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雄喷火机器人格斗节目是什么类型的

男人对机甲的热爱,就像女人对口红的执着。无论是最近上映的《环太平洋2》里机甲大战怪兽的热血场景。

还是前些年上映的《铁甲钢拳》里的父女情深,都完美的阐释了,人们对机甲深深的热爱之情。

而在现实中,类似的机器人格斗也存在。最近爱奇艺有档新综艺《机器人争霸》,就是展示赤裸裸的机器人对打,打到对方机器人动不了了为止。

本来老司对这档节目十分期待,毕竟在中国这类节目是少见的,但……看完前两集,内心有点崩塌……

这档综艺节目的设定可以概括为,四位明星嘉宾作为团长(林更新、AB、李晨、盛一伦,老司觉得败笔也有在此……)

他们召集来自不同国家的机器人团队,组建各自的机器人战斗队伍,而后通过各组的机器人战斗决出冠军。,

比赛的机制非常简单,只要上场的机器人谁先把对方撂倒或摧毁,就能率先赢得比赛的胜利。

不过《机器人争霸赛》和电影不同,电影中的机器人都采用拟人化的攻击形式。而《争霸赛》里的机器人是桌面型机甲,造型更像拥有各自绝招的战车。

虽然比赛机制简单,但是要达成目标的过程却很艰难,且不说每台机器人的制作都需要自主研发,机器人的攻击方式也各不相同。

例如节目中来自福州大学的选手

他们的机器人也如名字“毒牙”一样,据悉“毒牙”的主武器是心型竖转,就是在机器人正面有个像风火轮的电锯,直接正面“锯”敌。

当然最大的亮点是同时还会配合喷火无人机,无人机喷火一方面真的是去烧对手,但更多是作为一种干扰。陆空完美配合。

绿色的机器人就是“毒牙”,暴击对手

当然对方的弹射机器人也不是盖的,挥起它的弹射长臂直接把无人机打飞。不过精彩的是,后面无人机居然还能再次起飞。

节目里也出现了一些跨界选手,像这个“暴走精灵”战队,操纵者是曾经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李嘉格,她操纵的“暴走精灵”弹射力号称可以达到6.5吨。

但非常可惜,可能因为第一次参赛的紧张,开场就被来自英国的选手KO掉。

总之每台战车的攻击方式都各不相同,而这些不同的攻击方式让节目的观赏性变得有些期待。

其实这种机器人格斗节目,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早在1998年,由英国TNN电视台制作的《Robotwars》迎来首播。

节目播出后,连续6年获得同类节目的收视率第一,并且有包括中国等27个国家转播。

此外还有美国的《博茨大战》、《铁甲雄心》等,这些机器人格斗节目通过这20年的运营,已经拥有大批热爱机器人的核心粉丝。

为什么这些节目能够火起来,其实这和节目背后的情怀有关。虽然在场上,这些机器人都是冷冰冰的钢铁。

但对于这些机器人的制作者们而言,却付诸了满满的热爱与情怀。

无论是机器人的外观还是攻击方式,都是制作者精心精良设计出来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热爱和情怀还能激发观众共鸣。

试想这样一档合家欢的节目,虽然有一定的“暴力”情节,但当小孩看到那一台台机器人被制作、操控。

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够让他们对科技产生正面的影响,以及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节目中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女选手,她的年纪只有12岁,但却和家人制作了一台机器人,这不正式寓教于乐的体现么?

更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的制作者,都是凭借自己的热爱独自制作,他们也许就是在自家车库创造了这些机器人。

而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车库文化”么。

被称为苹果发源地的“车库”

要知道美国有不少公司都诞生于车库,例如微软、苹果等都有类似的“车库文化”。

由此来看,也许在节目的耳濡目染下下一个“乔布斯”就诞生也说不定。

不过作为格斗节目,有胜利者就会有失败者,在《机器人争霸赛》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台造价40万的中国机器人“电竞魔灵”。

在短短2分钟内便被来自巴西的机器人撞击后导致起火,短短几分钟40万就付之一炬,对此就有人抨击这是在浪费资源

对于这样的观点,老司并不苟同,作为机器人格斗项目损失在所难免,没有实战就永远不知道性能和缺陷。

在失败中依然可以吸取教训,制作者们可以对机械结构、重量进行计算,从而提升机器人的性能。

而这又涉及到,激光切割、数控车床、3D建模等等技术,这些技术一次次的改进。

也许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推动现实机床技术的发展。

所以在老司看来,机器人格斗这类节目绝不是格斗那么简单,其背后所包含对机甲情怀的热爱以及对机械技术的发展贡献

都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科技和人文完美结合么。

不过老司对这档节目有些失望,节目没有太去“说人话”的普及一些机器人知识,有点只是在看机器人打架的感觉。

这些团队背后制作的故事、理念意义更大,而且请的这几位明星感觉,都不算是爱好者或者关注者。

对机器人了解不多、操控能力一般,感觉只是看中了人家的流量……

对于爱奇艺这档机器人格斗节目你怎么看,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讨论哦。

玩转智能潮科技,关注智黑就够了。

我们有【好物/好玩/干货/评测】,想要网罗全球最有趣的科技给最有趣的你看~

[ 亿欧导读 ] 亿欧9月19日消息,深圳市消费级竞技格斗(游戏)机器人研发商工匠社科技于今日宣布,获得由光大控股旗下光控众盈资本领投,合鲸资本、火山石投资跟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

亿欧9月19日消息,深圳市消费级竞技格斗(游戏)机器人研发商科技于今日宣布,获得由旗下光控众盈领投,合鲸资本、火山石投资跟投的近亿元B轮。工匠社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集、互动娱乐系统与机器人应用方案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科技企业,创始人及CEO招俊健表示,本轮融资主要将用于多系列的研发,以及品牌和市场方面的投入。

近两年,机器人对战类综艺掀起了一阵风潮,不管是卫视频道还是各大视频网站,纷纷上线了以“机器人争霸”为主题节目,在吸引了众多同好者眼球的同时,也让格斗机器人这个充满科技属性又趣味十足的细分品类进入到大众视线。

其实,格斗机器人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RobotWars、RoboGames、Battlebots等赛事就在国外积累了很高的知名度。机甲爱好者们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在CCTV5上看到的《机器人大擂台》,便是购买的RobotWars版权并重新包装制作而成。熟悉节目的读者一定对当中体型巨大、攻击力强的机器人印象深刻,这些“大家伙们”或能喷火,或配备斧子或者高速旋转的飞轮,通过电锯、凿击、穿刺、抓举等手段攻击对方,极具破坏力,是对战中的致胜法宝。这种起源于美国车库文化的机器人,一般由除草机、吸尘器等工具改装而成,通身金属材质,通常采用液压或者电气系统,而且体积庞大。这类格斗机器人除了对爱好者的动手能力要求极高之外,日常玩耍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但工匠社研发的格斗机器人则完全不同。因为他们所研发的机器人可以通过手柄、手机APP、体感与肌电控制系统等多种方式操控,外观充满机械美学却小巧灵活,可自由更换武器装备却绝不伤人,科技属性十足且具备多项专利技术,既可单人游戏还能组团“开战”,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格斗机器人的乐趣。

让热爱变为事业,工匠社希望用科技突破想象力

工匠社的创始人及CEO招俊健不仅拥有多年的产品经验,还是一位资深的机器人爱好者。“我觉得很多人从小就有机器人梦想,小时候看大魔神或者高达时,总是觉得热血沸腾,想着如果哪一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拥有一台这样的机器人就好了。”招俊健告诉亿欧。

因此,当他决定自己创业时,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格斗机器人这个领域。再综合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公司发展阶段,桌面型竞技格斗机器人成为工匠社最终选择的“目标”。据介绍,目前工匠社的主要产品有两款:重装格斗机器人Ganker系列和远程射击战宠GEIO系列,可用于对战竞赛、多人游戏及STEAM教育等多种场景。

从公司成立到生产出第一款产品,工匠社所用的研发时间超过了13个月,从机器人的外观设计、材料选择,到电路设计、运动控股系统,Ganker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技术都由工匠社自主研发。

工匠社的技术团队中,有许多不同的开发组,这对一家初创企业而言,压力可想而知。但招俊健却认为这些过程都是必须要经历的:“技术的研发迭代,不同开发组的磨合,这都需要时间,肯定快不起来的。但好处是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壁垒,并且有不断自我迭代的能力,这个时间花的是值得的。”

目前,工匠社获得了十几项国家专利证书,其中有三项尤为值得一提,分别是:无方向运动底盘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和低功耗视觉识别算法。

众所周知,底盘对于机器人而言,承载着最为基础的移动功能。此外,机器人的定位、导航、避障等都需要通过底盘实现,是机器人零部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工匠社的两款格斗机器人,均采用自主设计的四轴无方向底盘。所谓的无方向,实质上和“万向”是同一个意思,搭载该种底盘的格斗机器人在竞技中移动方向完全不受限制,能让使用者体验到机器人非常灵活、快速的运动能力。

由于工匠社的机器人都是通过手机APP连接操控的,对运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很高。在GEIO系列中,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向可以做到与手机APP达到安全同步,同时具备自动校准功能。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方向正对前面,机器人便能跟随系统一起校准方向,使得格斗过程更为流畅。

而低功耗的视觉识别算法同样是工匠社的技术创新之一。传统的视觉识别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过程,因此对芯片的要求比较高,而工匠社通过不断将算法压缩,使得图片识别的过程能够在供玩具使用的芯片上进行,极大的节省了机器人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控制软件系统、整体骨架设计、格斗判定系统、核心关节设计、驱动结构、关节舵机等模块,工匠社都拥有自己的自主专利。而搭载了这些先进技术的格斗竞技机器人,可以说让玩家真实的感受到了竞技格斗机器人的魅力,这也是工匠社创办以来一直的追求。

产品+赛事+IP,工匠社未来的“野心”在生态

在对市场进行调研时,工匠社发现有三类人会对产品感兴趣,机器人爱好者、游戏爱好者和极客,而这群人都共有“宅”的属性。为了让他们能有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工匠社自2016年以来开始运营竞技格斗机器人的相关赛事,除了自己主办的大小赛事,玩家也主动参与其中,而工匠社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公开资料显示,工匠社的自有赛事IP“Ganker 对俱乐部-天梯赛”吸引了超过1000名参赛选手,赛事主要覆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与中国澳门,并有积分在案。2018年年初,工匠社还成为爱奇艺的合作伙伴,期望让更多人领略到格斗机器人的魅力。至于在IP方面,工匠社通过与日本的漫画工作室合作,不仅制作了动画PV,还塑造了IP的世界观与故事体系。

虽然这种从“周边”到“IP”的生产方式和国外传统的从IP到衍生品的过程恰好相反,但招俊健认为这恰好符合了机器人发展的逻辑:“20年前我们看到变形金刚觉得很喜欢,但当时的技术也没办法将其还原到现实世界啊。”

目前,工匠社在全球拥有百万数量级别的粉丝,他们会在社群中交流分享游戏心得、提出产品优化建议,积极参与官方活动,甚至自主举办线下的机器人比赛。同时工匠社还主办了全球GAMKER机器人擂台赛、GANKER机器人涂装大赛等,同时通过参与世界级的机器人赛事,让竞技格斗机器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而工匠社的技术和招俊健的经营理念也多次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本轮领投方光大控股新经济团队消费组的负责人,光控众盈执行董事兼总裁高扬对亿欧表示,招俊健是难得一见的产品导向型的CEO,非常热爱格斗机器人,也愿意花许多时间去研究它。而且在面对如今复杂且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还能耐下性子去做研发,不盲目求快,同样也是十分难得的。此外,工匠社的产品定位清晰,市场和消费对象比较明确,这也是光大控股很认可的一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产品市场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变革,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和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可控,导致大量具有科技含量的智能产品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从而促使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扬对亿欧表示,预计智能玩具这个细分品类在3到5年还将持续的增长。

同时,高扬认为在智能电子消费品领域,研发出一个好的品类是特别不容易的。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供应链的匹配程度,更难得的是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本专注到公司的主线产品中,而招俊健恰好就是这样的一个位有极致产品思维,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懂得在复杂环境下做到专注的CEO,这也是光大控股为何用极短的时间便敲定下来这笔投资的原因。

笔者采访过许多公司CEO,招总是唯一一个穿着拖鞋,亲自开门来迎接的CEO。他在和我们“滔滔不绝”的讲解产品时,笔者与同去的小伙伴还愣神了很久,这位过于年轻却略微有些“不修边幅”的小伙子真的是创始人吗?但采访之后才发现,或许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才会不去在意那些细节吧。招总还透露今年11月份工匠社还将发布一款新品,可以小期待一下呢~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集聚等方面着力颇多,创新机制、产业升级、人才引流、协同发展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相应的,人工智能、人才赋能正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步伐。

2018年10月18-19日,亿欧将在深圳举办,集合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一众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分析科技创新未来趋势,盘点技术革命下的发展契机。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格斗节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