衬托出司马睿的威望。

后来,南渡的很多大家族为了在南方立足也主动追随司马睿,司马睿的声望渐高,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

就这样,司马睿在众多人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史称晋元帝,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之后的王导继续辅佐司马睿,司马睿也很信任他,称王导为“仲父”,还将他比作自己的“萧何”。

王导在司马睿的各种关照下逐渐位极人臣,而王氏家族也达到了权势的巅峰,四分之三的朝廷官员是王家或与王家有关的人,王家在南朝时期还出了八位皇后,民间戏称“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很信任王导,王导也忠诚于司马睿,在其兄王敦欲谋朝篡位时,他坚定的站在了司马睿这边。另外,东晋建立后,为了恢复经济,王导给司马睿提了很多积极的意见,也平定了一些叛乱。

王导与司马睿亲密得像布衣之交一样,也互相信任,这样的君臣关系令人赞叹。而一无野心、二无声望、三无能力的司马睿,能成为东晋开国皇帝也得益于王导的鼎力帮助。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将军造反攻进皇宫,皇帝:想当皇帝早说呀,我让给你

一般来说,皇帝应该都是非常霸气的,所有的人都必须得听皇帝的命令,而一旦有人意图造反的话,皇帝绝对会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是株连九族,可是在古代却又这么一位皇帝,当将军造反并且攻入皇宫的时候,这位皇帝竟然对他说:你想当皇帝早说呀,我让给你。

这位奇葩的皇帝就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司马睿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继承了琅琊王的位置,在西晋发生内乱的时候,流亡到南方的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之下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很多人都看不起司马睿这个皇帝,最后在王导的帮助下逐渐的稳定了下来。

可是随着王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司马睿就开始想方设法要削弱王家的势力,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王敦听到了司马睿要削弱王家的权势,立马就不高兴了,直接就带军攻进了皇宫,而司马睿显然不是王敦的对手。

惨败的司马睿重新换上朝服对王敦说:你想当皇帝直接跟我说就是了,我可以让给你的,为什么非要发动战争呢,这会让很多百姓吃苦的。王敦拿着司马睿的玉玺给自己加官进爵,最终司马睿也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应该算是叔叔吧。。。。他是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他爷爷跟司马昭是亲兄弟。这样明白拉吗?说的有点晕。。。

中宗元帝司马睿(276—322年),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东晋开国皇帝,也称“司马始皇”。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与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是叔侄关系,前者是宣帝(司马懿)的曾孙(司马懿—司马伷—司马觐—司马睿);后者是司马懿的曾曾孙(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吴王司马晏—司马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晋开国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